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梅雨季節來臨,台灣天氣變化多端,不僅帶來颱風降雨,還讓溫度逐漸攀升,用電量自然也隨之增加。最近,台電公布了一個令人關注的數字:6月3日用電量創下歷年同期單日第五高的紀錄,達到了3,658.4萬瓩。不過,由於颱風降雨和梅雨鋒面的影響,未來幾天的用電量預計會維持穩定,讓大家不必擔心供電問題。
台電表示,這次創下的用電量紀錄,雖然是歷年6月單日用電量第五高,但並未進入歷年單日用電排行榜。當天下午2點22分,尖峰用電量達到3,658.4萬瓩,實際備轉容量為379.9萬瓩,備轉容量率約為10.38%,這也是連續第6次亮出供電穩定的綠燈。
然而,由於彩雲颱風的接近,中央氣象局已經發出海上颱風警報,預估颱風將在4日下午到5日清晨最接近台灣,不排除會發出陸上颱風警報。颱風過境可能會為部分地區帶來雨量,甚至有大雨發生。
對於未來一周的電力供需,台電預估會因再度降雨而下降,因此下周都能維持供電穩定。這是因為,大修機組已經完成維修並重新上線,併聯發電也讓備轉容量率可以維持在10%以上。預估下周備轉容量率將在10.31%至12.34%之間,確保全台供電穩定無虞。
行政院綜合業務處3日在行政院會報告「安心防疫便民措施」,整 理出84項與民眾直接相關的措施,涵蓋展期不罰、寬緩及減租、緩辦 及延期、緩繳及減收等面向。
報告內容包括5月水費及5、6月電費繳費期限延長,免計遲延繳付 費。民眾及機構法人透過網路銀行跨行轉帳手續費全部減免,實體A TM轉帳手續費減收2元;受疫情影響還款困難民眾,包括房貸、車貸 、消費性貸款及信用卡款項等,可向銀行申請緩繳或展延3∼6個月, 期間免收違約金及循環、遲延利息,展延期間個人信用紀錄不受影響 。
台電則表示,依照規定,平常健身房、KTV、小型工廠等一個月收 到一次電費帳單,一般繳費期限為16天,一般住宅、小吃店隔月收到 一次電費帳單用戶,一般繳費期限為28天,超過期限會依時間加計1 ∼2%遲付費用。現在政院推出「電費緩繳」彈性便民措施,民眾今 年5、6月電費帳單繳費期限可延長至下次收費日,期間皆不計收遲付 費用。
此外,在台居留效期即將到期外來人口,自動延長30日效期;原經 許可延長離台及停留效期即將到期的外來人口,也已暫緩辦理延期停 留事宜,等疫情警戒降級後再行補辦。另外,換發國民身分證、戶口 名簿等戶政業務,除可線上申辦外,如須親辦者可線上預約,也可在 第三級疫情警戒解除後再行申辦,逾期不裁罰。
而政府債權政策性住宅貸款戶如繳款困難,可向銀行申請本息緩繳 1年、本金緩繳2年或貸款期限延長為30年;國有非公用不動產租金繳 款為5月底、6月底及7月5日,應繳而尚未繳租金,延長繳款期限到7 月底,延長期間免計收違約金及遲延利息,受惠約8萬9,000人。
至於109年度綜所稅及營所稅報繳期限延至今年6月30日;因疫情影 響向各地方勞工機關通報減班休息者,與產業相關職業工會被保險人 ,今年4月至9月份勞保費、就保費及勞退金,可延後半年繳納,緩繳 期間免徵滯納金。
根據台電統計,3日最高用電量出現在下午2點22分,尖峰用電量3 ,658.4萬瓩,創下歷年6月單日用電量第五高的紀錄,不過並未排入 歷年單日用電排行榜當中。實際備轉容量379.9萬瓩,備轉容量率約 10.38%,亮出供電平穩的綠燈,而這也是連續第6顆綠燈。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彩雲颱風逐漸靠近台灣本島,中央氣象局已經 持續發出海上颱風警報,氣象局指出,預估彩雲4日下午到5日清晨最 接近台灣,且不排除會發陸上颱風警報,後續可能替部份地區帶來雨 量,部份地區甚至會有大雨發生。
根據台電預估,未來一周電力供需,可望因再度降雨而下降,因此 下周都能亮出綠燈,大修機組接連完成維修歸隊上線併聯發電,讓備 轉容量率可以維持在10%以上,預估下周備轉容量率略在10.31%至 12.34%之間,可望全亮出綠燈。
