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摩根投信 | 2025/05/13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6385124 | 唐德瑜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摩根投信看亞股:南韓股災重創市場|摩根投信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隨著疫情在歐美地區加劇,外資對亞股的投資態度也發生變化。雖然上周外資對亞股普遍呈現賣多買少,但中國大陸和印尼仍受到部分外資的關注,分別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買入。然而,台灣股市場仍然受到外資的冷落,淨流出金額達到4.2億美元。 從今年開始,台股已經遭遇外資賣超175億美元,成為亞股中最大的提款機。這也使得亞股市場在今年的整體表現上呈現下跌趨勢,其中陸股跌幅近一成,馬來西亞、香港及台股跌幅不到兩成,而菲律賓、越南及泰國的跌幅則都超過三成。 林雅慧認為,美國聯準會積極維持金融狀況穩定,並且國會通過了2兆美元的刺激方案,短期內市場有望獲得適當的支撐。然而,由於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亞股的投資環境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她建議投資人應該汰弱留強,並關注中長期的投資機會。 對於亞洲其他經濟體,林雅慧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和日本經濟受到衝擊,印度則進行了緊急降息與降準。這些政策對於經濟的影響需要三至六個月才能顯現。為了維繫金融市場的健康與流動性,亞洲各國正在進行超前部署,但投資信心回歸的前提仍然是疫情得到控制。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則認為,在疫情未明朗的情況下,亞股市場將持續震盪。但他也提到,若未來疫情逐漸受控,亞股因為投資題材多元、地緣政治風險較低,有望迎來資金回補。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強調,外資賣超已經開始減緩,但疫情控制仍然是關鍵。雖然大陸復工進度不錯,但歐美疫情延燒可能會對供應鏈造成影響,需要關注去庫存情況。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則建議,在美國疫情最後爆發的時機,可能是測試市場底部的時機。他建議投資者應該選擇具有穩健長期需求以及價值被低估的個股,如5G基地台、伺服器相關等。
上一則:新興亞洲 資金動能逆勢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