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亞生物科技(上)公司新聞
個人化藥物時代來臨,經濟部主導下,四家生醫公司和桐(1714
)集團賽亞基因、台灣東洋(4105)、基亞生技,及佳生科技日
前宣布,將成立亞太地區第一項藥物基因體開發研發聯盟,未來
並將透過藥物基因體學的研究,促成三項藥物進入國際市場,為
近日發燙的生技類股,再添薪火。
賽亞基因表示,全球藥物發展已走到基因體時代,自2004年起,美
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布「藥物基因學資料送審準則」,鼓
勵所有新藥在提出「臨床申請送審(IND)」,及「新藥審核(ND
A)」申請時,應提供藥物開發過程中的基因資料,同時不排除未
來納入強制規定。
今年2月,國際醫藥法規協合會(ICH)也開始要求藥物基因體資訊
,應列入歐盟、美國及日本同步審核討論,此會議已引起國際大藥
廠愈來愈重視藥物基因體學可能對傳統藥物市場帶來的衝擊。
賽亞基因表示,已有多家跨國大藥廠和賽亞簽約,希望賽亞能接受
藥物基因體領域的委託研究,鄰近日本大藥廠,最近也開始尋求在
台灣執行藥物基因體臨床試驗,與開發的合作。
專家指出,所謂「藥物基因體學」的應用,指未來藥物進入市場時
,應明確指出符合那些基因特性的民眾才適用,因此未來藥品市場
將出現專為特定基因量身打造的藥物,這也是「個人化藥物」時代
的來臨。
而為了讓台灣生技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經濟部技術處則通過「藥
物基因體藥物篩選」先導計劃,由賽亞基因、台灣東洋藥品、基亞
生技,及佳生科技四家生技公司共組研發聯盟,篩選曾在第二、三
期臨床試驗未通過的候選藥物,希望計劃完成時,能建立十項以上
符合市場、專利、及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
賽亞表示,研發聯盟的計劃,是最後並挑出至少三項藥物,最後以
藥物基因體專業技術,重新讓這些藥物能通過第三期臨床試驗,進
一步打進國際市場,這計劃一旦成功,可達到十倍以上的投資報酬
率。
)集團賽亞基因、台灣東洋(4105)、基亞生技,及佳生科技日
前宣布,將成立亞太地區第一項藥物基因體開發研發聯盟,未來
並將透過藥物基因體學的研究,促成三項藥物進入國際市場,為
近日發燙的生技類股,再添薪火。
賽亞基因表示,全球藥物發展已走到基因體時代,自2004年起,美
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布「藥物基因學資料送審準則」,鼓
勵所有新藥在提出「臨床申請送審(IND)」,及「新藥審核(ND
A)」申請時,應提供藥物開發過程中的基因資料,同時不排除未
來納入強制規定。
今年2月,國際醫藥法規協合會(ICH)也開始要求藥物基因體資訊
,應列入歐盟、美國及日本同步審核討論,此會議已引起國際大藥
廠愈來愈重視藥物基因體學可能對傳統藥物市場帶來的衝擊。
賽亞基因表示,已有多家跨國大藥廠和賽亞簽約,希望賽亞能接受
藥物基因體領域的委託研究,鄰近日本大藥廠,最近也開始尋求在
台灣執行藥物基因體臨床試驗,與開發的合作。
專家指出,所謂「藥物基因體學」的應用,指未來藥物進入市場時
,應明確指出符合那些基因特性的民眾才適用,因此未來藥品市場
將出現專為特定基因量身打造的藥物,這也是「個人化藥物」時代
的來臨。
而為了讓台灣生技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經濟部技術處則通過「藥
物基因體藥物篩選」先導計劃,由賽亞基因、台灣東洋藥品、基亞
生技,及佳生科技四家生技公司共組研發聯盟,篩選曾在第二、三
期臨床試驗未通過的候選藥物,希望計劃完成時,能建立十項以上
符合市場、專利、及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
賽亞表示,研發聯盟的計劃,是最後並挑出至少三項藥物,最後以
藥物基因體專業技術,重新讓這些藥物能通過第三期臨床試驗,進
一步打進國際市場,這計劃一旦成功,可達到十倍以上的投資報酬
率。
由幸福水泥、大同公司等多家廠商投資的基亞生技公司昨(16)日
宣布,將一項抗肝癌藥物PI-88所有權賣還給技術母公司、澳洲Progen
工業公司,基亞今年可獲得500萬美元實質收益,以及後續的市場權
利金。
基亞總經理張世忠表示,Progen公司是由旅澳台灣人張順基所創辦,
該公司研發一項血管增生抑制劑PI-88後,發現該藥物的適應症包括
肝癌、肺癌、多發性骨質疏鬆症及皮膚癌等四種癌症。
基亞2000年成立時,即與Progen公司成為合作夥伴,基亞在台灣負責
PI-88對肝癌的臨床試驗,Progen公司則保留其餘三項癌症的臨床試
驗權利。但兩公司協議,任何一家公司若率先完成二期臨床試驗,
將授權給其他藥廠時,基亞可獲得部分授權費。
基亞取得PI-88在肝癌的所有權後,在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陳培
哲主持下,邀集台大醫院、林口長庚、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大學附
設醫院、成大醫院及高雄榮總等六家教學醫院,進行第一、二期人
體臨床實驗。
由於PI-88在台灣執行的肝癌臨床試驗,進度超越其他三項癌症,美
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認可台灣的臨床試驗成果,並同意
這項藥物可申請「快速途徑(fast track)」,以完成第三期人體臨
床試驗。Progen於是決定改變策略,讓PI-88藥物完成第三期試驗後
再考慮對外授權,而基亞也為及早實現股東的獲利,因此雙方昨天
簽下新約,將原本PI-88的所有權賣還給Progen。
宣布,將一項抗肝癌藥物PI-88所有權賣還給技術母公司、澳洲Progen
工業公司,基亞今年可獲得500萬美元實質收益,以及後續的市場權
利金。
基亞總經理張世忠表示,Progen公司是由旅澳台灣人張順基所創辦,
該公司研發一項血管增生抑制劑PI-88後,發現該藥物的適應症包括
肝癌、肺癌、多發性骨質疏鬆症及皮膚癌等四種癌症。
基亞2000年成立時,即與Progen公司成為合作夥伴,基亞在台灣負責
