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全電訊(上)公司新聞
【台北訊】近日,櫃買中心再度傳來好消息,兩家台灣新創公司——叡揚資訊與台微醫,分別通過上櫃審議,展開新的發展篇章。其中,叡揚資訊以資訊軟體服務為主,而台微醫則專注於生技醫療器材。這兩家公司分別在各自的領域展現了不凡的實力,讓我們一探究竟。 首先,讓我們聚焦於叡揚資訊。這家公司的董事長是張培鏞,他帶領著團隊在資訊軟體服務領域取得亮麗成績。根據資料顯示,叡揚資訊在108年實現營收9.68億元,稅後盈餘高達8,570萬元,每股盈餘(EPS)為3.61元。在109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4.88億元,稅後盈餘4,348萬元,EPS為1.78元。這些數字充分說明了叡揚資訊的經營成果。 再來,我們看看台微醫。這家公司在梁晃千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領導下,專注於脊椎融合手術相關產品和脊椎壓迫性骨折治療手術相關產品。台微醫在108年的營收為7,526萬元,稅後盈餘712萬元,EPS為0.3元。這些成績也證明了台微醫在生技醫療領域的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公司的加入,讓今年下半年的上櫃申請案數量達到了十家,超過了上半年的七家。其中,帝圖公司在9月1日自行撤回上櫃案,而長聖、達亞、博晟生醫等四家公司則是生技醫療業的佼佼者。這些公司中,智聯服務、亨泰光、長聖及達亞等目前都屬興櫃市場高價位股,表現亮眼。 在這波上櫃潮中,康全電訊也一度成為焦點,但最終未能通過。不過,這並不妨礙台灣新創公司繼續前進,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活力。
進入後疫情時代,股市復甦同步帶動IPO市場熱度回溫,加上全球 IPO利多頻傳,包含螞蟻科技、Airbnb等產業巨頭紛紛遞交申請外, 大陸瓶裝水龍頭農夫山泉,8日掛牌首日股價狂飆85%,皆為下半年 IPO市場帶來反轉曙光。
日系迴轉壽司品牌亞洲藏壽司去年年底遞交上櫃申請後,雖上半年 業績受害疫情不如預期,但挾帶今年首家IPO餐飲業者題材,以及下 半年國內消費復甦及展店效益發酵,仍舊吸引股民積極參與新股申購 。
適逢美股部分估值過高的科技股遭到拋售,拖累台股,資金減碼離 場,轉而瞄準風險較低的新股掛牌利得機會,加上今年包括昇佳電子 、ABC-KY等個股蜜月行情強滾滾,熱錢一手申購一手轉往現股,促使 亞洲藏壽司9日股價大漲31.82%,收在145元,均價則以130.34元作 收,創今年以來IPO及觀光類股IPO溢價差最高的紀錄,前高紀錄是A BC-KY最後申購當日的1.27倍。
主辦亞洲藏壽司上櫃案的元大證券表示,7月起整體IPO市場已見復 甦跡象,加上今年以來年輕人積極投入房地產與股市,以及盤面資金 充沛,都使得下半年的IPO行情值得期待。
下半年除汎德永業延到第四季上市外,包括八貫、耀登、威鋒電子 、安普新及長榮鋼皆已遞出轉上市申請,八貫最快年底前可望掛牌外 ,耀登也通過審議委員會,成為今年第二家由國票主辦通過上市櫃審 議會的公司。
國票證券表示,整體IPO上市櫃送件數目前共計24件,除凱基遞件 3件位列第一外,國票、台新、富邦、元大、元富分別遞件2件,併列 第二。
轉上櫃方面,軒郁、康全電訊、陞達科技、意德士科技皆通過櫃買 核准掛牌,上洋、全訊、揚秦、智聯服務、亞泰金屬、叡揚資訊、常 廣、亨泰光、長聖、達亞、博晟生醫及台微醫等個股則已遞交申請。
叡揚資訊主要從事資訊軟體服務銷售,7月29日送件申請上櫃時資本額2.42億元,董事長為張培鏞,推薦證券商是群益金鼎證券以及日盛證券。
叡揚資訊2019年度之合併營收為9.6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8,570萬元,每股盈餘為3.66元。2020年上半年度之合併營收為4.8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4,348萬元,每股盈餘1.80元。
截至9日,股票已上櫃家數有776家(包含外國公司33家),今年來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七家(不包含轉投控掛牌一家)。
