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李泰安分析儲能系統成本結構,電池芯與包含電池BMS、組裝及測試的電池陣列各占二成,EMS、PCS、土建、電力介接及系統整合則占其餘六成。台灣嚴格防堵具有通訊功能的中國產品登台,儲能系統中的PCS、EMS與BMS為敏感項目。市場發展初期存在部分灰色空間,未來勢必從嚴審查,讓想要「洗產地」更加不可能。
創揚的技術及儲能設備可用於台電AFC及用電大戶,目前手上近10個儲能案子,合計20MW以上,包括綠能業者與再生能源EPC業者在內。
隨著政府與市場認知到,唯有搭配一定比例的儲能方能使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成為穩定的基載能源,台灣核電廠機組逐步停役,綠能發電比例逐年提高,5到10年內仍不需擔心AFC市場飽和,倘若供過於求,擁有自主技術的公司很容易轉戰至需求更高的用電大戶與海外市場;屆時這兩類應用無需與台電電網連動,業界很有可能以中國製電芯搭配嚴謹的模組設計生產工藝,滿足客戶對成本的要求。
饋線不足為綠能產業的發展瓶頸,建置AFC儲能輔助服務系統也不例外,目前可同時滿足饋線與用地分項的場域稀缺,為產業發展的最大壁壘。用電大戶前3年建置可享減免二成的早鳥優惠,多數業者仍觀望期待鋰電池降價,本業經營良好且高度重視形象的少數傳產業已率先導入,多數可能集中在最後幾年才安裝,屆時將興起另一波綠電搶建浪潮。
日煬大約3年前投入儲能研發,先從5kw小容量系統開始,當時主要目的在於練兵,目前已放大到50kw,並通過德國VDE認證。吳國榮表示,小型儲能系統在台灣是冷門產品,市場不大,日煬過去配合客戶出貨給宜蘭縣政府,用於示範案場,主力是以JDA品牌外銷。
在緬甸、印尼等電力短缺的東南亞國家,日煬的儲能系統深受歡迎,除了結合太陽能用在基地台通訊;也藉由太陽光電發電及儲能系統放電,提供當地農漁業及家庭夜間用電。
台電AFC能源補助服務及用電大戶需求,是日煬看好的最大目標市場。吳國榮表示,儲能系統會放大到1MW以上,日煬擁有關鍵的AFC技術,並自主研發BMS及EMS,屆時電池會由目前使用鋰三元改為鋰鐵電池。
日煬目前來自儲能的營收占比仍低,但這個百家齊鳴的全新兆元產業,未來勢必帶來不小的產值。日煬本業為太陽光電系統中多種關鍵核心組件的銷售及技術服務,包括Delta OHM日照計、SANTON直流開關及stringMoni串列監測系統管理等,也開發智慧匯流箱多種自製產品。這些國際知名品牌在日煬推廣下,在台灣取得不錯的成績。(翁永全)
董事長藍蔚文表示,京奇與兩家企業合作聯盟,為儲能業界最可靠的團隊;三方在責任分工下,除了提供儲能系統規劃及建置,在維運方面,包括台電AFC調頻輔助服務平台的投標及代操服務。
台電AFC調頻輔助服務為儲能業者初期的主要商機,其次是用電大戶履行綠能義務的儲能投資。京奇現階段著重於兼具系統效能與操作績效的AFC解決方案,至於用電大戶的電池容量為2小時以上,性能要求較低,以削峰填谷為主要目的,系統成本偏價格導向,不同於AFC需要具備1秒內即時反應能力。
京奇能源去年成立,從太陽光電產業切入,以極短時間累積在手案量多達數百MW以上,引起市場側目。京奇今年整合內外部資源切入儲能,目前如預期推進,將再創奇蹟。據了解,與京奇合作的10多組國內外投資人中,半數以上有意轉投資儲能,藍蔚文表示,京奇將1MW儲能造價控制在2,000多萬元,5年內便能回收投資,使儲能的投報率比太陽光電高出1倍以上。
延續太陽光電的一條龍服務,京奇在儲能方面提供投資人完整的市場資訊,不僅全面調查、掌握市場供需情資,接著建立財務試算模型來推演投資成效,並且取得AFC合格交易者資格。加上儲能系統規劃與建置,服務涵蓋軟硬體整合及經營。
