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基隆八斗子的協和電廠1977年進入商轉,最多時候有四部燃油機組,總裝置容量達到200萬瓩,其中1號及2號機已功成身退,3號及4號機也即將除役。台電計畫將燃油機組拆除,興建二部複循環燃氣機組,裝置容量為260萬瓩。
燃油機組改為燃氣機組,對於北部空氣品質會有多大幫助,根據台電環保處數據,每年的空汙排放許可量可從28,052噸減少至1,221噸,減少96%;每年二氧化碳排放估值則可從1,295萬噸縮小到623萬噸,排放可望減半。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空氣品質專題中心執行長周崇光表示,協和電廠從老舊重油機組改為最新型燃氣機組,對於燃燒效率將會有大幅改善,而汙染物其實就是不完全燃燒所產生,因此技術演變下可以很明確讓空汙減少;但他提醒,使用天然氣仍舊無法讓汙染歸零,也勢必需要面對氮氧化物及光化學等汙染。
其次,過往協和電廠沒有空間設置體積較大的空氣汙染防制設備,但當電廠重新規劃時,將會有機會將其納入考量,對於空汙防制有相當大的幫助。
對於協和電廠改建是否能讓北部空氣品質問題一勞永逸,周崇光說明,北部空汙與東北季風密切相關,當東北季風帶來境外汙染時,北部地區空品就會變差;相反的如果東北季風強勁,但都是帶來乾淨空氣,台北盆地的都會廢氣反而被帶走,可讓北部空氣品質提升。
而當沒有強勁東北風,只有日夜海陸風時,協和電廠的排放物才會有可能影響到北部地區空氣品質。換言之,協和電廠「油改氣」在特定情境下將有助於北部空氣品質改善,但無法完全解決北部空氣品質狀況。
台電指出,北東電網範圍涵蓋基隆市、宜蘭縣和雙北的東部區域, 協和電廠關係到480萬人的用電需求。台電預估,到了2025年北東區 尖峰負載將超過600萬瓩,但隨著其他發電機組陸續停用,到時只剩 下和平電廠130萬瓩,供需缺口高達470萬瓩,若再遇到機組大修,缺 口將更加嚴重,協和電廠的更新升級才是根本解方。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台電在北台灣東側有核一、核二、協和、深澳 等電廠來供應大台北供電,隨著核一、核二使用執照到期除役,協和 電廠舊1號機與2號機也已經除役,深澳電廠新機組開發案也確定停止 後,北台灣東邊能供應電力就全仰賴協和電廠更新案。
根據規劃,台電利用協和電廠拆除舊機組用地後,設立2部各130萬 瓩的燃氣複循環機組,並且搭配天然氣接收站與儲槽,希望能強化供 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電廠從舊型的燃油機組轉為燃氣機組,可以明 顯改善空氣品質。台電指出,協和燃油機組運轉超過40年,協和電廠 推動以氣換油,從4部舊燃油機組改為2部新燃氣機組,不僅有助於供 電穩定,更可改善地方環境空氣品質。更新機組後,可以減少96%的 空污排放許可量,在溫室氣體減排上,也可減少碳排52%。不論是滿 足在地用電需求,或是空品改善、減少碳排,都有顯著改善。
過去環評委員及在地居民抗議填海可能會對海底生態造成影響,台 電回應,東移方案減少填海面積,也保留電廠外側潛堤區珊瑚及大海 扇區,充分兼顧生態保育,未來會積極進行珊瑚保育,達成珊瑚零淨 損失為目標,未來會以人工營造與自然著苗機制並兼方式進行珊瑚生 態復育,達到生物多樣性環境營造。
