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能源科技(上)公司新聞
新股上市魅力難敵國際股災襲擊。KY亞塑(1337)及太極能源兩檔在股災爆發後的上市新股,都在上市首五日跌破承銷價,承銷商面臨被迫進場「安定操作」的窘境。
KY亞塑是國際股災後第一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第一上市新股,8月17日以95元承銷價上市,雖為塑膠類股新股王;但上市首五日已跌破承銷價,昨日以重跌5.9元的89元收盤,較承銷價跌6.32%。
太極能源則是國際股災後第一檔上市的國內IPO新股,表現更加弱勢;8月16日上市首日即跌破21.5元上市承銷價,以20.1元收盤,昨日進一步下跌到17.75元,上市以來已跌破承銷價度高達17.44%。兩檔新股都在上市首五日由承銷商進場「安定操作」。
法人指出,太極能源申請IPO上市過程相當坎坷,證交所經理部門內審IPO上市案,一般正常期間為六周,亦即一個半月;但太極能源內審期間卻長達逾七個月才送上市審議;對照曲折的內審過程,其上市表現較大盤極度弱勢,似也不令市場意外。
台股今年行情不振,8月又逢二波國際股災,加上新股上市品質良莠不齊,使得今年至今多數上市新股的股價表現極為弱勢,不但沒有蜜月期可言,甚至還要動用「安定操作」。例如:今年第一上市的四檔上市新股,除了KY茂林外,其餘KY亞塑、KY貿聯及KY百和等三檔,都跌破承銷價,KY茂聯股價甚至呈現「腰斬」。
KY亞塑是國際股災後第一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第一上市新股,8月17日以95元承銷價上市,雖為塑膠類股新股王;但上市首五日已跌破承銷價,昨日以重跌5.9元的89元收盤,較承銷價跌6.32%。
太極能源則是國際股災後第一檔上市的國內IPO新股,表現更加弱勢;8月16日上市首日即跌破21.5元上市承銷價,以20.1元收盤,昨日進一步下跌到17.75元,上市以來已跌破承銷價度高達17.44%。兩檔新股都在上市首五日由承銷商進場「安定操作」。
法人指出,太極能源申請IPO上市過程相當坎坷,證交所經理部門內審IPO上市案,一般正常期間為六周,亦即一個半月;但太極能源內審期間卻長達逾七個月才送上市審議;對照曲折的內審過程,其上市表現較大盤極度弱勢,似也不令市場意外。
台股今年行情不振,8月又逢二波國際股災,加上新股上市品質良莠不齊,使得今年至今多數上市新股的股價表現極為弱勢,不但沒有蜜月期可言,甚至還要動用「安定操作」。例如:今年第一上市的四檔上市新股,除了KY茂林外,其餘KY亞塑、KY貿聯及KY百和等三檔,都跌破承銷價,KY茂聯股價甚至呈現「腰斬」。
太陽能電池廠太極(4934)總經理謝明凱昨(16)日表示,近期市況維持和緩回溫的走勢,太極營運同步向上,也對部分訂單漲價,本季總出貨量將可擺脫第二季谷底,甚至超越第一季水準。
太極昨天以每股21.5元自興櫃轉上市,是今年首家新股上市的太陽能廠,但開盤之後一路在平盤下游走,蜜月行情失靈,承銷商被迫進場動用「安定操作」,終場收20.1元、下跌1.4元,成交量6,645張。
太極昨天上市首日跌破承銷價,承銷商凱基證依規定須進場安定操作,但「子彈」不多,用於安定操作的過額配售金額僅有1,279萬元。在太極之前,KY百和、嘉彰等,也是上市首日盤中即跌破承銷價,承銷商被迫動用「安定操作」的首例。
謝明凱表示,雖然近期國際股市波動大,太陽能市況逐步向上的狀況並沒有因此改變。太極7月營收3.27億元,月增75%,8月可望續向上,本季出貨量會超過第一季水準。
產品均價則普遍持平,部分訂單小幅漲價,上游材料也沒有漲價。太極這次轉上市募得2.84億元,將用來作為後續擴產資金。該公司去年每股純益5.43元,上半年雖可能落於虧損,全年有望力拚損益兩平以上。
太極昨天以每股21.5元自興櫃轉上市,是今年首家新股上市的太陽能廠,但開盤之後一路在平盤下游走,蜜月行情失靈,承銷商被迫進場動用「安定操作」,終場收20.1元、下跌1.4元,成交量6,645張。
太極昨天上市首日跌破承銷價,承銷商凱基證依規定須進場安定操作,但「子彈」不多,用於安定操作的過額配售金額僅有1,279萬元。在太極之前,KY百和、嘉彰等,也是上市首日盤中即跌破承銷價,承銷商被迫動用「安定操作」的首例。
謝明凱表示,雖然近期國際股市波動大,太陽能市況逐步向上的狀況並沒有因此改變。太極7月營收3.27億元,月增75%,8月可望續向上,本季出貨量會超過第一季水準。
產品均價則普遍持平,部分訂單小幅漲價,上游材料也沒有漲價。太極這次轉上市募得2.84億元,將用來作為後續擴產資金。該公司去年每股純益5.43元,上半年雖可能落於虧損,全年有望力拚損益兩平以上。
太陽能族群又添新兵!太陽能電池廠太極能源(4934)將於今(16)日以每股21.5元掛牌上市,相較於昨日興櫃均價約25.5元價位,約有18∼19%的利差空間,預期今日可順利啟動蜜月行情。
太極原本計劃以每股27元掛牌,但順應近期太陽能產業景氣下滑,也順勢下調承銷價至21.5元,若以該股第2季末的每股淨值約28元來看,掛牌價還低於淨值水準。太極7月營收3.27億元,比前月的1.87億元大幅成長74.9%,符合第3季太陽能產業走出谷底的趨勢。累計前7月營收26.5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增加22.46%。
太極總經理謝明凱表示,扣除正在改裝的第1條生產線,現階段其餘的生產線都已是產能滿載,由於上游矽晶圓的價格「上不去了」、甚至第3季還有下滑趨勢,成本持續降低,至於太陽能電池的售價持穩,也讓該公司第3季就可達單月轉虧為盈局面。
不過,太極上半年仍難擺脫太陽能電池族群集體虧損的命運,法人評估上半年每股淨損約1元,下半年伴隨產業景氣回升,全年挑戰損平。
