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新科技(上)公司新聞
中小尺寸模組廠中日新(8266),結算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1.29
億元,平均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04元。中日新表示,其實第
三季的訂單全數已滿載,但7月合併營收較6月大幅滑落近三成,
僅3.19億元,是受到含料代工與純代工營收消長影響。
在面板類股齊翻揚之際,中日新股價昨(6)日逆勢下挫,下跌
0.15元,成交量1,363張,收31.6元。
中日新今年上半年度自結稅前盈餘1.74億元,稅後純益1.29 億元
,EPS為2.04元。中日新表示,今年第三季受惠於低價電腦代工數
量增加,7月、8月、9月的訂單已經全數滿載。
億元,平均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04元。中日新表示,其實第
三季的訂單全數已滿載,但7月合併營收較6月大幅滑落近三成,
僅3.19億元,是受到含料代工與純代工營收消長影響。
在面板類股齊翻揚之際,中日新股價昨(6)日逆勢下挫,下跌
0.15元,成交量1,363張,收31.6元。
中日新今年上半年度自結稅前盈餘1.74億元,稅後純益1.29 億元
,EPS為2.04元。中日新表示,今年第三季受惠於低價電腦代工數
量增加,7月、8月、9月的訂單已經全數滿載。
精通於機械技術改良的謝榮顯,四年前接下當時營運風雨飄搖的中日
新(8266)科技董事長之職,業務也由 STN模組成功轉型為 TFT LCD
模組,去年營運轉虧為盈,並成為國內 TFT LCD模組龍頭廠商,今年
更調高財測,每股純益達三.二九元。謝榮顯說,中小尺寸 TFT LCD
模組目前正逢產業成長期,預估榮景至少維持三年以上,且每年產業
成長率約在三○%以上。
中日新與元太合作創雙贏
謝榮顯認為STN產業榮景有限,而TFT LCD未來取代STN是必然趨勢,
且量產 STN與 TFT LCD模組的生產設備雷同,只是技術門檻不同。謝
榮顯遂與技術團隊合作,親自操刀改善機器設備外,更提升設備的產
能,同時並與元太合作,共同開發 TFT LCD模組,同步提升彼此的良
率,共創雙贏。
生產 TFT LCD模組的設備均為日商,二年前日商 CASIO即遍尋台灣與
大陸的合作夥伴,但不得其果,最後轉向設備商求援,與中日新接觸
。僅僅二個月 CASIO即大膽下單 STN模組,突顯出中日新在模組技術
上已享有相當高的口碑。
中日新獲CASIO青睞下單
中小尺寸面板因應用範圍相當廣,如手機已由灰白全面轉換成彩色、
車用DVD等,今年上半年成長率即達四二%。謝榮顯說,韓國與台灣
TFT LCD 面板廠,目前設備均為第五代、第六代,甚至第七代,全力
量產監視器用面板及 LCD TV ,反觀第三代或三.五代均已轉向量產
中小尺寸,且比設備折舊已提列完界,因此,生產成本明顯降低,價
格更具有市場吸引力。
目前國內友達與元太均有量產中小尺寸,華映、奇美和彩晶也加入競
爭行列。謝榮顯指出,除友達擁有一貫廠自行生產模組外,在專業分
工下,其它面板廠均委外代工,中日新為CASIO代工在市場上享有相
當名聲,可望未來能吸引更多的合作夥伴,預期未來在市場供給面明
顯增加,中日新業務量將有機會倍數成長,且中小尺寸面板應用範圍
相對廣泛下,產業尚處於高度成長階段。
新(8266)科技董事長之職,業務也由 STN模組成功轉型為 TFT LCD
模組,去年營運轉虧為盈,並成為國內 TFT LCD模組龍頭廠商,今年
更調高財測,每股純益達三.二九元。謝榮顯說,中小尺寸 TFT LCD
模組目前正逢產業成長期,預估榮景至少維持三年以上,且每年產業
成長率約在三○%以上。
中日新與元太合作創雙贏
謝榮顯認為STN產業榮景有限,而TFT LCD未來取代STN是必然趨勢,
且量產 STN與 TFT LCD模組的生產設備雷同,只是技術門檻不同。謝
榮顯遂與技術團隊合作,親自操刀改善機器設備外,更提升設備的產
能,同時並與元太合作,共同開發 TFT LCD模組,同步提升彼此的良
率,共創雙贏。
生產 TFT LCD模組的設備均為日商,二年前日商 CASIO即遍尋台灣與
大陸的合作夥伴,但不得其果,最後轉向設備商求援,與中日新接觸
。僅僅二個月 CASIO即大膽下單 STN模組,突顯出中日新在模組技術
上已享有相當高的口碑。
中日新獲CASIO青睞下單
中小尺寸面板因應用範圍相當廣,如手機已由灰白全面轉換成彩色、
車用DVD等,今年上半年成長率即達四二%。謝榮顯說,韓國與台灣
TFT LCD 面板廠,目前設備均為第五代、第六代,甚至第七代,全力
量產監視器用面板及 LCD TV ,反觀第三代或三.五代均已轉向量產
中小尺寸,且比設備折舊已提列完界,因此,生產成本明顯降低,價
格更具有市場吸引力。
目前國內友達與元太均有量產中小尺寸,華映、奇美和彩晶也加入競
爭行列。謝榮顯指出,除友達擁有一貫廠自行生產模組外,在專業分
工下,其它面板廠均委外代工,中日新為CASIO代工在市場上享有相
當名聲,可望未來能吸引更多的合作夥伴,預期未來在市場供給面明
顯增加,中日新業務量將有機會倍數成長,且中小尺寸面板應用範圍
相對廣泛下,產業尚處於高度成長階段。
準上櫃公司中日新科技(8266)日前進行新股抽籤,中籤率僅二.○
三%,為今年自六月以來新股申購中籤率次低者。
中日新今年新股承銷張數共一千七百一十九張,申購張數達八萬四千
五百一十五張,中籤率二.○三%;同日抽籤景碩科技,新股承銷張
數四千八百三十七張,申購合格件達七萬一千一百八十七張,中籤率
達六.七九%;昱捷其新股承銷張數二千零五張,申購合格件達四萬
二千二百三十七張,中籤率達四.七五%。
中日新訂十一月一日以每股十八元含權息掛牌上櫃,目前股本四億元
,主要產品為中、小尺寸 TFT-LCD面板模組,並為國內唯一專精中、
小尺寸 TFT-LCD模組廠商,十月二十六日舉行上櫃前法人說明會。
中日新今年營收目標十億三千二百萬元,稅後淨利一億三千九百萬元
,每股純益三.二九元,前三季營收八億二千七百萬元,達成率八○
%,上半年稅前盈餘六千四百四十一萬元,達成率四六%,稅後純益
八千零二十七萬元,每股稅後二.○一元。
中日新表示,七、八月受到CASIO換新機種訂單的影響,營收略微滑
落,九月營收則顯著成長跳升到九千二百萬元以上,主要是CASIO換
機種的新訂單回籠,加上該公司含料代工,另依目前訂單量來看,營
收將可維持在高檔。
中日新表示,日商CASIO訂單因更換機種尺寸,新舊產品交接約有兩
個月的空窗期,使七、八月營收未如原先預期,不過,該公司產能立
