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灣的天氣開始熱起來了,這不僅讓人們感覺到夏天即將到來,對於台電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最近,由於部分電廠出現了故障,台電在18日啟動了今年的需量反應措施,這是為了應對特殊情況而採取的措施。根據台電的資料,他們動用了調度約35萬瓩的電力,佔整體需量的大約三成,並且在最高價格下以每度10元的高價收購電力。 台電昨天(19日)表示,這次的需量反應是因應特殊狀況,如果電廠的發電沒有受到影響,近期應該不會再次啟動這項措施。他們指出,18日因為民間汽電共生機組破管、桃園海湖電廠燃氣機組故障,電力供應減少了105萬瓩;再加上中南部雲層較厚,光電發電量也相對減少了200多萬瓩。 台電的專業總工程師吳進忠進一步解釋,台電可動用的需量反應措施總量約為100萬瓩,18日的執行率大約是30%至35%,約動用了35萬瓩,這樣可以維持備轉容量率在黃燈的「供電吃緊」狀態。對於4月啟動需量反應是否比以往早,吳進忠表示,需量反應措施是為了應對機組出現異常時而啟用的,所以並沒有過早的問題。他舉例去年303大停電時也有使用這項措施,確保電網的穩定。 另外,昨天由於風力發電較前一天增加,且午後下雨壓低了需求量,所以並未啟動需量反應措施。據台電統計,未來一周的電力供需預測顯示,尖峰負載均維持在3,300萬瓩以下,備轉容量率為一成以上,處於「供電充裕」的綠燈狀態。因此,若電廠發電狀況無嚴重影響,近期應不會再啟動需量反應措施。 台電強調,自1979年起就開始推動需量反應措施,至今已經超過40多年,並且這是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各國電業普遍採行的做法。他們也澄清,需量反應措施並非強制用戶限電,而是透過電費扣減的誘因,讓用戶自由選擇是否參加。
台灣電力不畏升息風雲,積極發債籌資解困境
近期,不論是國際情勢或是台灣本土,金融市場都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儘管中央銀行啟動升息循環,但台灣企業仍積極發債籌資,不讓金融風雲影響到發展。尤其是國營事業台灣電力,面對升息帶來的財務壓力,更是展開積極的發債策略。
據債券商主管分析,央行近期連續升息,確實帶動國內債券殖利率谷底翻升,但由於銀行資金充裕且買盤積極,A咖企業發債不愁沒買家,債券利率也不至於過於失控彈升。特別是像台灣電力這樣的國營事業,其公司債常被視為相對安全的投資選擇,因此市場買盤對其債券的興趣相當熱絡。
央行於今年3月23日宣布升息半碼,為2022年3月以來五度升息,累計升息幅度達0.75個百分點。券商主管指出,即便央行升息,企業仍照常發行公司債,這主要是因為銀行或保險買盤有補券需求,市場買氣相當熱絡。
此外,政府為避免民生物價驚驚漲,宣布國內「油電凍漲」,讓國營事業台灣電力、中國石油的財務陷入困境。為籌措所需資金,台電、中油近年持續發行公司債。這兩家國營事業被市場視為「類公債」,債市買盤通常都會樂於敲進並持有,但央行去年以來五度升息,讓這兩家國營事業面臨資金成本漲不停的危機,對其財務也造成一定壓力。
總結來說,面對升息與市場波動,台灣電力等企業選擇積極應對,通過發債籌資來解決財務困境。這種積極的市場策略,不僅顯示出企業對未來的信心,也反映了市場對其信用的認可。
【台灣新聞】 台灣企業在央行連續升息的背景下,債券利率不斷攀升,但企業發債籌資的熱潮卻未減。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第一季,公司債發行總額達875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8.7%,其中台電、台積電、富邦金控等大企業發債金額亮眼。 「護國神山」台電在第一季發行208億元公司債,榮登國內發債王寶座,其後台積電以193億元緊追其後。富邦金控則發行100億元公司債,為發債前五大機構中唯一的金控公司。中租迪和與台灣水泥的發債金額也分別達93億元。 面對央行升息,台電在2021年12月發行的10年期綠色債券,得標利率從0.69%上升至今年1月的1.9%,一年多時間內資金成本暴增1.75倍。台積電則積極透過發債籌資,第一季發債金額達193億元,排名第二。 富邦金控為償還債務,首季發行甲、乙兩種公司債,甲券發行金額34億元,期限4年,年利率2.1%;乙券發行金額66億元,期限5年,年利率2.15%。 與公司債熱鬧形成對比的是,今年第一季金融債發行相對冷清,總額減少19.2%。櫃買中心資料顯示,金融債發行前五大機構為台北富邦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玉山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台北分公司。
台灣電力新聞報導:Gogoro與創新能源服務龍頭Enel X攜手,打造台灣智慧能源新里程碑!