台灣電力公司近來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原因在於其股東會議上的一項議案。儘管億泰(1616)自2020年起營運轉盈,但由於過去累積虧損,今年股利仍持續掛零,這讓部分股東感到不滿。有股東提出解散公司、出售資產,並將剩餘資金發還給股東的提案,該議案將於6月12日的股東會議上進行討論。 這名股東過去曾經提過相關提案,儘管董事長王銀河去年回函表示公司穩定成長,無解散必要,但由於公司未將提案列入去年股東會議案,最終還是遭到金管會以違反公司法規定裁罰24萬元。 億泰總裁張明泉家族持股過半,市場普遍認為提案通過機率不高。億泰主管指出,億泰近年來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手頭上的台電訂單金額超過10億元,第二季內需訂單穩定增長,預計今年營收獲利將可穩定成長。儘管如此,股東對於公司未發放股利的做法仍表示不滿,並期待公司能夠在未來有所改變。
台電台南區營業處為了配合政府推行的綠能政策,不斷積極推動節電宣導活動。在5月24日至26日,該處參加了臺南國際綠色產業展,透過各種方式來提高民眾和企業的節能意識。除了舉辦大用戶座談會和學校、社團的節電宣導會外,還有專員對高壓用電大戶進行實地訪視,協助檢視用電情況,並提供免費的節能診斷服務。 為了緩解夜間供電負擔,台電自112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時間帶電價政策。這項措施透過調整尖峰和離峰時間的電價,鼓勵民眾和產業在適當時間使用電力,減少夜間尖峰時段的電費支出。建議民眾在中午陽光充足時抽水、儲冰,並在離峰時間使用耗電器具。 台電的節能診斷工程師會走訪用戶用電場所,使用專業的能源量測儀器進行檢測,例如電力分析儀、超音波流量計等,並整合高壓入口網站資料,進行電力系統分析。自111年起,已輔導了公家機關、飯店、工廠、科技公司等31家企業,幫助他們找出高耗能設備,並提供改用節能設備和改善技術、管理的方法。預計每年總節電量達4,559,683度,減碳量達2,321公噸二氧化碳,每年可節省超過2千萬元電費。 台南區處黃明舜處長分享了一個案例,他們為某安養中心進行節能診斷服務,提出冰水主機系統整併、水泵加裝變頻器控制及冷卻水塔改善等方案,預計每年總節電量可達182,879度,減碳量達91.7公噸二氧化碳,每年可為該用戶節省約62萬餘元電費。 黃處長強調,台南區處的診斷工程師有豐富的經驗,歡迎有需要的高壓用戶臨櫃或電話洽詢相關用電診斷事宜。他們將與用戶共同努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用電和電費,並致力於達成低碳節能的目標。
億泰主管表示,億泰有位持股1%以上的股東,前年提案要求資產 重估,去年提案「億泰經營不善,13年未發股利,董監事還領高比例 報酬,億泰應依公司法解散,將台灣中壢廠、中國虎門廠、越南廠及 仁愛路等資產依公允市價清算,扣除費用後,將剩餘金錢發還股東。 」億泰董事長王銀河去年回函給股東說明「公司穩定成長,沒有解散 必要」,未列入去年股東會議案。據指出,億泰去年未將該股東提案 列入股東會議案,事後遭金管會以違反公司法第172條之1第4項規定 ,裁罰24萬元。
億泰表示,該名股東今年再度提出「億泰經營不善,14年未發任何 股利,導致市值遠低於公司房產市值,億泰應依公司法解散,將台灣 中壢廠、中國虎門廠、越南廠及仁愛路等資產依公允市價出售,扣除 費用後,將剩餘金錢發還股東」議案。
億泰表示,億泰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挹注,手中台電訂單超過1 0億元,第二季內需訂單穩定增長,今年營收獲利可穩定成長。
台電為紓緩夜間供電負載,自11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時間帶電 價,透過實施新的尖/離峰時間電價,引導民間與產業調整用電,並 提醒民眾與相關公司行號應儘速調整用電行為,建議多利用中午陽光 充足時進行抽水、儲冰,並儘量於離峰時間啟用耗電器具,避開夜尖 峰時段,以減少電費支出。