即由國內其它廠商訂單所彌補,加上利潤率優於日商,使得獲利成長
空間優於營收。
三%,為今年自六月以來新股申購中籤率次低者。
中日新今年新股承銷張數共一千七百一十九張,申購張數達八萬四千
五百一十五張,中籤率二.○三%;同日抽籤景碩科技,新股承銷張
數四千八百三十七張,申購合格件達七萬一千一百八十七張,中籤率
達六.七九%;昱捷其新股承銷張數二千零五張,申購合格件達四萬
二千二百三十七張,中籤率達四.七五%。
中日新訂十一月一日以每股十八元含權息掛牌上櫃,目前股本四億元
,主要產品為中、小尺寸 TFT-LCD面板模組,並為國內唯一專精中、
小尺寸 TFT-LCD模組廠商,十月二十六日舉行上櫃前法人說明會。
中日新今年營收目標十億三千二百萬元,稅後淨利一億三千九百萬元
,每股純益三.二九元,前三季營收八億二千七百萬元,達成率八○
%,上半年稅前盈餘六千四百四十一萬元,達成率四六%,稅後純益
八千零二十七萬元,每股稅後二.○一元。
中日新表示,七、八月受到CASIO換新機種訂單的影響,營收略微滑
落,九月營收則顯著成長跳升到九千二百萬元以上,主要是CASIO換
機種的新訂單回籠,加上該公司含料代工,另依目前訂單量來看,營
收將可維持在高檔。
中日新表示,日商CASIO訂單因更換機種尺寸,新舊產品交接約有兩
個月的空窗期,使七、八月營收未如原先預期,不過,該公司產能立
即由國內其它廠商訂單所彌補,加上利潤率優於日商,使得獲利成長
空間優於營收。
興櫃公司九月營收陸續揭曉,在部分已率先公告業績的準上市櫃股中
,以順達科技及奇景光電創單月歷史新高紀錄最突出,中日新累計前
九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二倍也相當搶眼,至於與財測數相較,則以
弘如洋達成率八六.三八%最高。
目前已取得證期局上市櫃核准函而未掛牌的公司將近三十家,而截至
八日中午為止,已公告九月營收者,計有冠華、金麗、李洲、巨擘、
弘如洋、順達科、中日新及奇景光電等八家公司。
在這八家中公司,以順達科及奇景表現最突出,在掛牌前雙雙創下單
月營收的新高紀錄,其中順達科九月營收四.四九億元,不僅較去年
同期的三.三二億元成長至三五.五二%,與八月份的二.七二億元
相史,更是成長了六五.四二%;累計前九月營收二六.一一億元,
與調高後財測目標三六.○二億元相較,達成率為七二.四九%。
至於奇景光電九月營收則達到九.一億元,與去年同期的四.○六億
元相較,成長了一二四.三四億元,與八月份的八.五四億相較,則
成長了六.五八%;累計前九月營收七一.四六億元,與財測目標八
九.二七億元相較,達成率八○.○五%。
累計前九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同樣呈倍數成長者,還有中日新,該
公司九月營收○.九二億元,雖離第二季的歷史新高紀錄仍有段不小
的差距,不過,與去年同期的○.三四億元相較,成長了一六八.六
四%;累計前九月營收八.二七億元,與去年同期的二.七二億元相
較,成長了二○四.○九%,與調高後財測目標一○.三二億元相較
,達成率八○.一五%。
另外,這個月內將掛牌上櫃的弘如洋,九月營收○.四六億元,較去
年同期○.四一億元略為成長,累計前九月營收四.三二億元,則較
去年同期三.○四億元成長四一.八六%,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五億元
相較,達成率八六.三八%,進度超前。
至於巨擘與冠華,九月營收八.七六億元、○.三三億元,分較去年
同期成長一四.五%和一二○.七九%,累計前九月營收八八.一億
元、二.八三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分別成長二三.一四%和六六
.一七%。不過,與財測目標相較,巨擘達成率七四.二六%還算正
常,冠華達成率僅六○.三%,則有些落後。
金麗及李洲兩家公司,九月營收二.五八億元和一.○二億元,則分
別較去年同期衰退一九.○一%和八.八八%,表現較差。
,以順達科技及奇景光電創單月歷史新高紀錄最突出,中日新累計前
九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二倍也相當搶眼,至於與財測數相較,則以
弘如洋達成率八六.三八%最高。
目前已取得證期局上市櫃核准函而未掛牌的公司將近三十家,而截至
八日中午為止,已公告九月營收者,計有冠華、金麗、李洲、巨擘、
弘如洋、順達科、中日新及奇景光電等八家公司。
在這八家中公司,以順達科及奇景表現最突出,在掛牌前雙雙創下單
月營收的新高紀錄,其中順達科九月營收四.四九億元,不僅較去年
同期的三.三二億元成長至三五.五二%,與八月份的二.七二億元
相史,更是成長了六五.四二%;累計前九月營收二六.一一億元,
與調高後財測目標三六.○二億元相較,達成率為七二.四九%。
至於奇景光電九月營收則達到九.一億元,與去年同期的四.○六億
元相較,成長了一二四.三四億元,與八月份的八.五四億相較,則
成長了六.五八%;累計前九月營收七一.四六億元,與財測目標八
九.二七億元相較,達成率八○.○五%。
累計前九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同樣呈倍數成長者,還有中日新,該
公司九月營收○.九二億元,雖離第二季的歷史新高紀錄仍有段不小
的差距,不過,與去年同期的○.三四億元相較,成長了一六八.六
四%;累計前九月營收八.二七億元,與去年同期的二.七二億元相
較,成長了二○四.○九%,與調高後財測目標一○.三二億元相較
,達成率八○.一五%。
另外,這個月內將掛牌上櫃的弘如洋,九月營收○.四六億元,較去
年同期○.四一億元略為成長,累計前九月營收四.三二億元,則較
去年同期三.○四億元成長四一.八六%,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五億元
相較,達成率八六.三八%,進度超前。
至於巨擘與冠華,九月營收八.七六億元、○.三三億元,分較去年
同期成長一四.五%和一二○.七九%,累計前九月營收八八.一億
元、二.八三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分別成長二三.一四%和六六
.一七%。不過,與財測目標相較,巨擘達成率七四.二六%還算正
常,冠華達成率僅六○.三%,則有些落後。
金麗及李洲兩家公司,九月營收二.五八億元和一.○二億元,則分
別較去年同期衰退一九.○一%和八.八八%,表現較差。
國內中小尺寸TFT-LCD模組領導廠商中日新科技(8266),九月營收
