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業投資控股(上)公司新聞
承業生醫(4164)本周三才新股風光上市,但已因背書保證餘額占財報淨值高達204.84%,被證交所財務重點專區列為指標7的「紅色註記」,提醒投資人注意背書保證風險。
證交所財務重點專區指標7為,最近月份背書保證餘額占最近期財務報告淨值比率逾150%,以紅色註記,藉以提醒投資人注意其背書保證風險性。承業甫新股上市,即以204.84%的比例,被列「紅色註記」。
目前新股上市公司中,台商海外企業來台第一上市,在財務風險專區指標6及指標7被列「紅色註記」的家數比重頗多。包括F-永冠(1589)、F-TPK宸鴻(3673)、F-大洋(5907)、F-龍燈(4141)等,都因資金貸與他人餘額占財報淨值逾30%,被列為指標6紅色註記;F-慧洋則被列為指標7紅色註記。
證交所財務重點專區指標7為,最近月份背書保證餘額占最近期財務報告淨值比率逾150%,以紅色註記,藉以提醒投資人注意其背書保證風險性。承業甫新股上市,即以204.84%的比例,被列「紅色註記」。
目前新股上市公司中,台商海外企業來台第一上市,在財務風險專區指標6及指標7被列「紅色註記」的家數比重頗多。包括F-永冠(1589)、F-TPK宸鴻(3673)、F-大洋(5907)、F-龍燈(4141)等,都因資金貸與他人餘額占財報淨值逾30%,被列為指標6紅色註記;F-慧洋則被列為指標7紅色註記。
承業醫(4164)挾生醫股價夯的熱潮,昨(24)日掛牌上市以144 元收盤,漲幅高達84.62%,以目前股本12億元計算,市值衝破170億元,單日更大爆16,373張成交量能,單日運轉率高達13.64%,改寫生醫股首日掛牌周轉率紀錄。
以78元轉上市的承業,這次承銷張數6,300張,昨天的爆量飆漲,法人認為是成功換手,而吸引買盤的搶進,主要是該公司布局的中國市場成長動能啟動,加上新代理質子治療機營運看好。成立於2009年的承業生醫控股,旗下營運主體久和醫療儀器成立至今則超過30年。承業董事長李沛霖指出,目前已取得Elekta華南5省放射腫瘤直線加速器設備總代理銷售,另外也拿到大中華區瑞士Swissray數位X-ray ,及日本Yoshida大中華區牙科治療設備獨家代理,明年起營收貢獻起飛。
至於新代理比利時質子治療系統,以國內質子治療設備需求至少有 6∼10台,商機高達150億元,明年在手訂單已超過50億元,估每年獲利都有2位數成長。
以78元轉上市的承業,這次承銷張數6,300張,昨天的爆量飆漲,法人認為是成功換手,而吸引買盤的搶進,主要是該公司布局的中國市場成長動能啟動,加上新代理質子治療機營運看好。成立於2009年的承業生醫控股,旗下營運主體久和醫療儀器成立至今則超過30年。承業董事長李沛霖指出,目前已取得Elekta華南5省放射腫瘤直線加速器設備總代理銷售,另外也拿到大中華區瑞士Swissray數位X-ray ,及日本Yoshida大中華區牙科治療設備獨家代理,明年起營收貢獻起飛。
至於新代理比利時質子治療系統,以國內質子治療設備需求至少有 6∼10台,商機高達150億元,明年在手訂單已超過50億元,估每年獲利都有2位數成長。
生技新兵承業昨(24)掛牌上市,漲幅高達86%,加上昨日基亞在法說會上樂觀看待未來營運,生技族群利多匯集。但分析師則認為,短線生技類股漲高,需提防股價回檔賣壓。
基亞近期漲幅超過1倍,但檢視其財報,連幾季營業利益均呈現負數,近3年每股盈餘也是負值,在政府釋放政策利多及特定人買盤介入,漲幅相當高,股價與獲利脫鉤。福邦證券分析師陳唯泰說,長期雖然看好生技產業,但此時介入生技類股不是買進的時間點。
?亞證券副總王兆立說,回歸檢視這些漲多的公司,每股獲利都不是很優秀,雖然生技醫療業在美、中、台政府積極推動下,趨勢絕對是對的,但不一定每家公司競爭力夠,目前需提防題材反應完畢,在財報公布前後,股價回檔壓力。
基亞近期漲幅超過1倍,但檢視其財報,連幾季營業利益均呈現負數,近3年每股盈餘也是負值,在政府釋放政策利多及特定人買盤介入,漲幅相當高,股價與獲利脫鉤。福邦證券分析師陳唯泰說,長期雖然看好生技產業,但此時介入生技類股不是買進的時間點。
?亞證券副總王兆立說,回歸檢視這些漲多的公司,每股獲利都不是很優秀,雖然生技醫療業在美、中、台政府積極推動下,趨勢絕對是對的,但不一定每家公司競爭力夠,目前需提防題材反應完畢,在財報公布前後,股價回檔壓力。
承業生醫(4164)今(24)日以78元掛牌上市,成為今年上市生技股中承銷價最高公司。市場預期,承業今年表現將持續成長,每股稅後純益將可望挑戰6元,上市後若無意外出現蜜月期,將可為年底前的鐿鈦等4家準掛牌生技股吃下定心丸。
承業是老牌腫瘤醫學設備代理商,公司成立於民國66年,主要代理高階影像、腫瘤放射、牙科等設備,目前資本額10.81億元,近年每股稅後純益約4至5元;該公司今日將以78元掛牌上市,為今年上市生技股中最高價,就今年掛牌的生醫族群中,僅次於新藥公司智擎的86元掛牌價。
承業昨日上市前蜜月期已開跑,興櫃參考成交價128元,上漲4.79元。承業近年除了布局大陸、東南亞等新興國家外,在國內近日也攜手彰化基督教醫院,與比利時IBA合作共同建置質子治療系統,而這項大型設備將於明年初動工,2014年完工。
此外,承業為加速發展自有品牌高階醫材,已經完成併購瑞士影像器材大廠Swissray,總價金約15億元;而近期又獲新加坡政府基金(GIC)投資挹注,可謂好事連莊。
據悉,該併購案承業董事長李沛霖個人出資75%,承業幾位董事出資25%,明年將規劃Swissray回台掛牌,並協助台灣廠商專攻高階影像醫材。
此外,今年經濟部技術處、工研院生醫所共同指導,承業生醫、台達電、友達、奇美等共同成立「數位X光產業聯盟」,李沛霖擔任會長,透過Swissray的技術輔導與認證,共同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承業說,明年可望結合Swissray在台設廠,目前規劃由台達電供應「高壓發生器」,友達、奇美則負責「影像接收系統」,共同發展高階醫療影像設備。
承業是老牌腫瘤醫學設備代理商,公司成立於民國66年,主要代理高階影像、腫瘤放射、牙科等設備,目前資本額10.81億元,近年每股稅後純益約4至5元;該公司今日將以78元掛牌上市,為今年上市生技股中最高價,就今年掛牌的生醫族群中,僅次於新藥公司智擎的86元掛牌價。
承業昨日上市前蜜月期已開跑,興櫃參考成交價128元,上漲4.79元。承業近年除了布局大陸、東南亞等新興國家外,在國內近日也攜手彰化基督教醫院,與比利時IBA合作共同建置質子治療系統,而這項大型設備將於明年初動工,2014年完工。
