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新聞
**亞東預拌推助亞泥營收逆勢上揚**
台灣水泥產業龍頭台泥與亞泥公布 8 月合併營收,分別繳出年增 38.65% 與 4.1% 的亮眼成績。 亞泥 8 月合併營收達 67.3 億元,月增 0.2%,年增 4.1%,逆勢上揚。累計今年前 8 月合併營收達 489.4 億元,年減 8.6%。 亞泥表示,儘管市場面臨諸多挑戰,亞泥憑藉穩健的經營策略和靈活的市場應對措施,營收呈現多項亮點。其中,旗下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表現亮眼,推動亞泥營收逆勢成長。 台灣市場方面,亞泥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的營收增長,以及嘉惠電力發電度數增加,都為亞泥作出貢獻。遠龍不鏽鋼銷量的上升,也對亞泥營收有所助益。 值得一提的是,亞泥在大陸市場表現不俗。儘管中國大陸水泥市場供過於求,但亞泥的水泥銷量與營收仍有成長。 亞泥表示,未來將持續以靈活的策略面對市場變化,並強化在各地的布局,展現強勁的成長潛力。環泥(1104)則因科技廠辦建案增加,國內水泥及預拌混凝土銷售 業績成長,推升8月合併營收6.53億元,年增5.73%。
台泥統計,今年財報從3月併入葡萄牙Cimpor和土耳其OYAK營收貢 獻,截至8月為止已為台泥貢獻約300億元營收。台泥表示,大陸水泥 市場供過於求,雖使營收減少,但台灣水泥市場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成 長。
另外,台泥所屬和平電力受接連地震及颱風影響,修復及停止運轉 天數增加進而影響第二季營收,但7月起供電已經恢復正常。
其他事業體方面,台泥指出,旗下台泥綠能、台泥儲能營收都較去 年同期成長;所屬達和航運也受惠於船運量提升,對8月營收有所貢 獻。
亞泥指出,大陸市場表現不受大環境艱困局勢影響,水泥銷量與營 收皆有成長。
國內部分,亞泥100%持股的亞東預拌,近年積極研發高性能混凝 土,獲得許多指標型超高大樓建案的指定採用,今年前八月的業績持 續創新高紀錄。
由於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力二期已在今年6月擴大20%的規模,年總 發電量提升為56.8億度,可供120萬家戶電力使用,8月對亞泥的營收 挹注增加。
亞泥另外一家子公司遠龍不銹鋼在銷量上升下,今年前八月對亞泥 合併營收貢獻度也比去年同期成長。
主要營業區域在台南、高雄的環泥,受惠南部地區科技廠辦及園區 建案續加,帶動當地房市發展,今年以來預拌混凝土出貨量提升,年 成長幅度約達1成。
建材事業的石膏板,一直是驅動環泥的業績成長的動能。環泥高雄 年產能達1,500萬平方米的路竹廠已投產,已為環泥第三季的營運添 成長動能。
亞泥8月合併營收67.3億元,月增0.2%、年增4.1%,年月雙增,營收逆勢續揚,累計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489.4億元,年減8.6%。
除了台泥、亞泥之外,嘉泥8月合併營收2.67億元,年增11.9%;環泥8月合併營收6.52億元,年增5.73%,與去年同期比都交出好成績;幸福水泥8月合併營收3.82億元,年減11.2%。
台泥表示,8月營收成長動能仍持續受惠今年3月併入葡萄牙Cimpor和土耳其OYAK,截至今年8月為止已為台泥貢獻約300億營收。
台泥指出,中國大陸水泥市場供過於求,使營收減少,但台灣水泥市場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成長;另外,台泥所屬和平電力受接連地震及颱風影響,修復及停止運轉天數增加進而影響第2季營收,但7月起供電已經恢復正常。其他事業體方面,台泥旗下台泥綠能、台泥儲能營收都較去年同期成長;台泥所屬達和航運也受惠於船運量提升,對8月營收有所貢獻。
亞泥表示,數據顯示,儘管面臨市場諸多挑戰,亞泥憑藉穩健的經營策略和靈活的市場應對措施,營收呈現多項亮點。