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五家,包括亞洲藏壽司、軒郁、康全電訊、陞達科技,以及意德士。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叡揚資訊主要從事資訊軟體服務銷售,申 請時資本額2.42億元,董事長為張培鏞,推薦證券商是群益金鼎證券 及日盛證券。叡揚資訊108年營收為9.68億元,稅後盈餘8,570萬元, 每股盈餘(EPS)為3.61元。109年上半年營收為4.88億元,稅後盈餘 為4,348萬元,EPS為1.78元。
台微醫公司成立於民國98年12月間,董事長兼總經理為梁晃千,主 要經營業務是脊椎融合手術相關產品、脊椎壓迫性骨折治療手術相關 產品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64億元。台微醫108年業績,營收7,526萬 元,稅後盈餘712萬元,EPS為0.3元。
櫃買中心統計,下半年以來,7月有帝圖、智聯服務、亞泰金屬、 叡揚資訊、常廣、亨泰光,8月有長聖、達亞、博晟生醫,加上9月7 日台微醫,共十家公司申請上櫃案,已超越上半年七家申請上櫃案( 上洋、軒郁、康全電訊、全訊、陞達科技、揚秦、意德士科技),其 中帝圖公司在9月1日自行撤回上櫃案。
8月的長聖、達亞、博晟生醫,以及9月的台微醫等四家公司都是生 技醫療業,其中長聖、博晟生醫,台微醫等三家是以科技事業方式申 請。而下半年九家申請上櫃公司中,智聯服務、亨泰光、長聖及達亞 等目前都屬興櫃市場高價位股。
康全電訊,這個名字將在台灣證券市場上再掀一波話題,因為它即將在9月下旬正式掛牌上櫃。這家深耕電信、有線電視市場的公司,帶著滿滿的信心和未來展望,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從1990年成立至今,康全電訊已經走過了30年的歷程,現今公司員工約200人,2011年訊舟公司入股後,成為康全最大的股東,持股比重達到40.9%,股本也穩定在約4.96億元。 康全電訊的產品線非常廣泛,從光通訊中繼設備到寬頻用戶端設備,再到家庭網路設備,一應俱全。這些產品主要銷往國際知名電信運營商、電信網路系統整合大廠、有線電視運營商以及北美電信網路設備經銷商,並以「COMTREND」品牌在全球市場上展開競爭。 公司董事長任冠生強調,康全電訊主攻電信設備市場,對於電信和有線電視這兩個產品線,我們在全球市場上的出貨量都是第一,這是因為我們專注於利基市場,產品具有特殊性,因此毛利率能夠維持在三成以上。 看著近年來的財務報表,2019年康全電訊的營收達到24.5億元,毛利率30.8%,每股純益3.29元。今年上半年,營收更是增長近6%,毛利率31.2%,稅後純益1.11億元,年成長五成,每股純益2.26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9元,有顯著的提升。 未來,康全電訊將積極切入歐美市場,尋求新的成長點,預計明年將為公司營收帶來新的貢獻。這家台灣電信設備的領軍企業,將繼續在市場上發揮其影響力,帶給消費者和投資者更多的驚喜。
康全電訊(8089)這家網通上櫃新兵,即將在9月下旬正式亮相,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啊!這家公司的成功,多多少少要歸功於新冠肺炎疫情,因為它主打的不用到戶拉線也能完成最後一哩布建,正好抓準了居家上班的寬頻布建商機,結果2020年上半年獲利就激增了超過五成,EPS竟然達到2.26元,獲利成長率還是擊敗了營收成長率的6%。 康全電訊搭上了網路、寬頻基礎建設升級的特快車,獲利也跟着直線上升。看它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是24.5億元和13.6億元,而且因為產品有特色,毛利率比網通同業還要高,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是30.8%和31.2%,這也讓康全電訊的EPS在這兩年裡從3.29元拉升至2.26元。 雖然2020年上半年營收只比2019年同期增加近6%,但獲利成長率卻高達五成,上半年EPS也從1.49元上升到2.26元,這明顯比去年同期強多了。 康全電訊幕後的大股東訊舟,可是個富爸爸啊!2011年它就進入康全電訊,成為第一大股東,截至2020年4月28日,持股還有40.9%。這次康全電訊上櫃,訊舟自然是大受其利,承銷利益可期,還讓訊舟股價一路攀升,25日盤中還創下了波段新高14.55元。 對於未來,康全電訊的邱裕昌信心滿滿地表示,公司營收的淡旺季轉換點不在季節,而在技術。只要中繼器被電信運營商或有線電視系統營運商採用,就能帶來四至五年的好光景。現在,康全電訊已經將亞太區中繼器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歐美市場,產品也成功通過認證,預期2021年就有機會放量,帶動新一波的成長。 雖然邱裕昌說2020年下半年營運大致和上半年相當,但從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16.29億元比2019年同期成長11.78%來看,2020年全年營收還是會勝過2019年。
