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大同下屆董事名單中,現任董事長王光祥、媒體人黃寶慧為欣同投 資代表人,前經濟部長陳振隆、前最高檢察總長顏大和為競殿投資代 表人,及近年大增持股的大股東、副董事長吳振隆,均為上屆董事, 另外新提名前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進入董事會,至於三席獨董,則 全數提名新面孔。
過去二年多來,新大同經營階層多方共治,包括王光祥、鄭文逸、 蔣東濬、吳振隆等大股東對經營路線各有想法,以致經營階層頻繁異 動,不過隨著人事更迭告一段落,並推動集團組織整合、改造,加上 華映除列、精英併表改善財務體質,繳出近八個季度連續獲利的成績 單。
值得注意的是,大同新團隊入主即以讓20年未發股利的大同「儘早 發放股利」為目標,過去尚有逾200億元的歷年虧損需全數回補後, 才能發放股利,過去二年來,經過華映宣告破產認列超額虧損回沖8 0餘億元,及本業、不動產穩定獲利挹注,最新財報顯示,未彌補歷 年虧損已降至117億元。
大同指出,今年營運重心放在電力、新能源、消費電子及不動產四 大事業,電力事業爭取台電10年電網強韌計劃,及風電、太陽能、儲 能系統及升壓站等相關設備商機;新能源事業方面,目前太陽能光電 系統已建置268MW,今年目標達338MW,並積極爭取大型儲能系統建置 及儲能EPC工程案。
不動產事業全面加速資產活化,透過策略結盟合作、都更、危老重 建、變更土地使用性質等多方式,並擴展新案源,雙連都更案為首件 對外購地並成功整合個案,預估今年第三季取得建照後開工,明年第 一季公開銷售;中和捷運聯開案今年第三季取得建照並展開預售。
台電解釋,預估在2025年再生能源調頻需求下,E-dReg儲能目標為 50萬瓩,而截至今年3月,E-dReg儲能申請量427.1萬瓩,是2025年目 標量的8倍以上。E-dReg儲能的商業模式係採市場競價機制,為避免 供過於求,台電決定暫停申請,避免未得標調頻功能之儲能容量過多 閒置。
為了穩定電網及增加太陽光電延長供電時間,台電規劃E-dReg,用 儲能系統發揮削峰填谷的功能,利用白天太陽光電多發出來的電儲存 起來,在夜間電力吃緊時釋出,穩定整體供電。
由於台電釋出50萬瓩作為E-dReg,當電網有需求時,就會啟動競價 機制,只要提供每度電價較低者,就可以得標並釋出儲存的電。不過 由於一下申請量太大,未來可能發生有電卻無法出售,台電因此緊急 喊停,就看未來儲能建設狀況、實際綠電併網數量,再做滾動式檢討 ,預料暫停至2025年前都不會接受申請。
企業指出,當初就是看上E-dReg的每度售電價格,相比其他穩定電 網的輔助服務來得高,因此有不少公司都已投入規劃設置儲能設備, 現在臨時喊停讓業界十分錯愕,且後續還有多家廠商有大案場正在規 劃中,現在也都只能暫緩投資。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說,要看2025年實際綠電併網的數量而定,若未 來綠電供應超過預估值,就會增加儲能數量。
近年參與台電汰舊換新電力線纜標案,得標多半以161KV超高壓線 纜居多,600V低壓線纜供貨給建商及台商建廠也增長,電力線纜銷售 穩定成長。裸銅線因消費性電子產業低迷,拉貨不如預期,加上3月 銅均價跌幅逾13%,前四月營收下滑。
蔡英文指出,海能完工後,具有強化國際競爭力、綠電在台灣正穩 健發展、供電調度更靈活也更有效率等3大意義。台灣作為貿易出口 國,未來貿易產品會生產溯源、對於綠電需求只會越來越高。目前國 內加入RE100聯盟的企業,包括台積電在內共25家廠商,營業額加總 超過5兆新台幣;因此,繼續發展充足的綠電,對維持台灣的產業關 鍵地位非常重要。
除了對產業發展有利,發展再生能源也是重要的目標,蔡英文強調 ,政策帶領供應鏈發展,台灣的業者也在成長,並且打入國際級的綠 電供應鏈。目前台灣海面上已經有208座風機,2016年時風電加上光 電共發了25億度電,2022年時則發出超過140億度電,已經是過去的 5倍,隨著風光發電持續建置,發電度數也會越來越多。