PI-88對肝癌的臨床試驗,Progen公司則保留其餘三項癌症的臨床試
驗權利。但兩公司協議,任何一家公司若率先完成二期臨床試驗,
將授權給其他藥廠時,基亞可獲得部分授權費。
基亞取得PI-88在肝癌的所有權後,在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陳培
哲主持下,邀集台大醫院、林口長庚、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大學附
設醫院、成大醫院及高雄榮總等六家教學醫院,進行第一、二期人
體臨床實驗。
由於PI-88在台灣執行的肝癌臨床試驗,進度超越其他三項癌症,美
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認可台灣的臨床試驗成果,並同意
這項藥物可申請「快速途徑(fast track)」,以完成第三期人體臨
床試驗。Progen於是決定改變策略,讓PI-88藥物完成第三期試驗後
再考慮對外授權,而基亞也為及早實現股東的獲利,因此雙方昨天
簽下新約,將原本PI-88的所有權賣還給Progen。
基亞生技執行六年的PI-88抗肝癌藥物第二期臨床試驗,提前獲
利,對外授權給澳洲策略夥伴Progen Industries
Limited,今年將實質收益超過五百萬美元,並視Prog
en在PI-88的後續發展,再分期取得利益。
基亞生技董事長兼執行長張世忠表示,二千年Progen帶著PI
-88抗癌藥來尋找共同開發新藥的夥伴,該公司成了Progen
的策略夥伴,當時,Progen以PI-88作價給基亞生技,入
股五億的股權,而基亞則進行臨床實驗,如果第二期一結束,授權給
大藥廠,基亞就可獲得一定的獲利。
張世忠說,由於該臨床試驗進度超前,初步成果經Progen在去
年十二月十三日正式披露後,Progen的股價在短短二天內,從
三元澳幣狂飆至七元,Progen為強化PI-88後續發展的完
整性,終止策略聯盟合約,另立新約,基亞因此提前獲利,今年即可
有五百萬美元的進帳。
張世忠表示,基亞並非只執行PI-88單一任務,因此在Prog
en提議買回PI-88自行進入臨床試驗第三期,該公司認為可以
提前獲利,但之後的利益,基亞仍舊拿得到。目前基亞手上還有一些
新藥的案子,像是投資鴻亞生技的中草藥,針對癌症、氣喘,預計二
○○九年上市;另外,還有投資常春藤的免疫殺手細胞,及子公司德
必碁,主要做核酸檢測等。
利,對外授權給澳洲策略夥伴Progen Industries
Limited,今年將實質收益超過五百萬美元,並視Prog
en在PI-88的後續發展,再分期取得利益。
基亞生技董事長兼執行長張世忠表示,二千年Progen帶著PI
-88抗癌藥來尋找共同開發新藥的夥伴,該公司成了Progen
的策略夥伴,當時,Progen以PI-88作價給基亞生技,入
股五億的股權,而基亞則進行臨床實驗,如果第二期一結束,授權給
大藥廠,基亞就可獲得一定的獲利。
張世忠說,由於該臨床試驗進度超前,初步成果經Progen在去
年十二月十三日正式披露後,Progen的股價在短短二天內,從
三元澳幣狂飆至七元,Progen為強化PI-88後續發展的完
整性,終止策略聯盟合約,另立新約,基亞因此提前獲利,今年即可
有五百萬美元的進帳。
張世忠表示,基亞並非只執行PI-88單一任務,因此在Prog
en提議買回PI-88自行進入臨床試驗第三期,該公司認為可以
提前獲利,但之後的利益,基亞仍舊拿得到。目前基亞手上還有一些
新藥的案子,像是投資鴻亞生技的中草藥,針對癌症、氣喘,預計二
○○九年上市;另外,還有投資常春藤的免疫殺手細胞,及子公司德
必碁,主要做核酸檢測等。
基亞生技昨(6)日表示,該公司治療肝癌的藥物PI-88,日前獲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推薦,將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這
項藥物市值可達上億美元。
基亞轉投資公司鴻亞生技也宣布,透過與工研院生醫所合作,一
項中草藥新藥通過FDA核准,可正式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
基亞生技表示,該公司與澳洲合作夥伴Progen公司共同研發PI-88
藥物,可治療的適應症包括肺癌、肝癌、多發性骨質疏鬆症及皮
膚癌等四項,目前僅有肝癌獲得FDA肯定。
Progen日前接到FDA信函,台灣基亞團隊主導的治肝癌藥物,不須
再進行二期臨床,可直接申請第三期臨床試驗。Progen計劃爭取明
年第一季進入三期臨床,並開始和跨國藥廠談判授權事宜,粗估授
權金額可高達上億美元。
市場分析,PI-88藥物是全世界當紅的血管增生抑制藥物,這類藥物
在2004年先由全球第二大生技公司Genentech發展為抗直腸癌藥物
,每年營業額5億美元以上。
基亞生技是以新藥研發為主要項目,也和台塑生醫合作銷售檢驗試
劑,今年在大陸市場營業額,預期可達到人民幣400萬元。
至於轉投資的鴻亞生技,昨天也和生醫所宣布,將取得生醫所抗氣
喘藥物BMEC-1217B的產品授權。鴻亞董事長簡國徽表示,這項中草
藥新藥已獲得FDA核准進行臨床,未來將從三軍總醫院出發,進行
第一、二期臨床試驗。
生醫所所長蘇新森強調,這是國內發展中草藥新藥,第一項獲得
FDA核准臨床的抗氣喘藥物,估計全球市場潛力有105億美元。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推薦,將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這
項藥物市值可達上億美元。
基亞轉投資公司鴻亞生技也宣布,透過與工研院生醫所合作,一
項中草藥新藥通過FDA核准,可正式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
基亞生技表示,該公司與澳洲合作夥伴Progen公司共同研發PI-88
藥物,可治療的適應症包括肺癌、肝癌、多發性骨質疏鬆症及皮
膚癌等四項,目前僅有肝癌獲得FDA肯定。
Progen日前接到FDA信函,台灣基亞團隊主導的治肝癌藥物,不須
再進行二期臨床,可直接申請第三期臨床試驗。Progen計劃爭取明
年第一季進入三期臨床,並開始和跨國藥廠談判授權事宜,粗估授
