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大台中數位有線電視 | 2025/05/1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3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97176790 | 詹瑞鵬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
星期六
台灣WiMAX產業亂世浮生 |大台中數位有線電視
台灣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產業發展從2007年起一路敲鑼打鼓、互相叫陣下步入市場,不過隨之而來的卻是LTE技術緊追不捨、台灣3G電信業者的當局者優勢競爭,以及消費市場的不明,曾為WiMAX發展背後推手之一的英特爾(Intel)觀察風向轉向後,於2010年6月底無預警地將自家部門中的WiMAX小組進行改組,市場將此動作解讀為淡出WiMAX產業的象徵,英特爾對台灣WiMAX產業的投資支票隨之灰飛湮滅,同年10月英特爾總裁暨執行長歐德寧(Paul Otellini)抵台造訪時,對於台灣WiMAX產業的態度又再度成為吸睛焦點。
不過,決心從此從WiMAX產業全身而退的英特爾,對台廠態度以及說法就是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輕輕鬆鬆地將台廠的殷殷期盼搓掉,從此之後,斷了台灣WiMAX業者對於英特爾方面的任何一點可能冀望,但也同時可見,台灣WiMAX落入市場不愛、主導靠山抽腿的局面,而曾經賣力擘劃發展大計吸引業者的政府相關單位,也出現事已至此無力難回天的無奈,而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重申不再發放WiMAX全區執照,等同宣判了WiMAX發展的確出現重大難題。
走進2012年,WiMAX業者為自己重新燃起另一線希望,就是往合併或是技術轉換可能面上翻滾,能不能一躍而過通過審查,至今還仍有諸多變數,即便讓WiMAX業者達成合併,下一個擺在眼前的問題仍舊不移,就是市場會因此回過頭給予青睞嗎?答案恐相當顯而易見,另外,政府的4G政策未來會不會持續按照既有時程遊走,埋下不少未知可能。
WiMAX發展在台灣市場一路走來,可說是荊棘坎坷不斷,眼見未來考驗以及挑戰仍多,原先較長程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保有的時間優勢,轉眼成為產業空轉內耗期,卻無其他利器相助,加上WiMAX設備業者紛紛往LTE傾斜,下游終端業者也不再為WiMAX開拓新產品線,WiMAX恐又臨產業鏈上下游陸續斷炊的窘境。
當年台灣6家WiMAX業者於一陣急忙匆促中,從NCC手中得到WiMAX執照,業者暗自祈禱,走WiMAX這一遭,是頭過身也過的安然經歷,能否如願以償,也牽動了未來台灣整體4G布局的際遇組合。
WiMAX匆忙發照 埋下錯誤的開始
為了能站在世界通訊產業的浪頭上,政府登高一呼籌劃推進WiMAX,以期能順道為台廠掙得更多發展機會,將設計先機以及研發優勢都一併留在台灣,立意雖美好,但卻在急於推動的同時,匆忙遺落甚多問題,造就了今日WiMAX產業不可收拾的難題。
官方人士曾坦承,為了WiMAX執照到底應該發幾張,內部就曾引發1場角力賽,NCC及經濟部就出現了不同的看法,一說是前者認為2~3張執照即可,一說是後者評估台灣市場可有6張執照需求,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看WiMAX將牽動的市場變化,最後勝出者決定了台灣WiMAX分區執照將發放6張。
NCC於2007年7月宣布WiMAX執照得標者,分別為北區的威邁思電信、全球一動以及大眾電信,南區則為威達雲端電訊、大同電信與遠傳電信,提供2.5~2.69GHz頻段,提供予業者做為無線寬頻接取服務(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WBA)所使用,總計釋出3個30MHz頻段,分別是2565~2595MHz、2595~2625MHz和2660~2690MHz,合計頻寬為90MHz,執照年限則為6年,業者得延長1次,最長經營時限為12年,當時NCC就曾透露,2年後可再商議釋出2張全區WiMAX執照。
不過,疑慮同時浮現,人口總數僅約2,300萬的台灣市場,真能供養這6家WiMAX業者共同成長?就算十分看好台灣推動WiMAX將一路順遂、耕耘有成,但6家分區業者再加計上未來可能誕生的2家手持全區執照的業者,掐指一算就可見可能問題,當時也曾引發不小討論聲浪;不過由於WiMAX執照取得金額較3G門檻低,也讓後進業者願意擲金一試,若能搏得一次翻身機會或是未來出讓可能,投資報酬率將相當高,如意算盤打定後,醞釀出業者摩拳擦掌的競標背景。
加上政府不斷釋出投資計畫與願景,也讓這6家業者寧願搶先也不願落後於其他競標者,只是當WiMAX釋照時,被外界戲稱為WiMAX同父異母的競爭對手LTE來勢洶洶,更被外界指稱,從技術血統來看,WiMAX雖利於高速無線上網之用,但LTE卻兼備網路語音服務,更重要的是,全球電信業者似乎愛戴LTE勝於WiMAX甚多,讓還沒正式商用化的WiMAX服務面臨還沒出世就被LTE夾殺、3G電信業者的輪番圍攻,WiMAX業者期待的競合效果,似乎只有「競」而無「合」。
