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王道商業銀行 | 2025/05/09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3,905,063,01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70745361 | 駱錦明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星期四
《戰略高手》台工銀香港分行總經理 駱怡君 西進扎根 步步為營 |王道商業銀行
初次見到台灣工業銀行香港分行總經理駱怡君的人,多半會被她彷彿從武俠小說裡走出來英氣勃勃般的神韻所驚豔,駱怡君也笑稱,「我相當喜歡中國古典文化,尤其是平劇和武俠小說。」若再環視駱怡君充滿中國風的辦公室,便知道此言不虛。
也是這樣的背景,在一年多前,台工銀考慮要成立第一家海外分行香港分行時,及後來成立的中國策略小組時,駱怡君即成了此兩個指標性職務的不二人選。,台工銀高層指出,很多大陸、香港人士跟駱怡君交談時,都會訝異這出身洋派作風家庭的年輕人,中國文化底蘊卻這麼豐富。
這樣的氣質跟豐富知識,的確也讓駱怡君運籌帷幄大陸布局時,得到更多的助力。
雙線布局 打下西進基礎
步出全球性的景氣大衰退後,2010年是台工銀西進開始大展身手的頭一年,這一年,台工銀先後決定要成立台工銀天津辦事處,替升格中國分行作準備,籌備蘇州獨資租賃公司,及將與陸資信託業者─天津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國元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簽署MOU,這些策略,都是駱怡君研究出來的。
不同於富邦金先以密集火力主攻廈門地區,再慢慢將觸角往外擴張,外界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台工銀選擇同時在華北、華中同時開闢兩條戰線,駱怡君解釋,台資銀行西進,第一年只能成立辦事處,還不能升格成分行開始承作業務,因此台工銀天津辦事處是一個「情資收集站」,而天津離「天子腳下」北京市最近,又是北京政府極力扶植的金融周邊業務都市,與台工銀強調「創新」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首先成立天津辦事處,作為發展中國大陸布局的「眼睛」跟「耳朵」。
「我們進入一個新市場,必定要找出長久的發展策略,需要相當多的資訊來輔助判斷。」駱怡君如此說。尤其中國大陸無論在政經、人事上資訊瞬息萬變,若能即早掌握消息及與高層溝通,往往決定了一家企業的生存與經營。
另一方面,長三角台商密集度堪稱全中國大陸最高,擅長中小企業融資,且不少高階主管都有豐富租賃經驗,台工銀也不只是消極蒐集資訊,而另起一家租賃公司經營業務。
在駱怡君心中,這兩步棋都是相輔相成的,「租賃必須要深入當地,採密集布點的方式成立分支機構,這時期的Know-How,也可作為未來台工銀開設分行、支行的參考。」
而規畫中要與天津信託、安徽國元信託簽署MOU,著眼的是未來證券化的可能性,雖然現在兩岸主管機關尚未放行,但若以登陸5年規畫來看,總有一天有實質合作的機會。
三思而後行 不冒失躁進
看得出來,駱怡君每下的一步棋,都要能互相呼應,資源共享,走集團團體作戰路線。
相較於國內其他金融同業多已經在西進戰線上搶進,台工銀難道不急嗎?但駱怡君卻強調,「我們一定要當乖寶寶,在主管機關的許可下進行。」乍聽之下有點令旁人著急,但細細思索,這卻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鐵算盤。
台資銀行跟陸資銀行再怎麼比,規模都差了一大截,即便是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的前幾名金控,如台灣金控、國泰金控等等,都不敢貿然大幅發展業務。而台工銀相對起來規模較小,自然要找到最佳的發展之道。
主動報備 落實風險控管
「我相信主管機關不會讓台資金融業者在西進時觸礁,也相信他們的判斷能力。」金融人士則解讀,隨著主管機關架構出的「大傘」前進,站在浪頭上前進,是最落實風險控管的作法。
這樣的策略需要業者與主管機關的密切配合,而台工銀在任何與西進策略有關的事務上,即便是規定「事後備查」的項目,也會主動先跟主管機關報備,因此在近期主管機關對西進議題較為審慎的時刻,台工銀依然沒受到太多影響,最明顯的,就是轉投資不但沒有受到限制,在西進設點上,還可以比同業多一點後發先至的空間。