亞泥2024年8月營收67.34億元,較上個月成長0.2%,展現出在市場波動中仍能保持穩定成長的韌性。值得關注的是,亞泥在大陸市場表現,不畏大環境的艱困局勢,水泥銷量與營收皆有成長。
比起去年同期,亞泥2024年8月營收,也同樣呈現4.1%的成長態勢,台灣方面,子公司亞東預拌、嘉惠電力發電度數增長,遠龍不鏽鋼銷量上升,都為亞泥作出貢獻。
亞泥表示,面對未來,亞泥將持續以靈活的策略面對市場變化,並強化在各地的布局,展現強勁成長潛力,為股東和客戶創造更豐厚的投資價值。
在政府鼓勵的基礎上,國產、台泥、亞泥三大公司看準商機已展開布局,未來將搶攻再生混凝土逾1,000億元市場。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截至2021年國內的營建工程廢棄物規模約有9,429萬公噸,過去五年每年平均成長約85萬公噸,成長動能來自都更及危老建築的拆除,混凝土業者推估,這些營建廢棄物中約有半數由磚頭及混凝土組成,也就是說每年可供混凝土廠商回收再利用的數量可達4,500萬公噸以上。
看好營建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商機,國產集團子公司重置資源科技昨(11)日表示,正與下游回收及處理業者進行製程優化探討,目標明年首季可開始利用營建廢棄物重製為「再生混凝土」,逐步投入市場。
重置資源科技是由國產與崇越集團子公司建越科技合資成立,初期目標是將台積電及半導體廠廢污泥、廢玻璃打造為再生混凝土原料,但未來更大的業績動能將來自營建廢棄物重製的「再生混凝土」。
無獨有偶,水泥龍頭廠台泥日前參展「亞太永續博覽會」時,也首度展示利用營建廢棄物發展的「透水混凝土」,未來將應用在人行道或車道舖面,以達到排水順暢的功能。
台泥指出,建築及營建業產出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37%,台泥開發的低碳建材,可有效達到減碳但不減強度的目標。
據了解,台泥針對營建廢棄物的再利用已規劃許久,目前在花蓮已設立第一座產線,先針對台泥自己的建物進行拆卸後回收重製,今年花蓮地震後的危老建築拆除,也有機會提供「再生混凝土」的料源。
不過台泥強調,在營建廢棄物的循環經濟流程中,公司絕不會跨入回收及分類處理業務,未來是否要在台灣西部設立第二座生產線,也必須視地方民眾的接受程度才做確定。
亞泥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表示,目前國內利用營建廢棄物再重製而成的「再生混凝土」,品質與強度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亞東預拌正在與工研院共同研發更高強度的製程,後續技術成熟後才進一步推廣給處理業者共創循環經濟未來。
亞泥持股約七成的亞泥中國控股日前公布財報,受到大陸水泥市況不佳、出貨量價齊跌影響,亞泥中國上半年稅後淨損人民幣4.05億元,較去年同期轉虧。法人原本預期,亞泥母公司也會受到大陸市場拖累第2季獲利表現,但結果卻意外地好。
根據亞泥昨日公布財報推算,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71.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5%,第2季單季稅後純益42.44億元,季增44%、微幅年增,單季EPS 1.27元,遠比首季的0.89元優異。
亞泥說明獲利成長主因有三,一是受惠於美元升值及股市行情,財務投資績效良好;二是台灣地區水泥、預拌、電力、鋼鐵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子公司亞東預拌獲利續創歷史新高,嘉惠電力營收占比已連續兩年達20%;第三,亞泥關係企業遠東新世紀及裕民航運,獲利皆有成長。
