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為協助國內大型企業與離岸風電開發商簽訂購售電合約(CPPA),經濟部設計綠電信保機制,若企業中途無法繼續履行CPPA,將啟動代償,代償最長1.5年,亦即開發商應盡快在1.5年內找到下一個買家,在1.5年這空窗期間搭配台電以每度2.29元平均迴避成本收購綠電。
簡言之,就是由國發會融保基金、承作公股銀行、台電三者,分攤開發商在空窗期間的電費收入之損失。透過此機制,一方面擔保企業購電履約,一方面協助開發商能取得融資,確保空窗期間,開發商收入不會斷炊。
在此同時,針對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規則,開發商建議,競比價格改以近五年平均迴避成本,取代原草案0元,以利融資。對此,能源署官員表示,開發商關切融資取得,實際上是要靠賣給民間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而綠電信保機制將會處理此議題。
經濟部規畫CPPA綠電信保機制,就是在確保空窗期間,開發商還能持續營運,並因此於開發階段取得融資。購電企業須繳保費給承做的公股銀行,由銀行提供履約擔保,銀行會再向融保中心申請融資保證,也就是「再保險」的概念,並由中國輸出入銀行負責執行,最高保證額度80億元,保證成數最高八成,期限最長20年。
經濟日報將於12月7日舉辦「2023能源願景高峰論壇-綠能2.0 催速淨零碳排」,邀請政府首長、企業領袖共同探討淨零碳排的轉機與未來新能源發展,期待在邁向淨零路徑中取得先機,打造永續發展的未來。游振偉將以「能源轉型,啟動淨零永續新世代」為題,發表專題演說。本論壇由經濟部能源署、台電、台達電、工研院、永豐餘、台泥儲能等協辦。
蔡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已獲階段性成果,游振偉表示,再生能源發電量由2016年約127億度,至今年預估可達275億度,屆時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約達10%;另台電空汙排放量由2016年10.7萬噸減至2022年4.2萬噸,減幅達61%。
游振偉表示,能源轉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風光發展的背後,是面對諸多困境、逐一克服,才能有此佳績,像是太陽光電面對土地、饋線及程序議題,於不利農業區及漁電共生等方式多元導入來突破瓶頸;離岸風電則是從零開始、排除開發困難,到現在已領先亞太各國。
此外,游振偉亦提及氫能是淨零轉型關鍵戰略之一,中油積極與澳洲等重要氫氣供應國技術交流;台電公司與西門子合作,預計2025年於興達電廠完成燃氣混氫5%示範計畫,並與中研院力推「去碳燃氫」發電技術驗證,提供穩定多元電力。
游振偉強調,為朝供電穩定及淨零目標邁進,經濟部已訂定能源轉型再生能源目標,將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同時搭配如多元儲能、強化電網韌性等措施,以加速落實能源轉型工作。能源轉型需靠公私協力共同推動,經濟部也會以更務實積極的態度,逐步達成能源轉型。
台灣離岸風電發展遇阻,工總提出六大問題與建議
【台北訊】離岸風電作為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已逐漸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然而,根據工業總會(工總)的調查,台灣在發展離岸風電的過程中,遭遇了六大難題,包括成本過高、國產化彈性不足等,對離岸風電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礙。
工總指出,離岸風電已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不僅僅是風電開發商面臨國產化壓力,產業界也普遍認為存在六大難題。首先,國產化彈性不足,導致短時間內無法建立學習曲線,強制要求國產化可能會延宕工程進度,提高投資成本。
