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浩鼎生技 | 2025/05/1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502,672,1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3110677 | 張念慈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1年01月27日
星期四
星期四
首宗台灣主導的跨國人體臨床試驗 台灣浩鼎寫紀錄 |台灣浩鼎生技
今年12月15日台灣浩鼎宣布,該公司第一類乳癌新藥OPT-822獲得衛生署許可進入第Ⅱ/Ⅲ期臨床試驗,這項首宗以台灣為主導的跨國人體臨床試驗,將在台灣、韓國、香港和新加坡,針對轉移性乳癌患者,收取約350名病患。
這個透過特有的OPopSTM多醣技術平台進行癌新藥研發的構想,是 台灣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和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在1993年底就架構的。
橫跨化學與生物科學領域,在生物有機化學及醣分子科學有獨到研究的翁啟惠,是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碩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他曾在德州農工(Texas A & M)大學擔任化學系教授,是該系創立以來最年輕的教授。
翁啟惠被美國化學界公認為酵素有機合成及醣類研究的權威,早年他開發的「酵素抑制劑」,1987年技術移轉給美國第一大農業生技公司孟山都 (Monsan-to);另外開發的「醣類合成技術」,也在1994 年技轉給費城的Neose醣類製造公司。1998年,翁啟惠將自己創辦的 Combichem公司,以「高速化學平台」賣給杜邦製藥,售價高達2億美元。
至於擁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資深研究博士及美國布蘭戴斯大學有機化學博士的張念慈,曾擔任世界頂級藥廠Merck, Sharp & Dohme 藥化部副主管及Rhone-Poulenc Rorer藥化部主管,當時他在醫藥界服務已達15年,有感於在外資藥廠這樣的職位幾乎已到頂,很難再有新的突破下,決定和翁啟惠一起合資創業。
不過,當時全球經濟不景氣,資金募集很不順利,努力了6個月後決定放棄,而後張念慈1995年在舊金山創立Pharmanex,投入中草藥健康食品領域,沒想到一炮而紅,1998年Pharmanex被如新集團(NU SKIN)以1億3,500萬美元收購,而張念慈也一直都是如新集團首席科技顧問。
不過,始終無法忘情醣類研究的翁啟惠,這時再度找上張念慈,兩人在1998年又重起爐灶,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創立Optimer(浩鼎) 生技公司,並在2007年2月9日獲准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Optim er是以每股7美元上市,首次公開發行700萬股,當天以8.5美元收盤,市值達1.91億美元。
雖然Optimer是如願在美國成立,但一直很想為台灣生技製藥產業打開一扇門的張念慈和翁啟惠,還是心繫台灣生醫業的發展,2002年他們決定在台灣募資,成立Optimer台北子公司。
不同於1993年的狀況,Optimer挾著翁啟惠是第一位在實驗室成功合成醣類的專家,更是第一位將相關研究應用在商業化的專家,而張念慈在藥界完整的經歷,加上有成功創業Pharmanex,並被高價收購的案例。2002年4月Optimer來台募資2,000萬美元,竟然造成業界轟動;最後敲定的股東包括中華開發、台灣工銀、誠信開發、和通創投、國泰人壽、玉山銀行與東聯化學。同年5月,Optimer在台北設立分公司,取名為台灣浩鼎生技。
這個透過特有的OPopSTM多醣技術平台進行癌新藥研發的構想,是 台灣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和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在1993年底就架構的。
橫跨化學與生物科學領域,在生物有機化學及醣分子科學有獨到研究的翁啟惠,是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碩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他曾在德州農工(Texas A & M)大學擔任化學系教授,是該系創立以來最年輕的教授。
翁啟惠被美國化學界公認為酵素有機合成及醣類研究的權威,早年他開發的「酵素抑制劑」,1987年技術移轉給美國第一大農業生技公司孟山都 (Monsan-to);另外開發的「醣類合成技術」,也在1994 年技轉給費城的Neose醣類製造公司。1998年,翁啟惠將自己創辦的 Combichem公司,以「高速化學平台」賣給杜邦製藥,售價高達2億美元。
至於擁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資深研究博士及美國布蘭戴斯大學有機化學博士的張念慈,曾擔任世界頂級藥廠Merck, Sharp & Dohme 藥化部副主管及Rhone-Poulenc Rorer藥化部主管,當時他在醫藥界服務已達15年,有感於在外資藥廠這樣的職位幾乎已到頂,很難再有新的突破下,決定和翁啟惠一起合資創業。
不過,當時全球經濟不景氣,資金募集很不順利,努力了6個月後決定放棄,而後張念慈1995年在舊金山創立Pharmanex,投入中草藥健康食品領域,沒想到一炮而紅,1998年Pharmanex被如新集團(NU SKIN)以1億3,500萬美元收購,而張念慈也一直都是如新集團首席科技顧問。
不過,始終無法忘情醣類研究的翁啟惠,這時再度找上張念慈,兩人在1998年又重起爐灶,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創立Optimer(浩鼎) 生技公司,並在2007年2月9日獲准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Optim er是以每股7美元上市,首次公開發行700萬股,當天以8.5美元收盤,市值達1.91億美元。
雖然Optimer是如願在美國成立,但一直很想為台灣生技製藥產業打開一扇門的張念慈和翁啟惠,還是心繫台灣生醫業的發展,2002年他們決定在台灣募資,成立Optimer台北子公司。
不同於1993年的狀況,Optimer挾著翁啟惠是第一位在實驗室成功合成醣類的專家,更是第一位將相關研究應用在商業化的專家,而張念慈在藥界完整的經歷,加上有成功創業Pharmanex,並被高價收購的案例。2002年4月Optimer來台募資2,000萬美元,竟然造成業界轟動;最後敲定的股東包括中華開發、台灣工銀、誠信開發、和通創投、國泰人壽、玉山銀行與東聯化學。同年5月,Optimer在台北設立分公司,取名為台灣浩鼎生技。
上一則:疫苗有利基 台廠奮起搶先機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