太極的主要以客戶為歐洲知名一線模組廠,包括Aleo、Solon和Centrosolar等。由於義大利的太陽能新補助案對「歐製品牌」提供額外10%的補助,也帶動近期歐洲品牌需求轉強,訂單能見度已達9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太極的電池是與母公司廣運的模組進行搭配,為了強化整合力,未來不排除將廣運的模組業務轉移至太極之下。目前國內的太陽能電池廠商當中,茂迪和新日光都擁有部分的模組產能進行搭配。
太極原本計劃以每股27元掛牌,但順應近期太陽能產業景氣下滑,也順勢下調承銷價至21.5元,若以該股第2季末的每股淨值約28元來看,掛牌價還低於淨值水準。太極7月營收3.27億元,比前月的1.87億元大幅成長74.9%,符合第3季太陽能產業走出谷底的趨勢。累計前7月營收26.5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增加22.46%。
太極總經理謝明凱表示,扣除正在改裝的第1條生產線,現階段其餘的生產線都已是產能滿載,由於上游矽晶圓的價格「上不去了」、甚至第3季還有下滑趨勢,成本持續降低,至於太陽能電池的售價持穩,也讓該公司第3季就可達單月轉虧為盈局面。
不過,太極上半年仍難擺脫太陽能電池族群集體虧損的命運,法人評估上半年每股淨損約1元,下半年伴隨產業景氣回升,全年挑戰損平。
太極的主要以客戶為歐洲知名一線模組廠,包括Aleo、Solon和Centrosolar等。由於義大利的太陽能新補助案對「歐製品牌」提供額外10%的補助,也帶動近期歐洲品牌需求轉強,訂單能見度已達9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太極的電池是與母公司廣運的模組進行搭配,為了強化整合力,未來不排除將廣運的模組業務轉移至太極之下。目前國內的太陽能電池廠商當中,茂迪和新日光都擁有部分的模組產能進行搭配。
選在太陽能景氣不佳之際掛牌,太極能源(4934 )勇氣可佳。該公司今(16)日上市,承銷暫定21.5元的「破盤價」,對照去年賺逾半個股本(EPS5.43元)來說,承銷價格著實有些委屈。
太陽能第二季開始雜音不斷,市況動盪劇烈不亞於2008年的金融海嘯,太極挑在此時掛牌,實際上也歷經過幾番掙扎。太極選擇直接上市掛牌,主要是經營階層考量到「晚一點掛牌時機未必會更好」,不過更重要的是,太極也展現對未來的發展和經營信心。
太極總經理謝明凱表示,雖然目前景氣不太好,承銷價也遠不如事先預期,但對於投資人來說,是很好的投資良機。
太極去年每股獲利5.43元,比前年成長逾六倍,對照21.5元的掛牌價來說確實委屈,只能感嘆未逢天時。
太陽能第二季開始雜音不斷,市況動盪劇烈不亞於2008年的金融海嘯,太極挑在此時掛牌,實際上也歷經過幾番掙扎。太極選擇直接上市掛牌,主要是經營階層考量到「晚一點掛牌時機未必會更好」,不過更重要的是,太極也展現對未來的發展和經營信心。
太極總經理謝明凱表示,雖然目前景氣不太好,承銷價也遠不如事先預期,但對於投資人來說,是很好的投資良機。
太極去年每股獲利5.43元,比前年成長逾六倍,對照21.5元的掛牌價來說確實委屈,只能感嘆未逢天時。
廣運集團旗下太陽能電池廠太極能源16日掛牌上市,為2011年首家進入台灣太陽能上市櫃類股新兵,太極雖然不是台系太陽能廠中被依規模定義的一線廠,但是客戶群陣容卻十分堅強,尤其以歐洲一線模組廠,包括Solon、Aleo、 Centrosolar等均為主力客戶,而在效率提升及規模擴充上,太極也有自己一套最具效益的規畫藍圖。
廣運旗下的太陽能電池廠目前的電池產能,將由240百萬瓦(MWp)提升至300MWp,台灣二廠已接近建廠完成,8月將開始陸續投產,年底總產能將達200MWp,轉投資崑山廠可望在9月建構完成陸續投產,年底達60MWp,兩岸2011年電池總產能達560MWp。
相較於包括茂迪、昱晶、新日光等年產能約在10億瓦的一線業者來說,太極與其產能相較仍有一段距離,不過太極客戶結構堅強,包括歐洲Solon、 Aleo、Centrosolar等一線模組暨系統廠均名列其中,顯示太極的產品早已得到國際一線大廠認可,上半年太極電池出貨達70MWp,第3季約 45~50MWp,其中德國客戶佔出貨4成以上。
也因為歐洲客戶要求,太極在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上也從未輕忽,包括電池薄化、雙層網印、背面電極、並與日本Namics等合作高導電膠等方法,期提高 0.1、0.3、0.4及0.2個百分點的電池轉換效率,透過背面電極使轉換效率達17.2%的多晶太陽能電池,亦可望在2012年上半投產,2013年達17.4%,並針對氫氟酸、硝酸等酸液開發新技術,增加酸的生命週期,減少換酸以提升製和效率。
太極認為,規模經濟從300MWp跳升到500MWp,成本下降效益最明顯,但從500MWp跳升到10億瓦,反而相對有限,太極2011年必超過500MWp,其餘再依市況而規劃。
據指出,上半年太極受到第2季市況不佳影響,約虧損新台幣1.2億元,以12.05億股本來算,每股虧損約1元多,下半年需求轉強,全年預估可達損益兩平。
廣運旗下的太陽能電池廠目前的電池產能,將由240百萬瓦(MWp)提升至300MWp,台灣二廠已接近建廠完成,8月將開始陸續投產,年底總產能將達200MWp,轉投資崑山廠可望在9月建構完成陸續投產,年底達60MWp,兩岸2011年電池總產能達560MWp。
相較於包括茂迪、昱晶、新日光等年產能約在10億瓦的一線業者來說,太極與其產能相較仍有一段距離,不過太極客戶結構堅強,包括歐洲Solon、 Aleo、Centrosolar等一線模組暨系統廠均名列其中,顯示太極的產品早已得到國際一線大廠認可,上半年太極電池出貨達70MWp,第3季約 45~50MWp,其中德國客戶佔出貨4成以上。
