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商銀(上)公司新聞
目前國內有12家銀行承辦以房養老(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包括合作金庫、土地銀行、華南銀行、第一銀行、高雄銀行、台灣銀行、中國信託、台新銀行、上海商銀、台灣企銀、兆豐商銀及安泰銀行,民眾可先向銀行洽詢承辦條件,確定要選哪家辦理,接著讓銀行評估房子價值,看一個月能領多少錢、須負擔多少利息,如果滿意每月的養老金,與家中兒女等成員商量,取得共識後可正式申辦。
至於要符合哪些條件,才能申請以房養老?按目前各銀行貸款條件,原則上須年滿60歲,貸款期間為加計年齡不低於80~95年。
至於要符合哪些條件,才能申請以房養老?按目前各銀行貸款條件,原則上須年滿60歲,貸款期間為加計年齡不低於80~95年。
外資連2個交易日買超台股,賣壓趨緩,台股昨收盤守在5日線、達9,526點。外資近2個交易日回補持股,這2天股價漲幅強勁,包括有群創(3481)及友達(2409)等。
元大投顧資深副總杜富蓉指出,台股自9月28日的11,073點回檔以來,跌超過1,500點並留下4個跳空缺口,目前空方力道有慢慢減輕跡象,同時外資昨日已轉為買超10.86億元,連2買超,目前台股多頭資金有機會重新整軍出發,持股不須再殺低,短線沿著5日均線做為多空強弱研判依據。
近2個交易日外資買超個股有群創、友達、新光金、國泰金、瑞儀、華邦電、台灣高鐵、中鋼、嘉聯益、上海商銀、南亞科、台達電等。外資買超的個股,除了早已持續布局的傳產內需股、銀行股外,也同步買進跌深的電子股。
在外資近2個回補帶動的個股中,股價反彈力道最強的為嘉聯益近2天股價漲幅達10.35%,瑞儀近2天也上漲9.55%,華邦電10月26日見到波段低點11.35元後,進行反彈,近2日上漲8.73%。
昨日外資買超嘉聯益達6,968張,法人指出,外資回補主要來自於蘋果客戶新機啟動拉貨,9月合併營收達17.77億元,年增44.53%,為近4年來的高點。嘉聯益觀音新廠持續擴產,已經開始貢獻營運,2019年第1季將淡季不淡。
杜富蓉說,外資今年以來整體是減碼台股,不過近期轉為小幅買超,賣壓似乎有減緩現象。整體散戶的融資餘額水位降至今年低點,融券餘額持續攀高,散戶停損賣出及追空力道強勁。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今日進入11月,上市櫃陸續發布11月營收概況,11月14日前也將發布第3季財報,近期台股除了有美股波動的干擾及上市櫃公司密集發布財報將影響個股走勢,投資人掌握好搶反彈的時機。
元大投顧資深副總杜富蓉指出,台股自9月28日的11,073點回檔以來,跌超過1,500點並留下4個跳空缺口,目前空方力道有慢慢減輕跡象,同時外資昨日已轉為買超10.86億元,連2買超,目前台股多頭資金有機會重新整軍出發,持股不須再殺低,短線沿著5日均線做為多空強弱研判依據。
近2個交易日外資買超個股有群創、友達、新光金、國泰金、瑞儀、華邦電、台灣高鐵、中鋼、嘉聯益、上海商銀、南亞科、台達電等。外資買超的個股,除了早已持續布局的傳產內需股、銀行股外,也同步買進跌深的電子股。
在外資近2個回補帶動的個股中,股價反彈力道最強的為嘉聯益近2天股價漲幅達10.35%,瑞儀近2天也上漲9.55%,華邦電10月26日見到波段低點11.35元後,進行反彈,近2日上漲8.73%。
昨日外資買超嘉聯益達6,968張,法人指出,外資回補主要來自於蘋果客戶新機啟動拉貨,9月合併營收達17.77億元,年增44.53%,為近4年來的高點。嘉聯益觀音新廠持續擴產,已經開始貢獻營運,2019年第1季將淡季不淡。
杜富蓉說,外資今年以來整體是減碼台股,不過近期轉為小幅買超,賣壓似乎有減緩現象。整體散戶的融資餘額水位降至今年低點,融券餘額持續攀高,散戶停損賣出及追空力道強勁。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今日進入11月,上市櫃陸續發布11月營收概況,11月14日前也將發布第3季財報,近期台股除了有美股波動的干擾及上市櫃公司密集發布財報將影響個股走勢,投資人掌握好搶反彈的時機。
由財訊雙週刊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主辦,台灣金融研訓院與山水民意研究共同協辦的「2018財訊金融獎」,17日舉行頒獎典禮,其中,行政院長賴清德親自頒發「金融奉獻獎」予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董事長榮鴻慶,並於致詞時特別感謝榮鴻慶董事長對上海商銀、對產業發展及國家經濟成長的奉獻。
榮鴻慶在上海商銀擔任董事已超過半個世紀,可以說是台灣最資深的銀行家,1965年在台灣復業的上海商銀,初期作風保守,一直到1983年榮鴻慶擔任副董事長後作風開始轉為積極穩健,在國內廣設分行,擴大經營規模,購置新總行大樓,奠定更扎實穩固的營運根基。1991年榮鴻慶擔任董事長,更帶領該行邁向新里程碑,除持續於都會區增設分行,也配合政府政策前往金融服務欠缺地區設立分行,並布局亞太,設立了3家海外分行及3家海外辦事處,該行10月19日股票上市掛牌,也是榮鴻慶一手所推動。
榮鴻慶秉持該行創行的宗旨:「服務社會,輔助工商實業,發展國際貿易」經營上海商銀,以企業金融為核心業務,對我國中小企業及進出口貿易的發展貢獻良多;該行在榮鴻慶經營之下,經營績效一向名列前茅,最近中央銀行公布上半年本國銀行的平均員工獲利貢獻統計,上海商銀名列第一,其每年配發的股利也有不錯的報酬率。此外,榮鴻慶一向待員工如家人,非常照顧員工福利,最近連續9年都為員工加薪,堪為幸福企業。(李佳濟)
榮鴻慶在上海商銀擔任董事已超過半個世紀,可以說是台灣最資深的銀行家,1965年在台灣復業的上海商銀,初期作風保守,一直到1983年榮鴻慶擔任副董事長後作風開始轉為積極穩健,在國內廣設分行,擴大經營規模,購置新總行大樓,奠定更扎實穩固的營運根基。1991年榮鴻慶擔任董事長,更帶領該行邁向新里程碑,除持續於都會區增設分行,也配合政府政策前往金融服務欠缺地區設立分行,並布局亞太,設立了3家海外分行及3家海外辦事處,該行10月19日股票上市掛牌,也是榮鴻慶一手所推動。
榮鴻慶秉持該行創行的宗旨:「服務社會,輔助工商實業,發展國際貿易」經營上海商銀,以企業金融為核心業務,對我國中小企業及進出口貿易的發展貢獻良多;該行在榮鴻慶經營之下,經營績效一向名列前茅,最近中央銀行公布上半年本國銀行的平均員工獲利貢獻統計,上海商銀名列第一,其每年配發的股利也有不錯的報酬率。此外,榮鴻慶一向待員工如家人,非常照顧員工福利,最近連續9年都為員工加薪,堪為幸福企業。(李佳濟)
為歡慶上海商銀(5876)股票上市,上海商銀特別舉辦「一刷就發,掌握新機」活動,自10月19日股票上市日到10月底前,刷上海銀行信用卡國內一般消費累積滿5,876元,登錄成功贈刷卡金100元,再抽iPhone XS (64G)共3台。
上海商銀9月發行全新「上海銀行牙醫師世界悠遊認同卡」,包括海外現金回饋2.2%、高鐵商務車廂免費升等、市區停車天天3小時等多項持卡優惠。「上海銀行簡單卡」則主打日韓旅遊市場,不僅將在日、韓刷卡3%回饋延長至明(108)年6月底,申辦簡單卡後3個月內刷滿3,000元,就送日韓5天WiFi上網吃到飽;刷滿5萬元,再享德國品牌「直立式吸塵器」,被網友封為日韓旅遊神卡。(李佳濟)
