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固網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8468548 | 蔡明忠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8年01月09日
星期三
星期三
張孝威:台灣大 全力衝刺網路 自建固網最後1哩路 本季擴充逾千個 |台灣固網
張孝威:台灣大 全力衝刺網路 自建固網最後1哩路 本季擴充逾千
個 3.5G基地台 布建媒體版圖 將併購電視台 搶進數位匯流。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表示,在併購台灣固網後,今年將在電
信版圖上全力建設網路,自建固網最後1哩路,在行動上第一季將
大舉擴充上千個3.5G基地台,要做中華電第二;至於媒體版圖,
將併購有線電視台及電視台,全力搶進數位匯流。
台灣大昨(8)日有鉅額交易1.02萬張,每股成交價43.8元,較收
盤價43.9元少0.1元,總交易金額4.49億元,外資買、賣都在1.4萬
餘張,但互抵後賣超139張,因此外界推測應是特定外資對敲。台
灣大昨天也代台固投資公告處分9,600餘張富邦金,獲利4,790餘萬
元。
張孝威曾任中華投信、中華開發總經理及台積電財務長,四年前
出任台灣大總經理;在他執掌兵符下,台灣大去年辦理減資,並
且併購台固、台灣電訊,也因此跨足有線電視領域,帶動台灣大
股價超越遠傳,在電信三雄中交出亮麗成績單。今年是台灣大成
立第十年,組織剛完成重整,以下是張孝威接受本報專訪時,暢
談未來布局紀要:
收購台固 幫助股東解套
問:台灣大整併台固、有線電視與台灣電訊後,未來的布局與經
營策略?
答:去年是關鍵的一年,收購台固,是希望對台灣大經營面有利
,也可幫助台固股東解套。台固固定資產多,折舊高,台灣大相
對比較輕巧,最後選擇以收購方式來讓兩者合作,是勇敢的一步
,也讓兩家公司走上合併與數位匯流道路。
數位匯流是未來趨勢,但國際上成功\的案例並不多,且大部分是
固網走向行動,行動走向固網的比較少。
在固網部分,因為市場萎縮,擴充有限,但對企業客戶來說,卻
非常有幫助,市話結合行動,兩家公司變成一家,可提供企業客
戶有競爭力、完整電訊方案。
另外,台固在兩年多前收購富洋有線電視,對台灣大來說,也踏
入有線電視領域。影音與通訊服務的結合,將是全世界的大趨勢
,很多國際大型電訊公司也都走上這條路。
雖然富洋有線電視目前市占率並不高,但對台灣大來說,至少是
個起點,有這個基礎後,可逐步走向三合一的數位匯流。
問:面對電信龍頭中華電,台灣大要如何做中華電第二?
答:中華電有固網優勢,最後1哩路(last mile)掌握在中華電的
手上,我們很無奈。當初last mile網路應該成立單獨公司,大家共
同使用,但主控權不在我們,應由主管機關促成。
台灣大目前正評估花錢自建最後1哩,投資金額約數十億元,去年
整體資本支出約80多億元,今年正評估增加的可行性。
要成為中華電第二,台灣大要在最後1哩路加強,目前擁有的富洋
有線電視,算是已擁有部分的最後1哩,但這是不夠的,我們要加
強布建,在光纖與cable多管齊下。
固網重新挖馬路,將無法避免,目前已大致確定方向,但細則還
在討論。五年投入50億元,並不會太多,但究竟是多少金額,要
視具體內容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台灣大有企圖心,提供消費
者可在「中華電與台灣大」做出選擇。
買電視台 成本最大考量
問:市場傳出富邦要收購台基網、花蓮洄瀾系統台,有無收購其
他有線電視系統的計畫?
答:這個要看機會與價錢,有線電視市占率擴充是正面的事情,
但這不能一廂情願,雙方要有一致看法才行。台灣大收購最在意
的是成本。
我們曾做過幾家的實地考查,依目前市場收購方向,獨立系統台
的可能性較高,但也不排除前三大有線電視系統。
問:公司去年表現與未來成長空間?
