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灣氣溫持續攀升,昨日台南、屏東地區甚至出現了38.8度的高溫,讓大家紛紛開啟冷氣降溫。根據台電的數據,昨日用電量創下了今年最高紀錄,由於預估今天天氣還會繼續炎熱,用電量可能再創新高。台電指出,昨日用電尖峰出現在下午2點2分,用電量達到3,436.4萬瓩,創下今年用電最高紀錄;實際剩餘備轉容量為656.4萬瓩,備轉容量率約19.10%,供電燈號仍維持穩定綠燈。太陽光電發電量在下午2點時還有594萬瓩,對於供電穩定有著顯著效果,傳統機組轉為備轉,減少排碳量。
隨著天氣逐漸變熱,用電量也持續攀升。台電昨日舉行節電月開跑記者會,總經理王耀庭表示,預估今年用電尖峰時間會出現在7月中旬,預計用電量將達4,100萬瓩,與去年持平。台電已積極調度所有機組,確保夏天供電穩定。王耀庭也提到,由於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增加,但綠能的不穩定性可能會對電網供電穩定度造成影響。
對此,王耀庭回應,光電及風電在過去兩年大幅併網,整體能源調度方式也需調整。他強調,白天正午時,日照是全天最好的時候,太陽光電的發電量也最多。今年開始實施新的時間電價,希望引導用電戶在白天多用電,對電力供需是最好的狀況。他呼籲國人都能夠調整用電習慣,要聰明的用電。
台電昨(4)日舉行節電記者會,公布去年節電成果,並針對今年節電目標及策略進行說明。根據台電資料,去年全年節電量達18億度,創下近五年來新高,並累積節電近280億度。今年則目標上看20億度節電量,預計將透過時間電價調整、節能家電補助等多重措施,來達成節電目標。 記者會上,台電強調,去年超過1000萬戶次住宅用戶參與節電活動,台電也發出超過10億元節電獎勵金。這些節電行動相當於減少90萬噸碳排放,對環境保護貢獻良多。為鼓勵民眾節電,台電提供每度電0.6元的獎勵金,並將獎勵金上限設定為每期電費帳單84元。 家電方面,冷氣機及電冰箱是家庭用電的大頭,台電與能源局合作推出節能家電補助,鼓勵民眾汰換老舊電器。台電總經理王耀庭也提醒,使用冷氣時要定期清潔濾網,以確保冷氣效率,降低用電量。 隨著夏季來臨,台電也著手調整時間電價,希望引導用電高峰挪移至白天,以利太陽光電發電。為應對新用電尖峰,台電設計新的時間電價,並鼓勵用電量較大的住宅用戶和小商家評估選用具尖離峰價差的時間電價,以節省電費。 根據台電4月的數據,目前每天已成功移轉超過70萬瓩夜尖峰時段用電至其他時段,顯示節電措施已見成效。未來,台電將持續推動節電工作,共同為台灣的能源可持續發展盡一份力。
【台灣新聞】 氣候逐漸熱起來,大家開冷氣降溫的時候也到了,這也讓我們的用電量不斷攀升。台電總經理王耀庭在4日接受採訪時說,他預估這年的用電尖峰會在7月中下旬出現,預計用電量會達到4100萬瓩,跟去年差不多。 去年我們的用電尖峰已經破了4000萬瓩的紀錄,還在7月22日創下了4074萬瓩的歷史新高。今年呢,核二廠的2號機、興達電廠的1號機和2號機都要除役,供電能力會減少198.5萬瓩。 不過,台電告訴我們,現在太陽光電的併網量已經超過了10.5GW,在正午的用電尖峰時,太陽光電可以提供將近600萬瓩的電力,對於維持供電穩定很有幫助。 除了再生能源,台電還計劃了多部機組來應對夏季的用電高峰。比如說,大潭電廠的8號機預計在6月中旬開始測試發電,7月中旬用電尖峰時可以滿載,提供113萬瓩的供電能力。另外,通霄電廠的六部快速啟動天然氣小機組也會提供18萬瓩的電力。 為了應對夏天的高峰用電,台電正在緊急維修多部機組。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現在正在維修的包括核三廠的2號機、台中電廠的8號機、通霄電廠的新1號機、協和電廠的4號機、南部火力電廠的3號機,還有一些水力機組和民間的汽電共生,總共將近350萬瓩正在維修中。其中,核三廠的2號機預計在下週完成維修並陸續升載,其他電廠則會在5月底前完成維修。通霄1號機因為提前維修,所以會延後到6月中旬恢復運作。 對於整體的供電狀況,台電很有信心,預估夏季的備轉容量率可以維持在7%以上,並且讓全年都能維持這樣的水準,確保電網供需穩定。
