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醣聯生技醫藥 | 2025/05/0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425,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2683520 | 張東玄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0年03月22日
星期一
星期一
授權大廠 生技業揚名國際 |台灣醣聯生技醫藥
國內生技業逐步開花結果,中橡、寶齡、台醫、台灣醣聯等
公司已成功授權,今年11月即將在美國新奧爾良市舉行4年一次的
世界藥學會,醣聯董事長張東玄更成為台灣首位應邀的演講者,
顯示國內生醫業的技術水平已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
據瞭解,2010年世界藥學會議 Pharmaceutical Science 2010
World Congress(PSWC2010),今年由美國藥學會AAPS主辦,預
計11月14~18日在美國新奧爾良市舉行,由於世界藥學會每4年舉
辦一次,每次都有成千上萬的科學家聚集於此,進行各種專精領
域資訊互動,以及文化知識交流。而台灣醣聯董事長張東玄此次
將以「抗細胞表面醣抗原的抗體可成為治療癌症的藥物」為題,
發表演講。
這是國內第一次有專家受邀至世界藥學會演講,並可主打「
台灣」名號,顯示國內生醫業在國際產業鏈的發展似乎也逐步受
到肯定,而台灣醣聯亦將趁此次活動展出新產品,是否會帶來更
大的商機備受矚目。
初步統計,國內生技業目前至少已有6家公司成功授權給國際
大藥廠,其中以中橡孤兒藥的授權金額最可觀。
中橡透過轉投資的Synpac與Genzyme公司簽訂授權合約開發
Myozyme孤兒藥,自2006年獲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上
市並開始收取孤兒藥權利金,預估權利金收取可持續至2023年,
已經成為業外穩定獲利來源。
另外,成立於2001年的台灣醣聯,則是台灣第1家結合單株抗
體及醣質技術開發的生技醫藥公司,該公司研究的領域為蛋白質
藥的開發,包括治療惡性腫瘤的抗體藥品、特異性腫瘤醣抗原的
診斷劑、抗體藥品抗原及預防癌症疫苗等,醣聯去年獲日本大塚
製藥(Otsuka Pharm)技術授權金約2億美元,未來新藥成功上市
後,初估每年將可為醣聯創造5億美元營收。
至於台醫、寶齡、永昕、基亞等公司亦都陸續成功授權給國
際大藥廠。
轉投資永昕的東洋製藥董事長林榮錦認為,生醫產業雖然開
發時間長、失敗風險高、投入資源龐大等特性;但因為研發過程
耗費金額龐大,也創造了障礙門檻,再加上投入新藥的生產時程
也要5~6年,期間還有政府的40%補助,所以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生醫業和財團應勇於投入,讓國內生技業能與國際市場接軌。
張東玄表示,國內生技業發展最大的障礙是生技產業專家太
少,而政府相關單位,因為不瞭解生技產業,無法做決定,因此
,就找所謂的專家學者組成委員來評估,只是學者可能瞭解研究
領域,卻對產業不熟悉,而無法讓產品商品化;更何況學術性好
的研究大都不適合產業發展,反而造成資源的浪費。真正需要政
府扶持的生技業者,往往拿不到政府資源。
張東玄指出,培植產業一定要有很大的魄力和決心,當年政
府也是傾全力支持台積電,才有現在的科技產業,而生技製藥業
通常都要經過10年的努力才能熬出頭,花費的資金亦相當可觀,
政府和企業主一定要有耐性,才能讓國內的生技業打進國際競技
場,創造契機。
公司已成功授權,今年11月即將在美國新奧爾良市舉行4年一次的
世界藥學會,醣聯董事長張東玄更成為台灣首位應邀的演講者,
顯示國內生醫業的技術水平已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
據瞭解,2010年世界藥學會議 Pharmaceutical Science 2010
World Congress(PSWC2010),今年由美國藥學會AAPS主辦,預
計11月14~18日在美國新奧爾良市舉行,由於世界藥學會每4年舉
辦一次,每次都有成千上萬的科學家聚集於此,進行各種專精領
域資訊互動,以及文化知識交流。而台灣醣聯董事長張東玄此次
將以「抗細胞表面醣抗原的抗體可成為治療癌症的藥物」為題,
發表演講。
這是國內第一次有專家受邀至世界藥學會演講,並可主打「
台灣」名號,顯示國內生醫業在國際產業鏈的發展似乎也逐步受
到肯定,而台灣醣聯亦將趁此次活動展出新產品,是否會帶來更
大的商機備受矚目。
初步統計,國內生技業目前至少已有6家公司成功授權給國際
大藥廠,其中以中橡孤兒藥的授權金額最可觀。
中橡透過轉投資的Synpac與Genzyme公司簽訂授權合約開發
Myozyme孤兒藥,自2006年獲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上
市並開始收取孤兒藥權利金,預估權利金收取可持續至2023年,
已經成為業外穩定獲利來源。
另外,成立於2001年的台灣醣聯,則是台灣第1家結合單株抗
體及醣質技術開發的生技醫藥公司,該公司研究的領域為蛋白質
藥的開發,包括治療惡性腫瘤的抗體藥品、特異性腫瘤醣抗原的
診斷劑、抗體藥品抗原及預防癌症疫苗等,醣聯去年獲日本大塚
製藥(Otsuka Pharm)技術授權金約2億美元,未來新藥成功上市
後,初估每年將可為醣聯創造5億美元營收。
至於台醫、寶齡、永昕、基亞等公司亦都陸續成功授權給國
際大藥廠。
轉投資永昕的東洋製藥董事長林榮錦認為,生醫產業雖然開
發時間長、失敗風險高、投入資源龐大等特性;但因為研發過程
耗費金額龐大,也創造了障礙門檻,再加上投入新藥的生產時程
也要5~6年,期間還有政府的40%補助,所以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生醫業和財團應勇於投入,讓國內生技業能與國際市場接軌。
張東玄表示,國內生技業發展最大的障礙是生技產業專家太
少,而政府相關單位,因為不瞭解生技產業,無法做決定,因此
,就找所謂的專家學者組成委員來評估,只是學者可能瞭解研究
領域,卻對產業不熟悉,而無法讓產品商品化;更何況學術性好
的研究大都不適合產業發展,反而造成資源的浪費。真正需要政
府扶持的生技業者,往往拿不到政府資源。
張東玄指出,培植產業一定要有很大的魄力和決心,當年政
府也是傾全力支持台積電,才有現在的科技產業,而生技製藥業
通常都要經過10年的努力才能熬出頭,花費的資金亦相當可觀,
政府和企業主一定要有耐性,才能讓國內的生技業打進國際競技
場,創造契機。
上一則:權利金+補助 生技藥吸金
下一則:聽細菌怎麼說 跨領域商機大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