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灣電力公司新聞稿內容:
昨日,台灣電力公司針對2021年工總白皮書的內容作出回應,強調支持產業團體關注淨零轉型的全球趨勢。公司表示,政府將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確保產業有足夠的綠電,以維持未來的外銷競爭力。此外,通過储能系統等技術,將提升供電調度與系統穩定度。
為促進產業多元化,台灣電力公司還將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並提供產品研發、智慧化及數位化補助,以幫助產業發展更多元化的產品。
在電力結構方面,台灣電力公司指出,將先朝低碳發展,再邁向無碳化,這是達到淨零排放關鍵。公司以2025年能源轉型為基礎,不斷擴大再生能源的發展規模。同時,為了實現綠色供應鏈及RE100倡議,確保「台灣製造」產品的外銷競爭力,將持續發展再生能源。
關於今年5月發生的兩次停電事件,台灣電力公司強調,這兩次事故分別由於人為操作和極端氣候條件下的調度應變不夠造成的。為了強化電力系統的穩定,公司已指派台電公司評估引入電網新技術和新電力設備,並朝向區域電網的方向發展。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三級警戒期間,不時傳出佛心房東體諒租客主動降租,但從數據來看,顯然只是少數,反而有不少房東繼續調漲租金,租金指數因此不降反升。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國內租金自2011年2月以後,長達125個月時間,只有2014年12月及2020年4月租金持平,其他都是每月上漲,從去年4月以後又已連續15個月創新高。
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大家關在家裡,百業蕭條,許多學生停課回老家,不少人因沒工作離職退租,很多人也暫緩謀職租屋,租屋市場冷淡,一般認為,房東就算沒降租,也不致於漲租,但官方統計結果顯非如此。
陳傑鳴表示,今年5~7月民眾減少外出,確實使得租屋市場交投明顯清淡,其中部分大學周邊租屋物件普遍因供給量大,加上今年6月學生畢業空租潮,市場傳出降租案例。
不過,這只是少數。由於租賃專法規定電費計費不可超過台電夏月電費計費、不可禁止設籍、禁止報稅等,阻絕了以往房東藉電費等其他名目變相漲租,且出租稅負成本提高,因此多數房東多逐年調漲租金。
他表示,今年房價持續上揚,屋主為了維持投報率,往往都是將租金調高,將增加成本轉嫁給房客。
陳傑鳴表示,目前台灣肺炎疫情降溫速度快,各學校也可望順利恢復開學,估計只要疫情不再升溫,租金漲勢可能因房市回溫而再度加速攀升,只能說租屋族要辛苦了。
另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新及補助產品研發、提升智慧化及數位化,協助產業多元化發展。
經濟部表示,電力結構先朝低碳發展,再邁向無碳化,將是淨零排放的關鍵,政府以2025年能源轉型為基礎,持續擴大再生能源發展。此外,為了履行綠色供應鏈及RE100倡議,確保「台灣製造」產品的外銷競爭力,持續發展再生能源。
針對今年5月發生的兩次停電,經濟部強調,兩次事故分別包括人為操作因素,及極端氣候下調度應變不及所造成,為強化電力系統穩定,已責成台電公司,評估搭配電網新技術、新電力設備等,朝向區域電網發展。
台電攜手遠傳電信,在台北開設全台首個電動車智慧快充站!從4日起,民眾可以免費使用這個新設的充電站。這個充電站有2個50kW的直流雙槍式設計充電樁,不僅能夠充電,還有雙向充放電的功能,是台灣首次使用V2G技術的快充站,也就是說,電動車可以將電回送給電網哦! 近年來,台灣的電動車發展得如火如荼,台電也一直在推動電力智慧化和數位轉型。去年底,台電就在金門設立了電動車智慧充電示範場,現在又與遠傳聯手在台北設立了這個示範場域。 這個充電站裡的充電樁有50瓩的功率,一次可以供4台電動車充電。更神奇的是,它還能夠在電網有電力需求時,將電能從車輛反向送回電網,功率可達到15kW,成為即時備援電力生力軍。 