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壹傳媒電視廣播股價速覽 ()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壹傳媒電視廣播 2025/07/05 議價 議價 議價 -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議價 議價 議價 詳細報價連結
2015年09月23日
星期三

學者:外資買媒體 要畫國安紅線 |壹傳媒電視廣播

數位匯流大者恆大,跨平台交易成趨勢,目前火熱的交易案有兩個,除了遠傳想用債權取得購買中嘉的優先承購權,另一項重大媒體購併案是東森電視出售,不但傳出外資青睞,甚至吸引中資關注,私募基金購買媒體之事引起討論。

中正大學電信傳播所教授羅世宏指出,從中嘉到東森,凸顯本土企業被黨政軍條款卡住,不能合法投資,但外資卻可長驅直入,或以私募基金入主媒體,不但證明黨政軍條款「很好避」,毫無實質意義,失去當初立法初衷,也令人擔心私募基金的不透明特性,無法證明背後究竟有無中資。

羅世宏分析,利用私募基金作法程序雖合法,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一但審查通過,未來業者恐都將用同樣方式迂迴併購媒體,他認為並不妥當,「畢竟私募基金不透明,目的是套利操作,且無法證明是否有中資」,政府應考慮是否同意私募基金購買媒體。

羅世宏主張,黨政軍條款應廢除或大幅放寬,不要再限制有心投資媒體產業的本土企業,對外資則應嚴格限制投資媒體比例,或根本不允許私募基金入主台灣媒體,否則只是讓誠實企業吃虧,限制不了玩弄法律的商人或有心的政治操作。

羅世宏強調,媒體是特殊產業,即使本土企業、財團跨平台併購,也不可獨占或擁有過高比例。

數位匯流時代,他不反對水平或垂直整合上下游產業以利競爭發展,但仍要拉出一條清楚的紅線和黃線,國家安全就是紅線,媒體資金就該透明,唯有透明才能降低中資混水摸魚的可能性,讓民眾安心。

東森是國內最大電視台,對東森有興趣的企業不在少數,早在2010年富邦蔡家購併凱擘時就有意包裹購買,但被NCC以附加條款限制住;近年媒金分離意識高漲,富邦購併擁有新聞台的東森電視可能性極低。

其他曾傳出對東森有意思的包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長子郭守正、已故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長子王文洋,及買壹傳媒鎩羽而歸的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目前外傳以美國德劭對沖基金(THe D.E.SHAW)出線機率高,行情落在200億元左右。

市場傳出,大陸中石化對東森也有興趣,擬藉由台灣友好人士透過籌組私募基金方式競標,與德劭基金較勁。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