【台灣股市新聞】 近日來,台灣電力公司(台電)股價表現亮眼,不僅因為大亞(1609)及大亞創投陸續出脫保瑞及穎崴兩檔股票,合計帶來超過8.43億元的處分利益,對每股純益(EPS)的貢獻高達1.2元,更是因為台電本身的強韌電網計畫,讓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在股市表現方面,台電股價在連續三天吸引外資湧入後,於4日三大法人合計買超2.38萬張,股價上漲2.05元,收盤價達31元,創下近兩年來的新高。這一連串的利好消息,讓市場對台電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除了股市表現亮眼,台電在產品開發上也頗有建樹。公司與特斯拉電動車御用馬達廠富田電機攜手合作,開發低介電平角漆包線,這種線材將有助於台電搶進日系電動車供應鏈市場,展開新的業務領域。 在再生能源方面,台電轉投資的志光能源在台南七股建置的漁電共生太陽能光電廠也傳來佳音。該廠第一期建置容量達85MW,預計近期將取得電業執照,這將為台電的再生能源發展增添新助力。 總結來說,台電在多方面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讓市場對其今年營運前景保持樂觀態度。
台電表示,4日用電尖峰出現在下午2點2分,用電量達3,436.4萬瓩 ,創下今年用電最高紀錄;對照實際剩餘備轉容量656.4萬瓩,備轉 容量率約19.10%,供電燈號仍維持穩定綠燈。台電指出,下午2點時 太陽光電發電量還有594萬瓩,對於供電穩定有很大效果,傳統機組 轉為備轉,在綠電先行的情況下,大幅減少排碳量。
隨天氣逐漸變熱,用電量也持續增加,台電4日舉行節電月開跑記 者會,會中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說,預估今年用電尖峰時間會出現在7 月中下旬,預計用電量將達4,100萬瓩,與去年持平,台電已積極調 度所有機組,確保夏天供電穩定。
隨著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增加,由於綠能有不穩定的特性,可能會 對電網的供電穩定度造成影響。
對此王耀庭回應,因光電及風電在這兩年大幅併網,因此整體能源 調度方式就需調整,以白天正中午來說,日照是全天最好的時候,太 陽光電的發電量也最多,而今年開始實施新的時間電價,希望引導用 電戶在白天多用電,這樣對電力供需是最好狀況,並期望國人都能夠 調整用電習慣,要聰明的用電。
台電指出,回顧去年節電成果,全國超過1000萬戶次住宅用戶響應 節電,台電發出超過10億元節電獎勵金,全年節電度數達18億度,相 當於超過40萬家庭用戶年用電量,相當於減少90萬噸碳排放,創下近 五年來新高,而2013年迄今更已累積節電近280億度。
為了讓民眾願意節電,台電祭出只要比去年同期用電減少,經過活 動登錄後,每一度電就能獲得0.6元獎勵金,每期電費帳單(兩個月 )獎勵金低於84元者,就以84元來計算。
根據數據顯示,家庭當中用電最多的是冷氣機及電冰箱,能源局在 今年已經推出節能家電補助,只要汰換家中老舊電器就可以獲得補助 。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說,如果家戶在夏季常使用冷氣,就要時常清洗 冷氣濾網,尤其是天天吹冷氣的家戶,最好每周都可以清理,才能確 保冷氣維持在最佳效率,達到節電的效果。
台電表示,過去這幾年用電量屢創新高,單日用電量從2014年還不 到3500萬瓩,到去年7月首破單日4000萬瓩,在用電量快速成長時, 節電就顯得相當重要。台電從今年開始實施新的時間電價,希望引導 夏季傍晚的用電高峰,能在太陽光電充足的情況下,挪移至白天來用 電。
為因應新用電尖峰,台電針對用電大戶設計新的時間電價,希望轉 移用電及生產排程,根據今年4月的數據顯示,現在每天成功移轉超 過70萬瓩夜尖峰時段用電至其他時段;對於每月用電800度以上住宅 用戶和1600度以上小商家鼓勵評估選用具尖離峰價差的時間電價,在 適合的時間用電。
由於去年用電尖峰已經突破4000萬瓩大關,在去年7月22日出現40 74萬瓩的史上新高後,今年又有核二廠2號機、興達電廠1號機、2號 機屆齡除役,供電能力大減198.5萬瓩。
台電表示,隨太陽光電建置量逐漸增加,截至4月底,全台光電併 網量已經超過10.5GW,讓太陽光電在正中午用電尖峰時,可提供將近 600萬瓩,對於供電穩定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再生能源成為供電來源外,台電也規劃多部機組來支撐夏季用 電。在今年新建供給方面,今年大潭電廠8號機預計在6月中會開始陸 續測試發電,預計在7月中旬用電尖峰時可以滿載,將提供113萬瓩的 供電能力,另外通霄電廠的六部快速啟動天然氣小機組也提供共18萬 瓩。
