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灣新聞】太陽光電大廠開陽投控IPO之路啟航,積極發展綠能產業,創造多項紀錄
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再掀一波新風潮,開陽投控(6839)6月10日正式啟動股票公開發行,為公司邁向首次公開募股(IPO)之路揭開序幕。作為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的重要角色,開陽不僅是开发商、投資商,還是系統施工商,並提供電場併網後的長期維運服務。
隨著全球綠能趨勢的興起,以及政府對綠能產業的積極支持,開陽這樣的綠能新星得以在有利時機下迅速發展。開陽的前身興義科技於1999年成立,當時市場剛剛萌芽,民眾對太陽光電的認識有限,政府協助也相對缺乏。如今,這些被稱為綠能新貴的企業,都是經過市場嚴酷的挑選與淘洗。
多年來,開陽累積的太陽光電項目實績豐富,已完成的電場EPC項目超過上千座,系統規模達450MW,並持有50MW電場。其中,雲林縣的天機電力地面型太陽光電電場是其最具代表性的項目,占地百餘公頃,系統規劃近100MW,成為台灣第一個成功整合於地層下陷區的地面型太陽光電案場。
開陽每年向上百位地主支付每公頃40萬至50萬元的租金,讓原本荒廢的土地重新發揮價值,為地主帶來穩定的收入。目前,開陽正在積極進行土地整合,據悉手中還有數個100MW級地面型大型案場,預計在2023年至2024年前完成,未來3年的營收預期十分亮眼。
開陽對储能產業前景充滿信心,並認為這是下一個明星產業。去年,開陽成立了開元佳能,專攻储能系統,由董事長蔡宗融領軍。首座1MW系統預計10月完工,將參與台電AFC能源輔助服務,並開拓用電大戶市場。
【台灣新聞】台灣綠能領航者宇軒綠能,積極擴大太陽能電廠規模,並邁向綠電交易市場,以創新策略穩固電網穩定性!
近來,台灣綠能領航者宇軒綠能與集團旗下SPV電廠公司,今年預計將持有超過100MW的太陽能電廠規模,目前併聯案場已完成約80MW,持續投入大型太陽能電廠的開發與經營。這家台灣知名公司不僅如此,還善用自有電業公司的優勢,成功切入綠電交易市場,旗下昊陽及昊軒電業兩家電業公司,已取得太陽能光電電業執照資格,子公司昊明也正在申請售電業執照,預計今年第三季取得售電業執照,正式投入綠電買賣市場。
隨著513、517兩次大停電事件後,台灣供電不足、電網不穩的問題再度引起公眾關注。台電積極導入AFC儲能系統,在事故發生時即時發揮救援角色,穩定電網頻率。宇軒綠能集團也看準了儲能對於穩定電力的關鍵作用,積極布局,以整合性服務來完整產業價值鏈。
宇軒綠能表示,集團將配合能源轉型政策,積極開發經營大型太陽能電廠,並提供儲能系統開發設計、安裝施工、營運管理和維護等服務,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加速攻城掠地,與原本專長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相輔相成。宇軒繼電廠EPC建置及電業規劃投資後,公司打造全方位的再生能源服務專業網絡,邁向另一個全新里程碑。
根據計畫顯示,計畫內容包含新建變電所建築物、345kV及161kV匯 流排及相關開關設備、4台500MVA主變壓器、345kV輸電線路22回線公 里、161kV輸電線路23.9回線公里。
台電盤點表示,新建變電所可望帶動相關產業及上下游訂單,包含 興建變電所及線路工程需採購變壓器、電容器、鐵構、電線、電纜等 大項器材設備,另興建變電所建物需土木建築工料等,可望因新計畫 訂單受惠。
由於台積電2奈米廠預定地正在進行環評,為了滿足台積電與其他 陸續進駐廠商用電需求,台電為配合新竹科學園區寶山用地第2期擴 建計畫用電需求,因此啟動寶山超高壓變電所新建計畫,強化國家高 科技產業布局並提升國際競爭力。