蔡英文說,過去供電最大的挑戰是白天6小時的日尖峰,現在因為 有太陽光電協助,所以可以把快速升降的燃氣機組、水力發電等工具 ,更有效率地專注用在時間更短的夜尖峰時段。另一方面,因為冬季 、春季的離岸風力發電效果好,現在台電在安排歲修時段上可以更有 餘裕,讓機組在年度用電尖峰時能夠維修完畢、上線發電。這些調度 上的變化,都是再生能源協助供電的新模式。
據了解,除了濱江,中華電信今年還會在新北板長、桃園崙坪、竹 北及台中大肚興建全新IDC中心,合計今年規劃興建五座,總投資金 額高達百億元,將是繼板橋IDC中心興建案後,近年來最大規模的投 資案。今年中華電信全年資本支出,IDC及海纜的投資金額也占了相 當高比重。
中華電信16日宣布參加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國際電信周會議( ITW),正式向國際市場介紹中華電信新一代的IDC數據中心規畫及最 新的全球網路布局,展現中華電信擴大發展海外市場的企圖心。
中華電信宣布濱江IDC中心投資案,新機房將採用等同TIA-942 Ra ted 4/Rated 3最高等級規格設計,使用先進防火、防震及SOC資安 防護,具備台電雙饋電供電、雙套雙冷源設計,並搭配AMI太陽能光 電等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是中華電信近期投資興建全方位數據中心之 一。
另濱江機房案位處科技園區附近,希望就近爭取園區內的高科技產 業客戶。
中華電信表示,國際客戶對海纜登陸、IDC、雲端服務之需求持續 成長,疫後國境解封,行動漫遊需求提升,台灣跨國企業擴大全球市 場經營布局,海外市場5G發展及數位轉型需求興起,加上物聯網新型 應用成熟多元,國內外企業客戶對於全球跨境部署之需求提升,均有 利於中華電信推展海外市場。
另外,繼Netflix、Disney+進入台灣後,傳韓國TVing、美國HBOM ax等知名OTT業者亦準備來台,過去Netflix進入台灣同時,也向中華 電租用IDC機房、伺服器、電路,以及內容傳遞網路(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未來其它大型OTT選擇落腳台灣同時,影視音 等內容也都需要仰賴本地IDC中心提供內容傳遞與儲存,IDC中心的需 求也因此不斷增加。
台灣電力公司為應對夏季供電吃緊的狀況,經濟部決定將今年夏月電價實施期程提前至5月16日開始。這項措施影響的將是包括半導體、鋼鐵、石化等產業在內的2.5萬戶高壓用電戶,他們的電費將會有所增加。為何要這麼做呢?因為夏天來臨,高温頻繁,部分電廠因環保要求減少發電,加上機組進行歲修,整體用電狀況不容樂觀。因此,經濟部透過提前實施夏月電價,希望引導用電大戶調整用電時間,從往年的6月至9月底,提前至5月中與延後到10月中,以分散尖峰時段的用電量。 雖然夏月電價實施時間增加了,但能源局也強調,從10月中至隔年5月中的電費將會比過去便宜,以維持全年平均電價不變。預計實施後,產業用電可挪移,尖峰時段的用電量可減少50至70萬瓩。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高壓用戶約有2.5萬戶,其中製造業為大宗,尤其是半導體產業。雖然半導體產業的用電量最多,但因為是24小時生產,負載平均,所以並不受影響。至於其他兩班、一班制的製造業,因為全年平均用電量不變,所以電費也不會增加。 近期有產業界反映,今年4月新電價實施後,電價已經調漲一波,夏月電價又再漲一波,對營運造成困難。對此,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今年夏月電價提前實施,所以1月1日起,2.5萬戶高壓工商用戶已經調降電價3.5%。並強調,夏月電價每年都會實施,主要是為了引導產業分散生產排程,避免同一時間用電。 另外,過去旅宿業曾表達關注,夏月電價調整可能會影響夏季暑假營運、增加成本。但台電表示,經過召開數十場溝通會議,9成以上的用戶都認同此案。雖然旺季用電價格變高,但在淡季時電價調降,因此全年收支開銷仍可平衡。