台電節能診斷工程師走訪用戶用電場所,使用專業能源量測儀器檢 測設備用電使用效率,例如電力分析儀、超音波流量計、多功能分析 儀、紅外線熱顯像儀等,並整合高壓入口網站資料,進行電力系統分 析,協助調查用戶之耗能設備使用情形,自111年起已輔導公家機關 、飯店、工廠、科技公司等31家企業,找出高耗能設備,提供改用節 能設備及改善技術面、管理面缺失的方法,預期每年總節電量達4,5 59,683度,減碳量可達2,321公噸二氧化碳,預期改善方案執行後, 每年可節省超過2千萬元以上電費,受輔導單位均感受益良多。
台南區處黃明舜處長表示,以去(111)年本處替某安養中心進行 現場節能診斷服務為例,針對該公司各能源使用設備與系統之能源耗 用現況,深入進行分析與探討後,提出冰水主機系統整併、水泵加裝 變頻器控制及冷卻水塔改善,預期每年總節電量可達182,879度,減 碳量可達91.7公噸二氧化碳,預期改善方案執行後,每年可為該用戶 節省約62萬餘元電費。
黃處長表示,台南區處診斷工程師經驗豐富,歡迎有需要的高壓用 戶臨櫃或電話洽詢相關用電診斷事宜,共同為節電努力,提高能源使 用效率,進而減少用電與電費,致力達成低碳節能的目標。
【華城電力大獲利,EPS創同期新高】 哇塞,華城電力(股號:1519)今年可說是發揮得超級厲害啊!訂單量暴增,年增率達4到5成,總金額竟然超過了80億元,這個成績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看起來未來2到3年的成長勢頭非常看俏呢! 還有,因為台電的強韌電網計畫,華城的股價近三個月內竟然漲了近一倍,真是讓人驚嘆!不過,這也讓證交所不得不把華城列為警示股。 22日華城公布4月的EPS達到了0.64元,年成長接近5倍,前四個月的EPS也攀升到了1.43元,創下了同期新高。 華城總經理許逸德解釋,4月份營收和獲利大增,主要是因為業績認列入賬的關係。他還提到,台電汰舊換新設計、強韌電網計畫、變壓器外銷,以及太陽能光電廠和離岸風電升壓變電站等綠能產業,是華城三大營運成長動能。 華城目前在手的訂單金額超過80億元,年增幅4到5成,能見度看得到未來2到3年。中壢廠正在加班趕工,逐步朝向三班生產。 台電從4月1日起調漲電價,加上天氣變熱,電力供應越來越緊,所以電力設備概念股非常夯。華城因為台電汰舊換新設備、強韌電網計畫而受益,變壓器外銷、太陽能光電廠和儲能系統等綠能事業也有不小的收穫。 華城近三個月的股價漲幅接近一倍,22日股價開低走高,下跌0.5元開出,最低跌至121.5元,但承接買盤強勁,股價最高達132.0元。外資及自營商由買轉賣,投信持續買進,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11張,終場上漲5元,收於128.5元。
華城自結4月合併營收10.85億元、年增122%,稅前盈餘2.05億元 、年增486%,淨利歸屬母公司1.67億元、年成長496%,EPS達0.64 元,華城解釋,4月營收獲利大增係因業績認列入賬所致。加計第一 季EPS回升至0.79元,華城前四月EPS攀升至1.43元,創同期新高。
華城總經理許逸德表示,台電汰舊換新設計及強韌電網計畫、變壓 器外銷,及太陽能光電廠及離岸風電升壓變電站等綠能產業,是華城 三大營運成長動能。至於轉投資華城電能布局電動車充電樁設備及充 電站營運,目前占華城合併營收比重不到2%,看好未來有很大的成 長空間。
許逸德指出,華城目前在手訂單超過80億元,年增幅4∼5成,能見 度看到未來2、3年。中壢廠關鍵製程正加班趕工,逐步朝向三班生產 。
