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元大投信強調,油價波動雖引發投資人關注,但石油ETF淨值快速下滑,並有大幅溢價狀況,原因為油價不斷探底,創2000年來新低,市場有強烈的逢低搶進意願,需求大於供給,導致石油ETF溢價過大,交易風險極高。
近來油市波動持續加劇,投資人在交易元大S&P石油(00642U)、與元大S&P原油正2前,皆應充分理解自身風險承受度,並嚴格控制部位。另考量油價下跌,也能關注反向型的元大S&P原油反1(00673R)進行避險。
與此同時,投資人應隨時留意折溢價過大產生的波動風險,務必審慎評估價格合理性,以免蒙受投資損失。當中,元大S&P原油正2具有槓桿操作風險,屬於高波動產品,更限於短期交易,不適合追求長期投資或不熟悉該基金風險者交易。
元大投信表示,原則上槓反ETF的特性是當追蹤標的指數單日上漲1%,兩倍槓桿ETF當天表現就會上漲約2%,反之,反向一倍ETF當日報酬約跌1%。同理,若追蹤標的指數當日跌1%,則槓桿二倍ETF會下跌約2%,反向一倍ETF會上漲約1%(依各基金規範)。
但若持有槓反ETF連續二天以上,累積報酬將受到市場波動和複利效果影響,與一般ETF有別,因此槓反ETF操作,應每天都檢視績效並適度調整部位,不適合長期持有。
元大投信指出,槓反ETF投資期貨,投資人千萬不能以買賣股票的心態面對,在每日檢視時,應確實執行停利損,不宜長抱,也切勿以「撿便宜」的想法做攤平。另外,當ETF折溢價過大,投資人更要冷靜不躁進,以免大量湧入愈買愈高。
日前西德州原油5月合約收在-37.63美元,引發投資人對基金可能有負淨值的疑慮,對此,元大投信說明,基本上,基金不會有負的淨值,若真的出現,也毋須恐慌。
因為期貨信託基金管理辦法37條規定,期信基金(含石油原型及槓反ETF)受益人的責任僅限於申購時所支付的申購價款,如基金淨值為負數時,該差額應由期貨信託事業負擔。故基金淨值減損為零或負數,對投資人最大損失均為投入之本金。
另一方面,由於元大S&P原油正2(00672L)淨值快速下跌,引發清算疑慮,在流程上,根據該基金信託契約第25條規定,若有以下信託契約規範情事之一發生時,經金管會的核准和證交所同意基金終止上市,基金才會進行下市。
其中,規範條件中,包括期貨信託公司基於市況判斷,基金特性、規模或其他法律或事實上的原因,導致基金無法繼續經營;抑或因基金成立滿一年後,基金近30個營業日平均規模低於新台幣5,000萬元等,必須啟動清算,但不論條件內容,都必須經金管會核准和證交所同意下市,才會進行清算。
由於疫情擴散加劇油市供給過剩,CME 4月中對外公告,近期市場環境可能造成CME能源期貨合約出現負值,CME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統仍正常運作,並不受市場行情影響。
不久,4月20日西德州原油5月合約收在每桶-37.63美元,代表持有原油不僅毫無價值,每桶還要額外付出37.63美元,才能完成交割。法人分析,此部分反映疫情衝擊之鉅,供油過剩甚至導致儲放空間嚴重不足,在5月合約逼近到期而表現異常,期貨報價頭一遭跌破0元,此一瞬間市況讓多數投資人根本無法獲利。
另一方面,油價大跌也導致各國石油ETF大幅調整,全球最大的石油ETF-「美國石油基金(USO)」,已經清掉近月合約,並申請不再增加新籌碼,基本上轉成封閉型基金,再度顯示油價波動劇烈到非常理可判斷,元大投信特此呼籲,投資人投資商品前應格外小心,對產品有充分認知才能交易。
留意投資風險
台股中,連動油價的元大S&P原油正2(00672L)也因為行情影響,淨值持續下跌甚至有下市危機。對此元大投信說明,雖然元大S&P原油正2,已獲金管會豁免,於今年9月30日前,得不受基金平均淨值跌幅達一定比率須終止期貨信託契約的清算規定,但投資人仍應留意投資風險。
而且,豁免不代表示完全無下市或清算可能,最終係回歸基金信託契約及公開說明書規範。
元大投信指出,元大S&P原油正2為石油槓反ETF,在投資上,特別需要事先了解風險才能從事交易。
根據證交所受益憑證買賣辦法第四條,投資人首次買賣槓反ETF前,都必須具備適格性條件,包括已開立信用交易帳戶;或最近一年委託買賣認購(售)權證成交十筆(含)以上;或是最近一年委託買賣期交所上市的期貨交易契約成交達十筆(含)以上;亦或有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ETF)受益憑證或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ETF)受益憑證買進成交紀錄。