能源議題一直是台灣社會關注的焦點,近期來,重電產業的兩大指標股——士電(1503)和東元(1504)在市場上顯得異常活躍。元富投顧對士電給予「買進」投資評等,看好其因應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而獲得的商機,同時也能夠掌握綠能產業的發展潛力。永豐投顧則對東元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為其馬達、變頻器、能源統包工程等方面具有明顯商機,且運營穩定,配息可期。 士電的重電事業群是台電的主要供應商,長期以來提供各種電力相關設備。根據法人分析,士電在台電的市場佔率約35%,是台灣重電市場的領先廠商。台電的強韌電網計畫是未來十年台灣電力建設的重頭戲,預計將帶來200~250億元的商機。士電在台電的市占率若維持不變,每年將能夠獲得70~80億元的商機。 在綠能產業方面,士電也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其離岸風電陸上升壓站的市占率達到60%~70%,並且隨著國內風電產業鏈的國產化,西門子、ABB等國際品牌在風力發電變壓器本土化生產上,希望優先與士電合作,這充分顯示了士電在重電技術和市場地位上的優勢。 對於東元,投顧機構認為,全球節能減碳政策的推動為其機電產品帶來廣闊的商機。隨著大陸製造業的復甦,東元的第二季訂單預期將有所增長。未來,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離岸風電陸域變電站統包工程、IDC等項目將為東元帶來更多的工程類訂單。 此外,北美市場的節能減碳政策也為東元帶來了機會。北美油氣產業輸油管加壓站的電氣化推動,為東元的馬達和中壓變頻器帶來了商機。東元2022年的E-Skid訂單已出貨1,000萬美元,預計今年將成長4~5倍。由於北美輸油管加壓站約有2,000多個,而能夠承接電氣化的競爭對手僅有二至三家,這對東元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
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推動,以及太陽能光電廠及儲能系統等綠能產業的蓬勃發展,士電、中興電、亞力、華城等四家機電廠在第一季的營收和獲利上都創下了新紀錄。其中,士電第一季EPS更達到1.52元,創下歷年單季新高。士電近年來積極轉型發展綠能相關產業,包括綠電供應、升壓站建置、储能案場以及綠能應用等四大領域,加上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訂單挹注,使得第一季的合併營收和獲利都大躍進,雙雙創下同期新高。士電11日董事會承認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達89.72億元,營業利益9.94億元,淨利8.27億元,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7.93億元,EPS從去年同期1.38元提升至1.52元,創下單季史上新高。士電表示,第一季營收和獲利的成長主要來自重電設備的商機增長,以及統包工程的挹注。亞力電機則主攻台電低壓開關,同時供應半導體及高科技業的不斷電設備,第一季合併營收18.58億元,營業利益1.65億元,淨利1.47億元,淨利歸屬母公司1.43億元,EPS從去年同期0.57元增至0.6元。華城電機則在變壓器生產起家,近年來也涉足電動車充電樁及充電站營運,以及太陽能光電廠及储能系統建置等領域,第一季合併營收15.41億元,營業利益2.24億元,淨利2.06億元,EPS達0.79元,創下同期新高。業內人士指出,士電、亞力、中興電及華城在手訂單均超過50億元,今年營收和獲利有望挑戰歷史新高。
裕民航運(2606)在4月份交出亮麗的成績單,月營收達11.74億元,月增5.99%,年增0.55%,今年來已連續四個月營收穩定成長,成為海運業界率先回到成長軌道的公司。儘管累計前四月營收為40.32億元,年減4.3%,但這並不妨礙裕民在市場上的表現。
