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股在近期表現亮麗,多檔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也跟著爆發,創下新高。在外資大舉進場的背景下,台股昨日(13日)收盤時點達到12,211點,從3月低點來算,已翻漲四成之多。這波台股的V型反彈,讓不少ETF表現亮眼,尤其是那些與台股、美股、中國股市相關的ETF。 在台股ETF中,富邦NASDAQ正2(00670L)的表現尤其出色,同期飆漲133%,股價從26元衝上60元,位居上市櫃ETF表現之首。此外,國泰臺灣加權正2、富邦臺灣加權正2也分別上漲121%、118%,名列第二、三名。元大投信旗下的元大台灣50正2、群益臺灣加權正2、中信中國50正2也分別以117%、110%、108%的漲幅,排在第四到六名。 值得注意的是,統一FANG+這檔基金,雖然不是槓桿ETF,但由於投資了近期表現強勁的FANG概念股,如特斯拉等,使得整體組合從3月以來翻升95%,位居第七名。 在元大投信的產品中,元大滬深300正2、國泰中國A50正2、富邦上証正2等,波段漲幅達90%~95%,表現優異。這些產品與美股、中國股市相關,對於尋求跨國投資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元大投信新發行的元大US高息特別股,表現也不俗,本波大幅上漲52%,超車科技類的國泰北美科技,漲幅達51%。 總的來說,近期國際股市持續強勁,對於沒有時間盯盤或積極研究財報的投資者來說,參考這些表現亮眼的ETF,可以獲得不錯的報酬。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台股一度在3月重挫大跌,隨後啟動史上罕見的V型大反彈。截至昨天為止,台股從3月19日8,523低點以來,翻漲達3,687點,波段漲幅43%,那斯達克、費半指數更一度締造新猷,台股掛牌ETF跟著強強滾。
包括富邦NASDAQ正2(00670L)同期飆漲133%,股價從26元衝上60元,排行上市櫃ETF表現第一;累積今年以來,富邦NASDAQ正2也大漲四成。
其次,連續由台股類的國泰臺灣加權正2、富邦臺灣加權正2各上漲121%、118%,拿下第二、三。
還有元大台灣50正2、群益臺灣加權正2、中信中國50正2,分別以117%、110%、108%,排名第四到六。
第七名意外由不是槓桿ETF的統一FANG+拿下。
這檔基金雖然只投資十檔FANG概念股,買到最近飆破1,000美元的特斯拉,激勵整體組合飆漲,3月以來翻升95%。
緊接著「陸股人氣三寶」的元大滬深300正2、國泰中國A50正2、富邦上証正2,波段勁揚90%∼95%,後來居上比下美股的元大S&P500正2、國泰美國道瓊正2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美、陸股,漲幅都沒有台股槓桿ETF來得強。
法人指出,主要是台指期反映大盤指數外,還有被蒸發的除權息點數,整體換算出來比美陸股漲更兇。
另外,如陸股相關的台新MSCI中國正2、印度的富邦印度正2、石油類-街口S&P布蘭特油正2等,也是大幅翻漲五成以上水準,屬於強勢槓桿型ETF。
至於原型ETF中,櫃買指數驚驚漲,元大富櫃50波段飆漲66%,是表現第二強的原型產品。
另外還有元大全球AI、台新全球AI、元大中型100、元大道瓊白銀、富邦科技等,上漲五到六成。
有趣的是,特別股向來給人緩漲印象,但元大投信才剛發行不久的元大US高息特別股,在本波大幅上漲52%,超車科技類的國泰北美科技漲51%。
資產管理業者表示,近期國際股市續強,有機會延續大漲小回格局,對於沒有時間盯盤或積極審視財報的投資人來說,也能參考槓桿型、科技類等強勢ETF,報酬率同樣表現不俗。