九千二百萬元,較八月營收增加三五%,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七
倍,累計前三季營收八億二千七百萬元,達成率八○%。
中日新表示,九月營收顯著成長,主要是CASIO換機種的新訂單回籠
,加上該公司含料代工,且去年中日新尚未為CASIO代工,使得今年
業績相對亮麗。
中日新訂定十一月一日以每股十八元上櫃,並含權掛牌,訂定十一月
二十五日為除權基準日,每股配發○.五元股利,其中○.二元股票
股,○.三元現金股息,今(八)日為股票對外申購最後一天,十月
二十六日舉行上櫃前法人說明會。
中日新今年營收目標十億三千二百萬元,稅前盈餘一億三千九百萬元
,每股純益三.二九元,續創歷年來之最;上半年稅前盈餘六千四百
四十一萬元,達成率四六%,稅後純益八千零二十七萬元,每股稅後
二.○一元。
中日新表示,日商CASIO訂單因更換機種尺寸,新舊產品交接約有兩
個月的空窗期,使七、八月營收未如原先預期,不過,該公司產能立
即由國內其它廠商訂單所彌補,加上利潤率優於日商,使得獲利成長
空間優於營收。
九千二百萬元,較八月營收增加三五%,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七
倍,累計前三季營收八億二千七百萬元,達成率八○%。
中日新表示,九月營收顯著成長,主要是CASIO換機種的新訂單回籠
,加上該公司含料代工,且去年中日新尚未為CASIO代工,使得今年
業績相對亮麗。
中日新訂定十一月一日以每股十八元上櫃,並含權掛牌,訂定十一月
二十五日為除權基準日,每股配發○.五元股利,其中○.二元股票
股,○.三元現金股息,今(八)日為股票對外申購最後一天,十月
二十六日舉行上櫃前法人說明會。
中日新今年營收目標十億三千二百萬元,稅前盈餘一億三千九百萬元
,每股純益三.二九元,續創歷年來之最;上半年稅前盈餘六千四百
四十一萬元,達成率四六%,稅後純益八千零二十七萬元,每股稅後
二.○一元。
中日新表示,日商CASIO訂單因更換機種尺寸,新舊產品交接約有兩
個月的空窗期,使七、八月營收未如原先預期,不過,該公司產能立
即由國內其它廠商訂單所彌補,加上利潤率優於日商,使得獲利成長
空間優於營收。
由 KGI中信證券主辦承銷的中日新科技(股票代號8266),訂11月 1
日以每股18元掛牌上櫃,公開申購只剩今、明兩天。中日新科技前八
月營收為 7.35億元,成長209%,今年營業額目標為 10.32億元,稅後
純益估1.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估3.29元。
中日新科技訂 11月 25日為除權息基準日,每股配發 0.5元股利,其中
0.2元股票、0.3元現金。
日以每股18元掛牌上櫃,公開申購只剩今、明兩天。中日新科技前八
月營收為 7.35億元,成長209%,今年營業額目標為 10.32億元,稅後
純益估1.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估3.29元。
中日新科技訂 11月 25日為除權息基準日,每股配發 0.5元股利,其中
0.2元股票、0.3元現金。
專攻 TFT-LCD後段模組的中日新科技(8266),將於十一月一日以每
股十八元價位掛牌上櫃。中日新受益於兩大客戶日本卡西歐、元太科
技今年業績大幅成長,使今年業績表現遠超出原先預估,日前調高財
測,將年度每股稅後純益目標大幅調高八五.五%,每股稅後純益達
三.二九元,成為LCM模組廠的每股獲利冠軍。
中日新股本四億元,從今(五)日起進行公開申購,共提撥一千七百
二十張進行抽籤。該公司九月營收九千二百萬元,比去年同期三千四
百萬元成長一.八七倍,累計前三季營收八億七千七百萬元,達成率
為八成。
中日新目前的兩大客戶,為卡西歐和國內中小尺寸 TFT-LCD面板廠元
太科技,另外,奇美電旗下轉攻手機領域的健美,也佔有不少營收比
重。值得注意的是,中日新將含權掛牌,目前仍含○.二元股票及○
.三元現金股息。
股十八元價位掛牌上櫃。中日新受益於兩大客戶日本卡西歐、元太科
技今年業績大幅成長,使今年業績表現遠超出原先預估,日前調高財
測,將年度每股稅後純益目標大幅調高八五.五%,每股稅後純益達
三.二九元,成為LCM模組廠的每股獲利冠軍。
中日新股本四億元,從今(五)日起進行公開申購,共提撥一千七百
二十張進行抽籤。該公司九月營收九千二百萬元,比去年同期三千四
百萬元成長一.八七倍,累計前三季營收八億七千七百萬元,達成率
為八成。
中日新目前的兩大客戶,為卡西歐和國內中小尺寸 TFT-LCD面板廠元
太科技,另外,奇美電旗下轉攻手機領域的健美,也佔有不少營收比
重。值得注意的是,中日新將含權掛牌,目前仍含○.二元股票及○
.三元現金股息。
中日新科技公司(股票代號8266),訂11月 1 日以每股18元掛牌上櫃
,公開申購期間自明(5)日起至8日止,主辦承銷商為 KGI中信證券
,協辦券商包括建華、新壽、復華與致和證券等。
成立於民國88年的中日新科技,目前實收資本額為 4 億元,90年起公
司全力研發中小尺寸 TFT-LCD模組製程技術,三年多來已成國內最大
之中小尺寸 TFT-LCD專業模組廠,其產品以 10.4吋以下的中小尺寸模
組為主。
,公開申購期間自明(5)日起至8日止,主辦承銷商為 KGI中信證券
,協辦券商包括建華、新壽、復華與致和證券等。
成立於民國88年的中日新科技,目前實收資本額為 4 億元,90年起公
司全力研發中小尺寸 TFT-LCD模組製程技術,三年多來已成國內最大
之中小尺寸 TFT-LCD專業模組廠,其產品以 10.4吋以下的中小尺寸模
組為主。
國內中小尺寸TFT-LCD模組領導廠商中日新科技(八二六六),今年
前八月營收七億三千五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二○九.二%,
由於該公司業績顯著成長,在半年報出爐後即宣佈調高今年財測,營
收更新為十億三千二百萬元,稅前盈餘升到一億三千九百萬元,調幅
達一四五%,每股純益更由一.七四元,調高至三.二九元,續創歷
年來之最。
中日新上半年稅前盈餘六千四百四十一萬元,達更新後財測四六%,
稅後純益八千零二十七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二七五%,每股稅
後純益二.○一元。
中日新歷經連續四年來的虧損,去年在產能達到經濟規模及產業景氣
復甦下,營運轉虧為盈,每股純益一.七五元,今年並首度配發股利
,訂定十一月二十五日為除權基準日,每股配發○.五元股利,其中
○.二元股票股利,○.三元現金股息。
前八月營收七億三千五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二○九.二%,