權金額可高達上億美元。
市場分析,PI-88藥物是全世界當紅的血管增生抑制藥物,這類藥物
在2004年先由全球第二大生技公司Genentech發展為抗直腸癌藥物
,每年營業額5億美元以上。
基亞生技是以新藥研發為主要項目,也和台塑生醫合作銷售檢驗試
劑,今年在大陸市場營業額,預期可達到人民幣400萬元。
至於轉投資的鴻亞生技,昨天也和生醫所宣布,將取得生醫所抗氣
喘藥物BMEC-1217B的產品授權。鴻亞董事長簡國徽表示,這項中草
藥新藥已獲得FDA核准進行臨床,未來將從三軍總醫院出發,進行
第一、二期臨床試驗。
生醫所所長蘇新森強調,這是國內發展中草藥新藥,第一項獲得
FDA核准臨床的抗氣喘藥物,估計全球市場潛力有105億美元。
國內電子業面對產業結構的大調整,上市櫃公司營運表現大多不佳,
但對於興櫃公司來說,由於多數公司仍處成長期,逾八成的公司前十
一月營收均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更有三十七家公司是較去年同期呈
倍數成長,整體表現還算不差。
依據各公司所申報的資料,三四五家具比較基礎的興櫃公司中,前十
一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公司,總計有二八六家,比例高達八二.
九%,其中,營收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收成長的公司,更多達三十七家
,比例超過一○.七二%;而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著,僅五十八家。
在營收較去年同期呈倍數成長的三十八家公司中,包括營收成長率達
七五六.一八%的天騵、三八一.七二%的美錡科、三七四.三八%
的達康網、三六五.九七%的長園科及三○七.八九%的友合等公司
,雖然營收成長率甚高,但累計今年前十一月營收也都在一億元以下
,營收大幅成長,主要的原因在於去年比較基期過低,因而產生營收
大成長的情況。類似的情況,還包括了光惠生、微邦科、威播科等等
。
值得一提的一檔營收大幅成長的個股,當屬統寶光電(3195)。以生
產面板為主的統寶,去年前十一月營收為二二.八九億元,今年公司
營收大幅成長,近幾個月來營收都在十億元以上,累計前十一月營收
無達一四六.六七億元,足足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五四○.八七%。
雖然統寶營收確實大幅成長,不過,由於該公司資本額近三百億元,
依照目前該公司營收規模來看,今年全年營收約在一六○億元上下,
不到資本額的六成,且與其他面板廠相較,營收規模仍屬有限,因此
,今年統寶轉虧為盈的目標勢將落空。按該公司的營收規模來看,公
司單月營收恐怕得達到二十五億元,甚至三十億元以上才有機會轉虧
為盈,因此,統寶要進入獲利階段,單靠今年營收成長五倍是不夠的
,未來還得再成長一倍以上才會具競爭力。
除了統寶外,宜揚科技也有不錯的營運表現,宜揚科技為專業NOR型
快閃記憶體IC設計公司,成立迄今甫一年半,該公司去年營收三.二
一億元,今年前十一月已成長近一○.四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
長了二二四.一五%。公司預估今年業績在銷售量預計達六千萬顆記
憶體IC,營運可望轉虧為盈。
另外,英業達轉投資的手機廠英華達(3367),除了自有品牌方面以
OKWAP 品牌銷售手機 ,積極衝刺大陸手機市場,英華達在大陸以「
英華OK」品牌銷售,未來自有品牌也考慮增加其他產品線。十一月
份英華達營收達到一一九.九二億元,累計前十一月營收已達六四六
.七五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二六六.一億元成長了一四三.○五%,
公司表示今年第四季單月營收水準都將可突破百億元水準,全年營收
將可輕鬆跨越七百億元大關,甚至有機會達七五○億元以上,預估獲
利也將至少可維持去年水準。
準上市股奇景光電營收成長也相當搶眼,該公司去年前十一月營收三
八.九億元,今年十一月單月營收九.六四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
,累計前十一月營收已達九○.三二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率
達一三二.一八%。該公司今年全年營收目標為八九.二七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目標為九.六四億元和九.○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
標為四.八四元。累計前十一月營收已超越全年目標;依該公司上半
年的獲利狀況來看,全年獲利應可超越目標。
目前奇景上市承銷價正洽談作業,雖然目前因集中市場表現不佳,本
益比都會向下修正,且投資人也對準上市股也興趣缺缺,因此在多數
公司在與券商洽談承銷價時,幾乎都是被券商「壓」著談。只不過奇
景為奇美集團的一員,按過去奇美電在洽談承銷價時的強硬態度而言
,奇景最後會不會談出高出市場預期的價碼,令人關注。
至於在表現較佳的個股中,以世紀通表現最佳,該公司過去一度因接
獲日本維虎網路電話相關訂單,營收大幅成長,公司也有意申請上櫃
,不過,後來接單出貨狀況未如預期,近年來公司營收持續下滑,目
前一個月營收金額僅數百萬元,累計前十一月營收不到○.二六億元
,與去年同期的三.六四億元相較,衰退了九二.八六%,成為營收
下滑幅度最大的公司。
另外基亞去年前十一月營收○.四二億元,今年每個月營收僅維持在
數十萬元,累計前十一月營收不到六百萬元,與去年同期相較,也衰
退了八六.四五%;其他如寶成集團投資的液晶顯示器製造商光威電
子、工業設計業者世訊、康全電訊等,前十一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
,衰退幅度均超過五○%,都是營收腰暫的公司。
大型股中,台灣固網十一月營收六.八六億元,雖較前一個月及去年
同期均微幅成長,不過,累計前十一月營收七四.七八億元,與去年
同期的七五.六五億元相較,衰退了一.一四%;通路商全虹通訊前
十一月營收有五○.一億元,也較去年的五八.七六億元衰退一四.