也因為歐洲客戶要求,太極在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上也從未輕忽,包括電池薄化、雙層網印、背面電極、並與日本Namics等合作高導電膠等方法,期提高 0.1、0.3、0.4及0.2個百分點的電池轉換效率,透過背面電極使轉換效率達17.2%的多晶太陽能電池,亦可望在2012年上半投產,2013年達17.4%,並針對氫氟酸、硝酸等酸液開發新技術,增加酸的生命週期,減少換酸以提升製和效率。
太極認為,規模經濟從300MWp跳升到500MWp,成本下降效益最明顯,但從500MWp跳升到10億瓦,反而相對有限,太極2011年必超過500MWp,其餘再依市況而規劃。
據指出,上半年太極受到第2季市況不佳影響,約虧損新台幣1.2億元,以12.05億股本來算,每股虧損約1元多,下半年需求轉強,全年預估可達損益兩平。
榮化旗下太陽能多晶矽廠福聚(4975)訂19日以每股108元登錄興櫃,不僅是台灣第一家掛牌的太陽能多晶矽廠,也是太陽能族群僅次於碩禾的股后,榮化母以子貴,潛在收益約375億元、換算挹注每股獲利近五個股本。
外資里昂證券看好榮化後市,在不處份福聚持股的情況下,預估榮化今年每股稅後純益4.86元、明年可逾6元、2013年上看8.09元,成為挹注榮化的重要金雞母。
福聚成立於2007年9月,現階段股本60.7億元,榮化持股約63%、約38萬張,採用歐美技術生產多晶矽。福聚以每股108元登錄興櫃之後,榮化潛在獲利約達375億元、預估貢獻每股盈餘高達49元,加上本業聚丙烯(PP)漲價,榮化業內業外皆美,荷包滿滿。
太陽能族群經歷第二季景氣修正後,指標股茂迪、綠能等都跌破百元價位,福聚以108元登錄興櫃,成為太陽能族群股后,與碩禾成為「唯二」的百元以上個股,兩家公司都是以材料為本業,凸顯市場與公司對福聚後市有很大期待。
福聚是國內第一家量產多晶矽的業者,今年2月開始有營收進帳,7月營收3.4億元,創歷史新高,月增率逾35%,成長幅度在太陽能業名列前茅;前七月營收16.02億元。19日以每股108元登錄興櫃,朝上市櫃之路更進一步。
法人認為,太陽能產業變化大、榮化出脫福聚持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可大大增加榮化本身的價值。福聚初期年產能規劃8,000噸,第二季末產能利用率60%至70%,單月營運接近損平點,本季產能利用率可望再度拉高。
榮化兼福聚董事長李謀偉在今年榮化股東會上指出,福聚多晶矽產能利用率拉升的很快,預估7月利用率將達80%,下半年將可以開始獲利。
福聚初期年產能規劃為8,000公噸,第二期規劃1萬公噸,正著手規劃第三期年產能1萬噸建制,將總產能拉升至2.8萬噸,產品品質可達11N,適用於半導體及太陽能產業。
太陽能近期再度掀起掛牌熱,除福聚之外,廣運轉投資太陽能電池廠太極將於明(16)日轉上市,每股上市價格21.5元,僅福聚掛牌價不到20%,透露投資界對太陽能族群抱持「上肥下瘦」的看法,因此給予福聚較高的本益比與掛牌價。
全文網址: 福聚19日掛牌 榮化豐收 | 上市公司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4/6526146.shtml#ixzz1V41QNC5R
Power By udn.com
外資里昂證券看好榮化後市,在不處份福聚持股的情況下,預估榮化今年每股稅後純益4.86元、明年可逾6元、2013年上看8.09元,成為挹注榮化的重要金雞母。
福聚成立於2007年9月,現階段股本60.7億元,榮化持股約63%、約38萬張,採用歐美技術生產多晶矽。福聚以每股108元登錄興櫃之後,榮化潛在獲利約達375億元、預估貢獻每股盈餘高達49元,加上本業聚丙烯(PP)漲價,榮化業內業外皆美,荷包滿滿。
太陽能族群經歷第二季景氣修正後,指標股茂迪、綠能等都跌破百元價位,福聚以108元登錄興櫃,成為太陽能族群股后,與碩禾成為「唯二」的百元以上個股,兩家公司都是以材料為本業,凸顯市場與公司對福聚後市有很大期待。
福聚是國內第一家量產多晶矽的業者,今年2月開始有營收進帳,7月營收3.4億元,創歷史新高,月增率逾35%,成長幅度在太陽能業名列前茅;前七月營收16.02億元。19日以每股108元登錄興櫃,朝上市櫃之路更進一步。
法人認為,太陽能產業變化大、榮化出脫福聚持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可大大增加榮化本身的價值。福聚初期年產能規劃8,000噸,第二季末產能利用率60%至70%,單月營運接近損平點,本季產能利用率可望再度拉高。
榮化兼福聚董事長李謀偉在今年榮化股東會上指出,福聚多晶矽產能利用率拉升的很快,預估7月利用率將達80%,下半年將可以開始獲利。
福聚初期年產能規劃為8,000公噸,第二期規劃1萬公噸,正著手規劃第三期年產能1萬噸建制,將總產能拉升至2.8萬噸,產品品質可達11N,適用於半導體及太陽能產業。
太陽能近期再度掀起掛牌熱,除福聚之外,廣運轉投資太陽能電池廠太極將於明(16)日轉上市,每股上市價格21.5元,僅福聚掛牌價不到20%,透露投資界對太陽能族群抱持「上肥下瘦」的看法,因此給予福聚較高的本益比與掛牌價。
全文網址: 福聚19日掛牌 榮化豐收 | 上市公司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4/6526146.shtml#ixzz1V41QNC5R
Power By udn.com
廣運集團旗下太陽能電池廠太極(4934),明(16)日以每股21.5元轉上市。
太極第三季產能利用率拉升到八至九成,可望一舉彌補上半年虧損,挑戰全年轉虧為盈目標。