此外,承業為加速發展自有品牌高階醫材,已經完成併購瑞士影像器材大廠Swissray,總價金約15億元;而近期又獲新加坡政府基金(GIC)投資挹注,可謂好事連莊。
據悉,該併購案承業董事長李沛霖個人出資75%,承業幾位董事出資25%,明年將規劃Swissray回台掛牌,並協助台灣廠商專攻高階影像醫材。
此外,今年經濟部技術處、工研院生醫所共同指導,承業生醫、台達電、友達、奇美等共同成立「數位X光產業聯盟」,李沛霖擔任會長,透過Swissray的技術輔導與認證,共同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承業說,明年可望結合Swissray在台設廠,目前規劃由台達電供應「高壓發生器」,友達、奇美則負責「影像接收系統」,共同發展高階醫療影像設備。
近期生技股熱門,興櫃生技股截至昨(18)日為止共有37家,僅次於光電產業為第2大族群;元富證券主管表示,近年來生技股在資本市場發燒,加上本益比高,預期今年底前還有5家生醫公司將掛牌上市櫃。
元富證券表示,興櫃股生技族群中,最快要上市的公司,是10月下旬上市的承業生醫,此外鐿鈦科技也將在11月中旬上櫃,另外,今年底前仍有3家興櫃公司將以生技族群掛牌,分別為台灣微脂體、台灣醣聯及F-合富,在台股量縮階段,更顯出交易市場的生技熱。法人指出,近期因為生技股夯,加上獲利搶眼的隱形眼鏡族群精華光、F-金可等公司股價都站上三、四百元,更讓市場熱度發燒。
元富證券表示,興櫃股生技族群中,最快要上市的公司,是10月下旬上市的承業生醫,此外鐿鈦科技也將在11月中旬上櫃,另外,今年底前仍有3家興櫃公司將以生技族群掛牌,分別為台灣微脂體、台灣醣聯及F-合富,在台股量縮階段,更顯出交易市場的生技熱。法人指出,近期因為生技股夯,加上獲利搶眼的隱形眼鏡族群精華光、F-金可等公司股價都站上三、四百元,更讓市場熱度發燒。
高階醫材代理商承業生醫(4164)昨(17)日掛牌上市完成定價,將在10月24日以每股78元掛牌上市,目前承業申購超額近170倍,近期將依規定提高申購張數,預估中簽率約當3.54%。
承業為國內老牌醫材代理商,獲利穩定良好,近期宣布與彰化基督教醫院、比利時IBA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引進先進質子治療系統。承業昨日興櫃價格收117.88元,下跌0.47元。
主辦券商元大寶來證券表示,由於承業生醫營運及獲利表現良好,去年每股稅後純益為5.44元,經參考其營收成長、獲利能力與市場情況,將以承銷價78元掛牌上市。
承業為國內老牌醫材代理商,獲利穩定良好,近期宣布與彰化基督教醫院、比利時IBA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引進先進質子治療系統。承業昨日興櫃價格收117.88元,下跌0.47元。
主辦券商元大寶來證券表示,由於承業生醫營運及獲利表現良好,去年每股稅後純益為5.44元,經參考其營收成長、獲利能力與市場情況,將以承銷價78元掛牌上市。
整合型訊號連接器廠湧德(3689)訂於今(18)日以每股50元掛牌上櫃,由於興櫃均價約在67.5元,加上法人評估今年EPS可連續第3年超過6元大關,也讓外界樂觀看待蜜月行情表現。
董事長陳伯榕表示,已有把握在明年拿下歐、美新客戶訂單,另外在遊戲機領域也將有斬獲,預期明年的業績成長幅度可突破10%。
因證所稅即將從明年起正式上路,而IPO新股掛牌又首當其衝,因此近期不少個股加速掛牌進度,今日除了湧德之外,還有鞋類股的F -鈺齊,下週三則有生技股承業生,11月初有影音股東科掛牌。
湧德下半年業績成長強勁,7、8、9月份的營收寫下「連3個月創歷史新高」的佳績,單季營收10.43億元、季增率為6%。不過,受到近期新台幣匯率急升影響,獲利略有侵蝕,但仍與第2季持平。
從連接器廠的半年報來看,湧德的EPS3.26元足以排進前3名,由於第3季為傳統旺季,第4季雖有季節性衰退,但幅度不會太大,法人評估全年就算以增資後股本來看,EPS還可連續第3年保持在6元以上水準。
陳伯榕指出,目前已經可以掌握到明年將有歐、美的網通新客戶加入,而且在遊戲機領域也會有所斬獲,因此就算明年度全球景氣仍無太大起色,目前看來業績的成長率仍有10%以上。據指出,湧德積極爭取的遊戲機客戶,應為微軟的新一代Xbox遊戲機。
陳伯榕強調,若從營收貢獻度來看,明年還是以網通的成長最大,該公司目前的10G產品已開始出貨,供應給雲端伺服器廠,明年10G的出貨量可望突破200萬顆,而未來隨著雲端起飛,10G將成為主力產品。
湧德目前在整合型訊號連接器的全球市占率約在7%水準,競爭對手主要是國際大廠,陳伯榕期許,明年度的全球市佔率就可拉高到「兩位數」水準。而湧德最大的競爭力,在於相當高的自動化比例,以及從繞線開始就有的垂直整合能力。
董事長陳伯榕表示,已有把握在明年拿下歐、美新客戶訂單,另外在遊戲機領域也將有斬獲,預期明年的業績成長幅度可突破10%。
因證所稅即將從明年起正式上路,而IPO新股掛牌又首當其衝,因此近期不少個股加速掛牌進度,今日除了湧德之外,還有鞋類股的F -鈺齊,下週三則有生技股承業生,11月初有影音股東科掛牌。
湧德下半年業績成長強勁,7、8、9月份的營收寫下「連3個月創歷史新高」的佳績,單季營收10.43億元、季增率為6%。不過,受到近期新台幣匯率急升影響,獲利略有侵蝕,但仍與第2季持平。
從連接器廠的半年報來看,湧德的EPS3.26元足以排進前3名,由於第3季為傳統旺季,第4季雖有季節性衰退,但幅度不會太大,法人評估全年就算以增資後股本來看,EPS還可連續第3年保持在6元以上水準。
陳伯榕指出,目前已經可以掌握到明年將有歐、美的網通新客戶加入,而且在遊戲機領域也會有所斬獲,因此就算明年度全球景氣仍無太大起色,目前看來業績的成長率仍有10%以上。據指出,湧德積極爭取的遊戲機客戶,應為微軟的新一代Xbox遊戲機。
陳伯榕強調,若從營收貢獻度來看,明年還是以網通的成長最大,該公司目前的10G產品已開始出貨,供應給雲端伺服器廠,明年10G的出貨量可望突破200萬顆,而未來隨著雲端起飛,10G將成為主力產品。
湧德目前在整合型訊號連接器的全球市占率約在7%水準,競爭對手主要是國際大廠,陳伯榕期許,明年度的全球市佔率就可拉高到「兩位數」水準。而湧德最大的競爭力,在於相當高的自動化比例,以及從繞線開始就有的垂直整合能力。
承業生醫(4164)預計24日以78元承銷價上市,該公司在營運耀眼,且未來幾年都可續保高成長力道中,掀起申購熱潮,超額申購高達1 69.62倍,中籤率3.54%。
