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上)公司新聞
【台北訊】近期台灣股市場上櫃及興櫃新股掛牌熱絡,其中引人注目的新兵當屬<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該公司將於本周內掛牌上櫃,引發市場關注。而與此同時,梭特科技和眾智光電科技也申請登錄興櫃股票,讓台灣股市更加多元活躍。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是一家專注於複合性骨科再生修復醫療器材研發的公司,將以每股28元的價格於今(28)日掛牌上櫃。該公司於2019年營收146萬元,雖然當年稅後虧損達1億6,290萬元,但2020年前三季營收已有107萬元,稅後虧損則降至1億1,437萬元,每股虧損1.33元,呈現逐漸回穩的趨勢。 另一家值得關注的公司是晶鑽生醫,該公司將於29日以每股30元掛牌興櫃。晶鑽生醫主要從事保養品、醫療器材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其2019年營收達2億6,835萬元,稅後盈餘4,418萬元,每股盈餘2.62元;而2020年自結營收則增至3億638萬元,稅後盈餘1,086萬元,每股盈餘0.54元,表現亮眼。 梭特科技和眾智光電科技則分別在1月25、26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股票。梭特科技主要生產IC/LED分類挑揀設備、封裝設備、AOI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等,2019年營收4億3,163萬元,稅前盈餘1億4,654萬元,每股盈餘6.40元;眾智光電科技則專注於微機電紅外線感測元件及模組,2019年營收1億3,647萬元,稅前盈餘3,089萬元,每股盈餘1.06元。 隨著這些新星的加入,台灣股市的競爭力不斷提升,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博晟生醫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複合性骨科再生修復醫 療器材之產品研發,上櫃主辦券商是元大證券,產業別生技醫療業。 博晟生醫2019年營收146萬元,稅後虧損1億6,290萬元,每股虧損2. 01元。2020年前三季營收107萬元,稅後虧損1億1,437萬元,每股虧 損1.33元。
晶鑽生醫成立於2014年11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保養品、醫療器材 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主辦券商是元富證券,送件時資本額為2 億496萬元,產業別是化學生技醫療業。晶鑽生醫2019年業績,營收 2億6,835萬元,稅後盈餘4,418萬元,每股盈餘2.62元;自結2020年 營收3億638萬元,稅後盈餘1,086萬元,每股盈餘0.54元。
梭特科技及眾智光電科技兩家已分別在1月25、26日送件申請登錄 興櫃股票;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梭特科技成立於2010年6月間, 主要產品是IC/LED分類挑揀設備、IC/LED封裝設備、AOI自動光學檢 測設備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7,129萬元。梭特科技2019年業績,營 收4億3,163萬元,稅前盈餘1億4,654萬元,每股盈餘6.40元。2020年 營收4億6,004萬元,上半年財報稅後盈餘4,075萬元,每股盈餘1.57 元。
眾智光電科技成立於1990年4月間,主要產品是微機電紅外線感測 元件及模組,送件時資本額為3億473萬元。眾智光電科技2019年業績 ,營收1億3,647萬元,稅前盈餘3,089萬元,每股盈餘1.06元。
台灣新聞記者特別報導:昨日(25日),台微醫(6767)以承銷價30元成功掛牌上櫃,結果收盤價衝上36.9元,漲幅超過兩成,讓投資人們享受了一波甜蜜的蜜月行情。這家專注於微創醫療器材的公司,不僅吸引了眾多目光,也展現了其強大的發展潛力。 台微醫的主要營運來源集中在微創脊椎手術相關產品,包括脊椎骨融合手術和椎體塌陷手術等。未來,公司計劃與AI機器人和脊椎導航系統公司進行合作,以提升產品的精準度和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拓展在精準醫療領域的版圖。 在申購方面,台微醫的申購期只有三天,卻湧入了16萬8,666筆申購筆數,超額認購達208.75倍,中籤率低至0.47%。這也反映了市場對台微醫的信心和期待。董事長梁晃千表示,公司預計明年將推出椎體撐開器和骨水泥產品,並將這些產品打入多家大型醫院。此外,公司還成功取得越南醫療院所的標案,預計2021年全年營收將表現亮麗,超越今年。
