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東元(1504)強攻儲能與再生能源相關商機再出擊,新成立「創儲營運發展事業處」搶攻相關市場。東元預估,未來十年單是台電釋出的強化電網商機將達370億元,東元將積極爭取。
談到儲能相關布局,東元總經理范炘昨(21)日表示,今年初東元收購台澎能源100%股權,主要就是要藉由太陽能案場的投資與建置,結合東元原有的儲能與能源管理系統,奠定未來參與電業營運市場的基礎,布局龐大商機。
台澎能源已完成太陽能案場掛表約2MW(百萬瓦),並取得台中市綠能屋頂、高雄市警局屋頂太陽能、澎湖校園屋頂太陽能等標案。預期年底前,台澎能源將完成1,015MW太陽能案場建置。
范炘強調,東元為轉型為虛擬綠電廠,新成立「創儲營運發展事業處」,該事業處主要的營運內容,第一階段是自有案場及EPC案場的建置,包括投資太陽能電廠、儲能案場的EPC建置及相關設備出售。第二階段將進階走向增加售電、運維、保固及相關服務;第三階段則是增加案場的代管、代操業務;第四階段在整合相關資源之後,成為虛擬電廠營運。
至於台電未來十年的加強電網韌性計畫商機,東元認為共有三大主軸,包括一、分散工程,主要是降低電網集中風險,此部分商機約206億元;二、強固工程,主要是為提升設備穩固程度,此部分商機約154億元;最後是防衛工程,主要是阻止停電事故擴散,此部分商機約12.6億元,合計三大主軸未來十年將釋出約370億元商機,都是可著墨之處。
談到儲能相關布局,東元總經理范炘昨(21)日表示,今年初東元收購台澎能源100%股權,主要就是要藉由太陽能案場的投資與建置,結合東元原有的儲能與能源管理系統,奠定未來參與電業營運市場的基礎,布局龐大商機。
台澎能源已完成太陽能案場掛表約2MW(百萬瓦),並取得台中市綠能屋頂、高雄市警局屋頂太陽能、澎湖校園屋頂太陽能等標案。預期年底前,台澎能源將完成1,015MW太陽能案場建置。
范炘強調,東元為轉型為虛擬綠電廠,新成立「創儲營運發展事業處」,該事業處主要的營運內容,第一階段是自有案場及EPC案場的建置,包括投資太陽能電廠、儲能案場的EPC建置及相關設備出售。第二階段將進階走向增加售電、運維、保固及相關服務;第三階段則是增加案場的代管、代操業務;第四階段在整合相關資源之後,成為虛擬電廠營運。
至於台電未來十年的加強電網韌性計畫商機,東元認為共有三大主軸,包括一、分散工程,主要是降低電網集中風險,此部分商機約206億元;二、強固工程,主要是為提升設備穩固程度,此部分商機約154億元;最後是防衛工程,主要是阻止停電事故擴散,此部分商機約12.6億元,合計三大主軸未來十年將釋出約370億元商機,都是可著墨之處。
台灣綜合研究院21日發布2月份EPI電力景氣指數,由於今年2月工 作日數較去年同期增加,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微幅成 長0.62%,但1至2月累計用電量卻較去年同期衰退6.89%,整體產業 電力景氣燈號續呈藍燈,為去年10月以來的第五顆藍燈。值得注意的 是,半導體業電力景氣燈號首見藍燈。
依據台綜院EPI指數推估,2月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2%,為近五年 來最差的據值。台綜院院長吳再益表示,就單一產業來看,半導體業 2月用電成長出現四年多來最大降幅,2月半導體用電成長率僅0.44% ,為2018年11月以來最低幅,電力景氣燈號亦由下行的黃藍燈首度轉 為衰退的藍燈,顯示產業陷入了停滯萎縮現象。
台綜院結合台電公司各行各業的高壓以上電力售電量,以自用發電 設備自用發電量數據,反映國內9成經濟生產活動,同時考量歷年氣 候與產業節能因素進行修正,推估國內每月經濟成長數據並建構電力 景氣指數(EPI),即時解讀台灣經濟景氣狀況。
吳再益指出,全球經濟面對多重下行風險,衝擊我國經貿成長,製 造業及非製造業廠商需求減弱、生產動能不足,國內景氣持續陷於衰 退陰霾。
今年以來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為抑制通膨持續升息,及俄烏戰 爭持續僵持,全球終端需求明顯降溫,各國經濟成長相較去年第四季 愈加弛緩,與用電量下行走勢來看,產業界感受到景氣低谷正在延長 。
市場預期製造業庫存修正看似近尾聲,吳再益強調,原先估計上半 年景氣或許有望觸底反彈,近期陸續爆發美國銀行、瑞信等危機,無 疑對Fed升息以及全球經濟復甦步調增加不確定性,後續應持續審慎 評估對經濟影響力道。業者亦反映政府調漲電價在即,各行各業經營 成本持續上揚,恐也是景氣復甦延後的可能因素之一。
依據台綜院EPI指數推估,2月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2%,為近五年 來最差的據值。台綜院院長吳再益表示,就單一產業來看,半導體業 2月用電成長出現四年多來最大降幅,2月半導體用電成長率僅0.44% ,為2018年11月以來最低幅,電力景氣燈號亦由下行的黃藍燈首度轉 為衰退的藍燈,顯示產業陷入了停滯萎縮現象。
台綜院結合台電公司各行各業的高壓以上電力售電量,以自用發電 設備自用發電量數據,反映國內9成經濟生產活動,同時考量歷年氣 候與產業節能因素進行修正,推估國內每月經濟成長數據並建構電力 景氣指數(EPI),即時解讀台灣經濟景氣狀況。
吳再益指出,全球經濟面對多重下行風險,衝擊我國經貿成長,製 造業及非製造業廠商需求減弱、生產動能不足,國內景氣持續陷於衰 退陰霾。
今年以來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為抑制通膨持續升息,及俄烏戰 爭持續僵持,全球終端需求明顯降溫,各國經濟成長相較去年第四季 愈加弛緩,與用電量下行走勢來看,產業界感受到景氣低谷正在延長 。
市場預期製造業庫存修正看似近尾聲,吳再益強調,原先估計上半 年景氣或許有望觸底反彈,近期陸續爆發美國銀行、瑞信等危機,無 疑對Fed升息以及全球經濟復甦步調增加不確定性,後續應持續審慎 評估對經濟影響力道。業者亦反映政府調漲電價在即,各行各業經營 成本持續上揚,恐也是景氣復甦延後的可能因素之一。
台電21日宣布,為充實營運資金及償還債務,預定4月中下旬發行 112年度第2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221億元。台電預定今年全年發行7次 公司債,總金額將破千億,預計下次發債時間會落在今年6月。
台電指出,本次公司債發行條件分4種,3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利 率1.44%,發行新台幣47億元,採固定利率計息,每年付息一次,到 期一次還本。5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利率1.53%,發行112億,採固 定利率計息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7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 利率1.60%,發行32億元,採固定利率計息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 還本。10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利率1.80%,發行新台幣30億元,採 固定利率計息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
台電財務處長陳麗珍表示,去年國際能源價格大漲,墊高台電發電 本造成大量虧損,政府已規劃1500億作為增資,因此這次第二期公司 債發行是用於充實營運資金及解決債務,與過去發行調整資本不相同 ,且今年陸續會有特別股增資、以及等待立法院核准500億挹注台電 資源,讓台電營運能更健全。
值得注意的是,過往台電發行公司債時會同時發行綠債,近期是否 會發行綠債,陳麗珍回應這要看近期台電再生能源建設進度狀況,往 年大多是下半年發行,今年要視實際狀況再提交董事會討論。
台電指出,本次公司債發行條件分4種,3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利 率1.44%,發行新台幣47億元,採固定利率計息,每年付息一次,到 期一次還本。5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利率1.53%,發行112億,採固 定利率計息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7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 利率1.60%,發行32億元,採固定利率計息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 還本。10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利率1.80%,發行新台幣30億元,採 固定利率計息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
台電財務處長陳麗珍表示,去年國際能源價格大漲,墊高台電發電 本造成大量虧損,政府已規劃1500億作為增資,因此這次第二期公司 債發行是用於充實營運資金及解決債務,與過去發行調整資本不相同 ,且今年陸續會有特別股增資、以及等待立法院核准500億挹注台電 資源,讓台電營運能更健全。
值得注意的是,過往台電發行公司債時會同時發行綠債,近期是否 會發行綠債,陳麗珍回應這要看近期台電再生能源建設進度狀況,往 年大多是下半年發行,今年要視實際狀況再提交董事會討論。
台灣電力是否充足?這是可以精算的科學與數學問題,然而,在台 灣卻成了辯論題。科學、數學是有基本的定義與程式,辯論是不管是 什麼,總是會有持相反立場的聲音。
電力充足與否,本是科學、數學題,卻成了辯論題,連中央大學教 授梁啟源都嘆:難以理解。
梁啟源日前在三三會演講最後,有感而發的提到,當年陳水扁主政 時,為了「核四是否應續建?」,由經濟部出面邀集產官學界開會討 論。開會前,時任經濟部長林信義表明,會議討論內容將如實陳報。
然而,經過從早到晚十數小時的討論,當進入結論時,梁啟源說, 林信義卻告訴與會者:「核能不是經濟問題、也不是環境問題,而是 信仰問題,信仰問題,沒有對錯。」就這麼用「信仰」來決定廢核了 。
即使事隔多年,核能在台灣依然爭論不休,梁啟源以一個經濟學者 的角度,對一個攸關國家未來發展的政策,當政者可以完全不考慮成 本、後果,「就這樣用信仰做決策,很難理解。」
就算信仰問題,沒有對錯,梁啟源時至今日還是想要問:難道也都 不考慮成本嗎?
