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達(上)公司新聞
上市公司家數達六九八家之際,隨著過去一年地雷股頻傳,台灣證券
交易所對於新上市公司的審核更為嚴謹,今年到六月二十一日止,送
件申請上市的家數僅有遠傳、英華達、陞泰(8072)及全國電子
等四家。
截至二十一日止,向台灣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公司只有四家,其中,
遠傳電信於五月二十六日已獲金管會核准上市;其餘的三家公司都尚
未召開上市審議會,分別為四月二十二日送件的陞泰科技、五月十七
日送件的英華達,及六月十七日才剛送件的全國電子,其中,六月底
前證交所將會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討論陞泰科技上市案。
英業達轉投資的英華達今年也正式申請上市,英華達資本額為二十八
億元,主要的產品為通訊及數位產品,包括各種智慧型掌上裝置及網
路終端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其中,又以數位音樂播放器、個人
數位助理等為主要銷售產品。
英華達九十三年營收為七五九.九七億元,營業毛利為四七.七億元
,稅前純益為二四.四億元,稅後純益為二○.九億元,每股稅後純
益為七.七四元。其次,該公司第一季的營收為二三二.六一億元,
稅前盈餘為五.九四億元,稅後純益為五.三六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為一.九一元。
全國電子資本額為十億元,主要以家電商品及影視影音商品、資訊及
通訊商品銷售及維修服務,九十三年的營收為一一三.七九億元,稅
前盈餘為四.三九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三.二七元。
此外,即將在六月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審核的陞泰,其安控產品營收
比重達六成,今年還推出MPEG4智型高階多工數位影像錄影機,陞泰
原本就已經是上櫃公司,不過去年廢除上櫃轉上市簡易申請後,現階
段上櫃轉上市則比照新上市公司,必須經證交所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
審核,陞泰成為遠傳後第二家上櫃重新申請上市的公司。
交易所對於新上市公司的審核更為嚴謹,今年到六月二十一日止,送
件申請上市的家數僅有遠傳、英華達、陞泰(8072)及全國電子
等四家。
截至二十一日止,向台灣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公司只有四家,其中,
遠傳電信於五月二十六日已獲金管會核准上市;其餘的三家公司都尚
未召開上市審議會,分別為四月二十二日送件的陞泰科技、五月十七
日送件的英華達,及六月十七日才剛送件的全國電子,其中,六月底
前證交所將會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討論陞泰科技上市案。
英業達轉投資的英華達今年也正式申請上市,英華達資本額為二十八
億元,主要的產品為通訊及數位產品,包括各種智慧型掌上裝置及網
路終端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其中,又以數位音樂播放器、個人
數位助理等為主要銷售產品。
英華達九十三年營收為七五九.九七億元,營業毛利為四七.七億元
,稅前純益為二四.四億元,稅後純益為二○.九億元,每股稅後純
益為七.七四元。其次,該公司第一季的營收為二三二.六一億元,
稅前盈餘為五.九四億元,稅後純益為五.三六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為一.九一元。
全國電子資本額為十億元,主要以家電商品及影視影音商品、資訊及
通訊商品銷售及維修服務,九十三年的營收為一一三.七九億元,稅
前盈餘為四.三九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三.二七元。
此外,即將在六月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審核的陞泰,其安控產品營收
比重達六成,今年還推出MPEG4智型高階多工數位影像錄影機,陞泰
原本就已經是上櫃公司,不過去年廢除上櫃轉上市簡易申請後,現階
段上櫃轉上市則比照新上市公司,必須經證交所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
審核,陞泰成為遠傳後第二家上櫃重新申請上市的公司。
英華達(3367)品牌管理處副總經理陳鶴鳴昨(5)日表示,將在大
陸設立客戶服務中心,今年將在上海、北京、廣州三大城市設立體
驗及客服中心,未來則以一省一家為目標。
英華達已於5月底正式取得大陸手機內銷執照,可以在大陸合法銷售
手機產品。但英華達已在2003年上半年以大陸桑達(SED)的
OKWAP系列方式進入大陸市場銷售,去年底大陸品牌更名為「英華
OK」,在兩岸展開OKWAP及英華OK兩大品牌布局。
英華達是英業達(2356)子公司,已在日前送件申請上市,按時程
最快年底前可掛牌交易。英華達手機業務約占公司營收二成,今年
計畫衝刺手機出貨量1,000萬支,其中自有品牌300萬支,台灣及大
陸市占率目標各為20%及3%。
陳鶴鳴說,大陸手機業務還在初步拓展階段,在客服據點的拓展上
會相對較慢。英華達日前整合兩岸品牌管理處,業務部分由上海英
華達數碼電子總經理嚴宏圖總籌,目前重心放在大陸,行銷規劃部
份則由陳鶴鳴負責。
陳鶴鳴表示,上海旗艦客服中心已從3月開幕,目前也規劃在北京
和廣州設點,正在尋找適合地點。不過,由於大陸幅員廣闊,短期
內可能無法像台灣一樣,在一省設立近十家店,未來將先以一省一
家做規劃。
陸設立客戶服務中心,今年將在上海、北京、廣州三大城市設立體
驗及客服中心,未來則以一省一家為目標。
英華達已於5月底正式取得大陸手機內銷執照,可以在大陸合法銷售
手機產品。但英華達已在2003年上半年以大陸桑達(SED)的
OKWAP系列方式進入大陸市場銷售,去年底大陸品牌更名為「英華
OK」,在兩岸展開OKWAP及英華OK兩大品牌布局。
英華達是英業達(2356)子公司,已在日前送件申請上市,按時程
最快年底前可掛牌交易。英華達手機業務約占公司營收二成,今年
計畫衝刺手機出貨量1,000萬支,其中自有品牌300萬支,台灣及大
陸市占率目標各為20%及3%。
陳鶴鳴說,大陸手機業務還在初步拓展階段,在客服據點的拓展上
會相對較慢。英華達日前整合兩岸品牌管理處,業務部分由上海英
華達數碼電子總經理嚴宏圖總籌,目前重心放在大陸,行銷規劃部
份則由陳鶴鳴負責。
陳鶴鳴表示,上海旗艦客服中心已從3月開幕,目前也規劃在北京
和廣州設點,正在尋找適合地點。不過,由於大陸幅員廣闊,短期
內可能無法像台灣一樣,在一省設立近十家店,未來將先以一省一
家做規劃。
上週五興高采烈宣布獲得大陸發出全球第一張大陸特有三G 規格TD-
SCDMA手機內銷執照的英華達,日前大陸媒體卻報導,大陸手機內
銷牌照發放主管機關指出,大陸並未發出TD-SCDMA內銷牌照。