上海商銀9月發行全新「上海銀行牙醫師世界悠遊認同卡」,包括海外現金回饋2.2%、高鐵商務車廂免費升等、市區停車天天3小時等多項持卡優惠。「上海銀行簡單卡」則主打日韓旅遊市場,不僅將在日、韓刷卡3%回饋延長至明(108)年6月底,申辦簡單卡後3個月內刷滿3,000元,就送日韓5天WiFi上網吃到飽;刷滿5萬元,再享德國品牌「直立式吸塵器」,被網友封為日韓旅遊神卡。(李佳濟)
台灣Pay掃碼交易10月連過兩關。根據財金公司內部最新統計,台灣PayQRCode掃碼交易10月出現二大突破進展,不僅交易量現在已衝破百億元,且最新數據顯示,使用戶數已從最初的70萬,到目前已突破500萬戶大關,一連刷新兩大紀錄,可說是台灣Pay發展近1年最大進展。
大型行庫主管認為,年底之前預計國內將有30家銀行加入台灣Pay,屆時交易量將以更快的速度增加;行庫主管指出,這形同每家銀行的客戶都能使用台灣Pay,不會像使用ApplePay等其他支付方式受到銀行家數的限制。
去年9月開始以QRCode掃碼交易換裝上陣的台灣Pay,時隔1年之後,交易量統計已正式突破百億元,相關人士分析,財政部領銜八大公股行庫全力推動台灣Pay的普及化,可說發揮相當大的作用。
行庫主管表示,原本每家行庫都有自己的QRCode系統,但為了推動台灣Pay,八大行庫之間已先整合,由於QRCode不僅有交易還有繳費功能,因此下載客戶的增量比起交易量還要高,最初使用戶數70萬戶,現在已增至超過500萬戶,等於成長逾6倍。
後續四大超商陸續開放使用台灣Pay,更將加快台灣Pay的「鋪貨」速度。除了萊爾富數月前率先上線,第二批上線的全家及OK便利商店將在下月上線,緊接著就是明年1月7-Eleven上線,屆時四大超商全部開放使用台灣Pay,大型行庫看好可望帶動台灣Pay的交易量倍數成長。
台灣Pay的信用卡QRCode掃碼,除了日前合庫已宣布試行成功,其他約18家銀行最快可望在11月全面上線,這些銀行計有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彰銀、兆豐,及民營的中信、富邦、台新、凱基、上海、陽信、遠東、新光、台中等18家,還有郵局的VisaDebit等信用卡,屆時可用台灣Pay的QRCode來作信用卡掃碼支付。
行庫主管也引述最新統計指出,八大行庫合計現在開放使用台灣Pay的QRCode掃碼支付特約店合計已超過4萬家,正向5萬大關邁進。
大型行庫主管認為,年底之前預計國內將有30家銀行加入台灣Pay,屆時交易量將以更快的速度增加;行庫主管指出,這形同每家銀行的客戶都能使用台灣Pay,不會像使用ApplePay等其他支付方式受到銀行家數的限制。
去年9月開始以QRCode掃碼交易換裝上陣的台灣Pay,時隔1年之後,交易量統計已正式突破百億元,相關人士分析,財政部領銜八大公股行庫全力推動台灣Pay的普及化,可說發揮相當大的作用。
行庫主管表示,原本每家行庫都有自己的QRCode系統,但為了推動台灣Pay,八大行庫之間已先整合,由於QRCode不僅有交易還有繳費功能,因此下載客戶的增量比起交易量還要高,最初使用戶數70萬戶,現在已增至超過500萬戶,等於成長逾6倍。
後續四大超商陸續開放使用台灣Pay,更將加快台灣Pay的「鋪貨」速度。除了萊爾富數月前率先上線,第二批上線的全家及OK便利商店將在下月上線,緊接著就是明年1月7-Eleven上線,屆時四大超商全部開放使用台灣Pay,大型行庫看好可望帶動台灣Pay的交易量倍數成長。
台灣Pay的信用卡QRCode掃碼,除了日前合庫已宣布試行成功,其他約18家銀行最快可望在11月全面上線,這些銀行計有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彰銀、兆豐,及民營的中信、富邦、台新、凱基、上海、陽信、遠東、新光、台中等18家,還有郵局的VisaDebit等信用卡,屆時可用台灣Pay的QRCode來作信用卡掃碼支付。
行庫主管也引述最新統計指出,八大行庫合計現在開放使用台灣Pay的QRCode掃碼支付特約店合計已超過4萬家,正向5萬大關邁進。
上海商銀19日掛牌交易,首日啟動IPO行情,爆量18,388張,收在 36.9元,漲幅14.31%,昨(22)日在大盤上漲帶動下,蜜月行情續 航,成交量仍達16,668張,股價收在37.35元、漲幅1.22%,打敗大 盤的上揚0.55%,更大勝金融類股的小漲0.06%。
上海商銀上市後獲內外資買超,推升股價再衝破37元整數關卡,相 較原訂的承銷價32.28元,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15.71%。市場法人 表示,昨日三大法人的外資買超3,691張、投信買超2,750張、自營商 買超503張,同步加碼推高股價,預料如果大盤沒有再向下重殺,應 可望延續IPO行情。
法人認為,上海商銀基本面長期穩健,近三年平均每股稅後盈餘( EPS)2.97元,今年上半年EPS則已1.63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53元, 在本國銀行業排第二,預估可望提前達標。
此外,上海商銀特殊的發展布局,透過香港子公司上海商銀的全球 布局,包括美、歐、大陸據點多,同時積極前進東南亞設點,可說是 國銀最完整的海外布局,因此,海外獲利占比持續成長,去年已逾6 0%,創造連年獲利穩健成長的基礎,可說是金融股的最新潛力股
上海商銀上市後獲內外資買超,推升股價再衝破37元整數關卡,相 較原訂的承銷價32.28元,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15.71%。市場法人 表示,昨日三大法人的外資買超3,691張、投信買超2,750張、自營商 買超503張,同步加碼推高股價,預料如果大盤沒有再向下重殺,應 可望延續IPO行情。
法人認為,上海商銀基本面長期穩健,近三年平均每股稅後盈餘( EPS)2.97元,今年上半年EPS則已1.63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53元, 在本國銀行業排第二,預估可望提前達標。
此外,上海商銀特殊的發展布局,透過香港子公司上海商銀的全球 布局,包括美、歐、大陸據點多,同時積極前進東南亞設點,可說是 國銀最完整的海外布局,因此,海外獲利占比持續成長,去年已逾6 0%,創造連年獲利穩健成長的基礎,可說是金融股的最新潛力股
上海商銀於上周五(19日)上市,以36.9元作收,上漲14.24%,銀行總市值逾1,500億元,蜜月行情備受關注,而這風光表現的背後,是許多人難以想像的慎重,琢磨了十年,做足功課,才讓上海商銀覺得此刻「時機才正好成熟」。
上海商銀總經理陳善忠40年前進入公司,只有台北與高雄兩家分行,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董事長榮鴻慶認為台灣市場很有商機,開始在台擴張版圖,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上海商銀董事會思考分散經營風險,往海外發展,到外國市場拓展業務時,陳善忠回憶,當時接觸到國外客戶、當地同業或主管機關,最常問他們的一句話是,「上海商銀在台灣定位是什麼?是不是上市公司?」
