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起而行綠能科技,這家創立于2017年的新興公司,短短四年間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充電樁供應商,市佔率達到六成,去年營收更是突破1億元大關。總經理簡金品表示,他們的充電樁不僅安全可靠,還能夠適應多種環境條件,讓用戶無需擔心充電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起而行與工研院攜手,發起「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推動公共充電站的統一界面,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充電體驗。簡金品表示,他們參與了標檢局制定的二、四輪電動車充電規範,並全程參與了這一過程。
簡金品強調,儘管有電動車或儲能系統偶發的火燒及爆炸案例,但使用充電樁是安全的。他認為,如果充電樁無法正常充電,可能是因為系統與周圍環境的整合不佳,或是電池本身存在問題。起而行充電樁設計嚴格,並根據不同環境進行微調,例如在台灣適用於-10至50度的環境,在歐洲則是-30至50度。
起而行提供多種充電樁選擇,包括汽車快充30kw~350kw、慢充3kw~17kw(電流達80安培)、機車直流600w~4kw,共26款產品,均通過CNS認證。其中18款產品已獲得車廠使用。
為滿足市場需求,起而行以「七成標準化、三成客製化」的方式提供充電樁,這一策略也讓他們吸引了裕電Yes來電、volvo、光陽等車廠及遠傳的注意。
起而行還推出了適用於機械停車場的充電方案,這一方案適用於2層或塔式機械停車場。雖然台灣機械停車格數量遠少於平面車格,但起而行已經領先切入這一市場,並開發汽車對電網(V2G)技術,用於台電金門電廠,這一技術將電動車作為移動式儲能裝置,當備載容量不足時,可以供應民生緊急用電。
在充電樁市場,起而行與台達電並肩競爭,而華城、裕電及拓連則是營運商。起而行以其技術自主性高、股東背景強大以及提供橫跨二輪及四輪充電樁的「唯一」供應商地位,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隨著全球暖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台灣也開始積極推動綠色發展,各種綠色金融工具應運而生。其中,綠色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工具,近年來在台灣的發展也呈現出顯著的趨勢。根據金管會的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台灣共發行了九檔綠色債券,相比去年同期增加八成,這一成長速度實屬驚人。 雖然綠色債券的發行數量明顯增加,但從募集資金的數額來看,今年上半年綠債募得115億元,僅比去年同期增加12.7%,這一成長速度與發行數量的增加相比,顯得有些「慢半拍」。金融研訓院專家分析,這主要是由於台灣綠色債券的發行速度過快,但市場的流通性似乎還未跟得上,如何營造一個有效率且蓬勃發展的綠色債券市場,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台灣首批綠色債券於2017年5月19日上櫃掛牌,當時的發行人主要是國營事業,如台電與中油,以及本國銀行、外國銀行、國內民營產業公司及國外企業等。隨著時間的推移,綠色債券的發行人也越來越多,其中,國際電子大廠在綠色供應鏈的要求下,對綠債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去年12月,台積電就首度發行了三檔總額達120億元的綠債,而沃旭丹麥則在去年11月發行了綠色優先債券,用於資助其在台灣的離岸風電計畫。 在這波綠色債券的發行熱潮中,除了台積電和沃旭丹麥,日月光、台電等企業也積極發行綠債。截至2020年底,台灣綠色債券的累計發行數量已達56檔,這一數字充分展現了台灣在綠色金融領域的進步和努力。