梁啟源以一個經濟學者的角度,對一個能源政策沒有考慮到減核與 廢核的成本,很難理解。事實上,不少企業人士,對電力是否充足, 這道數學題,政府是用「拍胸脯」來保證,也是很難理解,對核能這 門科學題,政府還是用「拍胸脯」要企業放心,更是難以理解。
其實,雖說是難以理解,但內心深處也不是真的不明白。多年前在 首爾與一位韓國經濟學者談到能源、氣候變遷等議題,當時,韓國也 有擁核、反核的激烈對抗,他當時的結論多少可以反映當前台灣的現 象:能源、氣候變遷的問題都是可透過科學的精密計算而執行,但是 ,科學無法演算政治的算計、複雜的人性,還有因政治、人性所造成 的影響。
電力充足與否,本是科學、數學題,卻成了辯論題,連中央大學教 授梁啟源都嘆:難以理解。
梁啟源日前在三三會演講最後,有感而發的提到,當年陳水扁主政 時,為了「核四是否應續建?」,由經濟部出面邀集產官學界開會討 論。開會前,時任經濟部長林信義表明,會議討論內容將如實陳報。
然而,經過從早到晚十數小時的討論,當進入結論時,梁啟源說, 林信義卻告訴與會者:「核能不是經濟問題、也不是環境問題,而是 信仰問題,信仰問題,沒有對錯。」就這麼用「信仰」來決定廢核了 。
即使事隔多年,核能在台灣依然爭論不休,梁啟源以一個經濟學者 的角度,對一個攸關國家未來發展的政策,當政者可以完全不考慮成 本、後果,「就這樣用信仰做決策,很難理解。」
就算信仰問題,沒有對錯,梁啟源時至今日還是想要問:難道也都 不考慮成本嗎?
梁啟源以一個經濟學者的角度,對一個能源政策沒有考慮到減核與 廢核的成本,很難理解。事實上,不少企業人士,對電力是否充足, 這道數學題,政府是用「拍胸脯」來保證,也是很難理解,對核能這 門科學題,政府還是用「拍胸脯」要企業放心,更是難以理解。
其實,雖說是難以理解,但內心深處也不是真的不明白。多年前在 首爾與一位韓國經濟學者談到能源、氣候變遷等議題,當時,韓國也 有擁核、反核的激烈對抗,他當時的結論多少可以反映當前台灣的現 象:能源、氣候變遷的問題都是可透過科學的精密計算而執行,但是 ,科學無法演算政治的算計、複雜的人性,還有因政治、人性所造成 的影響。
東元(1504)看好零碳趨勢,規畫在墨西哥設廠、擴大北美營運規 模,爭取海外市場電動車動力系統商機;台灣2050淨零轉型下,計畫 成為虛擬綠電廠,期望未來能投入售電市場。東元總經理范炘表示, 預期今年首季,三大事業群中以智慧能源、機電系統的成長動能最為 強勁。
東元21日舉辦法說會,范炘指出,占營收逾半的機電系統事業群, 過去新冠疫情影響過往以亞洲為核心的供應鏈系統,限制了北美市場 成長動能,近年北美市場成長速度快,目前北美已占機電系統營收近 3成,因此規畫在墨西哥設廠,預計今年底投產營運,以支應北美成 長動能,就近供應北美、甚至中南美洲市場,越南廠則轉型提供當地 內銷及生產東南亞、澳洲、歐洲市場所需產品。
范炘指出,東元在電動車動力系統的布局,今年以台灣為基地出發 ,台灣電動車動力系統今年營收預估有3倍的成長,此外,也會在北 美及印度開擴更多貨卡、輕型商用車訂單商機。
由於碳中和趨勢、美國油氣設備電氣化及廢熱回收的發展,將持續 帶動高效率馬達、及變頻器、節能方案等成長,台灣電費上漲,也提 供高耗能產業整廠節能改造商機。
此外,台電推動加強電網韌性計畫,未來10年可爭取產品商機超過 370億元,電力需求增加,無碳低碳、多元分散式再生能源的解決方 案,除了自有案場維運外,未來也將增加售電及運維、代操、代管業 務,以及整合虛擬電廠營運。
東元機電系統事業群去年營收成長14.7%,智慧能源成長43.1%, 智慧生活則減少0.6%。展望今年第一季,東元預期智慧能源營收將 年增55%∼59%、機電事業營收年增7%∼11%,不過智慧生活將衰 退24%∼28%(扣除「班班有冷氣」標案一次性專案收入後,約衰退 6%∼10%)。范炘表示,第一季整體營業毛利率預估24%∼28%, 過去運費、原材料價格回檔,加上產品調價,毛利可望維持健康的成 長。
東元21日舉辦法說會,范炘指出,占營收逾半的機電系統事業群, 過去新冠疫情影響過往以亞洲為核心的供應鏈系統,限制了北美市場 成長動能,近年北美市場成長速度快,目前北美已占機電系統營收近 3成,因此規畫在墨西哥設廠,預計今年底投產營運,以支應北美成 長動能,就近供應北美、甚至中南美洲市場,越南廠則轉型提供當地 內銷及生產東南亞、澳洲、歐洲市場所需產品。
范炘指出,東元在電動車動力系統的布局,今年以台灣為基地出發 ,台灣電動車動力系統今年營收預估有3倍的成長,此外,也會在北 美及印度開擴更多貨卡、輕型商用車訂單商機。
由於碳中和趨勢、美國油氣設備電氣化及廢熱回收的發展,將持續 帶動高效率馬達、及變頻器、節能方案等成長,台灣電費上漲,也提 供高耗能產業整廠節能改造商機。
此外,台電推動加強電網韌性計畫,未來10年可爭取產品商機超過 370億元,電力需求增加,無碳低碳、多元分散式再生能源的解決方 案,除了自有案場維運外,未來也將增加售電及運維、代操、代管業 務,以及整合虛擬電廠營運。
東元機電系統事業群去年營收成長14.7%,智慧能源成長43.1%, 智慧生活則減少0.6%。展望今年第一季,東元預期智慧能源營收將 年增55%∼59%、機電事業營收年增7%∼11%,不過智慧生活將衰 退24%∼28%(扣除「班班有冷氣」標案一次性專案收入後,約衰退 6%∼10%)。范炘表示,第一季整體營業毛利率預估24%∼28%, 過去運費、原材料價格回檔,加上產品調價,毛利可望維持健康的成 長。
國內「水電雙缺」陰霾籠罩,相關概念股卻乘勢而起,水資源概念 股「未雨」綢繆,力麒、山林水、國統等20日逆勢上漲;而電價調漲 後再生能源股也吸睛,碩禾、華城等成為焦點,兩大受惠族群扮演股 市多頭指標。
國內水情嚴峻,南台灣降雨量創下30年來新低,根據經濟部水利署 公布的台灣水庫即時水情統計顯示,南投霧社水庫、台南白河水庫、 曾文水庫有效蓄水量均低於20%,缺水題材熱、水資源概念股大受激 勵。
分析師指出,儘管歐美銀行「地雷」連環爆,加上美國聯準會(F ed)本周將公布升息決策,市場觀望下交易量急凍,惟內需題材熱度 仍高,在缺水、漲電兩大議題激勵下,水資源、再生能源擔綱「亂世 英雄」。
力麒本業為住宅及商業大樓投資興建,惟力麒直接加間接持有山林 水股權逾65%、跨足污水處理廠業務,股價20日逆勢大漲。專業水資 源廠商國統、涵蓋淨水工程的中宇,也分別勁揚6.45%、3.33%。
國統去年EPS為2.52元,創2014年來同期新高,毛利率29.14%寫下 19年新高;中鋼旗下廠務工程商中宇以再生水工程為重點業務,目前 在手案件有台灣自來水公司的草屯淨水場新建工程。
此外,核二廠2號機已退役,夏季用電旺季將至,外媒稱台灣夏季 恐大停電,而國際燃料價格飆漲下台電也宣布調漲電價,再生能源股 20日全面啟動,由太陽能股碩禾、茂迪、太極、達能、國碩領軍,茂 迪法人連二買5,321張,風電股永冠-KY,及儲能、重電的華城、亞力 、中興電同強,中興電更獲法人買超6,235張。
國內水情嚴峻,南台灣降雨量創下30年來新低,根據經濟部水利署 公布的台灣水庫即時水情統計顯示,南投霧社水庫、台南白河水庫、 曾文水庫有效蓄水量均低於20%,缺水題材熱、水資源概念股大受激 勵。
分析師指出,儘管歐美銀行「地雷」連環爆,加上美國聯準會(F ed)本周將公布升息決策,市場觀望下交易量急凍,惟內需題材熱度 仍高,在缺水、漲電兩大議題激勵下,水資源、再生能源擔綱「亂世 英雄」。
力麒本業為住宅及商業大樓投資興建,惟力麒直接加間接持有山林 水股權逾65%、跨足污水處理廠業務,股價20日逆勢大漲。專業水資 源廠商國統、涵蓋淨水工程的中宇,也分別勁揚6.45%、3.33%。
國統去年EPS為2.52元,創2014年來同期新高,毛利率29.14%寫下 19年新高;中鋼旗下廠務工程商中宇以再生水工程為重點業務,目前 在手案件有台灣自來水公司的草屯淨水場新建工程。
此外,核二廠2號機已退役,夏季用電旺季將至,外媒稱台灣夏季 恐大停電,而國際燃料價格飆漲下台電也宣布調漲電價,再生能源股 20日全面啟動,由太陽能股碩禾、茂迪、太極、達能、國碩領軍,茂 迪法人連二買5,321張,風電股永冠-KY,及儲能、重電的華城、亞力 、中興電同強,中興電更獲法人買超6,235張。
中央銀行23日將舉行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市場關注央行利率決策。 央行副總裁嚴宗大20日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指出,利率決策主要考量 三大因素,通膨率只是其中一項,還包括經濟成長和金融穩定,但最 終仍要由理監事會共同決議。
嚴宗大赴財委會報告「美國銀行倒閉事件是否引發新金融危機及台 灣金融產業暴險程度與因應之道」並備詢。朝野立委關注本周「超級 央行周」,我國央行的利率決策。嚴宗大表示,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連19個月超過2%,說明不是短期現象,也造成過去幾年國內 有較大的通膨預期心裡,對於物價問題周四理監事會將有所討論,會 後也公布通膨及經濟成長率得最新預估值。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詢提到,台電電價平均調漲11%,估影響CPI 約0.204%,就通膨角度而言有升息必要性;但出口近期已連月衰退 ,又不能貿然升息,新台幣匯率又貶值,央行該如何決策。