因為太多人提問,上海商銀每年都召開的未來五年計畫會議,開始認真思考上市可行性,陳善忠說,「2008年(董事會)討論,決定還是得上市」,經過不斷地討論、調整,走完公開發行、興櫃上市等等程序,十年後才正式掛牌上市。
上海商銀向來以穩健、保守經營模式見長,不追求媒體曝光;畢竟銀行核心業務為外匯、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及中小企業金融為其重心,陳善忠表示,上海商銀雖是百年老店,看似保守,卻掌握時代潮流、創新思維,並保有「客戶至上」的初衷,跟隨客戶的國際發展與視野,前往世界各地架設平台,讓台商海外打拚時,無後顧之憂,與客戶都是長期的合作關係,客戶黏著度很高。
上海商銀為客戶做財務規畫,也走穩健路線,理財專員推薦金融商品時,僅提供保守的產品,陳善忠說,「客戶賠錢了,我們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因此不推高利潤的產品,只賣服務規劃,此觀念亦套用於消金業務。
財管保守,但開拓新金融商品,特別是普惠金融走在時代先端,創辦人陳光甫早在1915年,就在中國大陸開辦「1元儲蓄存款」,鼓勵工資較低的族群也能存錢,上海商銀很早以前就打破傳統金融經營模式。
台灣遍布滿地的自動櫃員機(ATM),上海商銀也是先鋒部隊。陳善忠說,1988年主管機關財政部,希望金融服務與國際接軌,上海銀行提出24小時服務概念,外界懷疑聲中,「我們就在總行設立了全台第一台24小時ATM」,率先設立全國第一家無人銀行。
隨後,上海商銀打破時間與地域限制,瞄準便利商店未來布局,與7-11洽談合作,設立第一台超商ATM。他說,所有人都不看好在超商裡設提款機,但成功後,其他銀行跟進,也才有如今台灣各地超商幾乎都設ATM景況。
「上海商銀掛牌後,將會有更多的銀彈能做更多事情」,陳善忠說,未來將持續強化企金,兼顧個金、財管、財務行銷及存匯業務發展,提高財務投資績效,實體與虛擬通路並重,也繼續原有海外布局計畫。
上海商銀總經理陳善忠40年前進入公司,只有台北與高雄兩家分行,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董事長榮鴻慶認為台灣市場很有商機,開始在台擴張版圖,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上海商銀董事會思考分散經營風險,往海外發展,到外國市場拓展業務時,陳善忠回憶,當時接觸到國外客戶、當地同業或主管機關,最常問他們的一句話是,「上海商銀在台灣定位是什麼?是不是上市公司?」
因為太多人提問,上海商銀每年都召開的未來五年計畫會議,開始認真思考上市可行性,陳善忠說,「2008年(董事會)討論,決定還是得上市」,經過不斷地討論、調整,走完公開發行、興櫃上市等等程序,十年後才正式掛牌上市。
上海商銀向來以穩健、保守經營模式見長,不追求媒體曝光;畢竟銀行核心業務為外匯、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及中小企業金融為其重心,陳善忠表示,上海商銀雖是百年老店,看似保守,卻掌握時代潮流、創新思維,並保有「客戶至上」的初衷,跟隨客戶的國際發展與視野,前往世界各地架設平台,讓台商海外打拚時,無後顧之憂,與客戶都是長期的合作關係,客戶黏著度很高。
上海商銀為客戶做財務規畫,也走穩健路線,理財專員推薦金融商品時,僅提供保守的產品,陳善忠說,「客戶賠錢了,我們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因此不推高利潤的產品,只賣服務規劃,此觀念亦套用於消金業務。
財管保守,但開拓新金融商品,特別是普惠金融走在時代先端,創辦人陳光甫早在1915年,就在中國大陸開辦「1元儲蓄存款」,鼓勵工資較低的族群也能存錢,上海商銀很早以前就打破傳統金融經營模式。
台灣遍布滿地的自動櫃員機(ATM),上海商銀也是先鋒部隊。陳善忠說,1988年主管機關財政部,希望金融服務與國際接軌,上海銀行提出24小時服務概念,外界懷疑聲中,「我們就在總行設立了全台第一台24小時ATM」,率先設立全國第一家無人銀行。
隨後,上海商銀打破時間與地域限制,瞄準便利商店未來布局,與7-11洽談合作,設立第一台超商ATM。他說,所有人都不看好在超商裡設提款機,但成功後,其他銀行跟進,也才有如今台灣各地超商幾乎都設ATM景況。
「上海商銀掛牌後,將會有更多的銀彈能做更多事情」,陳善忠說,未來將持續強化企金,兼顧個金、財管、財務行銷及存匯業務發展,提高財務投資績效,實體與虛擬通路並重,也繼續原有海外布局計畫。
上海商銀在數位金融的發展,腳步不輸國內金控業者,除了推動行動支付,也積極參與國家政策發展,像是進駐金融科技新創園區,參與「數位沙盒」及「企業實驗室」計畫,提供API模組,以利新創事業與學術機構產學合作之用。
從傳統銀行走向數位科技,路途並不順暢,總經理陳善忠指出,主要是人才與成本的掌握,金融科技人才培養不易,不僅不易短期速成培育,市場亦短缺人才。
陳善忠表示,目前上海商銀行內的數位金融部門成員大部分擁有商學背景,資訊科技背景的人才不多。但上海商銀充分利用跨足深耕兩岸金融的優勢,挖掘數位金融人才,陳善忠說,過去與大陸上海銀行及香港上海商業銀行合辦兩岸三地金融科技創新黑客松競賽,另外,也舉辦兩岸三地金融科技廠商日,遴選合適廠商,共同開發金融科技創新業務。
不過,金融科技發展迅速,投資成本不低,消費者偏好常改變,以致市場趨勢不易精準掌握,投資金融科技,很可能效益不彰,陳善忠表示,未來也會持續採取異業結盟方式,例如,藉由投資眾籌平台,掌握金融科技業者之創新技術,與廠商合作開發智能客服,以及與大學金融科技創新中心合作,可優先導入其創新金融科技,並優先投資新創公司。
從傳統銀行走向數位科技,路途並不順暢,總經理陳善忠指出,主要是人才與成本的掌握,金融科技人才培養不易,不僅不易短期速成培育,市場亦短缺人才。
陳善忠表示,目前上海商銀行內的數位金融部門成員大部分擁有商學背景,資訊科技背景的人才不多。但上海商銀充分利用跨足深耕兩岸金融的優勢,挖掘數位金融人才,陳善忠說,過去與大陸上海銀行及香港上海商業銀行合辦兩岸三地金融科技創新黑客松競賽,另外,也舉辦兩岸三地金融科技廠商日,遴選合適廠商,共同開發金融科技創新業務。
不過,金融科技發展迅速,投資成本不低,消費者偏好常改變,以致市場趨勢不易精準掌握,投資金融科技,很可能效益不彰,陳善忠表示,未來也會持續採取異業結盟方式,例如,藉由投資眾籌平台,掌握金融科技業者之創新技術,與廠商合作開發智能客服,以及與大學金融科技創新中心合作,可優先導入其創新金融科技,並優先投資新創公司。
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上海商銀董事會決定分散經營風險,且跟著台商腳步,往外拓展,當年在香港設立子行,在越南、新加坡設立分行,後來接續著布局整個亞洲地區。
上海商銀總經理陳善忠表示,海外獲利來自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三家海外分行(香港、越南及新加坡)、香港子行(上海商業銀行),及海外其他子公司等,2017年海外獲利占全行稅前的盈餘比重高達62%。