充電樁還搭配了電能管理系統(EMS),可以遠端監控充電,確保充電安全,並能智慧充電調控,透過排程分散充電時間,避開用電尖峰,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維持電網穩定。而且,還可以整合EMS與台電預計推出的電動車時間電價,設定充電容量及時間,讓你充飽電的同時,還能獲取離峰充電的優惠價差。 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副總經理李明憲也表示,因應電動車發展趨勢,充電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遠傳這次提供的是一站式智慧充電服務,從充電樁的佈建、充電管理平台、全天候維運服務,到金流支付與對帳系統串接,乃至後續加值服務的開發,例如停車格加裝地鎖、車牌辨識等停車相關環節,都涵蓋在內。
台電表示,現場設有2具50kW(千瓦)直流雙槍式設計充電樁,具雙向充放電功能,是本島首度採用V2G(Vehicle-to-Grid,電動車到電網)技術的快充站,電動車還能將電回送給電網。
台電說,近年來台灣不斷發展電動車,電力系統則是推動電力智慧化、電力物聯網等數位轉型創新應用,去年底於金門設置電動車智慧充電示範場,整合發電、儲能與用電端打造「智慧低碳示範島」,如今與遠傳聯手於本島設置首座示範場域。
台電指出,現有電動車充電為從電網單向朝電動車供電的G2V模式,2具功率達50瓩的直流雙槍充電樁,除一次最多可供4台電動車充電使用外,更具雙向充放電特性,搭配放電功能的電動車,當電網有電力需求時,可以讓電能從車輛反向送回電網,功率可達15kW,化身即時備援電力生力軍。
另充電樁搭配電能管理系統(EMS),可藉由EMS遠端監控充電,確保充電安全,並可智慧充電調控,透過排程分散充電時間、避開用電尖峰,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維持電網穩定;也可整合EMS與台電預計推出電動車時間電價,設定充電容量及時間,除充飽電還可獲取離峰充電的優惠價差。
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副總經理李明憲也表示,因應電動車發展趨勢,充電樁需求增加,遠傳這次提供的是一站式智慧充電服務,包括從充電樁的佈建、充電管理平台、7x24全天候維運服務、金流支付與對帳系統串接、乃至後續加值服務的開發,例如停車格加裝地鎖、車牌辨識等停車相關環節,都涵蓋在內。
台灣各地28日因為天氣熱,用電量節節上升,到了下午1點23分,用電量達到3,863.7萬瓩,創下歷史第二高的紀錄。當天備轉容量有303.3萬瓩,備轉容量率約7.85%,讓供電亮起黃燈。幸好,由於核二廠2號機已經在27日早上重啟,供電能力逐漸提升,預計29日和30日就能將供電燈號從黃燈轉為綠燈,當時的備轉容量分別是413萬瓩和453萬瓩,備轉容量率達到10.73%和11.93%,意味著供電將恢復正常。 但這個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27日早上,核二廠2號機突然急停,讓人擔心不已。經過檢查後,原能會在27日深夜同意恢復運轉。台電表示,預計28日晚間就能併聯,31日晚間可以滿載發電。 不過,台電也承認,這次急停是因為運轉人員在清潔時不慎碰觸到主蒸汽隔離閥開關的壓克力保護罩,導致保護罩傾斜位移,最終誤關閉了隔離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台電已經加強了核電廠控制室的管理,確保紅線區域內保持淨空,並將控制室座椅全面改成非活動式座椅,同時強化管理監督機制,落實人員訓練及宣導。此外,也要求各電廠、變電所及重要設備操作盤前管制紅線區域,嚴禁未經授權人員及雜物進入,確保電力設施安全運作。
觀察本周供電狀況,由於核二廠2號機已經重啟,供電能力逐步提 升,預計29日與30日供電燈號能轉亮綠燈,備轉容量有413萬瓩與45 3萬瓩,備轉容量率分別是10.73%與11.93%,代表供電恢復平穩。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核二廠2號機在27日早上急停,目前經過檢查之 後,原能會在27日深夜同意恢復再運轉。台電指出,預計28日晚間併 聯,31日晚間可滿載發電。