由於該公司業績顯著成長,在半年報出爐後即宣佈調高今年財測,營
收更新為十億三千二百萬元,稅前盈餘升到一億三千九百萬元,調幅
達一四五%,每股純益更由一.七四元,調高至三.二九元,續創歷
年來之最。
中日新上半年稅前盈餘六千四百四十一萬元,達更新後財測四六%,
稅後純益八千零二十七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二七五%,每股稅
後純益二.○一元。
中日新歷經連續四年來的虧損,去年在產能達到經濟規模及產業景氣
復甦下,營運轉虧為盈,每股純益一.七五元,今年並首度配發股利
,訂定十一月二十五日為除權基準日,每股配發○.五元股利,其中
○.二元股票股利,○.三元現金股息。
櫃檯買賣中心昨(二十六)日下午召開第四屆第十三次董事、監察人
聯席會議,會中通過中日新科技(八二六六)、弘如洋生技(三二六
六)、宇環科技(三二七六)、協禧電機(三○七一)、大學光學科
技(三二一八)、順達科技(三二一一)、邁達康網路事業(九九六
○)、尖點科技(八○二一)及昱捷(三二三二)等九家公司申請股
票上櫃案。
聯席會議,會中通過中日新科技(八二六六)、弘如洋生技(三二六
六)、宇環科技(三二七六)、協禧電機(三○七一)、大學光學科
技(三二一八)、順達科技(三二一一)、邁達康網路事業(九九六
○)、尖點科技(八○二一)及昱捷(三二三二)等九家公司申請股
票上櫃案。
2004 / 07 / 26 星期一 13:12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預計於今(26)下午召開第4屆第13 次董事、監察
人聯席會議,會中將討論中日新科技(8266) 、弘如洋生技(3266)、
宇環科技(3276)、協禧電機(3071) 、大學光學科技(3218)、順達科技
(3211)、邁達康網路事業(9960)、尖點科技(8021)及昱捷(3232) 9家公
司申請股票上櫃案。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預計於今(26)下午召開第4屆第13 次董事、監察
人聯席會議,會中將討論中日新科技(8266) 、弘如洋生技(3266)、
宇環科技(3276)、協禧電機(3071) 、大學光學科技(3218)、順達科技
(3211)、邁達康網路事業(9960)、尖點科技(8021)及昱捷(3232) 9家公
司申請股票上櫃案。
專注於液晶顯示器模組中日新科技(8266),歷經連續四年來的
虧損,去年在產能達到經濟規模及產業景氣復甦下,營運轉虧為
盈,每股純益一.七五元,今年並首度配發股利。今年拜日商CA
SIO下單量明顯提升,單月營收迭創高點,累計前五月營收五億一
千餘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二六○%,內部自行結算稅前獲
利四千六百餘萬元,達成率高達八○%,每股獲利一.一五元,
市場預估第三季前即可提前達成財測。
預估今年獲利和去年相當
中日新九十一年營收一億七千餘萬元,稅後虧損一千六百餘萬元
,然去年營收一舉成長到三億五千七百萬元,稅後淨利七千餘萬
元,每股純益一.七五元,日前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五元
股利,其中○.二元股票股利,○.三元現金股息。
中日新訂定今年營收目標十三億八千三萬元,稅前盈餘五千七百
萬元,每股純益一.七四元,中日新指出,營收倍數成長,主要
是為CASIO代料加工,如扣除代料銷售後,營收目標為四億六千
萬元,仍較去年成長二九%,獲利則不變;但法人認為,依該公
司前五月獲利計算,該公司財測顯得十分保守。
中日新科技八十八年初成立,然營運一直未有起色,八十九底帳
上虧損達一億二千五百餘萬元,直到九十年三月注入新血,引進
董事長謝榮顯,辦理減資及兩次的現金增資改善財務結構及擴充
新設備後,營運才現轉機,九十年底獲夏普公司代工量產TFT背
光模組的認證,九十一年則獲日商CASIO認可正式量產LCD模組。
去年LCD模組占中日新營收比重高達九四.九%,背光模組五.
○一%,今年第一季則全數營收均來自LCD模組,中日新表示,
背光模組市場過度競爭,獲利率有限,因此,該公司則全力量產
LCD模組,並以中小尺寸為主力,其中五吋、七吋合計占比例六
成,主要應用在車用液晶及PDA(個人數位助理)等。
最大客戶是元太科技
目前中日新是國內量產LCD模組的最大廠,擁有十條自動化生產
線,預計未來兩個月內將再增加兩條生產線,中日新表示,過去
小尺吋面板多以TN/STN LCD為主,但隨著TFT LCD產能不斷增
加及功能、解析度和量度,甚至價格都能被眾多消費者所接受下
,目前已由TFT LCD所取代,尤其是手機市場最為明顯,再加上
數位相機已處於高度成長下,都將帶動中小尺寸LCD模組的成長
力道。
中日新目前最大客戶為元太科技,CASIO次之,未來隨著產能不
斷提升,及中小尺寸LCD應用不斷擴增下,中日新的客戶單一集
中度將會逐年降低。
虧損,去年在產能達到經濟規模及產業景氣復甦下,營運轉虧為
盈,每股純益一.七五元,今年並首度配發股利。今年拜日商CA
SIO下單量明顯提升,單月營收迭創高點,累計前五月營收五億一
千餘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二六○%,內部自行結算稅前獲
利四千六百餘萬元,達成率高達八○%,每股獲利一.一五元,
市場預估第三季前即可提前達成財測。
預估今年獲利和去年相當
中日新九十一年營收一億七千餘萬元,稅後虧損一千六百餘萬元
,然去年營收一舉成長到三億五千七百萬元,稅後淨利七千餘萬
元,每股純益一.七五元,日前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五元
股利,其中○.二元股票股利,○.三元現金股息。
中日新訂定今年營收目標十三億八千三萬元,稅前盈餘五千七百
萬元,每股純益一.七四元,中日新指出,營收倍數成長,主要
是為CASIO代料加工,如扣除代料銷售後,營收目標為四億六千
萬元,仍較去年成長二九%,獲利則不變;但法人認為,依該公
司前五月獲利計算,該公司財測顯得十分保守。
中日新科技八十八年初成立,然營運一直未有起色,八十九底帳
上虧損達一億二千五百餘萬元,直到九十年三月注入新血,引進
董事長謝榮顯,辦理減資及兩次的現金增資改善財務結構及擴充
新設備後,營運才現轉機,九十年底獲夏普公司代工量產TFT背
光模組的認證,九十一年則獲日商CASIO認可正式量產LCD模組。
去年LCD模組占中日新營收比重高達九四.九%,背光模組五.