嚴宗大強調,央行利率政策要考量通膨、金融穩定、經濟成長三大 因素一同討論,現在市場主要聚焦在通膨,雖然台灣經濟受出口衰影 響退,但已反映在第一季,通膨也是央行法所需要控制的職責。
賴士葆追問,此說法是否代表央行本周升息機率大。嚴宗大回應, 還是經由理事充分討論,強調升息需要考量三因素,通膨只是其一。
對於通膨看法,嚴宗大說明,央行認同透過提升利率,有助降低通 膨預期,從目前國內通膨率成長速度來看,是有暫緩趨勢,但從水準 值來看,仍在相對高的位置。央行去年12月預估今年CPI漲幅為1.88 %,但考慮目前狀況,包含電價調整,央行對於通膨率預測,應會上 修。
立委沈發惠質詢說,就他了解,央行過去40年來,未曾在出口衰退 時升息,若央行本周四升息,等於打破過去40年來的慣例,在目前經 濟趨緩、出口衰退情形下,若升息將是史上第一遭。嚴宗大回應,這 種狀況「應該是很少」,但強調央行貨幣政策是「往前看」,考量未 來狀況,最終也要經由理事會討論決定。至於國內經濟成長率方面, 央行去年12月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53%,雖然近月出口表現不佳 ,但政府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政策,預計將對經濟成長有所助益 。
嚴宗大赴財委會報告「美國銀行倒閉事件是否引發新金融危機及台 灣金融產業暴險程度與因應之道」並備詢。朝野立委關注本周「超級 央行周」,我國央行的利率決策。嚴宗大表示,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連19個月超過2%,說明不是短期現象,也造成過去幾年國內 有較大的通膨預期心裡,對於物價問題周四理監事會將有所討論,會 後也公布通膨及經濟成長率得最新預估值。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詢提到,台電電價平均調漲11%,估影響CPI 約0.204%,就通膨角度而言有升息必要性;但出口近期已連月衰退 ,又不能貿然升息,新台幣匯率又貶值,央行該如何決策。
嚴宗大強調,央行利率政策要考量通膨、金融穩定、經濟成長三大 因素一同討論,現在市場主要聚焦在通膨,雖然台灣經濟受出口衰影 響退,但已反映在第一季,通膨也是央行法所需要控制的職責。
賴士葆追問,此說法是否代表央行本周升息機率大。嚴宗大回應, 還是經由理事充分討論,強調升息需要考量三因素,通膨只是其一。
對於通膨看法,嚴宗大說明,央行認同透過提升利率,有助降低通 膨預期,從目前國內通膨率成長速度來看,是有暫緩趨勢,但從水準 值來看,仍在相對高的位置。央行去年12月預估今年CPI漲幅為1.88 %,但考慮目前狀況,包含電價調整,央行對於通膨率預測,應會上 修。
立委沈發惠質詢說,就他了解,央行過去40年來,未曾在出口衰退 時升息,若央行本周四升息,等於打破過去40年來的慣例,在目前經 濟趨緩、出口衰退情形下,若升息將是史上第一遭。嚴宗大回應,這 種狀況「應該是很少」,但強調央行貨幣政策是「往前看」,考量未 來狀況,最終也要經由理事會討論決定。至於國內經濟成長率方面, 央行去年12月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53%,雖然近月出口表現不佳 ,但政府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政策,預計將對經濟成長有所助益 。
士電(1503)積極轉型綠能產業,加上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十年投入金額達5,645億元,推升相關工程與設備訂單,帶動營運表現;士電去年營收年增11%、稅後純益年增11.3%,每股純益3.86元,創歷史新高,每股將配發現金股利2元。
士電今年2月營收年增30.3%、月減16.7%;法人機構表示,從價值面來看,目前股價淨值比(PB)1.53倍,本益比(PE)則約為20.1倍,雙雙在市場平均值之下。
分析師表示,士電營運穩定,在去年四季營運中,每個季度均為獲利,每個季度的稅後純益分別為7.1億、4.5億、5.6億、2.6億元,每股純益為1.38元、0.88元、1.09元、0.51元。
不過,自去年第4季以來,國內外多數主要法人機構均未見追蹤該股動作,外資小幅賣超91張,投信則未見進出,自營商賣超21張。
技術面上,士電自去年7月台股震盪加劇以來,股價走勢優於大盤,在10月中旬寫下51.6元波段低點後,隨即穩健回升,在今年初開始量能增溫以來,股性轉趨活潑,在2月下旬寫下波段反彈88.3元新高。
技術線型上,目前5日、10日、月線等短期均線在80~82元區間糾結,日KD交叉向下、且缺口還未見收歛跡象,後續若單日量能持續溫和增溫時,才有助股價進一步挑戰上檔反壓區。
士電今年2月營收年增30.3%、月減16.7%;法人機構表示,從價值面來看,目前股價淨值比(PB)1.53倍,本益比(PE)則約為20.1倍,雙雙在市場平均值之下。
分析師表示,士電營運穩定,在去年四季營運中,每個季度均為獲利,每個季度的稅後純益分別為7.1億、4.5億、5.6億、2.6億元,每股純益為1.38元、0.88元、1.09元、0.51元。
不過,自去年第4季以來,國內外多數主要法人機構均未見追蹤該股動作,外資小幅賣超91張,投信則未見進出,自營商賣超21張。
技術面上,士電自去年7月台股震盪加劇以來,股價走勢優於大盤,在10月中旬寫下51.6元波段低點後,隨即穩健回升,在今年初開始量能增溫以來,股性轉趨活潑,在2月下旬寫下波段反彈88.3元新高。
技術線型上,目前5日、10日、月線等短期均線在80~82元區間糾結,日KD交叉向下、且缺口還未見收歛跡象,後續若單日量能持續溫和增溫時,才有助股價進一步挑戰上檔反壓區。
智慧電表大廠玖鼎電力(4588)近幾年在智慧電網、電力監控系統及智慧電表等主力產品出貨持續成長下,營運逐年成長,去年接獲台電標案,今年將開始出貨,因此對今年營運表現持續樂觀看待。
玖鼎電力2月營收1.29億元,月增1.3倍,年增達逾13倍,單月營收是歷史次高水準,累計今年前二月營收1.85億元,年增6.8倍。
玖鼎去年取得台電「低壓智慧型電表」標案訂單,總金額達13.49億元,分批生產交貨,未來將持續提升台電智慧型電表產品銷售,為營運挹注成長動能。
玖鼎去年全年營收7.15億元,去年獲得的台電標案,對公司未來營運就極具助益。
玖鼎電力2月營收1.29億元,月增1.3倍,年增達逾13倍,單月營收是歷史次高水準,累計今年前二月營收1.85億元,年增6.8倍。
玖鼎去年取得台電「低壓智慧型電表」標案訂單,總金額達13.49億元,分批生產交貨,未來將持續提升台電智慧型電表產品銷售,為營運挹注成長動能。
玖鼎去年全年營收7.15億元,去年獲得的台電標案,對公司未來營運就極具助益。
全球能源商機爆發,重電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好時機,士電(1503)抓緊腳步,成立100%子公司「士電綠巨能」全力搶攻綠能市場,並轉型為綠電的發電業者。士電總經理謝漢章指出,除要成為從綠能建置到供電的一條龍業者,更積極與太陽能業、汽車產業結盟,布局深耕再擴大。
士電2022年每股純益3.86元,創歷史新高,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2元。 謝漢章指出,士電積極研發生產項各項智能化、數位化等綠能相關產品;同時跨入電動車市場,成功產銷EV用動力總成,包括二輪╱四輪以及off road特殊專用電動車輛的控制器與馬達。
擁三大優勢 吸引企業合作
他說,士電在電力相關統包工程有三大優勢,包括「零工安事故、提前完工、每項工程都得金質獎」,也讓不少太陽能等業者找上士電合作。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全球處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士電是重電老牌大廠,未來三至五年想要做到什麼地位及目標?
答:士電除持續深耕重電產業,近年啟動全面轉型計畫,成立100%子公司綠巨能,就是要成為從綠能建置到供電的一條龍業者。現在士電已不是過去幫別人抬轎的角色,除綠能統包工程,更提升到綠電的發電業者,並取得雲林台西逾130公頃土地,擬自建漁電共生160MW(百萬瓦),以及擬申請自建升壓站約300MW。
此外,因應全球ESG趨勢,加上士電有諸多外銷產品,歐美客戶皆要求淨零碳排規劃,因此士電在工廠屋頂自建太陽能電廠,並申請建置容量約5MW的儲能廠,把光、儲能效率提高,2030年可供應士電15%綠電,且優於政府要求標準。
問:士電切入太陽能及儲能領域的競爭優勢?