台微醫主要營運動能來自微創脊椎手術,研發脊椎骨融合手術、椎體塌陷手術等相關產品,未來預計與AI機器人、脊椎導航系統公司攜手合作,在精準醫療領域持續提升產品滲透率。
台微醫申購期三天湧入16萬8,666筆申購筆數,超額認購達208.75倍,中籤率僅為0.47%。台微醫董事長梁晃千表示,椎體撐開器、骨水泥產品明年將打入多家大型醫院,加上取得越南醫療院所標案,預期2021年全年營收將優於今年。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公司(6767)即將在櫃買中心登場!這家專注於脊椎植入物研發、製造和銷售的公司,預計在1月25日於櫃買中心正式上櫃掛牌。當天,櫃買中心還將在11樓辦公大樓舉行盛大的上櫃典禮,讓我們一同期待這個重要的時刻。 典禮當天,將於上午9點整進行「新股上櫃敲鑼」儀式,台微醫公司的高層領導,以及負責其上櫃的證券承銷商和簽證會計師,都將出席並共襄盛舉,這場活動絕對是業界盛事。 台微醫公司自2019年起,已經展現出亮麗的財務表現。2019年度,公司合併營業收入達到7,526萬元,稅後淨利為712萬元,每股盈餘更是達到0.30元。到了2020年前三季,合併營業收入為7,237萬元,稅後淨利也有176萬元,每股純益0.07元,看來這家公司有著不錯的發展勢頭。 這次台微醫公司的公開申購價格定在30元,而20日的興櫃均價已經收在39.02元,顯示市場對這家公司的信心。從2019年9月7日申請上櫃,到11月25日獲得櫃買中心同意上櫃契約,台微醫公司只用了短短兩個月就完成了這個過程,速度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讓我們為台微醫公司上櫃掛牌點讚,期待它未來在醫療器材領域的更多創新和發展!
本次活動將於當日上午9時整進行「新股上櫃敲鑼」儀式,邀請台微醫公司,暨輔導其上櫃之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與會共襄盛舉。
台微醫公司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脊椎植入物相關醫療器材之研發、製造及銷售,2019年度之合併營業收入為7,526萬元,稅後淨利為712萬元,每股盈餘為0.30元。2020年前三季之合併營業收入為7,237萬元,稅後淨利為176萬元,每股純益為0.07元。
台微醫公開申購價格是30元,20日興櫃均價收在39.02元。台微醫是2019年9月7日申請上櫃,申請時資本額2.63億元,並在11月11日獲得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11月25日獲得櫃買同意上櫃契約。
【台北訊】話說咱台灣有一家超級厲害的公司,名為《台灣微創醫療器材》,現在要來大顯身手啦!這家公司在創新與技術上可是咱們台灣的顏面,現在準備進入新的里程碑,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最近,這家公司的盛事可是熱鬧得不得了呢!因為它將成為今年首家轉上市的公司,而且還是半導體測試界面的大廠——穎崴(6515)!這家公司的上市,不僅讓市場期待,還將為高價集團帶來一股新鮮力量。以11日收盤均價416.11元來看,每位中籤戶都有近兩成的潛在獲利空間,這個機會絕對不能錯過啊! 穎崴在公開申購首日就吸引了4.23萬張申購單,看來市場對它的期待非常高。有專家預估,穎崴可望吸引超過10萬張申購單,凍資金額上看400億元以上,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呢! 穎崴的董事長王嘉煌表示,隨著產業需求的提升,公司對未來高階測試治具發展充滿信心。他們正在新購的竹北廠辦,並計劃在2022年正式搬遷使用,高雄廠房也將在2023年進入投產階段,這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的探針自製率。 穎崴的上市之路備受矚目,過去興櫃股王的走勢呈現兩極化,有的像精測一樣一路走高,有的則因面臨產業變化或削價競爭而走向下市。無論如何,穎崴都將以營收與獲利創高的目標,繼續努力前進。 現在,穎崴之後還有長榮鋼、AES-KY、展碁國際、志強-KY、迅得、亨泰光、博晟生醫、台微醫、威健生技及全宇昕等10檔個股也準備好進入市場,讓我們期待這些新星的表現吧!