○一%,今年第一季則全數營收均來自LCD模組,中日新表示,
背光模組市場過度競爭,獲利率有限,因此,該公司則全力量產
LCD模組,並以中小尺寸為主力,其中五吋、七吋合計占比例六
成,主要應用在車用液晶及PDA(個人數位助理)等。
最大客戶是元太科技
目前中日新是國內量產LCD模組的最大廠,擁有十條自動化生產
線,預計未來兩個月內將再增加兩條生產線,中日新表示,過去
小尺吋面板多以TN/STN LCD為主,但隨著TFT LCD產能不斷增
加及功能、解析度和量度,甚至價格都能被眾多消費者所接受下
,目前已由TFT LCD所取代,尤其是手機市場最為明顯,再加上
數位相機已處於高度成長下,都將帶動中小尺寸LCD模組的成長
力道。
中日新目前最大客戶為元太科技,CASIO次之,未來隨著產能不
斷提升,及中小尺寸LCD應用不斷擴增下,中日新的客戶單一集
中度將會逐年降低。
櫃買中心一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中日新科技、弘如洋及
宇環科技等三家公司申請上櫃案;七日櫃買中心將召開審議會,將審
查協禧電機、大學光學及順達科技等三家公司申請上櫃案。
中日新科技資本額四億元,推薦證券商係中信、建華及新壽綜合證券
,主要產品為液晶顯示器模組;該公司今年財測營收目標為一三.八
億元,稅前盈餘目標為○.五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一.七四元
。而依據公司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為五.一億元,稅前盈餘○.四
六億元,財測達成率分別為三六.九%及七九.九四%。
弘如洋申請時資本額為一.四億元,推薦證券商係元富、亞洲、中信
及大慶證券,主要產品為醫療器材及西藥買賣,該公司今年財測營收
目標為五億元,稅前盈餘目標為○.九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三
.五八元。公司自結前五月營收二.三三億元,稅前盈餘○.四八億
元,財測達成率分別為四六.六六%及五三.一三%。
宇環科技申請時資本額三.三五億元,推薦證券商係台証綜合證券,
主要產品為高階印刷電路板內層線路板製造代工、AOI 檢修代工、外
層線路板製造代工及鉚合孔鑽孔代工,該公司今年財測營收目標為八
.九一億元,稅前盈餘為二.○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九元。
公司自結前五月營收為三.三億元,稅前盈餘○.七五億元,財測達
成率分別為三七.○四%和三六.九五%。
至於下次審議會即將審查的協禧電機,申請時資本額四.三七億元,
推薦證券商係建弘證券,主要產品為冷卻風扇,該公司今年財測營收
目標為二四.三六億元,稅前盈餘二.二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
三.○七元。
大學光學申請時資本額二億元,推薦證券商係台証綜合證券、寶來證
券、華南永昌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及中信證券,主要產品為眼科診所
之視力醫療及視力生技之技術與服務、眼科藥品、醫療器材、開業場
地之租賃、一般民眾視力矯正之驗光配鏡產品,今年財測營收目標為
二.四三億元,稅前盈餘○.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二.○五元
。
順達科技申請時資本額三.七八億元,推薦證券商係富邦綜合證券、
建華證券及大華證券,主要產品為筆記型電腦及行動通訊用電池組,
該公司今年財測營收目標為三四.三九億元,稅前盈餘目標為二.○
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三.三八元。
宇環科技等三家公司申請上櫃案;七日櫃買中心將召開審議會,將審
查協禧電機、大學光學及順達科技等三家公司申請上櫃案。
中日新科技資本額四億元,推薦證券商係中信、建華及新壽綜合證券
,主要產品為液晶顯示器模組;該公司今年財測營收目標為一三.八
億元,稅前盈餘目標為○.五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一.七四元
。而依據公司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為五.一億元,稅前盈餘○.四
六億元,財測達成率分別為三六.九%及七九.九四%。
弘如洋申請時資本額為一.四億元,推薦證券商係元富、亞洲、中信
及大慶證券,主要產品為醫療器材及西藥買賣,該公司今年財測營收
目標為五億元,稅前盈餘目標為○.九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三
.五八元。公司自結前五月營收二.三三億元,稅前盈餘○.四八億
元,財測達成率分別為四六.六六%及五三.一三%。
宇環科技申請時資本額三.三五億元,推薦證券商係台証綜合證券,
主要產品為高階印刷電路板內層線路板製造代工、AOI 檢修代工、外
層線路板製造代工及鉚合孔鑽孔代工,該公司今年財測營收目標為八
.九一億元,稅前盈餘為二.○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九元。
公司自結前五月營收為三.三億元,稅前盈餘○.七五億元,財測達
成率分別為三七.○四%和三六.九五%。
至於下次審議會即將審查的協禧電機,申請時資本額四.三七億元,
推薦證券商係建弘證券,主要產品為冷卻風扇,該公司今年財測營收
目標為二四.三六億元,稅前盈餘二.二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
三.○七元。
大學光學申請時資本額二億元,推薦證券商係台証綜合證券、寶來證
券、華南永昌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及中信證券,主要產品為眼科診所
之視力醫療及視力生技之技術與服務、眼科藥品、醫療器材、開業場
地之租賃、一般民眾視力矯正之驗光配鏡產品,今年財測營收目標為
二.四三億元,稅前盈餘○.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二.○五元
。
順達科技申請時資本額三.七八億元,推薦證券商係富邦綜合證券、
建華證券及大華證券,主要產品為筆記型電腦及行動通訊用電池組,
該公司今年財測營收目標為三四.三九億元,稅前盈餘目標為二.○
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三.三八元。