台灣大哥大第五屆「種福電」計畫22日正式啟動,今年特別推出「無自有屋頂模式」,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合作,成功募得251萬元。台灣大也捐出100萬元,並與13家手機供應商和集團momo購物等夥伴一起號召全民捐款,用陽光為顱顏缺陷孩童帶來希望。漢諾威大樓頂樓設置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將在20年內產生超過93萬度綠電,預計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帶來441萬元的收入,並有機會在後五年再增加63萬元的額外收益。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強調,這個計畫過去四年已為四家公益團體創造超過5,797萬元的收益,減少4,432公噸的碳排放,全力推動綠色環境的貢獻。
近來,台灣天氣異常炎熱,導致用電量急速攀升,讓我們的電力系統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這不僅影響了大家的生活,對經濟也是一記沉重的打擊。許多人會想,這不是因為缺電嗎?其實,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問題的根源。
這次用電量暴增,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智慧用電」的缺失。我們知道,透過需求面管理,利用「即時電價」這樣的資訊,可以讓大家提前預知電費的變化,並調整用電行為,從而降低供電端的尖峰負載。這種方法,既達到供需平衡,又能讓大家省下不少電費,真是一舉兩得。
所謂的「智慧用電」,就是通過需求面管理來調整用電行為。比如,工業用戶可以透過產程分析,適當地移轉工業製程,將高耗電設備的用電時間調整到離峰時段。一般商業和住家用戶,則可以透過改變用電習慣,搭配儲能系統,來減少尖峰時間的用電量。
目前,台電推出的時間電價雖然有尖離峰時段的區分,但價差僅有3倍,對於用戶來說,誘因並不強烈。我們需要進一步改善,讓時間電價轉移尖峰用電的效益更加顯著。
在電力系統的供需兩端,我們強調即時且絕對的平衡。但只要供需有落差,就會有停電的風險。台電的供電資料顯示,台灣一年的用電尖峰負載約占200小時,集中在夏季。為了應對這段時間的尖峰需求,我們不能只依靠蓋更多的電廠。
在台灣這樣的地小人稠環境下,我們的空間有限,不能無限擴建電廠。無論如何,滿足無節制的用電需求,最終只會導致環境惡化和缺電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智慧用電,將尖峰負載轉移到離峰時段,達到供需平衡。
最近,台電正在規劃「即時電價」制度,將根據用電充裕程度,設定三種顏色的差別電價。參與這個制度的用戶,將收到簡訊預告隔天的電價資訊,提醒大家電價高峰或低峰,以及如何調整用電行為。這樣的改變,不僅能夠有效移轉尖峰負載,還能讓大家省下可觀的電費。
面對電力問題,我們必須優先考慮智慧用電。這不僅是解決電力供需問題的根本,也是達到供需雙贏的關鍵。我們期待政府能盡早實施這些措施,讓台灣的電力管理更為穩定,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起而行綠能科技自2017年成立,短短四年內已經躍升為台灣最大的充電樁供應商,市佔率達到六成,總經理簡金品自豪地宣布,公司去年營收已經突破1億元大關。這家來自機械所的團隊,曾經參與制定二、四輪電動車充電規範,如今在充電技術領域領跑全台。 工研院作為充電技術的領頭羊,還號召了近50家廠商共同成立「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力圖推動統一界面的公共充電站,為用戶提供更加友善的充電環境。 簡金品總經理強調,儘管電動車或儲能系統偶有火燒及爆炸案例,但使用充電樁本身是安全的。如果充電不順利,可能是系統與環境條件的整合問題,或是電池本身出現問題。他還提到,充電樁設計遵循嚴格的安全規範,並根據不同使用環境進行微調,例如台灣的環境需適用-10至50度,歐洲則是-30至50度。 起而行以充電樁研發及貼牌製造為主,推出了快、慢充汽機車充電樁共26款,種類繁多,均通過CNS認證。其中18款已經獲得車廠使用,如裕電Yes來電、volvo、光陽等。 公司還推出了適用於機械停車場的充電方案,並積極發展汽車對電網(V2G)技術,為台電金門電廠提供支持。簡金品總經理表示,電動車未來可能成為移動式儲能裝置,透過V2G技術及智慧微電網,在備載容量不足時,可以供應民生緊急用電。 在充電樁市場上,起而行與台達電並肩作戰,而華城、裕電及拓連則是營運商。起而行擁有高技術自主性,股東包括工研院、僑威及立德,提供電控元件,成為橫跨二輪及四輪充電樁的「唯一」供應商。