台電說,核電廠控制室有劃設紅線區,為設備操作區域,僅限持照 運轉人員才能進入,且須保持淨空。此次疏失係因運轉人員配合清潔 時移動座椅,不慎碰觸主蒸汽隔離閥開關之壓克力保護罩,導致保護 罩傾斜位移,誤關閉隔離閥。
台電指出,針對此次事件,將加強核電廠控制室管理,確保紅線區 域內保持淨空,並將控制室座椅全面改成非活動式座椅,同時強化管 理監督機制,落實人員訓練及宣導,此外亦要求各電廠、變電所及重 要設備操作盤前管制紅線區域確實嚴格管制,嚴禁任何未經授權之人 員及雜物進入管制紅線區內,確保電力設施安全運作。
疫情微解封,台灣27日用電創下新高!台電統計,27日下午1時50分,用電量達到3,884.4萬瓩,創下歷史新高,不過備轉容量仍有395萬瓩,供電穩定無虞。雖然核二廠2號機故障急停,但台電表示,大型機組已完成歲修歸隊,總供電能力足夠應對尖峰用電。太陽光電成為今年夏天供電新支柱,尖峰時提供400萬瓩,水力發電則可提供100萬瓩,抽蓄式發電也能在需要時投入。核二2號機預計24小時後啟動併網,第三天滿載發電。未來幾天高溫持續,台電預估供電燈號將轉亮黃燈,備轉容量率將下降。
【台灣新聞】台灣用電量創新高,太陽光電及抽蓄水力助穩供電,核二廠2號機故障待修
台灣電力需求不斷攀升,面對核能廠除役與綠能發展不足的挑戰,台電積極布局火力電源,力保國內基載電力穩定。近期,台電宣布大潭、興達及台中三座電廠的更新、擴建計畫,總投資金額達3,453.9億元,展現對電力供應的決心。然而,尖峰用電量連創新高,核能廠除役及綠能發展的瓶頸,讓台灣電力供應面臨嚴峻考驗。 根據台電統計,2021年台灣用電量創下歷史新高,前九名紀錄全部集中於該年。不過,台灣發電能量並未因應此需求穩定成長。由於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政見,許多核能電廠將陸續關閉,如核二1號機已於本月初停機,減少了98.5萬瓩的基載電力。而綠能發展雖受政府力推,但由於其不斷變動的特性,無法完全取代核能與火力發電的穩定性。 經濟部及台電對既有火力發電廠的改造計畫早已規劃,但往往無法跟上變化。台中電廠的擴建計畫,因與台中市長盧秀燕對燃煤機組拆除的意見不合,雙方在都市設計審議會上僵持了15個月。雖然營建署近期發放特別許可,但未來仍可能面臨更多法律鬥爭。 此外,台灣燃氣機組的運作也需仰賴國外天然氣供應,但由於國內天然氣接收站已滿載,蔡政府原計畫在桃園觀塘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卻因藻礁環保問題受阻。最終,能否興建將取決於年底藻礁公投的結果。
太陽能、離岸風場雖然是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的亮點,但進展卻逐漸趨緩,對於2025年預定達到20%再生能源目標的挑戰相當大。這時,被視為再生能源第三棒的「小水力發電」成為了關鍵。產業界和學者紛紛呼籲政府加快推進,特別是台電這樣的主導力量,應該要積極參與其中。 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小水盟)理事長洪正中提出當前有三個緊迫任務:一是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結合上中下游;二是培養相關專業人才,並促進跨業合作;三是努力推動小水力發電目標,在2025年達到2.6GW的裝置容量。 大同永旭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允巍則強調,小水力聯盟需要讓金融業和壽險業了解小水力發電,以激發投資興趣,從而推動產業發展。 中衛發展中心副總經理袁威五提出建議,在太陽能產業推薦時,應增加MIT(台灣製造)的配比;離岸風電方面,則希望台灣產業能夠參與供應鏈;未來小水力發電,則希望台灣的上下游產業鏈能夠串聯起來。 寧茂企業總經理林家暄在線上會議中指出,小水力發電目前面臨的障礙包括法規急需修訂、售價太低、回收率低等。他建議先打造實驗(示範)場域,從而解決多個問題,並鼓勵更多業者投入。 同德綠能總經理賴融毅也支持這個建議,並指出範電廠雖然建構較快,但申請和審核流程非常冗長,建議示範廠在起頭就要定位為正式電廠,並積極與相關機關洽談,以加速建設和流程精簡。若要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請洽詢電話:(04)2321-6631,林秘書長。