駱怡君強調,「我們到中國市場,不需要馬上開花結果,而是將根扎得夠深,再自然開枝散葉。」
在下一次ECFA協商開始前,台工銀也透過現在可行的另一管道─直接投資,將根狠狠的扎進中國大陸的土壤裡,「工業銀行有個很特殊的使命,就是直接投資、扶植產業發展。」駱怡君說。
也是這樣的背景,在一年多前,台工銀考慮要成立第一家海外分行香港分行時,及後來成立的中國策略小組時,駱怡君即成了此兩個指標性職務的不二人選。,台工銀高層指出,很多大陸、香港人士跟駱怡君交談時,都會訝異這出身洋派作風家庭的年輕人,中國文化底蘊卻這麼豐富。
這樣的氣質跟豐富知識,的確也讓駱怡君運籌帷幄大陸布局時,得到更多的助力。
雙線布局 打下西進基礎
步出全球性的景氣大衰退後,2010年是台工銀西進開始大展身手的頭一年,這一年,台工銀先後決定要成立台工銀天津辦事處,替升格中國分行作準備,籌備蘇州獨資租賃公司,及將與陸資信託業者─天津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國元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簽署MOU,這些策略,都是駱怡君研究出來的。
不同於富邦金先以密集火力主攻廈門地區,再慢慢將觸角往外擴張,外界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台工銀選擇同時在華北、華中同時開闢兩條戰線,駱怡君解釋,台資銀行西進,第一年只能成立辦事處,還不能升格成分行開始承作業務,因此台工銀天津辦事處是一個「情資收集站」,而天津離「天子腳下」北京市最近,又是北京政府極力扶植的金融周邊業務都市,與台工銀強調「創新」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首先成立天津辦事處,作為發展中國大陸布局的「眼睛」跟「耳朵」。
「我們進入一個新市場,必定要找出長久的發展策略,需要相當多的資訊來輔助判斷。」駱怡君如此說。尤其中國大陸無論在政經、人事上資訊瞬息萬變,若能即早掌握消息及與高層溝通,往往決定了一家企業的生存與經營。
另一方面,長三角台商密集度堪稱全中國大陸最高,擅長中小企業融資,且不少高階主管都有豐富租賃經驗,台工銀也不只是消極蒐集資訊,而另起一家租賃公司經營業務。
在駱怡君心中,這兩步棋都是相輔相成的,「租賃必須要深入當地,採密集布點的方式成立分支機構,這時期的Know-How,也可作為未來台工銀開設分行、支行的參考。」
而規畫中要與天津信託、安徽國元信託簽署MOU,著眼的是未來證券化的可能性,雖然現在兩岸主管機關尚未放行,但若以登陸5年規畫來看,總有一天有實質合作的機會。
三思而後行 不冒失躁進
看得出來,駱怡君每下的一步棋,都要能互相呼應,資源共享,走集團團體作戰路線。
相較於國內其他金融同業多已經在西進戰線上搶進,台工銀難道不急嗎?但駱怡君卻強調,「我們一定要當乖寶寶,在主管機關的許可下進行。」乍聽之下有點令旁人著急,但細細思索,這卻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鐵算盤。
台資銀行跟陸資銀行再怎麼比,規模都差了一大截,即便是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的前幾名金控,如台灣金控、國泰金控等等,都不敢貿然大幅發展業務。而台工銀相對起來規模較小,自然要找到最佳的發展之道。
主動報備 落實風險控管
「我相信主管機關不會讓台資金融業者在西進時觸礁,也相信他們的判斷能力。」金融人士則解讀,隨著主管機關架構出的「大傘」前進,站在浪頭上前進,是最落實風險控管的作法。
這樣的策略需要業者與主管機關的密切配合,而台工銀在任何與西進策略有關的事務上,即便是規定「事後備查」的項目,也會主動先跟主管機關報備,因此在近期主管機關對西進議題較為審慎的時刻,台工銀依然沒受到太多影響,最明顯的,就是轉投資不但沒有受到限制,在西進設點上,還可以比同業多一點後發先至的空間。
駱怡君強調,「我們到中國市場,不需要馬上開花結果,而是將根扎得夠深,再自然開枝散葉。」
在下一次ECFA協商開始前,台工銀也透過現在可行的另一管道─直接投資,將根狠狠的扎進中國大陸的土壤裡,「工業銀行有個很特殊的使命,就是直接投資、扶植產業發展。」駱怡君說。
上一則:工銀直投西進 跟著大陸政策走
下一則:台工銀蘇州設租賃 准了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