台電公司為小水力發電事業提出貢獻,近期將位在宜蘭的蘭陽電廠,利用尾水路設置了微水力發電測試平台,以服務小水力發電業者來此測試水輪機發電的效率及提供水流+電流的相關測試資訊。
台電公司希望民間小水力發電業者能多加利用此測試平台,因此邀請小水盟派員參加4月7日的測試平台啟用儀式及5月11日的參訪解說活動;小水盟有12位會員業者參加參訪解說活動,皆感到受益良多。
台電公司表示,國內2萬KW以上的11座大型水力發電廠共87個機組,總裝置容量約204萬KW,2萬KW以下的小水力機組,除蘭陽電廠外,也規劃鯉魚潭、湖山水庫共設置10座機組,完成後總裝置容量約為2.6萬KW;微水力目前則有12處場域自主開發,包含東部電廠、萬大電廠等(將100KW以下的水力發電機組再從小水力區分出來稱為「微水利」)。(曹松清)
台灣近期面臨水情緊急與缺電危機,各行各業都感到壓力倍增。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簡稱小水盟)對台電公司新設的「微水力測試平台」寄予厚望,並呼籲政府加速推動小水力發電發展。小水盟理事長洪正中表示,台電過去對台灣水力發電的貢獻不容忽視,如今在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實施後,小水力發電業務逐漸從台電轉移至民間,台電仍不遺餘力地支持小水力發電事業。
近期,台電在宜蘭的蘭陽電廠設置了微水力發電測試平台,專為小水力發電業者提供水輪機發電效率及水流+電流相關測試資訊。台電期望民間小水力發電業者能充分利用這個平台,小水盟也積極組織會員參與測試活動,並表示對此平台的期待很高,希望它能促進台灣小水力發電事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台灣共有11座大型水力發電廠,總裝置容量約204萬KW,2萬KW以下的小水力機組則規畫在鯉魚潭、湖山水庫等地設置10座機組,總裝置容量約為2.6萬KW。此外,微水力發電則有12處場域自主開發,包括東部電廠、萬大電廠等。蘭陽電廠天埤機組尾水道設置的「微水力發電機組測試平台」已開放民間使用,台電也自行研發了5KW浮動式微水力機組,利用尾水道發電,供應電廠內用電。這次的投資約900萬元,顯示台電對微水力發電的重视。
台灣以諾工程技術顧問公司近期成功啟動了首個太陽能電廠案場,這個創新的電廠不僅在設計上展現了前瞻性,而且在運營管理上也採用了尖端的技術。該案場採用了施耐德電機的EcoStruxure Power三層架構設計,並結合了多項先進的電力監控與管理系統,如EcOStruxure Power Advisor電力顧問和Power Monitoring Expert電力監視專家,以及Schneider meters ION9000電力品質分析儀等。
這些設備不僅能精確地監控電力品質和斷路器運作狀態,還能提供優化電力設施運行的基礎數據。此外,它們還能收集設備運行資料,並將設備管理與監控整合,透過網路與物聯網技術,讓台北的管理人員能夠隨時隨地通過電腦、手機或平板電腦掌握苗栗電廠的運行狀態。
以諾電廠選擇施耐德電機的產品,是因為其能夠提供超越業界標準的精準度,以及即時的故障定位和隔離功能。這對於以諾電廠執行台電躉購合約20年的維運管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支持。
自2020年9月開始營運以來,以諾太陽能一廠的運作成效令人鼓舞。預計遠端監控技術能夠提升管理便利與效率達80%,產電優化提高營運成效20%,降低停機損失20%,以及減少維運成本20%。基於這一廠的成功經驗,以諾計劃在2020年第四季開始興建規模大一倍的高壓二、三廠,預計今年底完工並投入運營。
監控結合APP 一指搞定
以諾電廠採用模組化的ION9000電力品質分析儀持續監控電力質量 與斷路器;以超越業界標準0.1s精準計量等級,提供優化電力設施運 行與電力品質的分析基礎,藉此找到干擾設備運行的原因,減輕電力 質量不佳對設備的影響─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並確保正常運轉與避免 停機。同時具備台電不定期查核所需提供之太陽能案場電力品質資訊 ,包含電壓閃爍與諧波等符合國際標準的量測報表,隨時因應查核, 避免後續追加的作業成本,也讓電廠維運更順暢。
