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界科技(上)公司新聞
歐買尬(3687)近期股價表現亮麗,主要得益於其轉投資的興櫃股綠界科技(未提及公司代號)帶來的亮眼獲利。在13日股價開盤即漲停鎖死,收盤價達到63.3元,成交量2,082張,創下去年6月中旬以來的新高價。綠界科技作為台灣第三方支付領軍企業,專注於為電商業者提供金流代收付、電子發票加值等服務。去年該公司每股盈餘達到14.11元,超過了前一年的盈利水平,成為國內興櫃股的獲利王。歐買尬持有綠界科技31.68%的股份,法人預期綠界科技未來有機會成功轉上櫃。 歐買尬股價的漲升除了來自綠界科技的優異表現,還因為3月份的營收表現不錯,當月營收達到1.35億元,年增長26.91%。第一季度營收更是達到3.76億元,年增長26%。這一連串的佳績讓歐買尬股價自4月8日起開始上漲,短短3個交易日內股價漲幅達到24.8%,顯見市場對於該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綠界科技為國內第三方支付龍頭,業務以提供電商業者金流代收付 、電子發票加值等服務,綠界去年每股盈餘14.11元,超越前一年獲 利表現,是為國內興櫃股獲利王,綠界科技由歐買尬持股31.68%, 法人預期,綠界未來將有機會轉上櫃。歐買尬受惠於轉投資事業表現 亮眼,加上3月營收表現不錯,單月營收1.35億元,年增26.91%,第 一季營收3.76億元,年增26%,帶動歐買尬股價自4月8日起走高,至 13日時僅3個交易日股價漲幅達24.8%。
興櫃市場戲劇性一幕再現!12日,股後綠界科技(6763)帶著去年每股純益獲利王的威猛之姿,盤中大漲逾百元,直衝622元新天價,一度超車股王采鈺(6789)。這場興櫃股王的爭奪戰越演越烈,法人預測,綠界科技有望申請上市掛牌,年底前與采鈺一決雌雄,短期內戰火恐怕難以平息。 台股上周四度創下新高,法人指出,台股集中市場人氣紅火,興櫃股票的比價效應顯著,帶動興櫃市場瘋狂走勢一路延續到本周。興櫃股王12日盤中一度易主,綠界科技在彎道超車面板驅動IC廠瑞鼎後,12日最高價達到622元,成為興櫃市場的最高價,領先股王采鈺;日均價也來到581.36元,僅微幅落後於采鈺的597.36元,單日大漲16.03%,創近一年以來最大漲幅;采鈺則小漲8.27%,最高價達到612元。 分析雙方戰力,采鈺科技背靠台積電這個「富爸爸」,6日以每股240元參考價掛牌興櫃買賣,股價表現不負眾望,截至12日收盤均價已大漲至597.36元,上市後股價已大漲1.4倍。采鈺去年財報營收69.46億元、稅後盈餘20.91億元、EPS7.18元,法人預測,受惠於3D感測、VR/AR、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持續發展,今年訂單能見度已看至下半年。 而綠界科技則因去年疫情促價商家轉型電商模式,獲利成績亮眼,全年營收11億元,年增近二成、獲利1.81億元,年增近35%的成績,EPS更高達14.11元,勇奪興櫃最高,且連兩年賺逾一個股本。
台股上周連四日創新高,法人分析,台股集中市場人氣暢旺,興櫃 股票容易出現比價效應,帶動興櫃瘋狂走勢一路沿續至本周。興櫃股 王12日盤中一度易主,股后綠界科技繼上周五彎道超車面板驅動IC廠 瑞鼎後,12日最高價攀上622元,為興櫃市場最高價,領先股王采鈺 ;日均價也來到581.36元,僅微幅落後采鈺的597.36元,單日大漲1 6.03%,創近一年以來最大漲幅;采鈺亦小漲8.27%,最高價達612 元。
分析雙方戰鬥力,采鈺科技主打台積電「富爸爸」金字招牌,6日 以每股240元參考價掛牌興櫃買賣,股價不負眾望,截至12日收盤均 價已大漲至597.36元,登錄興櫃後已大漲1.4倍。采鈺去年財報營收 69.46億元、稅後盈餘20.91億元、EPS7.18元,法人分析,受惠3D感 測、VR/AR、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持續發展,今年訂單能見度 已看至下半年。
至於綠界科技受惠去年疫情促價商家轉型電商模式,獲利成績亮眼 ,不僅全年營收11億元,年增近二成、獲利1.81億元,年增近35%的 成績,EPS更高達14.11元,勇奪興櫃最高,且連兩年賺逾一個股本。