不過由於相關計畫因土地取得困難,台電正在尋求經濟部解決問題 ,且土地解決後,後續仍有電纜、鐵塔用地需要取得並獲得居民同意 。對此,台電低調回應,相關計畫目前還未拍板,希望外界能給予空 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竹科之外,台電也正在南科新增設備,提升南 科供電穩定度。根據資料顯示,為滿足台積電6,000億元3奈米大投資 案供應穩定,台電從去年起砸下69.83億元,在南科興建三台345KV的 500MVA超高壓變電所用變壓器,完工後可增加150萬瓩供電能力,足 以應付台積電88萬瓩用電需求,整體南科供電能力將提升至425萬瓩 。
台電指出,南科超高壓變電所擴建計畫是為了滿足企業需求,不只 台積電,還有其他南科園區廠商都有用電需求,未來還有台商回台等 新增用電的成長,因此擴增變電所設備,就是要提供穩定的供電環境 ,讓企業生產無後顧之憂。
對此,台中市政府表示,中火違法擴建攸關重大,民眾也不能認同 ,因為茲事體大,市府須站在市民的角度設想,詳細情形將於23日說 明。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政院同意中火增氣換煤特建許可,此重 大建設計畫終於可以大步邁前,中部地區空品改善目標,需透過新的 燃氣機組上線提供擴大減煤條件。另台中市用電量持續成長,也必須 透過「增氣」來滿足市民用電需求。
行政院22日發給台中發電廠燃氣機組特種建築物執照後,台電將加 速啟動燃氣機組建設工程,希望2025年讓第一部燃氣機組上線,以減 少燃煤使用。
王美花強調,過去台電提出台中電廠新增兩部燃氣機組,卡在台中 市府都市設計審議程序,已長達15個月,且其審查意見從單純都市景 觀設計,逐漸發散到環評已審過環保議題,不符合都審本意。
中市府希望台電先拆舊機組再蓋新機組,台電表示,近年台中市用 電量持續增加,2018至2020年間台中市用電成長7%,中火發電量已 連續兩年不足以支應台中市用電需求,去年中市用電量達330.7億度 ,遠超過中火年發電量279.15億度達50億度。
王美花說,台中電廠燃煤機組,拆除兩部就會影響2.8%備轉容量 率,對已經節節高升用電成長情況,先拆後建是不安全、不穩定的負 面因素,現在台灣正處經濟穩定成長關鍵時刻,基於穩定供電責任, 經濟部無法同意這樣的決策。
值得注意的是,台電日前已與兩部新燃氣機組得標廠商奇異公司完 成簽訂MOU,將力拚兩部機組分別在2025及2026年上線供電,兩部機 組裝置容量各130萬瓩,對於2025年之後供電穩定度能有很大效果。
營建署則指出,行政院依「建築法」受理經濟部申請台電台中電廠 新建燃氣機組工程特種建築物許可,並交營建署審查,經查此案先前 由中市府辦理都市設計審議程序,但中市府未依都市計畫法定程序納 入細部計畫,違反法律保留原則,逕以簽奉市長核准,要求中火新建 燃氣機組工程應送都市設計審議,與法不合,因此營建署釐清本案不 需都市設計審議程序,函報政院核准特種建築物許可。
全台在513、517接連兩次大停電後,供電不足、電網不穩等問題再度受到重視,台電積極導入AFC儲能系統,在事故即時發揮救援角色,穩定電網頻率。宇軒綠能集團看準儲能對於穩定電力的重要性,積極布局,要以整合性服務來完整產業價值鏈。
宇軒綠能表示,集團配合能源轉型政策,除積極開發經營大型太陽能電廠,也提供儲能系統開發設計、安裝施工、營運管理和維護等服務,在電力供應吃緊下,加速攻城掠地,與原本專長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相輔相成。
宇軒繼電廠EPC建置及電業規劃投資後,打造全方位的再生能源服務專業網絡為目標,邁向另一個全新里程碑。(翁永全)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政院受理經濟部申請台電台中電廠新建燃氣機組工程特種建築物許可,依法交由內政部營建署審查完竣,釐清本案無須進行都審作業,函報政院核准,政院已在昨日核發台中電廠「特照」。
王美花在線上記者會上表示,台中都審會已從單純的都市景觀設計發散環評議題,因此經濟部與台電向營建署請教,確定台中市府未完成法定程序處理就要求中火須進都審審查,已經超過法律授權,認定中火無須都審。行政院昨日已核准中火特種建築物許可,台電將與得標廠商簽約及興建工程,並希望在2025年讓中火第一部燃氣機組上線。