疫情27日微解封首日,天氣又熱熱的,許多人開始復工外出,但也有不少人心裡還有些緊張,所以還是待在家裡。這下,我們的台電公司可要忙碌起來了!根據台電的統計,27日下午1點50分,我們的用電量達到了3,884.4萬瓩,這可是史上新高啊!但別擔心,我們的備轉容量還有395萬瓩,備轉容量率約10.17%,所以供電還是穩穩的,綠燈亮著呢! 雖然用電量創紀錄,但台電也遇到了點小問題。核二廠2號機27日早上6點32分發生反應爐急停,原能會表示,這是因為主蒸汽隔離閥關閉的人為疏失導致的。不過,別擔心,現場檢查後沒有發現異常,應該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表示,雖然用電量創新高,但供電能力還是夠的。所有的大型機組都已經完成歲修歸隊,雖然有些小機組正在調整,但整體上不會影響供電量。我們的總供電能力還是可以應付這個用電高峰。 夏天來了,用電量創新高也不奇怪。但這次,我們有新的支柱——太陽光電。台電說,台灣推動能源轉型,太陽光電裝置容量不斷提升,27日尖峰時最多提供400萬瓩,這可是足夠應付下午的用電尖峰了。 晚上的用電尖峰,我們則靠水力發電來支應。水情已經比5月好多了,水力發電可以提供100萬瓩的供電能力,還有抽蓄式發電,也可以在需要時投入。 至於核二2號機,台電表示,我們已經提出申請,正在等待原能會的許可。預估後續會花1天時間重新檢查機組,24小時後啟動併網,三天後才會重新滿載發電,安全最重要嘛! 未來幾天還是會很熱,用電量也會繼續高昇。台電預估,28日和29日,排除不能調度的再生能源,供電燈號會轉亮黃燈,備轉容量率估計會下降為8.74%與8.98%。大家也要節約用電,一起為台電加油哦!
在用電創紀錄同時,卻又遇上核二廠2號機故障急停。原能會表示 ,核二2號機27日早上6點32分發生反應爐急停事件,經電廠現場檢查 相關設備並無異常情形,研判是人為疏失導致主蒸汽隔離閥關閉,才 引發汽機跳脫及反應器急停。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表示,27日用電創新高,但供電能力還很足夠。 大型機組都已完成歲修歸隊發電,雖然有部分小機組正在調整,整體 上並不影響供電量,累積所有總供電能力還是可以應付用電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用電量屢屢創新高,今年夏天供電新支柱則是 太陽光電。
台電指出,台灣推動能源轉型,太陽光電裝置容量不斷提升,以2 7日為例,太陽光電在尖峰時最多提供400萬瓩,足以應付下午用電尖 峰。
至於晚間另一波用電尖峰,則靠水力發電來支應。由於水情已經較 5月大幅改善,水力發電可提供100萬瓩的供電能力,另外還有抽蓄式 發電,也能在需要時投入。
至於核二2號機何時可重新歸隊?台電指出,由於核電廠啟動都需 要原能會允准,目前台電已提出申請,正在等待許可,預估後續會花 1天時間重新檢查機組,24小時後啟動併網,為顧及安全,要到第三 天才會重新滿載發電。
未來幾天高溫持續、用電量仍會居高不下,台電預估,28及29日排 除不能調度的再生能源下,供電燈號會轉亮供電吃緊的黃燈,備轉容 量率估下降為8.74%與8.98%。
台灣小水力發電火車頭─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簡稱小水盟)理事長洪正中表示,當務之急有三:一、形成產業鏈,把上中下游三者結合。二、相關專業人才的培育以及與其他領域產業的跨業合作。三、努力推動小水力綠能目標至2025年能有2.6GW的裝置容量來發電。
大同永旭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允巍指出,太陽能商業模式成型,主要靠民間投資才把量做大,小水力聯盟需要讓金融業及壽險業了解小水力發電,才會有投資意願,讓這個產業蓬勃發展。
中衛發展中心副總經理袁威五表示,在太陽光電方面,進行產業推薦時,希望可以加重MIT的配比;離岸風電都是國外的公司主導,希望台灣的產業也能參與零件及製造的供應鏈;未來小水力發電,也希望台灣上下游產業鏈能夠串接在一起。