【台灣新聞】興櫃股王穎崴(6515)即將轉上市,引發市場關注!這家以半導體測試界面為主力的公司,預計將以348元的參考價挂牌,成為今年首家轉上市的公司,也將為高價集團注入新活力。穎崴的上市之路備受矚目,因為其過去興櫃股王的走勢呈現兩極化,有的公司如精測在掛牌後一路走高,甚至一度成為千金俱樂部成員;而有的則因產業變化或削價競爭而走向下市。穎崴的客戶涵蓋全球一線半導體大廠,董事長王嘉煌表示,公司看好未來高階測試治具發展,並計劃擴大自製率。隨著穎崴的上市,市場預計將吸引大量投資者關注,而後續的轉型升級也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在穎崴之後,還有長榮鋼、AES-KY、展碁國際等多家企業等待掛牌上市,市場將迎來新一波的轉型升級潮。
根據統計,穎崴公開申購首日就狂吸4.23萬張申購單,12日為最後申購日,儘管主辦券商凱基證券並未對穎崴的公開申購量進行預估,但以近期IPO市場熱絡情況來看,仍表達樂觀態度。部分承銷圈法人更以過去經驗表示,在3天的申購期間內申購量往往呈現逐日遞增格局,因此預估穎崴可望吸引超過10萬張申購單,凍資金額上看400億元以上。
穎崴客戶涵蓋全球一線半導體大廠,董事長王嘉煌指出,隨產業需求大幅提升,公司看好未來高階測試治具發展,除新購的竹北廠辦,預計2022年正式搬遷使用外,高雄廠房也即將動工,規劃在2023年進入投產階段,進一步擴大公司探針自製率。今年則以營收與獲利創高的目標持續努力。
穎崴作為當前興櫃股王,上市之路備受矚目,過去興櫃股王掛牌後的走勢呈兩極化,有的像同為半導體測試介面大廠的精測,掛牌後一路走高,甚至一度成為千金俱樂部成員,11日收盤價仍高達861元;有的也因面臨產業變化或削價競爭走向下市。
昇佳電子作為穎崴前任興櫃股王,去年6月以498元掛牌上市後最高來到998元價位,距離千金關卡只剩臨門一腳,近期股價則在年線下方持續震盪,11日以725元作收。法人認為,無論穎崴能否在缺乏富爸爸加持下,藉自身技術使股價緊追昇佳電子或精測,但11日興櫃收盤均價與承銷價仍有近七萬元價差,勢必吸引投機者進場搶抽籤,但穎崴公開申購僅釋出517張,要在年前搶到申購大紅包仍有一定難度。
在穎崴之後,長榮鋼、AES-KY、展碁國際、志強-KY、迅得(櫃轉市)、亨泰光、博晟生醫、台微醫、威健生技及全宇昕等10檔個股也已通過主管機關核准,等待掛牌上市櫃。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今(11)日開幕的摩根大通第39屆健康醫療大會,台灣五家生技公司包括國光生、台微體、浩鼎、合一、藥華藥等,將於線上論壇發表演說,吸引超過8,000位業界菁英參與。這是生醫產業的三大重量級年會之一,對於全球投資法人機構而言,具有極高指標意義。 藥華藥執行長林國鐘表示,公司將由美國子公司總經理Meredith Manning及醫療事務長Ray Urbanski,在線上會議中詳細說明藥華藥的現況及未來展望。藥華藥的旗艦產品P1101即將進入美國市場,預計3月正式銷售,有望搶攻百億美元市場。 台微體則將在會中報告其策略和未來展望,包括關節炎長效止痛藥物TLC599以及長效術後止痛藥物TLC590。此外,台灣浩鼎、合一生技、國光生技也將參與此次大會,分別介紹公司現況及未來發展。其中,台灣浩鼎將由首席醫學長Tillman Pearce介紹公司現況及臨床發展概況;合一生技將在線上會議中說明公司經營績效、營運現況及未來展望;國光生技則將由法務長潘飛說明公司在疫苗市場的展望。
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在全球舞台上越發發光發熱,近期摩根大通(J.P. Morgan)舉辦的第39屆健康醫療大會(Healthcare Conference)便再次證明了這一點。此次大會自11日起連續四天以線上論壇的形式進行,吸引了國光生技、台微體、浩鼎、合一、藥華藥等五家台灣生技公司發表演說,並吸引了超過8,000位醫學及科技業的精英參與。這場大會是全球生醫產業的三大重量級年會之一,對於投資法人機構來說具有極高的指標意義。