王美花說,台灣用電量持續創高,台中市去年總用電量也高達330億度,比中火發電量279億度還要多;她強調,經濟部與中市府有部分意見不同,是「同中存異」。由於台中市府要求先拆機組將造成近3%供電缺口,產生供電不確定性,因此經濟部無法同意。
王美花承諾,中火第一部燃氣機組2025年上線後,2026年就會將中火兩部燃煤機組及一根煙囪拆除,展現減煤的具體承諾。
據《內政部審議行政院交議特種建築物申請案處理原則》規定,中火要符合特種建築物申請條件須為「涉及國家機密」、「因用途特殊,適用建築法確有困難」、「因構造特殊,適用建築法確有困難」等五類建築條件之一。台電及營建署均表示,中火是因「用途特殊」、「構造特殊」兩項建築條件才得以申請許可。
營建署官員表示,中火申請特種建築許可並非特例,舉凡林口電廠、大林電廠等電廠或重大建設,都依據《建築法》第98條申請特照。中火案申請特照過程中,由於台中市政府要求必須完成都審程序後,行政院才能核發特照,台電因此請營建署釐清。
營建署檢視相關法規,中火雖位於「台中港特定區計畫港埠專用區」範圍內,但中市府未依法定程序納入細部計畫書,僅透過「簽奉市長核准」方式,要求中火新建燃氣機組須進行都審,與法不合,因而認定此案無須進行都審作業。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部宣布台中電廠得採特殊建照方式儘速興建燃氣機組,台中市政府昨(22)日晚間回應,中火違法擴建攸關重大,民眾也不能認同,因為茲事體大,市府須站在市民的角度設想,詳細情形將於今日說明。
《內政部審議行政院交議特種建築物申請案處理原則》規定,行政院及營建署本就為涉及國家機密,及因用途特殊、構造特殊等原因不適用建築法規的建築物申請特種建築物許可,藉此避免被屬於「剛性法規」的《建築法》所限,當中可免除的就包含屬於地方權責的都市設計及建造執照審查。
然而,該原則並非中央獨行的霸王條款,細部分析更講求地方分權。第四點、第九點明載,特種建築物申請案得邀請地方政府一同審議,除了涉及國家機密者,建築完工後,起造人應在使用前檢具竣工圖說、防災計畫等資料向當地主管建築機關備查。
此外,營建署2010年函釋也說明,特種建築物僅得免適用《建築法》規定,仍須依《消防法》相關規定辦理,且重申特種建築物於開工備查、竣工備查均須回歸當地主管建築機關辦理。
營建署加入戰局或許是希望能為中火解圍,但就算是特種建築物,施工、竣工仍須地方政府出手才能完成,彷彿孫悟空困鬥但最終仍難逃如來佛的手掌心。
系統公會理事長蔡宗融在會議發言指出,業界期待明年FIT反映今年成本上升。以目前原料成本比案場規劃時高出二至三成來看,EPC及投資人已陷入「做一場、賠一場」的困境,業者甚至主張,下半年的併網電價就應即時合理反應,呼聲四起。
果真如此,將創下FIT「一年兩價」的首例。副理事長施維政也表示,FIT不宜年年變動,如果改為每3年檢討一次,便於預估成本與獲利,有利穩定投資。首席副理事長廖禎松補充說明,原料短缺及上漲,拖延採購及完工,疫情對施工也造成嚴重影響;學校停課改為在家遠距教學,與系統併網時無法停電,造成併網塞車。工程進行難以避免群聚,施工及維運人員應列為疫苗優先施打。
蔡宗融表示,土地及屋頂的租金和回饋金,以及未來台電在建置饋線系統時,加強電網的均化成本每KW繳交台電1,400元及2,100元的輸配電費用,業界咸認為應列入系統建置的期初成本,這是真實發生的成本,但3年來公會年年反映,都未獲得採納,也沒有合理的理由。此外,公共工程的發包預算會隨著物價指數調整,應適用在太陽光電。國家電力建設本應由政府出資,如今太陽光電由業者投資,沒有不比照的理由,期望明年就能納入。
業界關心的模組VPC議題,蔡宗融反映業界心聲指出,VPC模組享有躉購費率加成優惠,模組製造商有義務協助政府達成政策目標。為避免模組供應失序影響安裝量達標,宜儘速建立VPC模組廠商供貨之信用評鑑管理制度,確保健康穩健的市場環境。國內不到10家模組廠,合計產量僅2GW,邁向2025年、20GW目標時,可能供給不及市場需求,有必要進一步鬆綁進口模組,補足缺口,並形成良性競爭。