興櫃市場近期可說是熱鬧非凡,不僅台積電旗下的新星采鈺甫一掛牌就搶下股王寶座,還有瑞鼎、綠界科技等公司也展現強勁的表現。其中,瑞鼎在8日股價大漲8.84%,最高價衝上490元,而綠界科技則是勁揚7.5%,均價達442.92元,雙創掛牌後歷史新高價位,讓興櫃股王之爭更加激烈。
采鈺在6日掛牌興櫃後,立刻以台積電的「金字招牌」擠下瑞鼎,成為「500元俱樂部」的唯一成員,8日均價為505.67元。不過,瑞鼎也不甘示弱,8日盤中股價衝刺,進逼「500元大關」,較前日均價大增63.97元,股價再創新高,成交量也創近一個月來新大量。而綠界科技在6日一度超車瑞鼎,也吹起反攻號角,單日勁揚7.5%,均價達442.92元,與圓點奈米、富世達等公司緊追在後,興櫃股王之爭戰況火熱。
采鈺去年每股盈餘7.18元,持股73.9%的大股東台積電受惠最大。此外,台積電於2月分以每股240元,處分采鈺3,800萬股予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等17個機構投資人,預期采鈺登錄興櫃半年後將申請掛牌上市,力拚明年第一季掛牌上市。
瑞鼎長久來都是興櫃營收資優生,隨著8吋晶圓代工價格飆上一千美元新天價,市場樂觀預期,驅動晶片有望再啟動新一輪漲價,帶動3月營收19.11億元,月增25.74%、年增66.65%,累計前三月營收達52.06億元,年增57.5%,去年每股盈餘(EPS)13.12元,創十年新高。
綠界科技則是受新冠疫情帶動商家轉型電商模式,支付流程需求大爆發,去年全年獲利登歷史新高,EPS達14.11元,連兩年賺逾一股本。法人指出綠界科技有三大利多,包括電商需求龐大、年輕世代持續帶動小資本額網路創業及網路開課、網紅經濟發酵,均有望成為其未來持續擴張之市場。
采鈺6日掛牌興櫃,在台積電「金字招牌」下,一舉擠下瑞鼎,勇奪興櫃股王,成「500元俱樂部」唯一成員,8日均價為505.67元。不過,股后瑞鼎股價也不甘示弱,8日盤中股價衝刺,進逼「500元大關」,較前日均價大增63.97元,股價再創新高、成交量亦創近一個月來新大量;另一方面,股價6日曾一度超車瑞鼎的綠界科技,亦吹起反攻號角,單日勁揚7.5%,均價達442.92元,加上圓點奈米、富世達等緊追在後,興櫃股王之爭煙硝味濃。
采鈺去年每股盈餘7.18元,持股73.9%的大股東台積電受惠最大。
此外,台積電亦於2月分以每股240元,處分采鈺3,800萬股予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等17個機構投資人,預期采鈺登錄興櫃半年後將申請掛牌上市,力拚明年第一季掛牌上市。
瑞鼎長久來皆為興櫃營收資優生,隨8吋晶圓代工價格飆上一千美元新天價,市場樂觀預期,驅動晶片有望再啟動新一輪漲價,帶動3月營收19.11億元,月增25.74%、年增66.65%,繳出雙率雙升成績;累計前三月營收達52.06億元,年增57.5%,去年每股盈餘(EPS)13.12元,創十年新高。
至於綠界科技,受惠新冠疫情帶動商家轉型電商模式,支付流程需求大爆發,去年全年獲利登歷史新高,EPS達14.11元,連兩年賺逾一股本。
法人點出綠界「三大利多」,包括電商需求龐大、年輕世代持續帶動小資本額網路創業及網路開課、網紅經濟發酵,均有望成為其未來持續擴張之市場。
【台灣股市新聞】 哎呀,這個消息真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啊!你知道嗎?台積電轉投資的子公司,專門做影像感測器後段製程的采鈺科技,昨個兒在興櫃市場一登場就大放異彩,股價直接從240元開跳,一路衝上500元大關,最後還是收在507元,這個表現真的是讓人驚嘆! 這下子,采鈺科技可真的是成了興櫃股王啦,還超越了瑞鼎、綠界科技呢!台積電這個「富爸爸」真的是給足了面子,他們持有采鈺2億1,361萬股,市值一下就飆到了1,209億元,這個數字可真是壯觀啊! 說回采鈺科技,這家公司可不簡單,它可是從2003年就開始了,最初是台積電和外資夥伴豪威合資成立的。後來,2006年台積電買回了股權,現在完全成為了台積電的子公司。它專門從事影像感測器的製程,像是彩色濾光膜製造、晶圓級測試、晶圓級光學薄膜製造,這些技術可都是相當先進的。 