答:去年營收情況,我們已與遠傳拉開一段距離。目前我們站的
位置,趨勢上對我們是有利的。今年整體成長預估有三方面,包
括有線電視與寬頻上網,這部分成長將多一點,第二為加值服務
,第三為行動電訊與固網的結合,外勞國際電話市場也將會成長
。行動通訊則微幅成長或持平,今年不預期會有價格戰。
至於營收狀況,個人用戶使用行動電話,仍占營收很大比率,約
九成以上,但這個市場已經飽和,不太容易成長,反而是有線電
視、企業用戶有成長的空間。
富洋用戶約40多萬戶,過去用戶數年成長率不到10%,有線電視
的成長比行動電話高一點,營收成長來源除了收視費用,就是衝
刺寬頻上網市場。
個 3.5G基地台 布建媒體版圖 將併購電視台 搶進數位匯流。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表示,在併購台灣固網後,今年將在電
信版圖上全力建設網路,自建固網最後1哩路,在行動上第一季將
大舉擴充上千個3.5G基地台,要做中華電第二;至於媒體版圖,
將併購有線電視台及電視台,全力搶進數位匯流。
台灣大昨(8)日有鉅額交易1.02萬張,每股成交價43.8元,較收
盤價43.9元少0.1元,總交易金額4.49億元,外資買、賣都在1.4萬
餘張,但互抵後賣超139張,因此外界推測應是特定外資對敲。台
灣大昨天也代台固投資公告處分9,600餘張富邦金,獲利4,790餘萬
元。
張孝威曾任中華投信、中華開發總經理及台積電財務長,四年前
出任台灣大總經理;在他執掌兵符下,台灣大去年辦理減資,並
且併購台固、台灣電訊,也因此跨足有線電視領域,帶動台灣大
股價超越遠傳,在電信三雄中交出亮麗成績單。今年是台灣大成
立第十年,組織剛完成重整,以下是張孝威接受本報專訪時,暢
談未來布局紀要:
收購台固 幫助股東解套
問:台灣大整併台固、有線電視與台灣電訊後,未來的布局與經
營策略?
答:去年是關鍵的一年,收購台固,是希望對台灣大經營面有利
,也可幫助台固股東解套。台固固定資產多,折舊高,台灣大相
對比較輕巧,最後選擇以收購方式來讓兩者合作,是勇敢的一步
,也讓兩家公司走上合併與數位匯流道路。
數位匯流是未來趨勢,但國際上成功\的案例並不多,且大部分是
固網走向行動,行動走向固網的比較少。
在固網部分,因為市場萎縮,擴充有限,但對企業客戶來說,卻
非常有幫助,市話結合行動,兩家公司變成一家,可提供企業客
戶有競爭力、完整電訊方案。
另外,台固在兩年多前收購富洋有線電視,對台灣大來說,也踏
入有線電視領域。影音與通訊服務的結合,將是全世界的大趨勢
,很多國際大型電訊公司也都走上這條路。
雖然富洋有線電視目前市占率並不高,但對台灣大來說,至少是
個起點,有這個基礎後,可逐步走向三合一的數位匯流。
問:面對電信龍頭中華電,台灣大要如何做中華電第二?
答:中華電有固網優勢,最後1哩路(last mile)掌握在中華電的
手上,我們很無奈。當初last mile網路應該成立單獨公司,大家共
同使用,但主控權不在我們,應由主管機關促成。
台灣大目前正評估花錢自建最後1哩,投資金額約數十億元,去年
整體資本支出約80多億元,今年正評估增加的可行性。
要成為中華電第二,台灣大要在最後1哩路加強,目前擁有的富洋
有線電視,算是已擁有部分的最後1哩,但這是不夠的,我們要加
強布建,在光纖與cable多管齊下。
固網重新挖馬路,將無法避免,目前已大致確定方向,但細則還
在討論。五年投入50億元,並不會太多,但究竟是多少金額,要
視具體內容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台灣大有企圖心,提供消費
者可在「中華電與台灣大」做出選擇。
買電視台 成本最大考量
問:市場傳出富邦要收購台基網、花蓮洄瀾系統台,有無收購其
他有線電視系統的計畫?
答:這個要看機會與價錢,有線電視市占率擴充是正面的事情,
但這不能一廂情願,雙方要有一致看法才行。台灣大收購最在意
的是成本。
我們曾做過幾家的實地考查,依目前市場收購方向,獨立系統台
的可能性較高,但也不排除前三大有線電視系統。
問:公司去年表現與未來成長空間?
答:去年營收情況,我們已與遠傳拉開一段距離。目前我們站的
位置,趨勢上對我們是有利的。今年整體成長預估有三方面,包
括有線電視與寬頻上網,這部分成長將多一點,第二為加值服務
,第三為行動電訊與固網的結合,外勞國際電話市場也將會成長
。行動通訊則微幅成長或持平,今年不預期會有價格戰。
至於營收狀況,個人用戶使用行動電話,仍占營收很大比率,約
九成以上,但這個市場已經飽和,不太容易成長,反而是有線電
視、企業用戶有成長的空間。
富洋用戶約40多萬戶,過去用戶數年成長率不到10%,有線電視
的成長比行動電話高一點,營收成長來源除了收視費用,就是衝
刺寬頻上網市場。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