對此昨日英華達僅低調表示,目前正在了解中。
大陸發改委在五月二十七日發布第二波取得手機內銷權的名單後,名
列新科GSM手機內銷權的英華達表示,除了獲得GSM內銷執照外,還
一併取得TD-SCDMA手機的內銷執照,是全球首家取得TD-SCDMA 手
機內銷執照的手機廠商。
不過這個消息傳回大陸後,不僅引發大唐、中興、華為等長期投資TD-
SCDMA晶片、局端設備與手機研發的業者不滿,也引起聯想等已經開
發出 TD-SCDMA 樣機的大陸手機品牌業者的質疑,多表示大陸現在僅
提出WCDMA、cdma2000與TD-SCDMA頻段規劃,但系統業者的三G執
照要如何規劃與發放都沒有定論,現在就發出 TD-SCDMA 手機內銷執
照不合常理。
而大陸媒體透過TD-SCDMA 產業聯盟,向負責核發內銷執照的發改委
,正式詢問英華達是否獲得TD-SCDMA手機牌照,得到的答案則是,
發改委從未發放3G手機牌照,此事應屬炸作。而相對於上週五同時獲
得GSM 與TD-SCDMA 牌照時的興高采烈,昨日英華達低調表示,關於
發改委的說法,還在進行了解中。
SCDMA手機內銷執照的英華達,日前大陸媒體卻報導,大陸手機內
銷牌照發放主管機關指出,大陸並未發出TD-SCDMA內銷牌照。
對此昨日英華達僅低調表示,目前正在了解中。
大陸發改委在五月二十七日發布第二波取得手機內銷權的名單後,名
列新科GSM手機內銷權的英華達表示,除了獲得GSM內銷執照外,還
一併取得TD-SCDMA手機的內銷執照,是全球首家取得TD-SCDMA 手
機內銷執照的手機廠商。
不過這個消息傳回大陸後,不僅引發大唐、中興、華為等長期投資TD-
SCDMA晶片、局端設備與手機研發的業者不滿,也引起聯想等已經開
發出 TD-SCDMA 樣機的大陸手機品牌業者的質疑,多表示大陸現在僅
提出WCDMA、cdma2000與TD-SCDMA頻段規劃,但系統業者的三G執
照要如何規劃與發放都沒有定論,現在就發出 TD-SCDMA 手機內銷執
照不合常理。
而大陸媒體透過TD-SCDMA 產業聯盟,向負責核發內銷執照的發改委
,正式詢問英華達是否獲得TD-SCDMA手機牌照,得到的答案則是,
發改委從未發放3G手機牌照,此事應屬炸作。而相對於上週五同時獲
得GSM 與TD-SCDMA 牌照時的興高采烈,昨日英華達低調表示,關於
發改委的說法,還在進行了解中。
手機產業蓬勃發展,華寶通訊(8078)、華冠通訊(8101)
、閎暉(3311)以及英華達(3367)等樂透,儘管上述業者
成立的時間都不長,投資報酬率均相當不錯,股價去年底以來紛紛大
,母公司仁寶、華宇要光寶以及英業達等可望享有水漲船高。
華寶為仁寶電腦轉投資,公司成立於民國八八年,初期訂單主要為大
陸廠商貼牌的華寶搭上當地手機需求大幅成長列車,業績迅速成長,
民國九二年華寶營收就達一三一.九四億元的規模,稅後盈餘已有一
八.七七億元, EPS 更達七.一九元,幸運的是,原本國內最大的手
機ODM 廠-明基決定轉型到自有品牌,去年起 Moto 因而將訂單移轉
到華寶身上,下半年華寶的業績再度爆發,今年第一季華寶的稅後盈
餘已經達七.六七億元, EPS 二.二七元,日前股價也一度衝高到九
三.六元,業界分析,仁寶集團在電子產品強大的製造成立,是造就
華寶快速竄起的關鍵因素,因此,儘管該公司成立的時間不早,華寶
今年手機出貨量仍可達二千五百萬支,成為國內最大的手機組裝廠,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Moto與華寶合作推出低價手機,在新興國家頗受
歡迎,有利於雙方未來擴大合作關係。華寶去年底最低僅有四一元,
不過,近期該公司股價多維持在八○元以上母公司仁寶持有華寶四二
%股權,成本更僅有二○.一九元,母以子為貴效益可期。
華寶四二%股權,成本更僅有二○.一九元,母公子貴效益可期。華
冠為華宇集團轉投資,與華寶同樣成立在民國八八年,主要客戶則為
SONY Erisccon、NEC以及中國大陸手機貼牌業者,民國九二年時 EPS
達四元,成績不錯,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該公司為SONY Ericsson代工
的手機出貨量減少,大陸牌手機量也明顯縮減,全年EPS 降為二.一
四元,不過,由於SONY Ericsson今年前二月並未推出新款手機,華冠
一度轉入虧損,所幸三月起新款訂單回籠,該公司業績也明顯回升,
本季手機出貨量估將比第一季倍數成長,爆肋道強勁,由於於今年華
冠為SONY Ericsson訂工訂單款四款,比去年多出兩款,因此,公司對
於今年度業績展望相當有信心,全年出貨量有機會比去年成長五成,
達一千五百萬支,早盤股價在二五元附近,華宇持股張數達一三.四
三萬張,潛在獲利可觀。
手機按鍵廠商閎暉身為旭麗,目前是光寶持股五一.八七%的轉投資
公司,由於該公司在按鍵市場投入相當久,轉入手機市場後更是如魚
得水,包括Nokia、西門子、Sony Ericsson、Moto等國際手機大廠都是
閎暉的出貨對象,去年該公司再新增華寶後,全年營收二六.二三億
元,成長率四五.七四%,稅後盈餘七.八四億元,EPS 八.六元,
今年第一季為傳統淡季,閎暉獲利稍降,不過,第二季起新客戶與新
訂單密集出貨,單季業績估將比第一季增三五%,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毛利率也可望比第一季提昇,第三季業績估將比第二季再好兩成,
據估計,該公司今年將有一股賺一股的實力,早盤該司股價一度達一
二七元的最高,由於光寶持有閎暉成本僅有二三.六九元,潛在獲利
估達三四億元。
英業達轉投資的英華達民國八九年設立,主要除了手機經營得不錯,
該公司也幫蘋果電腦代工I-Pod,因此,營收與獲利都有相當出色的表
現,上週該公司進一步拿到中國大陸手機內銷權,今年該司在大陸手
機的銷售量將可由目前的二、三十萬支倍,佔有率預估將提高到三%
,目前該公司在興櫃的股票已經達八四.五元,遠高於英華達的成本
二七.三五元,英華達日前已經申請上市,年底前可望順利掛牌,因
此,英華達屆時預計也將享有水漲船高效益。
<>
、閎暉(3311)以及英華達(3367)等樂透,儘管上述業者
成立的時間都不長,投資報酬率均相當不錯,股價去年底以來紛紛大
,母公司仁寶、華宇要光寶以及英業達等可望享有水漲船高。
華寶為仁寶電腦轉投資,公司成立於民國八八年,初期訂單主要為大
陸廠商貼牌的華寶搭上當地手機需求大幅成長列車,業績迅速成長,
民國九二年華寶營收就達一三一.九四億元的規模,稅後盈餘已有一
八.七七億元, EPS 更達七.一九元,幸運的是,原本國內最大的手
機ODM 廠-明基決定轉型到自有品牌,去年起 Moto 因而將訂單移轉
到華寶身上,下半年華寶的業績再度爆發,今年第一季華寶的稅後盈
餘已經達七.六七億元, EPS 二.二七元,日前股價也一度衝高到九
三.六元,業界分析,仁寶集團在電子產品強大的製造成立,是造就
華寶快速竄起的關鍵因素,因此,儘管該公司成立的時間不早,華寶
今年手機出貨量仍可達二千五百萬支,成為國內最大的手機組裝廠,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Moto與華寶合作推出低價手機,在新興國家頗受
歡迎,有利於雙方未來擴大合作關係。華寶去年底最低僅有四一元,