古人說:節儉便是德。說的是注重節儉,早做準備,便是最好的德行。這句話放在現代只對了一半,因為節儉意味犧牲生活品質省吃儉用。但現在面對的是存了錢卻愈存愈薄的時代,到頭來一輩子只能愈過愈省。
現代很多人倡導「被動收入」,廣義來說,就是指不需要付出額外勞力就能獲得的收入。創造被動收入的方式有兩類,不是購置資產,就是創造資產。購置資產所需的資金很大,並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所以以創造資產方式獲取被動收入,是一般民眾普遍採用的方法。
創造資產的途徑有儲蓄險、股票、債券、ETF、共同基金等方法。國人接受度最高的是儲蓄險,雖然風險較小,收益卻最低,且閉鎖期(資金領不出來)的時間最長,就資金使用效率來說是最差的投資方式。
其次,目前全球各央行都處在大撒幣情勢,背後的涵義有(1)超低利率;(2)未來通膨風險大;(3)資金行情。前兩項都不利利率型產品─低利意味利率型產品收益偏低,高通膨表示錢變薄,兩者加起來就是「錢愈存愈薄」。這兩者造成的衝擊,儲蓄險受的影響比債券大,因為債券隨利率下行會產生資本利得,但儲蓄險完全無法產生資本利得。此外,利率下行也代表儲蓄險的宣告利率達成狀況普遍偏低。
總之,在央行大撒幣的背景下,股權類產品是最好的投資標的,包含了股票、ETF與共同基金。其中,投資難度最大的是股票,投資股票需要很深厚的技巧,需要的知識面向非常廣,在沒有任何技能下買股票無異是賭局。因此,投資股票時必須累積知識,否則就是請專業的機構幫忙(共同基金)。
在《智能投資+資產配置全攻略》書中,提供了幾個方法協助投資人,讓投資不再是賭局,包括元大投信投資團隊親自參訪美國Nasdaq旗下子公司Dorsey Wright(DWA),將Dorsey Wright所開發的強弱勢模型的運用策略寫進本書。
這個模型最大的特色為簡單好用,雖然邏輯複雜,但DWA已經把複雜的邏輯整合入系統中,投資人只要在其網站按幾個按鈕就能產出結果。同時,DWA應用面非常廣,投資人可以把DWA應用於個股與ETF。
DWA除了可以分析單一標的,也能多個標的交叉分析(相對強弱勢模型),甚至可以幫投資人做到資產配置或是優化投資組合,詳細閱讀本書絕對可使投資功力提升。此外,本書還介紹了元大投信獨家推出的薪資理財系統,解決投資人活期存款利率近乎0的窘境,讓活期儲蓄存款也能產生不錯的利息。
國人投資熱潮帶動ETF市場狂飆,總規模衝破1.8兆元!根據最新統計,由於投資人大量湧入股票型產品,加上投信公司不斷推陳出新,ETF規模首度突破1.84兆元,創下新高。這波ETF市場的熱潮,讓各大投信公司市占率發生變動,其中元大投信表現亮眼,旗下ETF規模達5,372億元,市占率從3月的27%升至29%,成為市場競爭的焦點。
自2017年債券ETF發行以來,市場規模先盛後衰,但今年市場風向轉向股票產品,尤其在近一個月內,市場規模暴增千億元。其中,元大台灣50、元大未來關鍵科技、富邦VIX等產品規模大幅增加,對市場規模的提升起到關鍵作用。
除了元大投信外,其他投信公司也不甘示弱,紛紛擴大非債券產品的發行,如富邦、群益、中信等。而中小型投信如新光也計劃強化既有產品線,共同推動ETF市場的發展。
在這波ETF市場熱潮中,股票型ETF的人氣逐漸攀升,與去年相比,雖然規模效益不會立刻顯現,但受益人數已經大幅增加,前景可期。預計,隨著國泰高股息、復華中國5G ETF等新產品的掛牌,股票型ETF規模有望再創新高。
總結來說,這波ETF市場的發展,不僅反映了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信心,也體現了投信公司對市場變化的敏銳度。在未來,ETF市場將繼續發展,為投資人帶來更多投資機會。
業界人士指出,ETF市場再度由股票型產品躍居主力,繼元大、復華、國泰三大投信率先發行熱門產品,富邦、群益、中信也有意擴增非債券產品,中小型投信如新光也打算強化既有產品線。市場競爭跟著轉向比拚投信公司的動員力!