【台北訊】昨日,台灣電動機車品牌Gogoro與創新能源服務領頭羊Enel X共同宣布了一項重大合作計畫,將在台灣全島部署超過1,000個Gogoro Network電池交換站點,並配置2,500座機台,這些將全部加入Enel X的虛擬電廠(VPP)中。這項創新策略將讓這些電池交換站點成為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標誌著全球首個整合虛擬電廠與電池交換能源網絡的商業部署正式啟動。
Gogoro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在記者會上表示,隨著我們邁入智慧能源建設的新時代,Gogoro與Enel X的合作不僅為台灣帶來一種全新的電力資源利用方式,更是在全球範圍內開創了技術商轉的先河。這不僅為Gogoro帶來了新的營收來源,也對台灣的能源結構轉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陸學森強調,透過這次與Enel X的合作,Gogoro Network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電池交換系統,而是一個整合了智慧能源技術的複合體。這將有助於台灣在節能減碳的同時,提升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效率。
Enel X台灣區總經理黃偉傑也出席了記者會,並表示Enel X作為虛擬電廠的領頭羊,很高興能夠與Gogoro共同實現這項創新。他提到,台灣在智慧能源領域的發展具有顯著的潛力,而這次合作正是對這一潛力的認可和開發。
這項合作不僅是Gogoro與Enel X的創新實踐,也將對台灣整個電力市場帶來衝擊。未來,隨著更多電池交換站點的加入虛擬電廠,預計將為台灣的電力市場帶來更多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
此次Gogoro與義電智慧能源的合作始於去年已進行的前導測試計畫 ,為全球首個整合虛擬電廠與電池交換能源網路的商業合作部署。G ogoro執行長陸學森表示,雙方合作將可為台灣帶來創新的電力資源 ,更是此項技術全球首度落地商轉,將可為公司帶來移動產業以外的 新營收來源。
陸學森說明,依據台灣的電網需求,Gogoro將協助整合可用電能回 饋至電網中。當電網的用電負載增加,電池交換站將可隨時接受調度 ,暫時停止充電、或將智慧電池中儲存的電力饋電至電網中,同時不 影響車主的換電使用,達到更即時、有效的能源平衡管理。根據Gog oro與義電規劃,這個月已部署500個電池交換站點、近1,300座電池 交換機台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輔助服務市場,並計劃於今年中擴增 至共1,000個站點、2,500座機台。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Gogoro與義電智慧能源的合作,是台電輔 助服務提高電力使用效率的重要里程碑。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允許像 Gogoro一樣的企業成為電力產銷者,協助推動城市穩定電網平衡與運 作,期許更多企業加入,共同為台灣能源轉型貢獻力量。
台電表示,18日因民間汽電共生機組破管、桃園海湖電廠燃氣機組故障,一口氣減少105萬瓩;再加上中南部雲層較厚,光電發電量較前一日減少200多萬瓩。
台電專業總工程師吳進忠補充,台電可動用的需量反應措施總量約100萬瓩,18日執行率約30%至35%,約動用到35萬瓩,將備轉容量率維持在「供電吃緊」的黃燈。
對於4月啟動需量反應是否比以往早,吳進忠解釋,需量反應措施主是在機組出現異常現象時就會啟用,所以並無過早問題,像是去年303大停電時也有使用,確保電網穩定。
至於昨日,因風力發電較前一天多,且午後下雨壓低需求量,因此未啟動需量反應措施;另據台電統計未來一周電力供需預測,尖峰負載均維持在3,300萬瓩以下,備轉容量率為一成以上「供電充裕」的綠燈;因此,若電廠發電狀況無嚴重影響,近期應不會再啟動需量反應措施。