為了趕上夏天供電尖峰,台電正在加緊多部機組的維修。台電發言 人吳進忠說,目前正在歲修的有核三廠2號機、台中電廠8號機、通霄 電廠新1號機、協和電廠4號機、南部火力電廠3號機、其他還有一些 水力機組及民間的汽電共生,總計將近有350萬瓩正在進行歲修,其 中核三廠會在下周完成歲修陸續升載,其餘電廠則會趕在5月底完成 歲修。通霄1號機是提前進行歲修,因此會延至6月中才會恢復。
面對整體供需狀況穩定,台電認為今年供電狀況很有信心,預估夏 季備轉容量率可以維持在7%以上,並且讓全年可以維持這樣水準, 確保電網供需穩定。
電力線纜銷售穩定,也攜手特斯拉電動車御用馬達廠富田電機開發 低介電平角漆包線,準備搶進日系電動車供應鏈市場。轉投資志光能 源在台南七股建置漁電共生太陽能光電廠,第一期建置容量85MW,預 期近期可取得電業執照,大亞對今年營運審慎樂觀。
大宇資旗下的合正科技(5381)在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對三江電機的併購後,正式啟動了對節能電網市場的搶攻。合正科技總經理謝炳輝透露,三江電機作為合正科技旗下的一員,是少數獲得台電認證的合格廠商,去年成功奪取台電標案近20億元,訂單能見度已可望至2024年8月。 隨著合正科技併購三江電機,公司營收結構發生變化,目前約有7至8成來自三江電機,而PCB相關業務的營收比例則降至2成左右。 台電的強韌電網計畫總投資預算達5,645億元,其中仍有1,884億元待執行。在這一剛性需求的帶動下,三江電機將充分利用其配電能力,積極參與台電的標案,並持續爭取更多商機。 謝炳輝總經理也強調,雖然節能配電系統市場需求旺盛,但由於目前所有業者的產能均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合正科技預計將提高50%的產能來應對。然而,目前這項計畫還只是有計畫表,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合正科技2023年第一季的營收達到2.0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58.76%,相比上一季則增長了154%,顯示出公司在市場上的良好表現。
合正科技併購三江電機後,目前營收有7∼8成來自三江電機,PCB 相關業務的營收比例降至2成。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原有5,645億元,未來仍有1,884億元待執行。在 此剛性需求帶動下,三江電機將擅用配電能力,執行台電的標案並持 續爭取。
在發展節能配電系統方面,總經理謝炳輝指出,雖然市場需求在, 但目前所有業者的產能均不足,以合正來說,預計再提高50%的產能 ,但目前只有計畫表,沒有時間表。
合正2023年第一季營收2.09億元,季增154%,年增158.76%。
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於1994年3月,是繼台灣經濟研究院、中華經 濟研究院成立的國內第三家政策研究機構,創院院長為前台經院所長 劉泰英,成立經費來源不同於台經院、中經院,由企業界人士集資捐 助,教育部核准成立的財團法人學術研究機構,目前仍由前總統李登 輝掛名榮譽董事長。
吳再益表示,從當年草創到現在台綜院已有五個研究所、國家發展 研究中心、永續發展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等,外界最熟悉應 是公開的「財經論壇」,和定期公布的電力景氣指數(EPI), 由台 綜院結合台電公司各產業使用庂高壓電力等數據,即時解讀台灣經濟 景氣狀況,台綜院實際上長期深耕於永續發展議題,如國家能源、溫 室氣體減量及電力管理政策等研究。
這次設立台綜院台北辦公室,吳再益說明,主要是方便研究人員與 部會一起行動,行政院已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整合跨部會資源,開展社會溝通工作。「台綜院需要與工業局密切合 作推動」。