「台商走到哪,我們就服務到哪!」陳善忠說,目前連結OBU與海外子行及三家海外分行、三家海外辦事處,提供台商國際金融服務網絡,並且利用滬港台「上海銀行」策略聯盟平台,加強拓展大陸台商與陸資陸商的兩岸金融業務。
今年8月,上海商銀獲金管會核准赴大陸申設無錫分行。他說,江蘇省工商經濟活絡、人口眾多,是大陸台商最密集區域,考量子行香港上海商業銀行已於上海設立分行及上海自貿區支行,因此,採取差異化競爭策略,避開香港子行已設立分行的城市,所以選擇無錫設分行。
因應新南向政策,他表示,已設立代表人辦事處的地區,待當地主管機關開放外資銀行設立分行後,優先爭取升格為分行,並尋求參股或併購當地金融機構機會,也將協助柬埔寨微型金融機構子公司營運轉型。
上海商銀總經理陳善忠表示,海外獲利來自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三家海外分行(香港、越南及新加坡)、香港子行(上海商業銀行),及海外其他子公司等,2017年海外獲利占全行稅前的盈餘比重高達62%。
「台商走到哪,我們就服務到哪!」陳善忠說,目前連結OBU與海外子行及三家海外分行、三家海外辦事處,提供台商國際金融服務網絡,並且利用滬港台「上海銀行」策略聯盟平台,加強拓展大陸台商與陸資陸商的兩岸金融業務。
今年8月,上海商銀獲金管會核准赴大陸申設無錫分行。他說,江蘇省工商經濟活絡、人口眾多,是大陸台商最密集區域,考量子行香港上海商業銀行已於上海設立分行及上海自貿區支行,因此,採取差異化競爭策略,避開香港子行已設立分行的城市,所以選擇無錫設分行。
因應新南向政策,他表示,已設立代表人辦事處的地區,待當地主管機關開放外資銀行設立分行後,優先爭取升格為分行,並尋求參股或併購當地金融機構機會,也將協助柬埔寨微型金融機構子公司營運轉型。
銀行績優股上海商銀(5876)日前於證交所舉行股票上市掛牌典禮,由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主持,上海商銀董事長榮鴻慶親率董事會成員及總經理陳善忠等經營團隊,主辦承銷商華永昌證券董事長楊朝榮及勤業眾信總裁賴冠仲等亦分別致詞祝賀,賓客雲集,場面熱絡。
上海商銀是今年唯一新上市的金融股,也是今年市值最大的新上市公司,以興櫃每股價格約新台幣36元計算,市值超過1,450億元,有機會納入MSCI指數的大型成分股。上海商銀原發行普通股約40.79億股,此次IPO發行普通股新股2,250萬股,上市總股數約41.02億股。
上海商銀是一家擁有103年歷史的民營銀行,經營績效長期列居本國銀行前段班,最近3年平均DPS達2.97元,去年EPS為3.04元,今年上半年稅後盈餘66.50億元,EPS1.63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53元,在本國銀行中排名第二,上半年每股淨值達30.35元,表現相當突出。
上海商銀目前有國內分行69家,海外分行3家,海外辦事處3家及1家海外子行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該子行於香港設有44家分行,英美有4家分行,大陸則有2家分行及1家支行;此外,上海商銀正積極籌設3家新分行,明年6月底前將於台北市、新北市及新竹市各設立1家新分行,同時準備向大陸申請設立無錫分行,可望為該行開發新市場與新客戶,創造新營收與獲利。(李佳濟)
上海商銀是今年唯一新上市的金融股,也是今年市值最大的新上市公司,以興櫃每股價格約新台幣36元計算,市值超過1,450億元,有機會納入MSCI指數的大型成分股。上海商銀原發行普通股約40.79億股,此次IPO發行普通股新股2,250萬股,上市總股數約41.02億股。
上海商銀是一家擁有103年歷史的民營銀行,經營績效長期列居本國銀行前段班,最近3年平均DPS達2.97元,去年EPS為3.04元,今年上半年稅後盈餘66.50億元,EPS1.63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53元,在本國銀行中排名第二,上半年每股淨值達30.35元,表現相當突出。
上海商銀目前有國內分行69家,海外分行3家,海外辦事處3家及1家海外子行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該子行於香港設有44家分行,英美有4家分行,大陸則有2家分行及1家支行;此外,上海商銀正積極籌設3家新分行,明年6月底前將於台北市、新北市及新竹市各設立1家新分行,同時準備向大陸申請設立無錫分行,可望為該行開發新市場與新客戶,創造新營收與獲利。(李佳濟)
百年老店上海商銀(5876)上周五(19日)正式上市掛牌,上市蜜月期行情走勢堅挺,加權指數盤中重挫逾190點,仍逆勢一路攀升,以36.9元大漲14.24%作收,上市首日成交量18,379張,三大法人齊步買超6,628張。
上海商銀是今年唯一新上市的金融股,也是今年市值最大的新上市公司,以昨日收盤價36.9元計算,市值達1,513.49億元,在台股排名第36名,有機會納入MSCI指數的大型成份股。
法人表示,下一季度MSCI將進行季度調整,屆時極可能納入上海商銀,預期將帶動外資法人買超、建立持股部位。
上海商銀原發行普通股約40.79億股,此次IPO發行普通股新股2,250萬股,上市總股數約41.02億股,即410.2億元,相較於大型金控股動輒上千億元,股本屬於中上,在金融股中排名第16高。
上海商銀是一家擁有103年歷史的民營銀行,向來穩健經營,經營績效長期列居本國銀行前段班,最近3年平均每股稅後盈餘(EPS)達2.97元,去年EPS為3.04元。
上海商銀表示,今年上半年稅後盈餘66.5億元,EPS為1.63元,優於上年同期的1.53元,在本國銀行業排名第2名,到6月底止,每股淨值達30.35元,表現相當突出。
近3年來,上海商銀現金股利各為1元、0.8元及1.2元,據統計,今年現金殖利率達4.88%;市場預期,上海商銀長期穩健發展,獲利與配息率良好,可望獲得投資人青睞。
上海商銀是今年唯一新上市的金融股,也是今年市值最大的新上市公司,以昨日收盤價36.9元計算,市值達1,513.49億元,在台股排名第36名,有機會納入MSCI指數的大型成份股。
法人表示,下一季度MSCI將進行季度調整,屆時極可能納入上海商銀,預期將帶動外資法人買超、建立持股部位。
上海商銀原發行普通股約40.79億股,此次IPO發行普通股新股2,250萬股,上市總股數約41.02億股,即410.2億元,相較於大型金控股動輒上千億元,股本屬於中上,在金融股中排名第16高。
上海商銀是一家擁有103年歷史的民營銀行,向來穩健經營,經營績效長期列居本國銀行前段班,最近3年平均每股稅後盈餘(EPS)達2.97元,去年EPS為3.04元。
上海商銀表示,今年上半年稅後盈餘66.5億元,EPS為1.63元,優於上年同期的1.53元,在本國銀行業排名第2名,到6月底止,每股淨值達30.35元,表現相當突出。
近3年來,上海商銀現金股利各為1元、0.8元及1.2元,據統計,今年現金殖利率達4.88%;市場預期,上海商銀長期穩健發展,獲利與配息率良好,可望獲得投資人青睞。