裕民航運的營收持續成長,主要得益於兩大關鍵布局。首先,為了降低運價波動的影響,公司提前部署,與國際三大礦商、台電等簽訂長約散裝船舶數量將近10艘,創下歷史新高,並在第一季全數執行,長約貢獻營收占比約25%。其次,裕民運力大增3成,早在船價低檔時,預判後疫情時代各國將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因此訂造了12艘最新環保節能散裝船,預計今年交付9艘新船,已交7艘,其中4艘19萬噸LNG雙燃料海岬型船已簽訂長約,新造環保節能船在長約與現貨市場的租金都高於市場水準,現貨市場日租金約高出25%。
裕民今年首季營收28.57億元,稅後純益4.94億元,每股賺0.59元,與去年第四季相當,優於2021年同期。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今年開低,但自3月起反彈,4月起由海岬型船領漲,平均日租金從3月的不到1萬美元,上漲至4月的1.59萬美元,5月10日海岬型船平均日租金攀升至2.18萬美元,高於一般成本價的4成以上。法人預估,今年散裝航運市場將回歸正常,由海岬型大船領漲。
裕民現有73艘船(含未交付新船),以海岬型船為主力,下半年還有1艘99,990載重噸超巴拿馬極限型節能新船將交付,並在現貨市場營運。現貨、長租船舶占比7比3,明、後年還有5艘新船將交付。展望後市,裕民強調,將關注中國大陸經濟復甦進度以及印度資本支出的增長。
根據統計,大陸前四月鐵礦砂進口3.85億噸、年增8.6%,煤炭1.42億噸、年增88.8%,主要靠海岬型船、巴拿馬極限型船運輸。然而,煤炭進口略減,研判是因為電力需求疲軟、庫存居高不下及國內價格下滑,抑制海外採購。鐵礦石則因年度粗鋼產量限制,持續維持低水位庫存,減少進口採購。
經濟部表示,今年起調整部分夏月電價實施期程,這是考量極端氣 候導致5月下旬常出現高溫,但部分機組仍在歲修,加上10月起進入 空汙季,部分電廠因環保要求而減少發電,因此需要調整整體用電狀 況,利用夏月電價提前機制,引導2.5萬戶用電大戶調整用電期程, 讓夏月電價從往年6月至9月底,提前至5月中與延後到10月中,增加 一個月的夏月電價實施期限,強調全年平均電價維持不變。
能源局說,雖然夏月電價實施時間增加,但為了讓全年電價平穩, 因此從10月中至隔年5月中的電費會比過往便宜,維持全年平均電價 不變。預估實施夏月電價後,產業挪移產業用電,尖峰用電時可減少 用電量50至70萬瓩。
值得注意的,目前全台高壓用戶約2.5萬戶,台電說明,高壓用戶 依照用電量多寡決定,契約容量100kw以上才算,業別以製造業為最 大宗,其中以半導體用電量最多,但半導體是24小時生產、負載平均 ,因此不受影響;至於其他兩班、一班制的製造業,因平均用電量全 年不變,電費也不會增加。
有產業界反映今年4月新電價實施後,電價已經調漲一波,夏月電 價又再漲一波,對營運造成困難。台電發言人吳進忠回應,今年夏月 電價提前實施,所以1月1日起,2.5萬戶高壓工商用戶已經調降電價 3.5%,後來4月電價調整,也是基於已經降價基礎進行調漲,至於夏 月電價每年都會實施,並不是為了漲價才做,主要是引導產業分散生 產排程,避免同一時間用電。
過去旅宿業表達夏月電價調整可能會影響夏季暑假營運、墊高成本 ,台電回應,為了協助旅宿業因應,經過召開數十場溝通會議,9成 以上用戶都認同此案,主要是因雖然旺季用電價格變高,但是在淡季 時電價調降,因此全年收支開銷仍可平衡。
士電的重電事業群主要客戶為台電,長期供應電力相關設備,法人 指出,其於台電占有率約35%,為台灣重電市場前段班廠商。台電強 韌電網計畫為台灣未來十年最關鍵電力建設,若以重電類相關產品與 工程,估計一年商機約200∼250億元。若以士電電力設備於台電市占 率35%為計算基準,預計每年商機約70∼80億元。
其次,電力改革為最大項減碳來源,士電掌握綠能產業商機,離岸 風電陸上升壓站,士電市占率高達60%∼70%。加上國內風電產業鏈 將進行國產化,西門子、ABB風力發電變壓器本土化希望優先由士電 在台灣代工生產,顯示士電重電技術與地位優於同業。