國內ETF市場自2017年發行債券ETF,市場規模發展先快後慢,尤其今年債券產品明顯停滯,市場風向轉回股票產品,並在近一個月出現最大幅度的突破。繼整體ETF規模在6月初達到1.7兆元,隨即在上周衝上1.8兆元,睽違多時又見單月總規模暴增千億元。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3月時ETF總規模也曾攀上1.8兆元,但只有「一日行情」,且債券ETF仍是主力。這次則到上周五為止,總規模連四天都站穩1.8兆元,最新更達1.84兆元;元大台灣50、元大未來關鍵科技、富邦VIX、元大台灣50反1過去一個月大增84億∼237億元不等,使規模增加最多的十大產品中,多達四檔是非債券產品。
若單以股票和債券型產品區分,包括股票原型和槓反ETF的規模來到4,614億元,占全體市場比重已經升至25%,而債券產品雖然超過1.3兆元,但和3月表現相當。後續國泰高股息、復華中國5G ETF相繼掛牌,有機會再推動股票型規模挑戰5,000億元。
法人表示,股票型ETF去年來逐步展現人氣,相較債券產品雖然不會馬上產生規模的效益,但受益人率先大增,前景可為;近期大型投信擴張募集能量,伴隨市況推波,股票型產品潛力爆發。也因為股票型ETF講求動員力,再度帶動市占表現集中化。
最明顯是市占最大又以股票型產品見長的元大投信,旗下ETF規模升抵5,372億元,市占率「止跌回升」,自3月低點的27%提高到29%。同期元大投信受益人雖然都占全市場七成,但人數從74萬躍增到92萬人。
同樣擅長股票型產品還有富邦投信,不過因為發行放緩,規模成長有限,反倒更積極跟進熱門產品的國泰投信,規模比重比下富邦、逼近14%,受益人也從7萬人增至9.4萬人。
全球疫情風雲再起,黃金價格再創高峰,投資者尋求避險!近期,由於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金價不斷攀升,黃金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避險佳品。根據最新數據,8月黃金期貨收盤價達到每盎司1,800.5美元,創下自2011年9月以來新高。元大投信黃金研究團隊指出,在市場前景未明朗前,黃金等避險商品將續呈多頭格局,建議投資者逢低進場,透過增持黃金部位,提升投組配置避險功能。
不僅如此,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創新高,24小時內新增染疫病例逾18.9萬人,顯示全球染疫病例攀升的同時,恐將持續衝擊國際金融市場。美國知名外匯經紀商安達分析師指出,股市目前最大的風險變數便是第二波疫情,不僅可能再次封殺美國經濟,並恐導致全球經濟再次停擺。市場預期將有更多資金尋求避風港,而湧入包含黃金在內的避險性資產。
美國聯準會(Fed)將緊縮貨幣政策改向寬鬆,利率由升轉降,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更指出,未來不確定性仍高,聯準會中短期內應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不變。這一舉措不僅將使國際主要央行一同吹起「降息風」,也令美元指數缺乏大漲動能,對金價形成支撐。
元大投信黃金研究團隊認為,雖然近期部分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金價自高點回落,但由於肺炎疫情陰霾仍罩全球,美國單日新增病例數創紀錄,提升了二度封鎖關閉的可能性,國際政經情勢也不樂觀。在眾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下,金價中長線仍看多,金價拉回之際,反而為投資者逢低進場的好時機。
元大投信建議,投資者可透過ETF等金融商品增持黃金部位,動態調整黃金相關資產約占個人資產的5~10%,提升整體資產配置的避險效能、降低波動性。高盛預期在未來一年金價可望來到2千美元,花旗也將黃金未來三個月的現貨價格調升至1,825美元,市場普遍認為2020~2021年黃金將持續維持多頭走勢,瑞士鑄金商龐博集團預期至少將持續至2021上半年。
【台灣金融新聞】面對國際油價的波動,元大投信為了降低投資風險,對旗下高人氣的石油ETF——元大S&P原油正2(00672L)進行了策略調整。從4月起,該ETF將期貨合約從遠月油期轉回近月期貨,這一決策背後有何考量?讓我們一探究竟。 近期,芝加哥交易所調降了期貨保證金,這對元大投信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在近遠月期貨正價差收斂的情況下,維持保證金的壓力大大減輕。於是,元大投信決定自昨(8)日起,將元大原油正2的部位轉回近月期貨。 這一轉變讓不少投資人感到困惑,因為元大原油正2先前轉倉到遠月期貨後,與近月油價的連動程度降低,當油價大漲時,其漲幅也較慢。但這一策略確保了基金的續命,目前該ETF還有6.6萬名投資人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元大投信同時也將反向的元大S&P原油反1轉回近月油期。這一系列動作,顯示了元大投信在市場波動時,積極為投資者維護利益的決心。