信義區周年慶大戰開打,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和微風信義、松高店昨(18)日同時起跑,不受股市影響,買氣反因早冬來臨,換季商機推動業績升溫。新光三越信義店首日挑戰9.8億元,成長近3%,估計單日共有22萬人湧進信義新天地。
受惠於天氣,讓不景氣的寢具、女裝都衝出買氣;微風信義和松高兩館上看3.5億元,再加上新光三越,信義商圈兩家百貨首日周年慶就吸金13.3億元。
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為信義區量體最大百貨,昨周年慶首日來客數達22萬人次,首日業績估上看9.8億元。化妝品依然是周年慶主力,一早即湧現排隊搶購限量組合的人潮,早上7點起即有SK-II死忠顧客排隊,首日限定排隊商品SK-II、雅詩蘭黛和資生堂東京櫃推出限量組合共計2,500組,開店不到1小時內全數搶購一空,首日預估化妝保養組合銷售破萬組。
另外,新光三越信義處副總曹美虹表示,打破近年口紅當道的慣例,今年各品牌粉底液最為暢銷,而客單價比唇彩高出20%,也讓周年慶買氣更加向上。
她也提到,去年周年慶天氣熱,換季感不強,今年氣溫提前轉涼,棉被等周年慶首日銷破千件,風衣、大衣、外套也是消費者今年搶購重點,短靴買氣也比以往更好,今年甚至是近年唯一一次,短靴買氣在10月起跑。
她指出,今年周年慶成長兩個關鍵,一方面是信義商圈愈來愈蓬勃,也讓不少外地客進來刺激買氣,另一方面加上今年信義店四館改裝14個樓層,有許多新品牌、新櫃位和新餐飲更在周年慶催出買氣。
近年加入信義區激戰的微風信義和松高店,昨日首日業績分別為3億元、 5,000萬元,共計3.5億元,較去年成長10%,檔期共為期26天,預估可達成12.7億元。
受惠於天氣,讓不景氣的寢具、女裝都衝出買氣;微風信義和松高兩館上看3.5億元,再加上新光三越,信義商圈兩家百貨首日周年慶就吸金13.3億元。
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為信義區量體最大百貨,昨周年慶首日來客數達22萬人次,首日業績估上看9.8億元。化妝品依然是周年慶主力,一早即湧現排隊搶購限量組合的人潮,早上7點起即有SK-II死忠顧客排隊,首日限定排隊商品SK-II、雅詩蘭黛和資生堂東京櫃推出限量組合共計2,500組,開店不到1小時內全數搶購一空,首日預估化妝保養組合銷售破萬組。
另外,新光三越信義處副總曹美虹表示,打破近年口紅當道的慣例,今年各品牌粉底液最為暢銷,而客單價比唇彩高出20%,也讓周年慶買氣更加向上。
她也提到,去年周年慶天氣熱,換季感不強,今年氣溫提前轉涼,棉被等周年慶首日銷破千件,風衣、大衣、外套也是消費者今年搶購重點,短靴買氣也比以往更好,今年甚至是近年唯一一次,短靴買氣在10月起跑。
她指出,今年周年慶成長兩個關鍵,一方面是信義商圈愈來愈蓬勃,也讓不少外地客進來刺激買氣,另一方面加上今年信義店四館改裝14個樓層,有許多新品牌、新櫃位和新餐飲更在周年慶催出買氣。
近年加入信義區激戰的微風信義和松高店,昨日首日業績分別為3億元、 5,000萬元,共計3.5億元,較去年成長10%,檔期共為期26天,預估可達成12.7億元。
上海商銀今(19)日以每股32.28元掛牌上市,為近年來市值最大的上市案,也是近五年唯一銀行股上市案,昨日興櫃股價,以35.95元作收。
上海商銀初次上市承銷案主辦承銷商為華南永昌證券,承銷商表示,IPO競價拍賣法人得標率達49.53%,顯示法人對上海商銀長期及後市均看好。
相較於同業,上海商銀名列前段班,去年稅後每股盈餘(EPS)3.04元,配發現金股利1.8元,殖利率約5%;而今年截至上半年,稅後盈餘66.5億元,與去年同期成長6.8%,稅後每股盈餘1.63元,優於去年同期1.53元。
此外,今年6月底逾放比0.27%,備抵呆帳覆蓋率506.17%,資本適足率13.83%,第一類自有資本比率12.30%,財務算是相當健全,而股權也集中,因此可說是業界的模範生。
上海商銀近三年度(2015-2017年度)的稅後每股盈餘分別為2.98元、2.89元及3.04元,具有穩定的獲利能力,並連續六年配息1.5元,今年更突破1.5元,殖利率高達5.06%。上海商銀今年9月營收為30.1億元,年增率9.60%,累計前9月營收為274億元,年增率為5.51%。
上海商銀初次上市承銷案主辦承銷商為華南永昌證券,承銷商表示,IPO競價拍賣法人得標率達49.53%,顯示法人對上海商銀長期及後市均看好。
相較於同業,上海商銀名列前段班,去年稅後每股盈餘(EPS)3.04元,配發現金股利1.8元,殖利率約5%;而今年截至上半年,稅後盈餘66.5億元,與去年同期成長6.8%,稅後每股盈餘1.63元,優於去年同期1.53元。
此外,今年6月底逾放比0.27%,備抵呆帳覆蓋率506.17%,資本適足率13.83%,第一類自有資本比率12.30%,財務算是相當健全,而股權也集中,因此可說是業界的模範生。
上海商銀近三年度(2015-2017年度)的稅後每股盈餘分別為2.98元、2.89元及3.04元,具有穩定的獲利能力,並連續六年配息1.5元,今年更突破1.5元,殖利率高達5.06%。上海商銀今年9月營收為30.1億元,年增率9.60%,累計前9月營收為274億元,年增率為5.51%。
那家國銀員工最會賺?根據中央銀行最新統計,今年第2季,上海商銀擠下京城銀行,成為員工貢獻度最高的國銀,平均每位員工為自家銀行賺進615萬元、登上冠軍寶座;緊追在後的是上季冠軍京城銀,員工平均貢獻611萬元獲利,以4萬元之差屈居亞軍,外匯龍頭兆豐銀,以471萬元排名第三。
根據央行第2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全體國銀行員平均貢獻193萬元獲利,年增7%。其中,行員貢獻度最高的銀行為上海銀,平均每位員工賺進615萬元,為全體國銀平均值的3.2倍。
不過,員工貢獻度最高的三家國銀,平均每位員工貢獻的獲利,僅上海銀較去年同期成長,京城銀、兆豐銀較去年同期衰退。
今年第2季,上海銀員工貢獻度較去年同期增長4.5%,排名第二的京城銀,員工平均貢獻度611萬元,年減12%。
員工貢獻度排名第三的兆豐銀行,原本就是公股銀獲利績優生,因具備外匯專業,在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裡,維持穩健的獲利水準。但是今年第2季,兆豐銀員工平均貢獻度471萬元,年減近6%。
銀行主管分析,國內銀行過度競爭、利差薄如紙,要拉高收益並不容易。觀察央行公布的員工獲利貢獻度,具有經營特色的銀行,反而可以拉高員工的平均貢獻度、提升經營效率。
央行統計顯示,今年第2季,員工獲利貢獻度前十大銀行,依序為上海商銀、京城銀、兆豐銀、?豐銀、台北富邦銀、中信銀、花旗銀、中國輸出入銀行、一銀與國泰世華銀。
員工獲利貢獻度前十家銀行,公股銀行僅兆豐銀、輸銀與第一銀三家,外商銀行兩家,其餘五家均為民營銀行。
根據央行第2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全體國銀行員平均貢獻193萬元獲利,年增7%。其中,行員貢獻度最高的銀行為上海銀,平均每位員工賺進615萬元,為全體國銀平均值的3.2倍。