詳閱說明資訊
除此,元大投信自發行商品以來,不斷強調此類產品不適用長期持有,且必須「每日」檢視部位並做好風險管理,提醒投資人交易前除了考量自身風險的承受度,也要詳閱基金公司說明書及官網資訊(如即時估計淨值與折溢價等)。
依據前述同辦法之第三條規定,投資人買賣槓桿╱反向ETF前,亦應簽署風險預告書,券商始得接受委託。種種規範都呼籲槓反ETF投資風險,較一般的原型ETF更大,並非人人都能投資,一定要充分理解才能交易。
根據相關規定,期貨信託基金受益人責任僅限於申購時所支付的申購價款,當淨資產價值為負數時,差額應由期貨信託事業負擔,對投資人而言,基金淨值減損為零或負數的最大損失為投入本金。
另一方面,依據元大S&P原油正2ETF信託契約第25條規定,要經過金管會核准,以及證交所同意基金終止上市後,基金才會進行下市清算作業,從向金管會申請核准到基金下市時間長達一個月,期間投資人仍可以在次級市場正常交易。
但若下市後進入清算程序時,依據信託契約第26條規定,元大投信將會依資產處分後餘額,依受益權單位數的比例分派予各受益人。
元大投信說明,原油ETF溢價主因在於油價持續探底,創下2000年以來新低,加上投資人有強烈意願逢低搶進原油相關ETF,需求明顯大於供給,導致原油相關ETF出現大幅溢價狀況。
元大投信建議,近期原油市場行情波動持續加劇,元大投信再度呼籲投資人在交易元大S&P石油ETF、元大S&P原油正2ETF前,應充分了解自身風險承受度,並嚴格控制部位風險,在油價下跌之際,也能透過元大S&P原油反1ETF進行避險。
此外,投資時應特別注意折溢價過大所產生的價格波動風險,務必審慎評估價格合理性,避免蒙受損失。尤其元大S&P原油正2ETF具有槓桿操作風險,屬於高波動產品,僅限於短線交易,不適合追求長期投資且不熟悉風險及特性的投資人。
台股市場近來表現亮眼,吸引不少投資人湧入,其中元大投信旗下的台股基金更是熱門。近期,元大高股息優質龍頭台股基金規模快速擴大,即將突破500億元大關,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該基金在3月下旬IPO募資期間,短短一周內就募集了460億元,上市後仍受到投資人熱烈追捧。除了元大投信本身的業界地位,這也反映了投資者對台股後市的信心。
元大高股息優質龍頭台股基金以其產業龍頭為標的股,主打高股息,並在市場動盪時,能夠依靠基金管理團隊的操盤能力,避免投資於「過去股息發很高,但營運獲利已在走下坡、甚至今年發不出股息的公司」。這一特色讓該基金在市場上獨樹一幟,規模迅速擴大。許多先前投資債券型基金的投資者,尤其是高收債基金,因為海外債券拋售潮和新興市場貨幣鉅貶等因素,轉而投資這檔台股基金,尋求更好的投資機會。
總結來說,元大高股息優質龍頭台股基金的熱門程度,不僅反映了投資者對台股後市的信心,也顯示了該基金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未來,隨著台股市場的持續發展,這檔基金有望繼續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台北訊】近期全球疫情漸緩,歐洲多國開始解封、復工,這對股市來說是個好消息。台股在這波反彈中表現亮麗,吸引了不少投資人的目光。專家分析,台股的指數自高點修正幅度還是相當大的,這對關注公司治理、ESG相關商品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長期投資的絕佳時機。 富邦公司治理ETF經理人溫芳儀指出,雖然美國總經數據不理想,但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美股及台股股價還是會持續消化相關利空。不過,由於3月份的跌幅已經相當大,市場情緒逐漸平穩,下檔空間應該有限。 台股四大趨勢不變,首先是中國產業去美化,IC轉單效益顯著;其次是5G技術帶動網通升級和手機換機潮;第三是工具機、記憶體、被動元件等產業在2019年跌至谷底,2020年有望復甦;第四是台商資金回流和港資外逃效應。這些產業趨勢對股市也提供了下檔支撐。 在這波修正中,台股大部分類股修正幅度達30%至40%,相關供應鏈獲利下修幅度平均達10%至20%,加上半導體庫存不高,未來經濟活動恢復正常後,將會有不錯的回補庫存力道。 溫芳儀建議投資者考慮投資具有趨勢題材的主題性ETF,並採用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策略,尤其是近年來流行的永續投資主題。元大投信也強調,選股時應優先考慮那些具有抗跌領漲特性的大型龍頭權值股,並強調ESG將成為未來投資不可或缺的要件。