其次,離岸風電成本過高,主要原因是國產化彈性不足,使得台灣離岸風電的成本遠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影響了國際競爭力。此外,缺乏健全的信用支持架構,許多國內企業不具國際信評認證,對企業發展造成困難。
另外,餘電缺乏合理的保購機制,企業團購與分配彈性不足,以及缺乏採購中斷的信保機制,也是離岸風電發展的障礙。對此,工總建議行政院成立跨部會工作小組,以統籌運作,協調經濟部、環境部、交通部與財政部等部門,共同解決這些問題。
工總強調,這六大難題涉及多個部門的協調整合,需要政府積極介入,以推動離岸風電的發展,達到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
離岸風電已經進入第3階段區塊開發,不只是風電開方商表達對國 產化的壓力,工總彙整產業界意見也發現有六大難題與障礙,首先是 ,國產化彈性不足。工總表示,國產化政策目的是扶植國內產業具有 發展離岸風電的能力,但是如果短時間無法建立學習曲線、國外發展 較為成熟且已具規模經濟的項目,短期內不應強制要求國產化,以避 免延宕工程進度與大幅提高離岸風電的投資及發電成本,阻礙離岸風 電的發展。
二是,成本過高。成本過高主因是國產化彈性不足,導致台灣離岸 風電的成本較全球平均價格高出許多,影響國際競爭力。三是,缺乏 健全的信用支持架構。購電企業與風電開發業者的購售電合約,通常 要求購電企業須符合一定信用評等資格,然而許多國內企業不具國際 信評認證,對企業形成障礙,甚至想買卻買不到。
四是,餘電缺乏合理的保購機制。台電應以合理的價格收購餘電, 以降低電能浪費。五是,企業團購與分配彈性不足。企業對再生能源 使用要求的占比不盡相同,加上間歇性的發電特性,因此應評估企業 團購建立「用戶池」與彈性分配措施的可行性。
六是,缺乏採購中斷的信保機制。目前一旦買家中途換手,就會出 現採購中斷的空窗期,因此,建議經濟部應邀財政部,共同研議企業 離岸風電信保新機制,一旦出現空窗,由保費支付電費給開發商。
工總強調,由於六大障礙與難題涉及經濟部、環境部、交通部與財 政部等跨部會的協調整合,建議行政院應成立跨部會工作小組,以發 揮統籌運作的效能。
台電於20日召開小額綠電銷售試辦計畫線上說明會,台電說明,因 應中小企業的小額綠電需求,台電突破過往不對外販售模式,推出小 額綠電銷售試辦計畫,由自建再生能源案場台南鹽田光電及彰化彰濱 光電合計釋出約5,000萬度綠電,分兩階段上架開賣。考量中小企業 少量需求,本次推出有「1萬度」、「5萬度」兩款,搭配「1年期」 、「3年期」、「5年期」,共有6種組合的小包裝綠電商品投入綠電 市場交易,提供國內企業更多元綠電選擇,台電補充,第一階段1,0 00萬度綠電已於25日上架開賣,上架商品數量預計有360件,將於11 月1日中午12時前競價截止,歡迎有興趣的用戶參與競標。
台電進一步說明,一次投標出價可依自身需求選擇1∼6種商品並排 序,價高者將優先依其選擇商品排序結標,一個電號僅可得標一個商 品,避免特定用戶大量收購。為讓更多企業能買到綠電,第一批得標 的電號不得再參與第二批投標,第一批未得標者,年底前還有第二批 標購機會。
台電表示,本次的標售底價是參考銷售案場適用的再生能源躉購費 率,並加計憑證審查費訂定,且為維持公平性,將於標準局的綠電媒 合平台公開標售,由購電企業依自身需求評估投標價格,最終售價將 透過平台媒合作業程序決定,預計於2024年開始轉供。
台電表示,使用綠電已是國際趨勢,也已成為國家產業剛性需求, 不只能減碳,更可協助台灣企業落實ESG永續發展,及滿足國際綠色 供應鏈要求。台電為了讓中小企業也都可以買得到綠電,將持續提供 多元的綠電商品,共同邁向淨零目標的減碳工作。
若有小額綠電商品相關問題,可至「台電官網綠電專區」查詢,或 撥打(02)2366-5865、(02)2366-5864、1911等業務諮詢服務專線 進一步了解。若有綠電媒合平台使用問題,請上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 心官網查詢,或撥打(02)2343-1850、(02)2343-4529、(02)3 343-2266。