設備故障、意外跳脫、電力過載…輕則造成停機損失,重則對人員 與電廠造成危害。本系統能持續監控各項設備狀態(尤其是斷路器) 、主動提供設備健康狀態避免故障,於異常跳脫事件中迅速故障定位 並正確隔離、協助管理人員即時操作斷路器、復電,對把關電廠安全 與維持運行至關重要。透過Power Device手機APP,管理人員能隨時 隨地監控並一指完成因應, 這對以諾電廠執行台電躉購合約20年維 運管理相當重要!也是當初以諾決定攜手施耐德共造電廠的主因之一 。
一廠成效佳 加建二、三廠
除了確保電力系統、電能品質、監控軟體正常運行之外,從完整系 統分析中還能找出優化系統、理想配置、提高效能的建議,不僅能提 高營運成效、改善民營電廠品質預設印象,同時提升以諾電廠的可靠 形象。
2020年9月開始營運至今,以諾太陽能一廠整體成效樂觀,預估遠 端監控協助提升管理便利與效率約80%、產電優化提高營運成效約2 0%、降低停機損失約20%、減少維運成本約20%。而約有一廠6倍大 的高壓二、三廠,2020年Q4已如火如荼開啟興建計畫,預計今年底完 工、營運。
目前越來越多國際知名品牌與大型企業,如Apple、Google、tsmc 等加入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提出產品製程100%使用再生能源的 承諾;對高度依賴出口的台灣產業,「能源轉型」不再是民生經濟問 題,更是關涉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是否具競爭力的生存戰與國安 問題。
2021年1月實施的「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5,000kW以上用 戶,必須在5年內設置契約容量10%的再生能源,以設置一定裝置容 量的再生能源設備或儲能裝置、購買再生能源憑證、以及繳交代金4 種彈性履行作法,期能在綠電狂潮席捲的國際市場中,協助台灣企業 保持MIT產品優勢,進而達成「2025非核家園」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 %的目標。其中又以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占66.3%、20GW最高!
以諾提供建設電廠完整服務
擁有設計規劃屋頂型、地面型、漁電共生型太陽能電廠豐富經驗的 以諾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經理曾國鴻,於美國攻讀企管學位時,就已 高度關注綠色能源的開發,多年後在拉斯維加斯看到位於加州莫哈韋 沙漠、世界最大太陽能熱電站─伊萬帕太陽能發電塔後,萌生參與發 電廠經營的念頭。回台參與台南北門、彰化王功、嘉義地區等太陽能 電廠建設工程時,面對綠電布建市場日益增加的深度服務需求,而台 灣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經營模式卻趨於一致感到憂心,決心化念頭為行 動,為自己也為產業開闢新藍海。
他一手包辦設計、規劃、找盤廠製作電盤、採購合適設備到主體結 構建立完成。2020年9月,位於苗栗斗換坪5,000平方米的第一個電廠 開始營運,目前冬季日均產電1,200 KW。透過建設、經營太陽能電廠 所累積的業主經驗,結合以諾本業的設計、簽證、監造、鑑定與設備 採購專長,加上技師曾在台電工作10年,熟悉其行政、流程與溝通方 式的優勢,垂直整合設計、建造、經營上中下游產業鏈,藉以提升以 諾同業競爭力,在急速發展中的綠能電廠布建市場,提供更貼近客戶 需求且完整的服務。
能源轉型升級國安問題