營運表現搶眼的承業,近日才攜手彰化基督教醫院,與比利時IBA 合作共同建置質子治療系統。
承業表示,國內質子治療設備的需求至少有6∼10台,一套設備工程金額約12∼15億元新台幣,相對傳統的放射腫瘤設備7,200萬∼1. 3億元,單一儀器設備建置金額超出10倍左右,商機高達150億元;因安裝時間超過1年,未來將挹注承業的營收與獲利表現。
承業董事長李沛霖表示,該項代理為國內首創,預計明年初動工建置設備,2014年完工,期間陸續採分段認列,目前還有其他醫院在洽談,預計有2-3家可望陸續敲定,以一台12億元計算,明年訂單金額將達50億元以上。
質子治療(Proton Therapy)具有出眾的劑量(DOSE)分佈,屬癌症放射治療的一種,在進入身體定點才釋放能量,如同深水炸彈,能治療深部腫瘤,引發的組織損傷卻比放射治療低很多,不會造成人體正常組織的傷害。
據了解,國內目前積極引進質子治療計劃,除承業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捐贈150億元台灣大學籌設癌症中心及質子治療。
營運表現搶眼的承業,近日才攜手彰化基督教醫院,與比利時IBA 合作共同建置質子治療系統。
承業表示,國內質子治療設備的需求至少有6∼10台,一套設備工程金額約12∼15億元新台幣,相對傳統的放射腫瘤設備7,200萬∼1. 3億元,單一儀器設備建置金額超出10倍左右,商機高達150億元;因安裝時間超過1年,未來將挹注承業的營收與獲利表現。
承業董事長李沛霖表示,該項代理為國內首創,預計明年初動工建置設備,2014年完工,期間陸續採分段認列,目前還有其他醫院在洽談,預計有2-3家可望陸續敲定,以一台12億元計算,明年訂單金額將達50億元以上。
質子治療(Proton Therapy)具有出眾的劑量(DOSE)分佈,屬癌症放射治療的一種,在進入身體定點才釋放能量,如同深水炸彈,能治療深部腫瘤,引發的組織損傷卻比放射治療低很多,不會造成人體正常組織的傷害。
據了解,國內目前積極引進質子治療計劃,除承業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捐贈150億元台灣大學籌設癌症中心及質子治療。
生醫族群在獲利了結賣壓中,昨日上市股重挫2.87%、上櫃下跌2 .76%,同步在集中和店頭市場高居類股跌幅排行冠軍。不過,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表示,政策做多,資金潮湧入,加上不斷有新藥和醫材公司前仆後繼,因此,生技股死不了。
陳俊宏表示,生技族群昨日的回檔很正常,預計修正幅度不會太大,實際上,不僅政府政策偏多,生醫公司的營運模式也逐漸成熟,除了有智擎、醣聯、太景等公司授權外,浩鼎也拿回主導權,加上還有很多高獲利公司,而國際大環境醫改政策有利,又加入PIC/S會員國,整體來看,產業相當蓬勃,題材也豐富,因此,主流氣勢不變。
另外,由於第四季還有承業、鐿鈦、台微體、醣聯、合富陸續上市、櫃,浩鼎登錄興櫃,都有機會吸引資金關注。
第一金投顧專業經理宋豪麟表示,生醫族群已吸引資金進駐,目前上市生醫類交易量的比重已占集中市場約2%,而店頭市場的生醫族群的成交量更高達15%,這是過去從未發生過的現象,顯見生醫類股已是人氣指標,目前電子、金融業前景不佳,傳產業在油電雙漲和全球景氣保守中,也難樂觀,因此,生醫類會吸睛。
由於獲利了結賣壓浮現,成為空頭摜殺目標的生醫類股,昨日在基亞跌停鎖死後,引爆賣壓,包括進階、天良、健亞、晶宇、創源、( (又又))美、豪展、基因等個股跌停,智擎、康樂、康聯、濟生、國光也逼近跌停。宋豪麟表示,第四季是生醫旺季,過去股價都會有表現,今年因政策發酵,提前拉抬,但在盤面欠缺主流類股下,生醫族群在回檔整理後仍可當家。
陳俊宏表示,生技族群昨日的回檔很正常,預計修正幅度不會太大,實際上,不僅政府政策偏多,生醫公司的營運模式也逐漸成熟,除了有智擎、醣聯、太景等公司授權外,浩鼎也拿回主導權,加上還有很多高獲利公司,而國際大環境醫改政策有利,又加入PIC/S會員國,整體來看,產業相當蓬勃,題材也豐富,因此,主流氣勢不變。
另外,由於第四季還有承業、鐿鈦、台微體、醣聯、合富陸續上市、櫃,浩鼎登錄興櫃,都有機會吸引資金關注。
第一金投顧專業經理宋豪麟表示,生醫族群已吸引資金進駐,目前上市生醫類交易量的比重已占集中市場約2%,而店頭市場的生醫族群的成交量更高達15%,這是過去從未發生過的現象,顯見生醫類股已是人氣指標,目前電子、金融業前景不佳,傳產業在油電雙漲和全球景氣保守中,也難樂觀,因此,生醫類會吸睛。
由於獲利了結賣壓浮現,成為空頭摜殺目標的生醫類股,昨日在基亞跌停鎖死後,引爆賣壓,包括進階、天良、健亞、晶宇、創源、( (又又))美、豪展、基因等個股跌停,智擎、康樂、康聯、濟生、國光也逼近跌停。宋豪麟表示,第四季是生醫旺季,過去股價都會有表現,今年因政策發酵,提前拉抬,但在盤面欠缺主流類股下,生醫族群在回檔整理後仍可當家。
距離年底只剩二個半月,在前三季新股上市櫃進度落後下,除了證交所、櫃買中心積極追趕業績,各承銷商也進入最後加速衝刺階段,導致近期新上市櫃股掛牌掀高潮。元大寶來證急起直追,而今年致力經營生技業新股IPO、目前以8件位居領先的元富證,也希望衝到二位數,以確保領先地位。
前三季僅二件IPO承銷案掛牌的元大寶來,在第四季拔得頭籌,主辦承銷的致伸科已於5日掛牌交易,另外輔導承銷之湧德電子、承業生醫、F-鈺齊均已進行承銷作業,近期內可望上市櫃;F-東控上周五舉行法說會,預計11月5日掛牌第一上市,佳凌已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上市函,這些新上市櫃股,將促使元大寶來第四季IPO承銷件數急起直追,全年有機會坐二望一。
元富證目前以8家新股上櫃,暫居今年承銷龍頭,目前也有一家櫃轉市的工信工程,可望近期內掛牌交易,全年目標上看二位數的至少 10件,以確保領先地位不被超越。
由於第二季起受國際景氣轉壞,加上國內復徵證所稅議題干擾,嚴重影響新股上市櫃進度,導致今年迄今僅11家新上市公司掛牌交易,遠較去年46家檔新股上市落後甚多;新上櫃公司也只有25家,不到去年51家的一半。
證交所、OTC和各承銷商為了衝刺業績,第四季新上市、櫃預計將大為增加,證交所粗估單季約會有13家新上市股掛牌交易;OTC新上櫃股估計將多於新上市家數,上看20家。