藥華藥作為台灣的生技龍頭,今年第二次受邀參加大會。藥華藥執行長林國鐘表示,公司將由美國子公司總經理Meredith Manning及醫療事務長Ray Urbanski在線上會議上詳細介紹公司現況及未來展望。他們的演講時間只有25分鐘,但為了準備這場演講,藥華藥的團隊已經投入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藥華藥的旗艦產品P1101即將進入美國市場,預計3月正式開售。這款產品是美國第一個正式核准用於治療紅血球增多症(PV)的超長效干擾素,有機會搶攻百億美元市場商機。這不僅是藥華藥的里程碑,也是台灣生技產業的榮耀。
另一方面,台微體也將參加大會,並將報告公司的策略和未來展望。台微體今年是連續第七年受邀參加大會,這次將會介紹可望替代易上癮鴉片類藥物之關節炎長效止痛藥物TLC599以及長效術後止痛藥物TLC590。這些產品的研發,對於台灣乃至全球的醫療市場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此外,台灣浩鼎、合一生技、國光生技也將參加大會。台灣浩鼎將介紹公司的現況及臨床發展概況;合一生技則會說明公司的經營績效、營運現況及未來展望;國光生技則將聚焦於疫苗市場的展望。
這次摩根大通健康醫療大會的線上舉行,不僅因應了新冠肺炎疫情,也展現了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應變能力。這五家台灣生技公司的參與,不僅讓全球看到了台灣的創新力量,也讓人們對台灣生技產業的未來充滿期待。
全球生醫產業有三大重量級年會,第一是每年1月舉行的摩根大通(小摩)健康醫療大會,二是每年年中舉行的BIO大會,三是年底的美國血液學學會年會(ASH)。其中,摩根大通健康醫療大會為全球投資法人機構最關注的大會,可為當年度生醫產業指出投資方向,而具有指標意義。
藥華藥執行長林國鐘表示,藥華藥今年是第二度受邀參加J.P Morgan健康醫療大會,將由藥華藥美國子公司總經理Meredith Manning及醫療事務長Ray Urbanski在線上會議上說明公司現況及未展望,雖然演講時間只有25分鐘,但是藥華藥的演講內容卻準備了一個月。
林國鐘表示,藥華藥旗艦產品P1101進入美國市場倒數計時,預計今年3月正式在美銷售,且在取得藥證後第七天後就用來治療美國民眾,為美第一個正式核准用於治療紅血球增多症(PV)的超長效干擾素,有機會搶攻百億美元市場商機。
台微體表示,J.P Morgan健康照顧大會是健康醫療產業中最大規模的投資洽談大會,每年有逾8,000位醫學及科技業的菁英參與,今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改為線上虛擬方式進行。
台微體今年是連續第七年受邀參加大會,經營團隊將在會中報告台微體的策略和未來展望,包括可望替代易上癮鴉片類藥物之關節炎長效止痛藥物TLC599以及長效術後止痛藥物TLC590。
台灣浩鼎、與合一生技、國光生技日前也相繼發布,將參加第39屆摩根大通年度線上健康醫療大會,台灣浩鼎將由首席醫學長Tillman Pearce介紹公司現況及臨床發展概況;合一生技也會在線上會議中說明公司經營績效、營運現況及未來展望等;國光將由法務長潘飛說明公司在疫苗市場的展望。
今年度第一家登上櫃買中心掛牌的寶座,就是我們的本土創新企業——長聖國際生技(股)公司!這家公司在1月8日將正式上櫃掛牌,這可是個大喜事啊!當天上午9點,櫃買中心在辦公大樓11樓盛大舉行「長聖國際生技(股)公司上櫃掛牌典禮」,預計會有許多業界人士和投資者共襄盛舉。 長聖國際生技可是我們台灣科技事業的佼佼者,專注於免疫細胞及幹細胞的新藥研發,還提供醫療機構細胞治療製劑的委託製造服務。雖然2020年前三季的合併營業收入只有4,451萬元,但誰能料到,這只是他們發展的起點呢?畢竟,他們的每股虧損還是讓人有些擔憂,為1.44元。 而櫃買中心也預計在11日召開今年第一場上櫃審議委員會,將會審議西北臺慶科技申請上櫃的案子。