台電4月1日起調漲電價,加上氣溫飆升,台電供電日益吃緊,電力 設備概念股夯,華城因台電汰舊換新設備、強韌電網計畫而受益,變 壓器外銷、太陽能光電廠及儲能系統等綠能事業也有斬獲。
華城近三個月漲幅接近一倍,22日股價開低走高,下跌0.5元而以 123.0元開出,最低跌至121.5元,承接買盤強勁,股價最高達132.0 元,外資及自營商由買轉賣,投信持續買進,形成對作局面,三大法 人合計買超111張,終場上漲5元、收128.5元。
台股520行情熱鬧滾滾,大家都在關注後520時期的投資機會。近期,一個熱門族群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那就是電力概念股。這些公司如士電、東元、中興電、華城等,都表現得非常出色,讓許多投資者眼睛為之一亮。 從今年開始,電力概念股就多次成為市場的焦點,也是內外資籌碼聚焦的對象。在520前,士電、東元、華城等指標股聯手發動攻勢,股價一路刷新高點。其中,獲得多個法人青睞的中興電,則維持在高檔整理狀態,僅一步之遙就能達到117元的高點。 在這些公司中,東元表現特別亮眼。近期,東元成為法人多頭共識聚焦的對象,同時獲得中信投顧初評「買進」、金控旗下投顧調升預期,目標價上看59元。中信投顧認為,東元受惠於2050淨零排放與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在IDC工程、離岸風電、光儲市場等多點開花,離岸風電陸上變電站工程市占率達35%,為國內第一。此外,東元還取得了龍潭超高壓變電所儲能標案,規模為全台最大,未來將進一步整合,跨足電廠售電、代操、聚合營運。目前,東元工程及設備在手訂單已達250億元。 金控旗下法人預估,東元2023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將達3.15元,較2022年狂增92%。即使基期墊高,2024年EPS仍將再大增2成、至3.79元。 另一家值得關注的公司是中興電。截至2月,中興電電力事業在手訂單達272億元,較2022年底公布的250億元成長8.8%。主要來自再生能源與储能案場客戶委託之升壓站統包工程。長線來看,隨著強韌電網計畫的推動,將帶動微電網、民間再生能源與储能案場的設置量提升,使高壓GIS與升壓站統包工程訂單的成長動能具延續力。 法人估算,中興電2023、2024年EPS分別達6.33元與7.19元,年增率為23.5%與13.6%,連年繳出雙位數幅度成長。 士電近年來也切入綠能工程,先後取得三地能源太陽能漁電共生案場、泓德能源漁電共生與储能案場的統包工程,綠能在手訂單大幅成長。法人指出,士電一年潛在可認列工程金額可達200億元商機,占2022年營收300億元的67%。
電力概念股今年以來數度占據鎂光燈焦點,也是內外資籌碼聚焦所 在,520前由指標股士電、東元、華城等聯手發動,股價攜手刷新高 點;獲得國票、永豐金投顧、金控旗下投顧法人共同青睞的中興電, 則維持高檔整理,離高點117元僅一步之遙,隨題材熱度持續延燒, 跟進創高可期。
電力概念股中,東元是近期法人多頭共識聚焦所在,同時獲得中信 投顧初評「買進」、金控旗下投顧調升預期,目標價上看59元,認同 度最高。中信投顧指出,受惠於2050淨零排放與台電強韌電網計畫, 東元於IDC工程、離岸風電、光儲市場多點開花,離岸風電陸上變電 站工程市占35%,為國內第一,並取得龍潭超高壓變電所儲能標案, 規模為全台最大,未來更將進一步整合,跨足電廠售電、代操、聚合 營運。東元工程及設備在手訂單已達250億元。
金控旗下法人估計,東元2023年每股稅後純益(EPS)3.15元,較 2022年狂增92%,就算基期墊高,2024年EPS仍將再大增2成、至3.7 9元。