隨著5G技術在台灣正式啟航,我們正式邁入了這個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在這波科技新浪潮中,擁有「關鍵科技」的產業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作為亞洲ETF領頭羊的元大投信,早就看準了這個商機,他們推出了台灣首檔針對5G前瞻趨勢的ETF——「元大未來關鍵科技」(00876),這個產品在募集期間立刻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目光,募集金額竟然超過了150億元新台幣,市場上的反應相當熱烈。 即便在這波疫情對各個行業造成了衝擊的情況下,「5G」產業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因為宅經濟的興起而得到了不少好處。這波疫情更加凸顯了5G科技的重要性,同時也為投資5G創造了一個絕佳的時機。根據HIS的統計,預計全球5G產業鏈的投資規模將從2020年到2035年達到4兆美元,這意味著5G ETF和相關金融商品將會成為新一代的資金吸引機。 元大投信推出的「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在短短5個募集日內,累積的扣款筆數已經超過了4萬筆,募集金額也突破了150億元新台幣,這不僅讓它成為台灣募集金額最高的ETF,同時也成為了國際上投資全球5G規模最大的ETF,為全球5G ETF的發展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這個ETF追蹤的是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專注於那些在5G產業中擁有「硬實力」的零組件廠商,涵蓋了通訊元件、IC設計、手機零組件等製造業者,並且加入了電動車相關產業,幫助投資人將未來主題投資趨勢一網打盡。 「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在國家配置上也是放眼國際,布局全球,著重於製造及設計大國,這樣的布局有助於降低對單一國家的重押,減少政經與匯率風險,同時有助於分散風險、降低波動,避免匯差侵蝕投資獲利,並且能夠掌握全球5G投資的商機。
元大投信表示,即便這波疫情衝擊百業,「5G」產業不僅未被拖累,反而在疫情帶動的宅經濟中受惠,疫情除了凸顯5G科技之重要性,其引發的經濟與股價衝擊,正好為5G投資創造了一個極佳的投資時點。
5G主題將成為2020年投資界新寵已無庸置疑,根據HIS統計,預期全球5G產業鏈投資規模將於2020年至2035年來到4兆美元,國際間5G投資金額也將水漲船高,5G ETF等相關金融商品勢必將成為新一代的資金吸引機。
元大投信看準商機,推出有「硬5G」ETF之稱的「元大未來關鍵科技」,短短5個募集日內累積扣款筆數逾4萬筆,募集金額逾新台幣150億元,不僅一舉成為台灣募集金額最高的ETF,更是國際間投資全球5G規模最大的ETF,為國際5G ETF發展奠立新里程碑。
「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追蹤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瞄準5G產業中深具「硬實力」的零組件廠商,產業涵蓋通訊元件、IC設計、手機零組件等製造業者外,並掌握未來趨勢企業,加入電動車相關產業,有助投資人將未來主題投資趨勢一網打盡。
「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於國家配置上放眼國際、布局全球,著重於製造及設計大國,有助降低重押單一國家可能面臨的政經與匯率風險,不僅有助分散風險、降低波動,避免匯差侵蝕投資獲利,更可掌握全球5G投資商機。(黃英傑)
元大原油正2自轉倉到遠月期貨以來,因連動近月油價的程度大幅降低,油價大漲時漲得慢,不少投資人不諒解投信公司捨近求遠的策略。不過在轉倉下,元大原油正2確保基金續命,目前還有6.6萬名投資人持有ETF。
另外,元大投信昨日起,也同步將反向的元大S&P原油反1,轉回近月油期。