亞泥表示,子公司亞東預拌,近幾年致力研發高性能混凝土(HPC,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最高磅數可達1.2萬磅,可提高建築耐震性和耐久性,獲得包括台北雙星大樓等許多指標型超高大樓建案的指定採用,也讓亞東預拌的業績不斷創下新高紀錄。
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力,是台灣最大的民營天然氣電力業者,採用較燃煤發電環保的天然氣發電,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為股東創造合理利潤,同時支持台灣電力供應與經濟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嘉惠電力二期已經在今年6月份擴大20%的規模,年總發電量提升為56.8億度,可供120萬家戶電力使用,下半年將可望再增加挹注母公司的營收。
亞泥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16元,嘉泥EPS為0.05元,環 泥上半年稅後純益6.31億元、年減8.65%,EPS為0.92元。
亞泥100%持股的亞東預拌,近幾年積極研發高性能混凝土,獲得 許多指標型超高大樓建案的指定採用,讓業績不斷創新高紀錄。
由於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力二期已經在今年6月擴大20%的規模,年 總發電量提升為56.8億度,可供120萬家戶電力使用,下半年將可望 再增挹注母公司的營收。
嘉泥主要營運產項水泥、旅宿、裝卸倉儲、房產等四大事業,去年 旅宿服務事業體營收增加60%,已占嘉泥整體營收的25%。嘉泥轉型 發展旅宿 有成,去年沖繩飯店的營收年增84%,開始盈利回饋公司 。
轉投資事業股利入帳時間遞延,是環泥今年上半年獲利衰退的主因 。環泥指出,因財報入帳原則,轉投資要參與除權、除息後,現金股 利才能入帳。以今年環泥手中持有的股利,會比去年增加。但因6月 入帳金額遞延,上半年股利比去年少。
**亞泥獲利優異 連續62年獲利發放股利**
亞泥(1401)今天召開股東常會,報告2023年每股盈餘3.28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2.1元,股利發放率達4.7%。亞泥董事長徐旭東表示,亞泥自上市以來連續62年獲利,1984年以來連續發放股利39年,配發股利超過60元;同時連續6年年度獲利超過百億元,每股盈餘均超過3元。**亞泥三箭齊發 轉型發展並重**
亞泥除了本業的水泥事業外,也延伸非本業和財務投資,形成「三箭齊發」的新戰略。目前,這三大事業的營收占比相當,亞泥致力於在轉型和發展中取得平衡,追求永續經營和獲利。其中,非水泥事業中的嘉惠電力,去年營收佔亞泥的22%,成為獲利要角。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力是最大的民營電力業者,採用天然氣發電,較煤氣發電更環保,年發電量達121萬瓩,可供應120萬家戶使用電力。**亞泥堅守本業 預拌事業創新高**
不同於其他同業積極「去水泥化」,亞泥強調會堅守本業,並以兩岸的水泥事業、預拌和預鑄為基礎,朝向低碳、高效能、環保的方向前進,重視ESG議題,成為水泥事業的模範生。儘管大陸的水泥事業去年表現不佳,但台灣子公司亞東預拌卻創下營運新高,為母公司挹注了不少資金。**亞泥看好大陸市場 持續轉型**
徐旭東指出,大陸水泥市場雖然短期面臨逆風,但現在是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亞泥仍樂觀看待大陸市場。亞泥將繼續向前走,無論是水泥本業、新能源或其他投資,都會以效益貢獻為優先考量。在水泥投資方面,亞泥會持謹慎態度;非水泥及投資部分則持開放態度,不排除投資新行業、新能源、新區域或全球性發展。**亞泥致力於減碳 推出綠色建材**