不過,近期該公司股價多維持在八○元以上母公司仁寶持有華寶四二
%股權,成本更僅有二○.一九元,母以子為貴效益可期。
華寶四二%股權,成本更僅有二○.一九元,母公子貴效益可期。華
冠為華宇集團轉投資,與華寶同樣成立在民國八八年,主要客戶則為
SONY Erisccon、NEC以及中國大陸手機貼牌業者,民國九二年時 EPS
達四元,成績不錯,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該公司為SONY Ericsson代工
的手機出貨量減少,大陸牌手機量也明顯縮減,全年EPS 降為二.一
四元,不過,由於SONY Ericsson今年前二月並未推出新款手機,華冠
一度轉入虧損,所幸三月起新款訂單回籠,該公司業績也明顯回升,
本季手機出貨量估將比第一季倍數成長,爆肋道強勁,由於於今年華
冠為SONY Ericsson訂工訂單款四款,比去年多出兩款,因此,公司對
於今年度業績展望相當有信心,全年出貨量有機會比去年成長五成,
達一千五百萬支,早盤股價在二五元附近,華宇持股張數達一三.四
三萬張,潛在獲利可觀。
手機按鍵廠商閎暉身為旭麗,目前是光寶持股五一.八七%的轉投資
公司,由於該公司在按鍵市場投入相當久,轉入手機市場後更是如魚
得水,包括Nokia、西門子、Sony Ericsson、Moto等國際手機大廠都是
閎暉的出貨對象,去年該公司再新增華寶後,全年營收二六.二三億
元,成長率四五.七四%,稅後盈餘七.八四億元,EPS 八.六元,
今年第一季為傳統淡季,閎暉獲利稍降,不過,第二季起新客戶與新
訂單密集出貨,單季業績估將比第一季增三五%,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毛利率也可望比第一季提昇,第三季業績估將比第二季再好兩成,
據估計,該公司今年將有一股賺一股的實力,早盤該司股價一度達一
二七元的最高,由於光寶持有閎暉成本僅有二三.六九元,潛在獲利
估達三四億元。
英業達轉投資的英華達民國八九年設立,主要除了手機經營得不錯,
該公司也幫蘋果電腦代工I-Pod,因此,營收與獲利都有相當出色的表
現,上週該公司進一步拿到中國大陸手機內銷權,今年該司在大陸手
機的銷售量將可由目前的二、三十萬支倍,佔有率預估將提高到三%
,目前該公司在興櫃的股票已經達八四.五元,遠高於英華達的成本
二七.三五元,英華達日前已經申請上市,年底前可望順利掛牌,因
此,英華達屆時預計也將享有水漲船高效益。
<>
英華達(3367)宣佈同時拿下大陸GSM及TD-SCDMA手機內銷權
,由於引起大陸手機廠商反彈,已經引發滿城風雨。據了解,由於大
糖、華為及中興等大陸通訊大廠,對於由台灣手機廠商拿來首張 TD-
SCDMA內銷執照一事,表達「嚴重關切」,使得英華達對於TD-SCD-
MA手機執照一事轉趨低調,只表示「正與大陸相關單位瞭解中」。
,由於引起大陸手機廠商反彈,已經引發滿城風雨。據了解,由於大
糖、華為及中興等大陸通訊大廠,對於由台灣手機廠商拿來首張 TD-
SCDMA內銷執照一事,表達「嚴重關切」,使得英華達對於TD-SCD-
MA手機執照一事轉趨低調,只表示「正與大陸相關單位瞭解中」。
英華達上周取得大陸第一張第三代行動通訊(3G)手機生產銷售執
照,可以生產大陸標準TD-SCDMA的3G手機,引發大陸其他業者質
疑及爭議。對此,英華達昨(31)日低調回應,正在進行瞭解中。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27日公布第二波手機生產銷售的核准名單
,上海英華達、蘇州明基、深圳金立和深圳創維四家業者獲得核准
,但並未特意說明核准項目。
英華達隨即指出,已同時獲得GSM及TD-SCDMA兩項標準的生產銷售
執照。
不過,由於大陸華為、夏新、聯想等廠商都積極投入TD-SCDMA的研
發工作,第一張3G牌照卻由台資英華達取得,引發大陸業者和媒體
譁然。大陸媒體昨天報導指出,透過TD-SCDMA產業聯盟內部官員處
向發改委詢問3G手機牌照一事,發改委答覆從未發放3G手機牌照。
大陸官方目前已核准多張2G的GSM、CDMA手機生產銷售執照,但
由於希望培植本土3G規格,不僅遲遲沒有決定3G電信服務執照的規
格及張數,也未發放3G手機的執照,因此即使是摩托羅拉、諾基亞
等外商,目前也無法在大陸銷售3G手機。
大陸官方去年公布將手機生產銷售執照由審批制改為核准制後,許
多國內外業者都積極提出申請,目前已有兩批共七家新進業者通過
核准,另兩家業者則是增加了GSM的生產製造許可。
據了解,在申請程序上,必須由廠商主動提出申請何種標準,明基
此次僅提出申請GSM牌照,英華達則是同時提出GSM及TD-SCDMA
的申請,這可能是其他大陸業者沒有提出申請、自然也沒有獲得牌
照的原因。
大陸業者則指出,大陸官方還未發放3G營運牌照,哪家電信業者取
得什麼標準的3G網絡牌照都還沒有定案,現在就核准3G手機的生產
許可,顯得相當奇怪;況且大陸標準的最後一次商用測試還為結束
,發照時間應會在9月以後。
照,可以生產大陸標準TD-SCDMA的3G手機,引發大陸其他業者質
疑及爭議。對此,英華達昨(31)日低調回應,正在進行瞭解中。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27日公布第二波手機生產銷售的核准名單
,上海英華達、蘇州明基、深圳金立和深圳創維四家業者獲得核准
,但並未特意說明核准項目。
英華達隨即指出,已同時獲得GSM及TD-SCDMA兩項標準的生產銷售
執照。
不過,由於大陸華為、夏新、聯想等廠商都積極投入TD-SCDMA的研
發工作,第一張3G牌照卻由台資英華達取得,引發大陸業者和媒體
譁然。大陸媒體昨天報導指出,透過TD-SCDMA產業聯盟內部官員處
向發改委詢問3G手機牌照一事,發改委答覆從未發放3G手機牌照。
大陸官方目前已核准多張2G的GSM、CDMA手機生產銷售執照,但
由於希望培植本土3G規格,不僅遲遲沒有決定3G電信服務執照的規
格及張數,也未發放3G手機的執照,因此即使是摩托羅拉、諾基亞
等外商,目前也無法在大陸銷售3G手機。
大陸官方去年公布將手機生產銷售執照由審批制改為核准制後,許
多國內外業者都積極提出申請,目前已有兩批共七家新進業者通過
核准,另兩家業者則是增加了GSM的生產製造許可。
據了解,在申請程序上,必須由廠商主動提出申請何種標準,明基
此次僅提出申請GSM牌照,英華達則是同時提出GSM及TD-SCDMA
的申請,這可能是其他大陸業者沒有提出申請、自然也沒有獲得牌
照的原因。
大陸業者則指出,大陸官方還未發放3G營運牌照,哪家電信業者取
得什麼標準的3G網絡牌照都還沒有定案,現在就核准3G手機的生產
許可,顯得相當奇怪;況且大陸標準的最後一次商用測試還為結束
,發照時間應會在9月以後。
明基(2352)、英華達(3367)自有品牌手機角力戰從台灣打到大
陸,明基喊出今年大陸100萬支目標與2%市占率目標、英華達喊出
180萬支及市占率3%目標,雙方近期都積極在大陸一級城市北京、
上海等地招兵買馬,兩強要在大陸拿下5%市占率。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日前公布第二波大陸手機生產執照新進廠
商名單,蘇州明基、上海英華達分別通過核准,終於順利取得大陸
手機市場入場券。明基和英華達目前分占台灣國產手機品牌前二大
,並已持續將近兩年。