鉅亨網記者林詩茵/台北•7月1日 07/01 20:05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於今 (1)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
,通過中日新科技(8266)、弘如洋生技(3266)及宇環科
技(3276)申請上櫃案。
中日新科技申請時資本額4億元,董事長為謝榮顯
,推薦證券商係中信、建華及新壽綜合證券,主要產品
為液晶顯示器模組,該公司預估93年度營業收入為13億
8350萬元,稅前純益為5783萬元,每股稅後盈餘1.74元。
弘如洋生技申請時資本額1億4093萬元,董事長為
徐煥清,推薦證券商係元富、亞洲、中信及大慶證券,
主要產品為醫療器材及西藥買賣,該公司預估93年度營
業收入為5億元,稅前純益為9120萬元,每股稅後盈餘
3.58元。
宇環科技申請時資本額3億3542萬元,董事長為楊
崇誠,推薦證券商係台証綜合證券,主要產品為高階印
刷電路板內層線路板製造代工、AOI檢修代工、外層線
路板製造代工及鉚合孔鑽孔代工,該公司預估93年度營
業收入為8億9050萬元,稅前純益為2億0305萬元,每股
稅後盈餘3.69元。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於今 (1)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
,通過中日新科技(8266)、弘如洋生技(3266)及宇環科
技(3276)申請上櫃案。
中日新科技申請時資本額4億元,董事長為謝榮顯
,推薦證券商係中信、建華及新壽綜合證券,主要產品
為液晶顯示器模組,該公司預估93年度營業收入為13億
8350萬元,稅前純益為5783萬元,每股稅後盈餘1.74元。
弘如洋生技申請時資本額1億4093萬元,董事長為
徐煥清,推薦證券商係元富、亞洲、中信及大慶證券,
主要產品為醫療器材及西藥買賣,該公司預估93年度營
業收入為5億元,稅前純益為9120萬元,每股稅後盈餘
3.58元。
宇環科技申請時資本額3億3542萬元,董事長為楊
崇誠,推薦證券商係台証綜合證券,主要產品為高階印
刷電路板內層線路板製造代工、AOI檢修代工、外層線
路板製造代工及鉚合孔鑽孔代工,該公司預估93年度營
業收入為8億9050萬元,稅前純益為2億0305萬元,每股
稅後盈餘3.69元。
在景氣持續看好及比較基期較低下,二六九家已公告五月營收的興櫃
公司中,總計有二○五家公司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更有五十三家公
司出現倍數成長,累計前五月營收也計有二一四家公司出現成長,展
現出興櫃公司過人的業績成長爆發力。
以單月營收成長幅度前五名的公司來說,一到三名的微邦科、碩良及
基丞科,成長幅度分別超過二五倍、二一倍及一五倍,但這三家公司
去年五月營收分別僅有一二.五萬元、二六七萬元和八○萬元,由於
基期實在太低了,因此,雖然五月營收分別僅為三三一萬元、六二八
三萬元和一三三五萬元,但相較之下都出現驚人的成長幅度。同樣的
情況,分別以七倍及六倍成長幅度在排行中名列第四、第五的新揚科
和長園科也是如此。
事實上這五家公司前五月累計營收,除了碩良及新揚科突破億元來到
一.二億元及二.二九億元,還算具初步規模外,其他三家公司營收
規模都還算小,現今的成長幅度難以看出未來公司的成長性。
雖然月營收排行前幾名的公司,不少都是因此較期小所致,不過,也
有不少公司的業績成長是「貨真價實」的。以排名第六的東捷來說,
該公司主要生產TFT-LCD製程相關設備,在奇美電子的全力支持下,
營運表現相當突出。五月營收雖因出貨時間因素影響,由四月份的一
.八四億元下滑至○.七四億元,下滑了五九.八三%,不過,比起
去年的○.一一億元足足成長了五五三.八一%,累計前五月營收四
.二六億元,也較去年同期的一.二二億元成長了二四七.八九%。
排名第七的晶宏,主要產品則是彩色及灰階STN-LCD驅動IC,拜這二
年來彩色手機市場的快速成長,晶宏營收也是水漲船高,五月營收一
.七一億元不僅較四月份的一.五三億元成長了一一.七二%,續創
歷史新高紀錄,與去年同期的○.三一億元更是成長了四五八.七七
%;累計前五月晶宏營收已達到七.三八億元,更是較去年同期的一
.○六億元成長了五九六.四八%。
類似東捷、晶宏公司高成長興櫃公司,至少還包括了瀚邦科、遠茂光
、景碩科、中日新、金山電、定穎電、奇景光、錸寶科、伸興、同泰
電、群聯電、勁佳光、海德威、原相、威剛等公司,這些公司不僅單
月營收規模都已達到億元以上,前五月累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成
長幅度都超過一倍以上。
在熱門股部分,高居興櫃成交排名龍頭寶座許久的高鐵,因尚未正式
營運,營收仍是掛零,近來股價與基本面脫鉤,而在網路上吵的沸沸
揚揚的菘凱,五月營收三.○五億元續創新高,累計前五月營收一四
億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八五.五三%。
即將在七月下旬上市的遠茂,五月營收四.四四億元也創新高,累計
前五月營收一九.四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二九三.五一%。另一
檔光碟片熱門股巨擘科技,五月營收則下滑至八.○八億元,與四月
的九.三七億元、去年五月的九.二三億元均衰退,其中主要的原因
除了碟片價格下滑外, 更重要的因素在於公司現更積極將原 CD-R 生
產線轉換成DVD-R生產線,在稼動率受影響下,營收自然下滑;不過
,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五六.二八億元,與去年同期的三五.○七
億元相較,成長幅度也超過六成,顯示公司營運成長力道仍相當強勁
。
至於營收衰退幅度較大的公司中,世紀通前五月營收不到九百萬元,
與去年同期的三.○四億元相較,足足衰退了九七.○四%,冠宇電
前五月營收○.四五億元,與去年同期的二.八九億元相較,也大幅
衰退了八四.四一%;其他前五月營收衰退幅度超過五成以上的公司
,依序還包括亞通、光威、艾爾法、康全電、友傳科、高逸工及分齡
資等,均是業績表現仍待努力的公司。
公司中,總計有二○五家公司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更有五十三家公
司出現倍數成長,累計前五月營收也計有二一四家公司出現成長,展
現出興櫃公司過人的業績成長爆發力。
以單月營收成長幅度前五名的公司來說,一到三名的微邦科、碩良及
基丞科,成長幅度分別超過二五倍、二一倍及一五倍,但這三家公司
去年五月營收分別僅有一二.五萬元、二六七萬元和八○萬元,由於
基期實在太低了,因此,雖然五月營收分別僅為三三一萬元、六二八
三萬元和一三三五萬元,但相較之下都出現驚人的成長幅度。同樣的
