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華南永昌證券投資信託 | 2025/08/23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五
投信界減資、併購調整積極 |華南永昌證券投資信託
現金增資十五.五億元,順利解決華南永晶投信的結構債包袱後,近
期將再辦理該投信的減增資,即減資十五.四九億元後,再增資一百
萬元,新股本將成為三.○一億元。
華南金發言人劉茂賢副總經理表示,今年五月間子公司華南永昌投信
以自有資金承受債券基金處分結構式商品損失,當時,金控母公司即
全力支持並挹注現金增資十五.五億元,現在華南永昌投信董事會通
過的減、增資案,只是按照規劃進度,將股本還原到三億元水準。由
於配合經濟部規定,減資後必須另有增資,華南永昌投信才會再增資
一百萬元,使得新版股本不是整數。
劉茂賢強調,華南金控上半年已將華南永昌投信的投資損失金額十一
.九二億元全數反映在上半年財報,結構債的困擾已告結束。
事實上,除了華南金配合政策解決子公司結構債包袱,同為官股背景
的第一金及兆豐金旗下的建強投信及國際投信也在過去半年時間出現
結構債認損問題,總計這三家官股金控賣力配合金管會解決結構債問
題付出代價近三十億元。
第一金旗下的建弘投信是在去年第四季率先認賠結構債,約虧損五億
元:兆豐金是由子銀行中國商銀轉投資國際投信,國際投信第一批的
六億元結構債損失,中銀依持股六成必須認列約三.六億元,而接著
國際投信進行減資再增資,由兆豐金及中銀兩家合計認股十五億元,
兆豐金承受損失高達十七達元。
受到結構債分流衝擊影響,華南永昌投信日前才剛完成增資工作之後
,最近將展開大幅減資行動,為了去化因為結構債商品留下的十四億
元虧損,增資的十五.四九億元吸納累計虧損的部分,將使股本回到
三億元水準,這是繼國際投信的減增資計畫之後,第二家進行股本大
幅減增的投信。
華南永昌投信是目前華南金控底下唯一一家投信企業,為了解決華南
永昌投信手上結構債分流造成的嚴重十四億元虧損,華南金控已經於
日前完成十五.四九億元的增資工作,永昌投信董事長郭清水表示,
近期公司將進行減資行動,目的在於將打掉公司累計虧損部分,預計
將減資十五億,四九億元,使股本回到原來的三億元規模。
華南永昌投信的股本與國際投信過程相當類似,國際投信之所以必須
先行減贈在行增資,主要是因為原股東不願意增加對國際投信投資,
減資目的就是由原股東認列一部分因為結構債所造成的鉅額虧損,然
後才由大股東兆豐金控集團吃下國際投信。
因為結構債的問題以及國內投信市場嚴重競爭的結果,二年多下來投
信的經營陸續浮現相當多的問郛,包括基金操作績效往往落後大盤、
發行基金的差異化不明顯以及操作海外市場還處於不成熟階段等問題
,讓投信的經營面臨需要重新調整的階段,過去單純發基金操作恐怕
無法單獨支撐投信目前的生存之日,近日投信界減資、併購頻傳,未
來發展多樣金融商品以及為客戶量身訂製作更多服務,並與同業間進
行差異化經營恐怕才是日後投信生存之道。
金管會高級官員指出,投信必須學會怎樣獲取投資人的信賴,以及深
入研究市場究竟要哪樣的商品,其實近期的整併工作之後,會讓投信
的資產管理規模出現大者恒大、以及小而美的差距化,這對市場各種
層面需求者反而提供一個更簡單的選擇模式,不用傷腦筋該怎麼選擇
性質相同的基金。
上一則:華南永昌投信 承受12億損失
下一則:華南永昌基礎建設基金 准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