藍蔚文強調:「京奇選擇的國外合作夥伴,須能提供充足的技術支援」。台灣市場對某些國際大廠來說,規模太小,難以獲得應有的資源,操作上力有未逮。京奇預定明年上半年建置數套2MW-30MW不等的儲能系統,近期將與一家國際大廠簽定MOU,這家大廠排名全球前三大,京奇基於安全及電性考量,選定鋰鐵電池,搭配國際品牌PCS及EMS,確保系統品質及效能。(翁永全)
除昨日用電創新高,大潭電廠2號機及和平電廠2號機均處於故障而無法完全發揮。台電表示,兩機組均為上周故障,大潭2號機為三台氣渦輪機組的其中一個故障,因此減少20萬瓩,維修完成時間未定;和平2號機原訂上周末要完成維修,但延宕至今尚未完成,預料還要數天才能歸隊。
台電表示,隨著時序進入盛夏,用電量不排除再創新高,目前原歲修、大修機組已陸續回歸,民營新增電源、再生能源也持續併網加入供電行列。台電指,光電通常於中午時段達到發電尖峰,昨天光電的供電能力約225.5萬瓩,占尖峰用電負載約5.8%。
面對近期傍晚太陽下山後仍居高不下的用電需求,台電也調度抽蓄水力機組發電,並搭配需量反應等需求管理措施,以維持供電穩定。
台電呼籲,未來盛夏用電量可能再創新高,盼全民共同節約能源、珍惜電力,除隨手關燈,拔掉不使用的電器插頭,冷氣機的溫度設定宜維持在26度到28度之間。此外,台電籲請各界儘量避免在用電尖峰時段使用洗衣機、烘乾機、烤箱等大型耗能家電,紓緩用電尖峰的負擔。
核二廠1號機因存放使用過燃料棒的貯存池容量不足,提前至本月1日進入停機程序,並將在今年底除役,也將成為台電今年夏季穩定供電的一大難題。台電表示,核二1號機電力缺口將由民營嘉惠電廠二期機組、太陽光電與歲修機組三方補足,供電將不會有問題。
台電指出,13日原本預估最高用電3,830.0萬瓩,最大供電能力4,173.5萬瓩,預估尖峰備轉容量390.7萬瓩,備轉容量率為8.97%,但因氣溫一路飆升,最高用電量出現在下午2點59分,尖峰用電達3,859.9萬瓩,實際備轉容量為287.2萬瓩,備轉容量率降為7.44%。
面對今夏用電將不斷續創高峰,台電表示,歲修、大修機組已陸續歸隊,民營新增電源、再生能源也持續併網加入供電行列,以及持續推動需量反應等輔助服務,台電將採多元策略致力確保供電穩定。
台電指出,太陽光電通常於中午時段達到發電尖峰,以13日用電尖峰時段為例,太陽光電供電能力約225.5萬瓩,占尖峰用電負載約5.84%。在整個午後用電高峰期間,太陽光電供電能力均維持在300萬瓩以上。
尖峰過後光電供電能力因中南部午後雷雨而遞減。為滿足夜間居高不下的用電需求,台電也將調度抽蓄水力機組發電,並搭配需量反應等需求管理措施,來維持供電穩定。
至於未來幾天供電狀況,台電預估14、15日兩天供電仍亮黃燈,預估用電量為3,850萬瓩,備轉容量率8.39%至8.49%,16日起民間電廠故障機組就會歸隊,整體供電能力提升,備轉容量率可望回升至10.07%亮出供電穩定的綠燈。
台灣電力面臨夏季尖峰用電挑戰,油價漲幅緩和
近日,台灣進入夏季型氣候,天氣炎熱,導致尖峰用電量攀升,對台電供電能力形成挑戰。為應對此情況,台電預估近期尖峰備轉容量率將接近供電吃緊的黃燈邊緣。然而,在油價方面,政府已設立緩漲機制,以減緩對消費者的影響。
國民黨團呼籲政府實施油電雙凍政策,避免疫情下再增加消費者的負擔。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經濟部正在評估是否不對7月住宅用戶實施夏月電價,並由台電自行吸收減收電費。此外,油價已有緩漲機制,並將於近日達到95無鉛汽油每公升30元的啟動門檻。
對於夏月電價的問題,經濟部強調,夏月電價是平均電價的一部分,目的是引導民眾與產業在夏天用電尖峰時節電。據台電估算,夏月電價可減少尖峰用電80萬瓩,幾乎相當於1至2台大型機組的發電量。
在油價方面,羅秉成指出,政府已設立緩漲機制,當95無鉛汽油價格在30元至32.4元之間時,中油將吸收25%的漲幅;在32.5至34.9元之間,中油將吸收50%的漲幅;超過35元時,政府及中油將共同吸收75%的漲幅,以確保油價的穩定。