在永續經營和循環經濟方面,亞泥深耕水泥事業67年,致力於環保和減碳。亞泥已承諾設定減碳目標,研發低碳水泥、高環保混凝土和綠色建材,減碳率達12%~42%。亞泥在低碳水泥銷售方面有超過十年的經驗,並推出三元混合水泥,減碳率達46%,有望成為環保建材的領頭羊。 憑藉著優異的ESG表現,亞泥入選2024年S&P Global永續年鑑,躋身全球水泥行業前15%,也是台灣建材類公司中的最高得分者。亞泥站穩本業,延伸非本業、財務投資,三箭齊發的新戰略成形, 目前三者營收各占一定比重,實現公司轉型與發展並重,追求永續與 獲利的平衡。其中,非水泥事業當中的嘉惠電力,去年營收佔亞泥的 22%,扮演獲利要角。
亞泥投資嘉惠電力,是最大民營電力業者,天然氣發電較煤氣發電 環保,年發電121萬瓩,可供120萬家戶電力使用,為股東創造合理利 潤,同時支持台灣電力供應與經濟發展。
亞泥的財務投資,包括去年投資集團內的遠傳,長期投資的遠東新 世紀與裕民航運等,去年獲利都很好,居公司獲利的關鍵地位。
不同於有些同業極力「去水泥化」,亞泥強調堅持站穩本業,以兩 岸的水泥事業、預拌與預鑄為基礎,往低碳、高效能、環保的方向前 進,重視ESG,做水泥事業的模範生。儘管大陸的水泥事業去年表現 比較不理想,但台灣子公司亞東預拌卻創下營運新高,為母公司帶來 不少挹注。
徐旭東指出,大陸水泥市場雖短期逆風、面臨供需調整問題,但現 在是調整期,水泥產業進入重要的轉型時代,未來仍樂觀看待大陸市 場,亞泥會繼續向前走。不論水泥本業、新能源或其他投資,都以效 益貢獻優先考量,集團未來在水泥投資會謹慎,非水泥及投資部分持 開放態度,所有新行業、新能源、新區域及國際性發展布局都不排除 。
亞泥指出,大陸這段時期水泥供給太大,供需不平衡預估會持續一 段時間,在房地產未見復甦之際,亞泥進入快速減碳轉型,估計202 8年完成。未來大陸水泥業的競爭,將是成本、品質的競賽,及發貨 基地之區位優勢之戰,亞泥中國於成都水泥市場供給排名第一,目前 成都水泥價格在大陸市場算高。
在永續經營、循環經濟方面,徐旭東強調,亞泥深耕水泥事業67年 ,致力於環保與減碳,為最早投入礦山植生綠化及高環保生產的水泥 業者,已承諾設定減碳目標,發展低碳水泥、高環保混凝土及綠色建 材,減碳率達12%∼42%。亞泥在低碳水泥銷售方面已有逾十年經驗 ,並創新開發三元混合水泥,減碳達46%,有望成為環保建材的領頭 羊。
憑藉優異的ESG表現,亞泥入選2024年S & P Global永續年鑑,躋 身全球水泥行業前15%,也是台灣建材類公司中的最高得分者。
**亞東預拌混凝土打造台北雙星抗震堡壘** 台灣近年地震頻傳,為了提升建築安全,亞泥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日前宣布重大突破,其生產的高性能混凝土(HPC)不僅耐震更耐久,已獲台北雙星大樓採用。 台北雙星是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的一環,興建完成後將成為台北市第二、三高樓。宏匯集團副總經理鄧樑敦表示,亞東預拌的高性能混凝土配比低碳且耐久,是超高層建築的理想建材。 宏匯集團總經理崔梅蘭指出,混凝土是建築物的肌肉,強韌的肌肉有助於建築物安穩久固。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說明,傳統混凝土易有蜂窩或料相分離的瑕疵,影響耐震能力。 亞東預拌研發的高流動混凝土(HFC)和自充填混凝土(SCC)具備抗析離特性,不會受阻隔影響,其流動性極佳,能均勻填補钢筋,發揮100%抗震效能。 此外,亞東預拌還開發出水化熱抑制劑,避免溫差產生裂縫,並生產高抗滲混凝土(HPRC),有效阻擋地下水、鹽害滲透,確保鋼筋不受腐蝕,提升混凝土耐久性。 此次亞東預拌與台北雙星合作,一次泵送高度達500米,抗壓強度高達12,000磅,配送120分鐘不坍損,不僅提升建築技術和抗震能力,也推動綠色建築發展,讓台灣摩天大樓面對天災更具信心。
**亞東預拌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 獲台北雙星大樓青睞** 【台北訊】台灣地震頻繁,建築物抗震問題備受重視。