太極此次共現增約1,322萬股,原本釋出公開申購的張數為119萬股。凱基證統計,此次共有5.1萬筆投資人欲申購抽籤,超額認購達42倍,依主管機關規定,公開申購的比率將提升至三成,等於太極將拉高公開申購張數至3,579張。
太極第三季產能利用率拉升到八至九成,可望一舉彌補上半年虧損,挑戰全年轉虧為盈目標。
太極此次共現增約1,322萬股,原本釋出公開申購的張數為119萬股。凱基證統計,此次共有5.1萬筆投資人欲申購抽籤,超額認購達42倍,依主管機關規定,公開申購的比率將提升至三成,等於太極將拉高公開申購張數至3,579張。
太陽能矽晶圓廠中美矽晶為償還銀行貸款,董事會通過辦理2,000萬股的現增案,將在16日掛牌上市的電池廠太極公開發行(IPO)為新台幣21.5元,將在10日抽籤。
中美矽晶董事通過擬辦理2,000萬股的普通股現增案,員工認購股數為15%、原股東可認購1,500萬股、公開銷售200萬股,現增用途以償還銀行借款所需,目前發行價尚未訂定。
此外,太陽能電池廠太極將於6日轉上市,此次現增約1,322萬股,原釋出公開申購張數為119萬股,但券商統計,此次共有5.1萬筆投資人欲申購抽籤,超額認購達42倍,故依規定,公開申購比率將提升至3成,公開申購張數拉至3,579張。
太極IPO價格預訂在21.5元,估可募得資金達2.84億元。至第2季底,太極每股淨值約28元,此次每股以21.5元上市價比其每股淨值還低,9日興櫃收盤價為25元。
中美矽晶董事通過擬辦理2,000萬股的普通股現增案,員工認購股數為15%、原股東可認購1,500萬股、公開銷售200萬股,現增用途以償還銀行借款所需,目前發行價尚未訂定。
此外,太陽能電池廠太極將於6日轉上市,此次現增約1,322萬股,原釋出公開申購張數為119萬股,但券商統計,此次共有5.1萬筆投資人欲申購抽籤,超額認購達42倍,故依規定,公開申購比率將提升至3成,公開申購張數拉至3,579張。
太極IPO價格預訂在21.5元,估可募得資金達2.84億元。至第2季底,太極每股淨值約28元,此次每股以21.5元上市價比其每股淨值還低,9日興櫃收盤價為25元。
太陽能族群即將增添新成員,電池廠太極能源(4934)訂於8月16日以科技類股上市,掛牌價暫訂為27元。總經理謝明凱表示,扣除正在改裝的第1條生產線,現階段其餘的生產線已是產能滿載,而上游矽晶圓的價格「上不去了」,因此第3季就可達單月轉虧為盈,確定脫離第2季的谷底。
太極為廣運(6125)集團成員,昨(28)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該公司的客戶群陣容堅強,包括歐洲一線的模組廠Solon、Aleo和Centrosolar等。由於市場回溫,太極的7月份營收急速拉高、約較6月份倍增,訂單能見度直達第3季末。
太極目前股本為12.07億元,即將辦理上市前現增1.322億元、預計募集3.57億元資金,在完成IPO釋股後的股本將達13.39億元。由於仍含權息未除,屆時除權後的股本為14.6億元(股票股利1元,現金0.5元)。
太極現有的生產基地包括中壢的一、二廠以及昆山廠,目前中壢一廠的產能為240MW,而正在改裝的生產線完工後,產能可拉高到300MW;二廠即將興建完工,預估8月份起陸續投產,至年底的產能為200MW;至於昆山廠今年的產能建置約60MW,預計9月份開始加入量產,屆時該公司在兩岸的電池總產能將達560MW。但謝明凱強調,昆山廠持續擴產的計畫仍未改變,明年將拉高至200MW。
今年第1季太陽能產業景氣「炙熱」,太極的2、3月營收都超過5億元水準,不過第2季之後急速下滑,單月營收分別為3.7億元、2.39億元和1.86億元,連帶也拖累了獲利,法人評估上半年每股淨損約1元。不過,7月起歐洲市場需求急升,太極的單月營收比起6月份可說倍增、約達3.5億元。謝明凱指出,目前的太陽能產業鏈處於供需均衡點,電池報價將呈現平盤或小漲2~3%,但上游的矽晶圓價格則是上不去了,主要是多晶矽大廠的新產能大量開出,將壓低矽晶圓成本。太極目前的主要矽晶圓供應商為美國MEMC和中美晶,合計佔了5成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太極的電池現階段是與廣運的模組進行搭配,為了強化整合力,未來廣運的模組業務不排除轉移至太極之下。另外,太極在大陸地區也計畫跨入終端系統部份,將與大陸官方合資成立系統廠,未來將朝兩岸系統市場耕耘。至於在上游的材料方面,太極也計畫切入毛利最高的正銀導電漿領域。
太極為廣運(6125)集團成員,昨(28)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該公司的客戶群陣容堅強,包括歐洲一線的模組廠Solon、Aleo和Centrosolar等。由於市場回溫,太極的7月份營收急速拉高、約較6月份倍增,訂單能見度直達第3季末。
太極目前股本為12.07億元,即將辦理上市前現增1.322億元、預計募集3.57億元資金,在完成IPO釋股後的股本將達13.39億元。由於仍含權息未除,屆時除權後的股本為14.6億元(股票股利1元,現金0.5元)。
太極現有的生產基地包括中壢的一、二廠以及昆山廠,目前中壢一廠的產能為240MW,而正在改裝的生產線完工後,產能可拉高到300MW;二廠即將興建完工,預估8月份起陸續投產,至年底的產能為200MW;至於昆山廠今年的產能建置約60MW,預計9月份開始加入量產,屆時該公司在兩岸的電池總產能將達560MW。但謝明凱強調,昆山廠持續擴產的計畫仍未改變,明年將拉高至200MW。