明基與英華達今年手機出貨目標都是1,000萬支,但明基自有品牌手
機目標600萬支、全球市占率1%,英華達自牌手機目標300萬支、由
於僅在大陸行銷,所以大陸市占率3%;為了拓展大陸品牌知名度,
雙方也都採用代言人策略,不約而同找上年輕團體,明基找上男生
樂團五月天,英華達則是女生重唱團體SHE。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昨(30)日表示,明基去年已經透過合資公司,
和中電通信(CECT)以雙品牌在大陸推出手機,正式取得執照後,
未來將省掉不必要的限制,行銷和業務活動的效率可以提高,並將
從二、三級城市前進一級城市,著重廣州、上海、北京、成都等市
場。
明基網通事業群總經理陳盛穩說,去年在大陸銷售手機約30萬至
40 萬支,今年目標挑戰100萬支;在新興國家市場中,今年在中國
大陸、印度市場都會積極運作,墨西哥市場最近也有不錯進展,
單月出貨量超過10萬支,俄羅斯和巴西則會比較慢進入。
相較於明基的全球市場布局,英華達則專注在大中華區。英華達總
經理李家恩日前表示,今年自有品牌手機目標300萬支,台灣市場
120萬支、大陸市場180萬支,在正式取得執照後,希望今年挑戰大
陸市占率3%,台灣則仍以第三名、20%為目標。
陸,明基喊出今年大陸100萬支目標與2%市占率目標、英華達喊出
180萬支及市占率3%目標,雙方近期都積極在大陸一級城市北京、
上海等地招兵買馬,兩強要在大陸拿下5%市占率。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日前公布第二波大陸手機生產執照新進廠
商名單,蘇州明基、上海英華達分別通過核准,終於順利取得大陸
手機市場入場券。明基和英華達目前分占台灣國產手機品牌前二大
,並已持續將近兩年。
明基與英華達今年手機出貨目標都是1,000萬支,但明基自有品牌手
機目標600萬支、全球市占率1%,英華達自牌手機目標300萬支、由
於僅在大陸行銷,所以大陸市占率3%;為了拓展大陸品牌知名度,
雙方也都採用代言人策略,不約而同找上年輕團體,明基找上男生
樂團五月天,英華達則是女生重唱團體SHE。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昨(30)日表示,明基去年已經透過合資公司,
和中電通信(CECT)以雙品牌在大陸推出手機,正式取得執照後,
未來將省掉不必要的限制,行銷和業務活動的效率可以提高,並將
從二、三級城市前進一級城市,著重廣州、上海、北京、成都等市
場。
明基網通事業群總經理陳盛穩說,去年在大陸銷售手機約30萬至
40 萬支,今年目標挑戰100萬支;在新興國家市場中,今年在中國
大陸、印度市場都會積極運作,墨西哥市場最近也有不錯進展,
單月出貨量超過10萬支,俄羅斯和巴西則會比較慢進入。
相較於明基的全球市場布局,英華達則專注在大中華區。英華達總
經理李家恩日前表示,今年自有品牌手機目標300萬支,台灣市場
120萬支、大陸市場180萬支,在正式取得執照後,希望今年挑戰大
陸市占率3%,台灣則仍以第三名、20%為目標。
眾所矚目的大陸開放手機內銷執照,第二波名單出爐,結果明基及英
華達順利過關,將可直接進入大陸市場銷售,後起之秀華碩、仁寶及
清華紫光合資的公司紫光海泰,也表達積極爭取的意願。
華達順利過關,將可直接進入大陸市場銷售,後起之秀華碩、仁寶及
清華紫光合資的公司紫光海泰,也表達積極爭取的意願。
大陸第二波手機內銷牌照審查結果昨(28)日出爐,共計四家手機
廠商拿到內銷權,英華達、明基都名列榜內,是繼一九九八年大霸拿
到內銷牌照後,七年來首度由國內廠商再拿到內銷權。
廠商拿到內銷權,英華達、明基都名列榜內,是繼一九九八年大霸拿
到內銷牌照後,七年來首度由國內廠商再拿到內銷權。
英華達近期將進行兩岸最大規模組織調整。英華達總經理李家恩已在
內部做了原則性的告知,首度將台灣與大陸的經營團隊藩籬打破、成
立大中華行銷團隊,由現任上海健聯公司總經理嚴宏圖擔任大中華行
銷團隊總經理,負責兩岸業務拓展,預定這次的調整行動將牽動英華
達兩岸一千三百人包括工廠、行銷、客服、業務人員,被視為是英華
達取得大陸手機內銷權前、部署大陸經營團隊的最重要一搏。
通路最新調查統計指出,英華達自去年十二月至今年四月,已連續五
個月蟬聯本土手機品牌龍頭,四月以六.七%領先明基的五.九%及
索尼愛立信的五.三%。但三大本土品牌相較於三月份市占,明顯下
滑各○.二到○.五個百分點,一般認為,土洋市占正隨著手機朝高
科技推展、正見「洋」盛、土「盛」的端倪。
李家恩在日前的股東會上,以大中華地區概念經營兩岸市場的談話內
容,已為英華達成立大中華行銷團隊預埋伏筆。據了解,雖然英華達
在台市占仍能挺住本土第一,但相較過去八%到九%高峰期不能同日
而語。
嚴宏圖曾擔台灣大哥大業務副總經理,在前台灣大副董事長李大程推
展CT2 時,一路負責全省通路、也在台灣大哥大成立台灣電店後、出
任電店總經理,不僅在業界、與通路商之間的革命情感濃厚,樹立口
碑;離開台灣大之後,去年轉任英華達位在上海的健聯公司總經理,
預定近期覆新、並往來兩岸。
內部做了原則性的告知,首度將台灣與大陸的經營團隊藩籬打破、成
立大中華行銷團隊,由現任上海健聯公司總經理嚴宏圖擔任大中華行
銷團隊總經理,負責兩岸業務拓展,預定這次的調整行動將牽動英華
達兩岸一千三百人包括工廠、行銷、客服、業務人員,被視為是英華
達取得大陸手機內銷權前、部署大陸經營團隊的最重要一搏。
通路最新調查統計指出,英華達自去年十二月至今年四月,已連續五
個月蟬聯本土手機品牌龍頭,四月以六.七%領先明基的五.九%及
索尼愛立信的五.三%。但三大本土品牌相較於三月份市占,明顯下
滑各○.二到○.五個百分點,一般認為,土洋市占正隨著手機朝高
科技推展、正見「洋」盛、土「盛」的端倪。
李家恩在日前的股東會上,以大中華地區概念經營兩岸市場的談話內
容,已為英華達成立大中華行銷團隊預埋伏筆。據了解,雖然英華達
在台市占仍能挺住本土第一,但相較過去八%到九%高峰期不能同日
而語。
嚴宏圖曾擔台灣大哥大業務副總經理,在前台灣大副董事長李大程推
展CT2 時,一路負責全省通路、也在台灣大哥大成立台灣電店後、出
任電店總經理,不僅在業界、與通路商之間的革命情感濃厚,樹立口
碑;離開台灣大之後,去年轉任英華達位在上海的健聯公司總經理,
預定近期覆新、並往來兩岸。
英華達昨日向證交所申請股票上市,若核准通過,將成為第一家適用
新承銷制度的上市公司,掛牌首五個營業日,沒有漲跌幅限制,承銷
商需肩負穩定股價責任。
新制除了穩定股價外,依照過去承銷定價,皆由發行公司和承銷商議
定,雖然有慣用公式定價,投資大眾可依循標準,判別股價高低,卻
容易偏離實際股價。
新承銷制度的上市公司,掛牌首五個營業日,沒有漲跌幅限制,承銷
商需肩負穩定股價責任。
新制除了穩定股價外,依照過去承銷定價,皆由發行公司和承銷商議
定,雖然有慣用公式定價,投資大眾可依循標準,判別股價高低,卻
容易偏離實際股價。
手機製造廠英華達(3367)17日向證交所送件申請上市,為二
○○五初以來第三家申請上市掛牌的公司。而以過去申請掛牌上市公
司的速度\'來看,英華達最快應第三季正式掛牌上市交易。
英華達目前資本額二八億元,二○○四年營收為七五九.九八億元,
較前一年度大幅成長一五○%,而二○○四年稅前達二四.四億元,
稅後為二○.九億元,每股稅前則為八.七一元,每股稅後則為七.