搭上網路、寬頻基礎建設升級的特快車,準上櫃股康全電訊獲利也同步快飛,經結算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營收分別達到24.5億元及13.6億元,因產品具備差異化,毛利率較網通同業高出不少,分別達到30.8%及31.2%,也帶動康全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EPS拉升至3.29元及2.26元。
其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13.6億元雖僅較2019年同期的12.9億元增加近6%,但獲利成長率卻達五成,換算上半年EPS達2.26元,明顯優於2019年同期的1.49元。
有個富爸爸的康全電訊幕後的大股東為訊舟,訊舟係於2011年以股票及現金入股成為第一大股東,截至2020年4月28日止,持股仍達40.9%,此次康全電訊上櫃,訊舟成最大受惠者,承銷利益可期,推升訊舟股價同步竄高,25日盤中還以14.55元創下波段新高。
展望下半年,邱裕昌指出,康全電訊營收淡旺季的轉換點在技術不在季節,一旦中繼器被電信運營商或是有線電視系統營運商採用,就可望帶來四至五年的榮景,現公司已著手將亞太區推展中繼器成功的經驗複製到歐美市場,目前產品已成功通過認證,預期2021年就有機會放量,並帶動新一波的成長。
著眼於中繼器的新成長動能落在2021年後,邱裕昌指出,2020年下半年的營運大致和上半年相當,不過以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16.29億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1.78%來推估,2020年全年營收仍會勝過2019年。
康全成立於1990年,目前員工約200人,2011年訊舟以股票及現金入股,成為最大股東,持股比重約40.9%。康全目前股本約4.96億元。
康全主要產品包含光通訊中繼設備、寬頻用戶端設備及家庭網路設備,主要客戶包含國際知名電信運營商、電信網路系統整合大廠、有線電視運營商及北美電信網路設備經銷商,並以「COMTREND」品牌行銷全球。
康全董事長任冠生表示,康全主攻電信設備市場,深耕電信、有線電視等營運商,兩項產品線都是全球出貨量第一,因為產品特殊,鎖定利基市場,因此毛利率都可維持三成以上。
2019年康全營收為24.5億元,毛利率30.8%,每股純益3.29元。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3.6億元,年增近6%,毛利率31.2%,稅後純益1.11億元,年成長五成,每股純益2.26元,較去年同期的1.49元大幅成長。
由於採實體法說會形式,康全電訊強調,為因應防疫要求,與會者須全程配戴口罩並遵守入場防疫規範。
寬頻通訊設備廠康全電訊公司成立於民國79年4月7日,董事長為任冠生,實收資本額為4.99億元,今年第二季營收7.2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21億元,成長逾38%,單季毛利率為33.08%,較去年同期的28.12%,上揚逾4個百分點,換算每股稅後盈餘1.26元,獲利較去年同期的EPS0.44元倍增。
另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13.59億元,表現雖優於去年同期的12.87億元,但增幅僅近6%,但獲利成長率卻達五成,上半年EPS2.26元明顯優於去年同期的1.49元。
康全電訊,這家台灣本土企業,近期來可是熱鬧非凡。為什麼呢?因為它即將登上櫃買中心的舞台,與眾多優秀企業一較高下。這次,康全電訊將申請上櫃,讓更多投資者看到它的潛力。 話說回來,櫃買中心最近可是放寬了上櫃的標準,讓更多具有潛力的公司能夠進入這個市場。這不僅是對康全電訊的福音,也是對整個台灣科技產業的一個大好機會。 康全電訊,這家專注於電信產業的公司,近年來不斷擴大業務範圍,從製造、代理、銷售到提供維修服務,它都在不斷進步。2019年,康全電訊的合併營收達到了3.83億元,稅後淨利更是高達6,868萬元,每股純益(EPS)3.82元。今年第一季度的合併營收也達到了9,758萬元,稅後淨利1,764萬元,EPS 0.95元,成績亮眼。 