七三%,表現也屬不佳。
但對於興櫃公司來說,由於多數公司仍處成長期,逾八成的公司前十
一月營收均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更有三十七家公司是較去年同期呈
倍數成長,整體表現還算不差。
依據各公司所申報的資料,三四五家具比較基礎的興櫃公司中,前十
一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公司,總計有二八六家,比例高達八二.
九%,其中,營收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收成長的公司,更多達三十七家
,比例超過一○.七二%;而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著,僅五十八家。
在營收較去年同期呈倍數成長的三十八家公司中,包括營收成長率達
七五六.一八%的天騵、三八一.七二%的美錡科、三七四.三八%
的達康網、三六五.九七%的長園科及三○七.八九%的友合等公司
,雖然營收成長率甚高,但累計今年前十一月營收也都在一億元以下
,營收大幅成長,主要的原因在於去年比較基期過低,因而產生營收
大成長的情況。類似的情況,還包括了光惠生、微邦科、威播科等等
。
值得一提的一檔營收大幅成長的個股,當屬統寶光電(3195)。以生
產面板為主的統寶,去年前十一月營收為二二.八九億元,今年公司
營收大幅成長,近幾個月來營收都在十億元以上,累計前十一月營收
無達一四六.六七億元,足足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五四○.八七%。
雖然統寶營收確實大幅成長,不過,由於該公司資本額近三百億元,
依照目前該公司營收規模來看,今年全年營收約在一六○億元上下,
不到資本額的六成,且與其他面板廠相較,營收規模仍屬有限,因此
,今年統寶轉虧為盈的目標勢將落空。按該公司的營收規模來看,公
司單月營收恐怕得達到二十五億元,甚至三十億元以上才有機會轉虧
為盈,因此,統寶要進入獲利階段,單靠今年營收成長五倍是不夠的
,未來還得再成長一倍以上才會具競爭力。
除了統寶外,宜揚科技也有不錯的營運表現,宜揚科技為專業NOR型
快閃記憶體IC設計公司,成立迄今甫一年半,該公司去年營收三.二
一億元,今年前十一月已成長近一○.四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
長了二二四.一五%。公司預估今年業績在銷售量預計達六千萬顆記
憶體IC,營運可望轉虧為盈。
另外,英業達轉投資的手機廠英華達(3367),除了自有品牌方面以
OKWAP 品牌銷售手機 ,積極衝刺大陸手機市場,英華達在大陸以「
英華OK」品牌銷售,未來自有品牌也考慮增加其他產品線。十一月
份英華達營收達到一一九.九二億元,累計前十一月營收已達六四六
.七五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二六六.一億元成長了一四三.○五%,
公司表示今年第四季單月營收水準都將可突破百億元水準,全年營收
將可輕鬆跨越七百億元大關,甚至有機會達七五○億元以上,預估獲
利也將至少可維持去年水準。
準上市股奇景光電營收成長也相當搶眼,該公司去年前十一月營收三
八.九億元,今年十一月單月營收九.六四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
,累計前十一月營收已達九○.三二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率
達一三二.一八%。該公司今年全年營收目標為八九.二七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目標為九.六四億元和九.○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
標為四.八四元。累計前十一月營收已超越全年目標;依該公司上半
年的獲利狀況來看,全年獲利應可超越目標。
目前奇景上市承銷價正洽談作業,雖然目前因集中市場表現不佳,本
益比都會向下修正,且投資人也對準上市股也興趣缺缺,因此在多數
公司在與券商洽談承銷價時,幾乎都是被券商「壓」著談。只不過奇
景為奇美集團的一員,按過去奇美電在洽談承銷價時的強硬態度而言
,奇景最後會不會談出高出市場預期的價碼,令人關注。
至於在表現較佳的個股中,以世紀通表現最佳,該公司過去一度因接
獲日本維虎網路電話相關訂單,營收大幅成長,公司也有意申請上櫃
,不過,後來接單出貨狀況未如預期,近年來公司營收持續下滑,目
前一個月營收金額僅數百萬元,累計前十一月營收不到○.二六億元
,與去年同期的三.六四億元相較,衰退了九二.八六%,成為營收
下滑幅度最大的公司。
另外基亞去年前十一月營收○.四二億元,今年每個月營收僅維持在
數十萬元,累計前十一月營收不到六百萬元,與去年同期相較,也衰
退了八六.四五%;其他如寶成集團投資的液晶顯示器製造商光威電
子、工業設計業者世訊、康全電訊等,前十一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
,衰退幅度均超過五○%,都是營收腰暫的公司。
大型股中,台灣固網十一月營收六.八六億元,雖較前一個月及去年
同期均微幅成長,不過,累計前十一月營收七四.七八億元,與去年
同期的七五.六五億元相較,衰退了一.一四%;通路商全虹通訊前
十一月營收有五○.一億元,也較去年的五八.七六億元衰退一四.
