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大億科技股價速覽 (上)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大億科技 2025/05/08 議價 議價 議價 820,00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16359284 吳俊億 議價 議價 議價 詳細報價連結
2001年08月20日
星期一

LCD監視器市場漸趨成熟 廠商紛尋新技術搶占先機 |大億科技

鉅亨網記者李建興/台北. 8月20日 08/20 10:41

隨著 CRT勢微, TFT-LCD進入快速成長期,並躍為

監視器的主流。但由於 TFT-LCD監視器進入技術門檻不

高,在各廠家紛紛跨足後,市場有趨飽和之虞。部分動

作快的廠商已開始尋求其新的監視器製造技術,以求奪

得先機,如瑞軒(5405)及青雲(5386)計劃跨入PDP(電漿

電視) 研發製造、中光電(5371)開發LCOS背投影機,以

及錸寶、勝華(2384)、國碩(2406)等投入OLED行列,整

個監視器產業多元化時代儼然成形。

今年來隨著 TFT-LCD PANEL價格大幅滑落後, LCD

監視器的需求頓時大增,預估今出貨量可達1514萬台,

, LCD取代 CRT的替代率約 15%,而2002年 LCD監視器

需求2400萬台。

面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大量訂單,各廠商無不卯足

了勁因應需求。其中瑞軒、明碁(2352)和光威皆以擴廠

來因應之,瑞軒繼今年初再增設第 3條 LCD監視器生產

線後,年底將增至 5條,總產能將逾12萬台,而明電目

前月產能也增至12萬台左右,至於光威計劃將在10月底

產能擴增至26萬台,美齊(2442)在大陸新廠投產後 LCD

監視器的產能在10萬台以上,其次如仁寶(2324)、大同

大同(2371)的年出貨量皆估在40萬台以上,足見

TFT-LCD 監視器業界趨之若鶩的情形。

不過商機往往為屬於洞燭先機者的,部分較遲投入

TFT-LCD 的業者,在大餅已遭分食下,轉為尋求其他新

技術標的,也不乏既有 TFT-LCD監視器業者在體認該產

業即將飽和下,悄然尋求轉型,目前則以大尺吋的PDP(

電漿電視) 、適合用於小尺吋 (如手機、PDA)上的OLED

(有機電激發光)以及PLED(共軛性高分子有機電激發光)

的技術,甚至LCoS(單晶矽反射面板"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的投影機及投影電視,為眾廠商轉型的方

向。

PDP 部分,其為定位在 30-60吋的顯示器,可適用

於家用市場、會議簡報及商業資訊面板等,產品雖因造

價高,普及率不高,但據日本富士通預期,2003年 PDP

每吋售價可望由 2.5萬日圓降至 1.5萬日圓,估計未來

若價格降至 1萬日圓以下,2005年時 PDP全球產值也將

由去年的 6.6億美元增至52億美元。

有鑑於此,台灣廠商已有達碁(2409)、華映(5430)

及台塑(1301)跨入,而向來以家用電視為主的青雲,在

來不及跨入 TFT-LCD監視器產業下,乾脆轉往同為大尺

吋領域的 PDP發展,今年底前將推出32吋及以42吋的

PDP ,至於瑞軒在逐一結束 CRT生產線後,也計劃將其

中 1條 CRT生產線轉為生產 PDP。

另外因應小尺吋監視器 (如 PDA、手機及汽車導航

系統) 的需求大增, STN-LCD則成長可期,但 STN-LCD

雖壽命長,但視角、對比較差因此容易被 TFT-LCD及

OLED所取代。不過 TFT-LCD耗電,因此低耗電、輕薄、

反應時間、視角、操作溫度等性能較優的OLED,未來有

機會挑戰中小尺寸 TFT-LCD面板市場。至於PLED優點有

元件構造較簡單、耐熱性較佳、耗電較低等,但彩色化

較困難、研發腳步較慢、穩定度較差是PLED缺點。

因此OLED成長可期,據美國Stanford Resources估

計其出貨量可由去年的 478萬片成長至9309萬片,所以

台灣已有多家廠商跨入生產。如錸德轉投資錸寶投資50

億元設OLED廠,今年營收預估20億元,而國碩、精碟、

勝華轉投資的勝園、翰立、光磊(2340)等也將於今明 2

年相繼量產。

至於投影機部分,而過去日商嚴格控制面板供貨已

解禁,過去台灣廠商僅中光電、明碁及台達電(2308)得

到TI的授權的獨大態勢已變。尤其LCOS相對於 LCD與

DLP(數位光學) 面板獨控於幾家大廠(LCD為 EPSON、

SONY; DLP為TI) ,而由多家中小型公司主導,不受國

際大廠產能影響,加上生產成本較低,在未來良率提高

後,可望成為主流。

日前聯電出面主導成立LCOS聯盟, LCO未來將可填

埔聯電晶圓廠的部份產能,整體投影機產業的聯結關係

亦已完整,其中聯電、友達光電將主要負責生產面板,

國內主要的投影機廠包括中光電、明碁、大億、世界巔

峰等則負責製造及生產,美國LCOS技術的領導廠商

Aurora,則提供面板設計。

目前台灣廠商投入數位投影機顯示領域超過30家,

未來在投影機價格走跌的情況下,日商可望逐漸釋出面

板,台灣廠商有機會爭取 OEM及 ODM訂單,另外,未來

在LCOS逐步量產後,若採單片式設計,2003年投影機價

格可朝向1000美元邁進,成本下降的優勢將有機會搶攻

市場。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