答:政府希望未來綠電比率達到六、七成以上,才能達到碳中和目標,許多國際汽車大廠宣告2030年後不生產油車,士電將扮演關鍵角色,不論是核能、火力到太陽能發電,士電都可供應電力設備的產品。士電過去僅是傳統設備供應商,約十年前開始幫台電做發電廠、變電所的設備及統包工程,累積諸多豐富經驗與電機工程整合能力,不論是團隊人才、專業技術都很優秀,工程屢次拿下金質獎。
士電在電力相關統包工程的三大優勢,即是「零工安事故、提前完工、每項工程都得金質獎」,因此有不少太陽能等業者找上士電,包括友達雲林口湖案場、三地能源台南七股建置太陽能漁電共生案場177MW儲能系統、承包全國最大的儲能案場,泓德能源台南柳營建置206MW儲能案場的統包工程,近期更取得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資訊通訊系統工程案,士電已不僅進入綠能轉型及公共工程領域,還跨入資通訊工程領域。
問:許多老牌大廠跨入新能源領域,積極尋求策略夥伴,士電的想法如何?
答:士電與不少大廠合作,透過與三菱電機的技術合作,生產各類型變壓器,除國內市場外,還強攻美國及亞太市場。士電看好能源轉型商機,近期加碼投資泓德能源,就是看中泓德能源在綠能上設計多元豐富,且企圖心、商業模式夠強,像士電統包泓德能源台南柳營建置的漁電共生及儲能案場案,總容量可達206MW,是全台最大儲能案場。
研發新產品 搶智能化商機
泓德能源本來是士電的客戶,雙方往來多年,已有很好默契,未來在開拓充電樁等都是很好的策略夥伴,而士電有產品優勢,泓德能源有商業模式的設計,透過策略合作可發揮綜效,布局擴大。目前士電與關係企業加總持有泓德能源7.5%股權,總投資額逾7億元,是第二大股東。
問:士電近期有沒有新的投資案?是否還會開拓新產品事業?
答:士電一直積極研發生產各項智能化、數位化等綠能相關產品,新產品也不斷更新,著墨在高效率、小型化、智能化、數位化,特別是結合各種電力設備智能化的控制盤,能夠達到產品在應用上的使用,利用監視盤可早期預防與維護產品。
這些也是因應綠能時代的需要,產品不斷升級更新,藉此也可達到節能減碳效果,且更省電,還能降低成本,甚至效率提高三成。此外,投入小型化產品研發並推動國際認證,也讓士電更具海外市場競爭力。
電動車市場方面,已產銷EV用動力總成,包括二輪╱四輪及off road特殊專用電動車輛的控制器與馬達,並生產充電樁。二輪車從早期幫Gogoro代工,到三陽、光陽、中華汽車;外銷方面為越南VinFast等,off road特殊車輛領域,包括ATV、水上摩托車、沙灘車、雪橇等電動車。四輪主要是針對中華汽車物流車,未來也要爭取TOYOTA的電動物流車。
士電掌握電動車產業趨勢,加速徹底轉型,且與起而行綠能、和泰集團成立充壩公司,為充電營運系統提供解決方案(CPO)。
士電2022年每股純益3.86元,創歷史新高,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2元。 謝漢章指出,士電積極研發生產項各項智能化、數位化等綠能相關產品;同時跨入電動車市場,成功產銷EV用動力總成,包括二輪╱四輪以及off road特殊專用電動車輛的控制器與馬達。
擁三大優勢 吸引企業合作
他說,士電在電力相關統包工程有三大優勢,包括「零工安事故、提前完工、每項工程都得金質獎」,也讓不少太陽能等業者找上士電合作。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全球處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士電是重電老牌大廠,未來三至五年想要做到什麼地位及目標?
答:士電除持續深耕重電產業,近年啟動全面轉型計畫,成立100%子公司綠巨能,就是要成為從綠能建置到供電的一條龍業者。現在士電已不是過去幫別人抬轎的角色,除綠能統包工程,更提升到綠電的發電業者,並取得雲林台西逾130公頃土地,擬自建漁電共生160MW(百萬瓦),以及擬申請自建升壓站約300MW。
此外,因應全球ESG趨勢,加上士電有諸多外銷產品,歐美客戶皆要求淨零碳排規劃,因此士電在工廠屋頂自建太陽能電廠,並申請建置容量約5MW的儲能廠,把光、儲能效率提高,2030年可供應士電15%綠電,且優於政府要求標準。
問:士電切入太陽能及儲能領域的競爭優勢?
答:政府希望未來綠電比率達到六、七成以上,才能達到碳中和目標,許多國際汽車大廠宣告2030年後不生產油車,士電將扮演關鍵角色,不論是核能、火力到太陽能發電,士電都可供應電力設備的產品。士電過去僅是傳統設備供應商,約十年前開始幫台電做發電廠、變電所的設備及統包工程,累積諸多豐富經驗與電機工程整合能力,不論是團隊人才、專業技術都很優秀,工程屢次拿下金質獎。
士電在電力相關統包工程的三大優勢,即是「零工安事故、提前完工、每項工程都得金質獎」,因此有不少太陽能等業者找上士電,包括友達雲林口湖案場、三地能源台南七股建置太陽能漁電共生案場177MW儲能系統、承包全國最大的儲能案場,泓德能源台南柳營建置206MW儲能案場的統包工程,近期更取得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資訊通訊系統工程案,士電已不僅進入綠能轉型及公共工程領域,還跨入資通訊工程領域。
問:許多老牌大廠跨入新能源領域,積極尋求策略夥伴,士電的想法如何?
答:士電與不少大廠合作,透過與三菱電機的技術合作,生產各類型變壓器,除國內市場外,還強攻美國及亞太市場。士電看好能源轉型商機,近期加碼投資泓德能源,就是看中泓德能源在綠能上設計多元豐富,且企圖心、商業模式夠強,像士電統包泓德能源台南柳營建置的漁電共生及儲能案場案,總容量可達206MW,是全台最大儲能案場。
研發新產品 搶智能化商機
泓德能源本來是士電的客戶,雙方往來多年,已有很好默契,未來在開拓充電樁等都是很好的策略夥伴,而士電有產品優勢,泓德能源有商業模式的設計,透過策略合作可發揮綜效,布局擴大。目前士電與關係企業加總持有泓德能源7.5%股權,總投資額逾7億元,是第二大股東。
問:士電近期有沒有新的投資案?是否還會開拓新產品事業?
答:士電一直積極研發生產各項智能化、數位化等綠能相關產品,新產品也不斷更新,著墨在高效率、小型化、智能化、數位化,特別是結合各種電力設備智能化的控制盤,能夠達到產品在應用上的使用,利用監視盤可早期預防與維護產品。
這些也是因應綠能時代的需要,產品不斷升級更新,藉此也可達到節能減碳效果,且更省電,還能降低成本,甚至效率提高三成。此外,投入小型化產品研發並推動國際認證,也讓士電更具海外市場競爭力。
電動車市場方面,已產銷EV用動力總成,包括二輪╱四輪及off road特殊專用電動車輛的控制器與馬達,並生產充電樁。二輪車從早期幫Gogoro代工,到三陽、光陽、中華汽車;外銷方面為越南VinFast等,off road特殊車輛領域,包括ATV、水上摩托車、沙灘車、雪橇等電動車。四輪主要是針對中華汽車物流車,未來也要爭取TOYOTA的電動物流車。
士電掌握電動車產業趨勢,加速徹底轉型,且與起而行綠能、和泰集團成立充壩公司,為充電營運系統提供解決方案(CPO)。
外界質疑再生能源躉購制度導致台電去年虧損2,271億元,台電則表示,去年再生能源每度躉購成本並未增加,但因為購電度數增加,而多支出160億元。在2月時台電也曾發新聞稿,說明電價調漲會影響物價,因而無法完全反映成本。而經濟部則在3月17日宣布4月電價平均調漲11%,估計將影響177萬戶。綠電購買對台電虧損的影響為何?台電選擇性微調電價的政策在長期間是否能夠抑止通膨?皆值得討論。
根據台電公司網站所提供的電價、成本結構以及盈虧資料,可以明瞭再生能源躉購制度對台電經營績效的影響。在前年,台電平均每度電費為2.5885元,而平均每度發電成本為2.4646元,因而出現盈餘223億元。其中,再生能源躉購量占總發電量的4.8%,達到90.8億度。以平均每度購買價4.69元扣除每度電費2.5885元,再乘以購買電量,可得到再生能源躉購制度造成台電虧損190.8億元。在去年時,台電平均每度電費2.7246元,而平均每度發電成本3.8985元,因而出現虧損2,271億元。台電並未提供去年再生能源的購買量及單價,但曾說去年再生能源收購價格未變,但總收購金額增加37%,因而可推估去年此項虧損約244億元,占總虧損金額將近11%。上述數據顯示,當台電由再生能源每多收購總發電量的1% ,則會多出現40億元虧損。因此,當我國朝向綠能占總發電量20%的目標邁進時,台電的虧損會愈疊愈高。
去年台電每度發電成本雖超過電價43%,但僅在6月對2.2萬工、商用戶調漲15%電價以及對3%民生用戶調漲9%電價。反觀南韓去年及今年調漲電價近兩成,導致目前電價較2020年高出43%。這對兩國的通膨及基準利率造成不同衝擊。在2020年5月時,南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0.21%,到了去年7月到達6.34%的高點後,在今年2月降為4.8%。為了壓抑通膨,南韓央行將重貼現率由2021年7月的0.5%增加到今年1月的3.5%。相對地,在2020年5月,我國CPI年增率為-1.21%,到了去年6月到達3.59%的高點後,在今年2月降為2.43%。由於央行將重貼現率由去年3月的1.125%僅增加到去年12月的1.75%,因而短期間台電似乎抵擋住輸入性通膨的「海嘯」。
然而,長期間凍漲電價是否仍能抗通膨?1970年代美國尼克森總統實施的工資及物價管制政策提供很好的借鏡。這個政策從1971年8月開始實施,直到1974年4月結束,而在此期間實施了包括凍結薪資與物價90天、限制薪資成長5.5%、必須向政府證明物價上漲有正當理由,以及汽車每隔一天才能加油等措施。此政策剛開始實施時,民眾為政府的決心喝采;然而,其後當各種被管制的商品紛紛出現短缺時,民眾逐漸醒悟到通膨無法被壓住,反而對未來通膨產生了預期心理,而最後實際通膨也往這些預期靠攏。另一方面,在和雇主協商薪資時,勞工要求彌補通膨的損失,而雇主只好將薪資增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終形成工資物價螺旋膨脹。這種惡化的發展一直到1980年12月,聯邦資金利率住上調至接近20%才被遏止。