回到發照初始,當時一口氣發放6張執照,就是1個令外界頗感玩味之處,「6」這個數字是如何推算出來的?目前NCC已經不願多談當時發放6張執照的幕後背景,但坦言發放6張執照的確未仔細考慮台灣市場以及產業所需要的經濟規模,因此,WiMAX發放執照的經驗也就成為NCC發放4G執照的前車之鑑,只是已經放出的6張執照,未來將何去何從或是如何解決,主管機關留予業者當自立自強,而業者方面卻也出現欲振乏力的無力感。
電信新手開大車 投資初始便感不妙
其實,台灣WiMAX業者得標當時,雖然意氣風發又不斷釋出未來目標,但從隨後業者投資的腳步逐漸放緩就可知曉,市場的確出現不小問題,一方面來自於業者的口袋不夠深,即
不過,決心從此從WiMAX產業全身而退的英特爾,對台廠態度以及說法就是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輕輕鬆鬆地將台廠的殷殷期盼搓掉,從此之後,斷了台灣WiMAX業者對於英特爾方面的任何一點可能冀望,但也同時可見,台灣WiMAX落入市場不愛、主導靠山抽腿的局面,而曾經賣力擘劃發展大計吸引業者的政府相關單位,也出現事已至此無力難回天的無奈,而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重申不再發放WiMAX全區執照,等同宣判了WiMAX發展的確出現重大難題。
走進2012年,WiMAX業者為自己重新燃起另一線希望,就是往合併或是技術轉換可能面上翻滾,能不能一躍而過通過審查,至今還仍有諸多變數,即便讓WiMAX業者達成合併,下一個擺在眼前的問題仍舊不移,就是市場會因此回過頭給予青睞嗎?答案恐相當顯而易見,另外,政府的4G政策未來會不會持續按照既有時程遊走,埋下不少未知可能。
WiMAX發展在台灣市場一路走來,可說是荊棘坎坷不斷,眼見未來考驗以及挑戰仍多,原先較長程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保有的時間優勢,轉眼成為產業空轉內耗期,卻無其他利器相助,加上WiMAX設備業者紛紛往LTE傾斜,下游終端業者也不再為WiMAX開拓新產品線,WiMAX恐又臨產業鏈上下游陸續斷炊的窘境。
當年台灣6家WiMAX業者於一陣急忙匆促中,從NCC手中得到WiMAX執照,業者暗自祈禱,走WiMAX這一遭,是頭過身也過的安然經歷,能否如願以償,也牽動了未來台灣整體4G布局的際遇組合。
WiMAX匆忙發照 埋下錯誤的開始
為了能站在世界通訊產業的浪頭上,政府登高一呼籌劃推進WiMAX,以期能順道為台廠掙得更多發展機會,將設計先機以及研發優勢都一併留在台灣,立意雖美好,但卻在急於推動的同時,匆忙遺落甚多問題,造就了今日WiMAX產業不可收拾的難題。
官方人士曾坦承,為了WiMAX執照到底應該發幾張,內部就曾引發1場角力賽,NCC及經濟部就出現了不同的看法,一說是前者認為2~3張執照即可,一說是後者評估台灣市場可有6張執照需求,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看WiMAX將牽動的市場變化,最後勝出者決定了台灣WiMAX分區執照將發放6張。
NCC於2007年7月宣布WiMAX執照得標者,分別為北區的威邁思電信、全球一動以及大眾電信,南區則為威達雲端電訊、大同電信與遠傳電信,提供2.5~2.69GHz頻段,提供予業者做為無線寬頻接取服務(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WBA)所使用,總計釋出3個30MHz頻段,分別是2565~2595MHz、2595~2625MHz和2660~2690MHz,合計頻寬為90MHz,執照年限則為6年,業者得延長1次,最長經營時限為12年,當時NCC就曾透露,2年後可再商議釋出2張全區WiMAX執照。
不過,疑慮同時浮現,人口總數僅約2,300萬的台灣市場,真能供養這6家WiMAX業者共同成長?就算十分看好台灣推動WiMAX將一路順遂、耕耘有成,但6家分區業者再加計上未來可能誕生的2家手持全區執照的業者,掐指一算就可見可能問題,當時也曾引發不小討論聲浪;不過由於WiMAX執照取得金額較3G門檻低,也讓後進業者願意擲金一試,若能搏得一次翻身機會或是未來出讓可能,投資報酬率將相當高,如意算盤打定後,醞釀出業者摩拳擦掌的競標背景。
加上政府不斷釋出投資計畫與願景,也讓這6家業者寧願搶先也不願落後於其他競標者,只是當WiMAX釋照時,被外界戲稱為WiMAX同父異母的競爭對手LTE來勢洶洶,更被外界指稱,從技術血統來看,WiMAX雖利於高速無線上網之用,但LTE卻兼備網路語音服務,更重要的是,全球電信業者似乎愛戴LTE勝於WiMAX甚多,讓還沒正式商用化的WiMAX服務面臨還沒出世就被LTE夾殺、3G電信業者的輪番圍攻,WiMAX業者期待的競合效果,似乎只有「競」而無「合」。
回到發照初始,當時一口氣發放6張執照,就是1個令外界頗感玩味之處,「6」這個數字是如何推算出來的?目前NCC已經不願多談當時發放6張執照的幕後背景,但坦言發放6張執照的確未仔細考慮台灣市場以及產業所需要的經濟規模,因此,WiMAX發放執照的經驗也就成為NCC發放4G執照的前車之鑑,只是已經放出的6張執照,未來將何去何從或是如何解決,主管機關留予業者當自立自強,而業者方面卻也出現欲振乏力的無力感。
電信新手開大車 投資初始便感不妙
其實,台灣WiMAX業者得標當時,雖然意氣風發又不斷釋出未來目標,但從隨後業者投資的腳步逐漸放緩就可知曉,市場的確出現不小問題,一方面來自於業者的口袋不夠深,即
上一則:威達雲端併威邁思 拍板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