五一三全台大停電,炸出了大家對習以為常的用電背後相關議題如 電力品質、穩定、安全、維保等有著非常需求;電力不僅攸關民生、 經濟,也是重要的國安問題,連帶包括強化電網穩定性、力求電力供 應穩定、提升再生能源與布建儲能系統等,瞬間關注度直直升高,安 全、穩定、效率、環保是眾望所歸。
曾國鴻強調,「電廠經營最重要的就是產電的穩定度與可靠度!不 預期的電力中斷,高度挑戰電廠相關電氣負責人員的應變能力,精準 故障定位、快速排除並恢復電廠運作至關重要。施耐德電機電力產品 的耐用度與先進技術非常令人驚豔」。雖然初期投資成本會略高,但 換算往後20年所需花費的維運、人員、停機損失,相較其他品牌CP值 卻更高,服務人員的專業與迅速,也讓人很安心。
小水盟理事長洪正中表示,在上個世紀,台電公司為台灣水力發電 業務發展的貢獻,值得國人肯定。但自從台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實施 ,並將小水力發電納入該法範疇,小水力發電業務已漸從台電轉移至 民間。而台電公司仍不吝為小水力發電事業提出貢獻,近期將位在宜 蘭的蘭陽電廠,利用尾水路設置了微水力發電測試平台,以服務小水 力發電業者來此測試水輪機發電的效率及提供水流+電流的相關測試 資訊(測試平台的測試條件、設備規格請洽小水盟)。
據悉,台電公司希望民間小水力發電業者能多加利用此測試平台, 因此特別邀請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簡稱小水盟)派員參加4月 7日的測試平台啟用儀式及5月11日的參訪解說活動;小水盟有12位會 員業者參加參訪解說活動,皆感受益良多。小水盟表示十分期待小水 力業者能充分利用此平台,來測試業者研發的水輪機設備的條件及效 率,以利台灣小水力發電事業的快速發展。
台電表示,國內2萬KW以上的11座大型水力發電廠共87個機組,總 裝置容量約204萬KW,2萬KW以下的小水力機組,除蘭陽電廠外,也規 畫鯉魚潭、湖山水庫共設置10座機組,完成後總裝置容量約為2.6萬 KW;微水力目前則有12處場域自主開發包含東部電廠、萬大電廠等( 將100kw以下的水力發電機組再從小水力區分出來稱為「微水利」) 。
此外,蘭陽電廠天埤機組尾水道設 「微水力發電機組測試平台」 也已開放民間使用。台電這一次自行研發5KW浮動式微水力機組,在 蘭陽電廠天埤機組排水尾水道利用尾水發電,供應電廠內用電。由於 該水道筆直、流速穩定,台電也耗資約900萬元在該處設置「微水力 發電機組測試平台」。
盧明光在營業報告書中指出,首先在創能部分,大同太陽能電場累計建置量去年底已達160MW(百萬瓦),預計今年底將達220MW。盧明光指出,未來將持續配合政策推動綠能事業,同時布局海外市場;除長期持有電場獲取穩定利潤外,也會配合財務規劃出售SPV(特殊目的項目公司)獲利。
在輸能方面,大同深耕機電產業超過40年,輸變電工程及機電維運領域經驗豐富,將繼續提供客戶電力改善、能源管理等全套規畫與服務。
大同也積極爭取新電業商機;大同是台灣第一家獲得台電自動頻率控制(AFC)標案的儲能系統商,目前已完成5MW大型儲能系統。盧明光表示,大同正在規劃25MW大型儲能系統建置案,預計明年第1季就可上線運轉,並計畫2025年達成累計裝置量300MW。
大同節能事業包括馬達及家電產品,馬達將朝「節能減碳」、「工業及客製化應用」及「工業4.0智動化」等三大方向發展,開發超高效率馬達、智慧化應用及電動車馬達系統等產品;家電產品持續全面優化能效,滿足國家一級能效標準,取得節能、節水等認證。
盧明光指出,大同配合2030年電動巴士國產化政策,已與工研院合作成功開發出台灣第一套250kW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包含電動馬達及驅動器,目前已與唐榮車輛合作,邁入正式接單量產階段。
資訊事業包括提供政府及企業客戶數位轉型解決方案,並持續發展雲端服務與運算,協助企業調度資源、提升競爭力。