肺炎疫情持續擴散,世界衛生組織(WHO)於6月29日宣布,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再創新高,24小時內新增染疫病例逾18.9萬人。不僅全球累計確診病例突破千萬,因染疫病故案例也逾50萬,顯示全球染疫病例攀升的同時,恐將持續衝擊國際金融市場。
美國知名外匯經紀商安達(Oanda)分析師便指出,股市目前最大的風險變數,便是第二波疫情,不僅可能再次封殺美國經濟,並恐導致全球經濟再次停擺」。市場也預期將有更多資金為尋求避風港,而湧入包含黃金在內的避險性資產。
此外,美國聯準會(Fed)將原有的緊縮貨幣政策改向為寬鬆,利率由升轉降,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更指出,未來不確定性仍高,此發言讓市場更為篤定,聯準會中短期內應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不變,此舉不僅將使國際主要央行一同吹起「降息風」,也令美元指數缺乏大漲動能,不論是低利率環境,抑或弱勢美元格局,都有助對金價形成支撐。
元大投信黃金研究團隊指出,近期隨著金價攀上九年新高,部分投資人選擇獲利了結,金價也因此自高點回落,不過肺炎疫情陰霾仍壟罩全球,美國單日新增病例數創紀錄,提升了二度封鎖關閉的可能性,國際政經情勢也不樂觀,在眾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下,金價中長線仍看多,金價拉回之際,反而為投資人逢低進場的好時機。
元大投信建議,可透過ETF等金融商品增持黃金部位,動態調整黃金相關資產約占個人資產的5∼10%,提升整體資產配置的避險效能、降低波動性,尤其把握金價回落時低接,更能有效發揮黃金的避險性質。
高盛預期在未來一年金價可望來到2千美元,花旗也將黃金未來三個月的現貨價格調升至1,825美元,市場普遍認為2020∼2021年黃金將持續維持多頭走勢,瑞士鑄金商龐博集團(MKSPAMPGroup)預期至少將持續至2021上半年。
隨著台灣邁入5G新紀元,一個以「關鍵科技」為核心的產業鏈將迎來春天。在這波科技浪潮中,亞洲ETF領頭羊——元大投信展開了前瞻性的布局,率先發行了台灣首檔著眼於5G未來趨勢的主題ETF「元大未來關鍵科技」(00876)。這款ETF自募集開始就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募集金額超過150億元,市場目光聚集。
面對疫情對各行各業的衝擊,元大投信強調,5G產業卻逆勢成長,在宅經濟的推動下更顯露出其重要性。這波疫情不僅讓人們更加認識到5G技術的價值,也為5G相關投資帶來了良好的投機時機。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HIS的預測,全球5G產業鏈的投資規模預計在2020年至2035年間達到4兆美元,這意味著5GETF等金融產品將成為資金的新去向。
元大投信指出,5G發展將經過三個階段:基礎建設期、商用發展期和商用爆發期。預計到2030年,這三個階段將分別帶來2300億美元、3800億美元和850億美元的商機。
對於想要參與5G投資的投資者,元大投信建議應該關注那些著重於「硬5G」、專注於5G上游關鍵零組件的產業,這些產業將能夠率先享受到5G投資的商機。
元大投信比喻說,「想挖金礦,一定要先有鏟子!」5G就像剛被發現的黃金礦脈,而那些製造和銷售挖礦工具的商家將是首批受益者。目前,5G正處於基礎建設期,那些擁有「硬實力」的零組件廠商就像是製作挖金鏟子的原物料供應商。
因此,元大投信推出的「元大未來關鍵科技」(00876)ETF,在短短五個募集日內,累積扣款筆數超過4萬筆,募集金額達150億元,不僅成為台灣募集金額最高的ETF,也成為全球投資5G規模最大的ETF。
台灣ETF市場再掀熱潮,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00876)7日掛牌,帶動5G產業題材,市場資金湧入,創下三大亮點:募集金額逾150億元、掛牌首日成交突破10萬張。這檔ETF不僅是台灣首檔聚焦在「硬5G」主題的ETF,募集金額也超越前紀錄,累積扣款筆數逾4萬筆。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強調,ETF作為資產核心配置關鍵,與主題型ETF搭配,可創造更佳報酬。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則認為,雖然上市ETF檔數減少,但規模及交易量均大幅成長,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的發行,對於台灣5G產業發展具有積極影響。黃昭棠總經理則預測,5G將在未來15年改變人類生活,投資者可優先關注5G上游關鍵零組件產業,把握首波投資商機。此外,盤中零股交易將於10月26日實施,預計將吸引更多年輕投資者進入ETF市場。