而且,采鈺科技和前三大影像感測器廠合作超過十年,為大量出貨的高階智慧手機提供支持,現在還是全球車用感測器的第二大供應商呢! 法人們透露,采鈺的鍍膜製程技術早在2016年就通過了手機廠的驗證,現在已經用於多代的3D光學感測元件產品,而且一直都在穩定出貨。另外,他們的屏下光學指紋感測器在2018年量產,也是很多品牌智慧手機的選擇。 去年,采鈺科技的營收和獲利都創下了歷史新高,營收近69.5億元,稅後純益20.9億元,每股純益7.18元。今年前兩個月,營收約10.7億元,稅後純益2.5億元,每股純益0.86元,這個成長勢頭真的是看得到啊! 總之,采鈺科技這次在興櫃市場的表現,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是值得期待的呢!
采鈺昨天以興櫃新兵之姿奪下興櫃股王之餘,也寫下多項昨天興櫃紀錄,包括單日漲幅111%、成交金額逾31.4億元,都是昨天興櫃個股之冠;昨天成交量606萬2,384股,則是當日興櫃第三大(居力積電、北極星之後)。
台積電近年積極孵育「小金雞」,包括IP商創意、封測廠精材都已成為市場交頭熱絡的標的,采鈺昨天登錄興櫃第一天就呈現價量齊揚走勢,更凸顯台積電這個富爸爸撐腰下,市場對采鈺寄予厚望。
采鈺成立於2003年12月,原為台積電與外資夥伴豪威合資成立的公司。2006年,台積電買回股權,目前為台積電子公司。
采鈺從事影像感測器後段製程生產與服務,包括彩色濾光膜製造、晶圓級測試、晶圓級光學薄膜製造,已與前三大影像感測器廠合作超過十年,大量出貨高階智慧手機,目前也是全球車用感測器第二大供應商。
法人透露,采鈺鍍膜製程技術在2016年通過手機廠驗證,已採用於數代的3D光學感測元件產品,目前持續穩定出貨。另外,采鈺屏下光學指紋感測器2018年量產,也獲採用於多個品牌智慧手機,都是接單利器。
采鈺去年營收近69.5億元,稅後純益20.9億元,營收、獲利同創歷史新高,每股純益7.18元。今年前二月營收約10.7億元,稅後純益2.5億元,每股純益0.86元。
采鈺昨日以每股240元登錄興櫃交易,股價表現強勁,盤中一度衝上566元,惟終場漲幅收斂,收在507元。
台灣股市新聞 / 資訊產業
興櫃年報進入密集公告期,綠界科技EPS獲利冠軍
近日,興櫃公司年度報告正式進入密集公告期,其中,綠界科技(6763)以其每股純益(EPS)的出色表現,暫時穩坐獲利王寶座。該公司以14.11元的EPS領先群雄,其業務涵蓋電子商務金流收款、物流服務,以及電子發票加值中心等多元化服務,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根據CMoney統計,目前2020年興櫃EPS前五名中,綠界科技位居首位,緊隨其後的依次是瑞鼎、凌陽創新、臺慶科和沅聖。此外,多個公司如聚恆、力智、富世達、永豐實、錢櫃、宏碁資訊以及斯其大等EPS也均超過5元,整體表現亮麗。
在稅後純益年增率方面,安格、富世達、斯其大、力智和聚恆位列前五名,其中安格更是因應新冠疫情帶動的遠距商機,獲利大幅增加30倍,年增率達到驚人的3,173.9%。
對於今年股市展望,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IC設計族群的高成長性,以及供需吃緊的狀態,將為今年上半年帶來延續的成長動能。雖然類比IC族群復甦步調較慢,但在供需緊張的情況下,仍有機會帶動產業營運改善。至於PC、NB相關產業,則在疫情影響下已經表現出色,未來市場對其成長預期仍保持樂觀。
綠界科技以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卓越表現,以及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看好,再次證明了公司在業界中的領先地位。未來,綠界科技有望繼續發揮其創新力量,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回報。
興櫃市場近日來可說是熱鬧非凡,其中「綠界科技」旗下的富世達(6805)股價更是狂飆,一度漲逾三成,躍升為興櫃單日漲幅之冠。這股熱潮不僅帶動了富世達的股價,還讓連展投控(3710)旗下的連騰(6818)和聯發科(2454)旗下的智微(4925)等公司也跟著漲不停。興櫃市場31日的成交金額達到了73.2億元,創下了超過一個月的新高。