亞洲水泥轉投資的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宣布,由其研發的高性能混凝土(HPC)已通過台北雙星大樓嚴格檢驗,正式簽約採用。 亞東預拌指出,亞東預拌開發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低碳、高耐久的特點,非常適合用於超高層建築。台北雙星宏匯集團副總經理鄧樑敦表示,高性能混凝土能提升建築物的耐震性能,是台北雙星宏匯集團選擇亞東預拌的主因。 台北雙星宏匯集團總經理崔梅蘭表示,台北雙星是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的重要建物,是台北市未來的第二、三高樓,抗震設計至關重要。本次與亞東預拌合作,希望在台灣建築技術上邁向新里程碑。 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說明,亞東預拌的高性能混凝土包含高流動混凝土(HFC)、自充填混凝土(SCC)和高抗滲混凝土(HPRC)。這些混凝土具有優異的抗震、抗滲透和工作性,能有效強化建築物的耐久性和耐震能力。 金崇仁強調,亞東預拌數位轉型提供全方位 APP 產品生產履歷,確保混凝土品質。台北雙星大樓此次採用亞東預拌的高性能混凝土,不僅提升了建築的抗震和耐久能力,也推動了綠色建築發展,展現台灣面對自然災害的自信。
為提高建築安全性,亞泥轉投資的亞東預拌23日宣告重要突破,所 生產的高性能混凝土(HPC,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能提高建 築的耐震性和耐久性,並獲正在興建中的台北雙星大樓經過嚴格檢驗 通過,正式簽約採用。
台北雙星是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軸心的一部分,未來將是台北市第 二及第三高樓,設計首重抗震,這次與亞東預拌合作,就是期待能在 台灣建築技術上邁向新的里程碑。
宏匯集團是共同投資開發台北雙星的企業,負責全案優質永續建材 選購的台北雙星宏匯集團副總經理鄧樑敦指出,亞東預拌提供的高性 能混凝土具有低碳且耐久性高之配比,是超高層建築的優選。
台北雙星宏匯集團總經理崔梅蘭指出,如果說鋼筋是建築物的骨骼 ,混凝土就是建築物的肌肉,骨骼強健、肌肉扎實,建築才能安穩長 久。
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表示,傳統的混凝土容易在澆置過程出現瑕 疵,例如樑柱接縫處產生蜂窩或料相分離,導致建物結構耐震能力產 生問題。
亞東預拌的高流動混凝土(HFC)、和自充填混凝土(SCC),因為 優異的抗析離特性,在澆置時不受多重鋼筋和模板阻隔影響,另外優 異的工作性,能像岩漿般流動,達到均勻充填效果,讓高鋼筋用量的 建築,發揮100%抗震能力。
金崇仁表示,亞東預拌同時開發水化熱抑制劑,避免因溫差產生裂 縫。也進一步生產高抗滲混凝土(HPRC),能夠有效阻擋地下水、鹽 害、以及污染物滲入,讓混凝土所包覆的鋼筋不被銹蝕;進而提高耐 久性。
大樓的高度,取決於混凝土的強度,亞東預拌和台北雙星這次的合 作,一次泵送高度500米,12,000磅抗壓強度及配送120分鐘無坍損, 不僅能提高建築的技術及抗震能力,還推動綠色建築發展,讓台灣的 摩天大樓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更加自信,這也符合全球對環境保護和永 續發展的期許。
亞東預拌表示,近年來,台灣地震頻繁,建築抗震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雖然在921地震後,台灣的建築耐震設計要求已經提高,但今年的403花蓮地震和後續的餘震,還是出現部分樓房傾倒或受損情況。
共同投資開發的台北雙星宏匯集團副總經理鄧樑敦指出,亞東預拌提供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低碳且耐久性高之配比,是超高層建築的優選。台北雙星宏匯集團總經理崔梅蘭表示,台北雙星是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軸心的一部分,未來將是台北市第二及第三高樓,設計首重抗震,這次與亞東預拌合作,就是期待能在台灣建築技術上邁向新的里程碑。
