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華南永昌證券投資信託 | 2025/07/19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1年04月15日
星期五
星期五
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林怡君 職場貴人多 搏感情拓人脈 |華南永昌證券投資信託
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林怡君,在1989年夏天台股加權股價指數首度 攻過萬點時,自國外回國投入證券市場,二十幾年來一直在證券、財 富管理等投資理財領域工作,從最基層的研究員,一路做到副總、總 經理、董事長等主管職。
一步一腳印的成長過程,個人的努力自不在話下,但林怡君對一路 走來,在各個職場幾乎都能獲得貴人提攜、拉拔,更感念在心、經常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林怡君認為,由於有金控集團長官的鼎力支持,華南永昌投信才能 由歷經金融海嘯衝擊時的最低迷情況走出陰影,加上華南金控原本就 是一家歷史悠久的金融機構,人才和通路資源都是金融業界的翹楚, 具備發展優質資產管理事業的條件。
幫同仁找回操盤信心 林怡君接任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近1年半時間,剛開始主要工作是 先從提升同仁的向心力、提高職場的士氣、融合內部文化為主,等安 頓內部的調和工作做得差不多,緊接著展開重新出發的佈局,除了先 後募集投資級收益債券基金、中小型基金等2檔新基金之外,更將華 南永昌精品、神農水資源等跨國投資的基金操作、投資方式進行大幅 調整。
華南永昌精品、神農水資源等境外基金,原本是委託海外顧問公司 進行代操的,去年決定自組海外投資團隊,按部就班進行投資規劃, 將境外投資的基金拿回自行操作;這樣一來可以降低操作成本,並藉 以進行人員培養。除了幫同仁找回基金經營管理的信心,實質績效也 穩定提升。
林怡君回憶自己會踏入證券圈工作,原本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的非生涯規劃的道路。她說在1989年在日本快畢業前夕,原本打算 到一家日系的化妝品公司上班,因為自己留日的背景,加上年輕女孩 對流行、時尚的東西都具有高度興趣,所以就想投入化妝品的行業。
但有一次幫一位到日本接洽的台灣生意人做翻譯,工作表現和工作 態度甚獲肯定,詳談之後,才知道找她幫忙翻譯的王義郎,除了本身 代理進口日本香菇王相關產品之外,還是慶宜證券公司總經理。就因 為這樣的機緣,王義郎邀她回國後到慶宜證券上班,從研究員一路做 到研究部主管。
兼任電台節目主持人 慶宜證券是林怡君進入證券、投信業的啟蒙地,當時除了從事投資 研究工作之外,比較特別的是她還兼任電台節目主持人,在電台製作 一個介紹股市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總經面的節目,時常約股市 名嘴上節目,包括王台貝、連乾文等當時最紅火的股市名嘴都上過她 的節目。而林怡君的節目更特別的地方,開闢一個台語播送的單元, 主要用意是有鑑於當時股市有不少菜籃族,用台語做的股市節目,這 些菜籃族比較聽得懂,進而可以學會較多股市的入門知識。
在慶宜證券待了幾年,到1990年代初期第二代投信開放之後,林怡 君有感於投信市場將有一番新風貌,專業投資的時代來臨,因此,在 元富投信成立初期,需才孔急之際前往應徵。林怡君回憶當時大多數 人都想進投信的企劃部工作,或擔任基金經理人,她卻有一股傻勁, 想多接觸人群、想多告訴投資人什麼是基金,以及投資基金和投資股 票有什麼不同?所以在面談時,當時的主管一聽她說想當基金銷售員 ,馬上二話不說就錄取她。
進入元富投信工作,由於大股東是高雄旺族,對南部地區的經營相 對重視,因此,在元富總公司沒待多久,就被派任到高雄分公司負責 開發南部的基金市場處女地。後來雖然又轉到統一投信、元大投信等 公司,惟都留在高雄,持續在投信公司的業務部門,從事基金投資理 財的業務推廣工作。
在高雄闖出一片天 從小到大,除了到日本念書期間外,生活圈、工作領域都在大台北 地區的林怡君,後來在公司的安排及婚後家庭在高雄的因素,毅然選 擇南下高雄打天下,惟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加上南部投資理財的觀 念和台北頗有落差,使得剛開始的業務推廣,並不如預期中順利。
但在不服輸加上勇於挑戰的個性驅使下,林怡君從摸索,到設法融 入地方,找出一條自己的路,用類似政治人物拚選票的方式,以「走 透透」的熱忱,先和投資人「搏感情」,配合舉辦投資說明會等活動 ,進而贏得信任,從中累積人脈,幫助逐步拓展業績。幾年下來,在 高雄建立了基金銷售第1的佳績,期間還曾在元大高雄分公司率領自 己的Team,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建立2萬人次定時定額投資基金扣款的 出色成績。
出色的業務表現,讓林怡君一度成為各方挖角的對象,而為了補足 國際化的拼圖,林怡君後來選擇轉職到美商美林證券(Merrill Lyn ch)之國際私人銀行部門,負責推廣銷售海外基金。