富世達的股價在盤中一度衝上307元,向綠界科技、圓點奈米、台灣精銳等「300元俱樂部」成員發起挑戰。外資對富世達的看好程度不減,認為它將能夠掌握折疊式手機的軸承商機,這項零組件在物料清單中價值第二高,成本占比達9~18%,預期將獲得高度受惠。因此,外資給予了富世達700元的超高股價預期。
興櫃市場的「小金雞」們在這股熱潮中展翅高飛,連展投控旗下的連騰科技也飛漲12.31%,而聯發科旗下的智微則創下了興櫃以來的新高價。此外,華碩轉投資的力智在興櫃登錄後,股價也飆漲至229.41元。
市場分析師指出,興櫃公司的IPO進度將會帶動子、母公司股價的漲勢,形成「母雞護子」、「金雞報恩」的行情。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建議投資人關注董監改選、超級股東會、法說會、新上市櫃和3月營收大幅成長等「四大題材」。而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則認為,大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或孫公司更容易獲得市場青睞,並期待這種庇蔭效應能夠反映在子公司未來的營運動能上。
除富世達外,聯發科(2454)旗下智微(4925)、連展投控(3710)旗下連騰(6818)連袂強漲,金雞母領軍小金雞展翅高飛。
興櫃市場31日成交金額達73.2億元,創逾一個月來新高,「母雞帶小雞」效應成市場關注焦點。富世達股價終場大漲20.78%,盤中一度衝上307元,向綠界科技、圓點奈米、台灣精銳4檔「300元俱樂部」成員發起挑戰,興櫃股王瑞鼎均價更漲破400元,達402.63元。
外資圈近期將部分心思擺至利基小型股,繼瑞信證券罕見初評力積電後,ALETHEIA亦加入戰局。看好折疊式手機翻揚成長,2020∼2023年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達103%,富世達可望掌握折疊機軸承商機,且軸承是零組件物料清單中第二貴的零組件,占成本9∼18%,受惠程度高,初評「買進」,並賦予700元的超高股價預期。
興櫃「小金雞」近期在「富爸爸」相挺下走出超狂漲勢,連展投控旗下連騰科技也飛漲12.31%,IC設計龍頭聯發科旗下記憶體控制晶片廠智微,不甩「老大哥」股價收黑,創登錄興櫃以來新高價;興櫃31日漲幅前四大中,就有三檔上市櫃公司「小金雞」。此外,華碩轉投資力智則在12日登錄興櫃後,自每股掛牌參考價100元,飆漲至229.41元。
準IPO股亦不惶多讓,法人指出,興櫃公司IPO進度容易帶動子、母公司股價漲勢,「母雞護子」、「金雞報恩」行情皆可期。準IPO股凌陽創新在24日遞出上櫃申請後,帶動母公司凌陽3月來揚升16.5%;安國科技轉投資的安格,亦於31日申請上櫃,股價連袂強漲逾4%。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4月新掛牌公司,可望成為強勢族群,建議投資人把握董監改選、超級股東會及法說會、新上市櫃、3月營收大幅成長「四大題材」。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則認為,大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或孫公司,資源配置更能有效挹注,普遍上更容易獲得市場青睞。而大集團庇蔭效應,亦可望反映於子公司未來營運動能,增添該公司掛牌後的題材與市場討論度。
根據CMoney統計,目前為止,2020年興櫃EPS前五名為綠界科技、瑞鼎、凌陽創新、臺慶科、沅聖。國內第三方支付龍頭綠界科技以EPS 14.11元暫時領先,業務以提供電子商務業者金流收款、物流服務,以及電子發票加值中心等服務;興櫃股王瑞鼎則以13.12元暫居第二名、IC設計凌陽旗下小金雞的凌陽創新以9.09元暫居第三名。
此外,聚恆、力智、富世達、永豐實、錢櫃、宏碁資訊以及斯其大等EPS也超過5元。
