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太電 | 2025/08/21 | 18.91 | 19 | 18.96 | 7,359,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064800 | 元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指派代表人苑竣唐 | 23.67 | 22.5 | 23.9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太電董事長苑竣唐:浴火重生之路:太電重新上市的挑戰與苑竣唐的未竟之志
太平洋電線電纜(簡稱太電),這個曾是台灣工業驕傲、證券市場明星的名字,承載了半個多世紀的輝煌與沉痛。1990年代末期,前董事長孫道存等人引爆的高達200億元掏空弊案,如同一場劇烈的地震,不僅震垮了公司的財務根基,也震碎了數十萬股東的信任,最終在2004年黯然下市,股票淪為壁紙。
在廢墟之上,現任董事長苑竣唐接下了這副沉重的擔子。他不僅要清理舊時代的爛帳,更肩負著帶領這家百年企業重返榮耀、叩關資本市場的艱鉅使命。這條路走了近二十年,曙光雖現,但前方的法律地雷與市場挑戰依舊嚴峻。
掌舵者的穩健步伐:從清創到重建
苑竣唐是太電的大股東之一,亦是元遠實業的掌舵者。他並非空降的救世主,而是在太電內部歷練多年的核心人物。自1995年加入公司,他從基層的營業部經理做起,一路晉升,對公司的營運細節與沉痾瞭若指掌。2004年掏空案爆發後,他便以副董事長身份,協助當時的董事長仝清筠處理棘手的重整計畫。
2020年,苑竣唐正式接任董事長,開始全面主導太電的重生之路。他的策略清晰而務實:
解決債務,重建信用: 他首先大刀闊斧地處理最核心的債務問題。透過與債權銀行團及投資人保護中心漫長而艱難的協商,最終達成和解,償還了近80億元的龐大債務。此舉不僅穩定了公司的財務,更關鍵的是,重新贏得了金融機構的信任,隨後順利取得80億元的新聯貸合約,為後續營運備足了銀彈。
鞏固領導,健全治理: 為了確保改革能順利推行,穩固經營權至關重要。2021年2月的股東臨時會,上演了一場經營權爭奪戰,最終苑竣唐派大獲全勝,在9席董監事中掌握7席絕對優勢,就連孫道存的弟弟孫道濟也轉而支持他。這次勝利,象徵著太電正式告別舊股東勢力的紛擾,為建立透明、健全的公司治理掃除了障礙。
專注本業,提升價值: 在財務與治理穩定後,苑竣唐將重心拉回電線電纜的本業核心。他深知,唯有強大的產品力才是企業生存的王道。近年來,太電積極投入研發,開發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如5G通訊應用的高頻電纜、智慧電網所需的高壓電力電纜,以及高技術門檻的光電複合纜線,並成功打入國際市場,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與獲利能力。在其領導下,太電不僅轉虧為盈,更恢復了每年發放股利回饋股東的傳統,這是公司重返正軌最有力的證明。
重新上市的漫漫長路:橫亙眼前的四大挑戰
儘管太電的營運已步入佳境,但「重新上市」的目標,卻非一蹴可幾。這條路不僅漫長,更橫亙著四大難以迴避的挑戰:
挑戰一:嚴苛的法規與誠信審查
對於曾因重大弊案而下市的公司,台灣證券交易所(TWSE)的審查標準極為嚴格。除了獲利能力、股東權益等財務硬指標,主管機關更看重「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太電的掏空歷史是難以抹滅的烙印,公司必須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其治理文化已徹底脫胎換骨,能有效防範弊案重演,才能說服監管機構,消除市場疑慮。
挑戰二:鉅額投資人訴訟纏身,財務變數難解
掏空案最直接的後果,便是懸在太電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重大未決訴訟。由「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投保中心)代表兩萬多名投資人,對孫道存、胡洪九等22名高管提起的團體訴訟,求償金額高達74億元。
此案纏訟多年,即便一審法院判決投保中心勝訴,但全案仍可上訴,處於漫長的司法程序中。這起訴訟對重新上市構成致命變數:
巨大的財務不確定性: 74億的潛在負債,對任何公司都是沉重壓力。只要此案一日未定讞,公司的或有負債就無法確定,財報的允當性便會受到挑戰。這點從太電近年財報中,會計師必須以「強調事項」來特別註明此重大未決訴訟的風險,便可見一斑。主管機關很難核准一家存在如此巨大財務不確定性的公司上市。
持續提醒歷史傷疤: 訴訟的每一次開庭與判決,都在提醒市場與主管機關太電不堪的過去,讓公司重建專業信譽的努力蒙上陰影。
挑戰三:海外資產追討的複雜性
當年掏空的資產遍及海外,法律程序繁瑣、耗時甚鉅,甚至可能因年代久遠或法律障礙而難以全數討回。這些懸而未決的海外資產,不僅影響公司的實際淨值,也可能被主管機關視為潛在的財務不確定性,成為上市審查中的另一個變數。