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日前在「第十屆國際綠色智慧交通論壇」上強調,台灣擁有全球頂尖的行動網路環境和強大的科技產業鏈,加上豐富的人才資源,透過推動淨零政策,台灣資通訊產業將迎來新能量和新視野。徐旭東提到,遠東集團旗下的遠傳電信和遠通電收等公司共同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發展出綠色資通訊解決方案,並已在智慧交通領域展開應用。例如,ETC系統已累積節省大量燃油,並助力泰國曼谷的高速公路建設。
遠傳電信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科技,並在儲能和電網數位化、運具電動化等方面落實淨零政策。公司研發的交通號誌不斷電系統(UPS)已在台北市的187處重要路口使用,並在高雄市進行試行。此外,遠傳電信還為各大商場、社區和政府機構提供智慧充電服務,已超過600支充電樁,並與台電合作打造全台第一個V2G技術的快充示範站。
在能源管理方面,遠傳電信的「能源管理系統(EMS)」協助全國1300所國中小實現「班班有冷氣」專案,打造低碳智慧校園。為了達到2025年再生能源目標,遠傳電信與台電合作,在澎湖望安島建置微電網,將太陽能、風能與储能系統整合,提升電網韌性,改善過去依賴柴油發電機供電的狀況。
徐旭東24日出席由電訊暨智慧運輸科技發展基金會、台灣永續能源 研究基金會與遠傳電信共同舉辦的「第十屆國際綠色智慧交通論壇」 。徐旭東表示,遠東集團包含遠傳電信、遠通電收等科技公司通力合 作運用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搭配電信服務 ,已研發出綠色資通訊解決方案,並運用在智慧交通領域。 其中, 2023年適逢「國際綠色智慧交通論壇」十周年,高速公路電子收費E TC十年來已累積節省10億公升燃油,更整合智慧交通產業外銷國際, 協助泰國曼谷M9高速公路建置的ETC示範區。
遠傳電信在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新能源科技、儲能及電網數位化、 加速運具電動化等淨零政策,亦發展出多項綠色資通訊應用,皆已有 實際落地場域。包括交通號誌不斷電系統(UPS),將Gogoro、光陽 電動機車電池有效再利用,作為路口號誌的電力備援,除已正式導入 台北市共187處重要路口,也在高雄市試行中。
另「智慧充電服務」,遠傳已為大遠百、遠東SOGO百貨、遠企、愛 買等集團百貨,以及社區大樓、各地縣市政府提供一站式充電樁建置 維運服務,數量已超過600支。另更攜手台電於台北市打造全台第一 個V2G(電動車到電網)技術的快充示範站。
在能源管理部分,遠傳「能源管理系統(EMS)」已協助全國1,29 0所國中小「班班有冷氣」專案,打造低碳智慧校園。
因應2025再生能源目標需靠穩定供電達成,及台電啟動強化電網韌 性建設計畫,遠傳也已打造校園防災型微電網、離島型微電網、社區 型微電網等三大類型「微電網」應用,目前也與台電合作在澎湖望安 島建置微電網,改善過去只靠柴油發電機供應全島電力,導入太陽光 電、風電與儲能系統做電力調度搭配,強化電網韌性。
台股昨日量縮回測前低,盤面表現以個股為主,其中菱生、撼訊、亞力等中低價題材股,獲內資買盤力捧,股價強勢演出。雖然美股四大指數持續下探,台股在國際資金撤離下,本波挑戰季線再度無功而返,但市場氣氛轉趨保守,仍有個股突破重圍,維繫多頭人氣不墜。菱生、華東、撼訊、三晃、宏齊、佳必琪、映泰、亞力、南茂、森崴能源等多檔中小型題材股逆勢收高,漲幅達3.6%至10.0%不等。半導體景氣落底可期,加上AI題材加持,封測族群躍居盤面亮點。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挹重,亞力股價反彈,技術面有機會打出雙腳。森崴能源回測年線有守,若順利擴底完成,有助後市反攻。中國大陸收緊電動車電池關鍵材料石墨出口,三晃股價拉出連二根漲停板。展望後市,市場資金已轉向中小型股,建議選股不選市,聚焦法人鎖碼題材股,掌握波段行情。