前三季僅二件IPO承銷案掛牌的元大寶來,在第四季拔得頭籌,主辦承銷的致伸科已於5日掛牌交易,另外輔導承銷之湧德電子、承業生醫、F-鈺齊均已進行承銷作業,近期內可望上市櫃;F-東控上周五舉行法說會,預計11月5日掛牌第一上市,佳凌已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上市函,這些新上市櫃股,將促使元大寶來第四季IPO承銷件數急起直追,全年有機會坐二望一。
元富證目前以8家新股上櫃,暫居今年承銷龍頭,目前也有一家櫃轉市的工信工程,可望近期內掛牌交易,全年目標上看二位數的至少 10件,以確保領先地位不被超越。
由於第二季起受國際景氣轉壞,加上國內復徵證所稅議題干擾,嚴重影響新股上市櫃進度,導致今年迄今僅11家新上市公司掛牌交易,遠較去年46家檔新股上市落後甚多;新上櫃公司也只有25家,不到去年51家的一半。
證交所、OTC和各承銷商為了衝刺業績,第四季新上市、櫃預計將大為增加,證交所粗估單季約會有13家新上市股掛牌交易;OTC新上櫃股估計將多於新上市家數,上看20家。
承業生醫(4164)預計15日與比利時質子治療設備廠IBA及國內醫療院所簽訂三方合約,搶攻國內150億元商機。董事長李沛霖表示,由於持續增加新產品線,未來幾年每年仍可維持兩位數的獲利成長。
預計24日上市的承業生醫,原本預估的承銷價約72元,但在法人圈預估該公司今年每股稅後盈餘仍有達5元實力,且目前興櫃價格高達 110.5元,預估詢圈價將由80元起跳。
李沛霖表示,質子治療設備是先進國家的醫療趨勢,之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即宣佈投資台大150億元,投入質子治療領域,顯示國內醫療已朝向質子治療方向,就初步統計,國內質子治療設備的需求至少有6-10台,以一套設備工程金額約約12-15億元來看,商機高達150億元,由於質子治療設備安裝時間預估超過一年,因此,未來幾年承業 都還可持續高成長力道。
承業目前最受矚目的是未來將積極搶攻大陸市場,除成立廣州九和外,也成立北京九和子公司,延攬前中國GE放射腫瘤銷售總監就任北京公司總經理,由於台灣及大陸癌症占死亡人口比率分別為28%及2 6%,為第一大死因死因,腫瘤放射治療占比僅3成,相對歐美7成,有很大成長空間。
李沛霖表示,承業已打入華南區首家醫院,預期完成驗收後,明年開始會有營收貢獻,另也已取得大中華區瑞士Swissray數位X-ray及日本Yoshida大中華區牙科治療設備獨家代理,明年將是大陸佈局的起飛元年。
預計24日上市的承業生醫,原本預估的承銷價約72元,但在法人圈預估該公司今年每股稅後盈餘仍有達5元實力,且目前興櫃價格高達 110.5元,預估詢圈價將由80元起跳。
李沛霖表示,質子治療設備是先進國家的醫療趨勢,之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即宣佈投資台大150億元,投入質子治療領域,顯示國內醫療已朝向質子治療方向,就初步統計,國內質子治療設備的需求至少有6-10台,以一套設備工程金額約約12-15億元來看,商機高達150億元,由於質子治療設備安裝時間預估超過一年,因此,未來幾年承業 都還可持續高成長力道。
承業目前最受矚目的是未來將積極搶攻大陸市場,除成立廣州九和外,也成立北京九和子公司,延攬前中國GE放射腫瘤銷售總監就任北京公司總經理,由於台灣及大陸癌症占死亡人口比率分別為28%及2 6%,為第一大死因死因,腫瘤放射治療占比僅3成,相對歐美7成,有很大成長空間。
李沛霖表示,承業已打入華南區首家醫院,預期完成驗收後,明年開始會有營收貢獻,另也已取得大中華區瑞士Swissray數位X-ray及日本Yoshida大中華區牙科治療設備獨家代理,明年將是大陸佈局的起飛元年。
高獲利醫材股再添生力軍!承業生醫(4164)預計10月24日掛牌上市,法人估其承銷價約72元,今年EPS有5元實力。董事長李沛霖說,在持續增加新產品線下,未來幾年每年仍可維持兩位數的獲利成長。
李沛霖表示,由於醫院設備認列時間點緣故,往年上、下半年營收比重約落在3:7,該集團目前除代理歐美醫療設備大廠如Elekta、T omoTherapy、Philips、Bausch & Lomb、Leica及Yoshida等產品外,近日將與比利時質子治療設備廠IBA及國內指標醫療院所簽訂三方合約,挹注新的營收成長來源。
承業生醫營運以放射腫瘤、神經科學、牙科及眼科儀器設備銷售、租賃及維修保養服務為主。上半年合併營收8.38億元,因認列火災損失4,560萬元,稅後盈餘降至1.4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38元。
承業副總李明倫指出,台灣及中國癌症占死亡人口比率分別為28%及26%,皆為首大死因,腫瘤放射治療占比介於30∼40%,相對於西方70%左右,還有不小成長空間。而目前中國大陸每百萬人擁有放射線治療設備僅1.1套,台灣約6套,相對於美國的11.9套,潛在市場仍大,預期未來幾年台灣放射腫瘤設備安裝將超過150台,中國大陸則將超過6,500台。
目前承業也積極搶進大中華區市場,今年取得Elekta華南五省放射腫瘤直線加速器設備總代理銷售,由於去年12月西門子退出直線加速器生產後,Elekta已成為是全球「唯二」的放射腫瘤品牌。
李沛霖表示,由於醫院設備認列時間點緣故,往年上、下半年營收比重約落在3:7,該集團目前除代理歐美醫療設備大廠如Elekta、T omoTherapy、Philips、Bausch & Lomb、Leica及Yoshida等產品外,近日將與比利時質子治療設備廠IBA及國內指標醫療院所簽訂三方合約,挹注新的營收成長來源。
承業生醫營運以放射腫瘤、神經科學、牙科及眼科儀器設備銷售、租賃及維修保養服務為主。上半年合併營收8.38億元,因認列火災損失4,560萬元,稅後盈餘降至1.4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38元。
承業副總李明倫指出,台灣及中國癌症占死亡人口比率分別為28%及26%,皆為首大死因,腫瘤放射治療占比介於30∼40%,相對於西方70%左右,還有不小成長空間。而目前中國大陸每百萬人擁有放射線治療設備僅1.1套,台灣約6套,相對於美國的11.9套,潛在市場仍大,預期未來幾年台灣放射腫瘤設備安裝將超過150台,中國大陸則將超過6,500台。
目前承業也積極搶進大中華區市場,今年取得Elekta華南五省放射腫瘤直線加速器設備總代理銷售,由於去年12月西門子退出直線加速器生產後,Elekta已成為是全球「唯二」的放射腫瘤品牌。
承業生醫(4164)昨(3)日表示,公司預計10月24日掛牌上市,法人估承銷價格為80元,今年營運看好,營收可望達26億元,年成長率至少三成,獲利同步看好。