2020年稅後純益年增率前五名為安格、富世達、斯其大、力智、聚恆。多元視訊轉換解決方案晶片開發商安格受惠於新冠疫情帶動遠距商機,獲利大幅增加30倍,年增率達3,173.9%,而富世達、斯其大也分別成長868.9%及753.8%。
此外,三商家購、凌陽創新、來頡、永豐實、普惠醫工、捷智商訊、旭德的稅後純益年增率也超過100%。
展望今年,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指出,IC設計族群的高成長性、驅動IC、被動元件族群在供需吃緊下帶動去年表現業績亮眼,今年上半年將延續供需吃緊狀態,隨著下半年旺季到來,看好後續成長動能。
類比IC雖然屬於復甦步調較慢的族群,不過在供需轉為緊張下,有機會帶動產業營運隨著整個IC設計族群正向表態。
PC、NB相關的去年受惠於疫情繳出亮眼成績單,雖然市場對於今年高成長動能展望抱有疑慮,不過根據大廠華碩、仁寶、廣達等在法說會釋出的訊息,仍比市場預期還要樂觀,相關廠商也有機會維持高水準;另外,在工業電腦方面,雖然營運大幅成長動能不強,但看好營運穩定表現。
台灣遊戲及支付業界近期來了一個大好消息!知名遊戲與支付平台業者歐買尬(3687)剛剛公布去年的財報,結果真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去年歐買尬的税後純益竟然達到了4,485萬元,這個數字比前年暴增了11倍,每股純益也衝到了1.49元,這兩個數字都創下了近八年的新高紀錄呢! 歐買尬的董事會也決定要給股東們一個好獎勵,決議分配0.598元現金股利,配息率竟然高達四成。看來歐買尬去年真的是大賺了一票。 去年歐買尬的營收也表現亮眼,達到了13億元,年增長率達22.6%。雖然歐買尬近年來從遊戲業跨足電商,歷經了連六年虧損的艱難時期,但已經連續兩年達成獲利,這個轉型過程真的是不容易啊! 不過,歐買尬在遊戲本業上還是有所發展的。去年推出了新手遊《進擊吧!三國2》,還有遊戲虛寶交易平台「FunPoint」。這個時候,我們不能不提一提歐買尬的子公司——綠界科技。綠界科技在第三方支付市場可是有著強大的優勢,它幫助歐買尬開拓了新的遊戲產業版圖,這對於歐買尬的成長可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歐買尬去年營收13億元,年增22.6%;稅後純益4,485萬元,年增11倍;每股純益1.49元,遠優於前年的0.12元。歐買尬近年從遊戲業跨足電商,儘管歷經連六年虧損,但已連二年達成獲利,顯然已度過艱困的轉型期。
歐買尬去年在遊戲本業仍有著墨,推出新手遊《進擊吧!三國2》,以及遊戲虛寶交易平台「FunPoint」,要藉由子公司綠界科技在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強大優勢,開拓新的遊戲產業版圖。
台灣的數位轉型風潮正漸漸掀起,其中,綠界科技作為數位金流領域的佼佼者,總經理黃華勇帶領公司順勢發展,讓愈來愈多的中小企業進入線上支付的黃金時代。黃華勇表示,去年疫情加速了數位化的步伐,綠界科技因此獲得成長的機會,每月新增註冊量激增至6,000家,平台交易額(GMV)收入也顯著增加。綠界科技不僅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還與超商與收單行串接金流系統,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數位轉型的最後一哩路。從1996年成立至今,綠界科技已經成為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的龍頭,並與多國合作夥伴建立全球化的開店平台。面對國際競爭,黃華勇強調「在地化」是綠界科技穩住市場的終極武器,並積極拓展Offline端,尋求新的挑戰。
新科技浪潮與疫情雙重影響下,消費者消費模式從實體轉向網路,而立法院近期通過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案,預計將於第二季正式實施,對電子支付產業帶來龐大成長機會。雖然新法開放跨平台支付、跨境轉帳等限制,並將電子票證併入電支體系,但綠界科技總經理黃華勇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誤解問題。