法人針對東元說明,各國節能減碳政策如火如荼進行,為東元機電 產品馬達、變頻器與解決方案帶來眾多商機,另外,大陸解封後製造 業增溫,第二季訂單將好轉;放眼後市,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離岸風 電陸域變電站統包工程、IDC等帶來工程類訂單。
投顧研究機構指出,北美市場受惠於節能減碳政策推動,衍生出不 少機電相關商機,例如北美油氣產業輸油管加壓站現正推動電氣化, 帶動馬達與中壓變頻器商機,東元2022年已出貨E-Skid訂單1,000萬 美元,今年預計將成長4∼5倍;北美輸油管加壓站約有2,000多個, 可承接電氣化的競爭同業僅二至三家(日本、歐洲廠商)。
士電近年積極轉型發展綠能相關產業,涵蓋綠電供應者(漁電共生 、太陽能光電廠統包工程)、升壓站建置(自用或供應他人)、儲能 案場(規劃到維運)、綠能應用(充電站、充電樁、DC電源開關、電 動車動力系統)四大領域,加上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訂單挹注,第一季 合併營收及獲利大躍進,雙雙締造同期新高。
士電11日董事會承認第一季財報,第一季合併營收達89.72億元、 營業利益9.94億元,加上業外投資收益挹注,本期淨利8.27億元、淨 利歸屬母公司業主7.93億元,EPS從去年同期1.38元提升至1.52元, 不單改寫同期新高,也締造單季史上新高。士電表示,第一季營收及 獲利大幅成長,雙雙創同期新高,主因是重電設備來自台電汰舊換新 、強韌電網計畫,及新式節能數位變壓器等產品商機增長,以及統包 工程挹注;由於4月及前四月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對第二季營運轉 趨審慎樂觀。
亞力電機主攻台電低壓開關,也供應半導體及高科技業建廠不斷電 設備,11日召開董事會承認第一季財報,第一季合併營收18.58億元 、營業利益1.65億元、本期淨利1.47億元、淨利歸屬母公司1.43億元 ,EPS從去年同期0.57元增至0.6元,改寫同期新高。
華城電機生產變壓器起家,主要供貨給台電,近年也跨足電動車充 電樁及充電站營運,以及太陽能光電廠及儲能系統建置等領域,Q1營 運也傳捷報。第一季合併營收15.41億元、營業利益2.24億元、本期 淨利2.06億元,EPS達0.79元,創下同期新高,也是歷年單季第三高 ,與去年同期每股虧損0,03元形成強烈對比。業者透露,士電、亞力 、中興電及華城在手訂單均在50億以上,今年營收及獲利有機會挑戰 歷史新高。
裕民營收持續成長,主要來自兩大關鍵布局,一是為了降低運價波 動的影響,超前部署簽訂長約鎖利護體,與國際三大礦商、台電等簽 訂長約散裝船舶數共計將近10艘,創歷史新高,都在第一季開始全數 執行,長約貢獻營收占比約25%。
二是裕民運力大增3成,早在船價相對低檔時,預判後疫情時代各 國加碼投資基礎建設,訂造12艘最新環保節能散裝船,預計今年交付 9艘新船、已交7艘,包括4艘19萬噸LNG雙燃料海岬型船已簽訂長約, 新造環保節能船在長約與現貨市場的租金都高於市場水準,現貨市場 日租金約高出25%。
裕民今年首季營收28.57億元、稅後純益4.94億元,每股賺0.59元 ,與去年第四季相當,優於2021年同期。
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今年開低,3月開始反彈,4月起由海岬型船 領漲,平均日租金從3月不到1萬美元,4月上漲至1.59萬美元,5月1 0日海岬型船平均日租金攀升至2.18萬美元,高於一般成本價的4成以 上。法人預估,今年散裝航運市場將回歸正常,由海岬型大船領漲。
裕民現有73艘船(含未交付新船),以海岬型船為主力,下半年還 有1艘99,990載重噸超巴拿馬極限型節能新船交付,將在現貨市場營 運,現貨、長租船舶占比7比3,明、後年還有5艘新船交付。
展望後市,裕民指出,要看大宗原物料最大進口國中國大陸拚經濟 的力道與復甦進度。另外,印度今年提高資本支出33%,創造就業和 基礎設施等,印度鋼鐵需求成長率居全球之冠,也是關注焦點。