台電表示,需量反應措施自1979年起就推動,至今已推動超過40多年,且為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各國電業普遍採行作法。
台電強調,需量反應措施並非強制用戶限電,而是透過以電費扣減為誘因,讓用戶自由選擇參加。
央行今年3月23日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為2022年3月以來五度升息,累計升息幅度達0.75個百分點。券商主管指出,央行3月下旬意外升息半碼後,企業仍照常發行公司債,主要原因為不少銀行或保險買盤有補券需求、買氣相當熱絡,雖然央行升息會帶動市場利率上漲,但在買盤積極參與競標下,企業仍樂於發債籌資。
券商主管還說,為避免民生物價驚驚漲,政府宣布國內「油電凍漲」,令國營事業台灣電力、中國石油財務陷入困境,為籌措所需資金,台電、中油近年持續發行公司債。
由於中油、台電為國營事業,被市場視為「類公債」、為相對安全的公司債籌碼,債市買盤通常都會樂於敲進並持有;不過,央行去年以來五度升息,讓身為發債主力的兩家國營事業,面臨資金成本漲不停的危機,對這兩家國營事業的財務也造成一定壓力。
Gogoro 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表示,在邁入智慧能源基礎建設的新時代,透過整合Gogoro Network與Enel X虛擬電廠,為台灣帶來創新電力資源,更是此項技術全球首度落地商轉,並為該公司帶來新營收來源。
櫃買中心統計,今年第1季,前五大發行機構依序為台灣電力、台積電、富邦金控、中租迪和與台灣水泥。
櫃買中心指出,今年第1季,「發債大戶」台電共發行208億元的公司債,登上國內發債王寶座,「護國神山」台積電發債193億元緊追在後;第三名為富邦金,首季發債100億元,為發債前五大裡唯一的金控公司;另外,中租迪和與台灣水泥,首季的發債金額同樣為93億元。
央行去年至今五度升息,債券利率「漲」聲響起,以台電而言,2021年12月發行10年期綠色債券,得標利率還在0.69%,到了今年1月,因央行啟動升息循環,10年債得標利率彈升至1.9%,不過一年多時間,發債籌資的資金成本便暴增1.75倍。
近年積極透過發債籌資的台積電,首季發債金額193億元,緊追台電、排名第二。
為償還債務,富邦金首季發行公司債100億元,分為甲、乙二種券,其中甲券發行金額為34億元、4年期,乙券為66億元、5年期,甲券為固定年利率2.1%計息、乙券為固定年利率2.15%。
相較於熱鬧滾滾的公司債,今年首季金融債發債相對冷清。櫃買中心統計,2023年第1季金融債發行233.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9.2%。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今年首季,金融債發行前五大機構,依序為台北富邦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玉山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台北分公司,首季發行金額依序為71.7億、45億、25億、19億和18億元。
據悉,銀行發行金融債券,主要是基於中長期資金需求,或藉此提升資本適足率。
台灣電力公司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正積極推動電力減碳計畫。代理董事長曾文生透露,台電將對全台最大的燃煤火力電廠——台中電廠進行重大改建,將其逐步轉型為燃氣複循環機組,並引入碳捕捉計畫(CCUS),這將成為全台電廠最大改建計畫。目前,台中電廠的燃煤機組已從每年2,100萬噸減少至1,256萬噸,為減少空污排放,台電正計劃除役現有燃煤機組,並興建燃氣複循環機組,以確保供電穩定同時降低空污。 曾文生在環保署論壇上強調,淨零碳排將帶來挑戰,但也開啟了新的機遇。經濟部作為全台碳排量最大的主管機關,必須提出具體行動,特別是能源轉型。他提到,將會儘快除役亞臨界燃煤機組,並將機組容量從煤轉為氣,以顯示減碳決心。此外,將透過複循環機組使用氣體燃料,未來還可透過混氫技術進一步降低碳排放。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指出,環保署已將淨零碳排納入氣候變遷因應法,並將提出相關條文內容與各界討論。她提到,將於8月召開溝通會,並預計明年公布碳費費率及收費標準。對於歐盟碳邊境稅(CBAM)的問題,蔡玲儀表示,若第三國已支付碳價,將可承認扣減,具體扣減機制尚待協商。