西北臺慶科技專注於被動元件電感的研發、製造及銷售,申請時資本額高達9.1億元,董事長謝明諺領軍,推薦證券商包括第一金證券、凱基證券、日盛證券和康和證券。西北臺慶科2019年度合併營業收入達33.51億元,每股盈餘更是亮眼的4.83元。2020年前三季合併營業收入32.69億元,稅後淨利5.6億元,每股盈餘6.15元,去年前三季的盈餘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表現實在太出色了! 目前,股票已上櫃的家數已經有782家,還有六家即將掛牌,除了我們的長聖國際生技,還有亨泰光、博晟、威健生技、台微醫和全宇昕。而待審議的家數則有兩家,除了西北臺慶科,還有91APP。看來今年櫃買中心上櫃的熱潮只會越演越烈啊!
台灣創新力量再升級!長聖國際生技上櫃掛牌,帶動生技產業發展新篇章!
【台北訊】今年第一家登陸櫃買中心上櫃掛牌的公司,就是來自台灣的創新力量——長聖國際生技(股票代號:6712)。這家專注於免疫細胞及幹細胞新藥研發的公司,將在1月8日正式進行上櫃掛牌儀式,預計將為台灣生技產業帶來新的動能。
長聖國際生技將於8日上午9點在櫃買中心辦公大樓11樓舉行盛大的上櫃掛牌典禮,當天將有公司代表、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等共同參與,共襄盛舉。這不僅是長聖國際生技的盛事,也是台灣創新科技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長聖國際生技專注於新藥研發,提供醫療機構細胞治療技術所需的製劑委託製造服務。公司於2020年前三季的合併營業收入達4,451萬元,雖然當期還是虧損狀態,但這些努力已經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櫃買中心也將於11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臺慶科申請上櫃的案。臺慶科主要從事被動元件電感的研發、製造及銷售,董事長謝明諺領軍,推薦證券商包括第一金證券、凱基證券、日盛證券以及康和證券。臺慶科2019年度合併營業收入達33.51億元,2020年前三季合併營業收入為32.69億元,表現十分亮眼。
目前,櫃買中心上櫃的家數已達782家,其中包含外國公司33家。待審議的家數也將增加,其中91APP將與臺慶科一同進行審議。這些新公司的加入,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元化的選擇,也將推動整體市場的發展。
長聖國際生技的掛牌,以及臺慶科的申請上櫃,都顯示了台灣創新科技產業的活力和潛力。未來,我們期待更多台灣企業能夠站上國際舞臺,展現台灣創新的力量。
長聖的掛牌典禮將於8日上午9時整進行「新股上櫃敲鑼」儀式,邀請長聖公司,暨輔導其上櫃的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與會共襄盛舉。
長聖公司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免疫細胞及幹細胞之新藥研發,及國內醫療機構執行「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細胞治療技術所需細胞治療製劑之委託製造服務。2020年前三季的合併營業收入為4,451萬元,稅後淨損為8,047萬元,每股虧損為1.44元。
此外,櫃買中心預計於11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臺慶科申請上櫃案,臺慶科主要從事被動元件電感的研發、製造及銷售,申請時資本額9.1億元,董事長為謝明諺,推薦證券商是第一金證券、凱基證券、日盛證券以及康和證券。