據統計,大陸前四月鐵礦砂進口3.85億噸、年增8.6%,煤炭1.42 億噸、年增88.8%,主要靠海岬型船、巴拿馬極限型船運輸,但煤、 鐵進口不算穩定成長,其中4月進口略減,研判煤炭因電力需求疲軟 、庫存居高不下及國內價格下滑,抑制海外採購,而鐵礦石因年度粗 鋼產量限制,持續維持低水位庫存,減少進口採購。
台電昨日公布了一個重大消息,為了持續推動綠能發展和強化營運資金,公司常務董事會已經做出決定,即將在6月中旬發行2023年度的第三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總金額高達194億元,其中還有48億元是專門的綠色債券。這意味著台電在綠色債券的發行道路上已經邁入了第七個年頭,累計發行的綠色債券總額已經達到了590.5億元。 這次的公司債發行條件非常吸引人,其中3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的利率定在1.45%,發行金額為11億元;而5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的利率則是1.57%,發行金額達到91億元。這兩種債券都是固定利率計息,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到期時一次性還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還有7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綠色債券),利率為1.60%,發行金額是48億元;以及10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利率為1.78%,發行金額為44億元。這兩種債券也是固定利率計息,每年付息一次,到期還本。 這次的債券發行,不僅是台電對綠能發展的堅定承諾,也是對市場的一個強烈訊號,展現了台電在綠能領域的領先地位和穩健的財務狀況。
台股昨日(8日)在美股轉強的帶動下,法人偏多操作,成功重登月線、季線關卡,盤面表現亮麗,中小型題材股表現特別出色。華城、建碁、倉和等三能概念股吸引買盤進場,多檔股價改寫波段高點,短多氣勢未歇。美國就業報告強勁,蘋果財報優於預期,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漲幅達1.6%至2.2%,外资轉賣為買,台股昨日連三漲,收復4月25日長黑高點15,639點,盤面漲跌家數約各占一半。 市場資金繼續向熱門題材股靠攏,重電設備、太陽能、充電樁等節能、儲能、創能等三能概念股走強,華城、建碁、倉和、士電、宏泰、東元、高力、台汽電、中美晶、亞力、飛宏、華孚等上漲2.9%至9.9%不等,短多追價意願高昂。時序進入用電旺季,核二廠二號機3月中旬已除役,供電恐出現缺口,台電推動十年電網強韌計畫,預計投入5,600億元,進行電網分散、強固防衛與汰換電力電網系統,華城強勢攻頂收109元,創掛牌後新高,帶動士電、東元、亞力收高。 太陽能網版印刷廠商倉和受惠於客戶在東南亞擴產,以及印度當地新的太陽能電池廠投資,4月營收達1.6億元,月增0.6%,年增18.2%,改寫31個月來新高,股價漲停鎖死收119.5元,中美晶亦帶量收中紅K。建碁去年接獲歐洲大型連鎖加油站及加氫站的主機訂單,出貨動能延續至今年,第1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7元,創2003年來同期新高,4月營收5.0億元,月增5.4%,年增301.3%,在財報與營收雙重利多題材支撐下,早盤即亮燈漲停。