台灣電力公司不僅是國家電力供應的主力,在綠色能源的發展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全球暖化與異常氣候的挑戰不斷加劇,台灣的永續發展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的金融市場也開始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
近期,金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台灣共發行了九檔綠色債券,這是去年同期五檔的兩倍,成長率達到八成。雖然檔數大幅增加,但綠色債券募集的資金僅有115億元,比去年同期略增12.7%,這主要是由於綠色債券的發行量快速增長,但流通性卻未跟進。
從發行綠色債券的來源來看,台灣首批四檔綠色債券於2017年5月19日上櫃掛牌,發行人包括了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以及多家銀行和企業。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積電、日月光等國際電子大廠也開始加入發行綠債的行列。例如,台積電去年12月發行了三檔總額達120億元的綠色債券,而沃旭丹麥則在去年11月發行了綠色優先債券,用於資助其在台灣的離岸風電計畫。
截至目前,台灣綠色債券累計發行量已達56檔,這不僅反映了台灣對綠色金融的熱情,也顯示了台灣在綠色能源領域的進步。面對未來,如何提高綠色債券的流通性,營造一個有效率且蓬勃發展的綠色債券市場,將是台灣金融市場的重要課題。
近來,台灣、韓國以及中國南方多地陸續因為天氣異常炎熱,導致用電量超出預期,使得供電系統不得不發出限電警告。這不僅對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對經濟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不過,當我們深入探討這些限電的原因時,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智慧用電」的不足。
所謂的「智慧用電」,就是透過需求面管理,利用「即時電價」資訊,讓用戶能夠預知電費的變化,並調整自己的用電行為,從而降低供電端的尖峰負載。這樣的做法,既能達到供需平衡,又能創造雙贏的局面。
「智慧用電」實際上就是需求面管理的一種。例如,工業用戶可以通過產程分析,適當地調整工業製程,將高耗電設備的用電時間移至離峰時段。對於一般商業和住家用戶,則可以透過改變用電習慣和模式,並搭配儲能系統,來減少尖峰時間的用電量。
目前,台電所實施的時間電價雖然有尖離峰時段的區分,但價差僅有3倍,誘因相對較小。因此,時間電價在轉移尖峰用電方面的效益仍有提升空間。
電力系統的供需兩端,需要保持即時且絕對的平衡。但只要供需兩方有片刻的落差,就可能導致大規模停電。根據台電公司的數據,台灣一年中用電尖峰負載約占200小時,占全年總時數的2.2%,且集中在夏季。
夏季每天負載的尖離峰變化可達1,160萬千瓦,這個數字相當於兩座台中火力電廠的整廠發電量。這意味著,我們至少需要兩座台中火力電廠的發電機來應對極短的尖峰需求,這不僅降低了整體的用電效率,也提高了尖峰發電的成本。
在台灣這樣地小人稠的環境下,我們能夠擴建多少電廠呢?無論如何擴建,也無法滿足民眾無節制的用電需求,最終只會導致環境的惡化和缺電的困境。
因此,智慧用電才是解決當前用電困境的關鍵。透過智慧用電,我們可以將尖峰負載轉移到離峰時段,縮小尖離峰的差距,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擴充新電廠的需求,也不會犧牲用戶的感受。
最近,台電公司正在規劃實施「即時電價」制度,將根據用電充裕程度設定三種顏色的差別電價。未來參與該制度的智慧電錶用戶,將能收到簡訊預告隔天電價資訊,並提前得知電價高峰或低峰,以此鼓勵用戶調整用電行為,從而有效移轉尖峰負載,並節省電費。