台灣電力產業近期表現亮麗,隨著汽電共生自用電量低基期及消費支出持續旺熱,產業用電成長轉正,為台灣經濟帶來正面影響。根據台綜院最新發布的2023年9月EPI電力景氣指數,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05%,結束了自去年7月以來的連續14個月負成長。這一成長動能主要來自製造業用電減少0.37%,服務業用電增加4.17%的拉動。雖然全球通膨持續降溫,美國經濟數據顯示韌性,但台綜院仍預警,由於美中科技戰的升級及全球製造業低迷,台灣產業生產動能將有所放緩。不過,隨著年底旺季備貨及AI新興應用商機的出現,民間消費的持續旺熱,預計台灣產業用電將持續成長。
台灣電力業龍頭維立電機,為了應對ESG永續發展趨勢,與德國西門子技術合作,斥資超過6億元,在高雄和發產業園區打造新廠,專門生產最新23kV GIS 8DA10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及8DJH環路開關設備,這些新產品將符合歐盟2026年的最新規範。維立電機自1983年創立以來,就是中壓GIS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及零組件設計製造的專業廠商,與西門子合作生產23kV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已有20餘年歷史。該公司產品不僅供應台電,還涉及台北大巨蛋、南港展覽館、高雄海洋音樂中心等重大建設。為配合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維立電機購買了1,800坪土地,建立新廠,並逐步採用潔淨氣體來減少碳排放。董事長羅啟和透露,去年維立電機營收超過11億元,預計今年營收可達15至17億元。維立將與西門子簽訂VAR經銷聯盟,並舉辦新產品發表會,西門子高階主管將親臨見證合作成果。
美股四大指數持續下探,台股在國際資金撤離下,本波挑戰季線再度無功而返,重返區間震盪整理格局,市場氣氛轉趨保守,所幸仍有個股突破重圍,維繫多頭人氣不墜。
昨日盤面權值股跌多漲少,但具有「輕薄短小」特性的中小型題材股,仍見市場買盤進場點火,包括菱生、華東、撼訊、三晃、宏齊、佳必琪、映泰、亞力、南茂、森崴能源等多檔逆勢收高,漲幅達3.6%至10.0%不等。
半導體景氣落底可期,加上人工智慧(AI)題材加持,近期評價相對偏低,且具高殖利率特性的封測族群躍居盤面亮點,菱生連日逆勢上揚,昨日攻頂收23.65元,改寫波段高點,帶動華東、南茂等二線股同步補漲向上。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挹注重電業者訂單,加上傳出離岸風電3-2期選商規則放寬,激勵相關廠商股價表現,亞力昨日反彈4.7%、收50.7元,技術面有機會打出雙腳。森崴能源回測年線有守,若順利擴底完成,有助後市反攻。
中國大陸宣布收緊電動車電池關鍵材料石墨出口,市場開始圍繞石墨概念屬性炒作,三晃拉出連二根漲停板,股價收復半年線、年線等關卡,預期量能未失控前有機會持續噴出。
展望後市,大型本國投顧認為,雖然台股集中市場賣壓沉重,但櫃買市場離 8 月前波低點空間較大,屬於區間整理格局,顯示市場資金已轉向中小型股,加上近期盤面下跌家數普遍大於上漲家數,建議選股不選市,聚焦法人鎖碼題材股,掌握波段行情。
不過,台綜院分析,展望第4季雖因電子各業去化庫存接近尾聲,在AI應用強勁需求帶動下,科技業將受惠而有望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惟國際景氣仍受貨幣緊縮影響,生產動能將有所放緩,加上美中科技戰已從技術管控擴展到投資管控,至於牽動台灣產業命脈的半導體業,後續應審慎評估對經濟影響力道。
台綜院指出,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內涵包括:台電高壓以上產業用電及自用發電設備自用電量;其中,自用發電設備發電量去年受到國際煤價飆漲,致使發電成本大幅增加,去年9月自用發電減幅逾二成,創下歷年來第二大跌幅,雖然部分自用發電設備減發電量轉向台電購電,但景氣低迷下整體產業用電仍為負成長。
爾後因台電修正收購合格汽電共生電能措施、國際煤價回落及用電低基期等因素,今年7月起汽電共生自用電量年成長轉負為正,9月預估續呈正成長,推升全國產業用電成長率。此外,9月台電高壓以上產業用電在去年同期低基期與民間消費暢旺挹注下,再度轉為正成長,較去年同期增加0.46%;其中,製造業用電減少0.37%,服務業用電增加4.17%。
