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摩根投信 | 2025/05/12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6385124 | 唐德瑜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0年06月30日
星期二
星期二
歐股基金 重返股票吸金王 |摩根投信
經濟指標送暖,引領市場信心轉強,歐股基金上周轉吸金7.81億美 元,於暌違18周後,再度重返全球股票吸金王寶座。另外,經濟重啟 搭配美元走勢轉弱,也提供國際資金理由逐步重返新興市場。反觀美 股基金,在第二波疫情虎視眈眈的衝擊下,上周轉流出65.83億美元 ,單周流出金額創下近7周以來最大量,也讓先前連續四周吸金之勢 被迫提前止步。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儘管今年前兩季經濟短暫落 入負增長,但隨著各國陸續重啟經濟,景氣逐漸走出谷底,看好全球 景氣復甦動能有望於第三季起逐漸轉強,下半年經濟將重返復甦軌道 ,不過,在疫苗沒有正式推出之前,經濟活動仍難以回復至先前正常 水平,V型回升的機率較低,因此,預計全球經濟將是U型復甦的機率 較高。
摩根美國科技型基金產品經理黃奕栩指出,最新6月份美銀調查報 告顯示,全球基金經理人對市場的樂觀情緒持續上揚,有超過六成預 期未來12個月經濟成長將改善,近2成預期企業獲利將走強,不過, 經濟U或W型反轉仍是多數共識。
黃奕栩指出,經理人樂觀情緒也反映至資產配置上,最新現金水位 下滑至4.7%,創2009年8月以來最大單月減幅,欲加碼債券的經理人 淨比率也較上月減少,反而是打算加碼股票的經理人淨比率由負轉正 ,較前一月跳增22個百分點至6%,同時回補了小型股、價值股、歐 洲股票、新興市場股票等先前做空的部位。以產業來看,基金經理人 依舊最偏好加碼有業績撐腰的科技產業。
投信法人指出,疫情在包括歐美、大陸及韓國等地又開始升溫,美 國數州近來單日確診人數甚至高於全球疫情相對嚴重的3至5月間;而 美國與歐盟新的關稅糾紛,也為原已緊張的國際貿易局勢又添加了新 的不確定性,由於此時市場情緒轉變快速,多數資產波動劇烈,對許 多投資人來說,不論是單押風險或避險性資產,都可能因資金調整不 及市場及主力資金變臉速度,落得追高殺低的下場,而在如此難以預 料,黑天鵝與灰犀牛潛伏的時期,同時納入具有不同優勢的資產組合 成多重資產,應是投資相對穩健的選擇。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讓才剛萌出 復甦嫩芽的景氣前景蒙上陰影,由於經濟重啟後的復甦是個動態且不 斷演變的過程,加上國際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加劇,將成為市場獲利了 結的藉口,所幸包含聯準會在內等各國央行延續低利寬鬆政策,市場 資金依舊充沛,有助收斂下檔風險,建議空手者可先留意季線或年線 支撐。後疫情商機看好美國生技及科技產業穩居長線趨勢主流,全球 央行積極印鈔寬鬆締造黃金產業的多頭行情,空手者可趁近期震盪單 筆加碼或以大額定期定額方式介入,原油供需失衡調整也提供天然資 源產業區間操作機會。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儘管今年前兩季經濟短暫落 入負增長,但隨著各國陸續重啟經濟,景氣逐漸走出谷底,看好全球 景氣復甦動能有望於第三季起逐漸轉強,下半年經濟將重返復甦軌道 ,不過,在疫苗沒有正式推出之前,經濟活動仍難以回復至先前正常 水平,V型回升的機率較低,因此,預計全球經濟將是U型復甦的機率 較高。
摩根美國科技型基金產品經理黃奕栩指出,最新6月份美銀調查報 告顯示,全球基金經理人對市場的樂觀情緒持續上揚,有超過六成預 期未來12個月經濟成長將改善,近2成預期企業獲利將走強,不過, 經濟U或W型反轉仍是多數共識。
黃奕栩指出,經理人樂觀情緒也反映至資產配置上,最新現金水位 下滑至4.7%,創2009年8月以來最大單月減幅,欲加碼債券的經理人 淨比率也較上月減少,反而是打算加碼股票的經理人淨比率由負轉正 ,較前一月跳增22個百分點至6%,同時回補了小型股、價值股、歐 洲股票、新興市場股票等先前做空的部位。以產業來看,基金經理人 依舊最偏好加碼有業績撐腰的科技產業。
投信法人指出,疫情在包括歐美、大陸及韓國等地又開始升溫,美 國數州近來單日確診人數甚至高於全球疫情相對嚴重的3至5月間;而 美國與歐盟新的關稅糾紛,也為原已緊張的國際貿易局勢又添加了新 的不確定性,由於此時市場情緒轉變快速,多數資產波動劇烈,對許 多投資人來說,不論是單押風險或避險性資產,都可能因資金調整不 及市場及主力資金變臉速度,落得追高殺低的下場,而在如此難以預 料,黑天鵝與灰犀牛潛伏的時期,同時納入具有不同優勢的資產組合 成多重資產,應是投資相對穩健的選擇。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讓才剛萌出 復甦嫩芽的景氣前景蒙上陰影,由於經濟重啟後的復甦是個動態且不 斷演變的過程,加上國際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加劇,將成為市場獲利了 結的藉口,所幸包含聯準會在內等各國央行延續低利寬鬆政策,市場 資金依舊充沛,有助收斂下檔風險,建議空手者可先留意季線或年線 支撐。後疫情商機看好美國生技及科技產業穩居長線趨勢主流,全球 央行積極印鈔寬鬆締造黃金產業的多頭行情,空手者可趁近期震盪單 筆加碼或以大額定期定額方式介入,原油供需失衡調整也提供天然資 源產業區間操作機會。
下一則:陸股連14周吸金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