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德信綜合證券 | 2025/05/10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387,879,5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3470432 | 何家瑜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五
"德信綜合證券:航運股狂飆,交易量創歷史新高峰"|德信綜合證券
台股市場近日來熱鬧非凡,特別是上市航運指數在20日創下31.85%的成交占比,高達1,521億元,讓台股市場顯得格外活躍。其中,長榮、陽明兩大航運股的成交量分別達到618億元及603億元,成為台股成交冠亞軍,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
近期,由於馬士基拋出2022年運價將低於今年的預測,加上國內疫情影響,航運股價連續跌停三天,讓市場一片慘淡。然而,搶短的投資者卻趁機進場操作長榮、陽明及萬海,讓股價在短短三天內大漲,猶如雲霄飛車般的走勢讓人目不暇給。
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表示,當沖資金集中在航運股上,讓成交比重竟然超過三成,造成台股結構失衡。而統一期貨投顧部專業協理廖恩平則認為,長榮及陽明本波段的漲勢是由內資投信帶動,但隨著股價突破百元並快速反轉下挫,投信在近期大量出脫,目前尚未回頭,使得航運股仍處於整理階段。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指出,外資調降聯詠評等,讓電子股雪上加霜,但短線具有業績題材的航運股卻獨強,資金積極湧入,有賺就跑的操作使得價波動劇烈。吳文彬也提醒,結構失衡不利台股,多空拉扯使得操作難度越高,長線資金進駐變得越為困難。
上一則:航運股發燙 量史上新高 成
下一則:運輸股爆量 一度飆贏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