台綜院指出,隨著全球通膨持續降溫,各國央行升息循環逐漸進入尾聲,惟美國第3季經濟數據持續展現韌性,預期政策利率維持高檔時間延長,經濟復甦速度放緩;加上大陸冷復甦與全球製造業持續低迷影響,終端需求仍顯疲弱。國內經濟雖受全球經濟復甦力道遲緩,廠商投資保守,製造業生產動能受到抑制,然而隨著年底旺季備貨效應與AI新興應用商機,及民間消費持續暢旺與用電低基期因素下,國內產業用電轉為正成長。
預測9月經濟成長率為2.5%,第3季經濟成長率為2.2%,低於主計處8月公布的預測第3季經濟成長率2.54%。
台綜院表示,9月國內產業用電主要受惠汽電共生自用電量低基期及消費支出持續暢旺而推升用電成長轉正,尤其半導體業、光電材料與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等電子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有顯著成長。
創立於1983年的維立電機,是中壓GIS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及零組件設計製造專業大廠,2000年起與西門子技術合作生產23kV氣體絕緣開關設備,2001年獲台電國產化委員會評鑑合格,2011年更是全國第一家榮獲經濟部能源署(前身為能源局)高壓用電設備原製造廠家評鑑合格。所生產的開關設備除交付台電外,業績更包括台北大巨蛋、南港展覽館、高雄海洋音樂中心、高雄車站、高雄捷運、台中捷運、台北環狀捷運、桃園機場、屏東榮總、自來水廠等。
因應全球節能減碳趨勢,維立兩年前在高雄和發產業園區購買1,800坪土地,建置最新的高壓用電設備製造廠新廠,總投資額超過6億元,與西門子技術合作生產最新23kV GIS 8DA10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及8DJH環路開關設備,兩項新產品逐步採用潔淨氣體減低碳排,帶動公司邁入ESG永續發展。
歐盟2026年起將禁用目前使用在GIS的六氟化硫(SF6),西門子開發出以乾燥氮(N2)及乾燥氧(O2)混合而成的潔淨氣體,替代當前使用的六氟化硫。維立超前布局,生產23kV GIS 8DA10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及8DJH環路開關設備,逐步以潔淨氣體取代六氟化硫。
董事長羅啟和表示,維立目前有5座生產工廠,去年營收超過11億元,比前年成長20%以上;今年承接許多台電變電所GIS開關設備及儲能、綠能標案,預估全年營收可達到15至17億元。
維立將與西門子簽訂(Value-added reseller,VAR)經銷聯盟,並舉辦新產品發表會,西門子將派高階主管參加共同見證合作成果。
台電公司為感謝在太陽光電產業推廣上付出辛勤努力的相關單位及人員,特別舉辦了「最友善服務」獎項頒授典禮。這場盛會於10月20日在2023智慧能源週的框架下隆重舉行。今年的獎項分為「區處獎」、「主官獎」及「個人獎」,由會員廠商進行票選。 在「區處獎」方面,屏東區、鳳山區、台南區及嘉義區的4個台電營業處榮獲此獎。而在「主官獎」的頒發名單中,我們看到了嘉義區營業處副處長翁瑞延、台中區營業處副處長黃建宏、苗栗區營業處副處長劉桂玉、北市區營業處處長張建川等人的名字。 「個人獎」則表彰了屏東營業處工務經理徐立基、鳳山營業處設計經理王富祿、高雄營業處營業課長孫子翔等多位員工,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展現了卓越的服務精神。此外,新營營業處電務經理李名濱、雲林營業處營業課長丁千玲、彰化營業處工務經理尤欽賢等也獲得了殊榮。 在「特別友善服務獎」方面,能源署再生能源設置推廣組副組長廖士煒、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處長劉中昂、工研院綠能所太陽光電技術組經理黃朝揚、台電高雄區處電務副處長林昶旭等4位領域內的佼佼者獲得頒發。 值得一提的是,台電配售電事業部副總陳銘樹獨得「台電卓越超凡服務獎」,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則榮獲「綠能卓越貢獻獎」的最高榮譽,表彰他在綠能發展上的貢獻。