在IPO期間過後,投資人仍源源不斷挹注投資該檔基金規模,讓這 檔基金規模不斷向上養大,除了元大投信本身的業界龍頭地位,也顯 示投資人對台股後市的看好。
由於這檔基金除了以產業龍頭為標的股、主打高股息,特別在市場 動盪、產業景氣此消彼長之際,能夠有基金管理團隊操盤,避免只依 賴系統配置而投資到「過去股息發很高,但營運獲利已在走下坡、甚 至今年發不出股息的公司」,可說是能把一般的台股ETF所潛藏的缺 點給調節掉,是這檔台股基金最大的亮點,也是該檔基金才上市一個 月,規模就已遠超過市場其他同類基金。
據了解,由於該檔基金在配息上主打「高股息、月配息」,因此買 該檔基金的投資者,有不少先前投資大量的債券型基金,特別是高收 債基金淨值因為海外債券拋售潮、新興市場貨幣鉅貶等衝擊而大幅萎 縮,有不少原本滿手高收債的投資者,即有賣掉手中高收債部位「轉 檯」投資這檔台股基金。
富邦公司治理(00692)ETF經理人溫芳儀指出,近期美國總經數據表現不佳,持續反映相關衝擊,因疫情仍具不確定性,預期美股及台股股價將持續消化相關利空,但由於3月跌幅已深,在市場情緒趨緩下,下檔空間應有限。
此外,台股仍有四大趨勢不變,首先,中國產業持續去美化,受惠IC轉單效益。
其次,5G驅動網通升級潮及手機換機潮。
第三,部分產業如工具機、記憶體、被動元件等景氣循環谷底落於2019年,2020年有望復甦。
第四,台商資金回流加上港資外逃效應。上述產業趨勢也提供股市部分下檔支撐。
另外,此波修正下,台股大部分類股修正幅度高達30%至40%多,目前台股相關供應鏈獲利下修幅度平均達10%至20%,再加上半導體庫存不高,待未來經濟活動慢慢恢復正常後,搭配5G相關基地台以及手機放量,將會有不錯的回補庫存力道。
將來市場如果因為經濟數據不好有所修正,拉回反而為中長線不錯買點。
目前市場仍具不確定性,增加投資人選股及操作難度,溫芳儀建議投資人不妨考慮較具趨勢題材的主題性ETF,並採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如近年來國際投資市場蔚為風行的永續投資題材。
元大投信指出,選股時除優先選擇,擁有抗跌領漲特性較明顯的大型龍頭權值股,因應國際趨勢演變,全世界對E(環境議題)、S(社會責任)、G(公司治理)愈發重視且根據多家知名研究顯示落實ESG的企業,不僅經營效果是逐年成長,每股盈餘中位數更是年年攀升,顯示「ESG」將成為未來投資不可或缺的要件。
【台灣金融新聞】 為應對近期油價的波動,元大投信旗下ETF——元大S&P原油正2(00672L)已啟動「降槓桿、轉遠期」的管控措施,這一決策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元大投信針對此一措施,發布了四點詳細說明,強調其管理行為的合法性與合理性。 首先,元大投信指出,截至4月22日,元大S&P元油正2的規模已降至22.08億元,並持有3,066口西德州輕原油期貨口數,曝險比率達121%。這一數據顯示了市場波動對基金規模的影響。 其次,元大投信解釋,根據期貨信託契約規定,該ETF的主要目標是追蹤標的指數的表現,同時也允許基於市場或法規因素進行彈性調整,不會完全依照指數權值比例建置部位。 第三點說明,由於近期西德州輕原油的波動異常,特別是4月20日晚間出現的負值,元大投信指出,基於交易所保證金水位過高,其槓桿倍數只有1.47倍,若不進行即時調整,可能導致超額損失。 最後,元大投信表示,為了減少風險,他們在4月21日將9,335口6月份西德州輕原油期貨轉為3,025口7月份與774口12月份的期貨,並在22日進一步將7月份與12月份的期貨庫存轉為3,066口12月份期貨。 元大投信強調,這一系列的調整是基於善良管理人的責任,並且完全符合基金契約和相關法令規定,旨在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元大投信公告中,首先指出到4月22日為止,元大S&P元油正2規模下滑到22.08億元,持有西德州輕原油期貨口數3,066口,曝險比率為121%。