在電力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智慧用電」是解決電力供需問題的最優先選擇。通過即時電價和需量反應來移轉尖峰負載,將每度電的效率發揮到極致。同時,運用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度,這是解決尖離峰差異需求的另一種方案。
總之,「智慧用電」是解決當前電力供需問題的根本,而「即時電價」則是實現智慧用電的重要手段。我們期待政府能盡早落實這些措施,為台灣的電力管理創下供需雙贏的里程碑。
工研院是充電技術的領頭羊,並號召近50家廠商成立「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推動統一界面的公共充電站,讓充電環境更加友善。起而行團隊來自機械所,當時機械所車輛組為標檢局制定二、四輪電動車的充電規範,簡金品全程參與。
簡金品表示,電動車或儲能系統偶有火燒及爆炸案例,但使用充電樁安全無虞;若發生不能充電,可能是系統與周遭環境條件的整合不佳,或是電池問題。充電樁設計有嚴格的安全規範,並依使用環境進行微調,例如在台灣需適用-10至50度環境,在歐洲則是-30至50度。目前台灣在二輪電動車充超前布局,四輪也接軌國際規範。
起而行定位為充電樁研發及貼牌製造,推出快、慢充汽機車充電樁共26款,種類稱冠業界,且均通過CNS認證。包括汽車快充30kw∼350kw、慢充3kw∼17kw(電流達80安培)、機車直流600w∼4kw,其中18款獲得車廠使用。
買電動車送電動樁是車廠初期的行銷策略,但要求外觀設計要能搭配車型,起而行以「七成標準化、三成客製化」滿足市場需求,獲得裕電Yes來電、volvo、光陽等車廠及遠傳使用。
起而行推出機械停車場的充電方案,適用於2層或塔式機械停車場。全台估計約有6萬個機械停車格,數量遠少於平面車格,但賦加充電功能,技術及維修的挑戰不小。起而行領先切入這個看來並不誘人的市場,以及發展汽車對電網(V2G)技術,用於台電金門電廠,都是公司技術能力的有力證明。
電動車未來可能成為移動式儲能裝置,透過V2G技術及連結智慧微電網,當備載容量不足時,可供應民生緊急用電。1部滿充的電動車可以放電90度,供應4人共7天的用電需求,台電金門電廠為示範案。
充電樁市場百家爭鳴,台達電與起而行都是製造商,華城、裕電及拓連則是營運商。起而行的技術自主性高,股東有工研院、僑威及立德,並提供電控元件,為橫跨二輪及四輪充電樁的「唯一」供應商。
雖然檔數明顯增加,不過從綠色債券募集資金情形來看,今年上半年綠債募得115億元資金,僅較去年同期102億元有12.7%的成長率。金融研訓院專家認為,主要是因為我國綠色債券的發行成長快速,但發行後的流通性似乎有所不足,如何營造有效率且蓬勃的綠色債券市場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我國首批四檔綠色債券在2017年5月19日上櫃掛牌,綠債發行人主要包括國營事業(台電與中油)、本國銀行、外國銀行(含在台分行發行的新台幣計價債)、國內民營產業公司及國外企業(離岸風電)等五大類。
國際電子大廠在綠色供應鏈的要求下,發行綠債需求增加,去年12月台積電首度發行三檔5到10年期120億元綠債,沃旭丹麥去年11月也在台發行綠色優先債券,以挹資於沃旭在台灣的離岸風電計畫。其他像是日月光、台電等積極發綠債下,截至2020年底,台灣綠色債券累計發行56檔。
漢諾威大樓頂樓建置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容量達48.8kWp,20年期間預估將可發超過93萬度綠電,由台灣大保證購入轉供自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未來20年售電總收益預計將獲得441萬元,若含太陽能光電系統第21年到25年的預估額外售電受益63萬,總計可達504萬元,讓民眾每筆捐款的愛心放大2倍 。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種福電」計畫透過綠能公益倡議的形式,過去4年已幫助4家公益社團,在機構的自有屋頂建造太陽能光電系統,所產生的綠電無論是躉售給台電、或公益團體自發自用後再由台灣大購買綠能憑證,皆可為公益社團產生長期穩定的收入。4年來參與捐款總人次多達6,989位,20年後總計可以為這4家公益社團創造高達5,797萬元的收益、為地球產生842萬度的綠電、減少4,432公噸的碳排放,全力實踐台灣大哥大「超5G」中「Green」這項珍貴的綠化環境價值。(項家麟)