四六元。英華達除手機製造以外,也為蘋果代工生產iPod產品,這也
是讓英華達二○○四年營收大躍進的主因,然因其為 Apple 代工的
iPod 產品已是營收主力,此部分毛利率相對偏低,使得英華達二○
○四年實際獲利成長幅度遠低於營收大幅成長一五○%的表現,就稅
前成長率來看,僅較前一年成長約九.三八%。
○○五初以來第三家申請上市掛牌的公司。而以過去申請掛牌上市公
司的速度\'來看,英華達最快應第三季正式掛牌上市交易。
英華達目前資本額二八億元,二○○四年營收為七五九.九八億元,
較前一年度大幅成長一五○%,而二○○四年稅前達二四.四億元,
稅後為二○.九億元,每股稅前則為八.七一元,每股稅後則為七.
四六元。英華達除手機製造以外,也為蘋果代工生產iPod產品,這也
是讓英華達二○○四年營收大躍進的主因,然因其為 Apple 代工的
iPod 產品已是營收主力,此部分毛利率相對偏低,使得英華達二○
○四年實際獲利成長幅度遠低於營收大幅成長一五○%的表現,就稅
前成長率來看,僅較前一年成長約九.三八%。
為了整合兩岸品牌市場的戰力,英華達(3367)已將台灣及大陸
的品牌部門整合,由嚴宏圖及陳鶴鳴二員大將分別主掌通路及行銷。
英華達總經理李家恩表示,二○○五年兩岸市場自有品牌手機的銷售
目標為三○○萬支,希望拿下大陸三%的市佔率。
李家恩指出,目前 OKWAP 在台灣手機市場的佔有率近十%,未來將
以二○%為努力目標,至於大陸市場的成長空間很大,將以三%市佔
率為目標,整體而言,二○○五年將以三○○萬支為銷售目標,較二
○○四年的一○○多萬支倍數成長,其中二○○五年第一季已銷售五
○萬支。
為了強化大陸品牌市場的運作,英華達已在上海成立英華達上海數碼
電子銷售公司,由嚴宏圖擔任總經理,並分別在北京、廣州成立據點
,分別負責華東、華北及華南市場的操作。嚴宏圖強調,目前在華東
市場的佔有率已達四%,希望華南及華北也能追上來。
英華達上海電子總經理何代水表示,除了原有的上海桂箐廠外,目前
正以租用廠房的形式,在浦東新廠建立自有產能,其中桂箐廠以生產
科學繪圖機、PDA、MP3播放器及新產品為主,浦東新廠則在第三季
逐步開廠營運,將以手機及PDA為主,至於台北工廠則以自有品牌手
機為主。
英華達十日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九三年財務報表,二○○四年營收
達新台幣七六○億元,稅前淨利達二四.四億元,每股稅後為七.七
四元,會中並決議發放現金股利五.六元及股票股利一元。
雖然營收成長可觀,不過,英華達的營業毛利,從二○○三年的一六
%,大幅下滑為二○○四年的九%。英華達表示,毛利下滑主要是因
為代工業務大幅攀高,目前已佔整體營收的八成以上,自有品牌則不
到二成,使得毛利受到明顯稀釋,至於二○○五年的獲利狀況,目前
仍難預估。
此外,英華達也公佈四月營收,營收八八.五億元,較二○○四年
同期大增一四六%,累積前四月營收為三二一億元,成長率達一二
九%。
的品牌部門整合,由嚴宏圖及陳鶴鳴二員大將分別主掌通路及行銷。
英華達總經理李家恩表示,二○○五年兩岸市場自有品牌手機的銷售
目標為三○○萬支,希望拿下大陸三%的市佔率。
李家恩指出,目前 OKWAP 在台灣手機市場的佔有率近十%,未來將
以二○%為努力目標,至於大陸市場的成長空間很大,將以三%市佔
率為目標,整體而言,二○○五年將以三○○萬支為銷售目標,較二
○○四年的一○○多萬支倍數成長,其中二○○五年第一季已銷售五
○萬支。
為了強化大陸品牌市場的運作,英華達已在上海成立英華達上海數碼
電子銷售公司,由嚴宏圖擔任總經理,並分別在北京、廣州成立據點
,分別負責華東、華北及華南市場的操作。嚴宏圖強調,目前在華東
市場的佔有率已達四%,希望華南及華北也能追上來。
英華達上海電子總經理何代水表示,除了原有的上海桂箐廠外,目前
正以租用廠房的形式,在浦東新廠建立自有產能,其中桂箐廠以生產
科學繪圖機、PDA、MP3播放器及新產品為主,浦東新廠則在第三季
逐步開廠營運,將以手機及PDA為主,至於台北工廠則以自有品牌手
機為主。
英華達十日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九三年財務報表,二○○四年營收
達新台幣七六○億元,稅前淨利達二四.四億元,每股稅後為七.七
四元,會中並決議發放現金股利五.六元及股票股利一元。
雖然營收成長可觀,不過,英華達的營業毛利,從二○○三年的一六
%,大幅下滑為二○○四年的九%。英華達表示,毛利下滑主要是因
為代工業務大幅攀高,目前已佔整體營收的八成以上,自有品牌則不
到二成,使得毛利受到明顯稀釋,至於二○○五年的獲利狀況,目前
仍難預估。
此外,英華達也公佈四月營收,營收八八.五億元,較二○○四年
同期大增一四六%,累積前四月營收為三二一億元,成長率達一二
九%。
英華達(3367)計畫今年全力衝刺大陸自有品牌OKWAP手機業務
,最近進行兩岸組織重整。英華達上海數碼公司已登記成立,由
前台灣大副總嚴宏圖擔任總經理,負責業務;大陸行銷事務則由
台灣品牌管理處統一管轄。
英華達總經理李家恩表示,英華達今年第一季銷售自有品牌手機
共50萬支,全年將衝刺300萬支目標,英華達在華東市場占有率達
4%,最近將在廣州成立華南分公司,全年大陸市占率目標為3%以
上。若加上低功率行動電話(PHS手機)與代工業務,英華達今
年手機出貨目標1,000萬支。
英華達昨(10)日舉行股東會,通過去年財報及盈餘分配案等議
案。英華達去年營收759.97億元,比前年成長1.5倍,稅後純益
20.9億元,則比前年微幅成長8.7%,每股稅後純益7.74元,配發盈
餘共6.6元,其中現金股利5.6元、股票股利1元。
英華達計畫17日送件申請上市,依法定流程規劃,可望在10月進
行現金增資與新股承銷作業,在11月正式掛牌上市交易。
英華達去年毛利率驟降為6%,遠遜於前年的13%水準。李家恩解釋
,這是因為去年代工客戶訂單大幅成長,而該項產品的毛利偏低。
英華達去年為蘋果電腦代工MP3播放器「iPod」的營收比重高達七
成,較前年的四成大幅增加,也因此拉低毛利率,但營收仍持續成
長。英華達4月營收88.5億元,前四月營收已達321億元,比去年同
期成長129.15%。
OKWAP將是今年英華達維持獲利水準的關鍵。李家恩說,英華達
在台灣已經擠入市場前三大,希望轉移台灣經驗到大陸市場,因
此計畫整合兩岸OKWAP平台,由嚴宏圖負責業務工作,台灣品牌
管理處協理陳鶴鳴則升任副總,未來也將負責大陸市場的OKWAP
行銷及客戶服務。
嚴宏圖則表示,今年大陸五一買氣頗佳,北京市場甚至一日銷售
出80萬支手機,但手機買氣格外集中在一兩天。整體來說,英華