目前,櫃買中心已經同意了777家公司的上櫃申請,今年度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七家,而康全電訊正是其中之一。目前還有三家公司等待掛牌,其中包括康全電訊。此外,還有十家公司正在等待審議,其中包括意德士、帝圖、智聯服務等。 值得一提的是,櫃買中心還放寬了上櫃股票得為融資融券資格的審查標準,這對像康全電訊這樣的科技企業來說,意味著它們能夠更容易地在資本市場籌資,取得成長動能。 總結來說,康全電訊的申請上櫃,不僅是它自身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台灣科技產業的一個重要事件。我們期待康全電訊在未來能夠繼續發揮其優勢,為台灣科技產業帶來更多的驚喜。
意德士主要從事半導體晶圓前端製程設備零組件的製造、代理、銷售及提供零組件維修服務,申請時資本額1.85億元,董事長為闕聖哲,推薦證券商是永豐金證券及玉山綜合證券。
2019年意德士的合併營收為3.83億元,稅後淨利為6,868萬元,每股純益(EPS)3.82元。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9,758萬元,稅後淨利為1,764萬元,EPS 0.95元。
截至昨(5)日已上櫃家數有777家(包含外國公司34家),今年度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七家(不包含轉投控掛牌一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三家,為亞洲藏壽司、軒郁,以及康全電訊。俟董事會核議有一家,即陞達科技。
待審議則有十家,包括上洋、全訊、揚秦、意德士、帝圖、智聯服務,以及亞泰金屬、常廣、叡揚,以及亨泰光。
此外,櫃買中心經參酌外界建議及因應市場需求,放寬上櫃股票得為融資融券資格的審查標準,修正「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買賣融資融券業務操作辦法」第8條、第14條、第15條規定,明定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6億元以上的上櫃公司得不適用營業利益及稅前淨利之獲利標準,並增訂價量異常之配套措施,上開修正自即日起實施。
櫃買中心表示,國內有許多上櫃科技事業其實相當具有競爭力,惟因屬研發階段或營運初期而未獲利,目前尚不得融資融券交易,為了讓科技事業更容易能在資本市場籌資以取得成長動能,因此放寬融資融券資格的審查標準,符合修正後條件的上櫃公司即可取得信用交易資格。
康全電訊,這家在台灣科技領域中默默耕耘的公司,最近又有新動態啦!話說櫃買中心剛剛開完上櫃審議委員會,好消息一個接一個,我們的康全電訊也成功通過了上櫃的申請!這真的是讓人超級興奮的一件事啊! 這次上櫃的陞達科技,它可是今年第七家進入上櫃審議的公司,從今年送件的12家公司來看,它更是第三家進入的。這家公司主要做的是風扇馬達驅動控制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還有微控制器晶片的代理買賣,這些都是高科技產業的關鍵技術呢! 陞達科技在6月18日就送件申請上櫃了,當時的資本額是2.6億元,董事長是李坤蒼先生,他們還請了國票綜合證券和第一金證券來當推薦證券商。看來這家公司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啊! 再來看看它去年的表現,2019年度的合併營收是3.57億元,對母公司業主來說,稅後淨利有4,412萬元,每股純益(EPS)是1.70元。2020年第1季的合併營收則是9,420萬元,稅後淨利1,804萬元,EPS是0.69元。這些數字都顯示出它不錯的成長勢頭。 現在,上櫃股票已經有777家了,今年累計上櫃的公司也有七家,櫃買中心已經同意櫃檯買賣契約的公司有兩家,還有兩家正在等待核發同意函,其中就包括我們的康全電訊。而現在還有七家公司正在等待審議,包括上洋、全訊、揚秦、意德士、帝圖、智聯服務,以及亞泰金屬。 康全電訊這次能夠通過上櫃申請,真的是對公司的一個大好機遇。未來,我們可以期待它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再添一抹亮色。
【臺灣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重創,為了避免優質公司受波及,臺灣證券交易所和櫃買中心近日共同公告放寬上市櫃申請條件。這項新政策讓今年已經申請上市櫃的公司,只要完成契約簽訂,就可以申請展延掛牌時限兩次,每次延長三個月,這樣至少有汎德等四家企業可以受惠。而明年申請上市櫃的公司,獲利能力條件也將放寬,未來是否恢復原來的掛牌條件,將視疫情發展情況而定。
