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大同智能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000,0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4937555 | 王光祥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大同科技:綠能競賽,奮力奪冠|大同智能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能源危機的挑戰,各國政府與企業紛紛響應國際組織的淨零碳排目標。台灣的產業供應鏈也正迎來一場「綠色淘汰賽」。大同集團總經理兼大同智能董事長沈柏延強調,企業若不進行綠色轉型,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陷入困境。他認為,如何將減排、零排放從一項禁止行為轉變為一個商機,將成為未來市場競爭的關鍵。
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有「台灣碳排交易之父」的美譽,他指出,台灣碳交易所的設立,為國內碳費及自願性碳交易訂價制度的運作提供了平台。透過碳權交易,能夠促進低碳與負碳材料科技產生綠色溢價,並推動這些技術的商業化。李堅明教授強調,國際社會已經開啟了淨零碳排的賽跑,未來30年,這種倡議的壓力將從企業擴散到整個供應鏈。
台灣每年出口金額超過4,500億美元,是全球重要的供應鏈之一。李堅明教授建議,台灣應該學習國際經驗,建立符合台灣特色的《巴黎協定第六條》,並將國際自願性碳權抵減碳費機制納入其中,利用碳權交易所來激發台灣的淨零機會。
歐盟於今年10月開始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要求進口商申報碳排放量,並購買相對應的CBAM憑證,這對台灣的出口產業是一大挑戰。台灣政府也計劃從明年開始對每年排碳量超過2.5萬噸的排碳大戶徵收碳費。碳稅和碳關稅的徵收將增加企業的稅負成本,甚至可能導致無法出口或失去外銷資格。
沈柏延總經理強調,企業面對這些變化,不僅要學會應對,還要進一步創造新商機。如何將減排、零排放從一項禁止行為轉變為商機,將是未來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下一則:大同智轉·淨零碳力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