臺慶科2019年度合併營業收入為33.51億元,每股盈餘為4.83元。2020年前三季合併營業收入為32.69億元,稅後淨利為5.6億元,每股盈餘為6.15元。去年前三季盈餘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表現亮眼。
截至6日,股票已上櫃家數有782家(包含外國公司33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六家,除了8日將掛牌的長聖外,還有亨泰光、博晟、威健生技、台微醫,以及全宇昕。待審議則有二家,除了11日將審議的臺慶科外,還有91APP。
台微醫將是國內首家聚焦於脊椎高階醫材解決方案提供的上櫃公司,每一年都有新產品問世,產品具差異化,目前申請與取得的專利在台灣、美國、中國大陸總共有58件,以發明專利為主。
台微醫產品也是生技獎項的常勝軍,如公司開發的椎體撐開器(Tripod-Fix)技術主要應用於椎體塌陷手術,可針對壓迫性骨折之大宗「前端椎體壓迫性骨折」進行有效之椎體復位,Tripod-Fix上市後臨床追蹤數據顯示相較於主要競爭產品可提供更好的椎體復位效果。
隨著國內醫院產品滲透率逐步提升,加上國外業務布局陸續完成,2021年營運可望延續雙位數成長趨勢。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公司再創佳績,新藥上市帶動投資人關注!近期,台灣櫃買中心公布2020年度企業上櫃及興櫃業務成果,其中台灣微創醫療器材公司(以下簡稱「台微醫」)的表現格外亮眼。隨著新藥上市,該公司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目光,成為市場焦點。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2020年台灣企業上櫃及興櫃家數分別為21家和40家,其中台微醫的申請上櫃家數已超過2019年全年的20家。不過,興櫃申請登錄家數較2019年全年之53家為少,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發行公司對未來營運狀況的掌握程度較低,導致進入資本市場的時程有所延遲。但從下半年開始,申請登錄興櫃家數已有回溫趨勢,11月單月就有11家公司申請登錄興櫃,顯示市場逐漸恢復正常。
目前,股票已上櫃家數達782家,其中台微醫已經是其中之一。2020年度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18家,而台微醫也成功掛牌。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六家,其中台微醫將於8日掛牌上櫃,承銷價138元,31日均價為174.98元,表現亮眼。
在興櫃方面,目前已掛牌家數有253家,其中台微醫也是其中之一。2020年度累計興櫃掛牌公司有44家,已受理尚未櫃檯買賣家數有四家,其中宏碁資訊、聯發國際、捷智商訊、龍德造船等公司也將陸續掛牌。宏碁資訊於6日掛牌,聯發國際則於7日掛牌,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公司在櫃買中心最新動態中,成為焦點之一。根據統計,2020年台灣企業上櫃及興櫃的申請情況顯示,該公司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截至去年底,申請上櫃的家數為21家,這一數字已超過2019年整年的20家,顯示台灣企業對上櫃市場的熱情持續增長。其中,一家公司將在本周進行上櫃掛牌,兩家則將登錄興櫃,這對台灣股市來說是一個正面訊號。 雖然申請登錄興櫃的家數較2019年的53家有所減少,但這主要是因為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然而,下半年起申請登錄興櫃的家數開始回溫,11月份甚至有11家公司申請,這顯示市場正在逐步恢復正常。 目前,股票已上櫃的家數達到782家,其中包含外國公司33家。