台股近期受到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影響,13日指數下跌128點,收在15,804點,不過市場專家們認為,未來的焦點將會回到基本面。在這波市場波動中,中興電(1513)、中鴻(2014)等19檔公司今年來營收月月增,業績題材吸引三大法人積極介入,4月以來買氣強勁,成為多方指標。
玉山投顧研究部資深協理湯麒國表示,電子業今年第二季仍在消化庫存階段,預估將是營運谷底,從第三季開始將逐漸回升。短線業績將影響個股表現,高速傳輸相關IC設計與連接器類股、記憶體產業及伺服器類股,因為拉貨動能相對看好。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這些公司的營收逐月上升,基本面成長力道強勁,且籌碼面獲得三大法人買盤支持,4月以來買超達千張以上的個股,包括中興電、神基、中鴻、群益證、全台、華新科、三陽工業、國票金、普安、明基材、寶一、國喬、茂達、微星、耀勝、長榮航太、亞航、華固、材料-KY等19檔,產業族群分散,個股表現亮眼。
中興電3月營收達20.83億元,月增5.07%,年增5.37%,帶動首季營收衝上58.4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25%。法人分析,公司今年來營運表現優於預期,與去年第四季部分營收遞延有關。中興電在國產345KV GIS是獨家供應商,345KV與161KV GIS在國內市占率達85%。
整體來看,中興電在風電、太陽能案廠建置與台電電網升級等政策加持下,重電設備在手訂單達一年以上,另有太陽能與氫能等貢獻,獲利成長可期。4月以來外資、投信法人積極掃貨,合計買超逾3.21萬張。
對於未來市況,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預測,電子族群將因中國大陸手機廠需求回溫,以及庫存持續下降,PA產業將於下半年顯著復甦。而載板產業長線受惠AI帶動資料中心成長,推升大面積高階ABF載板需求。
台中電廠曾是台灣最大火力電廠,對於電力穩定有很大的幫助,但 因空污議題引發在地居民抗議,電廠每年用煤量從每年2,100萬噸減 少至1,256萬噸。
為此,台電正在規劃台中電廠更新改建計畫,要把現有的10部各5 5萬瓩的燃煤機組逐步除役,現正在進行興建2部燃氣複循環機組,裝 置容量分別有130萬瓩,二期計畫要再興建2部燃氣機組,讓燃氣裝置 容量達到520萬瓩,與燃煤的550萬瓩相近,以4氣6煤的配比,在確保 供電穩定下進一步降低空污排放量。
曾文生13日出席環保署論壇指出,淨零會帶來相當多的困難,但也 有新的可能性,經濟部身為全台主管最多碳排最多的機關,就須提出 具體行動,尤其現行能源排碳是最大來源,因此減碳關鍵就是能源, 必須做出改變。
具體而言,目前亞臨界的燃煤機組會儘快除役轉備用,一次性汰換 550萬瓩的機組由煤轉氣,展現減碳企圖,尤其是複循環機組,由於 使用氣體燃料,未來可透過混氫來降低碳排放。另外,也會進行碳捕 捉、碳封存,讓能源轉型期間有最有效率的減碳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為達到2050淨零碳排,環保署將淨零納入氣候變遷 因應法中,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說,氣候法已公告,近 期會提出條文內容與各界討論,主要包含企業自主減量獎勵的規畫, 預計8月召開溝通會,至於碳費費率及收費標準、如何收取等,要等 明年才會公布。
外界關心收取碳費後,未來面對歐盟碳邊境稅(CBAM)時是否可銜 接抵減,蔡玲儀回應說,目前歐盟公布的內容,如在第三國已支付碳 價,包含碳稅、碳費等都可承認扣減;至於如何扣減、機制上如何調 整則還要協商。
玉山投顧研究部資深協理湯麒國指出,電子業今年第二季仍是處於 消化庫存期,預估將是營運谷底,自第三季起開始回升,短線業績面 將影響個股表現,高速傳輸相關IC設計與連接器類股、記憶體產業及 伺服器類股為拉貨動能相對看好族群。