承業為國內老牌高階醫材代理商,深耕醫材服務領域超過30年,目前在台放射腫瘤治療設備市占率超過七成,是該領域龍頭廠商;該公司昨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由該公司董事長李沛霖親自主持,掛牌股本約12億元。
承業昨日在興櫃市場下跌3.79元,收102元。
承業生醫為專業醫療設備服務、供應商,主要透過控股平台的營運模式,旗下控有19家轉投資公司,從事放射腫瘤、神經科學、影像醫學、核子醫學、眼科及牙科等儀器設備的銷售、租賃及維修保養業務。
目前,承業已經代理歐美醫療設備大廠如Elekta、TomoTheray、Philips、Bausch & Lomb、Leica及Yoshida等醫療設備。近年,承業也積極跨足眼科、牙科、影像醫學及核子醫學,繼續複製成功營運模式。
承業生醫董事長李沛霖表示,去年底以來陸續取得Elekta大陸華南五省及Swissray和Yoshida大中華區經銷代理權,並開拓大陸市場;近期繼續擴充產品線和市場,法人估承業今年營收上看26億,年增約三成,而稅後純益也將有一成的成長幅度。
承業為國內老牌高階醫材代理商,深耕醫材服務領域超過30年,目前在台放射腫瘤治療設備市占率超過七成,是該領域龍頭廠商;該公司昨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由該公司董事長李沛霖親自主持,掛牌股本約12億元。
承業昨日在興櫃市場下跌3.79元,收102元。
承業生醫為專業醫療設備服務、供應商,主要透過控股平台的營運模式,旗下控有19家轉投資公司,從事放射腫瘤、神經科學、影像醫學、核子醫學、眼科及牙科等儀器設備的銷售、租賃及維修保養業務。
目前,承業已經代理歐美醫療設備大廠如Elekta、TomoTheray、Philips、Bausch & Lomb、Leica及Yoshida等醫療設備。近年,承業也積極跨足眼科、牙科、影像醫學及核子醫學,繼續複製成功營運模式。
承業生醫董事長李沛霖表示,去年底以來陸續取得Elekta大陸華南五省及Swissray和Yoshida大中華區經銷代理權,並開拓大陸市場;近期繼續擴充產品線和市場,法人估承業今年營收上看26億,年增約三成,而稅後純益也將有一成的成長幅度。
承業生醫(4164)在兩岸布建放射腫瘤等設備深具潛力下,吸引新加坡政府基金(GIC)入股,而該公司也乘勝追擊,預計10月下旬轉掛牌上市,由於法人推估該公司今年每股稅後盈餘仍有達5元實力,也使該股有機會成醫材股領軍指標。
預計於10月3日召開上市前法說會的承業,上半年集團合併營收約 8.3億元,年增10%以上,不過,由於認列倉庫火災損失4,500萬元,導致稅後盈餘僅1.49億元,年衰退9.7%,每股稅後盈餘1.38元,不過,因於該公司有承保火險,第四季理賠損失可望入帳,也使今年獲利依舊樂觀,仍可延續成長軌道。
承業主要營運是以放射腫瘤、眼科及牙科等儀器設備的代理銷售為主,是國內放射腫瘤設備代理的龍頭;由於其產品線已打進大中華區市場,因此,月前已吸引擁有千億美元資產的GIC入股,每股入股價在80元以上,持有約4%股權,而承業21日興櫃價格是95元。
董事長李沛霖表示,承業繼去年年底取得瑞典腫瘤放射治療國際大廠Elekta在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及海南等華南五省的經銷代理權;及今年2月取得瑞士商Swissray放射影像醫學設備大中華區的獨家銷售代理權後,5月又取得日商Yoshida大中華區牙科設備獨家代理,未來將逐步開拓大陸市場,藉由取得中國大陸地區放射腫瘤設備經銷代理權擴張其事業版圖。
法人表示,下半年是承業機台驗收的旺季,以該集團往年上半年營收占全年比重多低於四成,今年下半年的成長動能還是比較強勁,預估全年集團營收有機會挑戰22億元,年增率力拼二成,而在進入旺季及理賠金入帳下,獲利也會相當出色。
預計於10月3日召開上市前法說會的承業,上半年集團合併營收約 8.3億元,年增10%以上,不過,由於認列倉庫火災損失4,500萬元,導致稅後盈餘僅1.49億元,年衰退9.7%,每股稅後盈餘1.38元,不過,因於該公司有承保火險,第四季理賠損失可望入帳,也使今年獲利依舊樂觀,仍可延續成長軌道。
承業主要營運是以放射腫瘤、眼科及牙科等儀器設備的代理銷售為主,是國內放射腫瘤設備代理的龍頭;由於其產品線已打進大中華區市場,因此,月前已吸引擁有千億美元資產的GIC入股,每股入股價在80元以上,持有約4%股權,而承業21日興櫃價格是95元。
董事長李沛霖表示,承業繼去年年底取得瑞典腫瘤放射治療國際大廠Elekta在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及海南等華南五省的經銷代理權;及今年2月取得瑞士商Swissray放射影像醫學設備大中華區的獨家銷售代理權後,5月又取得日商Yoshida大中華區牙科設備獨家代理,未來將逐步開拓大陸市場,藉由取得中國大陸地區放射腫瘤設備經銷代理權擴張其事業版圖。
法人表示,下半年是承業機台驗收的旺季,以該集團往年上半年營收占全年比重多低於四成,今年下半年的成長動能還是比較強勁,預估全年集團營收有機會挑戰22億元,年增率力拼二成,而在進入旺季及理賠金入帳下,獲利也會相當出色。
生醫公司再掀掛牌熱!承業、智擎、創源和因華等公司將分別在上市、上櫃和興櫃股爭鋒下,不僅可望掀起族群比價空間,過去母公司僅能提列轉投損益情況,目前更因有掛牌行情推波業外獲利水漲船高。
就初步統計,搶在年底搶登資本市場熱潮的,目前以智擎和創源打前鋒。
智擎上櫃價格約85元,創源則暫定33元,而緊隨在後的因華初估會落在25-30元間,承業控股也可望有80-90元水準,加上科研、大江生醫、台灣浩鼎和瑪科隆動作也十分積極,也使生醫股後市熱度不減。
台灣工銀生技創投協理羅敏菁表示,就產業面看,各國政府卯勁扶持生醫產業,加上醫改商機和高齡化時代帶來的產業契機,生醫業至少20年榮面的趨勢不變,如果找到營運利基,配合資源的整合,國內生醫公司依舊有打進國際舞台的機會,新劑型藥、原料藥、特色藥和高附加價值的醫材和特色通路,有機會脫穎而出。
而且過去像投入癌症新藥研發的智擎、新劑藥的因華等,由於都處於研發階段,為此東洋和健喬等母公司都必須提列業外虧損。
2011年智擎因PEP02以2.2億美元成功授權美國生技公司Merrimack 製藥公司,才讓東洋跟著沾光,然而過去的累虧狀況,如果不是有東洋的挹注或者是透過資本市場的募集資金,其實,國內新藥研發公司是很難生存的!
