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慶豐商銀 | 2025/08/2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星期二
當年扛下國泰信託爛攤子 黃世惠 繳稅王遭拖累 |慶豐商銀
十信風暴拖垮同為蔡萬春家族擁有的國泰信託,80年代台灣繳
稅大戶慶豐集團創辦人黃世惠,在政府政策性的誘導下,承接國
泰信託,並更名為慶豐銀行,但是數百億元的財務坑洞,不但未
擦亮慶豐銀的招牌,還間接拖累慶豐集團。
20多年後的今天,本土金控、外商銀行積極增加營運據點,多
家問題金融機構成了拓展事業版圖的途徑,引起同為蔡家血緣支
脈的國泰金(創辦人蔡萬霖)、富邦金(創辦人蔡萬才)對慶豐
銀的興趣。除了一舉拓展國內34個營業據點外,也善盡企業對
社會責任,更可能讓慶豐集團及早脫離財務危機的泥淖。
國泰信託受到十信風暴波及,民國74年發生150億元現金擠
兌,在財政部主導下,委由交銀、中國農民銀行與中信局等公營
行庫組成銀行團進駐、管理。直到黃世惠擔任董事長職務後,主
導將資本額擴充至100億元,並於83年間向財政部申請改制
為商業銀行,獲准更名為慶豐銀行。
以交通工具(汽車、摩托車工業)起家的慶豐集團,在民國70
年代初期,財政部每年都公布全國優良納稅人,黃世惠曾連續兩
年獲得「繳稅王」的稱號,在十信危機風暴吹襲下,當時政府三
顧茅廬請託黃世惠協助出資,但慶豐集團進軍金融後,才發現接
下一個燙手山芋,慶豐銀現除了越南分行經營得不錯,在台灣則
面臨被金管會限期改善財務的困境,令黃世惠承受家族成員、大
股東的沈重壓力。
正因為黃世惠當年願意出面協助紓困,慶豐銀員工透露,即使淨
值已為負數,與其他問題金融相比,金管會對慶豐銀的禮遇相對
較多,官員對慶豐銀的評語是「守法的金融機構,卻缺乏做生意
的頭腦」,過去百億元的財務漏洞,20年後仍無法彌平。
稅大戶慶豐集團創辦人黃世惠,在政府政策性的誘導下,承接國
泰信託,並更名為慶豐銀行,但是數百億元的財務坑洞,不但未
擦亮慶豐銀的招牌,還間接拖累慶豐集團。
20多年後的今天,本土金控、外商銀行積極增加營運據點,多
家問題金融機構成了拓展事業版圖的途徑,引起同為蔡家血緣支
脈的國泰金(創辦人蔡萬霖)、富邦金(創辦人蔡萬才)對慶豐
銀的興趣。除了一舉拓展國內34個營業據點外,也善盡企業對
社會責任,更可能讓慶豐集團及早脫離財務危機的泥淖。
國泰信託受到十信風暴波及,民國74年發生150億元現金擠
兌,在財政部主導下,委由交銀、中國農民銀行與中信局等公營
行庫組成銀行團進駐、管理。直到黃世惠擔任董事長職務後,主
導將資本額擴充至100億元,並於83年間向財政部申請改制
為商業銀行,獲准更名為慶豐銀行。
以交通工具(汽車、摩托車工業)起家的慶豐集團,在民國70
年代初期,財政部每年都公布全國優良納稅人,黃世惠曾連續兩
年獲得「繳稅王」的稱號,在十信危機風暴吹襲下,當時政府三
顧茅廬請託黃世惠協助出資,但慶豐集團進軍金融後,才發現接
下一個燙手山芋,慶豐銀現除了越南分行經營得不錯,在台灣則
面臨被金管會限期改善財務的困境,令黃世惠承受家族成員、大
股東的沈重壓力。
正因為黃世惠當年願意出面協助紓困,慶豐銀員工透露,即使淨
值已為負數,與其他問題金融相比,金管會對慶豐銀的禮遇相對
較多,官員對慶豐銀的評語是「守法的金融機構,卻缺乏做生意
的頭腦」,過去百億元的財務漏洞,20年後仍無法彌平。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