小水盟日前線上會議,寧茂企業總經理林家暄指小水力目前的障礙:一、法規急需修訂。二、售價太低。三、回收率低。他認為如效率提升至最快5∼8年可以回收才有聚沙成塔的誘因,並提議先打造出北中南實驗(示範)場域,可針對小水力架構上主要的:土木機構、葉輪與核心的電控等做更細部規畫、研討關鍵性技術(電力回饋相關)及流程優化計畫,即可實際解決很多問題,「有了實驗場域就能鼓勵更多業者投入。」
同德綠能總經理賴融毅附議並指示範電廠雖建構較快,最終還是要申請電廠,此申請、審核的時間流程很冗長,即使一個小電廠也要1∼2年。因此這座示範廠在起頭就要先定位成正式電廠,即擁有者是要賣電的,應先與台電、能源局、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去洽談先走示範電廠加速建成、後補走精簡程序之可行性,不然就會重工走流程,恐怕曠日費時。洽詢電話:(04)2321-6631,林秘書長。
屋漏偏逢連夜雨,裝置容量達98.5萬瓩的核二廠2號機,昨天上午居然故障跳脫,預計數日後才可重新發電。
三級警戒維持超過兩個月,昨日為降為二級警戒第一天,用電量也隨即在下午飆高到3,884.4萬瓩,備轉容量剩下395萬瓩,備轉容量率約10.17%,仍為「供電穩定」的綠燈。
在核二2號機喪失發電能力下,昨日的穩定供電功臣為太陽光電,於上午10時至下午2時發揮「削峰」作用,撐起全台近一成發電量;在13時10分達到424.8萬瓩,占總發電約11%,在15時後,太陽光電發電量開始緩降,受惠於日前?花颱風過境,老天爺賞水喝,就改由抽蓄水力接力發電,占總發電量2%。
台電解釋,昨日用電量飆高主因為天氣炎熱,全台各地都出現37、38℃高溫,且又沒有出現降雨,締造高用電環境。而昨日三級警戒降為二級警戒是否是造成用電量飆升原因,台電表示現階段尚無統計數據佐證,因此仍有待觀察。
另外,因各國經濟體開始復甦,導致終端需求擴增,帶動國內外銷暢旺,讓台灣近期出口嗄嗄叫,6月工業生產指數達135.32,創歷年單月次高。台電表示,國內製造業馬不停蹄地生產下,也讓國內工業用電飆升。
昨日用電飆高的同時,占台灣總供電量約2%的核二廠2號機卻故障而跳脫。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表示,目前了解為主蒸汽隔離閥關閉,造成水流循環異常,經確認後發現機組沒有問題,因此推斷是人為疏失,將等報告出爐後再釐清原因、追究疏失責任。
張廷抒昨強調,核電廠安全無虞,但仍須要向原能會提出申請才可以重新供電,預估至少也要二至三天時間。
台灣尖峰用電量近來連續創高,根據台電統計,用電量歷史新高的前九名都集中在2021年,但台灣發電能量從來無法樂觀。
因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政治目標,許多核能電廠將陸續除役,如核二1號機已於本月初停機,等於少了98.5萬瓩的基載電力。而蔡政府力推的綠電,仍無法取代可以24小時發電的核能及火力發電。
經濟部及台電雖早已規劃為國內既有火力發電廠進行大改造,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台中電廠計畫因台中市長盧秀燕與台電對燃煤機組是否拆除意見相左,雙方於都市設計審議會僵持15個月;近期雖由營建署發放特照,但預期未來仍會持續鬥法。
此外,燃氣機組也須仰賴國外天然氣供應,但國內天然氣接收站皆已呈現滿載,蔡政府原本規劃於桃園觀塘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卻遇到藻礁環保問題,最後仍要看年底藻礁公投結果決定是否能興建。
由大同公司100%投資的大同永旭,民國99年跨足光電事業,至今完成的屋頂型太陽能案場已超過980個,包括光電停車棚/球場/公用墓地等,供電量超過180MW,市占率排名前十大;其中設在學校的屋頂型太陽能供電更勇奪市占率第一。
總經理黃允巍直言,如果2025年政府20GW太陽能光電的目標達成,但後續支持力度又不夠,擔心太陽能事業會萎縮,公司必須找到第二條成長曲線。跨足做小水力,「第一是有技術,大同原本就有參與台電水力電廠建設,供電量已超過60MW;第二有散布於全台太陽能電站的維運優勢,從基隆到屏東包含金門、澎湖,可降低小水力發電的維運成本。」