經濟部還表示,國際油價上漲導致國內油價走揚,但中油仍維持亞鄰最低價,不會高於日韓港星等亞鄰國家。
此外,台電核二廠2號機在7日上午發生故障,為維持機組穩定運轉,決定降載檢修,發電效率降低6%,相當於減少6萬瓩供電能力。預計檢修將於8日晚間完成。
另進入夏季型氣候,近日動輒36℃高溫型態,使得台電供電能力受到考驗。據台電預估,近期尖峰備轉容量率恐都在供電吃緊黃燈邊緣游走,7日核二廠2號機設備晃動降載令外界緊張,所幸未影響整體供電。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新冠疫情比過去嚴重,近期油價不斷攀升,恐帶動物價上漲,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五個月上漲,目前因疫情問題不敢漲價,解封後通膨壓力鍋恐將被引爆,且應整個夏月電價都凍漲,大聲疾呼油電應雙凍。
羅秉成表示,7月住宅用戶是否不實施夏月電價,已請經濟部就三條件評估中,包括夏月電價抑低用電尖峰負載成效、台電自行吸收電費減收財務負擔,及疫情後續發展。
經濟部則強調,夏月電價是平均電價一部分,不是漲價,目的是以差別電價引導民眾與產業在夏天用電尖峰時能節電,據台電估算,夏月電價可減少尖峰用電80萬瓩,幾乎1∼2台大型機組發電量。
至於油價,羅秉成指出,已設有緩漲機制,如95無鉛汽油每公升介於30元至32.4元間,中油會吸收25%漲幅,介於32.5至34.9元間,中油將吸收50%漲幅,35元以上,政府及中油共同吸收75%漲幅,讓油價平穩。
經濟部也說,近期國際油價上漲,帶動國內油價走揚,國內油價每周依浮動油價公式調整,中油也維持亞鄰最低價,不會高於日韓港星等亞鄰國家。
此外,7日各地天氣炎熱,最高用電量出現在下午1時49分,尖峰用電達到3,773.3萬瓩,較原先預估低,惟仍創單日總排名第八、歷年7月單日用電第三高,實際備轉容量379.9萬瓩,備轉容量率約10.07%,供電勉強亮綠燈。受注意的是,天熱但台電核二廠2號機7日上午卻發生故障,為維持機組穩定運轉,決定降載檢修,發電效率降低6%相當減少6萬瓩供電能力,預訂8日晚間可檢修完成。
台灣電力公司近期面臨多項挑戰,一方面是夏季用電高峰即將來臨,另一方面則是國際油價上漲對於電力成本造成壓力。根據最新消息,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台電正在研議多項措施,以確保供電穩定並減緩成本上升對消費者的影響。
首先,關於夏季電價的問題,由於疫情持續延續,外界普遍期待7月起實施夏月電價以減緩用電尖峰負擔。然而,經濟部表示,目前油電價格的調整仍需視疫情狀況而定。雖然官員私下透露,正在研議7月不實施夏月電價,並逐步啟動95油價的緩漲機制,但具體方案尚未確定。
另一方面,台電供電安全也受到挑戰。近期核二1號機剛剛停機,使得台灣供電備受壓力。5日傍晚,台電供電備轉容量率降至6.07%,從供電充裕綠燈跌至供電吃緊黃燈,甚至差點觸發供電警戒橘燈。其中,大林電廠機組故障是主要原因之一。台電指出,除了天氣炎熱導致民眾使用空調增加外,大林5號機的跳機也使得系統發電量減少了46萬瓩,加上民間IPP的嘉惠電廠下線檢修,合計使供電能力大減100萬瓩。
為了穩定供電,台電採取了多項應變措施。不過,對於7月住宅用戶是否不實施夏月電價,經濟部表示,目前政院已經交由經濟部審酌。經濟部將對夏月電價對用電尖峰負擔的影響、台電自行吸收電費減收的財務成本,以及7月疫情後續發展進行整體評估分析。
此外,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也對台灣油價造成影響。經濟部表示,一旦國際油價持續上漲,95無鉛汽油每公升超過30元時,將啟動緩漲機制。當油價落在30至32.4元間時,中油將吸收25%成本;油價在32.5至34.9元間時,中油將吸收50%,以確保油價趨勢平穩,避免快速漲價對消費者造成衝擊。
供電再陷吃緊!