承上的第二點說明,係依期貨信託契約規定,元大S&P原油正2應儘可能在扣除各項必要費用後,以追蹤標的指數績效為主目標,不過該ETF也有彈性調整空間,可因考量市場或法規因素,使基金未全數依指數權值比例建置部位。
另外依該基金信託契約第16條第1項第4款規定,上市後投資於標的指數成分的原油期貨契約價值,不得低於基金淨值之100%,故基金得視市況彈性於100%~200%做曝險調整。
第三,因近期西德州輕原油波動驚人,4月20日晚間,5月西德州輕原油甚至出現負值,原本按規定,元大S&P原油正2應持倉6月份合約,但因交易所的保證金水位過高,單口原始保證金達9,350美元,如以22日結算價13.78美元估算,每口西德州輕原油6月份合約的市場契約價值13,780美元;就原始保證金計算,其槓桿倍數僅1.47倍。
元大投信指出,依21日市況,6月合約盤中最大跌幅68%,若未即時進行緊急作為,恐出現超額損失,故該公司係基於善良管理人責任,在管理資產上恪盡心力。
第四,元大投信21日將本基金持倉9,335口6月份西德州輕原油期貨,轉為3,025口7月份與774口的12月份西德州輕原油期貨,22日再將3,025口7月份與774口12月份西德州輕原油期貨庫存,轉為3,066口12月份期貨。
台灣元大投信近期傳出將對旗下原油正2ETF進行重大調整,市場盛傳該ETF將從原本的追蹤原油期價指數二倍降至一倍多,同時將原油期貨的配置從近月轉為遠月。對此,證券期貨局副局長蔡麗玲於23日表示,根據相關契約,在例外情況下,基金公司可以進行這樣的調整。若元大投信確實如此操作,她強調必須對外公告該基金的操作策略、理由以及追蹤誤差和風險管理措施。 蔡麗玲提到,她已經與元大投信進行溝通,該公司也確認了相關傳聞。根據該ETF的信託契約第16條,基金進行期貨交易商品的基本方針與範圍有規定,整體曝險部位要盡可能貼近基金淨值資產值的200%(即追蹤指數二倍)。然而,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可以將基金資產的部分比率用於交易非標的指數成份期貨約契或投資股票,以達成追蹤標的指數績效目標:一是市場或法規因素可能影響基金依指數權值比例建置部位;二是預期不同交易所、不同規格的原油期貨契約可能帶來較佳收益;三是考慮基金流動性風險或資產管理。 此外,該契約也規定,原則上基金上市後投資於標的指數原期貨的契約價值,不得低於淨資產價值的100%。蔡麗玲強調,這100%的規定在投資市場發生非預期事件時,可以例外不受此比率限制。信託契約中對投資方針及範圍都有明確規範。元大投信或任何投信公司都應遵守這些法規與契約的規定。若元大投信進行上述調整,則必須對外公告相關操作策略、理由、追蹤誤差及風險管理措施。
蔡麗玲說,針對外界傳聞已洽公司了解,元大投信表示,這檔基金的信託契約第16條,有關基金從事期貨交易商品的基本方針與範圍,有規定整體曝險部位,要盡可能貼近基金淨值資產值的200%(即追蹤指數二倍),但三種因素下,可將此基金資產之部分比率,去交易非標的指數成份期貨約契或投資股票,來達成追蹤標的指數績效目標。
包括可考量:一、市場或法規因素,可能使基金無法全數依指數權值比例建置部位;二、預期不同交易所、不同規格的原油期貨契約可能達到較佳收益;三、基於基金流動性風險或資產管理之考量。
同一條契約上也載明,原則上基金上市後投資於標的指數原期貨的契約價值,不得低於淨資產價值的100%。
蔡麗玲說,這100%主要關鍵,投資市場發生非預期事件時,可例外不受此比率限制,信託契約中約定針對投資方針及範圍,都有規範。原則上元大投信或任何投信,都應該遵守此法規與契約的規定,元大投信若真如此做,必需對外公告其該檔基金的操作策略、理由與追蹤誤差及風險管理的措施。
近日,台灣證交所提醒投資者,要特別留意原油ETF的投資風險。由於原油相關ETF淨值大幅下滑,並出現50%以上的溢價,甚至有ETF淨值跌至1元以下,溢價幅度高達500%。以元大S&P原油正2、街口S&P布蘭特油正2及元大S&P石油三檔ETF為例,在22日收盤時,溢價幅度分別達到624%、308%及59%。這主要是因為全球金融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原油需求大減、庫存攀升,導致價格重挫,行情波動下,連結原油期貨的ETF備受關注。
