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瀚昱能源科技 | 2025/05/0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98,261,2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8737207 | 毛鑫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8年10月07日
星期二
星期二
瀚昱新世代太陽能電池技術 可撓性材料基板 III-V族砷化鎵薄膜太 |瀚昱能源科技
瀚昱新世代太陽能電池技術 可撓性材料基板 III-V族砷化鎵薄膜太
陽能電池
國內第一家量產以玻璃為基板的III-V族砷化鎵化合物聚光型薄膜
太陽能電池—-瀚昱能源科技,結合許多應用技術及人才,並垂直整
合上中下游的III-V族太陽能產業鏈,建立年產能約60MW的聚光型
太陽能電池模組生產線,並通過美日印中等多家客戶認證,更在
近日發展出以可撓性 (Flexible)材料為基板的III-V族砷化鎵軟性薄膜
太陽能電池。如何走出自己的產品技術優勢,以下為瀚昱能源科
技總經理林健?的專訪摘要:
問:太陽能電池最重要的材料、技術關鍵為何?
答:一般而言,太陽能電池的材料,應具有寬廣的能帶隙寬、較
高的光學吸收係數、材料為直接能帶隙、高的轉換效率以及高可
靠度等特性,但要滿足以上要求的半導體材料並不多。而瀚昱以
可撓性材料為基板的III-V族砷化鎵軟性薄膜太陽能電池,元件在
一個太陽光下的效率已達到18%,散熱效率更佳,未來朝25%以上
的元件效率前進。高效率特性提供了太陽能電池產品多樣性的應
用,並具備低成本的發展優勢。
問:新世代太陽能電池技術與傳統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最大差異為
何?
答:傳統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包括非晶矽(α-Si)太陽能電池、硒化銅
銦鎵(CIGS) 太陽能電池、及碲化鎘(CdTe)太陽能電池,上述的材料
成本較節省,但因受限於成膜過程中為多晶或非晶的晶體結構特
性,轉換效率並不如單晶矽(single crystal)或多晶矽(polysilicon)太陽
能電池,且在實際商業化的量產程度並未完全成熟;而且這種薄
膜電池的可靠度較低,且供電不穩,因此降低了產品的許多應用
面。
以可撓性材料為基板的III-V族砷化鎵軟性薄膜太陽能電池,除了
在結構上有重大突破外,在製程上,因材料用量的減少,也繼承
了薄膜太陽能電池低成本的優勢,且為直接能帶隙材料,更有
III-V族砷化鎵材料所具備比矽材料快速電子遷移的光電特性,因
此有高穩定的轉換效率及高可靠度;又因質量輕,也沒有缺料的
問題。且III-V薄膜有更佳的抗輻射線、抗UV、及高低溫的耐候特
性,使得其元件適用於太空中之應用,展現了新世代太陽能電池
所需的優勢。
問:瀚昱2007年成立一年就開始獲利,最主要的技術關鍵為何?
答:瀚昱在2006年6月成立,在化合物半導體及模組有豐富的量產
經驗,是目前國際上唯一同時擁有III-V族多介面薄膜生產、模組封
裝散熱、及追日系統等專利技術者,共取得相關專利超過40件。
不同於一般業界在量產成熟後才開始找客戶,而是承接日本既有
的代工訂單,已取得有利的起跑點,亦創下國內太陽能電池廠最
快的獲利記錄。
瀚昱在去年先發展出多介面(Multi Junction)串疊式太陽能電池,轉
換效率超過30%,接著成功開發出多種高效率的聚光型太陽能模
組,模組可達600倍以上之轉換效能。並在第三屆亞洲太陽能與光
伏工程展覽會,展出兩項專利追日系統(Sun Tracking System),其
中一項追日系統不需使用電力,有如向日葵般,具有自動追日功
能,精度達1度以內。
問:談談已開發成熟的高效率聚光型太陽能模組?而接下來瀚昱
將如何佈局?
答:在高效率聚光型太陽能模組,由於光伏轉換效能超過30%,
加上追日系統可在每日平均光照八小時的時間充分取得轉換電能
,相較於固定式單/多晶矽太陽能板每日平均取得二至三小時電能
,此技術已經可產生六到八倍的電能。
而瀚昱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的技術開發,將著重在以可撓性材料為
基板的 III-V族砷化鎵軟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開發,包括技術團隊
以自行設計改裝的PVD及CVD設備方式產出此新世代太陽能電池
,並以各種軟性基板為可撓性材料,從太陽能電池薄膜結構設計
、製程到模組製造均將在廠內開發及量產完成,以高度垂直整合
方式作技術佈局,在全球同業中取得最大的技術競爭優勢。
瀚昱已在III-V族砷化鎵聚光型太陽能電池的市場打出很好基礎,
將在今年開發出新世代太陽能電池技術,以符合公司既定的技術
佈局;2009年將以此技術為主軸,積極開發出更多樣性薄膜產品
的應用及上中下游量產整合能力,期許將III-V族砷化鎵薄膜整體
市場發揮出最大需求。
陽能電池
國內第一家量產以玻璃為基板的III-V族砷化鎵化合物聚光型薄膜
太陽能電池—-瀚昱能源科技,結合許多應用技術及人才,並垂直整
合上中下游的III-V族太陽能產業鏈,建立年產能約60MW的聚光型
太陽能電池模組生產線,並通過美日印中等多家客戶認證,更在
近日發展出以可撓性 (Flexible)材料為基板的III-V族砷化鎵軟性薄膜
太陽能電池。如何走出自己的產品技術優勢,以下為瀚昱能源科
技總經理林健?的專訪摘要:
問:太陽能電池最重要的材料、技術關鍵為何?