今年第1季太陽能產業景氣「炙熱」,太極的2、3月營收都超過5億元水準,不過第2季之後急速下滑,單月營收分別為3.7億元、2.39億元和1.86億元,連帶也拖累了獲利,法人評估上半年每股淨損約1元。不過,7月起歐洲市場需求急升,太極的單月營收比起6月份可說倍增、約達3.5億元。謝明凱指出,目前的太陽能產業鏈處於供需均衡點,電池報價將呈現平盤或小漲2~3%,但上游的矽晶圓價格則是上不去了,主要是多晶矽大廠的新產能大量開出,將壓低矽晶圓成本。太極目前的主要矽晶圓供應商為美國MEMC和中美晶,合計佔了5成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太極的電池現階段是與廣運的模組進行搭配,為了強化整合力,未來廣運的模組業務不排除轉移至太極之下。另外,太極在大陸地區也計畫跨入終端系統部份,將與大陸官方合資成立系統廠,未來將朝兩岸系統市場耕耘。至於在上游的材料方面,太極也計畫切入毛利最高的正銀導電漿領域。
廣運集團旗下太陽能電池廠太極(4934)總經理謝明凱昨(28)日表示,太陽能電池市場逐步回溫,太極本季訂單全滿,產能利用率穩健回升,市場趨勢不悲觀。
太極將於8月16日轉上市,每股承銷價暫訂27元,昨天舉行上市前法說會。謝明凱認為,以目前的模組報價來看,歐洲系統端的投資報酬率已相當高,包括德國等地需求,正陸續復甦當中。
謝明凱指出,太極本季訂單已全數談妥,產能利用率也穩健提升,7月營收可望較6月有非常大的成長。儘管目前仍以短單為主,隨著終端庫存陸續完成去化,市況發展並不悲觀。
太極今年首季每股純益約0.4元,上半年營收23.31億元,法人預期第二季因市況不佳,單季恐轉虧,上半年每股淨損約1元;7月營收有機會較6月倍增,單月再度盈利,全年挑戰損平。
謝明凱指出,太極上半年太陽能電池出貨量約70MW(百萬瓦)、本季估可達45至50MW。太極目前台灣設備產能240MW,今年底可達560MW,大陸崑山廠可望在9月完工,目標年底兩岸總產能620MW。
太極將於8月16日轉上市,每股承銷價暫訂27元,昨天舉行上市前法說會。謝明凱認為,以目前的模組報價來看,歐洲系統端的投資報酬率已相當高,包括德國等地需求,正陸續復甦當中。
謝明凱指出,太極本季訂單已全數談妥,產能利用率也穩健提升,7月營收可望較6月有非常大的成長。儘管目前仍以短單為主,隨著終端庫存陸續完成去化,市況發展並不悲觀。
太極今年首季每股純益約0.4元,上半年營收23.31億元,法人預期第二季因市況不佳,單季恐轉虧,上半年每股淨損約1元;7月營收有機會較6月倍增,單月再度盈利,全年挑戰損平。
謝明凱指出,太極上半年太陽能電池出貨量約70MW(百萬瓦)、本季估可達45至50MW。太極目前台灣設備產能240MW,今年底可達560MW,大陸崑山廠可望在9月完工,目標年底兩岸總產能620MW。
廣運集團旗下太陽能電池廠太極能源(4934)將於8月16日轉上市,成為茂迪、益通、昱晶、新日光、昇陽科之後的台股上市櫃太陽能新兵,太極能源將於明(28)日召開上市前法人說明會。
太極也是此波太陽能市況低潮之後,第一家申請轉上市的業者,年底前還有矽晶圓廠旭晶準備轉上櫃。
廣運2007年投資成立太極能源,並在兩岸設置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目前台灣廠年產能500MW(百萬瓦),大陸昆山廠預計第四季量產,初期產能60MW,明年中以前兩岸產能目標為700MW。
太極藉由廣運集團自製設備、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加上團隊經銷策略效益帶動,去年營收46.06億元,稅後純益5.18億元,每股純益5.43元,成為集團「小金雞」。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0.48億元、每股純益0.4元;上半年營收23.31億元,年成長52%。
太極預期,第二季受市況不佳衝擊,恐面臨虧損,但近期產能利用率逐步回升當中,本季可望回到滿載。未來將更著墨台灣及大陸市場,並持續與母公司廣運的系統安裝能力合作,擴大布局。
太極目前股本約12.075億元,正辦理上市前現增1.32億元作業,預計可募集3.57億元。目前廣運持股55.45%,上市掛牌時持股比率將降為近50%。太極昨天興櫃參考價漲2.35元、收33.28元。
太極也是此波太陽能市況低潮之後,第一家申請轉上市的業者,年底前還有矽晶圓廠旭晶準備轉上櫃。
廣運2007年投資成立太極能源,並在兩岸設置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目前台灣廠年產能500MW(百萬瓦),大陸昆山廠預計第四季量產,初期產能60MW,明年中以前兩岸產能目標為700MW。
太極藉由廣運集團自製設備、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加上團隊經銷策略效益帶動,去年營收46.06億元,稅後純益5.18億元,每股純益5.43元,成為集團「小金雞」。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0.48億元、每股純益0.4元;上半年營收23.31億元,年成長52%。
太極預期,第二季受市況不佳衝擊,恐面臨虧損,但近期產能利用率逐步回升當中,本季可望回到滿載。未來將更著墨台灣及大陸市場,並持續與母公司廣運的系統安裝能力合作,擴大布局。
太極目前股本約12.075億元,正辦理上市前現增1.32億元作業,預計可募集3.57億元。目前廣運持股55.45%,上市掛牌時持股比率將降為近50%。太極昨天興櫃參考價漲2.35元、收33.28元。
證交所昨(21)日召開董事會,核議通過奇美材、科納光通等11家海內外企業新股上市案,創下董事會核議上市案家數最高紀錄。