值得注意的是,核二1號機1日晚間剛停機,台灣供電備受挑戰。台 電5日傍晚供電備轉容量率降至6.07%,從供電充裕綠燈跌至供電吃 緊黃燈,甚至差點跌至供電警戒橘燈,其中大林電廠機組故障是主因 之一。
台電5日最高用電量出現在下午4時11分為3,739.6萬瓩,創歷年7月 單日用電排名第七,預估尖峰備轉容量為226.8萬瓩,備轉容量率為 6.07%,亮出供電警戒黃燈。
台電指出,除因天氣炎熱氣溫高,防疫期間大家都在家裡使用空調 ,民生用電大幅增,最高尖峰罕見發生在下午16時11分,當時太陽光 電出力已經減半。
加上大林5號機下午15時31分因「汽機節流閥開關」跳脫導致跳機 ,系統發電量減少了46萬瓩,加上民間IPP的嘉惠電廠下線檢修,合 計使供電能力大減100萬瓩,讓備轉容量率降為黃燈,台電採多項應 變作為才穩住供電。
至於7月住宅用戶是否不實施夏月電價,經濟部表示,目前政院已 交經濟部審酌。經濟部後續會就夏月電價抑低用電尖峰負載成效、台 電自行吸收電費減收的財務成本,以及7月疫情後續發展,進行整體 評估分析。
由於往年7月是夏季用電尖峰,用電量遠超過6月,一旦7月夏月電 價不實施,預估台電吸收金額將遠大於61億元。
此外,國際原油價格因國際上疫苗施打後,製造業恢復生產,原物 料需求大漲後,油價開始上漲,連帶國內油價也跟隨上揚。經濟部表 示,一旦國際油價持續向上,95無鉛汽油每公升超過30元時就會啟動 緩漲機制,當95油價油價每公升落在30至32.4元間,中油會吸收25% 成本,漲至32.5至34.9元中油吸收50%,讓油價趨勢平穩,不至於快 速漲價造成衝擊。
台灣在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綠電占比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台灣電力公司(台電)近年來規劃了一個全新的電力交易平台,這將對台灣的電力市場帶來深刻的變革。昨日(1日),負責營運此平台的台電電力交易中心正式揭牌啟用,預計今年8月或9月取得許可後,這個平台將開始實際運作。 這個平台的設立,旨在讓民間分散式電力資源能夠在平台上參與競價,進而提高電力市場的效率。台電強調,未來將不再僅以調度大型機組來穩定供電,而是透過這個交易平台,讓傳統發電業者、自用發電設備設置業者、能夠調整電力使用行為的用戶以及新興儲能設備業者,能夠進行相互競價。 目前,台電已經開放了三項輔助服務交易項目,包括調頻備轉容量、即時備轉容量以及補充備轉容量。對於申請參與的業者,台電要求其提供至少1MW的供電容量,並具備完整的通訊系統以接收台電的指引。此外,申請者還需通過測試,確保能夠提供所允諾的電量。 在售電價格方面,因為調頻備轉的反應時間最短,價格也最高,每MWh約600元。而即時備轉容量及補充備轉容量的價格則略低。 值得注意的是,台電在2019年就推出了「非傳統機組參與即時備轉輔助服務暫行機制」,並已成功吸引力麗化纖彰化總廠、能元科技等來自電力用戶的資源,以及義電智慧能源、馬雅資訊、安瑟樂威及匯智能源科技等用戶群代表之資源。這些資源註冊的容量達到84.2MW。 去年,台電更是首次採購大型储能資源,以更快速、直接的方式調整電力系統頻率。目前,台電已與翰可國際、台普威、台泥綠能以及大同等公司合作,進一步推動台灣的能源轉型。