所謂「智慧用電」,就是所謂的需求面管理。為了移轉尖峰負載,工業用戶需要透過產程分析,適度移轉工業製程,使高耗電設備的用電著落於離峰時段。至於一般商業及住家用戶,可以透過更改用戶用電習慣及模式,搭配儲能系統,盡量減少系統尖峰時間的用電量。世界上電力公司引導用戶改變用電習慣,都是採用時間電價或需量競價,以電費高低的方式鼓勵用戶減少尖峰用電。目前台電所訂出的時間電價雖依尖離峰時段區分兩段式、三段式費率,可是其高低價差僅有3倍,誘因明顯不足,以至於時間電價轉移尖峰用電的效益尚有改善空間。
電力系統的供需兩端,強調即時且絕對的平衡,但只要供需兩方有片刻的落差,就可能產生大停電的風險。根據台電公司過去的供電資料顯示,台灣一年8,760小時之中,用電尖峰負載約占200小時,占年度總時數的2.2%,且集中在夏季。為了供應這麼短時間的尖峰負載,難道只能蓋電廠來滿足短時的電力系統供需平衡?我們再看夏季每天負載的尖離峰變化,其高低可達1,160萬千瓦。這數字相當於兩座台中火力電廠整廠發電量。也就是說,至少兩座台中火力電廠的發電機只是用來應付極小段的尖峰需求,這不僅降低了整體的用電效率,也墊高了尖峰發電成本。
傳統發電廠一向被人們視為避之唯恐不及的洪水猛獸,其發電過程,恐或多或少都會對周遭環境造成衝擊。然而在台灣地小人稠的環境下,我們還有多少機會可以擴建電廠?其實開發再多的電廠,也滿足不了民眾毫無節制的用電欲望,最後的結果,只會帶來環境的惡化,以及面臨缺電的窘境。因此,智慧用電才是解決現階段的用電困境。藉由「智慧用電」,就可以轉移尖峰負載到離峰時段,弭平尖離峰的差距,如此不僅可以避免擴充新電廠的需求,也不會犧牲用電戶的感受。
近日傳出,台電公司正在規劃「即時電價」制度,將依照用電充裕訂出三種顏色的差別電價,未來有參與「即時電價」制度智慧電錶用戶,可收到簡訊預告隔天電價資訊,提醒明天是哪種顏色的電價,何時是電價高峰或低峰,以高價差的電價提前告知用戶可轉移用電時段,讓用電戶認真思考如何移轉尖峰用電,如此改變其用電行為不但可以有效移轉尖峰負載,進而可讓用電戶也因此省下可觀的電費。
電力問題人人關心,但當電力系統面對用電量攀升,「智慧用電」才是解決電力供需問題中最優先的順序;也就是在實現電力承載順序時,第一個方法就是藉由即時電價及需量反應來移轉尖峰負載,把每度電的效率用到極致。第二個順序才是,運用太陽、風力等天然資源,提高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力行減碳並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度。倘若上述兩種方案,仍無法滿足尖離峰差異的需求,才選擇汙染較低且效率較高的天然氣發電。「智慧用電」是解決電力供需問題的根本,「即時電價」則是巧妙地達成智慧用電的手法。即時電價的實施在國外由來已久,期待政府盡早實施,落實以智慧用電強化電網管理,維持國內供電穩定,為台灣電力管理創下供需雙贏的里程碑。
華電(1603)昨(22)日舉行股東常會,並在會後進行董事會改選,現任董事長陳金鋑宣布,將營運重任交棒給年輕一代。在這次改選中,陳金鋑的女兒陳昭蓉獲選為董事長,標誌著華電正式完成世代交替。作為台灣經營歷史超過一甲子的老牌公司,華電今年將聚焦於台電離岸風力發電加強電網第一期計畫,積極拓展新業務領域。
陳金鋑在股東會上提到,雖然去年營收衰退了17.32%,但公司獲利卻較上年度有所成長。這主要得益於公司處分部分不動產投資,獲利達1.6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2.05元。股東會也通過了每股配發0.50元現金股利的決議。
華電強調,面對明年可能更加艱困的市場環境,公司將不斷精進和強化自身,滿足市場需求,確保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公司去年全年稅後純益達3.25億元,這一成績的取得,除了內部效率提升外,也得益于市場對公司產品的認可。
在董事會改選方面,華電依法設置了審計委員會,並選出五席董事,其中包含三席獨立董事。新選任的董事中,陳金鋑之子陳鶴原成為董事,而陳昭蓉則正式成為華電董事長。獨立董事則由王鶴松、葉滄燁及曾勇義三人擔任。
華電的業務結構中,電線電纜占比53%,鋁窗帷幕牆占比47%。為了應對節能和豪宅建築市場的趨勢,華電將持續推廣德國「旭格」和日本TOSTEM的高性能鋁門窗系統,並加強全省經銷和直銷體系,擴大鋁門窗市場的佔有率。
在太陽能光電領域,華電去年投資宜蘭利澤工業區土地,並順應中央政府對再生能源發電的鼓勵政策,預計年收入可達900萬元以上,純益約650萬元,九到十年內可回收投資成本。