至於小力水在台發展受限於無法建立商業模式,黃允巍指小水力的躉購費率早在太陽光電起飛之初就已訂出,但售價太低、無投資誘因。日本是全球水力建置排名前五大的國家,近半年來大同永旭團隊持續接洽幾家日本知名小水力發電供應廠商,希望能從中匯整實際成本,藉由小水力聯盟為平台來跟政府溝通,讓能源局躉購費率評議委員會能按真實成本做計算。
為助力發展小水力,大同永旭研發的太陽能監控系統,結合AI運算技術,維運人員可以遠端監控,快速準確地維運遍布各地案場。此外,大同公司本身有發電機的工廠,希望推動台灣小水力水輪機組國產化。
台電離岸風電第二期計畫環境監測計畫獲環保署專案小組認可,預計明年9月開始陸域施工。此計畫位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鹿港區西方外海,離岸距離約16公里,水深37至49公尺。台電預計2022年9月開始陸域施工,2024年3月開始海域施工,總裝置容量300MW。由富崴能源得標,新加坡海事工程廠商TERASOFFSHORE擔任分包商,預計年發電量超過10億度,供應27萬家戶。環評委員要求台電蒐集相關單位海域生態監測資料,並在9月底前提交相關資料,環評大會將繼續審查。
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計畫環境監測計畫獲環保署通過,預計明年9月開始陸域施工 ——專訪台電相關負責人 【台灣新聞報導】 近來,台電離岸風電第二期計畫環境監測計畫於26日經環保署專案小組審查,順利過關。環評委員強調,為確保所有風場的一致性,要求台電蒐集並整合鄰近相關單位海域生態監測資料,並將監測結果整體呈現。 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計畫位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的鹿港區西方外海海域,離岸最近距離約16公里,水深介於37至49公尺。該計畫在離岸風電第二階段遴選中,成功獲得300MW風場開發權。 根據資料顯示,台電預計於2022年9月開始陸域施工,進行陸域電纜、陸上變電站等工程。接著,在2024年3月開始海域施工,進行風機安裝、海上變電站及海域電纜等工程。由於海域及陸域工程啟動施工日不盡相同,台電特別明確定義監測項目啟動時間為海域工程施工前,並修正原環評表。 值得注意的是,該離岸風電二期計畫由國內廠商富崴能源在2020年6月得標,並由新加坡海事工程廠商TERASOFFSHORE擔任分包商。完工併聯後,預計年發電量將超過10億度,可供約27萬家戶一年用電。 環評委員在閉門會議中進行討論後,決議通過小組審查。不過,環評委員也要求台電補足相關資料,包括評估擴大中華白海豚監測範圍、調整風場北面目視穿越線、檢討調整水下聲學監測點位,並應配合中華白海豚監測位置。此外,台電還需蒐集彙整鄰近相關單位海域生態監測資料,並整合呈現監測結果。相關資料必須在9月底前送交,後續環評大會將繼續進行審查。
台電離岸風電二期位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的鹿港區西方外海海域,離岸最近距離約16公里,水深約37至49公尺,在離岸風電第二階段遴選時,獲配300MW風場開發權。
資料顯示,台電預計2022年9月開始陸域施工,進行陸域電纜、陸上變電站等工程,2024年3月開始海域施工,進行風機安裝、海上變電站及海域電纜等工程,海域及陸域工程啟動施工日不盡相同,因此明確定義監測項目啟動時間為海域工程施工前,並修正原環評表。
值得注意的是,台電離岸二期由國內廠商富崴能源在2020年6月得標,由新加坡海事工程廠商TERASOFFSHORE擔任其分包商,完工併聯後,預計年發電量超過10億度,可供給約27萬家戶一年用電。
經閉門會議討論後,環評委員決議通過小組審查,不過需補足相關資料,包含評估擴大中華白海豚監測範圍及調整風場北面目視穿越線,檢討調整水下聲學監測點位,應配合中華白海豚監測位置。蒐集彙整鄰近相關單位海域生態監測資料,整合呈現監測結果;補充說明海象轉劣順延出航條件等,相關資料必須在9月底前送交,後續環評大會內繼續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