挑戰四:市場競爭與投資人信心的重建
電線電纜產業本身就是一個成熟且競爭激烈的市場。即便成功上市,太電仍需面對資本市場的考驗。它能否擺脫「掏空股」的負面標籤,重新贏得新一代投資人的青睞?投資人是否願意給予其合理的估值?這些都取決於公司能否持續端出亮眼的經營實績,並與市場進行有效、透明的溝通。
結語:會不會重新上市?時間、實績與司法判決是最終答案
綜合來看,太電是否會重新上市?答案是「目標明確,但變數叢生」。
苑竣唐與其經營團隊展現了強大的決心與執行力,帶領太電從瀕臨破產的泥淖中一步步爬起,完成了「止血」與「強身」的艱鉅任務。這份成績單,讓「重新上市」從遙不可及的夢想,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目標。
然而,橫亙在前的法規高牆、歷史陰影,特別是投保中心高達74億的求償訴訟,註定了這最後一哩路將崎嶇難行。在重大訴訟的司法程序塵埃落定之前,太電的財務狀況都將被視為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這也成為重新上市最核心的障礙之一。
對苑竣唐而言,帶領太電重返資本市場,不僅是為了實現對股東的承諾,更是為了洗刷這家老牌企業所蒙受的污名。這場浴火重生的考驗仍在繼續,而時間、實績,以及最重要的——司法判決,將是給出最終答案的裁判。
備註
太電雖然下市,目前仍是公開發行公司,去年底,監察人以健全公司治理為由發起臨時股東會全面改選董監事。
2021年2月時,太電改選董監事,董座苑竣唐大獲全勝,一口氣在9席董監事中,掌握7席支持,孫道存的弟弟孫道濟也力挺苑。
苑竣唐握有元遠實業、太聯科技2席董事;另外,錦星興業、酇侯資訊2席董事,以及滿德有限公司、國瑞資產管理2席監察人也都支持苑;
孫家也仍有2席,1席是孫道濟的旭利投資,1席則是孫道存的大鑫投資,
至於原始股東鄭超群以超敏捷投資拿下1席,李超群家族則未取得董事席次。
太電股價查詢的連結:
常見問題
問:太電的全名是什麼?答:太電的全名是「太平洋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通常簡稱為「太電」或英文縮寫「PEWC」。
問:太電的股票代號是什麼?答:太電過去的股票代號是 1602。請注意,公司已於2004年自台灣證券交易所下市,目前該代號在集中交易市場並無交易。
問:太電的主要業務是什麼?答:太電的主要業務是製造和銷售各種電線電纜產品,涵蓋通訊電纜、電力電纜、光纖電纜、漆包線及高附加價值的特種電纜等,並提供相關的工程與技術服務。
問:太電的掏空案是什麼時候發生的?答:太電掏空案是在2004年前後被大規模揭發。檢調發現,前董事長孫道存、前財務長胡洪九等人,自1990年代起,長期透過複雜的海外子公司與不實財報,將公司資金非法轉移,掏空金額高達新台幣200億元。
問:太電的現任董事長是誰?答:太電的現任董事長是 苑竣唐。他在2020年正式接任,此前已在公司服務多年並深度參與重整計畫。他上任後的主要任務是穩定公司營運、解決歷史債務與訴訟,並以帶領太電重新上市為最終目標。
問:太電既然已經下市,它的股票還能交易嗎?答:可以,但交易方式不同。太電目前雖已下市,但仍是「未上市的公開發行公司」。其股票無法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等集中市場交易,僅能透過私人間的轉讓或在所謂的「未上市盤商」處進行議價交易,其流動性、透明度與交易保障都遠低於上市股票。
問:現任董事長苑竣唐對太電主要的貢獻是什麼?答:苑竣唐董事長的主要貢獻可歸納為三點:
解決核心債務: 成功與銀行團協商,償還近80億元舊債並取得新的聯貸額度,穩住了公司的財務根基。
鞏固經營實權: 在2021年改選中取得絕對多數席次,掃除了改革阻力,強化了公司治理。
專注本業獲利: 帶領公司回歸產品核心,開發高值化產品,使太電近年成功轉虧為盈並恢復配發股利。
問:太電要重新上市,目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答:最大的挑戰是**「重大未決訴訟所帶來的財務不確定性」**。由投保中心代表投資人提出的74億元天價求償訴訟,是重新上市最關鍵的絆腳石。只要此案一日未解,公司的潛在負債就無法確定,這會讓主管機關對其財務穩定性抱持疑慮,進而阻礙上市審查的進程。
問:除了掏空案,太電下市的直接原因是什麼?答:太電下市的直接原因是**「財報不實」**。掏空行為導致公司財報長年存在虛偽不實的內容,嚴重違反了《證券交易法》。在弊案被揭露後,主管機關認定其財報無法允當表達公司真實財務狀況,為保護投資大眾,最終裁定其股票必須下市。
問:綜合來看,太電到底有沒有機會重新上市?答:有機會,但挑戰巨大且時程未定。 太電在苑竣唐董事長的帶領下,本業經營確實已重回正軌,這是重新上市的基礎。然而,龐大的投資人訴訟、海外資產追討的複雜性,以及主管機關對其內控與誠信的嚴格標準,都是巨大的變數。可以說,在相關法律訴訟得到妥善解決前,重新上市之路仍相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