七三%,表現也屬不佳。
興櫃公司八月營收業已公告,依各公司申報資料,三三○家公司中,
總計前二七二家公司前八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墩豐機械等四
十家公司更是呈倍數成長;不過,在此同時,包括世紀通等八家公司
,前八月營收則較去年同期衰退五成以上。
四十家前八月營收較去年呈倍數成長的公司中,以墩豐機械表現最為
突出;八月底才送件登錄興櫃的墩豐,主要以生產木工機為主,該公
司八月營收一.五五億元,累計前八月營收一四.二五億元;由於該
公司去年九月才辦理公開發行,因此,公開發行前財務資料較不完備
,比較結果,前八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上千倍,成為營收成長
幅度最高的公司。但也由於先前資料庫不完備,實際成長情況還有待
觀察。
至於排名第二、第三名的寬頻及友合,營收成長率也達到二十多倍,
但這兩家公司不僅比基期甚低,且目前營收規模也還很少,成長率參
考性較小;同樣的情況,還包括了美錡、天騵、微邦、瑞積、碩良、
威播、中天生技等月營收不過上百萬元,甚至不及百萬元,但營收卻
呈倍數成長的公司。
第一檔真正值得一提的業績成長股應為面板廠統寶光寶,今年以來營
收持續創新高的統寶光寶,八月營收一七.二九億元,較七月份成長
七.九七%,再創歷史新高;累計前八月營收九九.三五億元,較去
年同期成長一四七八%。由統寶光寶營收成長趨勢來看,該公司不排
除營收有續創新高的可能,不過,就目前的月營收規模來看,仍未達
該公司的損益點,再加上近來面板廠面臨跌價壓力,統寶能否在面板
廠族群中突圍而出,仍待觀察。
近來因上市案撤回、總經理更換而導致股價重挫的IC設計公司晶宏科
技,八月營收下滑至一.六五億元,較七月下滑了二成,不過,累計
前八月營收一三.○六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仍成長四二四.一一
%,業績表現不差。但因總經理更換引發外界的諸多聯想,未來是否
影響到公司業績成長,端視內部問題整合。
由華碩轉投資,近期內即將上市的景碩,八月營收三.八一億元,雖
然較七月下滑近一成,不過,累計前八月營收三一.八三億元,與去
年同期相較,成長幅度達一八七.一%,表現突出。
奇美電子力拱的奇景光電東捷半導體,前八月營收分別達到六二.三
六億元和八.○三億元,分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四九.九%和一四○.
五%,表現也不差。
其他個股方面,如瀚邦、律勝、昱昕、慧榮、伸興、鈦昇、同泰、寰
邦、威力盟等熱門股,前八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也都是呈現倍數
成長,表現均相當亮麗。至於營收呈現衰退的五十八檔個股中,總計
有十五檔各股衰退幅度達到三成以上,其中,世紀通前八月營收僅○
.一四億元,與去年同期的三.四八億元相較,衰退幅度達九五.八
六%,為衰退幅度最大的個股。
基亞前八月營收不到二百五十萬元,與去年同期的○.四億元相較,
衰退幅度亦高達九三.九二%,表現也不佳;其餘如亞通、冠宇、光
威、康全、世訊、艾爾法等個股,衰退幅度都超過五成,均是有待努
力的公司。
總計前二七二家公司前八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墩豐機械等四
十家公司更是呈倍數成長;不過,在此同時,包括世紀通等八家公司
,前八月營收則較去年同期衰退五成以上。
四十家前八月營收較去年呈倍數成長的公司中,以墩豐機械表現最為
突出;八月底才送件登錄興櫃的墩豐,主要以生產木工機為主,該公
司八月營收一.五五億元,累計前八月營收一四.二五億元;由於該
公司去年九月才辦理公開發行,因此,公開發行前財務資料較不完備
,比較結果,前八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上千倍,成為營收成長
幅度最高的公司。但也由於先前資料庫不完備,實際成長情況還有待
觀察。
至於排名第二、第三名的寬頻及友合,營收成長率也達到二十多倍,
但這兩家公司不僅比基期甚低,且目前營收規模也還很少,成長率參
考性較小;同樣的情況,還包括了美錡、天騵、微邦、瑞積、碩良、
威播、中天生技等月營收不過上百萬元,甚至不及百萬元,但營收卻
呈倍數成長的公司。
第一檔真正值得一提的業績成長股應為面板廠統寶光寶,今年以來營
收持續創新高的統寶光寶,八月營收一七.二九億元,較七月份成長
七.九七%,再創歷史新高;累計前八月營收九九.三五億元,較去
年同期成長一四七八%。由統寶光寶營收成長趨勢來看,該公司不排
除營收有續創新高的可能,不過,就目前的月營收規模來看,仍未達
該公司的損益點,再加上近來面板廠面臨跌價壓力,統寶能否在面板
廠族群中突圍而出,仍待觀察。
近來因上市案撤回、總經理更換而導致股價重挫的IC設計公司晶宏科
技,八月營收下滑至一.六五億元,較七月下滑了二成,不過,累計
前八月營收一三.○六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仍成長四二四.一一
%,業績表現不差。但因總經理更換引發外界的諸多聯想,未來是否
影響到公司業績成長,端視內部問題整合。
由華碩轉投資,近期內即將上市的景碩,八月營收三.八一億元,雖
然較七月下滑近一成,不過,累計前八月營收三一.八三億元,與去
年同期相較,成長幅度達一八七.一%,表現突出。
奇美電子力拱的奇景光電東捷半導體,前八月營收分別達到六二.三
六億元和八.○三億元,分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四九.九%和一四○.
