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樂金 | 2025/05/0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528,925,42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2553217 | 鄭淵寬JEONG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台灣五大電視品牌市占率去年超六成,市場龍頭地位穩固|台灣樂金
台灣樂金公司近來針對全球電視市場發布了一份詳細的分析報告,指出在全球電視市場中,三星電子、海信、TCL、LG電子和小米等五大品牌合計市占率攀升至62.3%,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海信和TCL憑借成本優勢,出貨量成長超過1成,分別佔據市占率的13.8%和12.9%。不過,由於通膨影響,高價電視市場買氣受挫,導致以中高階機種為銷售主力的國際品牌出貨衰退。
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電視需求受高通膨影響,高價商品即使降價也難以刺激買氣。在電視面板價格大漲後,品牌間的分化更加明顯,前五大品牌依序為三星電子、海信、TCL、LG電子和小米,合計市占率預估首次達62.3%。白牌出貨年成長率約9.1%,市占率來到16.7%,主要受惠於北美通路品牌自2022下半年開始推出低價電視,吸引消費者先購買後順帶採購其他商品的策略。
全球電視出貨量預估年減2.3%,年出貨量不到600萬台的品牌商,其市場明顯遭受前五大品牌和白牌擠壓,出貨量和市占率雙雙受到衝擊。出貨量低於300萬台的中間品牌,在營運上將面對更艱困的挑戰。
三星和LG電子擁有集團面板廠在量與價的支持,得以快速提升市占率,穩居領先位置。但隨著中國面板產能大幅擴張、主導全球電視面板的供給後,對品牌議價能力也隨之增強。2024年,三星電子對中國面板廠採購比重將從今年的55%減少至38%,而其他品牌仍有超過一半面板採購來自中國面板廠。
報告還提到,由於電視面板佔電視整機生產成本比重約45~60%,面板廠為確保基本營運而採行控產制價的策略。不論是電視品牌或是代工廠,僅能藉由優化包含背光、機構、主板和電源板等電子零組件來降低整機成本。海信和TCL不僅國內外都設有in-house工廠,持續提高本土零組件比重,控制生產成本。電視代工廠中MOKA、BOEVT和HKC為擴大代工規模,除與集團面板廠策略聯盟,近年將觸角延伸至墨西哥、越南等海外市場,省去進口關稅,藉此獲取更多代工訂單。
上一則:五大電視品牌 去年市占突破6成
下一則:LG清空塔雙機整合 台灣全球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