上述經驗顯示,來自供給面所產生的通膨壓力必須以升息因應。我國針對少數用電戶調漲電價的政策,長期間並無法抑制通膨;這是因為民眾會形成政府無法承受油價凍漲及電價微調,導致中油及台電的巨額虧損,因而日後必定大幅調漲的預期心理。此種預期易使通膨形成自我實現,從而摧毀物價的穩定性。因此,台電宜將去年可使其損益兩平的電價漲幅43%,在今年分階段補足。如此一來,除了能使用電量較多的個人及廠商承擔更多成本外,也可誘使所有民眾節能減碳。另一方面,當國內通膨壓力因油、電價不再凍漲而宣洩出來,則央行恐須被動以較大幅度升息因應。
根據台電公司網站所提供的電價、成本結構以及盈虧資料,可以明瞭再生能源躉購制度對台電經營績效的影響。在前年,台電平均每度電費為2.5885元,而平均每度發電成本為2.4646元,因而出現盈餘223億元。其中,再生能源躉購量占總發電量的4.8%,達到90.8億度。以平均每度購買價4.69元扣除每度電費2.5885元,再乘以購買電量,可得到再生能源躉購制度造成台電虧損190.8億元。在去年時,台電平均每度電費2.7246元,而平均每度發電成本3.8985元,因而出現虧損2,271億元。台電並未提供去年再生能源的購買量及單價,但曾說去年再生能源收購價格未變,但總收購金額增加37%,因而可推估去年此項虧損約244億元,占總虧損金額將近11%。上述數據顯示,當台電由再生能源每多收購總發電量的1% ,則會多出現40億元虧損。因此,當我國朝向綠能占總發電量20%的目標邁進時,台電的虧損會愈疊愈高。
去年台電每度發電成本雖超過電價43%,但僅在6月對2.2萬工、商用戶調漲15%電價以及對3%民生用戶調漲9%電價。反觀南韓去年及今年調漲電價近兩成,導致目前電價較2020年高出43%。這對兩國的通膨及基準利率造成不同衝擊。在2020年5月時,南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0.21%,到了去年7月到達6.34%的高點後,在今年2月降為4.8%。為了壓抑通膨,南韓央行將重貼現率由2021年7月的0.5%增加到今年1月的3.5%。相對地,在2020年5月,我國CPI年增率為-1.21%,到了去年6月到達3.59%的高點後,在今年2月降為2.43%。由於央行將重貼現率由去年3月的1.125%僅增加到去年12月的1.75%,因而短期間台電似乎抵擋住輸入性通膨的「海嘯」。
然而,長期間凍漲電價是否仍能抗通膨?1970年代美國尼克森總統實施的工資及物價管制政策提供很好的借鏡。這個政策從1971年8月開始實施,直到1974年4月結束,而在此期間實施了包括凍結薪資與物價90天、限制薪資成長5.5%、必須向政府證明物價上漲有正當理由,以及汽車每隔一天才能加油等措施。此政策剛開始實施時,民眾為政府的決心喝采;然而,其後當各種被管制的商品紛紛出現短缺時,民眾逐漸醒悟到通膨無法被壓住,反而對未來通膨產生了預期心理,而最後實際通膨也往這些預期靠攏。另一方面,在和雇主協商薪資時,勞工要求彌補通膨的損失,而雇主只好將薪資增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終形成工資物價螺旋膨脹。這種惡化的發展一直到1980年12月,聯邦資金利率住上調至接近20%才被遏止。
上述經驗顯示,來自供給面所產生的通膨壓力必須以升息因應。我國針對少數用電戶調漲電價的政策,長期間並無法抑制通膨;這是因為民眾會形成政府無法承受油價凍漲及電價微調,導致中油及台電的巨額虧損,因而日後必定大幅調漲的預期心理。此種預期易使通膨形成自我實現,從而摧毀物價的穩定性。因此,台電宜將去年可使其損益兩平的電價漲幅43%,在今年分階段補足。如此一來,除了能使用電量較多的個人及廠商承擔更多成本外,也可誘使所有民眾節能減碳。另一方面,當國內通膨壓力因油、電價不再凍漲而宣洩出來,則央行恐須被動以較大幅度升息因應。
美國議員近期來台,不僅關心國防安全及台海情勢,產業面也談到半導體及能源安全。台灣須強化能源自主性及在地化,擁有多重能源來源管道及加強電網韌性,成為與會者共識。
台電以前瞻計畫經費,今年將執行5個變電站招標案,建置1至5MW不等的儲能系統及500KW柴油發電機,以備當二次變電所上游的161kv或69kv電纜因外力中斷輸電功能時,可孤島獨立運 作的儲能系統的電力或發電機,能及時啟動全黑狀態下的功能,發揮備援功能,配合附近的再生能源資源供應,就近提供區域重點單位用電及民生需求。
這是台電強化電網示範計畫的一環,農曆年後選定5個站所,分別位於屏東新園、高雄美濃、嘉義新塭、雲林雲港及台南南化共5個二次配電等級的變電站作為示範站點。
檯面上參與及在背後支持的廠商有:台達電、台灣松下、健格、漢翔、熙特爾、開元佳能、利佳興業、創揚、子晶、有量、富達陽、盛達、全新通、進金生等。最先開標的屏東新圍1MW/1MWh案已由健格得標,嘉義新塭5MW/5MWh則由台達電取得。
台電以前瞻計畫經費,今年將執行5個變電站招標案,建置1至5MW不等的儲能系統及500KW柴油發電機,以備當二次變電所上游的161kv或69kv電纜因外力中斷輸電功能時,可孤島獨立運 作的儲能系統的電力或發電機,能及時啟動全黑狀態下的功能,發揮備援功能,配合附近的再生能源資源供應,就近提供區域重點單位用電及民生需求。
這是台電強化電網示範計畫的一環,農曆年後選定5個站所,分別位於屏東新園、高雄美濃、嘉義新塭、雲林雲港及台南南化共5個二次配電等級的變電站作為示範站點。
檯面上參與及在背後支持的廠商有:台達電、台灣松下、健格、漢翔、熙特爾、開元佳能、利佳興業、創揚、子晶、有量、富達陽、盛達、全新通、進金生等。最先開標的屏東新圍1MW/1MWh案已由健格得標,嘉義新塭5MW/5MWh則由台達電取得。
全球淨零碳排與永續循環經濟議題火熱,東元董事長邱純枝認為,面對氣候議題,製造業的淨零轉型勢在必行,東元以自身經驗提供解決方案,協助客戶達到低碳的目的,同時也為東元創造新商機。
經濟日報將於3月22日舉辦2023創新論壇,以「打造綠色新經濟」為主題,邀請各界專家探討台灣如何與國際接軌,創造新價值。本論壇由經濟日報、遠傳電信主辦,中華開發金控、東元電機、長榮集團、諾基亞、聯合再生能源協辦。
邱純枝當天將以「智慧節電 永續淨零」為題,發表專題講座。她強調,東元聚焦機電、能源、空調三大領域,是國內廠商中,相對較早透過企業本身及旗下產品,協助客戶進行淨零碳排及永續經營的先鋒,不僅公司從本身做到環境保護、企業永續經營及社會參與,更透過產品協助客戶及市場積極進行節能減碳。
東元致力於企業永續發展,繼提前五年於2020年達標減排20%後,更進一步宣示以2020年為基準,十年減排50%(至2030年),並將擴及海外廠區,使全集團同步為減碳而努力;並全面實施「永續KPI」,要將永續管理DNA深植於東元企業文化。
邱純枝指出,透過公司治理、環境永續、員工關懷、社會參與等面向,東元努力提升永續競爭力,一方面積極布局綠電節能解決方案與再生能源相關事業,也持續推動自家海內外廠區各項生產製程的節能減排措施。
以實績來看,去年東元協助全球客戶節約6.5億度的電力,今年更針對工廠節能省電,推出低碳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可協助企業大幅降低用電成本,並且有步驟地達成節碳目標。
東元本業也聚焦淨零與永續,電動車動力系統方面,除了參與交通部「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商用車市場亦有多家車廠採用東元動力系統完成樣車開發。能源工程領域,東元離岸風電陸上變電站市占達35%,並準備跨入海上變電站相關工程。
太陽能工程建置成果也相當豐碩,目前已完成自建太陽能10MW(百萬瓦),並透過收購「台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標年底前完成10至15MW太陽能案場建置;儲能方面,取得台電龍潭儲能設備系統統包工程,占台電自建儲能容量37.5%。
經濟日報將於3月22日舉辦2023創新論壇,以「打造綠色新經濟」為主題,邀請各界專家探討台灣如何與國際接軌,創造新價值。本論壇由經濟日報、遠傳電信主辦,中華開發金控、東元電機、長榮集團、諾基亞、聯合再生能源協辦。
邱純枝當天將以「智慧節電 永續淨零」為題,發表專題講座。她強調,東元聚焦機電、能源、空調三大領域,是國內廠商中,相對較早透過企業本身及旗下產品,協助客戶進行淨零碳排及永續經營的先鋒,不僅公司從本身做到環境保護、企業永續經營及社會參與,更透過產品協助客戶及市場積極進行節能減碳。
東元致力於企業永續發展,繼提前五年於2020年達標減排20%後,更進一步宣示以2020年為基準,十年減排50%(至2030年),並將擴及海外廠區,使全集團同步為減碳而努力;並全面實施「永續KPI」,要將永續管理DNA深植於東元企業文化。
邱純枝指出,透過公司治理、環境永續、員工關懷、社會參與等面向,東元努力提升永續競爭力,一方面積極布局綠電節能解決方案與再生能源相關事業,也持續推動自家海內外廠區各項生產製程的節能減排措施。
以實績來看,去年東元協助全球客戶節約6.5億度的電力,今年更針對工廠節能省電,推出低碳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可協助企業大幅降低用電成本,並且有步驟地達成節碳目標。
東元本業也聚焦淨零與永續,電動車動力系統方面,除了參與交通部「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商用車市場亦有多家車廠採用東元動力系統完成樣車開發。能源工程領域,東元離岸風電陸上變電站市占達35%,並準備跨入海上變電站相關工程。
太陽能工程建置成果也相當豐碩,目前已完成自建太陽能10MW(百萬瓦),並透過收購「台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標年底前完成10至15MW太陽能案場建置;儲能方面,取得台電龍潭儲能設備系統統包工程,占台電自建儲能容量37.5%。