五%,表現也不差。
其他個股方面,如瀚邦、律勝、昱昕、慧榮、伸興、鈦昇、同泰、寰
邦、威力盟等熱門股,前八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也都是呈現倍數
成長,表現均相當亮麗。至於營收呈現衰退的五十八檔個股中,總計
有十五檔各股衰退幅度達到三成以上,其中,世紀通前八月營收僅○
.一四億元,與去年同期的三.四八億元相較,衰退幅度達九五.八
六%,為衰退幅度最大的個股。
基亞前八月營收不到二百五十萬元,與去年同期的○.四億元相較,
衰退幅度亦高達九三.九二%,表現也不佳;其餘如亞通、冠宇、光
威、康全、世訊、艾爾法等個股,衰退幅度都超過五成,均是有待努
力的公司。
基亞生物科技公司因專門技術股東英屬維京群島商利基生物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技術作價到位情形不理想,為維護公司權益,經協議後,
由利基公司辦理拋棄股份八百萬股,分為特別股六百九十六萬四仟六
百九十五股,及普通股一百零三萬五千三百零五股,經此次辦理減資
後,基亞公司實收資本額變更為十一億零五十萬零五十元。
基亞公司表示,因此次為單一股東減資案,對於其他股東權益並無影
響。該公司成立於八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於九十二年十二月三十
日登錄興櫃,主要營業項目為生物製藥研製及中西藥製造、批發、零
售業等。
基亞公司九十二年度全年營收四千四百一十萬元,較前一年度五百九
十二萬餘元呈現明顯成長,全年度虧損七千七百七十七萬元,每股稅
後虧損一.○二元,較前一年度虧損一.四元減少。
至於今年前五月營收已達一百一十七萬元,較去年同期五十四萬元成
長二一七%,為少數生技公司營收呈現明顯成長之公司。
有限公司,技術作價到位情形不理想,為維護公司權益,經協議後,
由利基公司辦理拋棄股份八百萬股,分為特別股六百九十六萬四仟六
百九十五股,及普通股一百零三萬五千三百零五股,經此次辦理減資
後,基亞公司實收資本額變更為十一億零五十萬零五十元。
基亞公司表示,因此次為單一股東減資案,對於其他股東權益並無影
響。該公司成立於八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於九十二年十二月三十
日登錄興櫃,主要營業項目為生物製藥研製及中西藥製造、批發、零
售業等。
基亞公司九十二年度全年營收四千四百一十萬元,較前一年度五百九
十二萬餘元呈現明顯成長,全年度虧損七千七百七十七萬元,每股稅
後虧損一.○二元,較前一年度虧損一.四元減少。
至於今年前五月營收已達一百一十七萬元,較去年同期五十四萬元成
長二一七%,為少數生技公司營收呈現明顯成長之公司。
比較基期低、成長性高的興櫃公司,四月營收持續維持高成長的態勢
,經統計,二五八家興櫃公司中,前四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公司
,總計有二○三家,比例將近八成,其中更有三十六家興櫃公司營收
是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
在這些營收成長幅度較大的公司中,排名前三名的分別是友合、寬頻
及長園,其中營收成長幅度分別達四十二倍、四十倍及七.八倍,不
過,由於這三家公司去年比較期過低,使得營收成長幅度驚人,但就
營收絕對金額來說,現今營業規模仍相當有限,較不具參考性。與前
三名情況類似的公司,還包括了排名的第五的瑞積、排名第六的新揚
科、第十七的鉅對、第十八的傑霖、第十九的基亞。
排名第四的個股晶宏半導體,四月營收達到一.五三億元,較三月份
的一.四七億元成長了三.五三%,累計前四月營收五.六八億元,
足足較去年同期的○.七五億元成長六五八.一八%,名符其實為高
成長股。
晶宏半導體主要產品為LCD驅動IC,同時國內現今唯一具小尺寸彩色
LCD驅動IC量產能力的業者,產品不僅供應給國內 LCD模組廠,也外
銷至日、韓、美國等地,去年產品量產後,公司順利轉虧為盈,每股
稅後盈餘一.九元。
排名第七的瀚邦科技,主要產品為USB控制IC,該公司去年四月營收
一.三二億元,雖較三月份的一.三四億元衰退二.○六%,不過,
較去年同期的○.一八億元成長了六三二.八%,累計前四月營收四
.四三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八八億元成長了四○一.五%,也是
一檔成長潛力股。
事業生產DVD光碟片的準上市股遠茂光電,在擴產效益下,月產能及
營收同樣持續走高,四月營收四.三五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的○.
九六億元成長了三五三.九五%,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累計前四月
營收一四.九六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三.四三億元成長三三六.三七
%。由於遠茂現仍持續充產能中,在新產能陸續投產後,營收可望持
續創新高。
電子零組件通路商中日新科技,四月營收一.四五億元,較三月份的
一.二八億元成長一二.九九%,較去年同期的○.二八億元成長四
○二.四八%;累計前四月營收三.六六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一億元
也成長了二六五.七九%,名列營收成長排名第十名。
其他興櫃熱門股中,供應奇美電子相關設備的東捷半導體,四月營收
一.八四億元,較三月營收○.四三億元成長了三二五.四一%,較
去年同期的○.一五億元成長十倍以上;累計前四月營收三.五二億
元,較去年同期的一.一一億元成長了二一六.八%,表現也相當搶
眼。
曾經高居興櫃股王寶座好一陣子的群聯電子,四月營收二.二八億元
,雖較三月份的三.五九億元衰退了三六.四四%,累計前四月營收
一二.六億元,較去年同期四.九二億元,成長幅度一五五.八七%
,雖說四月營收衰退,但由於該公司目前仍有許多新產品將推出,預
料在新產品挹注下,營收仍有向上成長的空間。
奇景光電四月營收八.一三億元,較上月的七.六四億元成長六.三
六%,也較去年同期的二.九三億元成長一七七.一三%;累計前四
月營收二八.二一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一一.六一億元成長一四二.