台電近日推出了AFC輔助服務交易市場,這個市場的運作引起了不少關注。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決標價格和決標量的決定,以及市場是否公平競爭。根據經濟部能源署的說明,台電會依據電力調度的需求量,透過電力交易平台系統,採用競價搓合的方式進行交易。這個過程從低價開始,直到滿足需求量為止,同時也決定了得標的邊際價格。 能源署強調,所有投標者的價格和數量都是通過電腦來決定的,這樣的作法可以達到最佳化排程作業結果。這個系統具有即時、變動、協調及巨量處理電力調度的特性,並以電力系統總成本極小化為執行限制,從而避免人為操作可能造成的黑箱問題。 每日交易結束後,平台官網會揭露市場結清價格與交易量,讓大眾可以公開查看相關交易資訊。這個電力交易平台是依照法規辦理的,而輔助服務市場則是一個公開競價市場。台電必須定期向電業管制機關提報市場管理及監視報告,確保市場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今年台電最友善服務獎分為「區處獎」、「主官獎」及「個人獎」,由會員廠商票選。屏東區、鳳山區、台南區及嘉義區4個台電營業處獲得「區處獎」。「主官獎」獲獎名單有:嘉義區營業處副處長翁瑞延、台中區營業處副處長黃建宏、苗栗區營業處副處長劉桂玉、北市區營業處處長張建川。
最友善服務「個人獎」得獎人有:屏東營業處工務經理徐立基、鳳山營業處設計經理王富祿、高雄營業處營業課長孫子翔、台南營業處規劃課課長鄭哲民及檢驗課課長孫凡鈞、新營營業處電務經理李名濱、雲林營業處營業課長丁千玲、彰化營業處工務經理尤欽賢、南投營業處電務督導江文瑞、桃園營業處規劃課課長林筱秋、配電處配電綠能組主管吳家進。
能源署再生能源設置推廣組副組長廖士煒、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處長劉中昂、工研院綠能所太陽光電技術組經理黃朝揚、台電高雄區處電務副處長林昶旭4人獲頒「特別友善服務獎」。台電配售電事業部副總陳銘樹一人獨得「台電卓越超凡服務獎」,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獲得「綠能卓越貢獻獎」最高榮譽。
能源署表示,各投標者價格與數量均透過電腦,以最佳化排程作業結果來決定,不僅具有即時、變動、協調及巨量處理電力調度的特性,並以電力系統總成本極小化為執行限制式,避免人為操作的黑箱問題。
每日交易結束後,平台官網均揭露市場結清價格與交易量,公開相關交易資訊。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依據法規辦理,日前輔助服務市場為公開競價市場,台電須定期向電業管制機關提報市場管理及監視報告。
全台唯一電力設計盛事「瓩設計獎」邁入第24年,台電於10月5日舉行盛大的起跑記者會,以「WATT’S NEXT 新電敢應」為主題,鼓勵設計師們發揮創意,為電力來一次全新的「來電」。這次競賽分為傳達設計、多媒體設計及創意品設計三大類別,共設置48個獎項,總獎金高達90萬元,徵件時間將持續至2024年3月11日,誠摯邀請各路設計好手一展長才。
記者會上,台電副總經理徐造華與多位設計界及學界貴賓共同揭開了本屆競賽的序幕。徐副總經理提到,過去24年來,瓩設計獎累積超過10萬人參與,收件作品超過2萬件,發放獎金近700萬元,感謝所有參賽者的熱情投入。今年,台電將繼續推動創意實現,現場更曝光了第二波將實際量產的得獎作品——變電箱造型充電器。
台電強調,本次競賽主題與國際淨零排放及能源轉型永續趨勢相呼應,涵蓋電力淨零、再生能源等議題。傳達設計類別要求參賽者將電力概念轉化為「一圖秒懂」的視覺圖像;多媒體設計類別則鼓勵創作者通過短片傳遞電力知識;創意品設計類別則期待設計與循環經濟結合,融入日常生活。
評審團成員星光熠熠,包括三頁文創辦人顏伯駿、YouTube創作者六指淵(陸子淵)以及台灣設計品牌印花樂創辦人沈奕妤等15位設計業界精英。上屆傳達設計類社會組首獎得主吳政倫和上屆多媒體設計類大專院校組第一名的劉采寧也分別分享了參賽的經歷和感受,鼓勵更多設計師參與。