黃華勇指出,根據電支專法第3條第2項,第三方支付業者若1年內保管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超過10億元,則必須申請電子支付執照。然而,這個規定是否適用於所有從事代理收付業務的業者,如超商或物流業者,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黃華勇認為,實體通路保管金額早已超過上限,這是否意味著台灣需要這麼多的電支業者?這是業界與政府都必須面對的挑戰。
從2015年電支專法通過至今,超商代收代付日均餘額早已超過百億元,而當時的10億元門檻顯得相對低。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大平台如8591、Uber、Ubereats、Foodpanda、蝦皮等,雖與支付無關,但也必須申請執照。黃華勇強調,政府希望業者轉申請電子支付以進入高度監理的體系,但當時立法過於急促,對第三方支付的實務運作理解可能不夠清晰。
黃華勇進一步解釋,新加坡法規所討論的「餘額」是指「多用途儲值帳戶總餘額」,與台灣電支專法所指的「代理收付餘額」不同。黃華勇認為,第三方支付主要服務賣家,而電子支付則主要服務買家,若超過10億元的限制,則需要將服務賣家的業者轉為服務買家的業者,這是否是正確的方式,值得商榷。
黃華勇還提到,目前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均已與銀行合作,除非銀行存在信託機制問題,否則客戶的財產及價金均已受到保護。因此,他認為,無需超過一定金額就強迫申請電子支付執照。
總結來說,黃華勇認為,修正法案對電子支付產業是一大利多,但對第三方支付或平台業者來說,代理收付日均餘額的限制則是關鍵。他希望政府能體察業者的聲音,逐步訂出符合國際趨勢的法條。
黃華勇正式成為綠界科技總經理,帶來新視野與領導力
近日,綠界科技迎來了一位新領航者,黃華勇於3月份正式接任總經理一職,開啟了人生新篇章。黃華勇擁有豐富的科技與金融背景,這讓他在面對第三方支付這一產業時,展現出與生俱來的適應力與領導才能。
黃華勇的學習歷程相當精彩,他在專科時主攻電子工程科數位系統組,並自嘲是個「標準寫CODE的宅男」。大學時轉向企業管理學系,專注於行銷管理。此後,他踏入金融業,擔任信用卡主管超過十年。黃華勇認為,第三方支付其實是信用卡的延伸,這與他自身的經歷不謀而合。
黃華勇在綠界科技八年的奮鬥中,見證了公司的成長與發展,他自豪地表示,綠界科技已經達到了他當初的想像。在帶領團隊方面,黃華勇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他經常以父親般的溫柔與嚴謹來鼓勵員工,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黃爸爸」。
黃華勇強調,激勵員工、激發他們的認同是事務自動自發完成關鍵。他非常重視「借力」與「自然運轉」這兩種能力。在綠界科技的企業文化中,這兩個概念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黃華勇解釋,「借力」就是以較少的資源和成本創造更大的商機,這種思維在綠界科技產品的設計上也得到了體現。
綠界科技在黃華勇的領導下,從支付產業起家,逐步穩固了在市場上的地位,並且不斷茁壯。黃華勇的加入,無疑為綠界科技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動力。
儘管電支專法修正案將開放過去限制的跨平台支付、跨境轉帳、小額匯兌、外幣買賣、基金投資,並將電子票證併入電支體系,把台灣支付市場推向新的里程碑。但綠界科技總經理黃華勇認為,天時地利同時到位,造就支付產業氣吞山河的發展氣勢。可是就法規面來看,無論是原有電支專法還是修正法案,有個誤會卻遲遲未能解開。
黃華勇認為,電支專法第3條第2項的授權規定,第三方支付業者1年內保管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若超過10億元,就必須申請電子支付執照,但目前從事代理收付業務的不僅是網路或行動第三方支付業者,實體通路如超商或物流業者保管金額早已超過上限,法規是否適用?台灣是否需要這麼多電支業者?是業界與政府都亟需思考的問題。