答:一般而言,太陽能電池的材料,應具有寬廣的能帶隙寬、較
高的光學吸收係數、材料為直接能帶隙、高的轉換效率以及高可
靠度等特性,但要滿足以上要求的半導體材料並不多。而瀚昱以
可撓性材料為基板的III-V族砷化鎵軟性薄膜太陽能電池,元件在
一個太陽光下的效率已達到18%,散熱效率更佳,未來朝25%以上
的元件效率前進。高效率特性提供了太陽能電池產品多樣性的應
用,並具備低成本的發展優勢。
問:新世代太陽能電池技術與傳統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最大差異為
何?
答:傳統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包括非晶矽(α-Si)太陽能電池、硒化銅
銦鎵(CIGS) 太陽能電池、及碲化鎘(CdTe)太陽能電池,上述的材料
成本較節省,但因受限於成膜過程中為多晶或非晶的晶體結構特
性,轉換效率並不如單晶矽(single crystal)或多晶矽(polysilicon)太陽
能電池,且在實際商業化的量產程度並未完全成熟;而且這種薄
膜電池的可靠度較低,且供電不穩,因此降低了產品的許多應用
面。
以可撓性材料為基板的III-V族砷化鎵軟性薄膜太陽能電池,除了
在結構上有重大突破外,在製程上,因材料用量的減少,也繼承
了薄膜太陽能電池低成本的優勢,且為直接能帶隙材料,更有
III-V族砷化鎵材料所具備比矽材料快速電子遷移的光電特性,因
此有高穩定的轉換效率及高可靠度;又因質量輕,也沒有缺料的
問題。且III-V薄膜有更佳的抗輻射線、抗UV、及高低溫的耐候特
性,使得其元件適用於太空中之應用,展現了新世代太陽能電池
所需的優勢。
問:瀚昱2007年成立一年就開始獲利,最主要的技術關鍵為何?
答:瀚昱在2006年6月成立,在化合物半導體及模組有豐富的量產
經驗,是目前國際上唯一同時擁有III-V族多介面薄膜生產、模組封
裝散熱、及追日系統等專利技術者,共取得相關專利超過40件。
不同於一般業界在量產成熟後才開始找客戶,而是承接日本既有
的代工訂單,已取得有利的起跑點,亦創下國內太陽能電池廠最
快的獲利記錄。
瀚昱在去年先發展出多介面(Multi Junction)串疊式太陽能電池,轉
換效率超過30%,接著成功開發出多種高效率的聚光型太陽能模
組,模組可達600倍以上之轉換效能。並在第三屆亞洲太陽能與光
伏工程展覽會,展出兩項專利追日系統(Sun Tracking System),其
中一項追日系統不需使用電力,有如向日葵般,具有自動追日功
能,精度達1度以內。
問:談談已開發成熟的高效率聚光型太陽能模組?而接下來瀚昱
將如何佈局?
答:在高效率聚光型太陽能模組,由於光伏轉換效能超過30%,
加上追日系統可在每日平均光照八小時的時間充分取得轉換電能
,相較於固定式單/多晶矽太陽能板每日平均取得二至三小時電能
,此技術已經可產生六到八倍的電能。
而瀚昱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的技術開發,將著重在以可撓性材料為
基板的 III-V族砷化鎵軟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開發,包括技術團隊
以自行設計改裝的PVD及CVD設備方式產出此新世代太陽能電池
,並以各種軟性基板為可撓性材料,從太陽能電池薄膜結構設計
、製程到模組製造均將在廠內開發及量產完成,以高度垂直整合
方式作技術佈局,在全球同業中取得最大的技術競爭優勢。
瀚昱已在III-V族砷化鎵聚光型太陽能電池的市場打出很好基礎,
將在今年開發出新世代太陽能電池技術,以符合公司既定的技術
佈局;2009年將以此技術為主軸,積極開發出更多樣性薄膜產品
的應用及上中下游量產整合能力,期許將III-V族砷化鎵薄膜整體
市場發揮出最大需求。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