根據資料,證交所今年IPO目標為18家,櫃買中心則是25家。目前已有汎德永業、匯僑設計和艾姆勒車電三家企業送上市並獲董事會通過,與證交所簽訂了上市契約。上櫃方面,亞洲藏壽司和軒郁已與櫃買中心簽訂櫃檯買賣契約,康全電訊則待董事會核議後可進行昇達科技的上櫃申請,還有九家企業處於待審議階段。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營運的衝擊,證交所和櫃買中心放寬了公司申請掛牌的條件。今年已送件的公司,只要與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簽訂合約,就可以申請展延上市掛牌時限二次,總共可以延長九個月。這樣的放寬條件,將讓17家公司受益。
對於明年申請上市櫃的公司,證交所也放寬了獲利能力條件。本國公司的獲利條件從原本的最近兩個會計年度調整為近三個會計年度,可選擇兩個年度進行審查。外國發行人的獲利條件也有所調整。證交所強調,雖然獲利能力條件放寬,但審查過程仍會全面考慮企業未來的營運穩定性和成長性,同時也會兼顧企業籌資目標和投資人利益。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林瑛珪解釋,明年申請上櫃的獲利條件,若今年營運確實受到疫情影響,並經證券商出具合理性評估後,可以豁免去年獲利能力必須比前年佳的條件限制。這樣的放寬條件,將幫助受疫情影響但仍有一定獲利能力的發行公司,在2021年度如期申請上櫃。
陞達科技主要從事風扇馬達驅動控制晶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及微控制器晶片的代理買賣,6月18日送件申請時資本額2.6億元,董事長為李坤蒼,推薦證券商是國票綜合證券及第一金證券。
陞達科技2019年度之合併營收為3.5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4,412萬元,每股純益(EPS)為1.70元。
陞達科技2020年第1季之合併營收為9,420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1,804萬元,EPS為0.69元。
截至昨(29)日,上櫃股票已上櫃家數有777家(包含外國公司34家),今年度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七家(不包含轉投控掛牌一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二家,為亞洲藏壽司、軒郁;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有一家康全電訊;俟董事會核議有一家,即陞達科技。
待審議則有七家,包括上洋、全訊、揚秦、意德士、帝圖、智聯服務,以及亞泰金屬。
明年申請上市櫃的公司,也放寬獲利能力條件,未來是否改回原有掛牌條件,則視新冠肺炎發展而定。
證交所今年IPO目標為18家,櫃買中心25家。目前已送上市並獲董事會通過案件,包括汎德永業、匯僑設計和艾姆勒車電三家,都已和證交所簽約,八貫則待審議;上櫃則有亞洲藏壽司、軒郁已與櫃買中心簽訂櫃檯買賣契約,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則是康全電訊,待董事會核議為陞達科技,待審議則有九家包括上洋、全訊、揚秦、意德士、帝圖、智聯服務、亞泰金屬、常廣與叡揚。
為因應新冠肺炎衝擊企業營運,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宣布放寬公司申請掛牌條件,包括申請上市櫃公司中,今年已送件者,得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簽約,申請展延上市掛牌時限二次,每次三個月,最遲至通知簽訂上市契約之日起算的九個月內應掛牌,因此上述共17家公司將可望受惠掛牌時限放寬。
至於明年起放寬上市櫃條件,證交所表示,本國公司獲利條件,從原先審查最近二個會計年度,調整為近三個會計年度可任擇二個年度。外國發行人則從近三個年度稅前累積淨利應達新台幣2.5億元以上、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稅前淨利達1.2億元,分別調整為1.5億及滿足盈利,即可申請掛牌。