近年來,隨著能源轉型政策的推進,台灣的綠能比例不斷攀升。為了確保電網的穩定運作,台電積極開拓輔助服務市場,讓民間分散式電力資源能夠參與競價,成為電網的虛擬機組,從而維持電網的穩定性。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台電電力交易中心於1日盛大揭牌啟用,電力交易平台正式開放註冊登記,預計年底前將實際開始交易。 台電表示,過去我們主要依靠調度大型機組來穩定供電,但未來將通過這個交易平台,讓傳統發電業者、自用發電設備設置業者、能夠改變電力使用行為的用戶,以及新興儲能設備業者共同參與競價,讓更多元化的分散式電力資源加入電網,提供輔助服務,確保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同時,在遭遇事故時,也能夠協助電力系統迅速恢復正常。 這次交易平台推出的輔助服務市場,其實是國際上已經成熟的交易制度。從1日起,開放註冊申請,並提供了三項輔助服務交易項目,分別是「調頻備轉容量」、「即時備轉容量」以及「補充備轉容量」。這些服務的推出,將為台灣的電力市場帶來更多元化的發展,也將促進綠能發展的進程。
台電表示,過往主要以調度大型機組穩定供電,未來將可透過交易平台,由傳統發電業者、自用發電設備設置業者、能夠改變電力使用行為之用戶及新興儲能設備業者相互競價。
台電表示,目前先開放業者註冊申請,共有調頻備轉容量、即時備轉容量,以及補充備轉容量等三項輔助服務交易項目。
台電解釋,業者提出申請後,還須經過審核,項目包括業者可供容量,至少須要大於1MW(百萬瓦)、具備完整通訊系統可以接收台電指引,以及經測試可確實可提供允諾的電量,通過審核才可登上電力交易平台。
至於業者在電力平台上的售電價格,台電表示,因為「調頻備轉」的反應時間最短,介於一秒鐘至十秒鐘,最高價格為調頻備轉容量,1MWh(百萬瓦時)約600元,即時備轉容量及補充備轉容量則略低。
台電在2019年推出「非傳統機組參與即時備轉輔助服務暫行機制」,已有力麗化纖彰化總廠及能元科技等來自電力用戶之資源,以及義電智慧能源、馬雅資訊、安瑟樂威及匯智能源科技等用戶群代表之資源,註冊容量達84.2MW。
台電去年更首次採購取得大型儲能資源,更快速、直接調整電力系統頻率。目前與翰可國際、台普威、台泥綠能以及大同等合作。
外界分析,6月已暫停夏月電價,在三級警戒結束前,理當持續暫緩夏月電價,但經濟部更擔心國人節電效果降低,拉高用電量,故而不願輕易鬆口。
因應疫情影響,行政院推動規模近2,600億元的「紓困4.0」措施,隨後再根據各界建議,推出「紓困4.0」精進措施,其中即包含取消住宅民生用電實施6月夏月電價,台電估計受惠用戶約1,000萬戶,減收電費約14億元。
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不少民眾繼續配合防疫、在家上班。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天在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回應,「紓困4.0」精進方案提出後,政院會注意更多進一步的建議與作為,相關建議會請經濟部評估。
經濟部官員說明,紓困4.0精進方案原設定,只針對6月住宅用電不實施夏月電價,但工業用電仍有實施,經濟部會依照行政院指示進行研究,至於是否延長,主要有三大考量。
第一是節電效果。官員說,實施夏月電價除考量用電成本,還有壓低用電尖峰負載的效果,台電研究發現,若實施夏月電價,可以抑低80萬瓩用電,約等於一部林口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發電量。官員解釋,今年用電量確實很高,大家也在觀察今年夏天用電量是否會創新高;此外,台電分析抑低的80萬瓩用電,工業、民生所占各半,這塊要評估,盼保持一定程度引導節電的效果。
第二要精算實施成本。官員指出,這次除緩調住宅用電6月夏月電價,還有農業、商業服務的電費減免,這是立委後續所作決議,因此特別預算沒編列,是由台電吸收,若要額外支出,要另外精算成本與評估財政狀況。