盧明光強調,大同旗下各項事業同步朝全球市場邁進,會積極尋求國內外合作機會,加速開拓營運發展。此外,將加速活化不動產資產,利用資源永續發展,並將轉投資集中核心事業,加速整頓非核心及虧損事業。
台電每年6至9月推動夏月電價制度引導節電。台電說明,台灣去年每戶平均每月用電量約339度,非夏月期間平均每月用電量291度,6至9月因氣溫上升,每月用電量增加至434度,電費為1,061元。
夏月相較於非夏月期間用電量高出近五成,每月電費平均增加約506元,其中382元來自用電量增加,因夏月電價調整而增加的電費僅124元。
台電強調,每個月用電120度以上才會受夏月電價影響。台電統計,全國372萬戶民眾每月平均用電在120度以下,只要維持平時用電情況,就不受夏月電價影響。
有超過500萬戶每月用電量約121至330度,夏月電價期間每度受影響幅度較小,僅有約0.28元;每月用電超過1,000度的用戶受影響較大,約占整體用戶比例2.6%。
北基內部評估,預計最快明年能完成180MW以上裝置容量建置,年營收將近10億元。
北基透露,透過母集團三地集團的超前部署,北基分別在地面型、屋頂型、漁電共生、頂棚型等各類型綠電能源領域強化布局,其中政府最近更要求地面型太陽能光電面積要超過2公頃以上才會獲得核准,而北基除透過饋線評估外,皆以自有大面積土地投入光電事業,因此,並無受到此次政策修改的影響。
此外,政府甚至規定漁電共生發電需兼顧漁獲量,不能因為太陽能發電而影響養殖結果,北基也透過超前部署,委由專業養殖公司代為漁塭維護及管理責任,訂定合約保障雙方權利義務,例如:約定需於契約期間內持續養殖,並應定期確認水產養殖生產量成果,因此,選定台南將軍、七股一帶漁塭布局漁電共生發電。
北基表示,漁電共生不會剝奪魚類生存空間,使其無法養殖或產量降低,相對的,漁電共生的建置對水溫保溫效果更好,更能保護高經濟魚種,這等同讓魚住在房子裡,宛如夏天有陽傘、冬天有暖床,能兼顧綠能光電和產業發展,因此,視為太陽光電產業發展重點。漁電共生能讓養殖業者在維持漁獲收入外,多獲得生產綠電收益。
北基地面型光電建置容量達250MW,案場位於屏東縣獅子鄉、高樹鄉,土地面積約占251公頃;漁電共生建置容量235MW,案場位於台南市將軍區、七股區,面積約占330甲;屋頂型則是多利用集團現有資源,如:嘉義客運、北基加油站站體,建置容量為38MW;頂棚型建置容量為10MW,預計3年內總計太陽能光電裝置容量將達533MW,完工運轉後,預估1MW電廠年收入達500萬元,至少為該集團挹注約26.65億元。
但如根據台電與民間發電業者簽約內容觀察,每度電收益4.7元,換算單位及日照時間後,預估每年可挹注營收將可達29.25億元。
根據台電公告夏月電價,只有每月只用120度以下的用戶不受影響,其他級距皆有不同比例的增加,其中以用電1,001度以上的最高級距調整最多,非夏月時每度電5.03元,但到了實施夏月電價時增加至每度6.41元,增幅達27%為最多。
台電表示,近年面臨極端氣候高溫不斷,用電量屢創新高。夏季因民眾增加冷氣空調用電,每月每戶平均用電增加近50%,因而易有感電費增加。
台電說,我國去年每戶平均每月用電量約339度,在非夏月期間平均每月用電量是291度,到了夏季6至9月,每月用電量增加至434度,電費為1,061元。相較於非夏月期間用電量明顯高出49%,也因而每月電費平均增加約506元,但其中因夏月電價調整而增加的電費僅占124元。
值得注意的是,31日因為梅雨滯留鋒面帶來豐沛降雨,全台水庫有進帳外,全台氣溫也下降,讓用電量與上周接多日破紀錄的情況不同,供電燈號連續三天亮出穩定的綠燈。
本周供電狀況,由於梅雨鋒面將逐漸北抬至北部海面,因此將與會逐漸趨緩,根據氣象局預報,要等到5號才會有另一波鋒面報到,因此氣溫會逐漸攀高。台電預測本周用電量先綠後黃,4日用電量將是本周最高點,供電燈號也將轉為供電吃緊的黃燈。