士電(1503)在台灣電力產業的發展浪潮中,正迎來一個嶄新的成長階段。隨著國內綠能轉型的加速,以及台電電網強化計畫的進行,士電的營運表現預期將持續攀升。不僅如此,充電樁業務的發展,也為士電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 根據市場分析,士電的重電事業將從台電的電網強化十年計畫中受益良多。這項計畫旨在解決電網不穩定問題,並汰換老舊設備,同時推動綠能轉型。此外,離岸風電與太陽能的長期建置計畫,也為士電帶來了大量的統包工程和升壓站設備商機,中長期訂單能見度明顯。 而在交通公共工程方面,如鐵路地下化、南迴鐵路電氣化、桃機第三航廈機電工程等,也是士電成長的重要動能來源。這些工程不僅帶來了實質的業務增長,也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權證發行商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買進價內外10%內,距到期日150天以上的權證,以擴大獲利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士電未來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台電綠色債券發行已邁入第七年,加計本次累計發行綠色債券達590.5億元。
台電指出,本次公司債發行條件包括,3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利率1.45%發行11億元;5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利率1.57%發行91億元。均為固定利率計息,每一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
另外,7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綠色債券),利率1.60%發行48億元;10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利率1.78%發行44億元。均為固定利率計息,每一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
美國強勁就業報告緩解經濟衰退疑慮,加上蘋果財報優於預期,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漲幅達1.6%至2.2%,在外資轉賣為買下,台股昨日連三漲,收復4月25日長黑高點15,639點,盤面漲跌家數約各占一半。
市場資金持續向熱門題材股靠攏,以重電設備、太陽能、充電樁為主的節能、儲能、創能等三能概念股走強,華城、建碁、倉和、士電、宏泰、東元、高力、台汽電、中美晶、亞力、飛宏、華孚等上漲2.9%至9.9%不等,短多追價意願高昂。
時序邁入用電旺季,核二廠二號機3月中旬已除役,供電恐出現缺口,台電推動十年電網強韌計畫,預計投入5,600億元,進行電網分散、強固防衛與汰換電力電網系統,華城強勢攻頂收109元,創掛牌後新高,帶動士電、東元、亞力收高。
太陽能網版印刷廠商倉和受惠於客戶在東南亞擴產,以及印度當地新的太陽能電池廠投資,4月營收達1.6億元,月增0.6%,年增18.2%,改寫31個月來新高,股價漲停鎖死收119.5元,中美晶亦帶量收中紅K。
建碁去年接獲歐洲大型連鎖加油站及加氫站的主機訂單,出貨動能延續至今年,第1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7元,創2003年來同期新高,4月營收5.0億元,月增5.4%,年增301.3%,在財報與營收雙重利多題材支撐下,早盤即亮燈漲停。
法人指出,士電重電事業受惠於台電強化電網十年計畫、解決電網不穩定問題、汰換老舊設備,以及綠能轉型,離岸風電與太陽能長期建置計畫帶來的統包工程、升壓站設備商機,中長期訂單能見度佳。鐵路地下化、南迴鐵路電氣化、桃機第三航廈機電工程等交通公共工程,也是士電成長動能來源。
權證發行商建議,可買進價內外10%內,距到期日150天以上的權證,擴大獲利空間。