綠能是全球趨勢,政府也列為重要政策,在有利的時空背景下,造就了一批產業新星。開陽前身興義科技成立於1999年,董事長蔡宗融回想成立初期,市場才剛萌芽,民眾對太陽光電認識不多,也欠缺政府協助,目前被稱為綠能新貴的業者,都是經歷市場嚴格的淘洗。
多年來,開陽累積的大小電場EPC實績多達上千座,系統規模高達450MW,也持有50MW電場。旗下天機電力位於雲林的地面型太陽光電電場最具代表性,土地面積上百公頃,系統規劃近100MW,為雲林及全台第一個位於地層下陷區成功整合的地面型太陽光電案場。全案共分3至4期,第一期近30MW,並且耗資數億元設立100MW升壓站,採用最高規格的室內GlS設計,確保安全性及友善環境,為市場標竿。
開陽每年支付每公頃40萬至50萬元租金給上百位地主,原本了無生機、荒廢多年的土地,因太陽光電重新創造價值,也造福地主每年都有穩定的租金收入。開陽持續進行土地整合,據了解,手中還有數個100MW級地面型大型案場,預計2023年至2024年前完成,未來3年逐年認列的營收金額十分可觀。
開陽看好儲能是下一個明星產業,且與太陽光電緊密相依,去年成立開元佳能,專攻儲能系統,由蔡宗融擔任董事長。第一座1MW系統預定10月建置完成,將參與台電AFC能源輔助服務,並且放眼用電大戶的商機。
由於商業服務業在這波受影響最嚴重,台電正在評估各式補助,可 能照去年疫情嚴重時給予減免,讓電價減免10%至30%(打七∼九折 ),台電正精算中。
根據電費表計算,每月用電121至330度用電級距戶數最多,用電戶 數有410萬,若夏月電價暫緩實施一個月,則可以省下59元。
用電級數在701至1,000度,6月則可省下318元。
每月超過1,000度以上則依實際用電量來計算,惟考量節電政策下 ,可能不會給予補助,但尚未定案。
每月用電120度以下用電戶數則有372萬,為照顧弱勢讓全年電價都 相同、沒有實施夏月電價,因此也就沒有額外減免。
經濟部指出,夏季電價不是漲電價,而是平均電價的一部分,其政 策設計就是以不同價格來增加節電誘因,引導用戶、尤其是工業用電 大戶在夏季用電高峰時節約用電。根據最新評估,光是啟動夏月電價 ,就能讓全台在用電尖峰時,省下約80萬瓩的用電,相當於台電林口 1部新機組發電量,對整體供電穩定度有很大貢獻。
至於商業服務業部分,據悉,之前疫情訂定產業紓困方案時,就訂 出低壓用戶每一店號減免10%至30%,最多上限減免30萬元,惟考量 這次受影響主要為商業服務業,且疫情後續變化不明朗,因此可能縮 小至20%以內,天花板也會從30萬元調降,並採一次性減免。
為增加在智慧住宅與商業用戶微電網儲能系統的產品開拓,強化該公司智慧化與電能控制技術,經濟實業(九如牌)特別邀請在智慧電網微電網與儲能系統,擁有眾多建置成果與經驗的高雄科技大學能源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卓明遠教授協助指導,共同合作開發這套儲能系統。
經濟實業(九如牌)表示,因應台電正積極推出不同自動頻率調控策略的輔助服務,除在變電所裝置電網級的儲能系統外,亦藉由優惠電價回饋,鼓勵企業裝置儲能系統或微電網,協助台電維持電力頻率穩定,以確保系統供電品質。
再者智慧用電為智慧建築或智慧住宅最具執行成效的項目功能,而儲能系統或微電網正是大樓或別墅等住宅實現智慧用電的必須裝置,由這些裝置平時可聰明調度家庭各負載包含電動車的電力,台電停電時可發揮即時且長時效穩定電力使用。
該公司也整合瓦斯汽油雙燃料的低噪音環保發電機,配合智慧微電網的運轉,提供更為安全穩定環保的電力,期達到綠能智慧用電的目標。
經濟實業成立逾51年,致力於九如牌泵浦以及發電機相關產品的開發與技術創新,多年來在全體員工以及經銷商的努力,成功拓展國內市場,並將產品外銷到42個國家。近年來拜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慧的大力發展,九如牌已成功運用在電力系統孤島運轉(防災智慧微電網)以及開發一套智慧化的大樓泵浦設備與發電機的雲端監視與維護管理系統,朝向高科技廠的智慧製造。
立法院今日將召開財政等多個委員會聯席會議,開始實質審查紓困4.0預算。民進黨團幹事長劉世芳、書記長羅致政、立委鄭運鵬、黃世杰,昨在立法院召開「勞工紓困,資格放寬,電費減收,全民受惠」線上記者會。