在高雄闖出一片天,並獲稱為南部基金銷售天后之後,林怡君有鑑 於國內證券、金融業務的重心仍集中在台北,而且國際化、金控整併 後的資源,也都集中在台北,考慮小孩子年紀稍長,比較獨立了,於 是決定重返台北投信圈,於2002年進入大眾投信,1年多之後旋即轉 任新光投信業務副總。而就任新光投信副總沒多久,即在率領行銷團 隊於募集「新光全球債券基金」時,締造滿額1百億元,卻吸引120億 元爭著認購的風潮,最後還得勸退部份資金。
赴美國參加短期受訓 在接任新光
一步一腳印的成長過程,個人的努力自不在話下,但林怡君對一路 走來,在各個職場幾乎都能獲得貴人提攜、拉拔,更感念在心、經常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林怡君認為,由於有金控集團長官的鼎力支持,華南永昌投信才能 由歷經金融海嘯衝擊時的最低迷情況走出陰影,加上華南金控原本就 是一家歷史悠久的金融機構,人才和通路資源都是金融業界的翹楚, 具備發展優質資產管理事業的條件。
幫同仁找回操盤信心 林怡君接任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近1年半時間,剛開始主要工作是 先從提升同仁的向心力、提高職場的士氣、融合內部文化為主,等安 頓內部的調和工作做得差不多,緊接著展開重新出發的佈局,除了先 後募集投資級收益債券基金、中小型基金等2檔新基金之外,更將華 南永昌精品、神農水資源等跨國投資的基金操作、投資方式進行大幅 調整。
華南永昌精品、神農水資源等境外基金,原本是委託海外顧問公司 進行代操的,去年決定自組海外投資團隊,按部就班進行投資規劃, 將境外投資的基金拿回自行操作;這樣一來可以降低操作成本,並藉 以進行人員培養。除了幫同仁找回基金經營管理的信心,實質績效也 穩定提升。
林怡君回憶自己會踏入證券圈工作,原本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的非生涯規劃的道路。她說在1989年在日本快畢業前夕,原本打算 到一家日系的化妝品公司上班,因為自己留日的背景,加上年輕女孩 對流行、時尚的東西都具有高度興趣,所以就想投入化妝品的行業。
但有一次幫一位到日本接洽的台灣生意人做翻譯,工作表現和工作 態度甚獲肯定,詳談之後,才知道找她幫忙翻譯的王義郎,除了本身 代理進口日本香菇王相關產品之外,還是慶宜證券公司總經理。就因 為這樣的機緣,王義郎邀她回國後到慶宜證券上班,從研究員一路做 到研究部主管。
兼任電台節目主持人 慶宜證券是林怡君進入證券、投信業的啟蒙地,當時除了從事投資 研究工作之外,比較特別的是她還兼任電台節目主持人,在電台製作 一個介紹股市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總經面的節目,時常約股市 名嘴上節目,包括王台貝、連乾文等當時最紅火的股市名嘴都上過她 的節目。而林怡君的節目更特別的地方,開闢一個台語播送的單元, 主要用意是有鑑於當時股市有不少菜籃族,用台語做的股市節目,這 些菜籃族比較聽得懂,進而可以學會較多股市的入門知識。
在慶宜證券待了幾年,到1990年代初期第二代投信開放之後,林怡 君有感於投信市場將有一番新風貌,專業投資的時代來臨,因此,在 元富投信成立初期,需才孔急之際前往應徵。林怡君回憶當時大多數 人都想進投信的企劃部工作,或擔任基金經理人,她卻有一股傻勁, 想多接觸人群、想多告訴投資人什麼是基金,以及投資基金和投資股 票有什麼不同?所以在面談時,當時的主管一聽她說想當基金銷售員 ,馬上二話不說就錄取她。
進入元富投信工作,由於大股東是高雄旺族,對南部地區的經營相 對重視,因此,在元富總公司沒待多久,就被派任到高雄分公司負責 開發南部的基金市場處女地。後來雖然又轉到統一投信、元大投信等 公司,惟都留在高雄,持續在投信公司的業務部門,從事基金投資理 財的業務推廣工作。
在高雄闖出一片天 從小到大,除了到日本念書期間外,生活圈、工作領域都在大台北 地區的林怡君,後來在公司的安排及婚後家庭在高雄的因素,毅然選 擇南下高雄打天下,惟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加上南部投資理財的觀 念和台北頗有落差,使得剛開始的業務推廣,並不如預期中順利。
但在不服輸加上勇於挑戰的個性驅使下,林怡君從摸索,到設法融 入地方,找出一條自己的路,用類似政治人物拚選票的方式,以「走 透透」的熱忱,先和投資人「搏感情」,配合舉辦投資說明會等活動 ,進而贏得信任,從中累積人脈,幫助逐步拓展業績。幾年下來,在 高雄建立了基金銷售第1的佳績,期間還曾在元大高雄分公司率領自 己的Team,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建立2萬人次定時定額投資基金扣款的 出色成績。
出色的業務表現,讓林怡君一度成為各方挖角的對象,而為了補足 國際化的拼圖,林怡君後來選擇轉職到美商美林證券(Merrill Lyn ch)之國際私人銀行部門,負責推廣銷售海外基金。
在高雄闖出一片天,並獲稱為南部基金銷售天后之後,林怡君有鑑 於國內證券、金融業務的重心仍集中在台北,而且國際化、金控整併 後的資源,也都集中在台北,考慮小孩子年紀稍長,比較獨立了,於 是決定重返台北投信圈,於2002年進入大眾投信,1年多之後旋即轉 任新光投信業務副總。而就任新光投信副總沒多久,即在率領行銷團 隊於募集「新光全球債券基金」時,締造滿額1百億元,卻吸引120億 元爭著認購的風潮,最後還得勸退部份資金。
赴美國參加短期受訓 在接任新光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