MA資產公司總經理陳冠融認為,近年東生華、智擎、金可、泉盛等公司的掛牌熱,都帶動母公司東洋、寶島科和中天生技的股價飛揚,因此,年底搶登資本市場的創源、因華、杏國、瑪科隆,也有機會激勵訊聯、健喬、杏輝和盛弘等母公司。另外,過去像智擎、因華、杏國和泉盛等公司由於都還處於新藥研發階段,營運都還在燒錢階段,導致母公司的獲利也大受稀釋,但在掛牌後,由於股價上揚的彌補會讓母公司帳上虧損壓力減輕,而且也有更多募資管道,讓營運正常運作。
據了解,隨著營運成熟和知名度打開,因華除了取得治療淋巴癌的 Innom ustine In jection(普癌汰乾粉靜脈注射劑)上市藥證銷售外,擁有的OralPASR專有技術,將「癌症針劑改成口服」,降低副作用,備受矚目。
至於智擎則與法國Nanobiotix S.A.公司共同簽署NBTXR3亞太地區獨家授權與合作契約,俾以補足目前癌症放射治療的不足,目前已進行第1期人體臨床試驗中,未來亦將擴大至3種不同適應症的臨床試驗開發。
就初步統計,搶在年底搶登資本市場熱潮的,目前以智擎和創源打前鋒。
智擎上櫃價格約85元,創源則暫定33元,而緊隨在後的因華初估會落在25-30元間,承業控股也可望有80-90元水準,加上科研、大江生醫、台灣浩鼎和瑪科隆動作也十分積極,也使生醫股後市熱度不減。
台灣工銀生技創投協理羅敏菁表示,就產業面看,各國政府卯勁扶持生醫產業,加上醫改商機和高齡化時代帶來的產業契機,生醫業至少20年榮面的趨勢不變,如果找到營運利基,配合資源的整合,國內生醫公司依舊有打進國際舞台的機會,新劑型藥、原料藥、特色藥和高附加價值的醫材和特色通路,有機會脫穎而出。
而且過去像投入癌症新藥研發的智擎、新劑藥的因華等,由於都處於研發階段,為此東洋和健喬等母公司都必須提列業外虧損。
2011年智擎因PEP02以2.2億美元成功授權美國生技公司Merrimack 製藥公司,才讓東洋跟著沾光,然而過去的累虧狀況,如果不是有東洋的挹注或者是透過資本市場的募集資金,其實,國內新藥研發公司是很難生存的!
MA資產公司總經理陳冠融認為,近年東生華、智擎、金可、泉盛等公司的掛牌熱,都帶動母公司東洋、寶島科和中天生技的股價飛揚,因此,年底搶登資本市場的創源、因華、杏國、瑪科隆,也有機會激勵訊聯、健喬、杏輝和盛弘等母公司。另外,過去像智擎、因華、杏國和泉盛等公司由於都還處於新藥研發階段,營運都還在燒錢階段,導致母公司的獲利也大受稀釋,但在掛牌後,由於股價上揚的彌補會讓母公司帳上虧損壓力減輕,而且也有更多募資管道,讓營運正常運作。
據了解,隨著營運成熟和知名度打開,因華除了取得治療淋巴癌的 Innom ustine In jection(普癌汰乾粉靜脈注射劑)上市藥證銷售外,擁有的OralPASR專有技術,將「癌症針劑改成口服」,降低副作用,備受矚目。
至於智擎則與法國Nanobiotix S.A.公司共同簽署NBTXR3亞太地區獨家授權與合作契約,俾以補足目前癌症放射治療的不足,目前已進行第1期人體臨床試驗中,未來亦將擴大至3種不同適應症的臨床試驗開發。
承業生醫(4164)昨(15)日指出,董事長李沛霖個人投資75%、總價金約15億元併購瑞士影像器材大廠Swissray,將於今年完成交易;而近期又獲新加坡政府基金(GIC)投資挹注等,都將推升未來營運動能。
李沛霖昨天證實,該併購案由他個人出資75%,承業幾位董事出資25%,明年將規劃Swissray回台掛牌,並協助台灣廠商專攻高階影像醫材;承業也將於今年11月上市。
承業昨天在興櫃參考價為87.8元、上漲0.18元。
承業成立於民國66年,主要代理高階影像、腫瘤放射、牙科等設備,目前資本額10.81億元,近年每股稅後純益約4至5元。
承業今年2月在北京和Swissray簽署高階影像醫材代理合約,當時李沛霖透露,將攜手該公司在台發展「影像醫學」自有品牌。
李沛霖說,去年第2季在經濟部駐外官員協助下,擊退大陸、新加坡對手,和Swissray初步完成交易,總價金15億元。
據了解,除李沛霖個人投資75%外,其餘股東還包括美國生技公司Tanox創辦人唐南珊、美國Watson創辦人趙宇天。
李沛霖說,台灣具有發展高階影像醫材的能力,但欠缺品牌和通路,Swissray是國際知名大廠,並有影像醫材的關鍵技術。
今年經濟部技術處、工研院生醫所共同指導,承業生醫、台達電、友達、奇美等共同成立「數位X光產業聯盟」,李沛霖擔任會長,透過Swissray的技術輔導與認證,共同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李沛霖透露,明年不排除結合Swissray在台設廠,未來台達電可供應高階醫材設備的「高壓發生器」,友達、奇美則負責「影像接收系統」。
台灣目前沒有高階影像醫材製造經驗,李沛霖指出,高階影像醫材所需面板精密度需求,遠勝一般家用面板,價格級距相差約30倍以上,未來Swissray也會成為聯盟的技術夥伴。
李沛霖昨天證實,該併購案由他個人出資75%,承業幾位董事出資25%,明年將規劃Swissray回台掛牌,並協助台灣廠商專攻高階影像醫材;承業也將於今年11月上市。
承業昨天在興櫃參考價為87.8元、上漲0.18元。
承業成立於民國66年,主要代理高階影像、腫瘤放射、牙科等設備,目前資本額10.81億元,近年每股稅後純益約4至5元。
承業今年2月在北京和Swissray簽署高階影像醫材代理合約,當時李沛霖透露,將攜手該公司在台發展「影像醫學」自有品牌。
李沛霖說,去年第2季在經濟部駐外官員協助下,擊退大陸、新加坡對手,和Swissray初步完成交易,總價金15億元。
據了解,除李沛霖個人投資75%外,其餘股東還包括美國生技公司Tanox創辦人唐南珊、美國Watson創辦人趙宇天。
李沛霖說,台灣具有發展高階影像醫材的能力,但欠缺品牌和通路,Swissray是國際知名大廠,並有影像醫材的關鍵技術。
今年經濟部技術處、工研院生醫所共同指導,承業生醫、台達電、友達、奇美等共同成立「數位X光產業聯盟」,李沛霖擔任會長,透過Swissray的技術輔導與認證,共同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李沛霖透露,明年不排除結合Swissray在台設廠,未來台達電可供應高階醫材設備的「高壓發生器」,友達、奇美則負責「影像接收系統」。