台電汰舊換新電力設備及強韌電網計畫千億大單進補,加上布局太 陽能光電廠、離岸風電、儲能系統、電動車動力系統、充電樁等綠能 產業告捷,機電業者包括士電(1503)、東元(1504)、中興電(1 513)、亞力(1514)、華城(1519)、樂事能源(1529)及大同( 2371),今年營運看多。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商機超過千億元,各機電廠營運有底氣,今年紛 紛訂出營收、獲利成長目標,挑戰續創新高。
中興電承接台電標案以161KV及345KV的GIS標案訂單為主,整體在 手訂單金額達272億元,自認2030年底前訂單無虞。同時,中興電看 好氫燃料電池前景,積極拓展印度及美國等海外市場外,也規畫下半 年將氫能事業分拆。
士電接獲台電許多電力變壓器訂單,新竹重電廠三班生產趕工。士 電近年發展綠能產業及爭取統包工程,取得友達光電雲林廠、三地能 源台南七股建太陽能漁電共生案場儲能系統、泓德能源台南柳營建漁 電共生及儲能案場的統包工程。士電還與東元攜手,拿下桃園國際機 場第三航站區主體航廈機電工程TP6B標案,預計2026年完工啟用。
士電指出,士電3月初與凌群電腦聯手拿下桃園機場第三航站區資 訊通訊系統工程案,工程經費17.4億元,預計2026年第四季完工,依 完工比例法認列營收,士電可認列一半營收,是士電未來幾年營收及 獲利增長動能。
華城總經理許逸德指出,台電、外銷及綠能產業是華城營收增長三 大動能,第二季起出貨將逐季增加。
裕隆集團新成立新鑫電力進軍綠電售電業務,首座儲能案場是與華 城合作在東部編定工業區建置容量4MW儲能系統,下半年投入台電電 力交易平台。
市場看好電價調漲,將推升士電、中興電及華城等機電類股評價, 近期逢低承接買盤強勁,近三個月股價漲幅逾30%,創超過30年新高 。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商機超過千億元,各機電廠營運有底氣,今年紛 紛訂出營收、獲利成長目標,挑戰續創新高。
中興電承接台電標案以161KV及345KV的GIS標案訂單為主,整體在 手訂單金額達272億元,自認2030年底前訂單無虞。同時,中興電看 好氫燃料電池前景,積極拓展印度及美國等海外市場外,也規畫下半 年將氫能事業分拆。
士電接獲台電許多電力變壓器訂單,新竹重電廠三班生產趕工。士 電近年發展綠能產業及爭取統包工程,取得友達光電雲林廠、三地能 源台南七股建太陽能漁電共生案場儲能系統、泓德能源台南柳營建漁 電共生及儲能案場的統包工程。士電還與東元攜手,拿下桃園國際機 場第三航站區主體航廈機電工程TP6B標案,預計2026年完工啟用。
士電指出,士電3月初與凌群電腦聯手拿下桃園機場第三航站區資 訊通訊系統工程案,工程經費17.4億元,預計2026年第四季完工,依 完工比例法認列營收,士電可認列一半營收,是士電未來幾年營收及 獲利增長動能。
華城總經理許逸德指出,台電、外銷及綠能產業是華城營收增長三 大動能,第二季起出貨將逐季增加。
裕隆集團新成立新鑫電力進軍綠電售電業務,首座儲能案場是與華 城合作在東部編定工業區建置容量4MW儲能系統,下半年投入台電電 力交易平台。
市場看好電價調漲,將推升士電、中興電及華城等機電類股評價, 近期逢低承接買盤強勁,近三個月股價漲幅逾30%,創超過30年新高 。
台電汰舊換新及強韌電網計畫,釋出逾千億元商機,國內機電大廠 搶單均有斬獲,中興電(1513)、華城(1519)也成為台股盤面亮點 。中興電17日股價上漲1.82%,收在94.9元。而華城股價上漲0.76% ,收在66.7元。
觀察三大法人動向,外資賣超1,941張,投信賣超709張,自營商買 超79張,合計賣超2,571張。在華城部分,外資賣超329張,投信賣超 400張,自營商賣超51張,合計賣超780張,呈現調節動作。
因應台電汰舊換新及強韌電網計畫,中興電今年將擴增兩座GIS開 關工廠,中興電在台電161KV、345KV的GIS開關標案訂單市占率高達 85%,尤其345KV超高壓GIS開關訂單,皆由中興電包辦。
中興電平均每兩周接獲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目前GIS開關在手 訂單182億元,為消化訂單,今年2、7月分別增設1座GIS開關工廠, GIS工廠達8座,年產能增加三倍以上。
華城中壢及台中港兩地工廠加班,以擴增產能,容納新訂單。華城 目前接單比去年同期成長三至四成,在手訂單超過50億元,為消化訂 單,中壢廠產線從雙班生產增班至三班、台中港廠從原單班增加至雙 班。
法人分析。中興電今年成長動能來自強韌電網計畫,氫燃料電池、 太陽能電廠儲能系統、統包工程等,加上持續受惠汰舊換新及供電設 備及新能源等業務成長,營收、獲利均有望再度挑戰歷史新高。
在華城部分,中長期受惠於綠能政策發展趨勢不變,加上台電強韌 電網計畫的實施,帶動變壓器、配電盤等產品需求成長,目前的訂單 能見度約二至三年,2022年遞延的訂單也將在2023年認列,公司產品 組合的改善,將帶動營收和獲利有明顯的成長。
觀察三大法人動向,外資賣超1,941張,投信賣超709張,自營商買 超79張,合計賣超2,571張。在華城部分,外資賣超329張,投信賣超 400張,自營商賣超51張,合計賣超780張,呈現調節動作。
因應台電汰舊換新及強韌電網計畫,中興電今年將擴增兩座GIS開 關工廠,中興電在台電161KV、345KV的GIS開關標案訂單市占率高達 85%,尤其345KV超高壓GIS開關訂單,皆由中興電包辦。
中興電平均每兩周接獲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目前GIS開關在手 訂單182億元,為消化訂單,今年2、7月分別增設1座GIS開關工廠, GIS工廠達8座,年產能增加三倍以上。
華城中壢及台中港兩地工廠加班,以擴增產能,容納新訂單。華城 目前接單比去年同期成長三至四成,在手訂單超過50億元,為消化訂 單,中壢廠產線從雙班生產增班至三班、台中港廠從原單班增加至雙 班。
法人分析。中興電今年成長動能來自強韌電網計畫,氫燃料電池、 太陽能電廠儲能系統、統包工程等,加上持續受惠汰舊換新及供電設 備及新能源等業務成長,營收、獲利均有望再度挑戰歷史新高。
在華城部分,中長期受惠於綠能政策發展趨勢不變,加上台電強韌 電網計畫的實施,帶動變壓器、配電盤等產品需求成長,目前的訂單 能見度約二至三年,2022年遞延的訂單也將在2023年認列,公司產品 組合的改善,將帶動營收和獲利有明顯的成長。
◆台電電價合理調漲,反映全球能源物料成本
受俄烏戰爭影響,能源原物料短缺,導致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各國 電力公司面臨鉅額虧損,紛紛調漲電價以平衡成本,英國電價漲幅7 3%,美國住宅、工業電價分別調漲19%、34%,日本住宅和工業也 各漲3成與5成。
而我國能源9成仰賴進口原料,亦受國際情勢波及,導致台電增加 逾3000億成本,年度虧損達2675億。為反映台電龐大燃料成本,經濟 部電價費率審議會17日決議調漲電價,藉以減少台電虧損、協助穩健 營運並強化供電。
本次電價調整考量經濟、社會與產業三大面向,採取擴大差異化的 電價管理措施,預計調整方案可使台電全年收入增加600億元,減少 國際燃料成本上漲造成的衝擊。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說明,住宅平均電價從每度2.61元提升至2.65元 ,工業平均電價則從2.91提升至3.38元,整體調幅仍低於國際水平。
為顧及民生與產業,住宅用戶方面,每月用電700度以下將不予調 漲,約有1231萬用戶不受影響,佔比達93%;商家用電方面,每月用 電在1500度以下不予調漲,約有76萬戶不受影響,佔比達84%。
此外,考量產業特殊性,農漁及學校用電不調漲,另給予2022年下 半年用電衰退的產業調幅減半,約有1.9萬用戶符合減半資格。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健一表示,「過去兩年台電虧了很多,那當 然是為了穩定物價,所以適當的反映,過去的能源上漲造成台電的虧 損,這個是必要的。」,肯定經濟部的級距調漲方案。
◆9成民生凍漲、衰退產業漲幅減半,獲產學界肯定
為達成兼具全民用電、穩定物價與照顧民生三大效果,本次電價調 漲針對民生住宅、小型商家與產業用電實施差異化電價管理措施。住 宅用電每月用電達700度以上微調3%,僅影響7%用戶,等同9成用戶 凍漲;小型商家調漲對象為每月用電達1,500度以上者,佔整體約16 %。
台電表示,本次調幅對CPI物價指數影響甚微,初估僅影響物價0. 204%,同時也希望透過節電措施,進一步降低衝擊。
針對本次差異化的電價措施,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指出:「 這樣做不僅能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原則,也兼顧對社會弱勢與衰退產業 的照顧。」本次調整方案中有9成的民生用電將不予調漲,對於復甦 台灣疫後經濟動能、平抑物價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推行級 距調整方案,也有助於加強台電的供電穩定與營運狀況。
葉俊顯建議,未來可參考浮動油價機制,加快電價調整頻率,建構 一套具有上、下限變動幅度的電價調整機制,如此更能適時反映成本 變化,達到節省能源、穩定物價、照顧民生與建全台電等目標。
針對2022年下半年用電衰退達10%的產業,為減緩衝擊,電價調幅 將採取減半措施,工商協進會對此表達肯定,並建議擴大適用對象。
工商協進會也提到,政府可針對低碳製程改善給予租稅優惠與獎勵 措施,強化廠商投入節電設備抵減的誘因,在提升能源韌性之餘,亦 可減少電價上漲對產業帶來的衝擊。
