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銀行 | 2025/09/1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09,0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7311 | 呂桔誠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五
台銀口袋深 銀行第一名 |台灣銀行
以國內資產最大的銀行,首推台灣銀行,99年的總資產達3兆7,700億元最大,而台灣銀行的大股東是財政部,財政部的老闆就是政府,所以台銀也是國銀銀行中最會賺錢的銀行,每年幾乎幫政府賺近百億元以上,不用再分紅給其他的股東,可以說是政府的大金庫和提款機。台灣銀行每年賺的錢都留下來做財產,以98年的資產總額3兆7,500餘億元,99年就增加了近193億元,每年累積的速度驚人,難怪資產之雄厚無人出其右。
資產第2位的合作金庫2兆7千億元,與台灣銀行比較起來足足少了1兆元的資產,兆豐銀行排名第3位資產總額為2兆2千億元,土地銀行則以2兆1,800億元位居第4名,第一銀行、華南銀行、中國信託則居5、6、7名。
根據銀行局99年度本國銀行37家業者財務資料統計,項目包括稅前盈餘、資產總額、淨值、ROA、ROE、存款餘額、放款餘額、民營企業放款、消費者放款、逾放比等。99年37家銀行稅前獲利達1,831億元,比較前年的839億元,成長118%,首度回到正常獲利水準。
國內銀行業在95年起可以說惡夢連連,當年碰上雙卡風暴後,全體銀行打消呆帳高達2千億元,幾乎讓所有銀行嚐到失控的局面!96年整體銀行總盈餘為387億元,尤其是新銀行虧損更是離譜,當年度虧損的如安泰銀行的212億元、寶華銀行358億元、華僑銀行的85億元、聯邦銀行的61億元、萬泰銀行的105億元、大眾銀行的94億元等。97年當各銀行因雙卡問題稍作喘息時,年底卻碰上金融海嘯,不僅投資大眾投資大泡湯,法人機構買國外投資商品也都血本無歸,年底時銀行業全部獲利為443億元。其次去年稅前盈餘最高的是花旗銀行的178億元、中國信託居次為158億元、再者是兆豐銀行的138億元、第4名是國泰世華銀行的124億元,第5名為彰化銀行,上海銀行已94億元暫居第7位,土地銀行則為第8名,盈餘為93億元。
上一則:臺銀黃金撲滿 穩穩賺
下一則:台銀、兆豐傾向不現增開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