據統計,不受終端市場需求疲弱,以及傳統淡季影響,今年以來營 收逐月向上,基本面成長力道強勁,且籌碼面獲得三大法人買盤撐腰 ,4月以來買超達千張以上的個股,共有中興電、神基、中鴻、群益 證、全台、華新科、三陽工業、國票金、普安、明基材、寶一、國喬 、茂達、微星、耀勝、長榮航太、亞航、華固、材料-KY等19檔,產 業族群分散,呈現個股表現。
中興電3月營收20.83億元,月增5.07%,年增5.37%,繳出雙增佳 績,帶動首季營收衝上58.4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25%,法人分 析,公司今年來營運表現優於預期,研判與去年第四季部分營收遞延 有關,而公司在國產345KV GIS是獨家供應商,345KV與161KV GIS在 國內市占率達85%。
整體來看,中興電在風電、太陽能案廠建置與台電電網升級等政策 加持下,重電設備在手訂單達一年以上,另有太陽能與氫能等貢獻, 獲利成長可期。4月以來外資、投信法人積極掃貨,合計買超逾3.21 萬張。
展望後市,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電子族群因中國大陸手機廠 需求回溫,以及庫存持續下降,PA產業將於下半年顯著復甦。而載板 產業長線受惠AI帶動資料中心成長,推升大面積高階ABF載板需求。
台達電成功奪標台電嘉義新塭變電所區域電網儲能系統標案,預計年底完工!
【台北訊】台達電今([[今天日期]])宣布,成功奪得台電嘉義新塭變電所建置區域電網儲能系統標案,總金額達2億多元,這個案子對台達電的儲能事業部來說,具有極大的意義。
根據台電的規劃,未來十年將投入5,645億元進行「強化電網韌性建設」,其中約有10億至20億元將用於「區域電網儲能計畫」。台達電此次標得的嘉義新塭變電所微電網設施,是該計畫中規模最大、也是最早啟動的項目之一。
台達電表示,該變電所搭載的微電網設施容量達5MW/7.68MWh,將連接柴油發電機、太陽能電力系統以及用戶終端用電負載,打造一個可併網也可獨立運行的微電網。這套系統在電網發生問題時,能形成獨立電網,並控制電壓與頻率,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
台達電強調,這套變電所儲能系統初期將應用於發電端,進行再生能源電力平滑化、調頻輔助服務等。隨著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的提升與分散化,储能系統的應用將從發電端延伸至用戶端,從而優化能源效率和電網穩定性。
除了台電的變電所區域型微電網標案,台達電儲能事業部還將把握用電大戶條款上路後的储能需求、台電開放民間業者競標的電網需量反應等商機,進一步拓展储能市場。
台灣電力公司新聞稿轉載: 【台北訊】中興電力(證券代號:1513)近期因應台電推動的強韌電網計畫,公司業績表現亮眼,不僅有機會再獲得國道高速公路休息站電動車充電站運營標案,還受到外資熱烈追捧。近兩日來,外資紛紛湧入,11日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達12,710張,成交量大增至78,231張,股價應聲上漲6.5元,收盤價達108元,創下逾30年來新高價,並成功突破5、10及20日均線的反壓。 根據最新數據,中興電力3月份合併營收達20.83億元,創同期次高紀錄;第一季合併營收則達58.41億元,創下同期新高,年增長率達23.25%。目前,公司在GIS開關及統包工程方面手上有230億元的在手訂單,法人普遍樂觀預期,未來三年每年營收都將創下新紀錄。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在政府釋出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後,積極投入電網計畫的發展,預計未來十年將投入5,645億元進行相關建設。這一策略為電設備廠商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其中亞力(1514)就是受益者之一。該公司除了獲得台電的強韌電網計畫訂單外,還因應科技廠擴產需求,目前在手訂單金額已超過70億元。 亞力不僅在電網建設方面表現亮眼,在太陽能、電動車、電氣化軌道等領域也展開了全面的布局。該公司自主研發的160KW直流快充充電樁,滿足了電動車充電的需求,同時也在電氣化軌道工程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年來累計取得高鐵、台鐵、捷運公司等超過30億元的訂單。 在太陽能產品方面,亞力擁有30kW至70KW光電變流器,並計劃在今年推出110kW的大容量變流器。公司全年出貨量目標為300MW,顯示出其對市場的信心與野心。