台灣電力公司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在25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夏季用電尖峰將至,但仍有不少機組正在進行歲修。他強調,所有機組預計最晚6月中旬完成歲修,將在夏季用電尖峰來臨前恢復發電並網,對夏天供電充滿信心。 台電於25日舉辦2023年環境月起跑發表會,回顧了2022年的環保成果。該年度,台電成功減少了32萬噸碳排放量,空污排放量減少了5,000噸,這相當於種植了3,000萬棵樹,或是蓋了822座大安森林公園。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透露,目前有核三廠2號機、台中電廠8號機、通霄電廠新1號機、協和電廠4號機、南部火力電廠3號機等機組正在進行歲修,加上一些水力機組及民間的汽電共生,總計將近350萬瓩的發電能力正在進行維修。其中,核三廠2號機預計在5月上旬完成歲修並陸續升載,其他電廠則會在5月底完成歲修。值得注意的是,通霄1號機因為提前進行歲修,將會延後至6月中旬恢復運作。 在新建供電方面,大潭電廠8號機預計在6月中旬開始進行測試發電,並在7月中旬用電尖峰時滿載運作,將提供113萬瓩的供電能力,成為夏天供電的強力後盾。
台電副總經理陳銘樹昨(25)日透露,台電去年碳排放量超過1.2億公噸,他強調,若要在發電端減少碳排,台灣的碳排表現將會有顯著進步。台電在輸電、使用端也將配合綠能政策,讓業者和用戶都能更輕鬆地減少碳排放。陳銘樹參與了由經濟日報與永豐銀行共同舉辦的「2023綠色行動力論壇—驅動轉型綠色供應鏈」,並在壓軸座談會上分享了他的看法。
陳銘樹指出,台電的核心理念在於發電和賣電,而發電的碳排量約為每度電0.5公斤,這一數字略高於日本和南韓。他強調,只要台電努力降低碳排,就能對全國的碳排總量產生顯著影響。台電已明確認識到電力減碳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制定了「先低碳,後零碳」的發展路徑。
陳銘樹提到,台灣電力正在向「增氣、減煤」的方向發展,去年天然氣發電量已經超越燃煤發電量。天然氣的碳排量只有燃煤的一半,因此提高天然氣發電的比率將有助於大幅改善電力碳排。此外,台電也積極推動太陽能、離岸風能和地熱能等無碳能源的發展。
陳銘樹強調,台電在綠能發展上也面臨著挑戰,例如無陽光、風力不足時無法發電,以及民間大量建置綠能卻缺乏輸送線路等問題。為此,台電推出了時間電價政策,並提出了針對綠能的輸電計畫,如「九站十線」、「七站七線」等,以解決這些問題。
台電也積極投入氫能和碳捕捉等新興技術的示範計畫,目的是為了比業界更早地發現台灣法規的不足之處。他舉例說明,台電與日本三菱合作在林口燃煤電廠推動混氨,與西門子能源在興達電廠搭配混氫,研究出混燒對於減排的完美比率。
面對全球儲能趨勢,陳銘樹坦言,儲能成本目前還相對高,台電每度電價2.8元,但如果加上儲能充放成本,可能會達到8.8元。儲能價格的波動也給台電帶來了挑戰。不過,台電將持續發展儲能,但也不會一次投入太多。
備轉容量是為防範機組故障時、負載不如預測等情況的供電餘裕度準備,並以燈號顯示,備轉率大於10%為「供電充裕」的綠燈;10%至6%為「供電吃緊」的黃燈;6%以下為「供電警戒」的橘燈,備轉容量低於90萬瓩以下是「限電警戒」的紅燈;50萬瓩以下為「限電準備」的黑燈。
曾文生說,台灣供電已突破4,000萬瓩,隨母數變大,若持續用百分比當作基準,必須準備更多預度。今年4月成立電力可靠度及韌性辦公室,持續討論此議題,怎麼調整仍要經過專家商討,也要經濟部電力可靠度審議會同意。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說,發電量提高,是否還需要那麼大備轉容量確實值得思考,但基於台灣電力結構,他不同意往下修正。
梁啟源解釋,過往備轉容量率是以火力、核能等24小時發電的基載電力計算,但隨2025非核家園政策,台灣電網加入相當多不具恆常性的再生能源,如光電白天充足,但晚間不能發電;離岸風電夏天比冬天發電量少,都會造成備轉容量率產生誤差。
台電備轉容量率制度是指台灣每日供電可靠度指標,以當天實際發電量(扣除維修、故障機組及環保降載機組),再減去瞬時尖峰負載後計算出來的百分比率;備轉容量率愈高,電網出現緊急狀況愈有機會即時備援。
蔡英文總統於2019年表示,以每年備轉容量率10%為供電目標;實際上近幾年較難達到該目標,部分原因是再生能源建置速度不如預期,且部分火力電廠興建進度延宕。