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提到,亞東預拌的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強化建築物的耐震性能,其中高流動混凝土(HFC)、和自充填混凝土(SCC)因為優異的抗析離特性,澆置時不受多重鋼筋和模板阻隔影響。另外優異的工作性,能像岩漿般流動,達到均勻充填效果,讓高鋼筋用量的建築,發揮100%抗震能力。
亞東預拌同時開發水化熱抑制劑,避免因溫差產生裂縫。也進一步生產高抗滲混凝土(HPRC)能夠有效阻擋地下水、鹽害、以及污染物滲入,讓混凝土所包覆的鋼筋不被鏽蝕,進而提高耐久性。
金崇仁說,亞東預拌數位轉型提供全方位APP產品生產履歷,以高性能混凝土來強化建築之耐震性與耐久性,讓台灣雖地處地震帶,仍保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展現台灣不屈不撓之韌性。
大樓的高度,取決於混凝土的強度,亞東預拌和台北雙星這次的合作,一次泵送高度500公尺,1萬2,000磅抗壓強度及配送120分鐘無坍損,不僅提高建築的技術及抗震能力,還推動綠色建築發展,讓台灣的摩天大樓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更加自信,這也符合全球對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期許,為下一代創造更安全、更健康的生活空間。
亞東預拌混凝土營收創新高,推升亞泥第一季獲利
亞泥(1102)昨天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達29.48億元,年增9.7%,每股純益0.89元。亞泥表示,獲利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台灣的水泥本業、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和嘉惠電力的表現。
亞東預拌混凝土去年至今銷售持續創高,今年兩電廠全廠開出,嘉惠電力輸電需求預期將大增。亞泥指出,亞東預拌混凝土產品銷售數量與價格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亞泥旗下的嘉惠電力現有一、二期的天然氣複循環發電機組,在電價上漲下,售電收入持續增加。今年發生403大地震,帶動政府都更政策啟動,市場預期亞泥受惠於題材帶動,中長期展望值得期待。
法人認為,雖然大陸水泥市場今年看法仍趨保守,但在台灣市場方面,國內水泥本業營運仍處於穩增長、預拌混凝土事業也會有不錯的表現。此外,受惠於美元升值,亞泥轉投資項目也有不錯的匯兌收益。
亞泥大陸市場占整體營收比重超過50%,今年以來主要營業區域華中市場價格、出貨量都呈下滑,港股掛牌的子公司亞泥中國日前公布財報,第1季虧損人民幣1.3億元(約新台幣5.8億元),每股虧損人民幣0.083元。
不過,亞泥今年在台灣市場的表現不錯。亞泥表示,包括台灣的水泥本業、亞東預拌混凝土和嘉惠電力都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其中亞東預拌混凝土去年至今銷售持續創高,嘉惠電力今年兩電廠全廠開出,再加上台電今年跳電頻繁,對嘉電惠力的輸電需求預期將大增。
亞泥指出,亞東預拌與另一家子公司亞利預鑄,產品銷售數量與價格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旗下的嘉惠電力現有一、二期的天然氣複循環發電機組,在電價上漲下,售電收入持續增加。
至於轉投資方面,亞泥斥資百億元收購遠傳電信股權,在遠傳獲利穩定成長下,對亞泥的貢獻度持續增加。此外,受惠於美元升值,亞泥轉投資項目包括遠東集團旗下的遠東新世紀、裕民航運,以及其他海內外的財務及策略投資,也有不錯的匯兌收益。