證交所董事會核議通過的11家新股上市案,包括新至陞、可寧衛、圓展、奇美材、達邁、台通、太極能源、隆達等八家國內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晶睿上櫃轉上市案,及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等兩家海外企業第一上市案。
11家新股上市案順利通過董事會核議,加上目前已上市十家新股,及獲證期局核准的十家,今年總計已有32家「上市與準上市新股」;扣除一家櫃轉市,和去年全年的31家國內外企業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數相當。
證交所董事會核議通過的11家新股上市案,包括新至陞、可寧衛、圓展、奇美材、達邁、台通、太極能源、隆達等八家國內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晶睿上櫃轉上市案,及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等兩家海外企業第一上市案。
11家新股上市案順利通過董事會核議,加上目前已上市十家新股,及獲證期局核准的十家,今年總計已有32家「上市與準上市新股」;扣除一家櫃轉市,和去年全年的31家國內外企業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數相當。
台灣證交所昨(21)日召開董事會,一口氣通過科納光通、晶睿通訊、奇美材料等11家股票申請股票上市。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一口氣提報董事會討論11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案,已創證交所成立近5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紀錄;以往證交所一次董事會最多只討論6家申請股票上市案,而且都出現在下半年、年底前。
證交所昨日董事會總共討論通過11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其中海外企業第一上市2家,分別為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控股;而上櫃轉上市公司1家,為晶睿通訊。本土公司首次申請股票上市則有8家,分別為台通光電、太極能源、達邁科技、圓展科技、奇美材料、隆達電子、可寧衛及新至陞科技等。這次董事會在年中即一次討論通過11家公司申請上市,有別以往年底大清倉的情形,代表IPO熱絡。
證交所昨日董事會總共討論通過11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其中海外企業第一上市2家,分別為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控股;而上櫃轉上市公司1家,為晶睿通訊。本土公司首次申請股票上市則有8家,分別為台通光電、太極能源、達邁科技、圓展科技、奇美材料、隆達電子、可寧衛及新至陞科技等。這次董事會在年中即一次討論通過11家公司申請上市,有別以往年底大清倉的情形,代表IPO熱絡。
證交所明(21)日董事會將核議奇美材等11家新股上市案,創下董事會核議上市案家數最高紀錄,市場解讀總統選舉熱度加溫中,證交所也努力為台股市場添柴火,今年新股上市家數將創近十年來新高。
證交所成立50年來,以往召開董事會核議新股上市案多為二至三家,最高紀錄是六家,但該次董事會是在12月、接近年底前舉行,以加開董事會方式對新股上市案「清倉」。
明天召開的董事會,若以每件上市案的報告時間約5到10分鐘,單是「聽報告」就要花掉一到二個小時,加上對個案討論,明天董事會將是「漫長的一天」。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已將召開時間大幅提前,請董事「提早入席」。
明天證交所董事會將討論的11家新股上市案,分別為新至陞、可寧衛、圓展、奇美材、達邁、台通、太極能源與隆達等八家國內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晶睿上櫃轉上市案;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二家海外企業第一上市案。
11家新股上市案若能通過證交所董事會核議,加上目前已上市的十家新股,及已獲證期局核准的十家,則今年至今總計已有32家「準上市新股」,扣除一家櫃轉市,則和去年全年的31家國內外企業股票初次上市IPO案相當。
去年全年的國內IPO、海外第一上市、TDR第二上市IPO總計31家,今年上半年即將追平去年全年上市家數,下半年每增加一家新股即再創新高,預計全年新股家數至少逾50家,創下近十年新高。
券商指出,證交所董事會一口氣核議11家新股上市案,被解讀在為台灣資本市場背書,這些現象都可解讀未來總統大選的「政策利多」可期。
證交所成立50年來,以往召開董事會核議新股上市案多為二至三家,最高紀錄是六家,但該次董事會是在12月、接近年底前舉行,以加開董事會方式對新股上市案「清倉」。
明天召開的董事會,若以每件上市案的報告時間約5到10分鐘,單是「聽報告」就要花掉一到二個小時,加上對個案討論,明天董事會將是「漫長的一天」。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已將召開時間大幅提前,請董事「提早入席」。
明天證交所董事會將討論的11家新股上市案,分別為新至陞、可寧衛、圓展、奇美材、達邁、台通、太極能源與隆達等八家國內股票初次上市IPO案;晶睿上櫃轉上市案;科納光通、亞洲塑膠再生二家海外企業第一上市案。