不過,員工貢獻度最高的三家國銀,平均每位員工貢獻的獲利,僅上海銀較去年同期成長,京城銀、兆豐銀較去年同期衰退。
今年第2季,上海銀員工貢獻度較去年同期增長4.5%,排名第二的京城銀,員工平均貢獻度611萬元,年減12%。
員工貢獻度排名第三的兆豐銀行,原本就是公股銀獲利績優生,因具備外匯專業,在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裡,維持穩健的獲利水準。但是今年第2季,兆豐銀員工平均貢獻度471萬元,年減近6%。
銀行主管分析,國內銀行過度競爭、利差薄如紙,要拉高收益並不容易。觀察央行公布的員工獲利貢獻度,具有經營特色的銀行,反而可以拉高員工的平均貢獻度、提升經營效率。
央行統計顯示,今年第2季,員工獲利貢獻度前十大銀行,依序為上海商銀、京城銀、兆豐銀、?豐銀、台北富邦銀、中信銀、花旗銀、中國輸出入銀行、一銀與國泰世華銀。
員工獲利貢獻度前十家銀行,公股銀行僅兆豐銀、輸銀與第一銀三家,外商銀行兩家,其餘五家均為民營銀行。
國銀上半年獲利動能強,根據中央銀行最新公布的第二季本國銀行 營運績效季報,全體38家國銀稅前盈餘合計1,766.21億元,較去年同 期成長9.22%,每一行員平均年化貢獻度193.95萬元,年成長為6.9 8%,其中上海商銀打敗京城銀行,奪下商業銀行第一名寶座。
央行統計顯示,第二季國銀平均每一行員年化獲利貢獻,共有18家 逾200萬元,較第一季增加3家,其中除輸出入銀行的291.23萬元,其 他37家商業銀行中,前3名還是老班底,但排名出現變動,即將在19 日掛牌上市的國銀模範生上海商銀以615.51萬元奪下冠軍,打敗長期 來均居第一名的京城商銀611.61萬元,第三名仍是國銀龍頭兆豐商銀 的471.44萬元。
銀行主管表示,第二季中美貿易衝突升溫,因前兩個月金融市場尚 稱穩定,各項主要核心業務穩定成長不變,加上美國升息效應,海外 獲利利差增加,挹注盈餘穩定成長。但進入第三季後,中美貿易衝突 再擴大,且總體經濟下半年預期不如上半年,預料對國銀獲利將有一 定的負面影響。
商業銀行第二季平均行員獲利貢獻第四至第七名都逾300萬元,依 序為匯豐銀行374.77萬元、台北富邦銀行361.35萬元、中信銀行323 .09萬元、花旗銀行312.10萬元。第八至第十名各為第一銀行的280. 65萬元、玉山銀行的259.48萬元、國泰世華銀行258.84萬元。
獲利穩定成長的玉山銀行,已連續兩季進入前10強,且從第一季的 第十名,第二季向前推進至第九名,公股銀行有兆豐及第一銀行兩家 進榜,外商銀行兩家是匯豐及花旗銀行,其他六家為國內民營銀行。
前10名中除京城、兆豐、第一銀行較去年同期衰退外,其他7家均 較去年同期成長。另外,全部38家銀行中,有25家均較去年同期成長 ,僅13家小幅衰退。
央行統計顯示,第二季國銀平均每一行員年化獲利貢獻,共有18家 逾200萬元,較第一季增加3家,其中除輸出入銀行的291.23萬元,其 他37家商業銀行中,前3名還是老班底,但排名出現變動,即將在19 日掛牌上市的國銀模範生上海商銀以615.51萬元奪下冠軍,打敗長期 來均居第一名的京城商銀611.61萬元,第三名仍是國銀龍頭兆豐商銀 的471.44萬元。
銀行主管表示,第二季中美貿易衝突升溫,因前兩個月金融市場尚 稱穩定,各項主要核心業務穩定成長不變,加上美國升息效應,海外 獲利利差增加,挹注盈餘穩定成長。但進入第三季後,中美貿易衝突 再擴大,且總體經濟下半年預期不如上半年,預料對國銀獲利將有一 定的負面影響。
商業銀行第二季平均行員獲利貢獻第四至第七名都逾300萬元,依 序為匯豐銀行374.77萬元、台北富邦銀行361.35萬元、中信銀行323 .09萬元、花旗銀行312.10萬元。第八至第十名各為第一銀行的280. 65萬元、玉山銀行的259.48萬元、國泰世華銀行258.84萬元。
獲利穩定成長的玉山銀行,已連續兩季進入前10強,且從第一季的 第十名,第二季向前推進至第九名,公股銀行有兆豐及第一銀行兩家 進榜,外商銀行兩家是匯豐及花旗銀行,其他六家為國內民營銀行。
前10名中除京城、兆豐、第一銀行較去年同期衰退外,其他7家均 較去年同期成長。另外,全部38家銀行中,有25家均較去年同期成長 ,僅13家小幅衰退。
上周因為國慶日僅四個交易日,櫃買指數周五雖然反彈2.4%,上周仍重挫7.9%,興櫃市場也沒有成交量超過萬張的個股。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為上海商銀、緯穎及天鈺;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三檔最多,其次是半導體、電機機械各占兩檔。
上海商銀繼續穩坐成交量冠軍寶座,成交量有8,948張,股價從36.19元下跌至35.10元;亞軍緯穎成交量5,504張,股價則是從247.95元下跌至216.09元。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半數都是新進榜,包括仁新、樂揚建設、泉盛、巧新科技及元翎。
本周有三家公司登錄興櫃,和潤企業主要營業項目為各種車輛設備之分期買賣及租賃業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53元。
旭暉應材主要從事OLED金屬遮罩、模板印刷金屬遮罩之製造及銷售,以及精密洗淨及再生處理等,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5元;軒郁主要從事面膜、美妝保養品之研發與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30元。
上海商銀繼續穩坐成交量冠軍寶座,成交量有8,948張,股價從36.19元下跌至35.10元;亞軍緯穎成交量5,504張,股價則是從247.95元下跌至216.09元。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半數都是新進榜,包括仁新、樂揚建設、泉盛、巧新科技及元翎。
本周有三家公司登錄興櫃,和潤企業主要營業項目為各種車輛設備之分期買賣及租賃業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53元。
旭暉應材主要從事OLED金屬遮罩、模板印刷金屬遮罩之製造及銷售,以及精密洗淨及再生處理等,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5元;軒郁主要從事面膜、美妝保養品之研發與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130元。
9月興櫃營收出爐,256檔中有近3成單月營收超過億元水準,且排行前八大的企業營收皆破10億元關卡,緯穎(6669)以193.36億元,再次榮登興櫃營收王寶座,單月營收年成長達246.96%。
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有19檔興櫃公司均翻倍成長,其中,又以博錸表現最為強勢,單月營收年成長率竟高達4,082.72%,而萬年清成長率也相當可觀,達1,429.98%。