達大陸手機銷售逐漸成長,第二季數量即有機會超過台灣數量,
通路布局仍是大陸市場關鍵,目前大陸通路人員約1,000人。
,最近進行兩岸組織重整。英華達上海數碼公司已登記成立,由
前台灣大副總嚴宏圖擔任總經理,負責業務;大陸行銷事務則由
台灣品牌管理處統一管轄。
英華達總經理李家恩表示,英華達今年第一季銷售自有品牌手機
共50萬支,全年將衝刺300萬支目標,英華達在華東市場占有率達
4%,最近將在廣州成立華南分公司,全年大陸市占率目標為3%以
上。若加上低功率行動電話(PHS手機)與代工業務,英華達今
年手機出貨目標1,000萬支。
英華達昨(10)日舉行股東會,通過去年財報及盈餘分配案等議
案。英華達去年營收759.97億元,比前年成長1.5倍,稅後純益
20.9億元,則比前年微幅成長8.7%,每股稅後純益7.74元,配發盈
餘共6.6元,其中現金股利5.6元、股票股利1元。
英華達計畫17日送件申請上市,依法定流程規劃,可望在10月進
行現金增資與新股承銷作業,在11月正式掛牌上市交易。
英華達去年毛利率驟降為6%,遠遜於前年的13%水準。李家恩解釋
,這是因為去年代工客戶訂單大幅成長,而該項產品的毛利偏低。
英華達去年為蘋果電腦代工MP3播放器「iPod」的營收比重高達七
成,較前年的四成大幅增加,也因此拉低毛利率,但營收仍持續成
長。英華達4月營收88.5億元,前四月營收已達321億元,比去年同
期成長129.15%。
OKWAP將是今年英華達維持獲利水準的關鍵。李家恩說,英華達
在台灣已經擠入市場前三大,希望轉移台灣經驗到大陸市場,因
此計畫整合兩岸OKWAP平台,由嚴宏圖負責業務工作,台灣品牌
管理處協理陳鶴鳴則升任副總,未來也將負責大陸市場的OKWAP
行銷及客戶服務。
嚴宏圖則表示,今年大陸五一買氣頗佳,北京市場甚至一日銷售
出80萬支手機,但手機買氣格外集中在一兩天。整體來說,英華
達大陸手機銷售逐漸成長,第二季數量即有機會超過台灣數量,
通路布局仍是大陸市場關鍵,目前大陸通路人員約1,000人。
筆記型電腦廠英業達(2356)第一季獲利公佈,由於毛利率並無回升
跡象,而上海浦東新廠持續擴建生產線,資本支出增加,因此,單季
稅後純益還較去年同期衰退一四%,每股稅後純益○.一九元。相對
的,其子公司英華達(3367)卻持續寫下佳績,單季每股稅後純益一
.九元,剛好是母公司的十倍水準,也顯示出消費型電子產品的毛利
率確實優於NB產業。
跡象,而上海浦東新廠持續擴建生產線,資本支出增加,因此,單季
稅後純益還較去年同期衰退一四%,每股稅後純益○.一九元。相對
的,其子公司英華達(3367)卻持續寫下佳績,單季每股稅後純益一
.九元,剛好是母公司的十倍水準,也顯示出消費型電子產品的毛利
率確實優於NB產業。
台灣手機業者持續加碼投資進軍大陸手機市場。英華達(3367)、
大霸(5304)子公司-上海迪比特正式加入大陸第三代行動通訊(3G
)標準-TD-SCDMA產業聯盟;英華達、大霸近期也分別在上海舉行
經銷商大會,強化通路信心。
全球3G標準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是以歐規GSM升級的WCDMA,目
前投入業者最多,支援的系統業者也最多;第二是以美規CDMA升級
的CDMA2000,則是目前全球使用用戶最多的標準;第三是大陸特有
標準TD-SCDMA,現在則尚在發展階段,還未導入商業化。
TD-SCDMA產業聯盟宣布,UT斯達康、上海貝拉阿爾卡特、眾友科
技、上海迪比特、英華達、中山通宇及中創信測等七家公司以正式
加入TD-SCDMA產業聯盟。截至目前為止,該聯盟成員已達21家,
涵蓋國內外知名廠商,從上游晶片到下游手機廠都有。
大霸、英華達在去年底的北京通信展上,已經初步展出符合
TD-SCDMA標準的原型樣機。當時,共有十多款大陸標準的3G手機
集體亮相,包括海信、重郵信科、聯想、南方高科、中電賽龍、夏
新、波導、英華達、普天和大唐移動等。
大霸、英華達最近在大陸手機市場的動作積極。大霸15日在上海舉
行經銷商大會,宣布新的營銷策略及新產品,大霸董事長莫皓然指
出,將把上海迪比特分拆為產品、品牌及銷售三家公司,負責不同
職能,還將從台灣加碼投資大陸8,460萬美元,這項議案將提請6月
的大霸股東會通過。
莫皓然說,未來在大陸將以雙品牌策略銷售,1,500元人民幣以下
的產品仍沿用「迪比特」品牌,高階手機則以「迪比菲利」推出。
大霸(5304)子公司-上海迪比特正式加入大陸第三代行動通訊(3G
)標準-TD-SCDMA產業聯盟;英華達、大霸近期也分別在上海舉行
經銷商大會,強化通路信心。
全球3G標準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是以歐規GSM升級的WCDMA,目
前投入業者最多,支援的系統業者也最多;第二是以美規CDMA升級
的CDMA2000,則是目前全球使用用戶最多的標準;第三是大陸特有
標準TD-SCDMA,現在則尚在發展階段,還未導入商業化。
TD-SCDMA產業聯盟宣布,UT斯達康、上海貝拉阿爾卡特、眾友科
技、上海迪比特、英華達、中山通宇及中創信測等七家公司以正式
加入TD-SCDMA產業聯盟。截至目前為止,該聯盟成員已達21家,
涵蓋國內外知名廠商,從上游晶片到下游手機廠都有。
大霸、英華達在去年底的北京通信展上,已經初步展出符合
TD-SCDMA標準的原型樣機。當時,共有十多款大陸標準的3G手機
集體亮相,包括海信、重郵信科、聯想、南方高科、中電賽龍、夏
新、波導、英華達、普天和大唐移動等。
大霸、英華達最近在大陸手機市場的動作積極。大霸15日在上海舉
行經銷商大會,宣布新的營銷策略及新產品,大霸董事長莫皓然指
出,將把上海迪比特分拆為產品、品牌及銷售三家公司,負責不同
職能,還將從台灣加碼投資大陸8,460萬美元,這項議案將提請6月
的大霸股東會通過。
莫皓然說,未來在大陸將以雙品牌策略銷售,1,500元人民幣以下
的產品仍沿用「迪比特」品牌,高階手機則以「迪比菲利」推出。
各家興櫃公司董事會通過的盈餘分派案陸續出爐,就目前已公告的公
司來看,至少有達康網(3364)第七家公司股利超過五元,其中達康
網擬配發二十元股票股利,高居興櫃之冠;現金股息部份,律勝(33
54)擬配發六元現金股息,暫居領先地位。
預計股利超過五元的公司,包括了港建(3093)、一零四(3130)、
雙鴻(3324)、律勝、達康網、英華達(3367)及玉晶光電(3406)
等七家。
這七家公司中,達康網股利最高,去年該公司營收近五.二億元,稅
後盈餘一.二六億元,因股本僅五千萬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三一.