台電表示,瓩設計獎將於2024年3月11日截止投稿,期間將在高中職及大專院校舉辦設計講座及工作坊,提供設計心法分享。詳細資訊可關注台電FB粉絲專頁與活動網站:kwd.tw。
台電5日舉辦「瓩設計獎 kW Design Award-第24屆創意競賽」起 跑記者會,由台電副總經理徐造華、三頁文創辦人顏伯駿、YouTube 創作者六指淵(陸子淵)、印花樂創辦人沈奕妤、中國科大規劃與設 計學院院長張劍平、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主任莊妙仙、國立 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主任曹筱玥等設計界及學界貴賓共同為本屆 競賽揭開序幕,台電繼去年首度讓得獎作品「人孔蓋造型無線充電盤 」實際量產作為公關禮品,今年現場再曝光第二波獲得實現的得獎作 品-變電箱造型充電器。
台電副總經理徐造華表示,瓩設計獎邁入第24屆,近十年累積10萬 人響應,徵得超過2萬件作品,並發出近700萬獎金,感謝參賽者熱情 參與,台電會努力讓更多創意成真。
台電除確保供電穩定,亦持續廣納各界創意投入電力能源議題科普 與社會溝通,本屆競賽主題呼應國際淨零排放及能源轉型永續趨勢, 涵蓋電力淨零、再生能源及生活中隨處有感的電力面向:「傳達設計 類」延續去年徵求資訊圖表(infographic),參賽者需將電力概念 轉化為「一圖秒懂」的視覺圖像,「多媒體設計類」鼓勵創作者透過 創意短片傳遞電力知識,而「創意品設計類」則期待設計創意可以與 電力主題和循環經濟結合,走入日常生活。
台電指出,今年獎項評審團一樣大有來頭,包含曾操刀金曲獎及台 灣文博會視覺設計的三頁文創辦人顏伯駿、以影像特效專業於YouTu be累積近60萬訂閱的創作者六指淵(陸子淵),以及曾跨界聯名星巴 克、日本資生堂等國際企業的台灣設計品牌印花樂創辦人沈奕妤等1 5位設計業界精英。
會中也邀請上屆傳達設計類社會組首獎得主吳政倫到場分享,吳政 倫表示,參加瓩設計獎讓他挑戰將海量電力知識轉換為資訊圖表,也 非常有成就感。
而去年獲多媒體設計類大專院校組第一名的劉采寧則說,看到自己 作品實際於高雄捷運展出「超興奮」,鼓勵設計好手一定要來報名。
台電表示,瓩設計獎至明(2024)年3月11日開放投稿,徵件期間 將由業界知名設計師巡迴全台高中職及大專院校,舉辦數十場設計講 座及交流工作坊,親自傳授設計心法,歡迎報名,詳細資訊可參考F B粉絲專頁與活動網站:kwd.tw。
【台灣新聞】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跟上能源轉型步伐,台電推出「首賣小額綠電」計畫!經濟部13日將舉行記者會,介紹這項全新服務。台電規劃了1萬度、5萬度兩種電量,並提供1年期、3年期、5年期共六種組合,讓中小企業能夠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綠電方案。這項計畫象徵著台灣綠電銷售模式的突破,也為綠電交易里程碑立下新的標竿。
經濟部長王美花將主持記者會,這項橫跨能源署、標準局、台電的計畫,將從台電自建的「台南鹽田光電」和「彰化彰濱光電」兩個再生能源案場中釋出5,000萬度綠電。這些綠電將分兩階段上架綠電交易平台,第一階段於10月底開賣,目標銷售1,000萬度綠電。
購買規則將採用競標方式,標售底價將比照適用的購買費率,預計會略低於市場行情。企業可以一次投標六種商品志願,但每個電號只能得標一種商品。為了避免大規模收購,第一階段得標的電號將不得參與第二階段的投標。
得標企業仍需負擔憑證審查費用等規費,並在完成平台媒合程序後簽約。預計最快在2024年轉供,正式加入使用綠電的行列。沒有在第一階段得標的企業也不必擔心,因為還有第二階段的標售。
隨著台灣綠電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經濟部標準局不斷規劃各種方案來媒合供應方與需求方。從2022年開始,與公協會合作,鼓勵太陽光電案場進入市場,並調查各產業廠商的綠電需求。通過「再生能源綠市集」線上線下管道,積極提供企業多元綠電採購途徑,並推出團購媒合方案,還有「綠市集媒合」,讓售電業者與需求業者直接交流,協助在地中小企業達到淨零轉型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