元大投信表示,即便這波疫情衝擊百業,「5G」產業不僅未被拖累,反而在疫情帶動的宅經濟中受惠,疫情除了突顯5G科技之重要性,其引發的經濟與股價衝擊,正好為5G投資創造了一個極佳的投資時點。
5G主題將成為2020年投資界新寵已無庸置疑,根據HIS統計,預期全球5G產業鏈投資規模將於2020年至2035年來到4兆美元,國際間5G投資金額也將水漲船高,5GETF等相關金融商品勢必將成為新一代的資金吸引機。
元大投信指出,5G成長即將起飛,未來5G發展將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基礎建設期、商用發展期及商用爆發期,根據國際機構預估,其至2030年時分別可帶來2300億美元、3800億美元、850億美元的商機。
有意參與5G投資者又該如何選擇呢?元大投信建議,全球5G發展目前處於初始階段,投資人可優先選擇著重「硬5G」、集中5G上游關鍵零組件之產業,可望搭上首波5G投資商機「搶先收割」。
「想挖金礦,一定要先有鏟子!」元大投信比喻,現在的5G就好比剛被發現的黃金礦脈,面對即將到來的全球淘金熱潮,製造與銷售挖礦工具的商家將成首波受惠者;5G即將步入基礎建設期,其中5G產業鏈中具有「硬實力」的零組件廠商,便相當於製作挖金鏟子的原物料供應商。
亞洲ETF領航者-元大投信看準商機,推出有「硬5G」ETF之稱的「元大未來關鍵科技」(00876),其餘短短五個募集日內,累積扣款筆數逾4萬筆,募集金額逾新台幣150億元,不僅一舉成為台灣募集金額最高的ETF,更是國際間投資全球5G規模最大的ETF。
5G商機為今年市場最熱話題之一,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自規劃發行以來就頗受市場關注,不僅是台灣首檔聚焦在「硬5G」主題的ETF,同時,募集金額也突破152億元,超越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的96億元成立規模紀錄,累積扣款筆數逾4萬筆。掛牌首日成交量一舉衝出10.64萬張大量,為槓反型ETF外成交量、成交金額最大的ETF。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指出,ETF發展從設計、生產、掛牌交易已邁向「第二哩路」,善用ETF作為資產核心配置成為關鍵,0050、0056等持續吸金,已是買進等配息等退休族群的重要投資標的,再搭配主題型ETF,例如5G、ESG、Gold等「3G」概念則可以當作衛星配置,創造更佳報酬。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出席掛牌典禮時表示,今年上市ETF進入體質調整階段,雖掛牌檔數減少,但是規模及交易量都有大幅成長,而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是台灣第二檔發行的5G相關ETF,成分股聚焦在資通訊產業製造,涵蓋美、台、日等地優質企業,創新能力獲市場肯定。
根據HIS統計,全球5G產業鏈投資規模,將於2020年至2035年達到4兆美元,國際間5G投資金額也將水漲船高,預料5GETF等相關金融商品勢必將成為新一代的資金吸引機。
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指出,5G將在未來15年改變人類生活,包括工業、文化、醫療等領域,5G發展將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基礎建設期、商用發展期及商用爆發期,由於目前仍處在初始階段,可優先選擇在5G上游關鍵零組件的產業,可望搭上首波投資商機。
此外,盤中零股交易將於10月26日實施,元大投信看好將帶動更多年輕、小資族群進入ETF市場,透過定期定額方式,發揮平均成本的投資概念,加上善用逢低加碼、逢高減碼與適時停利等交易策略,持續累積資本。
5G全球投資潮來襲!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加速了5G技術的發展,更讓5G成為投資界的新亮點。在亞洲ETF領軍的元大投信看準這波商機,今年全新推出「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00876),這款ETF在募集階段就受到廣泛關注,開募期間表現亮眼,總規模已達近150億元。 元大投信表示,對於有志於參與5G市場的投資者來說,現在正是把握新科技萌芽階段的絕佳時機。今天,這款被稱為「硬5G ETF」的「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正式掛牌,持有證券帳戶的投資者可以輕鬆從股市購買,交易流程簡便。 