2020年累計上櫃掛牌的公司有18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的家數還有六家,其中就包括台灣微創醫療器材公司。該公司將於8日掛牌上櫃,承銷價138元,31日均價為174.98元,這一表現頗為亮眼。 在興櫃方面,目前已有253家公司掛牌,其中包含外國公司六家。2020年累計興櫃掛牌的公司有44家,而還有四家公司尚未櫃檯買賣,包括宏碁資訊、聯發國際、捷智商訊、龍德造船等,其中宏碁資訊和聯發國際已分別於6日和7日掛牌。 綜觀台灣股市,台灣微創醫療器材公司的發展前景看漲,不僅是因為其本身在醫療器材領域的專業性,也因為整體市場的活躍與穩定。
至於申請登錄興櫃家數40家,則較2019年度全年之53家為少,主要是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發行公司對未來營運狀況之掌握程度較低,導致原規劃進入資本市場之時程有所遞延,不過下半年起申請登錄興櫃家數已有回溫趨勢,11月單月更有11家公司申請登錄興櫃,遠多於以往月,在櫃買中心將持續與中介機構密切聯繫下,順利完成2020年度申請登錄興櫃40家工作計畫目標。
目前股票已上櫃家數782家(包含外國公司33家),2020年度累計上櫃掛牌公司則有18家(不包含轉投控掛牌一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六家,包括長聖、亨泰光、博晟、威健生技、台微醫,以及全宇昕。其中長聖(6712)將於8日掛牌上櫃,承銷價138元,31日均價為174.98元。
興櫃方面,目前已掛牌家數有253家(包含外國公司六家),2020年度累計興櫃掛牌公司有44家,已受理尚未櫃檯買賣家數有四家,包括宏碁資訊、聯發國際、捷智商訊、龍德造船,其中宏碁資訊6日掛牌,聯發國際7日掛牌。
【台北訊】今年台灣股市IPO市場可說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整體來看,全年掛牌數量僅28檔,比起去年少了8檔,不過質量上卻並不低落。在下半年,多家重量級企業陸續掛牌,像是穎崴、長榮鋼等11檔個股都在努力争取農曆年前上市櫃的機會。雖然今年IPO市場受到疫情影響,成功掛牌數量未滿30檔,但若加上待掛牌的公司,數量與去年持平,創下新低紀錄。 在這樣的背景下,承銷圈法人對明年IPO市場的展望依然保持保守態度,認為若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市場表現也難以有顯著提升。兆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指出,疫情對第一上市櫃業務造成直接衝擊,海外實地查核的難度增加,券商的業務策略也需及時調整。 儘管如此,今年的IPO市場在質量上並未退步。從募資金額來看,泛德永業、昇佳電子、安普新、威鋒電子等4檔個股募資金額皆超過10億元,去年則只有晶碩、和潤企業及緯穎達標,前年雖然整體掛牌量達62檔,但募資超過10億元的個股也只有5檔。 國際IPO市場則相對熱鬧,2020年全球IPO募資總額接近3000億美元,接近歷史高點。為了與國際市場接軌,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宣布台灣證交所的「創新板」及櫃買中心的「戰略新板」將在明年第三季上路,這將對台灣新創企業及獨角獸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券商法人認為,這兩個新板將吸引適合新板屬性的公司申請掛牌,對於準備上市或興櫃的公司來說,不會有特別的影響。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也強調,這項政策將對資本市場帶來正面影響,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將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