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摩根投信 | 2025/05/07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6385124 | 唐德瑜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星期二
印度陸股 強力吸金 |摩根投信
外資上周對亞股有買有賣,買超印度及中國大陸最多,淨流入金額分別為18.6億與10.6億美元。陸股及印度也是今年來唯二吸金的亞股,分別進帳258億及193億美元。
南韓及台灣則是外資在亞股的最大提款機,上周又分別失血20億元及7億美元,今年以來的淨流出金額分別達200億元及184億美元。不過,這兩個股市不畏外資賣超,今年以來韓股大漲26.0%,為亞股之冠,台股漲18.4%,也是名列前茅。
東協持續反彈行情。外資上周賣超泰國及越南,買超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但這五個市場延續前一周的強勁漲勢,連續兩周都收紅,上周的漲幅介於1.5~3.8%,優於北亞。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市場預估,2021年全球企業獲利將較2020年成長兩成以上。全球對於資訊科技、健康醫療、通訊服務等需求強勢不減,亞洲各國在這方面的題材豐富,可持續扮演投資主流。亞洲經濟活動復甦步調也領先,製造業率先回溫,服務業也陸續跟進。
摩根中國A股型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不只中國大陸,亞洲的出口表現同樣令人驚艷。全球對晶片與記憶體等需求不減,亞洲的電子業出口、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與新訂單等數據都同步擴張。南韓12月前十日的出口成長26.9%,其中半導體出口更勁增52%,帶動韓股再創歷史新高。
印度股市連十周吸金,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疫苗研發進度傳佳音,有望降低疫情對經濟衝擊,加上美元弱勢,都有利外資流入印度。印度股市尚未過熱,後市仍可期待,產業方面,可關注金融、非核心消費及原物料等族群。
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經理人鍾安綾表示,明年傳產與電子股都有表現空間,但在科技業的布局上,由於許多零組件供應吃緊,將是上游優於下游,並以供需吃緊且有漲價機會的零組件為優先。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強調,台股12月向來有行情。景氣回溫、企業接單暢旺、疫苗進度超前,預料將持續吸引買盤進駐。
南韓及台灣則是外資在亞股的最大提款機,上周又分別失血20億元及7億美元,今年以來的淨流出金額分別達200億元及184億美元。不過,這兩個股市不畏外資賣超,今年以來韓股大漲26.0%,為亞股之冠,台股漲18.4%,也是名列前茅。
東協持續反彈行情。外資上周賣超泰國及越南,買超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但這五個市場延續前一周的強勁漲勢,連續兩周都收紅,上周的漲幅介於1.5~3.8%,優於北亞。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市場預估,2021年全球企業獲利將較2020年成長兩成以上。全球對於資訊科技、健康醫療、通訊服務等需求強勢不減,亞洲各國在這方面的題材豐富,可持續扮演投資主流。亞洲經濟活動復甦步調也領先,製造業率先回溫,服務業也陸續跟進。
摩根中國A股型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不只中國大陸,亞洲的出口表現同樣令人驚艷。全球對晶片與記憶體等需求不減,亞洲的電子業出口、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與新訂單等數據都同步擴張。南韓12月前十日的出口成長26.9%,其中半導體出口更勁增52%,帶動韓股再創歷史新高。
印度股市連十周吸金,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疫苗研發進度傳佳音,有望降低疫情對經濟衝擊,加上美元弱勢,都有利外資流入印度。印度股市尚未過熱,後市仍可期待,產業方面,可關注金融、非核心消費及原物料等族群。
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經理人鍾安綾表示,明年傳產與電子股都有表現空間,但在科技業的布局上,由於許多零組件供應吃緊,將是上游優於下游,並以供需吃緊且有漲價機會的零組件為優先。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強調,台股12月向來有行情。景氣回溫、企業接單暢旺、疫苗進度超前,預料將持續吸引買盤進駐。
上一則:新興市場便宜 連12周強吸金
下一則:摩根投信:台灣股市吸金新勢力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