情況,分別以七倍及六倍成長幅度在排行中名列第四、第五的新揚科
和長園科也是如此。
事實上這五家公司前五月累計營收,除了碩良及新揚科突破億元來到
一.二億元及二.二九億元,還算具初步規模外,其他三家公司營收
規模都還算小,現今的成長幅度難以看出未來公司的成長性。
雖然月營收排行前幾名的公司,不少都是因此較期小所致,不過,也
有不少公司的業績成長是「貨真價實」的。以排名第六的東捷來說,
該公司主要生產TFT-LCD製程相關設備,在奇美電子的全力支持下,
營運表現相當突出。五月營收雖因出貨時間因素影響,由四月份的一
.八四億元下滑至○.七四億元,下滑了五九.八三%,不過,比起
去年的○.一一億元足足成長了五五三.八一%,累計前五月營收四
.二六億元,也較去年同期的一.二二億元成長了二四七.八九%。
排名第七的晶宏,主要產品則是彩色及灰階STN-LCD驅動IC,拜這二
年來彩色手機市場的快速成長,晶宏營收也是水漲船高,五月營收一
.七一億元不僅較四月份的一.五三億元成長了一一.七二%,續創
歷史新高紀錄,與去年同期的○.三一億元更是成長了四五八.七七
%;累計前五月晶宏營收已達到七.三八億元,更是較去年同期的一
.○六億元成長了五九六.四八%。
類似東捷、晶宏公司高成長興櫃公司,至少還包括了瀚邦科、遠茂光
、景碩科、中日新、金山電、定穎電、奇景光、錸寶科、伸興、同泰
電、群聯電、勁佳光、海德威、原相、威剛等公司,這些公司不僅單
月營收規模都已達到億元以上,前五月累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成
長幅度都超過一倍以上。
在熱門股部分,高居興櫃成交排名龍頭寶座許久的高鐵,因尚未正式
營運,營收仍是掛零,近來股價與基本面脫鉤,而在網路上吵的沸沸
揚揚的菘凱,五月營收三.○五億元續創新高,累計前五月營收一四
億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八五.五三%。
即將在七月下旬上市的遠茂,五月營收四.四四億元也創新高,累計
前五月營收一九.四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二九三.五一%。另一
檔光碟片熱門股巨擘科技,五月營收則下滑至八.○八億元,與四月
的九.三七億元、去年五月的九.二三億元均衰退,其中主要的原因
除了碟片價格下滑外, 更重要的因素在於公司現更積極將原 CD-R 生
產線轉換成DVD-R生產線,在稼動率受影響下,營收自然下滑;不過
,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五六.二八億元,與去年同期的三五.○七
億元相較,成長幅度也超過六成,顯示公司營運成長力道仍相當強勁
。
至於營收衰退幅度較大的公司中,世紀通前五月營收不到九百萬元,
與去年同期的三.○四億元相較,足足衰退了九七.○四%,冠宇電
前五月營收○.四五億元,與去年同期的二.八九億元相較,也大幅
衰退了八四.四一%;其他前五月營收衰退幅度超過五成以上的公司
,依序還包括亞通、光威、艾爾法、康全電、友傳科、高逸工及分齡
資等,均是業績表現仍待努力的公司。
比較基期低、成長性高的興櫃公司,四月營收持續維持高成長的態勢
,經統計,二五八家興櫃公司中,前四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公司
,總計有二○三家,比例將近八成,其中更有三十六家興櫃公司營收
是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
在這些營收成長幅度較大的公司中,排名前三名的分別是友合、寬頻
及長園,其中營收成長幅度分別達四十二倍、四十倍及七.八倍,不
過,由於這三家公司去年比較期過低,使得營收成長幅度驚人,但就
營收絕對金額來說,現今營業規模仍相當有限,較不具參考性。與前
三名情況類似的公司,還包括了排名的第五的瑞積、排名第六的新揚
科、第十七的鉅對、第十八的傑霖、第十九的基亞。
排名第四的個股晶宏半導體,四月營收達到一.五三億元,較三月份
的一.四七億元成長了三.五三%,累計前四月營收五.六八億元,
足足較去年同期的○.七五億元成長六五八.一八%,名符其實為高
成長股。
晶宏半導體主要產品為LCD驅動IC,同時國內現今唯一具小尺寸彩色
LCD驅動IC量產能力的業者,產品不僅供應給國內 LCD模組廠,也外
銷至日、韓、美國等地,去年產品量產後,公司順利轉虧為盈,每股
稅後盈餘一.九元。
排名第七的瀚邦科技,主要產品為USB控制IC,該公司去年四月營收
一.三二億元,雖較三月份的一.三四億元衰退二.○六%,不過,
較去年同期的○.一八億元成長了六三二.八%,累計前四月營收四
.四三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八八億元成長了四○一.五%,也是
一檔成長潛力股。
事業生產DVD光碟片的準上市股遠茂光電,在擴產效益下,月產能及
營收同樣持續走高,四月營收四.三五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的○.
九六億元成長了三五三.九五%,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累計前四月
營收一四.九六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三.四三億元成長三三六.三七
%。由於遠茂現仍持續充產能中,在新產能陸續投產後,營收可望持
續創新高。
電子零組件通路商中日新科技,四月營收一.四五億元,較三月份的
一.二八億元成長一二.九九%,較去年同期的○.二八億元成長四
○二.四八%;累計前四月營收三.六六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一億元
也成長了二六五.七九%,名列營收成長排名第十名。
其他興櫃熱門股中,供應奇美電子相關設備的東捷半導體,四月營收
一.八四億元,較三月營收○.四三億元成長了三二五.四一%,較
去年同期的○.一五億元成長十倍以上;累計前四月營收三.五二億
元,較去年同期的一.一一億元成長了二一六.八%,表現也相當搶
眼。
曾經高居興櫃股王寶座好一陣子的群聯電子,四月營收二.二八億元
,雖較三月份的三.五九億元衰退了三六.四四%,累計前四月營收
一二.六億元,較去年同期四.九二億元,成長幅度一五五.八七%
,雖說四月營收衰退,但由於該公司目前仍有許多新產品將推出,預
料在新產品挹注下,營收仍有向上成長的空間。
奇景光電四月營收八.一三億元,較上月的七.六四億元成長六.三
六%,也較去年同期的二.九三億元成長一七七.一三%;累計前四
月營收二八.二一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一一.六一億元成長一四二.