第三是考量後續疫情發展。官員指出,6月都處於三級疫情警戒期間,所以暫緩實施,目前7月12日前仍是三級警戒,但經濟部被要求評估「微解封」,若疫情維持低新增確診,就考慮市場甚至餐廳是否有放鬆的空間。官員說明,若未來能繼續控制疫情,稍微放鬆管制,效果會比夏月電價還重要。
台電說,過往主要以調度大型機組穩定供電,未來將可透過交易平台,由傳統發電業者、自用發電設備設置業者、能改變電力使用行為之用戶及新興儲能設備業者相互競價,使多元化分散式的電力資源加入系統,提供輔助服務,以維持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或在遭遇事故後協助電力系統儘速恢復正常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交易平台首先推出的輔助服務市場,國際上已經是成熟的交易制度,自1日起開放註冊申請,這次共有三項輔助服務交易項目,包括「調頻備轉容量」、「即時備轉容量」,及「補充備轉容量」。
華德動能(2237)最近可真是好消息不斷,跟兩家大客運公司簽下了電動大巴的合約,總共要賣出30輛電動低地板大客車,這一筆生意大概能賺到2.89億元呢!這些車子會在下半年陸續交給客戶,對華德動能來說,下半年營收肯定會有所提升。 雖然電動大巴市場前景看俏,但這波疫情對大眾運輸造成了一定影響,客運公司更換電動大巴的步子也慢了下來。去年華德動能已經交出了34輛車,今年5月又交了3輛,還有欣欣客運的6輛還沒有交,下半年會陸續到位,這部分收入也會在下半年計入營收。 昨天公布的這30輛電動大巴訂單,分別是跟三重汽車客運簽的10輛,總價值0.96億元,和大都會客運簽的20輛,總價值1.93億元。這30輛大巴士會從下半年開始陸續交付,具體交車時間還要看客運公司的需求。 台灣的電動大巴市場一年超過1,000輛的汰換規模,每年還有百億元的商機,吸引了許多業者加入競爭。華德動能去年就通過了交通部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的資格審查,成為首批取得示範型資格的廠家,看來在電動大巴這塊領域,華德動能有望搶得頭簽。 但是,由於疫情影響,大家對大眾運輸的意願降低了,客運公司的營收也受到影響,這對電動大巴的更換進度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不過,預期疫情好轉後,這個市場的商機還是會回來的。
台電今夜動手核二廠1號機降載停機,提早半年除役!雖然因燃料池貯存滿滿,用過核燃料無法立即退出爐心,但台電已規劃好六個月的大修計畫,並將接受原能會的視察,確保大修作業依規定進行。核二廠1號機的運轉執照將在12月27日到期,台電早已依規定提出除役計畫,並在去年10月獲得原能會的通過。目前正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環評通過後將取得除役許可,正式進入除役期間。
核二廠1號機正式走入歷史,台灣供電面臨緊迫挑戰!由於燃料棒滿池,核二廠1號機自7月1日起進行降載停機,這意味著供電將減少98.5萬瓩,相當於兩部台中電廠燃煤機組的發電量。這次停機讓台灣的供電形勢變得吃緊,備轉容量率將降低至9.76%及9.48%,亮出黃燈警報。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預言,未來缺電將成為常態,而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強調,應積極研發储能系統。台電預估,為了應對供電缺口,將需要提高需量競價來調度電源供應。核二廠1號機的提前除役,讓台灣的能源政策再次受到關注,許多工商團體對於「非核減煤」政策表示憂心,認為應該更加謹慎考慮能源結構的調整。
台電舉辦節電啟動儀式,板橋區蟬聯全國縣市節電冠軍!