羅致政表示,民進黨團紓困具體主張,在電費部分,包括第一,在疫情警戒三級期間,多數民眾待在家中,電費增加,但6月起開始實施夏月電價,會增加民眾壓力。民進黨團將具體提出決議案,要求台電針對民生、住宅、小商家用電,6月不實施夏月電價,初估將會有近1,000萬戶民眾受惠,減輕民眾三級警戒期間待在家時的負擔。
羅致政會後也補充,至於7月的部分,將視三級警戒的實施狀況、再滾動檢討。
事實上,免計夏月電價最早是由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提案的,他6月9日也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蘇貞昌,本土疫情從5月中開始,是否可取消夏月電費計算,以及企業用電是否可比照甚至優於去年的方案?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正在滾動檢討」。若本案通過,將是台灣32年來首次停收夏月電費。
針對執政黨團提案5月免收夏月電價,經濟部昨天回應,會請台電認真評估執政黨團的主張對民眾的助益以及對供電的影響。
羅致政表示,第二,今年疫情衝擊與去年不同,尤其是對於內需型服務業、農業更受衝擊,將要求依據服務業營收減少者、農業用電量減少者,給予具體電費打折措施,例如減少15%以上者,就給予打折,打折幅度則盼比照去年或提高,初估將有75萬戶受惠。他補充,將和台電研究具體打折的作法。
夏月電價是參考國際電力公司調度經驗,在夏季高溫冷氣空調用電量大增,為滿足用電需求而啟動發電成本較高的機組,導致供電成本上升,故而自1989年開始於每年6月至9月實施夏季電價。
經濟部表示,事實上,夏季電價不是漲電價,而是平均電價的一部分,其政策設計就是以不同價格來增加節電誘因,引導用戶、尤其是工業用電大戶在夏季用電高峰時節約用電。
台中火力發電廠昨日清晨遭遇火警,所幸火勢已迅速被控制。根據台電的公告,起火原因是TR-62輸煤轉運塔的運煤輸送帶。由於目前電廠燃煤庫存充裕,還有15天的安全存量,因此供電無受影響。現場持續進行灑水降溫作業,消防人員也已介入調查起火原因。 台中港務消防隊在上午10時15分成功撲滅火勢,目前各機組運轉正常,九部機組全數開機,確保供電穩定。台電強調,未來會考慮採用陸運方式來替代海上卸煤,以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事件。 不過,台中環保局指出,由於火警事件發生時,周邊空品監測PM2.5達到90微克╱立方公尺,顯示有明顯的粒狀汙染物及異味散布。這起火警可能違反了空汙法,環保局將依規定對相關單位進行調查,並可處以最高500萬元的罰鍰。 這起火警對台中火力發電廠的運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由於應對措施迅速,目前並未對供電帶來長期影響。而環保局也將加強對類似事件的監督,確保環境與公共健康不受損害。
台電台中電廠10日發生大火,讓大家為供電安全捏把冷汗。不過,台電強調,這個轉運塔主要是將燃煤從卸煤碼頭運送到廠內煤場,屬於前端運送,所以目前廠內的燃煤存量還有15天的安全量,供電不受影響。但這場火災還是讓台中市政府環保局對中火依《空汙法》開出500萬元的罰單,並要求做好善後工作。 上午7點3分,中火輸煤轉運塔傳出火警,7點9分就立刻通報消防隊,搶救後火勢已經被撲滅。初步判斷是運煤皮帶為橡膠材質,因此產生濃煙,但確切的起火原因還有待消防人員調查,幸運的是,這起事件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由於轉運塔是連接港口至煤倉的重要關鍵,損毀後重建時間還在評估中,預計要經過清除無法使用的設備、重新整理、新機具進場、重新測試等複雜步驟。台電正在彙整相關資訊,將向經濟部報告,後續結果將會公佈。 台中電廠是全台最大的燃煤電廠,過去因露天煤場揚塵問題,一直受到環保團體和當地政府的關注。台電正努力興建室內煤倉,以解決室外存放的問題。環保局也指出,火災對周邊空品有影響,PM2.5達到每立方公尺90微克,環保局人員已經現場指導中火做好圍堵收集措施,並將持續監測空品影響,適時通報彰化縣環保局。