證交所表示,明年申請上市公司應於送件前,說明疫情影響程度、期間營運恢復狀態等事項,由主辦承銷商出具合理性意見。此次雖將獲利能力調降,但證交所審查仍會多面考量,綜合評估未來營運發展穩定性和成長性,兼顧企業籌資目標與投資人利益。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林瑛珪則解釋,現行上櫃申請案的獲利條件,包括「最近二個會計年度稅前淨利占股本(外國發行人為歸屬母公司業主權益金額)之比率平均達3%以上,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獲利能力較前一個會計年度為佳者」之規定。
就明年度申請上櫃案而言,若今年度營運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並經推薦證券商出具合理性評估意見後,即得豁免2020年會計年度獲利能力須較2019年會計年度為佳的條件限制,如此一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有一定獲利能力之發行公司,即可避免疫情影響並如期於2021年度申請上櫃,至於該放寬條件的時間,與證交所相同,會視明年度疫情的影響與送件狀況決定是否延長。
【台北訊】今夏櫃買市場將迎來新鮮血液,康全電訊即將成為新進軍!據悉,櫃買中心將於7月29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會議將對陞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945)的上櫃申請案進行審議。這是今年第七家申請上櫃的公司,若計算今年送件的公司數量,則是第三家成功入選上櫃審議的公司。 陞達科技,這家以研發、設計與銷售風扇馬達驅動控制晶片以及微控制器晶片代理買賣為主的公司,董事長由李坤蒼擔任。該公司於6月18日向櫃買中心送件申請,當時資本額達2.6億元。推薦證券商則是國票綜合證券及第一金證券。 在財務表現方面,陞達科技2019年度合併營收達3.57億元,稅後純益4,412萬元,每股純益1.70元。2020年第1季合併營收更是衝高至9,420萬元,稅後純益1,804萬元,每股純益0.69元。 目前,上櫃股票已上櫃的家數為777家,其中包含34家外國公司。今年累計上櫃掛牌公司共有七家,不包含轉投控掛牌的一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的公司有二家,分別是亞洲藏壽司和軒郁。而康全電訊則是已通過櫃買董事會,待核發同意函的公司之一。 除了陞達科技,當前尚有八家公司待審議,包括上洋、全訊、揚秦、意德士、帝圖、智聯服務以及亞泰金屬。市場對於這些公司的上櫃前景充滿期待,預計將為櫃買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台灣櫃買中心最近又有新動向啦!上周五(24日),櫃買中心董事會通過了一個重要決定,就是康全電訊公司(8089)的股票上櫃申請案,這個消息讓投資人們都眼睛為之一亮。別急,這還不是最精彩的部分,因為本周三(29日)上櫃審議委員會還將審議陞達科技(4945)的上櫃案,這個案子也同樣受到矚目。 來看看今年櫃買中心帶來的豐收吧!今年截至目前,已經有七家公司新上櫃掛牌,他們分別是捷流閥業、映興、山富、應廣、三竹、昇佳電子、東典光電。此外,櫃買中心已經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的公司有亞洲藏壽司和軒郁兩家;而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的公司則有康全電訊,以及還在待審議階段的八家公司:上洋、全訊、昇達科技、揚秦、意德士、帝圖、智聯服務、亞泰金屬。 櫃買中心24日透露,預計在7月29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當天將會審議陞達科技公司申請上櫃的案子。根據櫃買中心的資料,陞達科技公司主要從事風扇馬達驅動控制晶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以及微控制器晶片的代理買賣。他們申請時的資本額是2億6,000萬元,董事長是李坤蒼,推薦證券商則是國票證券和第一金證券。 再來看看陞達科技公司的財務表現,108年合併營業收入為3億5,775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盈餘為4,412萬元,每股盈餘為1.68元。109年第一季合併營業收入為9,420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盈餘為1,804萬元,每股盈餘為0.69元。看來這家公司有著亮麗的發展前景啊!