【台北訊】台灣電力公司(台電)於30日舉辦了2021年的節電啟動儀式,強調節電的重要性,並鼓勵民眾在宅在家也能為節能盡一份心力。去年全國縣市節電的結果出爐,新北市板橋區以全年節電2,772萬度的優異成績,再次蟬聯節電王寶座。
台電公布了「全國22縣市節電冠軍地圖」的大數據調查結果,這次評選基於各行政區節電成效占比,考慮了節電量在該縣市總節電量中的比例,以及節電累計戶次,從中選出節電冠軍。
在這次比賽中,台北市的節電王由內湖區奪得,去年節電量近1,600萬度,占全市節電成效的11.1%。這意味著台北市民每節省10度電,就有超過1度是由內湖人節省下來的,約有10.2萬戶次的民眾參與了節電活動。
新北市板橋區則是去年節電的冠軍,全年節電量達到2,772萬度,佔新北市總節電量的12.7%。板橋區的節電用戶累計戶次為21.2萬次,也是全國節電度數最多的行政區。其他縣市的節電冠軍則由高雄市鳳山區、桃園市中壢區、台中市北屯區、台南市永康區等分別獲得。
台電呼籲全民一起加入節電的行列,共同為台灣的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盡一份貢獻。
台電30日公布「全國22縣市節電冠軍地圖」大數據調查,此次依據各行政區節電成效占比,是以節電量於該縣市總節電量比例與節電累計戶次,選出節電冠軍行政區。
其中台北市節電王由內湖區奪冠,去年節電度數近1,600萬度,節電成效占比達11.1%,等於台北市每節10度電就有超過1度是由內湖人所節省,共有約10.2萬戶次民眾節電。
至於新北市節電,新北市節電冠軍由板橋區拿下,去年全年節電達2,772萬度,節電成效占新北市達12.7%,節電用戶累計戶次21.2萬次,而板橋也是此次全國節電度數最多的行政區。高雄市由鳳山區拿下第一,節電度數達2,007.3萬度,桃園市中壢區、台中市北屯區、台南市永康區等分別奪下各縣市節電冠軍。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30日預言,未來缺電將是常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認為,長期而言,非核造成缺電是必然,應積極建構儲能系統的裝置及研發。
核二1號機下線後,供電將出現缺口,台電預估,7月上旬及中旬,因部分電廠執照尚未核發,備轉容量率將分別降為為9.76%及9.48%,亮出供電吃緊的黃燈,預估備轉容量率剩餘370至375萬瓩,需要靠提高需量競價來調度電源供應。
台電表示,核二廠1號機用過燃料池已滿,2號機用過燃料池也面臨相同狀況,後續處理卡在核廢料貯存場址難尋、無法取出。因應1號機反應爐內核燃料能量不足,自2月起,台電仿效國外電廠作法,採逐漸減低功率方式繼續運轉,預計每日減少發電量約0.2至0.3%,並決定提前半年在7/1日提早除役,2號機則是運轉至執照屆期2023年3月止。
原能會指出,核二廠1號機在7月1日晚間開始降載停機,因受限於用過燃料池貯存近滿儲,該機組爐心內用過核燃料於停機後暫時無法退出爐心,須進行必要大修、保養作業。
但「非核減煤」能源政策令工商團體十分憂心有缺電疑慮,許舒博直言,「2025」目標是個盲點,全球並沒有「限制」核電,但全球都主張綠色環保、減碳,也就是減少火力發電,在此大環境下,台灣要非核、減煤,增氣及綠能,問題是觀塘三接電廠因藻礁議題必須延後兩年,綠能很多時候要「看老天的臉色」,只要一個環結沒接上,供電就會出問題。
許舒博指出,台灣缺乏天然資源,不能老是「看天吃飯」,在綠色環境的趨勢下,未來電動車將逐步取代燃油車,用電需求只會更多,如何儲能比起如何發電是同等重要。林伯豐也說,非核減煤可以是目標,但非一蹴可就,從藻礁爭議到興達電廠大停電,顯示能源政策有檢討必要,否則未來缺電、停電將成為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