11家新股上市案若能通過證交所董事會核議,加上目前已上市的十家新股,及已獲證期局核准的十家,則今年至今總計已有32家「準上市新股」,扣除一家櫃轉市,則和去年全年的31家國內外企業股票初次上市IPO案相當。
去年全年的國內IPO、海外第一上市、TDR第二上市IPO總計31家,今年上半年即將追平去年全年上市家數,下半年每增加一家新股即再創新高,預計全年新股家數至少逾50家,創下近十年新高。
券商指出,證交所董事會一口氣核議11家新股上市案,被解讀在為台灣資本市場背書,這些現象都可解讀未來總統大選的「政策利多」可期。
興櫃市場近來量縮整理,成交量近8億元左右,半導體個股出現棄權賣壓,甚至除權息個股呈現貼權走勢,昨天下午將進入櫃買中心審議會的太極(4934)與友達集團旗下的隆達(3698)則提前演出慶祝行情。
興櫃市場交投冷清已有一段時間,即使已送件申請上市櫃的個股,股價也都沒有任何激情演出,如上週五正達(3149)已送件申請上市,然昨股價只小漲1.47元慶祝,連120元都站不上去,完全不同於今年初市場傳該股要送件時,股價即上漲10元至20元間,當時股價在125元處,但此次確定遞件後,股價反映則相對有限。
IC設計的宜揚(3411)日前該股配發4.6元股票股利,股價卻呈現嚴重貼權走勢,昨股價再度跌幅達4.6%,力守在20元以上,今日將除權的常憶(3408),每股配發3.12元現金,在棄權賣壓下,股價下跌8.45%,股價來到26元,由於投資人對IC後市看法保守,即使是高股利,參與除權後,反而賠了價差,導致近期紛紛出現棄權賣壓。
興櫃市場交投冷清已有一段時間,即使已送件申請上市櫃的個股,股價也都沒有任何激情演出,如上週五正達(3149)已送件申請上市,然昨股價只小漲1.47元慶祝,連120元都站不上去,完全不同於今年初市場傳該股要送件時,股價即上漲10元至20元間,當時股價在125元處,但此次確定遞件後,股價反映則相對有限。
IC設計的宜揚(3411)日前該股配發4.6元股票股利,股價卻呈現嚴重貼權走勢,昨股價再度跌幅達4.6%,力守在20元以上,今日將除權的常憶(3408),每股配發3.12元現金,在棄權賣壓下,股價下跌8.45%,股價來到26元,由於投資人對IC後市看法保守,即使是高股利,參與除權後,反而賠了價差,導致近期紛紛出現棄權賣壓。
證交所昨(30)日通過太極能源(4934)與隆達電子(3698)申請股票初次上市案,但證交所要求兩家公司未來都必須在公開說明書中揭露多項敏感資訊。
懸宕七個月之後,證交所昨日通過太極能源上市案,但太極能源未來要在公開說明書特別記載事項中揭露廣運機械投資太極能源的必要性、合理性等多項較敏感資訊。廣運機械曾在97年向證交所申請股票櫃轉市,而後在同年「自行撤件」。證交所要求太極能源須揭露廣運機械投資該公司的緣由及效益,及二家公司最近三年度及今年第一季交易的主要內容、必要性及合理性。
證交所昨天並審議通過隆達電子股票初次上市案,但隆達未來須在公開說明書特別記載事項中揭露與友達光電財務業務往來情形及獨立性等多項較敏感資訊。
懸宕七個月之後,證交所昨日通過太極能源上市案,但太極能源未來要在公開說明書特別記載事項中揭露廣運機械投資太極能源的必要性、合理性等多項較敏感資訊。廣運機械曾在97年向證交所申請股票櫃轉市,而後在同年「自行撤件」。證交所要求太極能源須揭露廣運機械投資該公司的緣由及效益,及二家公司最近三年度及今年第一季交易的主要內容、必要性及合理性。
證交所昨天並審議通過隆達電子股票初次上市案,但隆達未來須在公開說明書特別記載事項中揭露與友達光電財務業務往來情形及獨立性等多項較敏感資訊。
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下周一將審議太極能源(4934)、隆達電子(3698)二家股票初次上市案。值得注意的是,二家申請上市案都分別懸宕七個月到八個月,才由證交所內部審議後,排入上市審議委員會,創下近幾年來內審最久紀錄。
太極能源及隆達電子二家股票初次上市IPO案,主辦承銷商都為凱基證券。隆達電子是去年9月28日送件,至今已拖延八個月;太極能源則在去年10月13日送件,排入上市審議也逾七個月。都創下近幾年來的內審最長紀錄,證交所內審的一般正常時間為六周即一個半月。
太極能源及隆達電子二家股票初次上市IPO案,主辦承銷商都為凱基證券。隆達電子是去年9月28日送件,至今已拖延八個月;太極能源則在去年10月13日送件,排入上市審議也逾七個月。都創下近幾年來的內審最長紀錄,證交所內審的一般正常時間為六周即一個半月。
台灣資本市場今年充滿「新股新氣象」,預計至少高達50家新股上市,第一季開始就熱鬧滾滾。台灣存託憑證(TDR)部分,將由金衛醫療打頭陣,本月24日以每單位11.2元掛牌上市。
以上市時程來說,國內IPO上市案已獲證期局核准,準備上市的有虹冠、台耀等二家;仍待證交所審查或證期局核准的案件尚有聯勝、廣鎵、台通、太極能、達隆、旺能、海華等七家。
至於海外企業來台第一上市案部分,可望由貿聯拔得頭籌,已在1月14日取得證期局第一上市核准函,為今年第一家獲核准函的第一上市案,已積極準備上市作業中;目前尚待審核或核准函的有台南開曼等三家。另外,已申報第一上市輔導案,則累計高達64家,其中Jinli Group控股為今年第一家申報第一上市案。
至於TDR申請上市案,目前已獲證期局核准函,準備上市的新兵包括晨訊、特步、爾必達、至和等四家;尚待主管機關審查的有中國天、大洋集團、花樣年、OSIM、天工國際、興業銅業、杜康控股等七家。
以上市時程來說,國內IPO上市案已獲證期局核准,準備上市的有虹冠、台耀等二家;仍待證交所審查或證期局核准的案件尚有聯勝、廣鎵、台通、太極能、達隆、旺能、海華等七家。
至於海外企業來台第一上市案部分,可望由貿聯拔得頭籌,已在1月14日取得證期局第一上市核准函,為今年第一家獲核准函的第一上市案,已積極準備上市作業中;目前尚待審核或核准函的有台南開曼等三家。另外,已申報第一上市輔導案,則累計高達64家,其中Jinli Group控股為今年第一家申報第一上市案。