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則肯定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考量與照顧, 建議政府應提供減稅、補貼輔導等措施,協助產業度過復甦期。
◆環團聯合聲明:電價調整有其必要
國際燃料成本大幅上漲,全球各國已陸續調整用電價格。2021年至 2022年間,國際電價漲幅介於26%至73%之間。根據日前公布的最新 電價調漲方案,本次電價調整平均漲幅為11%,仍低於國際平均漲幅 。
以住宅用電為例,台灣調整後平均用電為每度2.65元,相較韓國3 .17元、美國4.45元、法國6.64元等,對民生經濟影響相對有限。
對於電價調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綠 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氣候行 動網絡研究中心17日發布共同聲明,表示電價調漲能協助反映環境外 部成本,引導民生節約用電,亦有助於工業部門與企業大戶回頭檢視 ,並提升自身節電效率與空間。認同以工業、民生大戶調漲為主的電 價調整結果,有其必要性。
環團表示,使用7成核能的法國,去年電價調漲5倍;核能佔比26. 7%的韓國,也在今年年初再度調漲電價,漲幅達9.5%,證明大量使 用核能也不足以抵銷國際燃料成本上漲的趨勢。
受俄烏戰爭影響,能源原物料短缺,導致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各國 電力公司面臨鉅額虧損,紛紛調漲電價以平衡成本,英國電價漲幅7 3%,美國住宅、工業電價分別調漲19%、34%,日本住宅和工業也 各漲3成與5成。
而我國能源9成仰賴進口原料,亦受國際情勢波及,導致台電增加 逾3000億成本,年度虧損達2675億。為反映台電龐大燃料成本,經濟 部電價費率審議會17日決議調漲電價,藉以減少台電虧損、協助穩健 營運並強化供電。
本次電價調整考量經濟、社會與產業三大面向,採取擴大差異化的 電價管理措施,預計調整方案可使台電全年收入增加600億元,減少 國際燃料成本上漲造成的衝擊。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說明,住宅平均電價從每度2.61元提升至2.65元 ,工業平均電價則從2.91提升至3.38元,整體調幅仍低於國際水平。
為顧及民生與產業,住宅用戶方面,每月用電700度以下將不予調 漲,約有1231萬用戶不受影響,佔比達93%;商家用電方面,每月用 電在1500度以下不予調漲,約有76萬戶不受影響,佔比達84%。
此外,考量產業特殊性,農漁及學校用電不調漲,另給予2022年下 半年用電衰退的產業調幅減半,約有1.9萬用戶符合減半資格。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健一表示,「過去兩年台電虧了很多,那當 然是為了穩定物價,所以適當的反映,過去的能源上漲造成台電的虧 損,這個是必要的。」,肯定經濟部的級距調漲方案。
◆9成民生凍漲、衰退產業漲幅減半,獲產學界肯定
為達成兼具全民用電、穩定物價與照顧民生三大效果,本次電價調 漲針對民生住宅、小型商家與產業用電實施差異化電價管理措施。住 宅用電每月用電達700度以上微調3%,僅影響7%用戶,等同9成用戶 凍漲;小型商家調漲對象為每月用電達1,500度以上者,佔整體約16 %。
台電表示,本次調幅對CPI物價指數影響甚微,初估僅影響物價0. 204%,同時也希望透過節電措施,進一步降低衝擊。
針對本次差異化的電價措施,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指出:「 這樣做不僅能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原則,也兼顧對社會弱勢與衰退產業 的照顧。」本次調整方案中有9成的民生用電將不予調漲,對於復甦 台灣疫後經濟動能、平抑物價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推行級 距調整方案,也有助於加強台電的供電穩定與營運狀況。
葉俊顯建議,未來可參考浮動油價機制,加快電價調整頻率,建構 一套具有上、下限變動幅度的電價調整機制,如此更能適時反映成本 變化,達到節省能源、穩定物價、照顧民生與建全台電等目標。
針對2022年下半年用電衰退達10%的產業,為減緩衝擊,電價調幅 將採取減半措施,工商協進會對此表達肯定,並建議擴大適用對象。
工商協進會也提到,政府可針對低碳製程改善給予租稅優惠與獎勵 措施,強化廠商投入節電設備抵減的誘因,在提升能源韌性之餘,亦 可減少電價上漲對產業帶來的衝擊。
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則肯定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考量與照顧, 建議政府應提供減稅、補貼輔導等措施,協助產業度過復甦期。
◆環團聯合聲明:電價調整有其必要
國際燃料成本大幅上漲,全球各國已陸續調整用電價格。2021年至 2022年間,國際電價漲幅介於26%至73%之間。根據日前公布的最新 電價調漲方案,本次電價調整平均漲幅為11%,仍低於國際平均漲幅 。
以住宅用電為例,台灣調整後平均用電為每度2.65元,相較韓國3 .17元、美國4.45元、法國6.64元等,對民生經濟影響相對有限。
對於電價調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綠 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氣候行 動網絡研究中心17日發布共同聲明,表示電價調漲能協助反映環境外 部成本,引導民生節約用電,亦有助於工業部門與企業大戶回頭檢視 ,並提升自身節電效率與空間。認同以工業、民生大戶調漲為主的電 價調整結果,有其必要性。
環團表示,使用7成核能的法國,去年電價調漲5倍;核能佔比26. 7%的韓國,也在今年年初再度調漲電價,漲幅達9.5%,證明大量使 用核能也不足以抵銷國際燃料成本上漲的趨勢。
台電汰舊換新及強韌電網計畫,釋出逾千億元商機,士電、東元、 中興電、亞力、華城、大同等機電大廠,搶單均有斬獲,為消化訂單 業績積極擴產增班,其中中興電今年擴增2座GIS開關工廠,華城中壢 及台中港兩地工廠加班;士電新竹重電廠三班24小時生產,還計畫斥 資10億元,擴建新廠。
隨核一、核二電廠陸續除役,太陽能光電廠及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 發電量不如預期,電力吃緊,台電避免全台大停電,規畫未來10年投 入5,645億元強化電網,實際已執行約3,761億元,剩下1,884億元, 續編專案計畫執行,其中強固電網工程投入經費1,250億元,陸續汰 換全台老舊電力線纜,及變壓器、配電盤等電機設備,士電、東元、 中興電、亞力、華城、大同等機電大廠業績進補,接獲台電標案訂單 。
亞力除供應高科技及半導體業擴廠所需的不斷電設備,也取得台電 強韌電網計畫的中低壓開關訂單,在手訂單超過70億元。
士電表示,士電瞄準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綠能產業商機,獨資設士 電綠巨能,全力搶攻綠能市場外,考量新竹重電廠目前產能滿載,必 須三班制24小時生產,規畫斥資10億元在新竹新建重電廠生產電力變 壓器。
中興電在台電161KV、345KV的GIS開關標案訂單市占率高達85%, 尤其345KV超高壓GIS開關訂單全由中興電包辦。中興電董事長江義福 形容,中興電平均每兩周接獲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目前GIS開關 在手訂單182億元,為消化訂單,今年2、7月分別增設1座GIS開關工 廠,GIS工廠達8座,年產能增加三倍以上。
華城表示,目前接單比去年同期成長3∼4成,在手訂單超過50億元 ,為消化訂單,中壢廠產線從雙班生產增班至三班、台中港廠從原單 班增加至雙班。
隨核一、核二電廠陸續除役,太陽能光電廠及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 發電量不如預期,電力吃緊,台電避免全台大停電,規畫未來10年投 入5,645億元強化電網,實際已執行約3,761億元,剩下1,884億元, 續編專案計畫執行,其中強固電網工程投入經費1,250億元,陸續汰 換全台老舊電力線纜,及變壓器、配電盤等電機設備,士電、東元、 中興電、亞力、華城、大同等機電大廠業績進補,接獲台電標案訂單 。
亞力除供應高科技及半導體業擴廠所需的不斷電設備,也取得台電 強韌電網計畫的中低壓開關訂單,在手訂單超過70億元。
士電表示,士電瞄準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綠能產業商機,獨資設士 電綠巨能,全力搶攻綠能市場外,考量新竹重電廠目前產能滿載,必 須三班制24小時生產,規畫斥資10億元在新竹新建重電廠生產電力變 壓器。
中興電在台電161KV、345KV的GIS開關標案訂單市占率高達85%, 尤其345KV超高壓GIS開關訂單全由中興電包辦。中興電董事長江義福 形容,中興電平均每兩周接獲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目前GIS開關 在手訂單182億元,為消化訂單,今年2、7月分別增設1座GIS開關工 廠,GIS工廠達8座,年產能增加三倍以上。
華城表示,目前接單比去年同期成長3∼4成,在手訂單超過50億元 ,為消化訂單,中壢廠產線從雙班生產增班至三班、台中港廠從原單 班增加至雙班。