中興電方面,截至2月,電力事業在手訂單272億元,較2022年底公 布的250億元成長8.8%,投顧研究機構指出,主要來自再生能源與儲 能案場客戶委託之升壓站統包工程。長線來看,隨著強韌電網計畫推 動,將帶動微電網、民間再生能源與儲能案場的設置量提升,使高壓 GIS與升壓站統包工程訂單的成長動能具延續力。
法人估算,中興電2023、2024年EPS分別達6.33元與7.19元,年增 率為23.5%與13.6%,連年繳出雙位數幅度成長。
士電近年切入綠能工程,先後取得三地能源太陽能漁電共生案場、 泓德能源漁電共生與儲能案場的統包工程,綠能在手訂單大幅成長。 法人指出,士電一年潛在可認列工程金額可達200億元商機,占2022 年營收300億元的67%。
【台灣金融新聞】近期,為了應對新制壽險業資本規模的調整,許多壽險公司紛紛走上發行長年期次級債券的道路,以強化自身資本基礎。這波發債潮,讓市場掀起了一陣風暴,不僅是因為金額龐大,更是因為壽險公司發債的速度和規模,讓市場買盤感受到壓力。 根據券商主管的分析,這波壽險公司的發債潮,其實是因為資金需求增加,加上市場對於長期債券的需求相對穩定,讓壽險公司看到了機會。不過,由於市場買盤相對較少,這也讓一些買家感覺到壓力,怕是「吃太飽」了。 券商主管指出,過去銀行發債時,壽險業是主要的買家,但由於金管會規定金融機構間不得相互投資,這也讓壽險公司發行的次級債券,能夠買的族群相對較少。目前,壽險公司發行的次級債券,多數都是找企業法人、四大基金來買,或者透過銀行的財管通路,賣給專業投資人。 值得一提的是,國壽這次擬發行的美元計價次順位債券,除了一般企業法人外,還需要透過財管部門尋找專業投資人來認購。券商主管強調,這些大型壽險業的信評良好,但由於次級債券的性質,即使可以賣給企業法人,也有些企業的投資規定是不允許購買次級債券的。 市場買盤有限,壽險公司愈快發行,就愈容易「填滿」自身的發債額度。當主要買盤的額度被填滿後,接下來就更加難以買進其他壽險公司發行的次級債券。這也讓市場對於壽險公司的發債潮,感到相當關注。
債券商主管表示,過去銀行發債,多半都是由壽險業買進,但是壽險發債,銀行若買進會扣自身的資本,且金管會也明定,金融機構間不得相互投資、避免釀成系統性風險,這也導致「壽險發次債,能買的族群相對較少」。
券商主管說,目前壽險發行的次債,多數都是找企業法人、四大基金來買,或者透過銀行的財管通路,賣給專業投資人,銷售過程會比一般公司債「略為辛苦些」。
另外,國壽這次擬發行美元計價次順位債券,除了一般企業法人外,也需要透過財管部門尋找專業投資人來認購。
券商主管表示,這些大型壽險業的信評良好,只是壽險發行的是次順位債券,即使這些債券可以賣給一般的企業法人,但有些企業的投資規定是不能購買次債,若要投資債券,多數也是鎖定中油、台電等「類公債」,或「護國神山」台積電等A咖發行的公司債。
市場買盤有限,壽險公司愈快發行,就愈容易「填滿」自身的發債額度,且主要買盤的額度若被填滿,接下來就更難買進其他壽險公司發行的次債。
台電近期突然宣布,將暫停受理儲能設備廠商的E-dReg(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容量輔助服務)申請。這一決定讓許多準備投入的業者驚慌失措,擔心投資規劃可能變成泡影。原來,由於台灣儲能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申請量已經超過預期需求8倍以上,為了避免市場失衡,台電決定從22日起暫停併網申請。 台電表示,預計到2025年,再生能源調頻的需求將達到50萬瓩,但截至今年3月,E-dReg儲能申請量已經達到427.1萬瓩,超過目標量的8倍。