經濟日報與永豐銀行昨日共同舉辦「2023綠色行動力論壇—驅動轉型綠色供應鏈」,壓軸的座談會主題為「減碳轉型.跨界淨零」,由陳銘樹、日月光投控永續處長劉珮晴、永豐銀行資深副總歐陽子能參與座談。
陳銘樹說,台電最重要工作在發電及賣電,發電碳排約每度電0.5公斤,略高於日本及南韓,光是去年碳排就超過1.2億公噸以上,台電只要努力把碳排壓低,就能讓全國碳排大幅降低。
台電清楚認知電力減碳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規劃「先低碳,後零碳」路徑。陳銘樹說,台灣電力朝向「增氣、減煤」,去年燃氣發電量已超越燃煤發電量,天然氣碳排僅燃煤一半,提高天然氣發電比率將可大幅度改善電力碳排。
其次,台電必須要大力推動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及地熱等無碳電力。他指出,光電上周發電量已超過655萬瓩,比台灣任何一個電廠都多,風力發電只要遇上足夠風力,發電量都能超過120萬瓩,遠超過任何核能機組。
然而,綠能並非毫無缺點,其中包含無陽光、風時就「下班」無法發電,民間大量建置綠能卻缺乏輸送饋線。對此,台電於傍晚推出時間電價,吸引用電戶調配產能,也提出像「九站十線」、「七站七線」等特別針對綠能的輸電計畫。
台電也願意投入氫能及碳捕捉等新興技術示範計畫,目標比業者更早找出台灣法規欠缺之處,他舉例,台電與日本三菱合作在林口燃煤電廠推動混氨,在興達電廠與西門子能源搭配混氫,研究出混燒對於減排的完美比率。
面對全球儲能趨勢,陳銘樹直說,現階段儲能成本高,如台電每度電價2.8元,但如果包含儲能充放成本,可能會一口氣到8.8元;再加上儲能價格波動大,台電將會持續發展儲能,但也不敢一次投入太多。
台電25日舉辦2023年環境月起跑發表會,回顧台電2022年環保成績 單,碳排放量減少32萬噸,空污排放量減少5 ,000噸,相當於種植3 千萬棵樹,或蓋了822座大安森林公園。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指出,目前正在歲修的有核三廠2號機、台中電 廠8號機、通霄電廠新1號機、協和電廠4號機、南部火力電廠3號機、 其他還有一些水力機組及民間的汽電共生,總計將近有350萬瓩正在 進行歲修,其中核三廠會在5月上旬就會完成歲修陸續升載,其餘電 廠則會趕在5月底完成歲修。至於通霄1號機是提前進行歲修,因此會 延至6月中才會恢復。
在今年新建供給方面,大潭電廠8號機預計在6月中會開始陸續測試 發電,7月中旬用電尖峰時可以滿載,將提供113萬瓩供電,成夏天供 電救兵。
台灣大同集團看好綠能產業發展潛力,積極搶攻綠能市場商機,旗下電力與新能源二大事業群在四大事業群中佔營收6成,近期更是搶得水力發電的商機。與日本工營公司長期合作,爭取日發電機訂單及水力發電廠機組維修業務,預計今年大型水力發電機出貨將較去年成長5成,明年則更將躍升。
新團隊掌舵的大同集團,自許為「電力專家、節能尖兵」,隨著全球綠能與儲能趨勢,近年來在電能及能源事業布局開花結果。近期,大同集團爭取台電台電網強韌計畫標案,近半年來已獲逾50億元標案,業務範圍從公有房舍太陽能發電擴及至工業廠房及私人住宅屋頂,預計今年可達300MW電力供應,並提供電力系統、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旗下大同智能去年營收50億元,預期今年再成長5成。
大同集團在電動車充電柱上也表現亮眼,成為特斯拉在台最大建置廠,今年裝置數量預計將成長3倍。在水力發電方面,與日本工營的合作也進入新階段,未來5年雙方將在發電機訂單及水力發電廠機組維修業務上深化合作。大同為日本工營製造的橫式同步發電機已竣工,預計年發電量約4,850萬kWH。
大同集團強調,日本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電,提升收購價3倍,激勵民間投資參與,近年來中小水力發電廠快速發展。大同與日本工營的合作,過去十多年來專注於小型1,000kVA以下水力發電技術與設備製造,現已簽定水力用發電機設計製造協業契約,合作範圍擴大到1萬kVA水力發電機。
大同集團也是國內水力發電廠機組的最大供應廠,未來將與國內小水力業者合作,配合政府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積極發展小水力發電。大同指出,马达事業部今年大型水力發電機出貨將較去年成長5成,明年則將更為躍升,大型發電機營收占比未來將由5%增至20%,成為大同马达事業部未來營運的成長動能。