4月電價漲定了!經濟部決定今(17)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在 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兼顧台電營運等前提下,住宅、商業及工業3 區塊電價均調整,平均漲幅預估達11%。其中住宅用戶每月500或70 0度以上調漲交由審議會決定,500(700)∼1000度微調3%,1,000 度以上恐調漲10∼15%。
另外,基於穩定物價,小商家調幅在10%以下,小於低壓產業用戶 ,高壓及特高壓產業漲幅最高約15∼20%;另景氣衰退產業漲幅將減 半。
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出席立法院受訪強調,電價調漲大前提要穩定 物價,台電已準備相關方案,「確實會比較複雜」,政府有給台電政 策,因此和過去有不同的組合方案討論。
據了解,此次電價調整平均漲幅約10%∼11%,比去年6月調幅8. 4%高,以不影響民生、穩定物價、台電財務健全、照顧教育用電等 方向進行方案試算,台電挹注750∼800億收入,以利撐至明年3月再 作檢討。
知情官員透露,台電提出多種方案交由電價審議委員討論,其中住 宅用電,包含500度或700度不同調漲級距門檻,確保8成或9成以上民 生用電不受影響。若500度以下凍漲整體漲幅約11%多,約切700度門 檻平均漲幅約10%。而500(700)度∼1000度漲幅約3%,超過1,00 0度以上大戶漲幅較大,約漲10∼15%,希望以價制量,透過價格來 節電。
商業用電,每月用電1,500度以下小商家凍漲、1,501度至3,000度 微幅調漲3%,3,001度以上調幅在10%以下,漲幅低於民生豪宅大戶 ,主因服務業銷售的終端產品與消費者直接相關,避免漲幅過大衝擊 物價變動。
工業部分分為低壓與高壓、特高壓二大級距調整。知情人士說,低 壓樣態甚多,包括中小企業工廠、麥當勞等速食連鎖、連鎖超市等, 約漲10∼15%,高壓、特高壓2萬多戶漲幅最高約15∼20%。
官員說,考量不同產業景氣狀況不同,連帶用電量也比去年減少, 包括紡織業、金屬加工、自行車、外燴團膳業等,只要其2022年下半 年用電量比前一年衰退約1成,漲幅就減半,為期約半年再作檢討。 教育用電部分,教育部爭取希望大學及私立幼兒園電價也應凍漲。
另外,基於穩定物價,小商家調幅在10%以下,小於低壓產業用戶 ,高壓及特高壓產業漲幅最高約15∼20%;另景氣衰退產業漲幅將減 半。
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出席立法院受訪強調,電價調漲大前提要穩定 物價,台電已準備相關方案,「確實會比較複雜」,政府有給台電政 策,因此和過去有不同的組合方案討論。
據了解,此次電價調整平均漲幅約10%∼11%,比去年6月調幅8. 4%高,以不影響民生、穩定物價、台電財務健全、照顧教育用電等 方向進行方案試算,台電挹注750∼800億收入,以利撐至明年3月再 作檢討。
知情官員透露,台電提出多種方案交由電價審議委員討論,其中住 宅用電,包含500度或700度不同調漲級距門檻,確保8成或9成以上民 生用電不受影響。若500度以下凍漲整體漲幅約11%多,約切700度門 檻平均漲幅約10%。而500(700)度∼1000度漲幅約3%,超過1,00 0度以上大戶漲幅較大,約漲10∼15%,希望以價制量,透過價格來 節電。
商業用電,每月用電1,500度以下小商家凍漲、1,501度至3,000度 微幅調漲3%,3,001度以上調幅在10%以下,漲幅低於民生豪宅大戶 ,主因服務業銷售的終端產品與消費者直接相關,避免漲幅過大衝擊 物價變動。
工業部分分為低壓與高壓、特高壓二大級距調整。知情人士說,低 壓樣態甚多,包括中小企業工廠、麥當勞等速食連鎖、連鎖超市等, 約漲10∼15%,高壓、特高壓2萬多戶漲幅最高約15∼20%。
官員說,考量不同產業景氣狀況不同,連帶用電量也比去年減少, 包括紡織業、金屬加工、自行車、外燴團膳業等,只要其2022年下半 年用電量比前一年衰退約1成,漲幅就減半,為期約半年再作檢討。 教育用電部分,教育部爭取希望大學及私立幼兒園電價也應凍漲。
我國磷酸鋰鐵電芯組製造大廠長利科技,運用電池專業生產核心技術,與西門子數位及威力工業攜手,以強強聯手之姿,搶攻儲能櫃市場。
昨(16)日在台南永康舉行「長利科技儲能櫃」上市發表會,包括工研院材化所技術長潘金平、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許志義教授、西門子數位工業協理陳仁能、威力工業網路董事長施作君、義電智慧能源台灣總經理陳威廷等百位貴賓與會,共同見證新一代安全科技儲能櫃上市,將成為未來電力能源調節的最佳解決方案。
長利科技儲能櫃系統除配備長利科技專業生產的磷酸鋰鐵電芯組外,更結合西門子的PCS 「儲能功率調節系統」及威力工業的EMS「能源管理系統」,確實達到削峰填谷的電力調節,確保用電無虞,並讓企業用電量降載,達到ESG永續精神,更可協助減低台電用電負載。
長利科技董事長李明峰表示,長利取得工研院授權「具有大電流放電能力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專利及STOBA®耐高溫快充材料,讓電池模組更加安全,加上在地化生產、在地的專業維護團隊,可提供快速且完善的售後服務。
李明峰強調,去(2022)年已完成第二代儲能電池系統設計架構,年產能可達100M,目前正導入半自動化產線,預計今年第三季完成,年產能可提升2.5倍。目前已掌握訂單有18MW,除國內多家企業洽談外,外銷部分南非、菲律賓已下單,日本、印尼、泰國則洽談中,努力達成今年150MW訂單目標。
昨(16)日在台南永康舉行「長利科技儲能櫃」上市發表會,包括工研院材化所技術長潘金平、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許志義教授、西門子數位工業協理陳仁能、威力工業網路董事長施作君、義電智慧能源台灣總經理陳威廷等百位貴賓與會,共同見證新一代安全科技儲能櫃上市,將成為未來電力能源調節的最佳解決方案。
長利科技儲能櫃系統除配備長利科技專業生產的磷酸鋰鐵電芯組外,更結合西門子的PCS 「儲能功率調節系統」及威力工業的EMS「能源管理系統」,確實達到削峰填谷的電力調節,確保用電無虞,並讓企業用電量降載,達到ESG永續精神,更可協助減低台電用電負載。
長利科技董事長李明峰表示,長利取得工研院授權「具有大電流放電能力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專利及STOBA®耐高溫快充材料,讓電池模組更加安全,加上在地化生產、在地的專業維護團隊,可提供快速且完善的售後服務。
李明峰強調,去(2022)年已完成第二代儲能電池系統設計架構,年產能可達100M,目前正導入半自動化產線,預計今年第三季完成,年產能可提升2.5倍。目前已掌握訂單有18MW,除國內多家企業洽談外,外銷部分南非、菲律賓已下單,日本、印尼、泰國則洽談中,努力達成今年150MW訂單目標。
電價調漲勢在必行,但牽動國內物價,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立委昨(16)日群起呼籲經濟部調漲電價不應影響到民生物價,甚至此次該凍漲民生電價。國民黨及民眾黨立委揚言,若台電敢漲民生電價,將反對通過行政院挹注台電500億元預算。
經濟部長王美花仍強調要考量台電穩健經營、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等大方向。她表示,這次方案比較複雜,政府有給台電政策方向,所以台電有提出與過往不同的方案,也比較複雜,但未說明具體。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表示,全球燃料成本成長,加上台灣電價偏低,台電預計這兩年將會虧損逾5,000億元,所以面臨較大漲價壓力。她說,馬政府時代調漲電價四次,不分用電度數都漲;蔡政府時期調漲兩次且最近一次僅限用電大戶,希望經濟部可以多宣導漲價與節電的關聯。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說,通膨嚴重,主計總處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還未納入電價調漲,此次應該要「凍漲」;民進黨立委陳明文則呼籲800度以下的民生用電應凍漲電價;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說,電價調漲應該要思考怎麼對物價、通膨影響最小。
經濟部長王美花仍強調要考量台電穩健經營、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等大方向。她表示,這次方案比較複雜,政府有給台電政策方向,所以台電有提出與過往不同的方案,也比較複雜,但未說明具體。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表示,全球燃料成本成長,加上台灣電價偏低,台電預計這兩年將會虧損逾5,000億元,所以面臨較大漲價壓力。她說,馬政府時代調漲電價四次,不分用電度數都漲;蔡政府時期調漲兩次且最近一次僅限用電大戶,希望經濟部可以多宣導漲價與節電的關聯。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說,通膨嚴重,主計總處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還未納入電價調漲,此次應該要「凍漲」;民進黨立委陳明文則呼籲800度以下的民生用電應凍漲電價;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說,電價調漲應該要思考怎麼對物價、通膨影響最小。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