展望今年,華電表示,全球政治經貿情勢的不確定性將加劇企業面對的內外在環境變化。作為內需型產業,華電將把握有利時機,提升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改革,力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台灣大哥大昨日(22日)宣布,即使面對疫情影響,他們的「種福電」計畫依然堅定前進。為了支持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台灣大採用全新「無自有屋頂模式」,募資251萬元,獲得富邦人壽內湖「漢諾威大樓」頂樓的太陽能光電系統20年使用權。台灣大先捐出100萬元,並與13家手機供應商及集團momo購物等夥伴共同號召全民捐款,用陽光照亮顱顏缺陷孩童的每一天。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在線上記者會後接受訪問時提到,台灣大積極推動綠能使用,目標在2040年達到100%再生能源使用,並預計未來19年投資50億至100億元於綠電。此外,台灣大也剛通過投資越南電商TIKI GLOBAL,林之晨透露,針對大東亞地區,台灣大正尋找AI、物聯網、區塊鏈等領域的新創企業合作。 「種福電」計畫自推出以來,已經過去四年幫助四家公益社團在自有屋頂建造太陽能光電系統,為公益團體帶來長期穩定的收入。透過公眾募捐,台灣大四年的活動已經吸引了6,989人次捐款,預計20年後為這四家公益社團創造5,797萬元收益,同時產生842萬度綠電,減少4,432公噸碳排放。 林之晨分享,他的母親林靜芸是台灣首位女性外科醫師,也是顱顏缺陷重建的先驅,與羅慧夫合作多年。林之晨表示,很高興能透過「種福電」計畫繼承母親的精神,今年計畫也捐出30萬元,並保證購買所產綠電轉供自用,為顱顏兒及其父母帶來力量。 在漢諾威大樓頂樓建置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容量達48.8kWp,預計20年期間將發出超過93萬度綠電。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未來20年售電總收益預計將達441萬元,加上太陽能光電系統第21到25年的預估額外售電受益63萬元,總計可達504萬元,將愛心放大兩倍。
【台灣新聞】永豐金控力挺綠能,太陽能電廠融資翻倍增長,創新金融服務推動綠色發展
永豐金控昨日(22日)公布最新數據,旗下永豐銀行在太陽能電廠融資領域表現亮眼,截至今年6月底,新增融資額達100億元,較去年底成長近一倍。累計合作的太陽能電廠數量也突破5,400座,裝置容量不斷攀升,向核能電廠的裝置容量看齊。永豐銀行表達了未來將繼續擴大台灣綠色能源應用,並加強潔淨能源的發展。
根據台電公司的資料,第三核能發電廠的裝置容量為1,902 MW,即1.9 GW。永豐銀行總經理莊銘福強調,今年銀行不斷拓展綠色金融服務,上半年就推出三項重大創新。
首先,2月時,永豐銀行協助新北市單一案場建置了全區最大的屋頂型太陽光電系統,裝置容量達2 MW,預計每年發電量約200萬度,可供應500戶家庭的基本用電需求,並可減少約1,050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四座大安森林公園的造林效益。
3月,永豐銀行與售電業者合作,打造綠電交易電商平台,推動市場自由化,並以創新交易模式提升交易安全性,帶領綠能交易邁向電商新時代。
5月,永豐銀行主辦了全台首個「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聯貸案,結合養殖漁業與綠能發電,創造新型態經濟模式。該案由永豐銀行擔任管理銀行,並邀集九家金融同業共同主辦,投資建置位於嘉義縣義竹鄉的50 MW溫室科技養殖電廠,實現土地多元利用。
此外,永豐銀行在今年5月發行了全台首檔社會責任債券,募集資金用於綠色投資及社會效益投資計畫,積極支持再生能源和綠色環保產業。去年,銀行還簽署了赤道原則,以配合綠能政策,推動能源轉型。
行政院會決定,為減輕民眾夏季用電負擔,將於7月份暫緩實施住宅夏月電價。這項措施將對超過1,000度以上用電量的用戶產生影響,但對於庇護工場、立案社福機構、護理之家及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等約1.3萬戶,將全部依非夏月電價收費。預計約1,000萬用戶將受惠於此措施,最高可省下600元夏月電費。然而,台電預計將因此減少19億元的電費收入。