「供電不穩」成為當前面臨最大挑戰,政府推動的能源政策中,建立儲能系統、強化電網運轉韌性,被視為能有效預防斷電的措施,而儲能系統正好與雲豹能源專長的與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發電相輔相成。建置儲能設備因其快速升降能力,可輔助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不會因間歇性及不易預測性影響,仍就可達成穩定發電輸出。
台電自去年開辦「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標案」,對儲能系統已有規劃,雲豹能源全力配合政策投入資源,期待能加速建構新型態電力供應系統,提供全民供電穩定與安全。雲豹能源執行長譚宇軒表示,國內使用再生能源發電大幅成長,促使儲能設備需求增加,一方面可儲存綠能多餘電力,需要的時候再把電力釋放出來,減少電網波動,讓綠電輸出平滑化。
雲豹能源以太陽能整合服務商起步,開發投資設置太陽能電廠遍及全台,因看到儲能系統對於提高國內電網穩定之必要性,跨足儲能市場,攜手台普威能源,更大動作入資,雲豹能源董事長賴勁麟同時擔任台普威能源董事長,雲豹能源執行長譚宇軒也兼任台普威能源總經理,此人事布局,再再顯示雲豹能源全力發展儲能的決心。
譚宇軒說,台普威能源是國內少數能提供電網級儲能系統,並具完整安規認證的公司,由美國前三大儲能公司PowinEnergy獨家授權,將Powin在美國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台灣與亞洲地區,期望對台灣電網穩定、以及用電大戶有所貢獻。
台普威能源成立之初,即以第二名之勢,取得台電於2020年首度對外開辦的「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服務採購案。更憑藉儲能系統的專利電池模組設計,完善的軟硬體整合技術,短短數月內完成案場設置,併聯送電,且快速通過台電驗證,於5月21日起正式營運,將對台電供電品質及電網平衡有所幫助。
據中央氣象局提供的降雨資訊,寶山及寶二水庫上游集水區的五峰鄉各測站,24小時累積降雨量已達111毫米至123毫米。
對於這波降雨,是否有望讓新竹即將上路的「供五停二」暫緩?水利署昨(30)日沒有明說,只表示,此波降雨對中部地區帶來較大助益,新竹地區仍在密切評估中,關鍵在昨晚至今、明兩日降雨量。據悉, 水利署仍待與中央氣象局確認最終降雨量後,最快今 (31)日開會後「再做最終定奪」。
供電方面,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表示,預估梅雨會讓本周的用電峰值降低,不致像上周一般創新高;根據台電本周電力供需預估,周一到周六都是「供電吃緊」的黃燈,下周日是「供電充裕」的綠燈。
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5月19日會議決議,至5月31日前,若水庫集水區累計降雨量未達100毫米以上,新竹地區自6月1日起轉紅燈,實施「供五停二」,科學園區雖不停水,但節水率也將從15%提升至17%。但從這波降雨推估,該警報可望解除。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昨天仍表示,相關限水措施目前都沒有變動,若新竹地區降雨沒達到100毫米,就仍得實施供五停二;如若降雨量有達到,也會立即公告。
王藝峰指出,這波降雨替中部地區帶來較大助益,為鯉魚潭水庫、德基水庫、日月潭水庫等都來不錯進帳,不過降雨多集中在沿海地區,尤其是中、南部地區更是如此。
近期國際資本市場多空震盪劇烈,台股也大幅波動,加上缺水、缺電、缺疫苗等議題干擾盤勢,值此市場變化時刻,若能挑選「三缺受惠股」,將有機會受到市場關注,成為領漲抗跌的投資首選。
缺水方面,法人表示,水情拉警報議題浮上檯面,包括水資源開發、汙廢水處理、省水設備相關等水資源概念股有機會躍居盤面焦點。在近期水情拉警報題材刺激下,讓水資源概念股的後市水漲船高。
