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星期二
天虹國產半導體設備 打入蘋鏈 |台灣美光記憶體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美光記憶體 | 2025/10/09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從半導體設備材料代理商,轉為自製研發本土化設備,天虹科技在執行長易錦良及林俊成兩大悍將帶領下,突破國產高階半導體設備自製瓶頸,設備陸續打入第三代半導體、5G供應鏈,今年推出ALD薄膜製程,成功切入蘋果供應鏈。天虹未來目標是2023年申請股票上市櫃,透過資本市場,壯大公司發展。
天虹科技2002年由一群資深專業的半導體科技人組合成立,從半導體設備零組件的一個小陶瓷棒做起。2017年延攬前應用材料公司全球副總裁易錦良擔任集團共同執行長,全面啟動本土設備業務拓展工作,2019年再邀曾任台積電RD副處長、美光科技(Micron)技術開發營運長林俊成加入團隊擔任執行長兼技術長,兩位專業人士攜手開啟天虹自製設備之路。
易錦良在半導體資歷26年,任職應材期間曾帶領全球超過3,000名服務工程師於世界各地服務半導體、顯示器及太陽能的客戶,曾兩度榮獲台積電傑出貢獻獎,帶領應材團隊協助台積電順利量產20nm╱16nm兩個世代。
林俊成的背景也大有來頭,過去帶領台積電研發團隊建立CoWoS開發產品線,讓CoWoS於2012年順利將Xilinx FPGA產品導入量產,也帶領台積電研發團隊建立扇出型晶圓級封裝產品線:InFO╱InFO-PoP,並於2015年順利將Apple A10導入量產,在台積電近19年期間獲得美國專利超過400件。2019年助美光研發團隊建立3DIC先進封裝開發產品線:DDR4╱DDR5及HBM,HBM研發產品線於6個月內建置完成,測試晶片良率>90%,林俊成更是一大幕後推手。
由於林俊成嫺熟半導體製程專業領域,易錦良則市場行銷資歷豐沛,兩人過去為供應商上下游盟友,因友人牽線,如今意外成為事業夥伴,一個親自帶領研發團隊、一個擅長業務行銷,堪稱為業界超強組合。
易錦良認為,台灣雖然是全世界公認的半導體王國,但根基還不夠,材料、設備、技術大多仰賴國外進口。
林俊成表示,過去身為設備採用的客戶端,常須面臨供應商的機台到廠要改來改去、效率不彰的問題。對於設備無法一次到位問題,讓他興起加入自製的念頭。
如今天虹科技已開發並成功銷售半導體PVD、ALD、Powder ALD、Bonder、Debonder及Skiwar等設備,是台灣第一家被「量產」的ALD薄膜製程本土設備廠商,且採用的生產材料有七成都是來自MIT。
ALD並獲全球LED芯片領導品牌-晶元光電驗證及採用,成為晶電推動LED科技商業化應用的重要夥伴。林俊成強調,該技術目前已有不少國內外LED廠商密切合作中,期許未來能成為Micro LED的性能技術領先供應商。
今年,天虹的前段PVD及第三代半導體PVD設備問世,再獲聯電及台灣化合物前三大廠所採用。林俊成帶領的天虹研發團隊,迄今申請的設備專利數已逾100件。
天虹科技2002年由一群資深專業的半導體科技人組合成立,從半導體設備零組件的一個小陶瓷棒做起。2017年延攬前應用材料公司全球副總裁易錦良擔任集團共同執行長,全面啟動本土設備業務拓展工作,2019年再邀曾任台積電RD副處長、美光科技(Micron)技術開發營運長林俊成加入團隊擔任執行長兼技術長,兩位專業人士攜手開啟天虹自製設備之路。
易錦良在半導體資歷26年,任職應材期間曾帶領全球超過3,000名服務工程師於世界各地服務半導體、顯示器及太陽能的客戶,曾兩度榮獲台積電傑出貢獻獎,帶領應材團隊協助台積電順利量產20nm╱16nm兩個世代。
林俊成的背景也大有來頭,過去帶領台積電研發團隊建立CoWoS開發產品線,讓CoWoS於2012年順利將Xilinx FPGA產品導入量產,也帶領台積電研發團隊建立扇出型晶圓級封裝產品線:InFO╱InFO-PoP,並於2015年順利將Apple A10導入量產,在台積電近19年期間獲得美國專利超過400件。2019年助美光研發團隊建立3DIC先進封裝開發產品線:DDR4╱DDR5及HBM,HBM研發產品線於6個月內建置完成,測試晶片良率>90%,林俊成更是一大幕後推手。
由於林俊成嫺熟半導體製程專業領域,易錦良則市場行銷資歷豐沛,兩人過去為供應商上下游盟友,因友人牽線,如今意外成為事業夥伴,一個親自帶領研發團隊、一個擅長業務行銷,堪稱為業界超強組合。
易錦良認為,台灣雖然是全世界公認的半導體王國,但根基還不夠,材料、設備、技術大多仰賴國外進口。
林俊成表示,過去身為設備採用的客戶端,常須面臨供應商的機台到廠要改來改去、效率不彰的問題。對於設備無法一次到位問題,讓他興起加入自製的念頭。
如今天虹科技已開發並成功銷售半導體PVD、ALD、Powder ALD、Bonder、Debonder及Skiwar等設備,是台灣第一家被「量產」的ALD薄膜製程本土設備廠商,且採用的生產材料有七成都是來自MIT。
ALD並獲全球LED芯片領導品牌-晶元光電驗證及採用,成為晶電推動LED科技商業化應用的重要夥伴。林俊成強調,該技術目前已有不少國內外LED廠商密切合作中,期許未來能成為Micro LED的性能技術領先供應商。
今年,天虹的前段PVD及第三代半導體PVD設備問世,再獲聯電及台灣化合物前三大廠所採用。林俊成帶領的天虹研發團隊,迄今申請的設備專利數已逾100件。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