E-dReg儲能採用市場競價機制,為了避免供過於求,台電決定暫停申請,以避免未得標的調頻功能儲能容量過多閒置。 台電規劃E-dReg,是為了穩定電網和增加太陽光電的延長供電時間。白天利用太陽光電發電,將電力儲存起來,夜間電力吃緊時再釋出,以穩定整體供電。由於當電網有需求時,會啟動競價機制,價格最低者得標並釋出儲存的電。然而,由於申請量過大,未來可能發生有電卻無法出售的情況,台電因此緊急喊停,並將根據未來儲能建設狀況和實際綠電併網數量進行滾動式檢討,預計暫停至2025年前都不會接受申請。 業界人士指出,許多公司正是看上E-dReg每度售電價格較高,才投入規劃設置儲能設備。如今臨時喊停,讓業界十分錯愕,且後續還有多家廠商有大案場正在規劃中,現在也只能暫緩投資。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未來將根據2025年實際綠電併網的數量來調整儲能數量。
華榮電力(1608)近期因應台電的汰舊換新電網及強韌電網標案,表現亮麗,第一季EPS成功回升至0.84元,成功跳脫去年同期每股虧損0.21元的陰影。隨著投資人信心回升,外資在16日由賣轉為買,自營商也加入戰局,兩大法人合計買超600張,股價因而大漲1.35元,收盤價達18.35元,創下近11個月來的新高。 華榮電力近年來積極參與台電的汰舊換新電力線纜標案,其中得標項目多為161KV超高壓線纜,顯示公司在高壓電力線纜市場的競爭力。此外,供應給建商及台商建廠的600V低壓線纜銷售也呈現增長,電力線纜銷售穩定成長,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收益。 不過,在消費性電子產業低迷的影響下,裸銅線的銷售情況並不如預期,加上3月銅價跌幅超過13%,前四月營收因而下滑。儘管如此,華榮電力在台電標案上的表現,仍讓市場對其未來發展抱有期待。
近期,台灣電力巨頭中華電信宣布了一個重大投資計劃,將在濱江地區打造一座全新的網路資料中心(IDC)。這座規模超過千坪的IDC將能夠容納約1400櫃的機櫃,並採用TIA-942 Rated 4/Rated 3的最高等級規格設計,這是近年來台灣最大的投資案之一。這個計劃不僅體現了中華電信對於海外市場擴張的雄心,也反映了台灣在數位轉型和跨境服務方面的發展趨勢。
根據報導,中華電信計劃在今年內還將在台灣多地興建IDC中心,包括新北板長、桃園崙坪、竹北及台中大肚等地,總投資金額高達百億元。這些IDC中心的興建,將進一步提升中華電信在數據中心領域的競爭力,並為企業提供更強大的數據儲存和傳輸能力。
中華電信的這個新IDC中心將採用先進的防火、防震及SOC資安防護措施,並具有台電雙饋電供電、雙套雙冷源設計,以及AMI太陽能光伏等智慧能源解決方案。這些設施將確保數據中心在運營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濱江機房案位於科技園區附近,這個地理位置的選擇,旨在就近爭取園區內的高科技產業客戶。隨著國際客戶對海纜登陸、IDC、雲端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中華電信的這些新IDC中心將成為企業進行全球跨境部署的重要基礎設施。
此外,隨著Netflix、Disney+等大型OTT內容服務業者進入台灣市場,對於內容傳遞與儲存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中華電信的IDC中心將為這些OTT業者提供強大的支持,確保其內容能夠快速、穩定地傳遞給消費者。
總結來說,中華電信這次對IDC的投資,不僅是對自身業務發展的加碼,也是對台灣數位產業發展的積極推動。未來,隨著更多國際企業和OTT服務進入台灣市場,中華電信的IDC中心將成為這個市場不可或缺的支柱。