但是興櫃市場受到流通不易的影響,電子股成為重災區近期來股價回檔幅度高於上市櫃。其中,營收王緯穎股價跌勢驚人,該股自6月19日高點619.99元拉回,雖然經歷過除權息(現金股利4.04元及股股利2.02元),但昨日最後一筆成交價192.29元相比,股價拉回68.98%,還原權息跌幅亦達67.7%。此外,擬掛牌的上海商銀的股價有「凍頭」,由5月高檔的38.87元拉回,至昨日最後一筆收盤價35.11元計算,還原現金股利1.8元,股價僅小跌5%,非常抗跌,且力守年線關卡。
綜觀9月興櫃營收表現,白牌伺服器廠緯穎繳出逼近200億的亮眼成績,分居第2、3名的遠雄人壽及燁聯鋼鐵9月營收尚有60.71億元、42.12億元,其餘上海商銀、汎德永業、南寶、復盛應用、瑞鼎科技表現亦不俗,營收皆逾10億元。
緯穎受惠大型資料中心客戶拉貨帶動出貨量增長,今年以來,營運業績屢攀創高紀錄,第3季以逐月兩位增長度持續攀升,9月營收一舉突破193億元;累計前8月營收已突破1,000億元大關;加上9月營收,再寫1,344.4億元歷史新高,累計年增率達146.67%。
遠雄人壽連續3年獲得中華信評評等肯定,顯見具備足夠競爭力與穩健財務實力,截至9月為止,今年累計營收已經突破500億關卡,該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採取保守穩健資金政策發展,並朝成為中大型壽險公司的目標努力。
汎德永業9月營收為26.5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97%,主因今年民俗月影響10個工作天,加上去年9月因BMW5系列大改款,意外創下淡季不淡的佳績,而今年9月營收又受到基期墊高影響,導致年增率下滑。然而,隨著第4季將步入銷售旺季,後市營運動能仍可期。
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有19檔興櫃公司均翻倍成長,其中,又以博錸表現最為強勢,單月營收年成長率竟高達4,082.72%,而萬年清成長率也相當可觀,達1,429.98%。
但是興櫃市場受到流通不易的影響,電子股成為重災區近期來股價回檔幅度高於上市櫃。其中,營收王緯穎股價跌勢驚人,該股自6月19日高點619.99元拉回,雖然經歷過除權息(現金股利4.04元及股股利2.02元),但昨日最後一筆成交價192.29元相比,股價拉回68.98%,還原權息跌幅亦達67.7%。此外,擬掛牌的上海商銀的股價有「凍頭」,由5月高檔的38.87元拉回,至昨日最後一筆收盤價35.11元計算,還原現金股利1.8元,股價僅小跌5%,非常抗跌,且力守年線關卡。
綜觀9月興櫃營收表現,白牌伺服器廠緯穎繳出逼近200億的亮眼成績,分居第2、3名的遠雄人壽及燁聯鋼鐵9月營收尚有60.71億元、42.12億元,其餘上海商銀、汎德永業、南寶、復盛應用、瑞鼎科技表現亦不俗,營收皆逾10億元。
緯穎受惠大型資料中心客戶拉貨帶動出貨量增長,今年以來,營運業績屢攀創高紀錄,第3季以逐月兩位增長度持續攀升,9月營收一舉突破193億元;累計前8月營收已突破1,000億元大關;加上9月營收,再寫1,344.4億元歷史新高,累計年增率達146.67%。
遠雄人壽連續3年獲得中華信評評等肯定,顯見具備足夠競爭力與穩健財務實力,截至9月為止,今年累計營收已經突破500億關卡,該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採取保守穩健資金政策發展,並朝成為中大型壽險公司的目標努力。
汎德永業9月營收為26.5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97%,主因今年民俗月影響10個工作天,加上去年9月因BMW5系列大改款,意外創下淡季不淡的佳績,而今年9月營收又受到基期墊高影響,導致年增率下滑。然而,隨著第4季將步入銷售旺季,後市營運動能仍可期。
金管會再對房貸提三大注意事項。據悉,金管會日前完成數家銀行房貸專案金檢,並召集37家國銀總稽核,要求注意房貸三重點,首先是落實授信5P,二是不可接受代辦、小心冒貸;第三是加強管理房貸寬限期及相關複審程序。金管會檢查局長王儷娟表示,目前雖然並沒有看到房貸風險「特別升高」,但銀行仍須注意房貸風險控管。
國銀7月底的房貸餘額約為6兆7,950億元,今年以來增加約1,656億元,是八年來同期增加最多的一年,因此金管會也注意到今年國銀房貸增加的速度略快於往年,加上中央銀行、立委等都不斷提及應注意房貸風險,金管會因此對部分銀行展開房貸專案金檢。
王儷娟表示,相關金檢缺失將陸續整理轉給銀行局處理,這次則是透過國銀總稽核會議,提醒各銀行注意房貸風險。
其中,落實授信5P方面,要嚴格注意房貸客戶的收入、還款來源;同時過去房貸出現過冒貸事件,因此也再提醒銀行莫接受代辦,注意相關複審。
第三是今年部分房貸寬限期到期,各銀行必須注意客戶還款能力,以及逾放比是否攀高等問題,若銀行依自家核貸政策,決定再給客戶展延或是接受其他銀行房貸客戶的轉貸,要注意相關風險控管。
王儷娟表示,目前看來,銀行房貸逾放並沒有明顯攀高,且今年增加的房貸客戶多屬自住需求,投資客並不如往年多,並沒有看到風險明顯增加的情況。先前銀行局表示,國銀房貸逾放比仍在0.26%的相對低點,只有少數幾家規模較小的銀行逾放接近1%,金管會也已要求這些銀行改善。
今年前七月房貸增加金額最多的是中信銀,房貸餘額比去年底增加330億元,目前中信銀房貸規模5,458億元,僅次土銀,是國銀房貸第二大銀行;合計來看,前七月房貸仍以公股行庫增加最多,除彰銀房貸減少近77億元,其他七家公股銀共增加718億元,包括土銀、一銀、兆豐銀都增加百億元以上。
民營銀行今年前七月除中信銀房貸增加最多,玉山銀、匯豐銀、上海商銀等,也都增加百億元以上。
目前房貸規模最大的銀行仍是土銀8,124億元;第二名是中信銀5,458億元;第三名是台銀5,445億元;合庫以4,882億元排名第四;第五則是台北富邦銀4,121億元。
國銀7月底的房貸餘額約為6兆7,950億元,今年以來增加約1,656億元,是八年來同期增加最多的一年,因此金管會也注意到今年國銀房貸增加的速度略快於往年,加上中央銀行、立委等都不斷提及應注意房貸風險,金管會因此對部分銀行展開房貸專案金檢。
王儷娟表示,相關金檢缺失將陸續整理轉給銀行局處理,這次則是透過國銀總稽核會議,提醒各銀行注意房貸風險。
其中,落實授信5P方面,要嚴格注意房貸客戶的收入、還款來源;同時過去房貸出現過冒貸事件,因此也再提醒銀行莫接受代辦,注意相關複審。
第三是今年部分房貸寬限期到期,各銀行必須注意客戶還款能力,以及逾放比是否攀高等問題,若銀行依自家核貸政策,決定再給客戶展延或是接受其他銀行房貸客戶的轉貸,要注意相關風險控管。
王儷娟表示,目前看來,銀行房貸逾放並沒有明顯攀高,且今年增加的房貸客戶多屬自住需求,投資客並不如往年多,並沒有看到風險明顯增加的情況。先前銀行局表示,國銀房貸逾放比仍在0.26%的相對低點,只有少數幾家規模較小的銀行逾放接近1%,金管會也已要求這些銀行改善。
今年前七月房貸增加金額最多的是中信銀,房貸餘額比去年底增加330億元,目前中信銀房貸規模5,458億元,僅次土銀,是國銀房貸第二大銀行;合計來看,前七月房貸仍以公股行庫增加最多,除彰銀房貸減少近77億元,其他七家公股銀共增加718億元,包括土銀、一銀、兆豐銀都增加百億元以上。