2015年電支專法順利通過時,超商代收代付日均餘額早已超過百億元,10億元根本不是門檻。隨著時代變遷,8591、Uber、Ubereats、Foodpanda、蝦皮等與支付無關的大平台也都必須申請執照。然而弔詭的是,這些平台可能不想經營電子支付,卻被強制要求申請,若無合規定就必須停業。
黃華勇指出,以政府金融監管立場,希望業者能轉申請電子支付以納入高度監理的體系,不至於產生系統性的風險。他站在業者角度,非常贊同政府做好監理的出發點,但黃華勇認為,當時立法過於急促,對第三方支付的實務運作理解可能尚不完全清晰,導致參考的國外條文被去頭去尾,引用過程恐有誤
會。
該法主要援引新加坡支付體系監督法之規定,黃華勇解釋,新加坡法規討論的「餘額」,主要為「多用途儲值帳戶總餘額」,即電子儲值帳戶餘額不可超過8億元,與我國電支專法所指「代理收付餘額」完全不同,因代收代付金額很容易膨脹,儲值餘額發展性卻沒那麼快。
黃華勇表示,「第三方支付主要服務的是賣家,電子支付主要服務的則是買家,若超過10億限制就要把服務賣家的業者轉成服務買家的業者,這是不是好的方式?真的相當值得商榷。」
退萬步而言,以前的第三方支付因為沒有強制交付即時信託,若金額過大恐發生系統性風險,但目前主流有信譽之第三方支付公司均已與銀行合作,除非銀行存在已久之信託機制本身有問題不值得信任,否則客戶之財產及價金均已受到完整保護,更無需超過一定金額就強迫申請電子支付執照。
黃華勇認為,修正法案上路對電子支付業者而言無疑一大利多,但對第三方支付或平台業者而言,更要關注的或許是代理收付日均餘額的限制。第三方支付經營難度不會比電子支付簡單,各自產業服務對象也不一樣,但相信政府會體察業者的聲音,逐步訂出符合國際趨勢的法條。
黃華勇求學專科時主修電子工程科數位系統組,笑稱自己是一個「標準寫CODE的宅男」,大學時改念企業管理學系主修行銷管理,後來進入金融業擔任信用卡主管十餘年。黃華勇表示,第三方支付就是信用卡另外一個轉身,歷經八年的奮鬥,自認綠界科技幾乎已發展成當時想像的榮景。
此外,黃華勇在帶人與領導方面也自有一套心法,他在工作過程常勉勵員工,常被員工稱作像爸爸在講話。黃華勇認為,只有激勵員工、激發認同,事情才能自動自發的完成,自己很注重「借力」與「自然運轉」兩大能力。
這在綠界科技的企業文化中也能撇見端倪,黃華勇解釋,「借力」就是用比較少資源跟成本做比較大的生意,金流就是這種概念,設計產品上也是以這兩個作為核心。因著借力,綠界科技從支付做出發,在產業裡站穩腳跟,逐步茁壯。
去年疫情爆發後,「數位轉型」不再只是選擇,而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挑戰,金流作為其中重要樞紐,綠界科技站上趨勢浪頭順勢成長,在國內一年約2,400億元的電商交易總額中,拿下約25%市占率。不但穩居第三方支付龍頭,總經理黃華勇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更指出,接下來將有更多中小型企業走入線上,國內支付產業的黃金年代已然到來。
綠界科技總經理黃華勇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加速了數位化,也帶給綠界科技難得的機會,每月新增註冊量激增到6,000家,為綠界科技帶來可觀的平台交易額(GMV)收入,但相比過去第三方支付扮演保障消費者的作用,他看見現在中小型企業更倚賴綠界科技作為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超商與收單行的金流系統串接服務,接下來綠界也樂意在中小型企業數位轉型的最後一哩路上,扮演重要的串接角色。
提供第三方支付串起金流
第三方支付服務因應網路購物興起,最早消費者企望有具實力及信用保障的獨立機構在買賣雙方間建立平台,實現監管和保障的作用,而綠界科技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在1996年應運而生,成為國內第三方支付業者中,最早成立的金融科技服務公司。