台灣目前沒有高階影像醫材製造經驗,李沛霖指出,高階影像醫材所需面板精密度需求,遠勝一般家用面板,價格級距相差約30倍以上,未來Swissray也會成為聯盟的技術夥伴。
台灣最大的放射腫瘤設備代理商承業生醫(4164)申請上市,昨( 7)日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會。承業去年合併營收19.95億元創歷史新高,每股盈餘5.44元,預計在今年第4季掛牌上市。法人認為,該公司今年EPS有挑戰6元實力,將有望躋身百元俱樂部,並掀起高獲利和高價股的比價行情。
承業生醫上半年每股盈餘1.38元,該集團獨家代理的Elekta直線加速器及TomoTherapy螺旋刀在國內放射腫瘤治療設備市占率已高達5成,去年放射腫瘤治療設備新裝機之市占率更高達9成以上,近年來更積極擴展事業版圖至眼科及牙科,欲以經營放射腫瘤醫療儀器設備市場之核心能力,成功複製到其他醫療設備市場。
承業以控股平台的營運模式,下轄19家轉投資公司,從事放射腫瘤、神經科學、眼科及牙科等儀器設備之銷售、租賃及維修保養業務,並代理歐美醫療設備大廠醫療設備,為國內知名醫療院所主要選擇。
承業已取得Elekta華南區放射腫瘤治療設備總代理權、Swissray放射影像醫學設備大中華區的代理權、日商Yoshida大中華區牙科設備獨家代理,未來將逐步開拓中國市場。另取得Heraeus Kulzer GmbH 牙科印模材及贗復材料代理、飛利浦核子醫學(Nuclear Medicine) 、影像醫學(Imaging System)及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等產品之代理,新產品代理線的擴展,將會是該公司成長的主要動能來源。
承業生醫上半年每股盈餘1.38元,該集團獨家代理的Elekta直線加速器及TomoTherapy螺旋刀在國內放射腫瘤治療設備市占率已高達5成,去年放射腫瘤治療設備新裝機之市占率更高達9成以上,近年來更積極擴展事業版圖至眼科及牙科,欲以經營放射腫瘤醫療儀器設備市場之核心能力,成功複製到其他醫療設備市場。
承業以控股平台的營運模式,下轄19家轉投資公司,從事放射腫瘤、神經科學、眼科及牙科等儀器設備之銷售、租賃及維修保養業務,並代理歐美醫療設備大廠醫療設備,為國內知名醫療院所主要選擇。
承業已取得Elekta華南區放射腫瘤治療設備總代理權、Swissray放射影像醫學設備大中華區的代理權、日商Yoshida大中華區牙科設備獨家代理,未來將逐步開拓中國市場。另取得Heraeus Kulzer GmbH 牙科印模材及贗復材料代理、飛利浦核子醫學(Nuclear Medicine) 、影像醫學(Imaging System)及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等產品之代理,新產品代理線的擴展,將會是該公司成長的主要動能來源。
本周產業關注重點在於FDA對於Merck的骨癌藥雷帕霉素(Ridafo rolimus)投下否決票,使得其原料要供應商中化合成明年營運爆發的期望必須轉移到其他產品線上,中化生雖然仍有重要客戶持續使用Rapamycin並期望將中化生視為主要代工廠,但這樣的成長動能,與新藥上市的動力無法相比,也使得中化生的股價沒有激勵的表現。
不過,6月底上海的原料藥展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原料藥展之一,原料藥廠的股價值得注意,特別是族群龍頭神隆在今年多項產品客戶有機會取得藥品上市核可下最值得注意。
5月營收即將公布,南光上周率先公布營收達9,000萬元以上,將持續獲得市場注意。
因此可以注意的是寶利徠、邦特、中天、南光等營運轉佳的個股,惟注意部分公司如寶利徠是旺季效應下帶動營收動能,而部分公司則是準備進入旺季,在資金的注目度上,也將會因為走出或走入旺季而有所不同的反應。
由於本次生技月主軸仍未浮現,在6月上半旬可先注意在6月份題材或是本身營運有特殊轉機或議題的個股如國光與東生華。長線上還是可以關注新櫃部分個股如泰宗、承業、微脂體等,雖然目前非盤面焦點,但未來掛牌是否能吸引法人注意值得長期留意。因此雖然短線上族群股價還是受制於大盤,但長線布局點持續浮現,可靜待時機介入。
不過,6月底上海的原料藥展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原料藥展之一,原料藥廠的股價值得注意,特別是族群龍頭神隆在今年多項產品客戶有機會取得藥品上市核可下最值得注意。
5月營收即將公布,南光上周率先公布營收達9,000萬元以上,將持續獲得市場注意。
因此可以注意的是寶利徠、邦特、中天、南光等營運轉佳的個股,惟注意部分公司如寶利徠是旺季效應下帶動營收動能,而部分公司則是準備進入旺季,在資金的注目度上,也將會因為走出或走入旺季而有所不同的反應。
由於本次生技月主軸仍未浮現,在6月上半旬可先注意在6月份題材或是本身營運有特殊轉機或議題的個股如國光與東生華。長線上還是可以關注新櫃部分個股如泰宗、承業、微脂體等,雖然目前非盤面焦點,但未來掛牌是否能吸引法人注意值得長期留意。因此雖然短線上族群股價還是受制於大盤,但長線布局點持續浮現,可靜待時機介入。
生技高獲利時代來臨!初步統計,去年度至少15家上市櫃EPS逾3元,若加計興櫃股的東生華(8432)、大江(8436)、承業(4164),四月底將以第一上櫃的F-金可(8406)和第一上市的龍燈(4141),生醫族群的高獲利將可望掀起比價風潮。
就初步統計,生醫股去年度財報有不少公司提列金融評價損失和轉投資的虧損,獲利雖不如預期,但相較其它類股,整體表現依舊搶眼,除了精華光已大賺二個資本額,勇奪傳產獲利王寶座外,曜亞、五鼎和興櫃股的東生華、承業EPS都超過5元。
而就次產業來看,醫材、通路是大贏家,囊括每股稅後盈餘排行前十名,醫藥股以原料藥的台耀3.49元領先東洋的3.03元,原本也是高獲利股的旭富和友華,則因第四季出現虧損,去年度獲利大為遜色。
