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達邁科技 | 2025/05/0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904,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70776899 | 鄧維楨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星期二
達邁獲利營收大成長 股價反重挫 |達邁科技
台灣唯一生產軟性印刷電路板上游原材料-聚醯亞胺(PI)薄膜的 達邁科技(3645),登錄興櫃市場滿月餘後,股價從最高58.1元滑落至昨最低點40元,跌幅達3成餘,與該公司前7月稅後淨利高達1.49億元,創歷史高點,每股稅後盈餘1.66元,前3季營收6.63億元,年增率76.11%表現落差大。
達邁成立於2000年6月,產品為電子、電機兩大應用的上游重要材料之一,電子產業以軟板(FPC)為主,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封裝、液晶顯示器、通訊等相關產業;電機應用則以航太、電機、機械、汽車等各種產業之絕緣應用為主。
PI膜產業為十足寡占性市場,迄今全球僅少數廠商壟斷。主要PI膜生產廠商有Du pont(杜邦)、Kaneka(鐘淵化學)、Ube(宇部興產 )與達邁等,全球年產能約8,700公噸(以1mil產出能力換算),年產值約為400億元,在過去10年產業發展經驗,全球PI產值年增長率約10%。 Du pont與Kaneka公司產能約佔全球總產能分別約4成與3成左右。由於下游應用市場變化將轉為精細化發展,產品大幅往細薄方向發展,預估在往後數年 PI膜產值會因為產品精細化後,可望逐年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將有所增長。
達邁今年私募5,000萬元現金增資,每股35元,引進策略合作夥伴日商荒川化工,去年與荒川合作共同開發封裝用及可電鍍聚醯亞胺膜 Pomiran,今年將更拉近彼此合作關係。Pomiran已量產中,此次辦理私募除增加資金運用外,也突顯出該公司在技術合作上,有更上層空間。
達邁表示,聚醯亞胺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替代性的優點,除高達380 度C可忍受大多數下游高溫製程外,耐化學藥品性、機械性質及電氣性質更是難有其他材料可以比擬,近來在高階FPC應用、LED、電子通訊、與光電顯示等相關產業的新應用機會如雨後春筍般浮現,新型聚醯亞胺PI材料需求日益增多,聚醯亞胺在產業發展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角色。
達邁表示,目前生產線屬於24小時運轉,產能良率,在歷經過去3 年多不斷技術更新與經驗累積下,已提高至80%,預期下半年良率會進一步提升,主要提高薄膜小於0.5mm的PI,以往比重大概30%,目前已拉升至 40%至50%間,該產品被大量應用在軟性印刷電路,由於電子產品輕、薄、短、小已是趨勢,對軟板需求量有增無減,故該公司已將大於0.5mmPI產能降低,滿足市場需求。
上一則:國碩旗下達邁 擬擴產搶市占
下一則:資金回籠興櫃 量擴增至近10億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