之後台灣支付產業經歷「綠、藍、紅」三國鼎立的時代,其中各自指向綠界、藍新及紅陽三家公司,但在綠界科技2011年併入歐買尬集團後,透過集團資源逐漸拉大與競爭對手間的距離。現在能跟綠界科技相提並論的是各龍頭平台,以交易規模觀察,綠界科技去年平台交易額(GMV)約605億元,上有C2C業者蝦皮購物作為目標,下有B2B2C業者MOMO購物從後追趕。
若將綠界科技、蝦皮購物與MOMO購物等國內三強相加,已占去目前市場六、七成比重,顯見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大者恆大的趨勢。如果純以第三方支付市場來看,綠界科技在中小型電商的市占率更高達七、八成,且在疫情爆發後,每個月新增客戶數平均增長6,000多家,目前整體服務家數規模已近25萬家。
黃華勇表示,台灣的經濟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公布的《2020年中小企業白皮書》更表明,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比重高達97.65%。綠界科技將中小型電商作為主戰場,並以「電商軍火庫」自居。在數位轉型的「最後一哩路」裡,缺乏能量與超商或收單行建立體系的中小企業,往往更需仰賴綠界科技的協助。
但相比過去保障消費者的作用,現在中小型企業更倚賴綠界科技作為第三方公司,提供超商與收單行的金流系統串接服務。
黃華勇認為,相比GMV規模,公司更關注客戶規模、營收貢獻值及客戶續約率三個面向,黃華勇以「陽春麵」做比喻,綠界科技提供金流、物流、電子發票,三項業務占整體營收近八成,其中金流就好比陽春麵,是任何業者都需要的,但物流或電子發票就像其餘小菜,三箭齊發是公司未來最大目標。
致力在地化不怕國際競爭
綠界科技即便是在地經營,但在開店平台的結盟方面卻是相當全球化,合作對象中有包括美加最大的Shopify、香港Shopline、meepShop、韓國I'MWEB、新加坡Oddle、以色列WIX、馬來西亞EasyStore及多家本地業者合計高達二十多家,每月合作夥伴都推薦相當多的金流客戶給綠界科技,並一同提供資源經營,共同創未來。
然而數位金融比一般產業更沒有屬地性,國際競爭者對國內這塊市場大餅也虎視眈眈。黃華勇認為,對內並沒什麼好擔心,若有業者想要投入市場,首先要面對的是金融科技的先天門檻,意味該公司需同時具備金融與科技背景,雙生型態才可能在產業間找到立足的空間。
此外,想超越綠界科技還要面對兩大難題,一是錢、二是時間。黃華勇表示,「錢有辦法解決,時間卻不行」,如果想跟四大超商簽約、串接系統,很可能就要耗費一兩年的時間,遑論十幾家的收單行,高牆建立起來後,要被推翻難度很高。
面對國際大鯨魚來襲,黃華勇則以大海跟小水池做相比,認為國內外業者不是能力差,而是市場規模不夠大,加上支付市場其實是個封閉且不對等的環境,大陸的支付業者可在台灣合法落地,國內支付業者卻無法獲准至對岸運營;美國的PayPal或東南亞業者早期也未經核准,在本地遊戲或民宿產業進行業務開發,直到近期才被制止或限制性使用。
黃華勇表示,要穩住市場,「在地化」是終極武器,包括超商取貨、資安聯防、稅務顧問等方式。台灣刷卡及貨到付款比率高達六、七成,超商取貨更是台灣獨有的物流樣態,綠界科技是國內少數與四大超商都簽約的業者,能提供多種收款模式配合各類型賣家;另配有24小時的專人客服,即時解決業者問題,以此建立口碑。
走往Offline端尋求新挑戰
黃華勇2017年接任綠界科技業務副總一職時,正是公司由盈轉虧的一年。黃華勇解釋,第三方支付是個合併體,相比銀行固守刷卡機、超商缺乏信用卡機制等,綠界科技除整合全方位(AIO)金流代收業務外,也提供物流、電子發票等服務,建立一套完整系統,成為「Allinone」的金流百貨。
自2017年起,綠界科技不僅在營收規模上每年維持雙位數成長外,獲利也一年比一年亮眼,2019年首度突破1億元大關,去年稅後盈餘更繳出1.82億元成績。
面對營收與獲利的高速成長,黃華勇並不因此自滿,他表示為提防市場邁入高原期的一天,公司將積極發展Offline(線下)端,譬如每年約3.2兆元的信用卡市場,透過與銀行業者互補合作,提供多元型的刷卡機,完成線上線下緊密串連,預計下半就有機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