至於TDR申請上市案,目前已獲證期局核准函,準備上市的新兵包括晨訊、特步、爾必達、至和等四家;尚待主管機關審查的有中國天、大洋集團、花樣年、OSIM、天工國際、興業銅業、杜康控股等七家。
廣運集團旗下的廣運(6125)、金運和太極能源(4934)3家公
司1日舉行尾牙,化身為「艦隊指揮官」、四星上將的集團董事
長謝清福相當興奮的表示,2008年所宣示的「333計畫」-3年內
達到3家公司上市櫃、集團營收300億元的目標,都將於今年達成。
謝清福指出,廣運於35年前以5萬元股本成立,當初有如一艘
小舢舨,經過不斷的擴充產品線,目前已經成為一艘「巡航艦」
。從廣運進行簡易分割的金運科技,目前的產品線涵蓋藍光播放
機、視訊電話、GPS組件等,預計今年將掛牌上市;太極能源則
是2007年5月所成立,專攻6吋太陽能多晶電池,去年已經獲准上
市,同樣計畫於今年掛牌。
太極去年底的產能為180MW,全年有效產能為80MW,加上
部分透過委外生產,合計出貨量達110MW。總經理謝明凱說表示
,太極的毛利率約在20%,和一線大廠茂迪、昱晶等水準相當,
而今年產能將擴充至700MW,有效產能超過400MW,相較於去年
大幅成長4倍。
據了解,太極去年度的EPS上看6元,但目前在興櫃的價格約
42-43元,本益比可說偏低。而該公司甫於日前完成每股40元的現
增案、共募集8億元資金。以廣運目前持股太極的比例55.4%、每
股成本約20.8元計算,潛在利益約15億元,可說是廣運的小金雞。
就今年的擴產計畫來看,太極兩岸將新增約520MW的產能,
其中約200MW將放在昆山廠。將出任太極昆山廠總經理的楊大誼
表示,有母公司廣運在設備方面的支援,太極在擴產時的資本支
出可降低不少;至於在料源方面,有了MEMC的長約,因此缺料問
題也不會發生。
楊大誼表示,12月受到歐洲酷寒影響,出貨大幅減少,不過
元月份開始生產線恢復滿載,從今年度的接單來看,也幾乎都以
談妥,全年度訂單能見度相當高。
至於金運科技,為去年7月底以每股20元從廣運簡易分割,目
前正以每股25元對員工和特定人釋股,未來將持續以25-40元價位
對法人進行釋股,計畫3月份公開發行,在7月份完成簡易上櫃。
司1日舉行尾牙,化身為「艦隊指揮官」、四星上將的集團董事
長謝清福相當興奮的表示,2008年所宣示的「333計畫」-3年內
達到3家公司上市櫃、集團營收300億元的目標,都將於今年達成。
謝清福指出,廣運於35年前以5萬元股本成立,當初有如一艘
小舢舨,經過不斷的擴充產品線,目前已經成為一艘「巡航艦」
。從廣運進行簡易分割的金運科技,目前的產品線涵蓋藍光播放
機、視訊電話、GPS組件等,預計今年將掛牌上市;太極能源則
是2007年5月所成立,專攻6吋太陽能多晶電池,去年已經獲准上
市,同樣計畫於今年掛牌。
太極去年底的產能為180MW,全年有效產能為80MW,加上
部分透過委外生產,合計出貨量達110MW。總經理謝明凱說表示
,太極的毛利率約在20%,和一線大廠茂迪、昱晶等水準相當,
而今年產能將擴充至700MW,有效產能超過400MW,相較於去年
大幅成長4倍。
據了解,太極去年度的EPS上看6元,但目前在興櫃的價格約
42-43元,本益比可說偏低。而該公司甫於日前完成每股40元的現
增案、共募集8億元資金。以廣運目前持股太極的比例55.4%、每
股成本約20.8元計算,潛在利益約15億元,可說是廣運的小金雞。
就今年的擴產計畫來看,太極兩岸將新增約520MW的產能,
其中約200MW將放在昆山廠。將出任太極昆山廠總經理的楊大誼
表示,有母公司廣運在設備方面的支援,太極在擴產時的資本支
出可降低不少;至於在料源方面,有了MEMC的長約,因此缺料問
題也不會發生。
楊大誼表示,12月受到歐洲酷寒影響,出貨大幅減少,不過
元月份開始生產線恢復滿載,從今年度的接單來看,也幾乎都以
談妥,全年度訂單能見度相當高。
至於金運科技,為去年7月底以每股20元從廣運簡易分割,目
前正以每股25元對員工和特定人釋股,未來將持續以25-40元價位
對法人進行釋股,計畫3月份公開發行,在7月份完成簡易上櫃。
廣運旗下太陽能廠太極目前產能為80百萬瓦(MWp),由於接單情
況良好,部分必須透過委外生產,所以,2010年的產出約達到
110MWp,全年毛利率約在20%,已與一線大廠包括茂迪、昱晶等
水準相當。
2011年底預估兩岸太陽能電池總年產能將達到700MWp,其中,
上半年有效產能達150MWp,約400MWp產能將在第2季完成;另
外,大陸昆山廠廠房已建置好的昆山廠將在7月完成產能架設並
投產200MWp,而台灣包括1廠及2廠分別為300MWp及200MWp。
產出約在450MWp。
太極能源以生產6吋高效能多晶太陽能電池,2010年3月興櫃掛牌
、8月獲行政院頒發「創造就業貢獻獎」、9月取得工業局「科技
事業申請發行上市」資格、10月申請上市,預估2011年第1季未
、第2季初可上市。
況良好,部分必須透過委外生產,所以,2010年的產出約達到
110MWp,全年毛利率約在20%,已與一線大廠包括茂迪、昱晶等
水準相當。
2011年底預估兩岸太陽能電池總年產能將達到700MWp,其中,
上半年有效產能達150MWp,約400MWp產能將在第2季完成;另
外,大陸昆山廠廠房已建置好的昆山廠將在7月完成產能架設並
投產200MWp,而台灣包括1廠及2廠分別為300MWp及200MWp。
產出約在450MWp。
太極能源以生產6吋高效能多晶太陽能電池,2010年3月興櫃掛牌
、8月獲行政院頒發「創造就業貢獻獎」、9月取得工業局「科技
事業申請發行上市」資格、10月申請上市,預估2011年第1季未
、第2季初可上市。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