證交所強調,投資者在買賣ETF時,應先了解折溢價的概念。折溢價是ETF市價與淨值之間的差異,淨值反映ETF的實際價值,而市價則由市場供需決定。當市價偏離淨值時,市場參與者可透過申購或贖回來調節市場供需,縮小市價與淨值的差距。而造成折溢價的原因,除了投資者對未來價格變化的預期外,還有交易成本及在外流通單位無法及時增減等因素。
此外,連結海外市場的ETF可能因市場交易時間差,導致價格走勢無法完全反映標的於國際市場的交易時段資訊和價格變化。證交所也提醒投資者,期貨與槓桿反向ETF的漲跌波動較大,近期已將部分原油相關ETF列為「處置有價證券」,以提醒投資者注意評估交易風險。
台股油價ETF震盪不斷,元大S&P原油正2創四項紀錄!油價大跌,這檔ETF卻一度溢價500%,結果卻在終場大跌41%,成為個股單日最大跌幅紀錄。另一檔街口布蘭特油正2也跟著大跌35%,緊追在後。同時,元大S&P原油反1則因油價暴跌狂飆,漲幅達49%,創下第二高紀錄。專家提醒,石油ETF已經溢價過大,不適合積極布局,投資者應謹慎對待。
昨日油價大跌,元大S&P原油正2和街口布蘭特油正2兩檔槓桿ETF開盤就暴跌兩成,午後跌幅更是加倍,溢價也飆升至離奇的500%。這意味著投資者用6元價格搶1元的股票。終場,元大S&P原油正2下跌41%,街口布蘭特油正2下跌35%,分別創下個股單日最大和次大跌幅。對比之下,元大S&P原油反1則因油價暴跌狂飆,全天漲幅達49%,創下第二高紀錄。
元大投信也對投資者提出了六點提醒:行情波動非常大、無漲跌限制、風險極高、目前溢價過大代表股價嚴重偏離淨值、期貨型ETF短期交易熱但仍可能有流動性風險、有匯率影響績效的風險、只適合短期交易,不應長期持有。
石油ETF昨日表現「兩樣情」,由於油價盤中跌幅擴大,元大S&P原油正2、街口布蘭特油正2兩檔槓桿ETF,除開盤就暴跌兩成,午盤跌幅雙雙加大,溢價也離奇飆升,元大S&P原油正2最高時一度溢價500%,代表投資人以6元價格搶1元的股票。
終場元大S&P原油正2跌41%,街口布蘭特油正2跌35%,分別創下個股單日最大和次大跌幅。反向的元大S&P原油反1則因油價暴跌狂飆,全天漲49%,寫下僅次於過去富邦VIX一天漲56%的第二高紀錄。
元大投信也提醒,包括:一、行情波動非常大;二、無漲跌限制,風險極高;三、目前溢價過大代表股價嚴重偏離淨值。四、期貨型ETF雖短期交易熱,但仍可能有流動性風險;五、期貨型ETF有匯率影響績效的風險;六、只適合短期交易,不應長期持有。
證交所表示,近日原油相關正向ETF淨值大幅下滑,並連續出現50%以上溢價,其中,正向兩倍的ETF淨值甚至已跌至1元以下、溢價幅度曾高達500%,投資人應特別注意這類ETF淨值過低、溢價過大的風險。
據統計,元大S&P原油正2、街口S&P布蘭特油正2及元大S&P石油三檔ETF於22日各收2.06元、3.72元及7.44元,然至傍晚止因國際油價續跌,致溢價幅度各高達624%、308%、59%。
證交所說,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而波動加劇,國際原油也因需求大減、庫存攀升導致價格一再重挫,行情波動下,證交所上市連結原油期貨的ETF備受投資人關注,以元大S&P原油正2為例,2020年來至4月21日止,日均值達19.37億元,較2019年增加146%。
至於投資人買賣ETF,要先了解折溢價是什麼?證交所強調,折溢價是ETF市價與淨值間的差異。淨值反映ETF的實際價值,發行ETF的投信公司每日依ETF投資組合內持有的股票、其他有價證券、期貨合約等計算總資產價值,再扣除交易費用及基金開銷成本等即得到淨值。然投資人在集中市場像股票一樣買賣ETF時,是以市價來交易而非淨值。
證交所表示,市價高低由整體市場供需、買賣雙方力道決定。市價偏離淨值時,ETF流動量提供者或市場參與者可透過申購或贖回來增減在外流通單位數,調節市場供需不平衡,縮小市價跟淨值的差距。
折溢價發生原因為何?證交所解釋,一般來說,因投資人對未來價格變化的預期,加上執行申贖套利有交易成本,且在外流通單位無法及時增減,因此市價不會完全等於淨值。
另連結海外市場的ETF可能因國內外市場交易時間差,而使國內交易時段ETF的價格走勢無法反映標的於國際市場交易時段的資訊和價格變化,造成ETF收盤市價和台股收盤後才公布的ETF淨值有所落差。
證交所表示,期貨與槓桿反向ETF漲跌波動較大,為提醒投資人注意評估交易風險,近期已將部分原油相關ETF列為「處置有價證券」。