【台灣電力新聞】大同電力近況報導:股東會改選董事,新團隊穩定經營,聚焦電力、新能源等四大事業
大同電力近來在股東會中進行了董事改選,新團隊入主後,公司經營逐漸穩定。在董事會成員方面,無市場派提名參選,公司派提名五名原董事連任,並新增一名董事黃顯華。此外,三席獨立董事則全數是新面孔,分別是台肥前董事長李金龍、揚智科技前總經理吳欽智,以及會計師巫恒翔。
過去兩年多來,大同電力在經營階層上經歷了多次人事變動,但隨著新團隊的穩定,公司已推動組織整合和改造,並在財務體質上有所改善。公司近八個季度連續獲利,並將今年營運重心放在電力、新能源、消費電子及不動產四大事業。
在電力事業方面,大同電力積極爭取台電10年電網強韌計劃,並尋求風電、太陽能、儲能系統及升壓站等相關設備商機。新能源事業方面,太陽能光電系統已建置268MW,今年目標達338MW,並積極爭取大型儲能系統建置及儲能EPC工程案。
不動產事業方面,大同電力全面加速資產活化,透過策略結盟合作、都更、危老重建、變更土地使用性質等多種方式,並擴展新案源。雙連都更案已成功整合個案,預計今年第三季取得建照後開工,明年第第一季公開銷售;中和捷運聯開案也將在今年第三季取得建照並展開預售。
大同電力新團隊在經營上注重股利發放,過去20年未發股利的大同,如今在歷年虧損回沖後,未彌補歷年虧損已降至117億元。未來,大同電力將繼續努力,在電力、新能源、消費電子及不動產四大事業上發展,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面對2050年的淨零目標,企業們不得不著手實施節能減碳的計劃。這不僅僅是口號,而是要從產品到組織,全面進行排碳盤查。你猜猜看,從哪裡可以簡單估算出排碳量呢?對了,就是你的電費單!南亞光電副總經理羅榮晃告訴我們,台電供電的多元化,讓我們平均每度電相當於排碳0.52公斤。所以,節能減碳,從改用LED照明開始吧!這不僅能夠節省電費,還能夠減少碳排放,一石二鳥。 全球各地都在制定淨零目標,但羅榮晃強調,我們不能只是喊口號,要有實際行動,有策略地去推動。從照明全面LED化做起,這是最實際可行的節能減碳方法。而隨著太陽光電裝置的普及,我們需要考慮到供電過剩的問題,除了導入儲能,還要調整生產排程和服務業的用電時間。當然,電價上漲後,尖離峰電價差異更大,储能和用電時間的調整就更加關鍵了。 企業用電量增加,自主能源的發展就變得非常重要。太陽光電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要達到自給自足,太陽能結合儲能將是未來趨勢。羅榮晃提到,光儲就是太陽光電結合儲能的技術,而能源管理是整個系統的靈魂。這不僅能幫助工廠避免缺電和供電不穩的問題,還能讓我們跟上區域電網的發展趨勢。 對於那些一旦停電就會造成重大損失的產業,如半導體和化工業,能源管理就更加重要。南亞光電從LED節能出發,積極發展創能和储能,透過能源管理系統達到最佳效益。而台塑關係企業轉投資的儲能電池、模組和監控軟硬體等領域,也將成為南亞光電整合應用的關鍵。
台灣電力公司成為全球綠能競爭焦點,線纜產業迎來新機遇
隨著全球對綠能的需求不斷攀升,電動車市場的競爭也越演越烈,這種趨勢讓台灣的電力公司——<台灣電力>成為了國際關注的焦點。各大車廠紛紛搶進鎳、銅等礦產資源,線纜產業也看到了未來十年的巨大商機。
不僅印尼的鎳礦受到矚目,還有未來十年銅金屬需求的預期增長,長期緊缺的狀況可能會提前引爆。綠能相關產業的興起,如太陽能和風電,將帶來對線纜傳輸的巨大需求,預期這個需求將持續五年以上。