缺電部分,由於近期電力供應吃緊,再生能源族群走強,維繫盤面多頭人氣不墜。法人指出,台電核二廠1號機提前至6月5日停機,供電缺口將由太陽光電、風力發電補足,加上中、日、韓等亞洲國家陸續宣布碳中和目標,美國政府提出逾2兆美元基礎建設計畫中,綠能列為重點,都添增市場討論話題。
至於缺疫苗,分析師表示,疫苗、製藥等生技產業一直是市場投資焦點,周邊醫療資源需求同步升溫,加上全球老化醫療需求增加,全球藥物支出穩定成長、政策支持,新藥核准數量增加的三大趨勢,支撐生技相關產業長線走勢。
分析師認為,跟隨市場題材布局的「三缺受惠股」,相關個股的經營績效及獲利普偏亮眼,若能配合法人籌碼多、流動性較高等特點,將不失為多空震盪下的良好投資策略。
目前台股盤面上的「三缺受惠股」,主要包括水資源、再生能源、防疫相關等三大類族群以及相關個股。中宇、千附、國統、東元、永崴投控、中美晶、寶齡富錦、雃博、國光生、高端疫苗等是受矚目的十大「三缺受惠股」。
中宇方面,中鋼集團旗下中宇日前開線上法說,目前手上在建訂單87億元,加上集團設備維護及水廠代操業務共約25億元,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較去年成長。
永崴投控旗下世豐電力在花蓮縣卓溪鄉豐坪溪及其支流,分別設置第一電廠(18.1MW)與第二電廠(19MW),裝置容量共達37.1MW,每年可發電約2億度綠電,未來將成為民間最大的水力電廠。
高端疫苗開發的新冠疫苗,最快本月底公布臨床試驗數據,初步可供應500萬劑,由於疫苗屬於次單位疫苗,技術較成熟、副作用比國內其他疫苗低,7月可望開始施打。
據台電數據顯示,27日用電量衝上3,802.2萬瓩,打破歷年用電尖 峰紀錄,備轉容量為252.3萬瓩,備轉容量率6.64%,亮出供電吃緊 的黃燈,而在用電尖峰時段,太陽光電供電能力約316萬瓩,占尖峰 用電負載約8.31%。
氣象局表示,受到西南風沉降影響,各地天氣高溫炎熱,東南部地 區有焚風發生的機率,27日花蓮縣縱谷、台東縣,台北市盆地,南投 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近山區或河谷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 高溫出現的機率;嘉義市地區為橙色燈號,有出現36度高溫。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尖峰用電紀錄大多出現在7月與8月,台電分析 ,由於今年降雨量少,氣溫升高速度快,加上疫情讓學校停課再加上 學、民眾在家遠距上班,都是推升用電量的主因。
台電表示,以往用電高峰多出現在7月盛夏期間,今年夏季提前到 來,5月份高溫少雨,南部部分地區更出現40度以上高溫,導致用電 需求一路飆升。台電統計,歷年最高用電量前十名,有五名就發生在 今年5月,實屬罕見。
面對尖峰用電頻創新高,台電指出,由於今年水情不佳,水力發電 量大受影響,為確保今夏供電穩定,台電已安排妥各發電機組進行大 修或檢修工作,由於酷暑提前來到,目前尚未歸隊的大型機組包括協 和4號機、興達2號機、大林6號機、大潭6號機等,將加緊完成大修工 作,預定6月起陸續完成後重返供電行列,另還有民營電廠新機組加 入商轉,為今夏挹注可靠電力。
台電補充,受疫情影響,許多民眾都留在國內消費,另經濟成長狀 況良好、外銷暢旺,帶動國內用電成長,工業用電更大幅增加。台電 指出,今年1至4月的售電量為704.31億度,比去年同期增加31.29億 度,成長約4.6%。
台電說,台中電廠9號機24日破管解聯,搶修26日下午3時56分恢復併聯,預計27日上午滿載發電。
台電指出,由於9號機組26號開始上線後,原本的55萬瓩的供電缺口完成填補,惟因台電與台中市政府過去在環評承諾上,同時最多啟動9部機組,因此6號機不會在修完後併聯發電,而是進入歲修狀態
至於未來幾天供電狀況,27與28兩日因用電量仍處於高點,預估尖峰負載最高可能達3,790萬瓩,預估備轉容量率落在254至278萬瓩之間,供電燈號持續亮出黃燈,只有到周末用電才會稍稍舒緩,惟30日則排定機組定檢,供電能力下降,接下來又會再度亮出黃燈。