台中火力發電廠昨天上午7時多發生運煤輸送帶火警,台中港務消防隊在上午10時15分撲滅。台電說明,火勢已受控制,現場持續灑水降溫,後續由消防人員調查原因。台電強調,未來卸煤方式短期可採取陸運措施來替代,不致影響電廠用煤供應;另外,近日供電不受影響,仍維持九部機運轉,目前一切正常。
台中市環保局說,中火使用的生煤由船運抵達碼頭後,藉由密閉式輸送設備將生煤輸送至生煤堆置場貯存,再由密閉式輸送設備將生煤輸送至發電機組,此次是生煤堆置場前的輸送設備發生火災。
台電表示,中火輸煤轉運塔10日上午7時3分傳出火警,電廠7時9分通報消防隊,經搶救後火勢已經撲滅,初步了解,由於運煤皮帶為橡膠材質,因此產生濃煙,確切起火原因及事故經過將由消防人員調查,整起事件並未造成人員受傷。
台電指出,該轉運塔主要負責將卸煤碼頭燃煤運送至廠內煤場存放,目前電廠燃煤尚有15天安全存量,且各機組均正常運轉,供電不受影響,卸煤方式短期內採取陸運替代,不會影響電廠用煤供應。台電說,這條運煤輸送帶是連接港口至煤倉的重要關鍵,現在遭大火損毀,相關重建時間還在評估,過程須先清除就有無法使用設備、重新整理、新機具進場、重新測試等步驟,台電正在彙整相關資訊提報經濟部,後續才會有結果。
中火共設置10部各55萬瓩的燃煤機組,總裝置容量550萬瓩,是全台最大的燃煤電廠,過去因露天煤場揚塵問題,引發環保團體與當地政府關切,台電正興建室內煤倉,解決室外存放問題。台中市環保局表示,空品監測車監測到這場火警影響下風處空品,空品監測PM2.5達每立方公尺90微克,周邊有明顯粒狀汙染物及異味散布,因此依違反空汙法處最高500萬元罰鍰。環保局指出,另為避免消防廢水外流,環保局人員現場已叮囑中火做好圍堵收集措施,近日內將持續了解現場狀況、監測空品影響情形,並適時通報彰化縣環保局同步掌握。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昨日於立法院質詢時表示,有許多民眾反映,特別是針對住宅、民生部分,希望能減免水電費。蔣萬安說,本土疫情從5月中開始,而6月、7月夏季用電非常高,是否可取消夏季電費計算,以及企業用電是否可比照甚至優於去年的方案?
蘇揆回應,他們正在滾動檢討,對此,他會請相關部會和台電等單位,一起檢討。蔣萬安再次強調,此事相當重要,因為許多民眾在家上班、上課,碰上用電高峰,盼民生住宅的電費能以三個月為期減免。
蘇揆最後允諾表示「好,我請他們滾動檢討」。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天下午說明,對於立委質詢有關水電的議題,對於受疫情衝擊較嚴重的產業,目前已知經濟部在研議是否先對服務業、農業的電費給予減免或緩繳。至於民生用電部分,仍待評估中,有關措施若確定時,就會和大家說明。
台電表示,夏季電價屬於全年電價結構的一部份,夏季電價參考國際電力公司調度經驗,考量台灣夏季高溫冷氣空調用電量大增,為滿足用電需求而啟動發電成本較高的機組,導致供電成本上升,故而自1989年開始於每年6月至9月實施夏季電價。
疫情及製造業接單旺盛,推升今年用電量成長;其中,全國各級學校停課,以及許多民眾轉為居家辦公,導致住宅用電明顯增加。
據台電售電量統計,今年前五月售電量為898.2億度,年增約5%。
台電釋放大量储能需求,引發業界競標熱潮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近年來積極推動储能產業發展,近期釋出了總計15MW的AFC自動調頻輔助服務需求,並預計今年7月上線的開放平台也將為储能業帶來新機遇。此舉不僅是储能產業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也引發了業界的競標熱潮。
利佳興業表示,台電先前自行發包建置東林10W及鹽田15MW储能案,各編列4億多及7億多預算,建置成本相當高昂。但與兩個階段能源輔助服務所支付的服務費用相比,明顯偏低。去年AFC自動調頻輔助服務的合約期限為3年,採固定服務費率,1MW每年服務收入為613萬元,回收期長達7年。
