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表科 | 2025/05/0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3722471 | 伍開雲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04年02月13日
星期五
星期五
台表科今年EPS目標2.2元 |台表科
以代工為主的台灣表面黏著科技(6278,簡稱台表科),即將在三月
十二日以每股二十五元掛牌上櫃。由於公司是目前國內光電代工市佔
率最大的公司,今年營收目標二五.○七億元,稅前盈餘一.八億元
, EPS 二.二元。
從代工起家的台表科,剛開始以 PC 代工為主,包括主機板、PC 以及
其他電子產品,台表科都曾經代工過。由於公司規模適中,目前股本
僅六億元,給予台表科很好的調整空間;在看好光電領域該公司前二
年就積極切入 LCD相關零組件代工,目前光是承接友達(2409)一家
客戶訂單,就佔產能的四成多。
目前在兩岸擁有三座生產基地的台表科,光是大陸的就有兩座生產廠
,分別位於東莞和蘇州,其中,台灣廠SMT有九條線、大陸兩廠各擁
有十四條生產線。為了應付持續增加的訂單,台灣廠今年決定投入的
資本支出約一.五億元,預計可使 SMT產能增加到二到三成。此外,
應客戶要求,計畫在國內再設立一座生產廠,地點還在考量中。至於
大陸,同樣的也在客戶要求下,可能會設立第三座生產基地,是明年
的重頭戲。
對台表科而言,由於零組件產業與景氣波動起幅度大,加上產品層面
廣泛,所以讓公司很驕傲的是,從設立以來營運從未出現過虧損,這
與伍開雲經營心態保守有關;即使股票即將掛牌上櫃,他依舊認為穩
紮穩打是最重要的,所以會逐步擴充產能,不會一下子大手筆設廠。
他說,這樣對公司長遠發展不利。
該公司去年營收三一.六九億元,稅前盈餘一.七一億元, EPS 二.
一九億元,其中營收高於財測,獲利略低 ,主要是去年受到 SARS 影
響,以及部分產品改由空運運輸,增加運輸成本所致。今年該公司訂
定的營收目標二八.五九億元,稅前盈餘一.八億元, EPS 二.二六
元;營收不如去年,獲利略微成長。
特別要提的是,這份財測是在去年九月制訂的,經過數月景氣有很不
同的表現,從去年十二月營收達三.二億元來看,今年營收挑戰三十
六億元機會很大。以該公司產品淨利率約五%到六%推估,稅前盈餘
可望挑戰二.一六億元;以目前六億元股本計算,每股稅前盈餘三.
六元。
伍開雲說,希望營運未來能從目前的SMT走向 EMS,這是公司努力的
方向與目標,但也不希望因此失去客戶;所以,現階段只能把 SMT業
務擴大,等到時機更成熟,再跨入EMS領域。
十二日以每股二十五元掛牌上櫃。由於公司是目前國內光電代工市佔
率最大的公司,今年營收目標二五.○七億元,稅前盈餘一.八億元
, EPS 二.二元。
從代工起家的台表科,剛開始以 PC 代工為主,包括主機板、PC 以及
其他電子產品,台表科都曾經代工過。由於公司規模適中,目前股本
僅六億元,給予台表科很好的調整空間;在看好光電領域該公司前二
年就積極切入 LCD相關零組件代工,目前光是承接友達(2409)一家
客戶訂單,就佔產能的四成多。
目前在兩岸擁有三座生產基地的台表科,光是大陸的就有兩座生產廠
,分別位於東莞和蘇州,其中,台灣廠SMT有九條線、大陸兩廠各擁
有十四條生產線。為了應付持續增加的訂單,台灣廠今年決定投入的
資本支出約一.五億元,預計可使 SMT產能增加到二到三成。此外,
應客戶要求,計畫在國內再設立一座生產廠,地點還在考量中。至於
大陸,同樣的也在客戶要求下,可能會設立第三座生產基地,是明年
的重頭戲。
對台表科而言,由於零組件產業與景氣波動起幅度大,加上產品層面
廣泛,所以讓公司很驕傲的是,從設立以來營運從未出現過虧損,這
與伍開雲經營心態保守有關;即使股票即將掛牌上櫃,他依舊認為穩
紮穩打是最重要的,所以會逐步擴充產能,不會一下子大手筆設廠。
他說,這樣對公司長遠發展不利。
該公司去年營收三一.六九億元,稅前盈餘一.七一億元, EPS 二.
一九億元,其中營收高於財測,獲利略低 ,主要是去年受到 SARS 影
響,以及部分產品改由空運運輸,增加運輸成本所致。今年該公司訂
定的營收目標二八.五九億元,稅前盈餘一.八億元, EPS 二.二六
元;營收不如去年,獲利略微成長。
特別要提的是,這份財測是在去年九月制訂的,經過數月景氣有很不
同的表現,從去年十二月營收達三.二億元來看,今年營收挑戰三十
六億元機會很大。以該公司產品淨利率約五%到六%推估,稅前盈餘
可望挑戰二.一六億元;以目前六億元股本計算,每股稅前盈餘三.
六元。
伍開雲說,希望營運未來能從目前的SMT走向 EMS,這是公司努力的
方向與目標,但也不希望因此失去客戶;所以,現階段只能把 SMT業
務擴大,等到時機更成熟,再跨入EMS領域。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