「2023臺南國際綠色產業展」由經濟部國貿局輔導,工商時報主辦 ,臺南市經濟發展局、大臺南會展中心合辦,並獲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112年「輔導業者在臺辦理新展」計畫肯定。該展協辦單位有中華民 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台灣環保暨資源再生設備工業同 業公會、台灣綠色科技產業聯盟、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南部科學園 區管理局、財團法人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 發展中心、臺南市總工業會等。
提供第一手產業資訊
「2023臺南國際綠色產業展」聚焦智慧儲能、綠能發電、電動車、 ESG、循環經濟、節能環保、淨零碳排等領域,將提供參觀者第一手 綠色產業訊息,打造成為南台灣指標性綠色產業交易平台與盛會,其 中即將量產的鴻海集團研發的電動車也將於現場亮相,勢必成為展會 的焦點。
該展覽舉辦地點大臺南會展中心,位於台南高鐵特定區「沙崙智慧 綠能科學城」旁,沙崙科學城是台灣推動綠色產業的核心基地,臺南 市政府致力發展綠能產業,已在鄰近規劃建置53公頃綠能產業園區, 作為沙崙科學城創新技術之實證生產基地,以打造完整上中下游的綠 色經濟產業鏈,產業群聚效益已然成形。
邀重量級講師分享
「2023臺南國際綠色產業展」的舉辦,乃配合中央與臺南市政府推 動大臺南成為綠能科技重鎮,讓綠能產業在臺南扎根發展;因此,該 展除了實體+線上展外,展期亦結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工研院、塑 膠中心、TASS節能創能減碳聯盟、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50淨零解 方聯盟等單位,以「深耕綠色產業、邁向低碳永續未來」為主題,舉 辦六場系列研討會及論壇,邀集產業界重量級講師,提供最新綠色產 業相關技術與資訊,場場精彩。
展期六場研討會議題包含:中小企業綠色轉型之策略、循環再生材 料與產品的創新應用、ESG與企業永續經營的節能方案與成功案例分 享、凈零碳排 綠色未來、智慧儲能應用與商機、台灣電動車產業的 機會與未來等,採線上報名免費參加,額滿為止,報名網址:https ://cec.ctee.com.tw/green/forum/。
展區規劃七大主題
展區規劃方面,包括:綠能發電區、智慧儲能應用區、電動車與電 池區、循環經濟區、零碳及減塑區、綠建材區、節能與環保設備區等 主題。指標廠商有鴻華先進科技、士林電機、大亞電線電纜、進金生 能源服務、台灣友巨新能源、台灣電力公司、台灣碳交易、四季洋圃 能源、全面性系統整合科技、承德科技、長利科技、福壽實業等。
另外,政府公協會展出包括有經濟部能源局、工業技術研究院、南 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臺灣海洋大學、中衛發展中心、台灣綠色科技產 業聯盟、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塑膠工業技術發 展中心、新北市建築材料商業同業公會、臺灣環保暨資料再生設備同 業公會等。
參展亮點:電動車產業
電動車與電池區,除了有充電樁、電池、電動車材料等業者外,亦 有國內外7個市售品牌包括Benz、BMW、Foxtron(鴻華先進)、Kia、 Nissan、Peugeot、Toyota等15款電動車參展,其中,包含鴻海旗下 鴻華先進科技研發的電動車,參觀者可近距離一睹鴻海電動巴士MOD EL T及即將量產的第一輛國產電動汽車MODEL C的風采,勢必成為展 會的亮點。
「2023臺南國際綠色產業展」展期從5月24日至26日,共三天。參 觀時間為早上十點,至下午五點,最後一天下午四點閉展,開放參觀 網路預登,專業人士也可現場憑個人名片直接換證,一般民眾(無名 片者)填寫登記後,換證免費參觀。欲了該展相關資訊,可至官網( cec.ctee.com.tw/green/)、工商時報覽臉書(www.facebook.com/ cecn.ctee/)查詢,洽詢電話:(06)270-1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