亞力除有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科技廠擴產相關訂單挹注,在太陽能 、電動車、電氣化軌道等領域布局同樣完整。
亞力自主研發推出符合電動車充電需求的160KW直流快充充電樁, 跨足電動車充電樁領域,同時,亞力亦在電氣化軌道工程屢有斬獲, 近年取得高鐵、台鐵、捷運公司等30多億訂單。
至於太陽能方面,亞力具備30kW至70KW光電變流器,今年甚至可望 推出110kW的大容量變流器,全年出貨量將挑戰300MW目標。
台電規劃利用十年的時間,斥資5,645億元進行「強化電網韌性建 設」,其中約有10億∼20億元左右的預算,是用於「區域電網儲能計 畫」,台電規劃預計在2023、2024年,在全台選定二∼四個變電所設 立微電網,根據經濟部區域電網儲能計畫書資料顯示,這些變電所的 微電網都必須搭載1MW以上的儲能設施與500kW以上的柴油發電機。
台達電表示,台達電標得的台電嘉義新塭變電所搭載的微電網設施 ,是台電「區域電網儲能計畫」中規模最大、也是最早啟動的項目, 另外,台達電也與合作夥伴共同取得區域電網儲能計畫標案中,位於 台南南化二次變電所的區域電網儲能設備。
台達電進一步表示,嘉義新塭變電所搭配的配電級微電網儲能系統 ,容量達5MW/7.68MWh,台達電將在變電所端連接柴油發電機、太陽 能電力系統以及用戶終端用電負載,打造一個可併網也可獨立運行的 微電網,萬一電網發生事、饋線電網端切離,由儲能系統形成獨立電 網(Grid Forming),能控制微電網電壓與頻率,進而提供微電網區 域範圍內穩定的電力。
台達電表示,這套變電所儲能系統初期主要應用在發電端,執行再 生能源電力平滑化、調頻輔助服務等電網端(表前)應用,隨著再生 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與分散化,儲能系統「從表前延伸到表後」是發展 趨勢,應用也擴展到轉移再生電能、微電網和用戶端(表後)的能源 管理,讓儲能不僅可以優化用戶端的能源效率,還能兼顧電網端的穩 定性。
除了台電的變電所區域型微電網標案之外,台達電儲能事業部接下 來的商機,還包括用電大戶條款上路後的儲能需求、台電開放民間業 者競標的電網需量反應等。
中興電3月合併營收20.83億元,創同期次高;第一季合併營收58. 41億元,改寫同期新高,年增23.25%。目前GIS開關及統包工程在手 訂單230億元,法人樂觀預期,未來三年每年營收都將創新高。
台電斥資5,645.9億元啟動電網強韌計畫,為台灣電力供應注入新活力!這項重大投資不僅將帶來更穩定的電力供應,還預計會催生出超過億元的民間商機。隨著計畫的進行,重電設備龍頭廠中興電(1513)和華城(1519)等公司的營收預期將迎来春天,股價也先行拉抬。 中興電這家電力設備巨頭,近期以161KV及345KV超高壓氣體絕緣開關(GIS)成功獲得台電近180億元的訂單,加上民間企業的統包工程訂單,目前在手訂單金額已上看272億元。2023年將是中興電出貨認列的高峰年,預計全年營收將創下歷年新高。 另一家以生產變壓器為主力的華城,今年也因台電訂單的挹注而受益匪淺。目前在手訂單金額超過50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30%。除了台電的變壓器大單,華城還在充電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旗下子公司華城電能獨家拿下跑車品牌麥拉倫的充電設備訂單及充電營運商(CPO)經營權,預計今年充電站建置量將翻倍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