櫃買中心統計資訊顯示,今年以來已有捷流閥業、映興、山富、應 廣、三竹、昇佳電子、東典光電等七家公司新上櫃掛牌。櫃買中心已 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有亞洲藏壽司、軒郁兩家;櫃買中心董 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有康全電訊;待審議有:上洋、全訊、陞達 科技、揚秦、意德士、帝圖、智聯服務、亞泰金屬等八家公司。
櫃買中心24日表示,預計7月29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陞達 科技公司申請上櫃案。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陞達科技公司主要從 事風扇馬達驅動控制晶片之研發、設計與銷售及微控制器晶片之代理 買賣,申請時資本額2億6,000萬元,董事長為李坤蒼,推薦證券商是 國票證券以及第一金證券。
陞達科技公司108年合併營業收入為3億5,775萬元,歸屬於母公司 業主之稅後盈餘為4,412萬元,每股盈餘為1.68元。109年第一季合併 營業收入為9,420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盈餘為1,804萬元, 每股盈餘為0.69元。
這也是今年第七家審議上櫃的公司,若以今年送件的公司來看,則是第三家獲得排入上櫃審議委員會者。
陞達科技主要從事風扇馬達驅動控制晶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及微控制器晶片的代理買賣,6月18日送件申請時資本額2.6億元,董事長為李坤蒼,推薦證券商是國票綜合證券及第一金證券。
陞達科技2019年度之合併營收為3.57億元,稅後純益為4,412萬元,每股純益為1.70元。2020年第1季之合併營收為9,420萬元,稅後純益為1,804萬元,每股純益為0.69元。
截至24日上櫃股票已上櫃家數有777家(包含外國公司34家),今年度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七家(不包含轉投控掛牌一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二家,為亞洲藏壽司、軒郁。
櫃買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有一家康全電訊。待審議則有八家,除了陞達科技,還有上洋、全訊、揚秦、意德士、帝圖、智聯服務,以及亞泰金屬。
康全電訊近況:在興櫃市場中,一股強勁的生技風潮正緩緩退潮,這對許多興櫃公司來說,意味著填息道路上的艱難挑戰。以康全電訊為例,這家公司在興櫃市場的表現,正是這股趨勢的缩影。 近來,由於生技指標股的表現不如預期,興櫃市場的賣壓逐漸加重,資金也開始外流。這不僅影響了興櫃市場的整體成交額,也對個別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例如,康全電訊就在這波市場動盪中,面臨著不少挑戰。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興櫃市場上周的成交值急速下滑,從前周的428.59億元減半至213.56億元。其中,成交值排名前20的個股總額佔整體比重近七成,而這些個股中,除了穎崴及億而得外,其餘清一色為生技防疫股。這些股票在一夜之間遭遇夢幻破滅,引發了賣壓的大規模出現。 康全電訊也不例外,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公司在填息過程中遭遇了困難。截至17日,已有65檔個股完成除息,但其中只有亞洲教育、全訊、華懋、南俊國際、秀育、威健生技、愛爾達、維格餅家、廣化及旭德等10檔個股完全填息。而康全電訊則在完成填息後,再度走弱,17日收盤均價低於除息前均價。 在這樣的背景下,興櫃平均填息天數約為6日,但仍有高達34檔個股面臨「賺了股利賠了價差」的困境。這其中包括了威鋒電子、洋基工程、沅聖、錢櫃、瑞鼎、長亨及八貫等較具代表性的股票。 展望未來,市場上還有一些準備轉上市櫃的公司,如汎德永業、軒郁、上洋等,他們尚未公布除息時間。本周起,傑智環境、建德工業、華立捷、百聿數碼、豐技生技、進能服、穎台科技、正瀚、春日及富味鄉等個股將進行除權息。同時,23日興櫃市場也將迎來新血,教育業者學習王將以60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去年每股盈餘達到3.25元,並配發0.3元現金股利及1.5元股票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