新團隊入主後的新大同以「電力專家、節能尖兵」自許,隨著綠能 、儲能成為全球趨勢,近年在電能及能源事業布局開花結果,爭取台 電台電電網強韌計畫標劃近半年來已獲逾50億元標案,過去以公有房 舍建置太陽能發電外,也擴及工業廠房及私人住宅屋頂,預估今年可 達300MW電力供應,並提供包括電力系統、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旗下 大同智能去年營收50億元,預期今年再成長5成。
此外,在電動車充電椿上,大同成特斯拉在台最大建置廠,今年安 裝數量預計3倍起跳;在水力發電上也大有嶄獲。
大同與長期合作夥伴、日本最大的工程顧問公司日本工營,未來5 年雙方除發電機訂單外,也將合作爭取日本水力發電廠機組維修業務 ,大同為日本工營製造的橫式同步發電機日前竣工,預計年發電量約 4,850萬kWH。
大同指出,日本政府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發電,提升收購價的3倍激 勵民間投資參與,近年中小水力發電廠快速蓬勃發展。雙方過去十多 年來的合作,專注在小型1,000kVA以下水力發電技術與設備製造,因 應巿場訂單急增,雙方進一步簽定水力用發電機設計製造協業契約, 將合作範圍擴大到1萬kVA水力發電機。
大同也是國內水力發電廠機組的最大供應廠,未來與國內小水力業 者合作,配合政府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積極發展小水力發電。大同表 示,馬達事業部今年大型水力發電機出貨將較去年成長5成,明年更 較今年躍升,大型發電機營收占比未來將由5%增至20%,成為大同 馬達事業部未來營運的成長動能。
環保署統計,289廠家合計直接排碳量累計234百萬公噸CO2e,占全國八成二;以行業別而言,電力業排放量為最大宗,累計約1.27億公噸CO2e,占總排放54.3 %;其次為鋼鐵業,占比13.8%;第三名基本化學材料製造業,占比10.9%。環保署去年公告第二批強制碳盤查對象,為用電加製程達標業者,今年8月底前完成登錄,未來預計將超過500廠家,都會納入課徵碳費對象。
針對碳費規畫,環保署預計年底前完成碳費徵收法制,明年送交碳費審議會決定費率後開始收費,碳費徵收方式,希望對象先大後小、分階段徵收,業者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並達到目標,可享優惠費率。
台灣電力市場再掀風暴!Gogoro攜手創新能源服務及虛擬電廠龍頭Enel X,搶攻百億商機!19日,Enel X宣布將透過雙方在台灣逾1,000個電池交換站點,以及2,500座機台,加入其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 VPP),共同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
這項合作從去年開始進行前導測試計畫,是全球首個整合虛擬電廠與電池交換能源網路的商業合作部署。Gogoro執行長陸學森表示,這將為台灣帶來創新的電力資源,同時也是全球首次將此技術落實商轉,預計為公司帶來移動產業以外的全新營收來源。
陸學森解釋,Gogoro將協助整合可用電能回饋至電網中。當電網用電負載增加時,電池交換站將能隨時接受調度,暫停充電或將智慧電池中儲存的電力輸回電網,這樣既不影響車主換電,又能達到即時、有效的能源平衡管理。根據Gogoro與Enel的規劃,目前已有500個電池交換站點、近1,300座機台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輔助服務市場,並計劃今年中擴增至1,000個站點、2,500座機台。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對此表示,Gogoro與Enel智慧能源的合作是台電輔助服務提高電力使用效率的重要里程碑。台電電力交易平台讓像Gogoro這樣的企業成為電力產銷者,協助推動城市穩定電網平衡與運作,希望更多企業能加入,共同為台灣能源轉型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