三一元;也因股本小,該公司今年擬採高股利政策,董事會通過每股
擬配發二十元股利,且悉數配發股票股利。
至於目前股價居興櫃之冠的玉晶光電,去年營收達二○.九二億元,
合併營收約二十五億元,在認列大陸廠的獲利之後,稅後純益高達九
.五八億元,因股本也僅有四.○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二十三元
;因獲利突出,公司今年也採高股利政策,董事會通過擬配發十元股
利,股票及現金各半。
股利排名第三的公司為律勝,該公司去年營收一三.二五億元,稅後
盈餘四.七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也達到一一.九元;因律勝近幾年
來獲利突出,截至去年底負債比僅一七.一二%,股本四.二一億元
,流動資產近七億元,所以,董事會通過擬配發六元現金股息及三元
股票股利,股利合計九元,其中六元現金股息目前高居興櫃公司之冠
。
一零四人力銀行去年自結營收八.一億元,稅後盈餘二.四九億元,
每股稅後盈餘一○.六八元;該公司近年來因營運獲利出色,公司也
採高股利政策,董事會通過擬配發五.三九餘元現金股息及二.一三
餘元股票股利,合計股利達七.五二元。
英業達旗下的英華達,去年營收達七五九.九八億元,稅後盈餘二○
.九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七.七四元,雖然低於前一年的八.一八
元,但表現仍相當搶眼;董事會通過擬配發五.六元現金股息及一元
股票股利,合計股利六.六元。
最後兩家公司股利超過五元的公司,分別為雙鴻及港建,其中,雙鴻
去年自結營收二四.一八億元,稅前盈餘二.七五億元,每股稅後盈
餘達到一○.○八元;董事會通過擬配發二.七八元現金股息和二.
七八元股票股利,股利合計五.五六元。港建去年營收達到六.三七
億元,稅後盈餘一.八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六.七元,創該公
司獲利新猷,董事會通過擬配發四元現金股息及一元股票股利,合計
股利五元。
除了這七家股利超過五元的公司外,另也有七家公司股利在四元至五
元之間,分別為圓創(3298):現金二.二三五元,股票二.二九一
元;露絲貝兒(1794):現金一.五元,股票三元;振樺(8114):
現金三.五元,股票一元;正利(2628):現金一.八元,股票二.
五元;斐成(3313):現金三.五元,股票○.五元;崇越電(3388
):現金四元;達和(6701):現金三元,股票一元。
司來看,至少有達康網(3364)第七家公司股利超過五元,其中達康
網擬配發二十元股票股利,高居興櫃之冠;現金股息部份,律勝(33
54)擬配發六元現金股息,暫居領先地位。
預計股利超過五元的公司,包括了港建(3093)、一零四(3130)、
雙鴻(3324)、律勝、達康網、英華達(3367)及玉晶光電(3406)
等七家。
這七家公司中,達康網股利最高,去年該公司營收近五.二億元,稅
後盈餘一.二六億元,因股本僅五千萬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三一.
三一元;也因股本小,該公司今年擬採高股利政策,董事會通過每股
擬配發二十元股利,且悉數配發股票股利。
至於目前股價居興櫃之冠的玉晶光電,去年營收達二○.九二億元,
合併營收約二十五億元,在認列大陸廠的獲利之後,稅後純益高達九
.五八億元,因股本也僅有四.○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二十三元
;因獲利突出,公司今年也採高股利政策,董事會通過擬配發十元股
利,股票及現金各半。
股利排名第三的公司為律勝,該公司去年營收一三.二五億元,稅後
盈餘四.七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也達到一一.九元;因律勝近幾年
來獲利突出,截至去年底負債比僅一七.一二%,股本四.二一億元
,流動資產近七億元,所以,董事會通過擬配發六元現金股息及三元
股票股利,股利合計九元,其中六元現金股息目前高居興櫃公司之冠
。
一零四人力銀行去年自結營收八.一億元,稅後盈餘二.四九億元,
每股稅後盈餘一○.六八元;該公司近年來因營運獲利出色,公司也
採高股利政策,董事會通過擬配發五.三九餘元現金股息及二.一三
餘元股票股利,合計股利達七.五二元。
英業達旗下的英華達,去年營收達七五九.九八億元,稅後盈餘二○
.九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七.七四元,雖然低於前一年的八.一八
元,但表現仍相當搶眼;董事會通過擬配發五.六元現金股息及一元
股票股利,合計股利六.六元。
最後兩家公司股利超過五元的公司,分別為雙鴻及港建,其中,雙鴻
去年自結營收二四.一八億元,稅前盈餘二.七五億元,每股稅後盈
餘達到一○.○八元;董事會通過擬配發二.七八元現金股息和二.
七八元股票股利,股利合計五.五六元。港建去年營收達到六.三七
億元,稅後盈餘一.八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六.七元,創該公
司獲利新猷,董事會通過擬配發四元現金股息及一元股票股利,合計
股利五元。
除了這七家股利超過五元的公司外,另也有七家公司股利在四元至五
元之間,分別為圓創(3298):現金二.二三五元,股票二.二九一
元;露絲貝兒(1794):現金一.五元,股票三元;振樺(8114):
現金三.五元,股票一元;正利(2628):現金一.八元,股票二.