根據經濟部的說法,這項措施旨在減輕民眾負擔並促進節約用電。對於超過1,000度以上的用電量,將繼續採用夏月電價計收,而低於或等於1,000度的用電量則改為非夏月電價收費。值得注意的是,全台約有300萬戶的住宅用戶,其7月份用電量少於120度,這些用戶不受夏月電價影響。
台電也強調,這項措施將對約1,300萬住宅用戶中的300萬戶產生影響,這些用戶的用電量將會在7月份降低,以減輕他們的電費負擔。不過,對於那些用電量較高的用戶來說,夏月電價的實施將繼續存在,以鼓勵節約用電。
總結來說,這項措施是政府為了平衡民眾的用電負擔與節約能源目標所採取的一項措施。雖然對於部分用戶來說可能會增加電費,但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這將是一個減輕負擔的好消息。
台電公司透過臉書粉絲團提醒民眾,夏日來臨,開冷氣的同時別忘了使用循環扇,這樣可以讓冷房更快速,還能節能省電。這不僅是台電的建議,還有專家推薦的美國Lasko品牌的新產品——赤色風暴循環扇,這款風扇造型時尚,功能多樣,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對抗炎炎夏日。 赤色風暴循環扇的渦輪設計非常獨特,風速強勁,能夠將空氣匯聚成渦流,風速最高可達每秒13.5公尺。不僅如此,它還擁有六種擺放角度和三段風速調節,確保空氣循環效果最佳。這款循環扇不僅能夠為我們帶來清涼,還能幫助我們去除悶熱濕氣,讓室內環境更乾爽舒適。 如果你在夏天感到悶熱潮濕,可以把赤色風暴放在窗戶附近,利用其強大的風力將新鮮空氣帶進來,從而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在浴室使用,還能減少潮濕帶來的危險;在廚房,則能迅速驅散油煙並降溫。 在冷氣開啟時,將循環扇放在冷氣機旁邊,風口朝向房間中間傾斜45度角,可以防止冷氣滯留地面,讓冷氣均勻分布,從而提高冷氣效能,達到節能的效果。如果再搭配除濕機或空氣清淨機,效果會更好。 夏天露營時,赤色風暴也能派上用場。它能幫助你解決帳篷潮濕悶熱、烤肉濃煙、小黑蚊等問題,還能當作小凳子使用。機身設有兩個交流電源插槽和USB充電孔,非常實用。更多資訊,可以上美國百年經典家電Lasko官網了解:https://www.laskoproducts.com.tw。
華電(1603)昨日(22日)在股東常會後,董事會進行改選,現任董事長陳金鋑宣布交棒給年輕一代,其女陳昭蓉獲選為新董事長,這意味著華電正式完成了世代接替。作為台灣經營超過一甲子的老牌公司,華電今年的重點經營方針將放在台電離岸風力發電加強電網第一期計畫上。雖然公司預測明年將是艱困的一年,但華電誓言將不斷進步,滿足市場需求,確保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
華電去年全年稅後純益達到3.25億元,這其中1.67億元來自於處分部分不動產投資利澤土地。每股稅後純益為2.05元,股東會決議每股配發0.50元現金股利。儘管去年營收衰退了17.32%,但獲利卻較上年度有所成長。華電未來將積極開發新產品,應對輸電系統的發展,並面對產業界的激烈競爭。
在董事會改選方面,華電依法設置了審計委員會,並不再選舉監察人。董事會共選出五席董事,其中三席為獨立董事。新選任的董事包括董事長陳金鋑之子、華電總經理陳鶴原,以及陳昭蓉。獨立董事則由王鶴松、葉滄燁及曾勇義三人擔任。
華電成立於1961年,旗下主要業務分為電線電纜(佔53%)和鋁窗帷幕牆(佔47%)。為了抓住節能和豪宅建築市場的機會,華電將持續推廣德國「旭格」和日本TOSTEM的高性能鋁門窗系統,並加強全省經銷、直銷體系,擴大鋁門窗市場佔有率。此外,華電在太陽能光電領域的投資預計年收入可達900萬元以上,純益約650萬元,九到十年內可回收投資成本。
面對今年全球政治經貿情勢的變數,華電表示將把握有利時機,提升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改革,以創造與同業的差異化。