在這股大潮中,台灣的線纜廠商如華新(1605)、大亞、華榮、宏泰、大山等老牌線纜廠,即將迎來一波新能源帶來的商機。其中,華新在電線電纜市場的國內市占率超過兩成,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華新公司預計,下半年到2024年都將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商機。同時,華新也看好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已經向下布局電動車電池所需關鍵原料鎳。在印尼旭日廠的四條冰鎳產線於今年3月上線併網後,全產能開出,而印尼緯創廠的四條冰鎳產線也將提前至第3季試車,預計明年第1季就可以量產。
這兩個廠都能生產鎳生鐵至冰鎳的一貫化產品,可以根據未來市場需求進行調整。這些布局不僅讓華新在電力產業中保持領先地位,也讓台灣在全球綠能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南亞光電副總經理羅榮晃表示,台電供應的電力多元化,平均每度電相當於排碳0.52公斤。企業基於ESG及減碳需求,使用LED照明不僅可以達到節能、省荷包,並能達到減碳的目的,一舉多得。
各國紛紛訂出淨零的政策目標,但必須有實際行動,且要有策略落實推動,才不會淪為口號。從小處看,照明全面LED化是最容易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隨著太陽光電裝置量增加,中午供電最多,可能超出需求,除了導入儲能,工廠生產排程及服務業用電也應機動調整。電價上漲後,尖離峰最高每度電價差2至6元,儲能及用電時間挪移變得更加重要。
企業用電增加,發展多元化自主能源,太陽光電是重要的項目,要達到自給自足,太陽能結合儲能將是另一個選擇。
羅榮晃表示,光儲是太陽光電結合儲能,但能源管理是系統的靈魂,要整合進來,是工廠避免缺電及供電不穩的自保之道,也要跟上區域電網的趨勢。有些產業一旦停電,製程損失十分可觀,半導體及化工業均是。
南亞光電以LED節能出發,積極發展創能及儲能,透過能源管理系統達到最佳效益。台塑關係企業轉投資公司分別投入儲能電池、模組及監控軟硬體等領域,南亞光電將運用集團資源,扮演整合應用的角色。
綠能相關產業興起的大浪即將來襲,法人指出,電線電纜為最關鍵產業,指標線纜廠包括華新(1605)、大亞、華榮、宏泰、大山等老牌線纜廠,即將迎來一波新能源大潮。
全球各大車廠積極搶攻電動車市場,其中,電池為最關鍵的零組件,而電池所需的鋰、鎳、石墨等金屬與礦物等原物料成當紅戰略物資,也促使汽車大廠搶著挖礦,像是通用在內華達開採鋰礦,福特收購印尼鎳礦股權,Stellantis要投資銅礦,特斯拉在德州的精煉鋰礦廠上周動工。
業者指出,綠色電力等相關新能源業,是未來十年的最關鍵的產業,業界更指,未來缺電的不會只有台灣,其他國家也都會面臨一樣問題,全球太陽能、風電將興起,而這些都需要線纜傳輸,預期電線電纜需求能見度可達五年。此外國內加上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政策,電線電纜族群營運有望向上。
華新在電線電纜方面,國內市占率達兩成以上,為國內最大。華新指,預期下半年到2024年皆可受惠台電強韌計畫商機機會。另看好電動車趨勢,華新向下布局電動車電池所需關鍵原料鎳,並於印尼旭日廠四條冰鎳產線,今年3月電廠上線併網後,全產能開出,印尼緯創廠的四條冰鎳產線,原先預計今年第4季試車,將提前至第3季試車,預計明年第1季就可以量產,兩廠能都是生產鎳生鐵至冰鎳的一貫化廠,可生產出鎳生鐵及冰鎳等產品,可依未來市場需求做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