九一%。
不久前自行轍回上市申請的原相,四月營收二.四億元,較去年同期
的一.三二億元成長八二.○二%,累計前四月營收七.三五億元,
較去年同期的三.四億元成長了一一六.三九%;威剛科技四月營收
一五.四七億元,累計前四月營收六九.○五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三
四.二二億元成長了一○一.八%,表現也相當突出。
,經統計,二五八家興櫃公司中,前四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公司
,總計有二○三家,比例將近八成,其中更有三十六家興櫃公司營收
是較去年同期呈現倍數成長。
在這些營收成長幅度較大的公司中,排名前三名的分別是友合、寬頻
及長園,其中營收成長幅度分別達四十二倍、四十倍及七.八倍,不
過,由於這三家公司去年比較期過低,使得營收成長幅度驚人,但就
營收絕對金額來說,現今營業規模仍相當有限,較不具參考性。與前
三名情況類似的公司,還包括了排名的第五的瑞積、排名第六的新揚
科、第十七的鉅對、第十八的傑霖、第十九的基亞。
排名第四的個股晶宏半導體,四月營收達到一.五三億元,較三月份
的一.四七億元成長了三.五三%,累計前四月營收五.六八億元,
足足較去年同期的○.七五億元成長六五八.一八%,名符其實為高
成長股。
晶宏半導體主要產品為LCD驅動IC,同時國內現今唯一具小尺寸彩色
LCD驅動IC量產能力的業者,產品不僅供應給國內 LCD模組廠,也外
銷至日、韓、美國等地,去年產品量產後,公司順利轉虧為盈,每股
稅後盈餘一.九元。
排名第七的瀚邦科技,主要產品為USB控制IC,該公司去年四月營收
一.三二億元,雖較三月份的一.三四億元衰退二.○六%,不過,
較去年同期的○.一八億元成長了六三二.八%,累計前四月營收四
.四三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八八億元成長了四○一.五%,也是
一檔成長潛力股。
事業生產DVD光碟片的準上市股遠茂光電,在擴產效益下,月產能及
營收同樣持續走高,四月營收四.三五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的○.
九六億元成長了三五三.九五%,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累計前四月
營收一四.九六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三.四三億元成長三三六.三七
%。由於遠茂現仍持續充產能中,在新產能陸續投產後,營收可望持
續創新高。
電子零組件通路商中日新科技,四月營收一.四五億元,較三月份的
一.二八億元成長一二.九九%,較去年同期的○.二八億元成長四
○二.四八%;累計前四月營收三.六六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一億元
也成長了二六五.七九%,名列營收成長排名第十名。
其他興櫃熱門股中,供應奇美電子相關設備的東捷半導體,四月營收
一.八四億元,較三月營收○.四三億元成長了三二五.四一%,較
去年同期的○.一五億元成長十倍以上;累計前四月營收三.五二億
元,較去年同期的一.一一億元成長了二一六.八%,表現也相當搶
眼。
曾經高居興櫃股王寶座好一陣子的群聯電子,四月營收二.二八億元
,雖較三月份的三.五九億元衰退了三六.四四%,累計前四月營收
一二.六億元,較去年同期四.九二億元,成長幅度一五五.八七%
,雖說四月營收衰退,但由於該公司目前仍有許多新產品將推出,預
料在新產品挹注下,營收仍有向上成長的空間。
奇景光電四月營收八.一三億元,較上月的七.六四億元成長六.三
六%,也較去年同期的二.九三億元成長一七七.一三%;累計前四
月營收二八.二一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一一.六一億元成長一四二.
九一%。
不久前自行轍回上市申請的原相,四月營收二.四億元,較去年同期
的一.三二億元成長八二.○二%,累計前四月營收七.三五億元,
較去年同期的三.四億元成長了一一六.三九%;威剛科技四月營收
一五.四七億元,累計前四月營收六九.○五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三
四.二二億元成長了一○一.八%,表現也相當突出。
中日新科技資本額四億元,公司主要生產液晶顯示器模組,去年營收
三.五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七九元,今年財測營收目標三.八
四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五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一.七四元
,公司自結第一季營收二.二二億元,稅前盈餘○.二六億元,財測
達成率一六.○四%和三四.四九%。
三.五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七九元,今年財測營收目標三.八
四億元,稅前盈餘目標○.五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一.七四元
,公司自結第一季營收二.二二億元,稅前盈餘○.二六億元,財測
達成率一六.○四%和三四.四九%。
鉅亨網記者張家豪/台北•11月18日 11/18 18:09
中日新科技 (8266)今 (18)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
中日新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元,董事長謝榮顯,總經理
劉明群,主要產品為液晶顯示模組。
中日新科技2002年營收金額為1.74億元,稅前虧損
1650萬元,每股稅後虧損0.46元。
中日新科技 (8266)今 (18)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
中日新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元,董事長謝榮顯,總經理
劉明群,主要產品為液晶顯示模組。
中日新科技2002年營收金額為1.74億元,稅前虧損
1650萬元,每股稅後虧損0.46元。
證期會於昨(19)日核准中日新科技申請撤銷2億元現金增資案。(經濟日報 23版)
由佳鼎集團轉投資成立的中日新科技,以生產 LCM
為主,中日新科技預估今年營收目標為 3.822億元,稅
後淨利1318萬元,以增資後股本 5億元計算,每股盈餘
為0.26元。
中日新科技初期以中小尺寸、彩色 STN、 TFT-LCD
、 TAB及 COG之 LCM產品切入,未來再陸續跨入大尺寸
之 LCD產品。最主要考量點是公司初期規模不大及大尺
寸 TFT-LCD市場不普及,不過近期市場已獲改善,台灣
已有 7家業者跨入 TFT-LCD發展,市場已逐漸普及,因
此公司將跨入大尺寸 LCM生產。
中日新科技預估今年營收目標 3.822億元,稅後淨
利1318萬元,以增資後股本 5億元計算,每股盈餘0.26
元,該公司已開始接受券商輔導,預計明年上市。
為主,中日新科技預估今年營收目標為 3.822億元,稅
後淨利1318萬元,以增資後股本 5億元計算,每股盈餘
為0.26元。
中日新科技初期以中小尺寸、彩色 STN、 TFT-LCD
、 TAB及 COG之 LCM產品切入,未來再陸續跨入大尺寸
之 LCD產品。最主要考量點是公司初期規模不大及大尺
寸 TFT-LCD市場不普及,不過近期市場已獲改善,台灣
已有 7家業者跨入 TFT-LCD發展,市場已逐漸普及,因
此公司將跨入大尺寸 LCM生產。
中日新科技預估今年營收目標 3.822億元,稅後淨
利1318萬元,以增資後股本 5億元計算,每股盈餘0.26
元,該公司已開始接受券商輔導,預計明年上市。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