民營銀行今年前七月除中信銀房貸增加最多,玉山銀、匯豐銀、上海商銀等,也都增加百億元以上。
目前房貸規模最大的銀行仍是土銀8,124億元;第二名是中信銀5,458億元;第三名是台銀5,445億元;合庫以4,882億元排名第四;第五則是台北富邦銀4,121億元。
公教人員住宅貸款已在5日截標,知情金融人士透露,上周五遞件申請的包括台銀、土銀、以及由彰銀出面代表遞標的彰銀、一銀、兆豐、上海商銀「四合一」團隊;尤其特別之處在於人事總處已放大選擇彈性,此次不見得只選一家,必要時可能同時決選出二組團隊共同承作。
根據人事行政總處的標單規劃,將在本月陸續安排遞標申請的團隊簡報,決選結果預定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出爐。
知情行庫主管指出,此次人事總處決選的重點主要在於行庫能「吃」下的胃納量,依照往年經驗,得標銀行三年都得包下至少1,500億的公教房貸業務量,因此這次出面遞標的銀行團隊所承諾的承作量,每組人馬在未來三年,至少都會吃下1,500億的公教房貸總量。
一度評估是否結合淡水一信等信合社進場遞標的合作金庫,由於考量銀行法第72條之2的限制,對於三年內如數吃下1,500億公教房貸業務總量仍不無疑慮,因此合庫最後決定此次不出手遞標,於是三組團隊出馬競標的態勢也確定成形。
行庫主管指出,人事總處在此次的招標規則設計上,除了看重競標銀行團隊的胃納量,另一個重點在於公教人員申辦的便利性,因此也看重銀行「通路據點」的普及性,包括也要求前來競標的銀行團隊「每一個縣市都要有分行。」
包括台銀、土銀兩大團隊,目前都有150家上下的國內分行,且全台灣各縣市都有分布,符合上述人事總處的要求。至於兆豐銀、上海商銀,雖然旗下分行並未分布在每個縣市,不過由於和彰銀、一銀結盟之後,四家銀行合計在全國已有超過500家的分行通路,使公教人員承作的便利性有加分作用,成為「四合一」團隊評估能爭取人事總處青睞的亮點。
台銀評估,雖然台銀本身也受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規範,但以目前台銀超過4兆元的龐大存款量來看,三年內所能吃下的房貸業務量不僅絕對超過人事總處所訂的下限1,500億元,甚至超過2千億元也不成問題;土銀則由於是不動產專業銀行,房貸放款總量不受銀行法第72條之2限制,因此向人事總處遞標,也有相當的把握勝出。
根據人事行政總處的標單規劃,將在本月陸續安排遞標申請的團隊簡報,決選結果預定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出爐。
知情行庫主管指出,此次人事總處決選的重點主要在於行庫能「吃」下的胃納量,依照往年經驗,得標銀行三年都得包下至少1,500億的公教房貸業務量,因此這次出面遞標的銀行團隊所承諾的承作量,每組人馬在未來三年,至少都會吃下1,500億的公教房貸總量。
一度評估是否結合淡水一信等信合社進場遞標的合作金庫,由於考量銀行法第72條之2的限制,對於三年內如數吃下1,500億公教房貸業務總量仍不無疑慮,因此合庫最後決定此次不出手遞標,於是三組團隊出馬競標的態勢也確定成形。
行庫主管指出,人事總處在此次的招標規則設計上,除了看重競標銀行團隊的胃納量,另一個重點在於公教人員申辦的便利性,因此也看重銀行「通路據點」的普及性,包括也要求前來競標的銀行團隊「每一個縣市都要有分行。」
包括台銀、土銀兩大團隊,目前都有150家上下的國內分行,且全台灣各縣市都有分布,符合上述人事總處的要求。至於兆豐銀、上海商銀,雖然旗下分行並未分布在每個縣市,不過由於和彰銀、一銀結盟之後,四家銀行合計在全國已有超過500家的分行通路,使公教人員承作的便利性有加分作用,成為「四合一」團隊評估能爭取人事總處青睞的亮點。
台銀評估,雖然台銀本身也受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規範,但以目前台銀超過4兆元的龐大存款量來看,三年內所能吃下的房貸業務量不僅絕對超過人事總處所訂的下限1,500億元,甚至超過2千億元也不成問題;土銀則由於是不動產專業銀行,房貸放款總量不受銀行法第72條之2限制,因此向人事總處遞標,也有相當的把握勝出。
上周恢復正常交易天數,櫃買指數周五重挫3.7%,上周大跌5.1%,興櫃市場則有一檔成交量超過萬張。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為上海商銀(5876)、醣基(6586),以及天鈺(4961);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四檔最多,其次是半導體業占兩檔。
上海商銀繼續衛冕成交量冠軍寶座,成交量有破萬張的11,869張,股價從35.91元上漲至36.19元;亞軍醣基成交量3,974張,股價則是從30.61元大漲至40.08元;第三名的天鈺成交量3,454張,股價從44.54元下跌至41.70元,前三名中價漲量增的有上海商銀、醣基。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半數都是新進榜,包括醣基、共信-KY(6617)、ABC-KY(6598)、尚化(4738),以及艾姆勒(2241)。
從股價來看,醣基、共信-KY、尚化以及艾姆勒均為價漲量增,上周漲幅則是以醣基的30.9%最高。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仁新(6696)屬於生技醫療業,針對未被滿足醫療需求及市場首見的小分子新藥研發公司,主要從事乾性黃斑部病變、急性白血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腦癌等新藥研發,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45元。
上海商銀繼續衛冕成交量冠軍寶座,成交量有破萬張的11,869張,股價從35.91元上漲至36.19元;亞軍醣基成交量3,974張,股價則是從30.61元大漲至40.08元;第三名的天鈺成交量3,454張,股價從44.54元下跌至41.70元,前三名中價漲量增的有上海商銀、醣基。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半數都是新進榜,包括醣基、共信-KY(6617)、ABC-KY(6598)、尚化(4738),以及艾姆勒(2241)。
從股價來看,醣基、共信-KY、尚化以及艾姆勒均為價漲量增,上周漲幅則是以醣基的30.9%最高。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仁新(6696)屬於生技醫療業,針對未被滿足醫療需求及市場首見的小分子新藥研發公司,主要從事乾性黃斑部病變、急性白血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腦癌等新藥研發,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45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