台灣大哥大昨(22)日宣佈,即將邁入第二年的「種福電」計畫,在這個疫情不斷變幻的環境下,台灣大依然堅定地前進。他們採用了全新的「無自有屋頂模式」,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募得251萬元,並獲得了富邦人壽內湖「漢諾威大樓」頂樓的太陽能光電系統20年使用權。台灣大率先捐出100萬元,並與13家手機供應商以及集團momo購物等夥伴一起,號召全民捐款響應,用陽光為顱顏缺陷的孩童帶來希望。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在線上記者會後接受訪問時提到,台灣大積極推動綠能使用,目標在2040年達到100%再生能源使用,其中七成以上為自有綠電。未來19年,台灣大預計將投資50億至100億元於綠電。此外,台灣大還剛剛通過董事會,決定投資越南電商TIKI GLOBAL,並鎖定AI、物聯網、區塊鏈等領域,尋找對電信、有線電視、電商有合作價值的企業。 林之晨強調,「種福電」計畫過去四年已經幫助四家公益社團在自有屋頂建造太陽能光電系統,並為這些社團帶來長期穩定的收入。他提到,透過這個計畫,參與捐款的人次已經達到6,989位,預計20年後可以為這四家公益社團創造5,797萬元收益,並為地球產生842萬度綠電,減少4,432公噸碳排放。 林之晨分享,他的母親林靜芸是台灣首位女性外科醫師,也是國內先天顱顏缺陷重建的先驅。他很高興能透過「種福電」計畫繼承母親的精神,今年種福電也捐出了30萬元,並保證購買所產生的綠電,期望為顱顏兒及父母帶來力量,同時為地球創造乾淨能源。 台灣大表示,在漢諾威大樓頂樓建置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容量達48.8kWp,預計20年期間將發出超過93萬度綠電。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未來20年售電總收益預計將獲得441萬元,若含太陽能光電系統第21年到25年的預估額外售電受益63萬元,總計可達504萬元,讓民眾的每一筆捐款都能放大二倍,傳遞更多的愛心。
台灣永豐金控昨(22)日公布重大進展,旗下永豐銀行在太陽能電廠融資領域的表現亮眼。截至今年6月底,永豐銀行在太陽能電廠融資方面的餘額,比去年底大幅增加近100億元,這意味著該公司在推動台灣綠色能源發展的道路上,進步神速。目前,永豐銀行已經與5,400座太陽能電廠建立合作關係,並積極朝著一個核能電廠的裝置容量標準邁進。永豐銀行總經理莊銘福強調,未來將繼續擴大對台灣綠色能源的投入,並致力于發展潔淨能源。 莊銘福指出,根據台電公司的數據,第三核能發電廠的裝置容量為1,902 MW,即1.9 GW。這一數據成為永豐銀行努力追趕的目標。今年上半年,永豐銀行在綠色金融服務多元性方面取得三項重要成果。首先是2月協助建置新北市單一案場最大屋頂型太陽光電系統,裝置容量達2 MW,預計每年可發電200萬度,減少約1,050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四座大安森林公園的造林效益。 接著,3月與售電業者合作打造綠電交易電商平台,推動市場自由化,並提升交易安全性。最後,5月主辦「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聯貸案,結合養殖漁業與綠能發電,創新經濟模式。此外,永豐銀行還是台灣首檔社會責任債券的發行者,募集資金用於綠色投資和社會效益投資計畫,並簽署赤道原則,以支持再生能源和綠色環保產業。
行政院會決定,為了減輕民眾的電費負擔,7月份將暫緩實施住宅夏月電價。這項措施預計將惠及約1,000萬戶家庭,讓他們在最高用電時節能夠省下600元左右的電費。不過,對於用電量超過1,000度的戶戶,還是會按照夏月電價來計收。由於這項措施,台電預計將減少19億元的電費收入。 但對於一些特殊用戶,如庇護工場、立案社福機構、護理之家以及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他們的用電將不會受到夏月電價的影響,這樣的戶數總計約有1.3萬戶。 經濟部表示,這次的決策是在減輕民眾負擔和促進節約用電之間取得平衡。雖然暫緩夏月電價,但為了保持節電效果,對於超過1,000度以上的用電量,仍將採用夏月電價。至於用電量低於或等於1,000度的戶戶,則會改為非夏月電價收費。 台電也透露,在台灣約有1,300萬戶住宅用戶中,有300萬戶的7月用電量少於120度,這些戶戶不會受到夏月電價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