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勤崴科技 | 2025/07/1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8年02月01日
星期五
星期五
中華電入股勤崴 跨足導航 |勤崴科技
中華電信(2412)昨(31)日宣布以每股約70元,取得
電子地圖業者勤崴國際科技33.4%股權,總投資金額
7,000萬元,雙方將進軍導航與定位服務,拓展車用電子的
新市場。
中華電在投資勤崴國際科技的方式上,有別於以往直接投資的模
式,勤崴國際科技的大股東為勤崴科技,將先轉投資3,000
萬元成立新公司勤崴國際科技,勤崴本身以技術與資產作價方式
參與投資,而中華電信則是以現金入股,並將擁有新公司兩席董
事及一席監察人的席次,未來有機會出任董事長,至於總經理仍
交由專業經理人柯應鴻負責。
之所以採取迂迴的方式投資,主要是圖資公司在智財權上常擔心
與同業間的訴訟問題,為清楚切割智財權上相關權利與擁有權,
勤崴採取成立新公司方式,中華電再入股投資。
中華電信藉入股勤崴國際科技,跨足圖資市場,不僅將有助於其
龐大工商資料與門牌點位資料活化,並將圖資導入HiNet
與emome等相關定位、導航與旅遊等加值服務,全方位推展
手機及上網圖資業務,強化黃頁、旅遊、1288等平台的生活
資訊,並加速拓展車輛資通信Telematics。
勤崴國際科技董事長與總經理柯應鴻是新公司最大股東,過去在
國內圖資產業有十幾年的經驗;中華電信則擁有手機及網際網路
等多元的服務平台。
勤崴科技與勤崴國際都沒有上市櫃,勤崴在國內電子地圖市場上
居於領導地位,之前Google在台灣推出電子地圖服務時即
是與勤崴科技合作,另外勤崴也提供趴趴go、諾基亞、宏達電
、倚天、集嘉等手機業者相關的地圖資訊。
中華電與遠傳最近都在車用電子上加深耕耘,企圖在台灣電子地
圖資訊取得優勢地位,中華電本身雖然有百萬筆企業客戶與千萬
筆一般用戶的資訊,包括用戶的姓名、地址等,但沒有轉化資料
為有用資訊的系統,欠缺有效商業化的經驗,而未來發展導航系
統與定址服務(LBS)是大勢所趨,才促成中華電入股勤崴。
國際廠商最近頻頻展開併購圖資廠的策略,手機龍頭諾基亞以
81億美元買下Navteq;GPS大廠TomTom與台灣
國際航電Garmin爭購Tele Atlas,最後
TomTom以42億美元勝出。Navteq與Tele
Atlas 正是全球前兩大的圖資業者,形成一場搶地盤大戰
,也將這股併購風潮吹到台灣。
電子地圖業者勤崴國際科技33.4%股權,總投資金額
7,000萬元,雙方將進軍導航與定位服務,拓展車用電子的
新市場。
中華電在投資勤崴國際科技的方式上,有別於以往直接投資的模
式,勤崴國際科技的大股東為勤崴科技,將先轉投資3,000
萬元成立新公司勤崴國際科技,勤崴本身以技術與資產作價方式
參與投資,而中華電信則是以現金入股,並將擁有新公司兩席董
事及一席監察人的席次,未來有機會出任董事長,至於總經理仍
交由專業經理人柯應鴻負責。
之所以採取迂迴的方式投資,主要是圖資公司在智財權上常擔心
與同業間的訴訟問題,為清楚切割智財權上相關權利與擁有權,
勤崴採取成立新公司方式,中華電再入股投資。
中華電信藉入股勤崴國際科技,跨足圖資市場,不僅將有助於其
龐大工商資料與門牌點位資料活化,並將圖資導入HiNet
與emome等相關定位、導航與旅遊等加值服務,全方位推展
手機及上網圖資業務,強化黃頁、旅遊、1288等平台的生活
資訊,並加速拓展車輛資通信Telematics。
勤崴國際科技董事長與總經理柯應鴻是新公司最大股東,過去在
國內圖資產業有十幾年的經驗;中華電信則擁有手機及網際網路
等多元的服務平台。
勤崴科技與勤崴國際都沒有上市櫃,勤崴在國內電子地圖市場上
居於領導地位,之前Google在台灣推出電子地圖服務時即
是與勤崴科技合作,另外勤崴也提供趴趴go、諾基亞、宏達電
、倚天、集嘉等手機業者相關的地圖資訊。
中華電與遠傳最近都在車用電子上加深耕耘,企圖在台灣電子地
圖資訊取得優勢地位,中華電本身雖然有百萬筆企業客戶與千萬
筆一般用戶的資訊,包括用戶的姓名、地址等,但沒有轉化資料
為有用資訊的系統,欠缺有效商業化的經驗,而未來發展導航系
統與定址服務(LBS)是大勢所趨,才促成中華電入股勤崴。
國際廠商最近頻頻展開併購圖資廠的策略,手機龍頭諾基亞以
81億美元買下Navteq;GPS大廠TomTom與台灣
國際航電Garmin爭購Tele Atlas,最後
TomTom以42億美元勝出。Navteq與Tele
Atlas 正是全球前兩大的圖資業者,形成一場搶地盤大戰
,也將這股併購風潮吹到台灣。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