元大投信強調,分散風險是投資5G市場的重要原則。由於全球金融市場仍處於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之下,投資者應該考慮將資金分散於不同的領域,以降低單一市場變動帶來的風險。 進一步分析,元大投信強調「放眼國際、布局全球」的重要性。因為5G技術是國際趨勢,各國在5G發展的速度和狀況都不盡相同,投資者可以選擇多個國家進行投資,不僅能夠在5G產業中找到優秀的投資對象,還能夠根據各國的發展情況靈活調整投資比重。 此外,分散投資還可以降低因單一國家政經或疫情變化引發的系統風險。各國政府雖然不斷推出各種政策,但政策多變,如聯邦儲備銀行(Fed)的貨幣政策轉變,對投資者來說,分散投資可以避免因為匯率變動而產生的損失。 以某國貨幣匯率為例,若當年貶值3%,投資年化報酬率達5%,但扣除匯損後,實際報酬可能低於3%。這就顯示了分散投資的重要性。 目前,全球知名的5G ETF投資範圍雖然有所不同,但大多數都分散於不同國家,這也顯示了全球投資者普遍認可分散投資於全球5G產業的趨勢。近期市場關注的「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主要投資美國、台灣、日本等地的5G上游關鍵零組件產業。 在短短五個募集日內,「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累積扣款超過4萬筆,募集金額接近150億元,一舉成為台灣募集金額最高的ETF。其上市後,與2019年推出的全台首檔5G ETF「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00871)一起,有望成為全球5G投資規模前兩大的ETF,顯示台灣投資者在這波5G浪潮中,正走在國際趨勢的前端。
元大投信表示,有意願參與5G市場的投資人,可把握新科技萌芽階段,於「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掛牌後進場。號稱硬5G ETF的「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今天正式掛牌,凡有證券帳戶均可從股市買入,交易方便。
元大投信強調,「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想參與5G市場的投資人,不論何時都應考量分散風險,特別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場仍面臨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等重大變數挑戰。
元大投信進一步分析,投資5G「放眼國際、布局全球」的重要性:首先,5G發展為國際趨勢,且各國在5G發展進度並非一成不變,投資國家廣泛、不限單一國家,不僅能在5G產業中找到全球「菁英中的菁英」,也能夠因應各國5G發展靈活調整比重。
其次,「放眼國際、布局全球」有助分散風險,特別是投資標的過度集中單一區域,假如該國政經或疫情劇烈變化,引發系統風險,將導致投資組合大幅波動。
除此,各國政府雖頻頻祭出財政和貨幣政策,但政策向來多變,以聯準會(Fed)為例,貨幣政策由緊縮轉寬鬆,利率也由升轉降,國際上非美貨幣匯率首當其衝,唯有投資標的分散才能避開。
舉例某國貨幣匯率當年貶值3%,投資年化報酬率達5%,但扣除匯損後,可能3%都不到。
另一方面,觀察目前國際知名的5G ETF,可發現其投資國家和比重雖不同,但皆分散於不同國家,顯示5G ETF仍以投資全球5G產業為大勢。而近期市場矚目的「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主要投資美國、台灣、日本等5G產業的上游關鍵零組件。
「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在短短五個募集日,累積扣款逾4萬筆,募集金額近150億元,一舉成為台灣募集金額最高的ETF,其上市可望與2019年推出的全台首檔5G ETF「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00871),成為全球5G投資規模前兩大之5G ETF,凸顯台灣投資人在這波5G浪潮,正走在國際趨勢前端。
元大投信,這家在台灣金融圈裡頭可說是相當有地位的公司,它不僅是台灣首批引入被動式基金的金融機構,近年來更是大膽跨足智慧化資產管理,成為國內最早導入智能技術的資產管理業者。董事長劉宗聖領軍,帶領元大投信不斷創新,從「從2變4」的資產管理技術,到現在的「N個2次方」發展,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的金融服務。