未來台電在競標平台將支付業者設備費及作動服務費,而後者僅在台電有調度需求時計費。與台電自行發包的1MW建置成本相比,業者要在3年內回收投資幾乎不可能。因此,業者須壓低成本至1MW 2,000萬元以內,這可能導致「降規」,對於長期提供穩定的「放電」服務構成潛在風險。
台電曾經禁用中國電芯,但現已放寬條件。業者強調,過度保護對產業發展無益,储能產業不應步上後塵。剖析储能系統的成本,其中電池占比接近四成,PCS居15%,BMS及高壓設施與消防土建等成本也不可忽視。磷酸鋰鐵或鋰三元電池的能量密度及對熱的敏感度不同,選擇性大,整體成本相差很大。
利佳興業在電力領域擁有30多年經驗,技術上已建置符合台電AFC規範的自動調頻輔助服務儲能機組。該公司與開陽能源、鴻元工程顧問合資成立開元佳能,全力發展储能系統,今年內將建置1MW储能系統,初期目標是參與台電的能源輔助服務,未來將提供企業用電大戶建置储能系統的需求。
去年AFC自動調頻輔助服務的合約期限3年,採固定服務費率,1MW每年服務收入613萬元,以電池平均壽命3年計,推算回收期長達7年。未來台電在競標平台支付業者設備費及作動服務費,而後者並非以每天24小時計,只在台電有調度需求才計費。對照台電自行發包1MW建置成本4,000萬元,業者要在3年內回收投資根本不可能。
業者分析,以現行服務費來看,業者必須壓低本至1MW 2,000萬元以內,如此一來,可能導致「降規」,即使通過台電驗收,但對於長期提供穩定的「放電」服務構成潛在風險。台電一開始禁用中國電芯,如今也放寬條件;業者強調,過度保護對產業發展無益,太陽光電及模組業長期在VPC大傘保護下,不見提升競爭力,儲能產業不應步上後塵。
剖析儲能系統的各項成本,以電池占比接近四成最高,PCS居15%,另有BMS及高壓設施與消防土建等,市場可選擇的電力部件來源很多,磷酸鋰鐵或鋰三元電池的能量密度不同,對熱的敏感度也不同,分別採取氣冷或液冷,整體成本相差很大。業者的選擇性大,都躍躍欲試,系統整合能力為其中的關鍵。
利佳興業在電力領域擁有30多年經驗,建置符合台電AFC規範的自動調頻輔助服務儲能機組,技術上不是問題,該公司與開陽能源、鴻元工程顧問合資成立開元佳能,全力發展儲能系統,今年內將建置1MW儲能系統,初期目標是參與台電的能源輔助服務,未來將提供企業用電大戶建置儲能系統的需求。(翁永全)
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再下一城!近日,台電公司積極推動小水力發電業務,將原本屬於自己的領域轉移至民間產業。這項轉變對於台灣的綠能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台電公司近期在宜蘭的蘭陽電廠設置了微水力發電測試平台,為小水力發電業者提供了一個測試水輪機發電效率的優良環境。這個測試平台對於小水力發電業者來說,就像是獲得了寶貴的試驗機會。 台電公司為了鼓勵民間小水力發電業者的參與,特別邀請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小水盟)派員參加4月7日的測試平台啟用儀式,以及5月11日的參訪解說活動。小水盟的12位會員業者參加了這次活動,並且都表示受益匪淺。 台電公司強調,台灣目前有2萬KW以上的11座大型水力發電廠,總裝置容量約204萬KW。而2萬KW以下的小水力機組,除了蘭陽電廠外,還規劃在鯉魚潭、湖山水庫等地共設置10座機組,完成後總裝置容量約為2.6萬KW。此外,微水力發電目前已有12處場域自主開發,包括東部電廠、萬大電廠等。 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台灣對於小水力發電的發展重視,也顯示了台電公司在推動綠能產業上的積極態度。未來,隨著更多小水力發電項目的落成,台灣的綠能產業將會更加繁榮,對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貢獻也將更加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