九一%。
不久前自行轍回上市申請的原相,四月營收二.四億元,較去年同期
的一.三二億元成長八二.○二%,累計前四月營收七.三五億元,
較去年同期的三.四億元成長了一一六.三九%;威剛科技四月營收
一五.四七億元,累計前四月營收六九.○五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三
四.二二億元成長了一○一.八%,表現也相當突出。
,經統計,二五八家興櫃公司中,前四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公司
,總計有二○三家,比例將近八成,其中更有三十六家興櫃公司營收
是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
在這些營收成長幅度較大的公司中,排名前三名的分別是友合、寬頻
及長園,其中營收成長幅度分別達四十二倍、四十倍及七.八倍,不
過,由於這三家公司去年比較期過低,使得營收成長幅度驚人,但就
營收絕對金額來說,現今營業規模仍相當有限,較不具參考性。與前
三名情況類似的公司,還包括了排名的第五的瑞積、排名第六的新揚
科、第十七的鉅對、第十八的傑霖、第十九的基亞。
排名第四的個股晶宏半導體,四月營收達到一.五三億元,較三月份
的一.四七億元成長了三.五三%,累計前四月營收五.六八億元,
足足較去年同期的○.七五億元成長六五八.一八%,名符其實為高
成長股。
晶宏半導體主要產品為LCD驅動IC,同時國內現今唯一具小尺寸彩色
LCD驅動IC量產能力的業者,產品不僅供應給國內 LCD模組廠,也外
銷至日、韓、美國等地,去年產品量產後,公司順利轉虧為盈,每股
稅後盈餘一.九元。
排名第七的瀚邦科技,主要產品為USB控制IC,該公司去年四月營收
一.三二億元,雖較三月份的一.三四億元衰退二.○六%,不過,
較去年同期的○.一八億元成長了六三二.八%,累計前四月營收四
.四三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八八億元成長了四○一.五%,也是
一檔成長潛力股。
事業生產DVD光碟片的準上市股遠茂光電,在擴產效益下,月產能及
營收同樣持續走高,四月營收四.三五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的○.
九六億元成長了三五三.九五%,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累計前四月
營收一四.九六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三.四三億元成長三三六.三七
%。由於遠茂現仍持續充產能中,在新產能陸續投產後,營收可望持
續創新高。
電子零組件通路商中日新科技,四月營收一.四五億元,較三月份的
一.二八億元成長一二.九九%,較去年同期的○.二八億元成長四
○二.四八%;累計前四月營收三.六六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一億元
也成長了二六五.七九%,名列營收成長排名第十名。
其他興櫃熱門股中,供應奇美電子相關設備的東捷半導體,四月營收
一.八四億元,較三月營收○.四三億元成長了三二五.四一%,較
去年同期的○.一五億元成長十倍以上;累計前四月營收三.五二億
元,較去年同期的一.一一億元成長了二一六.八%,表現也相當搶
眼。
曾經高居興櫃股王寶座好一陣子的群聯電子,四月營收二.二八億元
,雖較三月份的三.五九億元衰退了三六.四四%,累計前四月營收
一二.六億元,較去年同期四.九二億元,成長幅度一五五.八七%
,雖說四月營收衰退,但由於該公司目前仍有許多新產品將推出,預
料在新產品挹注下,營收仍有向上成長的空間。
奇景光電四月營收八.一三億元,較上月的七.六四億元成長六.三
六%,也較去年同期的二.九三億元成長一七七.一三%;累計前四
月營收二八.二一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一一.六一億元成長一四二.
九一%。
不久前自行轍回上市申請的原相,四月營收二.四億元,較去年同期
的一.三二億元成長八二.○二%,累計前四月營收七.三五億元,
較去年同期的三.四億元成長了一一六.三九%;威剛科技四月營收
一五.四七億元,累計前四月營收六九.○五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三
四.二二億元成長了一○一.八%,表現也相當突出。
獲工業局「技術開發成功」推薦後,基亞生技公司總經理張世忠日前
表示,該公司規劃在國內上櫃,最快今年九月可正式掛牌,另外自澳
洲技術合作的抗癌寡醣化合物(PI-88)藥物,也計劃今年五月起在國
內進行二期臨床實驗。
張世忠表示,自 從Genentech公司去年以仰制血管增生技術發展的Ava
stin 治大腸癌藥物,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通過後,基亞
以類似的技術發展抗肝癌藥物,研發進展在全世界已名列第二名,僅
次於加拿大AEterna公司發展的抗腎臟癌藥物。
為了強化市場規劃,基亞三月份挖角兩位專業經理人,除了邀請具經
濟學博士背景的美籍專家高海之外,另一位營運管理副總經理的鄭毓
仁,更是自宏碁集團募僚長退休轉任。
基亞研發部副總張順浪則表示,該公司已規劃短中期營運計劃,在短
期計劃方面,基亞今年將推出三項健康食品,今年六月份將至美國尋
求當地健康食品公司合作,其中一項八蔘皂甘萃取物今年六月也將向
衛生署申請健字號臨床試驗;而基亞轉投資鴻亞生技公司,也將推出
三項保健食品,包括提昇免疫力、抗胃潰瘍,及預防愛滋早期病毒的
產品。
在中期計劃方面,張順浪表示,基亞開發的「癌症特殊基因體技術平