這家公司的創新之路,可說是從2003年推出的台灣第一檔被動式基金「元大台灣50 ETF」開始。17年來,元大投信陸續推出多個類別的ETF,從油、金、債券到外匯,不僅立足台股,還能投資全球。這些產品的多元性,讓許多投資者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投資工具,目前已有百萬名投資者參與ETF交易。
在劉宗聖的領導下,元大投信的ETF產品線已經發展出「4x4」的產品藍圖,即四種產品類別與四種報酬型態的結合。而這個「4x4」的概念,已經成為業界內的代名詞。不過,元大投信並不滿足於此,它正在進行一場從「2變4」到「4變16」的轉型。這意味著,元大投信將主被動結合的觀念融入新產品,並整合主動式和被動式投資團隊,同時引入AI技術,打造出全公司一體適用的「One Team」團隊。
劉宗聖強調,這次的轉型,將資產管理的操作面細分為被動、量化、智能和主動四大構面,選股面也分為主動、智能、量化、被動四個構面,這樣就創造出了16種投資模式。這樣的轉型,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也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選擇。
以今年成功募集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為例,這款基金不僅借鏡了熱門配息型ETF的優點,還主動篩選優質高息股,並將原本台股除權息只發放一次股息,透過基金轉化為12個月都配息,讓投資者能夠「主動領息」。
在台股投資ETF的股民已達135萬,每月實動戶超過300萬,這意味著每兩個台股投資人,就有一個投資ETF。這個數字,充分說明了元大投信在台灣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劉宗聖也強調,資產管理業者必須積極求新求變,才能迎合台灣快速變化的投資需求。
彰銀與元大投信攜手,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獲熱烈追蹤 近期,台灣金融市場上,元大投信發行的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受到熱烈追捧,彰化銀行作為該基金的保管銀行,積極參與推廣。根據最新數據,截至7月2日,該基金淨值已攀升至10.97元,規模則達534億元,成立短短三個月,資產規模成長超過72%。 彰銀表示,該基金於3月23日成立,初始規模310億元,顯示市場對其信心十足。該基金購買客戶群以40至55歲為主,因為元大投信本身就是知名ETF發行者,客戶對其有較高信賴度。該基金旨在「存股」,幫助投資者實現長期投資目標。 此外,兆豐銀行作為代銷銀行之一,指出該高股息龍頭基金吸引不少先前投資債券基金並習慣固定配息的投資者。近期,大型行庫普遍觀察到台股基金表現優於其他類型基金,其中20檔台股共同基金今年投資漲幅在2至9%之間,僅一檔為負。 特別是6月份,台股基金表現驚人,漲幅達8%起跳,元大高股息龍頭基金更是以13%的漲幅,幾乎是同期大盤漲幅的一倍。預計未來台股基金將對銀行財管客戶產生更大的吸引力。
全球熱錢湧入,台股ETF市場掀起熱潮!元大投信的「硬5G ETF」創下歷來最大的ETF成立規模,吸引超過120億元的人民幣資金。這檔基金將於明天(7日)掛牌,不僅是國內募集最成功的ETF,也成為全球第一大的全球型5G ETF。對於新通訊技術和台股高配息的需求持續增長,復華中國5G通信ETF和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也分別創下超過70億元和50億元的募集紀錄。台灣ETF市場在受益人分散規定頒布後,募集熱度一度降溫,但近期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和保單大漲價,讓新基金不僅熱賣,還創下市場里程。元大投信的「硬5G ETF」在發行後,接續的募集活動也取得亮眼成績,復華投信的「復華中國5G通信ETF」在募集期間後台結算到半夜,首三日就吸金50億元,最終結算突破70億元,申購高達25,000筆。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也累積逾50億元,有望與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合衝百億元規模。新募集ETF的發展,也帶來兩種新行銷模式,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