五元;斐成(3313):現金三.五元,股票○.五元;崇越電(3388
):現金四元;達和(6701):現金三元,股票一元。
英華達(3367)連續第二年繳出亮眼的獲利成績單,公司也決定再度
配發五.六元現金股息和一元股票股利,連續兩年蟬聯興櫃的配息冠
軍。
英華達去年每股稅後純益七.七四元,雖比前年的八.一八元要少,
但稅後純益的絕對值仍成長一億七千萬元,在系統組裝廠當中,仍是
名列前茅。該公司今年的股利政策,與去年完全一樣,雖然股利總額
六.六元,與玉晶光電的十元有一段差距,但玉晶的現金和股票各五
元,因此英華達的現金股息額度仍高於玉晶,連續第二年蟬聯興櫃配
息冠軍。
英華達預定在五月份送件申請上市,順按照進度,十一月可掛牌。該
公司規劃要以現增新股掛牌上市,額度為二億三千萬元。
配發五.六元現金股息和一元股票股利,連續兩年蟬聯興櫃的配息冠
軍。
英華達去年每股稅後純益七.七四元,雖比前年的八.一八元要少,
但稅後純益的絕對值仍成長一億七千萬元,在系統組裝廠當中,仍是
名列前茅。該公司今年的股利政策,與去年完全一樣,雖然股利總額
六.六元,與玉晶光電的十元有一段差距,但玉晶的現金和股票各五
元,因此英華達的現金股息額度仍高於玉晶,連續第二年蟬聯興櫃配
息冠軍。
英華達預定在五月份送件申請上市,順按照進度,十一月可掛牌。該
公司規劃要以現增新股掛牌上市,額度為二億三千萬元。
拜大客戶美國MP3 龍頭廠去年出貨暴增之賜,身為唯一組裝廠的英華
達(3367)業績明顯受惠,過去兩年的營收成長率分別為一一七
%和一四九%,每股純益都超過七元,而今年前二月營收仍較去年同
期成長一倍以上,成長力道可觀。而英華達昨(廿三)日在興櫃的價
位,也寫下八七.三元的掛牌後新高。
近期「3P概念股」成為國內股市主流,只要有公司沾上「iPod」、
「PSP」、「GPS」原的接單、出貨題材,股價一律大漲。而英華達身
為其中一 P 的唯一系統組裝廠,受惠的程度最高,原本最有機會上演
狂飆行情,但因為仍位於興櫃市場,因此股價漲幅相對落後,昨日即
使寫下掛牌興櫃後的新高,但也還不到九十元價位。
英華達過去兩年的營收成長率,分別為一一七%和一四九%,都超過
一倍,寫下了耀眼的佳績。在獲利方面,去年因出貨給OEM客戶的營
收比重大增,毛利率因此被壓低,加上在海峽兩岸打造「 OKWAP 」
和「英華 OK」品牌的行銷廣告,以及第四季也承擔匯損,使得稅後
純益為二十億九千萬元,僅比前年微幅增加一億六千八百萬元。
不過,英華達從去年起就以配發現金股息為主,計配發五.六元現金
和一元股票股利,成為興櫃高配息的龍頭,也控制了股本的膨脹,因
此去年每股純益仍達七.七四元,連續第二年超過七元。
達(3367)業績明顯受惠,過去兩年的營收成長率分別為一一七
%和一四九%,每股純益都超過七元,而今年前二月營收仍較去年同
期成長一倍以上,成長力道可觀。而英華達昨(廿三)日在興櫃的價
位,也寫下八七.三元的掛牌後新高。
近期「3P概念股」成為國內股市主流,只要有公司沾上「iPod」、
「PSP」、「GPS」原的接單、出貨題材,股價一律大漲。而英華達身
為其中一 P 的唯一系統組裝廠,受惠的程度最高,原本最有機會上演
狂飆行情,但因為仍位於興櫃市場,因此股價漲幅相對落後,昨日即
使寫下掛牌興櫃後的新高,但也還不到九十元價位。
英華達過去兩年的營收成長率,分別為一一七%和一四九%,都超過
一倍,寫下了耀眼的佳績。在獲利方面,去年因出貨給OEM客戶的營
收比重大增,毛利率因此被壓低,加上在海峽兩岸打造「 OKWAP 」
和「英華 OK」品牌的行銷廣告,以及第四季也承擔匯損,使得稅後
純益為二十億九千萬元,僅比前年微幅增加一億六千八百萬元。
不過,英華達從去年起就以配發現金股息為主,計配發五.六元現金
和一元股票股利,成為興櫃高配息的龍頭,也控制了股本的膨脹,因
此去年每股純益仍達七.七四元,連續第二年超過七元。
受惠於蘋果電腦MP3播放機 iPod 熱銷,負責組裝代工的英華達業績也
隨著水漲船高,加上手機品牌與代工銷售均有斬獲,二○○四年營收
七五九.九八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二○○三年大幅近一.五倍,
成長驚人。不僅營收大幅成長,英華達獲利能力也相當驚人,連續二
年的每股稅後(EPS)均超過七元,二○○四年EPS達七.七四元。唯
一美中不足的是,獲利成長遠不如營收,二○○四年稅前二四.四億
元,僅較二○○三年成長九.三八%;英華達表示,由於二○○四年
ODM代工業務大幅增加,遠高於自有品牌部分,加上自有品牌的促銷
費用亦增加,因此整體獲利成長幅度會不如營收。
因過去英華達為 iPod單一組裝代工廠,所以公司向來對 iPod代工業務
並不願多談,二○○四年受惠於 iPod於全球熱賣,英華達出貨大幅躍
升,二○○四年營收隨之攀高達七五九.九八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年增率一四八.三%。
英華達表示,公司目前業務大致分二大區塊,其一為ODM代工,另一
為自有品牌;其中,ODM代工為二○○四年成長最多的業務,包括 M
P3 播放機與手機等出貨,均有不錯成長性,因此帶動營收衝高,不過
也因此部分毛利率遠較自有品牌低,所以獲利增長幅度遠低於營收。
公司指出,二○○五年除了ODM代工部分仍會成長外,自有品牌業務
將是二○○五年公司拓展主力,尤其是鎖定大中華區發展的手機自有
品牌業務,台灣以OK-WAP為名,大陸以英華OK搭配貼牌來推動。隨
著二○○五年於大陸銷售領域擴大,目前預估二○○五年手機銷售可
達三○○萬支,其中大陸約一八○萬支,較二○○四年二○餘萬支成
長約八倍,台灣一二○萬支,也較二○○四年近一○○萬支成長逾二
成,二○○五年業績可望「一路走揚」。
隨著水漲船高,加上手機品牌與代工銷售均有斬獲,二○○四年營收
七五九.九八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二○○三年大幅近一.五倍,
成長驚人。不僅營收大幅成長,英華達獲利能力也相當驚人,連續二
年的每股稅後(EPS)均超過七元,二○○四年EPS達七.七四元。唯
一美中不足的是,獲利成長遠不如營收,二○○四年稅前二四.四億
元,僅較二○○三年成長九.三八%;英華達表示,由於二○○四年
ODM代工業務大幅增加,遠高於自有品牌部分,加上自有品牌的促銷
費用亦增加,因此整體獲利成長幅度會不如營收。
因過去英華達為 iPod單一組裝代工廠,所以公司向來對 iPod代工業務
並不願多談,二○○四年受惠於 iPod於全球熱賣,英華達出貨大幅躍
升,二○○四年營收隨之攀高達七五九.九八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年增率一四八.三%。
英華達表示,公司目前業務大致分二大區塊,其一為ODM代工,另一
為自有品牌;其中,ODM代工為二○○四年成長最多的業務,包括 M
P3 播放機與手機等出貨,均有不錯成長性,因此帶動營收衝高,不過
也因此部分毛利率遠較自有品牌低,所以獲利增長幅度遠低於營收。
公司指出,二○○五年除了ODM代工部分仍會成長外,自有品牌業務
將是二○○五年公司拓展主力,尤其是鎖定大中華區發展的手機自有
品牌業務,台灣以OK-WAP為名,大陸以英華OK搭配貼牌來推動。隨
著二○○五年於大陸銷售領域擴大,目前預估二○○五年手機銷售可
達三○○萬支,其中大陸約一八○萬支,較二○○四年二○餘萬支成
長約八倍,台灣一二○萬支,也較二○○四年近一○○萬支成長逾二
成,二○○五年業績可望「一路走揚」。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