面對夏季用電尖峰即將到來,台電表示,多部機組在仍處於歲修階段,預計最晚會在7月底前完成,分別為協和4號機、興達2號機、大林6號機及大潭6號機,會視各機組狀況滾動檢討排修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513與517兩次停電的檢討報告出爐,經濟部表示,檢討報告還需由行政院核定,在確定前台電不便對外說明。知情人士透露,檢討報告包含四面向,分別是一、肇事原因、過程、保護措施;二、當下供電狀況與供電餘裕;三、事故責任檢討;四改善對策與建議幾個面向進行。
513停電肇因匯流排是否有調度中心核可的經操作許可,為何會在供電狀況下可以被關閉,保護系統是否有啟動,還是有遭人為關閉,使其無法運作。另當下全台供電狀況與其他機組妥善狀況,啟動救援機組,機組排修是有落差,另外用電需求是否超過預估值及因應處理措施,後續如何避免等,詳細內容則待行政院公布。
台灣電力公司近來面臨多項挑戰,不僅要應對炎熱天氣帶來的用電高峰,還要處理歷史性大停電後的後續工作。這兩天來,午後的雷陣雨不僅讓水情有所改善,還讓用電量有所下降。根據台電的數據,25日的尖峰用電量比前一天減少了60萬瓩,備轉容量率為7.5%,讓供電燈號持續亮出黃燈,這是本周第二顆黃燈。 在517大停電滿一周的背景下,經濟部高層表示,台電正在與經濟部國營會共同撰寫停電調查報告,預計26日將送達行政院。報告將包括停電原因、改善方法、員工訓練等內容,並將對外公佈。事故的懲處層級將根據調查報告來決定,後續的說明則待行政院決定。 25日,台電最高用電出現在下午1時56分,達到3729.3萬瓩,是歷年5月用電量的第六名。不過,這一天的最高用電量比24日的3789.3萬瓩少了約60萬瓩。當天的備轉容量為279.7萬瓩,備轉容量率為7.5%,供電燈號亮出黃燈。 台中電廠9號機在24日發生破管解聯事件,目前正進行搶修,預計26日晚間可以併聯。而救援的中火6號機在25日凌晨3時4分因爐心末段過熱器破漏而停機檢查,救援並未成功。林口3號機、核三1號機與大林1號機則均已接近滿載,穩定供電中。 面對炎熱天氣和疫情影響,台電預計本周的供電情勢將持續緊張,估計為黃燈。雖然25日南部山區有降雨,但由於當地久旱無雨,土壤乾燥,降雨對水庫的補給幫助有限。據水利署統計,25日降雨最多的南化水庫集水區累積雨量有26.7毫米,但實際進帳僅7萬噸,對於解除旱象幫助不大。其他中部和南部水庫的進帳幾乎為零。
值得注意的是,517大停電滿一周,經濟部高層說,台電正與經濟部國營會撰寫停電調查報告,預計26日會送達行政院,交由行政院調查並修改,並公開停電原因與改善方法、員工訓練等作為。至於事故懲處層級,則依調查報告而定,後續說明則待行政院敲定。
台電指出,25日最高用電出現在下午1時56分達3729.3萬瓩,是歷年5月用電量第六名,比24日最高用電3789.3萬瓩少了約60萬瓩,25日的備轉容量279.7萬瓩,備轉容量率7.5%,供電燈號亮黃燈。
台電表示,台中電廠9號機24日破管解聯,目前持續搶修,預估於26日晚間併聯。而救援的中火6號機25日3時4分因爐心末段過熱器破漏,已依運轉標準停機檢,救援未成功。另林口3號機、核三1號機與大林1號機,目前均已接近滿載,穩定供電中。
台電表示,本周氣象預報顯示氣溫持續炎熱,雖然可能有部分地區降雨,但考量疫情與氣溫影響造成民生用電較高,加上工業接單暢旺,不少廠商24小時生產,工業用電成長,因此台電對於供電需求從高估算,本周供電情勢估計為黃燈。
降雨方面,25日降雨雲系南移,集中在南部山區,但雲層發展情況不如預期,且當地久旱無雨,雖然有降雨但土壤乾燥立即把雨吸乾,真正能進入水庫有限。據水利署統計,25日降雨最多的是南化水庫,南化水庫集水區累積雨量有26.7毫米,但實際進帳僅7萬噸,對於解除旱象沒有幫助。除日月潭水庫與霧社水庫外,其餘中部水庫與南部水庫進帳近乎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