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大同智能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000,0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4937555 | 王光祥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台企未轉型,綠色淘汰風險高:智能轉型關鍵時刻|大同智能
台灣大同集團總經理沈柏延近日表示,隨著全球對淨零碳排的積極推動,台灣企業必須加緊步伐,轉型為綠色商業模式,否則將在國際市場上寸步難行。沈柏延強調,減排與零排放將從禁止企業進入轉變為創造綠色商機,這將成為未來市場競爭的關鍵。
沈柏延的這番話,背後是台灣對應全球能源危機和極端氣候變化的決心。他指出,隨著碳稅和碳關稅的實施,企業的稅賦成本將增加,甚至可能失去外銷資格。因此,如何將減排和零排放轉化為商業機會,對台灣企業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台灣碳排交易之父、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也對此表示關注。他認為,台灣碳交易所的設立,為國內碳費及自願性碳交易的訂價制度提供了運作平台。透過碳權交易,促進低碳與負碳材料科技產生綠色溢價,推動低碳與負碳科技商業化。
李堅明還提到,台灣每年出口金額超過4,500億美元,是全球重要的供應鏈。為了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台灣必須學習國際經驗,建立符合台灣實際情況的模式。他建議,台灣可以參考《巴黎協定第六條》,並利用碳權交易所來觸動淨零機會。
此外,歐盟於2023年10月開始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進口商的碳排放量進行規管。台灣政府也計劃對每年排碳量超過2.5萬噸的排碳大戶開徵碳費,預計約500多家企業將受影響。這些措施都將促使台灣企業加快綠色轉型的步伐。
上一則:大同智慧躍進新能源,再創榮耀篇章
下一則:大同科技引领多元淨零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