台灣金融市場再傳佳音!證交所昨日(21日)受理了國泰投信申請的「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資格認可,這件ETF標的指數認可申請案,讓今年ETF市場再添新血。這是今年投信公司提出的第六件ETF標的指數認可申請,顯見市場對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概念的熱情不減。 根據證交所提供的信息,這個由MSCI指數公司編製的「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主要從MSCI臺灣指數的成分股中挑選出那些ESG評級達到BB以上,並且ESG爭議分數在3分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這些公司除了具備良好的ESG表現外,還提供高息殖利率,成分股總共有30檔。 值得注意的是,國泰投信此次申請MSCI ESG指數,也意味著元大和永豐投信在發行「元大臺灣ESG永續」和「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後,台灣投信公司對ESG股票基金的規劃又添新篇章。這不僅反映了市場對ESG投資的興趣日益增長,也顯示了台灣金融市場在ESG領域的進步與開放。 總結來說,國泰投信的這一動作,將為台灣的ETF市場帶來更多元化的選擇,並可能引領更多投信公司投身ESG市場,對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證交所表示,根據送件資料,國泰投信申請的「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由MSCI指數公司編製,主要從MSCI臺灣指數成分股中,篩選出MSCI ESG評級資格為BB以上,且ESG爭議分數在3分以上,提供高息殖利率的上市櫃公司,成分股計30檔。
國泰投信申請MSCI ESG指數,也是元大和永豐投信發行「元大臺灣ESG永續」、「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後,再有投信規劃ESG股票基金。
台灣金融市場新聞:元大投信成功申請「免下市」條款,保障投資人利益
【台北訊】近日,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為保障投資人利益,特別針對期信基金下市條款進行調整,並宣布「免下市」條款。昨日,元大投信火速申請將旗下ETF「元大S&P原油正2(00672L)」適用此新規定,並已獲得金管會的核准。
根據新規定,若基金淨值波動達到一定程度(2.33個標準差),即可申請豁免清算。元大投信評估旗下ETF「元大S&P原油正2」符合條件後,上周五迅速提交申請,並在今日公告核准。這意味著在9月30日前,該ETF享有不適用既有下市條件的豁免權。
元大投信在公告中補充說明,該ETF近六日、30日淨值變動率分別達到21%、87%,已滿足豁免規定要求的2.33個標準差。其中,30日的變動率已經達到滿足「極端1%」情況下的罕見跌勢,這是對市場波動的一種有效應對。
金管會此次放寬下市計算期為30天,並增訂特殊事件的「免下市」條款,旨在保障投資人利益,避免因市場波動導致投資人損失。元大投信此次成功申請「免下市」條款,也展現了該公司在市場波動中的應對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對銀行業帶來了數位化轉型的加速,其中元大銀行表現亮眼。根據最新數據,元大銀行在首季個人網銀及行動銀行的申請量暴增,年增率超過八成,線上交易筆數也成長45%。這些數據顯示,疫情不僅提升了民眾對數位科技的接受度,也讓元大銀行的數位金融客戶數量大幅增加。元大投信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在3月開募期間,數位下單量比重高達將近五成,顯示數位化在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凱基銀行也同樣受到疫情影響,行動銀行及網路銀行各功能使用率平均提升五成以上,線上申辦信用卡及信貸的案件數達全部申請量的七成以上。凱基銀行更是進行了網銀及行動銀行App的功能優化,並上線全新財富管理系統,以滿足民眾在防疫期間減少出門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