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奇晶光電 | 2025/09/12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三
Sony加速 OLED中大尺寸化發展 投資 220億日圓增設 3.5代產線 |奇晶光電
發展,並提升畫質,將投資約220億日圓(約2億美元)於面
板廠的生產設備上,據彭博資訊(Bloomberg)報導,
Sony擬2008下半年度起開始投資,2009年度進一步
確立生產技術。台日韓其他面板廠商對此項可能改變產業生態的
技術也不敢忽視 ,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松下電器(Matsushita
Electric)、佳能(Canon)、日立製作所(
Hitachi)及台廠奇晶皆極積投入,友達則密切觀察中。
彭博資訊提到,Sony將對與豐田自動織機合資的ST
LCD旗下的東浦事業所增強生產設備,生產尺寸大小為3.5
代(600mm×720mm)的玻璃基板。
OLED面板相較於TFT LCD、PDP耗電量少且畫質表
現佳,厚度亦可薄至1mm以下。Sony在2007年12月
推出全球首款OLED電視,引起市場熱烈討論。由於該款電視
僅11吋,大尺寸化成為Sony日後發展該領域的主軸。
目前除了Sony宣示OLED電視正式量產外,三星也把
OLED電視當作重頭戲,三星預計在2009年進軍OLED
電視市場,並將在2010年開始銷售40吋OLED電視。
在Sony與三星紛鎖定OLED市場後,日本3大科技廠松下
電器(Matsushita Electric)、佳能(
Canon)、日立製作所(Hitachi)也正式達成協議
,3家公司共同宣布將合力發展OLED這個新興技術,讓
OLED的未來發展備受矚目。
在國內廠商方面,由奇美電子轉投資的奇晶對於AMOLED面
板發展最為積極,除了積極提升首條生產線良率外,奇晶第2條
生產線也計畫於年底開始加入生產,後續產能將再持續提升,藉
此架構AMOLED中小尺寸面板完整產品線。
相對於奇晶在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市場的汲汲營營,友達
對於OLED市場則有不同的看法,友達副董事長陳炫彬日前在
法說會上表示,其認為2吋以下的OLED面板發展空間不大,
反而是大尺寸OLED TV發展機會較大。
事實上,友達早先也嘗試過研發OLED面板,總經理陳來助說
,友達幾年前曾設置實驗線進行OLED面板的開發,主要是以
小尺寸的手機面板為主,但由於OLED的材料、設備不穩定,
再加上成本高居不下,因此友達後來停止相關OLED面板的研
發工作。而近2年來,OLED面板的技術、材料、設備均有改
進,加上Sony的OLED電視引起市場震撼,因此友達也在
觀察OLED市場的發展與變化,目前該OLED實驗線雖未投
入研發,但仍是予以保留。
業者指出,OLED製程困難,牽涉到複雜的化學過程,但
OLED擁有亮度高、省電並且輕薄的競爭優勢,雖然目前
OLED螢幕的造價遠比液晶螢幕貴上許多,不過,隨著製程改
進與科技發展,OLED的成本可望越來越便宜。
不過,另外也有業者認為,OLED要全面性的發展仍需要時間
,尤其是相關零組件的配套以及整個供應鏈的投入仍嫌不足,若
要跟TFT LCD面板產業的產值、規模相互比擬的話,還有
很長一段時間要走。
根據研究機構的預測,2008年彩色OLED市場規模可望成
長至2.8億美元,而2013年時,市場規模將放大至28億
美元。雖然2008年OLED主要應用仍鎖定在小尺寸市場,
且以手機為主,但已有一些大公司預測,OLED會在5年內讓
電視、手機、電腦螢幕與照明市場展現新局。
上一則:奇晶AMOLED 接到柯達訂單
下一則:奇美電增資奇晶光電 持股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