醫材股又以血糖機表現最整齊,五鼎、華廣和泰博去年每股稅後盈餘都超過3元,目前除了華廣積極主打自有品牌外,原本以代工為主的五鼎和泰博也開始跨足自有品牌和遠距照護領域,並以大陸市場為灘頭堡。
台灣工銀科技顧問協理羅敏菁表示,大陸糖尿病人口成長快速,目前有4,000萬人罹患糖尿病,但僅有1.5%患者擁有血糖機,相對歐美使用率90%以上,還有很大成長空間,目前五鼎、華廣及泰博各有布局,華廣是與GE策盟,預計2012年將大舉在全球上市舖貨行銷而五鼎則在大陸成立生產基地,下半年有機會投產,而泰博則搶攻雲端照護商機。
法人表示,由於生技產業主流趨勢不變,加上各家公司各自有不錯的利基下,隨著轉投資事業都開始出現轉機,友華轉投資友霖開始加入生產行列,健喬的因華,佳醫的ABH和久裕,都將公開發行,加入資本市場行列,而晟德的轉投資永昕、金樺營運亦都見轉機下,生技股今年獲利將更突出。
就初步統計,生醫股去年度財報有不少公司提列金融評價損失和轉投資的虧損,獲利雖不如預期,但相較其它類股,整體表現依舊搶眼,除了精華光已大賺二個資本額,勇奪傳產獲利王寶座外,曜亞、五鼎和興櫃股的東生華、承業EPS都超過5元。
而就次產業來看,醫材、通路是大贏家,囊括每股稅後盈餘排行前十名,醫藥股以原料藥的台耀3.49元領先東洋的3.03元,原本也是高獲利股的旭富和友華,則因第四季出現虧損,去年度獲利大為遜色。
醫材股又以血糖機表現最整齊,五鼎、華廣和泰博去年每股稅後盈餘都超過3元,目前除了華廣積極主打自有品牌外,原本以代工為主的五鼎和泰博也開始跨足自有品牌和遠距照護領域,並以大陸市場為灘頭堡。
台灣工銀科技顧問協理羅敏菁表示,大陸糖尿病人口成長快速,目前有4,000萬人罹患糖尿病,但僅有1.5%患者擁有血糖機,相對歐美使用率90%以上,還有很大成長空間,目前五鼎、華廣及泰博各有布局,華廣是與GE策盟,預計2012年將大舉在全球上市舖貨行銷而五鼎則在大陸成立生產基地,下半年有機會投產,而泰博則搶攻雲端照護商機。
法人表示,由於生技產業主流趨勢不變,加上各家公司各自有不錯的利基下,隨著轉投資事業都開始出現轉機,友華轉投資友霖開始加入生產行列,健喬的因華,佳醫的ABH和久裕,都將公開發行,加入資本市場行列,而晟德的轉投資永昕、金樺營運亦都見轉機下,生技股今年獲利將更突出。
承業生醫(4164)高階醫材代理再添新動能!該公司昨(1)日宣佈取得日本知名牙科設備百年大廠Yoshida大中華區獨家代理權,搶攻2.5億美元牙材市場。
營運表現突出的承業,去年度合併營收19億9,536萬元,營業淨利7億3,986萬元,稅後淨利5億8,34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5.44元,董事會已決議配發每股4元現金股利,預期今年仍可續保高成長動能下,承業將乘勝追擊,趕在第3季申請轉上櫃。
承業董事長李沛霖表示,成立於1906年的Yoshida,在1970年即進入大陸市場,目前已有3,300台治療台及X光機的銷售實績,涵蓋26所口腔專科醫院及大學附屬醫院;70家綜合醫院口腔科與6家主要口腔連鎖機構。依Yoshida預估大陸牙科市場每年至少約有10%的成長,Yoshida和承業聯盟後,其在牙科市場的佔有率將由原來的5%續增長至10%。
依據Espicom資料顯示,2010年大陸醫療器材產業規模約為74.46億美元,成長幅度為13.6%,2013年預估將達101.1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為13.94%,相較全球醫材市場的平均成長率突出。
依據台灣工研院IEK資料顯示,大陸牙科產品由於品項較特別,2010年佔大陸醫療器材產業規模74.46億美元的2.3%,2011年佔大陸醫療器材產業規模86億美元的2.4%,約達2億美元,依此推估2013年可達2.5億美元規模。其品項包含牙科一般用牙科器材設備、牙科用粘固劑及填充物(dental cements & other fillings)、鑽牙機、其他牙科零附件、牙科X光機、牙科椅等產品。
李沛霖表示,大陸新醫改政策,激勵牙科醫療診所快速成長,承業取得Yoshida大中華地區的獨家銷售權,預計將能創造好業績。
營運表現突出的承業,去年度合併營收19億9,536萬元,營業淨利7億3,986萬元,稅後淨利5億8,34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5.44元,董事會已決議配發每股4元現金股利,預期今年仍可續保高成長動能下,承業將乘勝追擊,趕在第3季申請轉上櫃。
承業董事長李沛霖表示,成立於1906年的Yoshida,在1970年即進入大陸市場,目前已有3,300台治療台及X光機的銷售實績,涵蓋26所口腔專科醫院及大學附屬醫院;70家綜合醫院口腔科與6家主要口腔連鎖機構。依Yoshida預估大陸牙科市場每年至少約有10%的成長,Yoshida和承業聯盟後,其在牙科市場的佔有率將由原來的5%續增長至10%。
依據Espicom資料顯示,2010年大陸醫療器材產業規模約為74.46億美元,成長幅度為13.6%,2013年預估將達101.1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為13.94%,相較全球醫材市場的平均成長率突出。
依據台灣工研院IEK資料顯示,大陸牙科產品由於品項較特別,2010年佔大陸醫療器材產業規模74.46億美元的2.3%,2011年佔大陸醫療器材產業規模86億美元的2.4%,約達2億美元,依此推估2013年可達2.5億美元規模。其品項包含牙科一般用牙科器材設備、牙科用粘固劑及填充物(dental cements & other fillings)、鑽牙機、其他牙科零附件、牙科X光機、牙科椅等產品。
李沛霖表示,大陸新醫改政策,激勵牙科醫療診所快速成長,承業取得Yoshida大中華地區的獨家銷售權,預計將能創造好業績。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