台」,領域包括肝癌、肺癌、乳腺癌及胃癌,可進一步發展為早期癌
症檢測產品,並授權給藥物研發公司進行篩選用途,其中在胃癌及肝
癌兩項基因平台,今年可望順利授權出去,預期可帶來六千萬元收益
,明年可望達到損益平衡。
表示,該公司規劃在國內上櫃,最快今年九月可正式掛牌,另外自澳
洲技術合作的抗癌寡醣化合物(PI-88)藥物,也計劃今年五月起在國
內進行二期臨床實驗。
張世忠表示,自 從Genentech公司去年以仰制血管增生技術發展的Ava
stin 治大腸癌藥物,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通過後,基亞
以類似的技術發展抗肝癌藥物,研發進展在全世界已名列第二名,僅
次於加拿大AEterna公司發展的抗腎臟癌藥物。
為了強化市場規劃,基亞三月份挖角兩位專業經理人,除了邀請具經
濟學博士背景的美籍專家高海之外,另一位營運管理副總經理的鄭毓
仁,更是自宏碁集團募僚長退休轉任。
基亞研發部副總張順浪則表示,該公司已規劃短中期營運計劃,在短
期計劃方面,基亞今年將推出三項健康食品,今年六月份將至美國尋
求當地健康食品公司合作,其中一項八蔘皂甘萃取物今年六月也將向
衛生署申請健字號臨床試驗;而基亞轉投資鴻亞生技公司,也將推出
三項保健食品,包括提昇免疫力、抗胃潰瘍,及預防愛滋早期病毒的
產品。
在中期計劃方面,張順浪表示,基亞開發的「癌症特殊基因體技術平
台」,領域包括肝癌、肺癌、乳腺癌及胃癌,可進一步發展為早期癌
症檢測產品,並授權給藥物研發公司進行篩選用途,其中在胃癌及肝
癌兩項基因平台,今年可望順利授權出去,預期可帶來六千萬元收益
,明年可望達到損益平衡。
基亞生技通過經濟部工業局科技股推薦審查,最快 9 月掛牌上櫃。基
亞生技總經理張世忠表示,旗下肝癌新藥 PI-88,4月將進入二期臨床
,基亞研發的免疫細胞癌症療法,已授權長春藤生命科學,近期將申
請臨床試驗許可,初期鎖定肺癌為治療標的。
張世忠表示,基亞投入基因體研究獲初步成果,該公司已找到三個與
胃癌相關基因,將尋求授權國際大廠,開發為胃癌篩檢產品。此外,
基亞旗下人參皂甘,及轉投資鴻亞的抗潰瘍、癌症化療免疫,已完成
相關人體試驗,將陸續以保健品型態上市。
亞生技總經理張世忠表示,旗下肝癌新藥 PI-88,4月將進入二期臨床
,基亞研發的免疫細胞癌症療法,已授權長春藤生命科學,近期將申
請臨床試驗許可,初期鎖定肺癌為治療標的。
張世忠表示,基亞投入基因體研究獲初步成果,該公司已找到三個與
胃癌相關基因,將尋求授權國際大廠,開發為胃癌篩檢產品。此外,
基亞旗下人參皂甘,及轉投資鴻亞的抗潰瘍、癌症化療免疫,已完成
相關人體試驗,將陸續以保健品型態上市。
經濟部召開「業界科專計畫」指導委員會,審議通過基亞生技的「
抗癌藥物PI-88國際聯合開發計畫」、台達電「多頻帶可切換式射頻
前端電路模組開發」計畫等四項業界科專計畫,總開發經費約新台
幣二億三千四百萬元,政府補助款約六千萬元。
經濟部表示,基亞生技的「抗癌藥物PI-88國際聯合開發計畫」所研
發PI-88 是抗癌藥物中少數通過美國FDA核准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的
藥物,並且在台灣也已取得衛生署核准進行肝癌及腎臟癌的第二期
臨床試驗,這項計畫採國際合作及標準,已有近四年的營運及技術
能力累積,相關成果將可提升國內新藥開發水準,並建立亞洲臨床
試驗中心的基礎。
抗癌藥物PI-88國際聯合開發計畫」、台達電「多頻帶可切換式射頻
前端電路模組開發」計畫等四項業界科專計畫,總開發經費約新台
幣二億三千四百萬元,政府補助款約六千萬元。
經濟部表示,基亞生技的「抗癌藥物PI-88國際聯合開發計畫」所研
發PI-88 是抗癌藥物中少數通過美國FDA核准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的
藥物,並且在台灣也已取得衛生署核准進行肝癌及腎臟癌的第二期
臨床試驗,這項計畫採國際合作及標準,已有近四年的營運及技術
能力累積,相關成果將可提升國內新藥開發水準,並建立亞洲臨床
試驗中心的基礎。
政府放寬生物科技等公司在產品未上市前、在研發階段就可申請股票
上市上櫃。首批已吸引基亞及聯安兩家生物科技公司提出申請,其中
基亞為抗癌的西藥新藥開發,屬美吾髮集團的聯安則從事抗癌新一代
中藥新藥等開發,此兩家廠商如能獲工業局推薦,將可打開生技業技
術開發成功就上櫃的先例。
工業局指出,現有國內藥廠以生產學名藥為主,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又
低,基亞以開發世界級的新藥為目標,此次以與澳洲 PROGEN共同研
發的PI-88,已進入癌症人體實驗階段,未來將與跨國大藥廠合作。
聯安生技在去年底提申請,此次提出的中藥新藥有抗癌之新一代中藥
新藥、抗過敏之新一代中藥新藥、紓解更年期症狀的新一代中藥新藥
等三項,也進入人體實驗階段。
上市上櫃。首批已吸引基亞及聯安兩家生物科技公司提出申請,其中
基亞為抗癌的西藥新藥開發,屬美吾髮集團的聯安則從事抗癌新一代
中藥新藥等開發,此兩家廠商如能獲工業局推薦,將可打開生技業技
術開發成功就上櫃的先例。
工業局指出,現有國內藥廠以生產學名藥為主,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又
低,基亞以開發世界級的新藥為目標,此次以與澳洲 PROGEN共同研
發的PI-88,已進入癌症人體實驗階段,未來將與跨國大藥廠合作。
聯安生技在去年底提申請,此次提出的中藥新藥有抗癌之新一代中藥
新藥、抗過敏之新一代中藥新藥、紓解更年期症狀的新一代中藥新藥
等三項,也進入人體實驗階段。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