對於今年的展望,法人認為,雖然大陸水泥市場今年看法仍趨保守,但在台灣市場方面,國內水泥本業營運仍處於穩增長、預拌混凝土事業也會有不錯的表現。此外,台灣發生的403大地震,帶動政府都更政策啟動,市場預期亞泥受惠於題材帶動,中長期展望值得期待。
在低碳趨勢下,亞東預拌提前作好準備,與國際大廠LafargeHolc im採相同策略,提供各種不同低碳配比的混凝土產品供顧客選擇,如 使用低碳膠結材配比可減碳20%,再搭配低碳PLC石灰石水泥則可達 減碳30%,若顧客有更高的減碳需求,亞東預拌亦採用膠結材量精準 化、水泥水化高效化、骨材優化及碳礦化等技術,提供顧客減碳40% ∼50%的終極低碳混凝土。
亞東預拌在2021年便啟動低碳混凝土產品的開發與認證,至今已取 得BSI的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之查證,也取得環保署預拌混凝 土的碳標籤,可就已開發出各式低碳混凝土產品,搭配自主開發之A pp品質管理系統提供營建業全方位可溯源產品履歷及碳足跡,可應用 於建案之蘊含碳評估,亦有助於取得低蘊含碳1級或1+近零建築認證 。
2050淨零排放是全世界一致的目標,美國近三年推廣PLC石灰石低 碳水泥已達50%以上,並且已訂定低碳混凝土規範ACI323,將逐步規 範強度在2,500∼8,000psi間混凝土中水泥之最大用量及二氧化碳最 大排放量,亞東預拌亦參照ACI規範將在全球最新的減碳趨勢中,為 顧客提供最先進的技術與產品。
**亞東預拌領航台灣低碳混凝土市場,助力淨零排放目標**
全球建築業碳排量高達200億噸,占全球37%,其中混凝土占53%。為因應氣候變遷,營建業積極採用低碳建材,降低蘊含碳排放。 台灣領先預拌混凝土供應商亞東預拌,與國際大廠LafargeHolcim攜手,提供一系列低碳配比混凝土。使用低碳膠結材可減碳20%,搭配低碳PLC石灰石水泥更可達30%。亞東預拌更採用先進技術,研發減碳40%至50%的終極低碳混凝土。 目前亞東預拌已取得BSI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查證,以及環境部預拌混凝土碳標籤。其自主開發的App品質管理系統,可追溯產品履歷及碳足跡。 亞東預拌董事長黃顯章表示:「亞東預拌積極投入低碳混凝土開發,提供營建業更多元選擇,協助降低建案蘊含碳。未來將引進國際最新減碳技術,持續領航台灣低碳混凝土市場。」 亞東預拌的低碳混凝土將有助於營建業取得低蘊含碳1級或1+級近零建築認證。隨著美國推廣PLC石灰石低碳水泥達50%以上,並訂定低碳混凝土規範ACI323,亞東預拌將持續引領台灣建築業邁向淨零排放目標。亞東預拌在低碳趨勢下,提前做好準備,與國際大廠LafargeHolcim採相同策略,提供各種不同低碳配比的混凝土產品供顧客選擇,如使用低碳膠結材配比可減碳20%,再搭配低碳PLC石灰石水泥則可達減碳30%,若顧客有更高的減碳需求,亞東預拌亦採用膠結材量精準化、水泥水化高效化、骨材優化及碳礦化等技術,提供顧客減碳40%至50%的終極低碳混凝土。
亞東預拌在2021年即啟動低碳混凝土產品的開發與認證,目前已取得BSI的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查證,也取得環境部預拌混凝土的碳標籤,可就已開發出各種低碳混凝土產品,搭配自主開發的App品質管理系統,提供營建業全方位可溯源產品履歷及碳足跡,可應用於建案的蘊含碳評估,亦有助於取得低蘊含碳1級或1+級近零建築認證。
2050淨零排放是全世界一致的目標,美國近3年推廣PLC石灰石低碳水泥已達50%以上,並且已訂定低碳混凝土規範ACI323,將逐步規範強度在2,500-8,000psi間混凝土中水泥的最大用量及二氧化碳最大排放量,亞東預拌參照ACI規範將在全球最新的減碳趨勢中,為顧客提供最先進的技術與產品。
**台灣邁向低碳建築 亞東預拌混凝土領先減碳** 全球建築業碳排放量高達37%,其中4分之1來自建材,3分之4來自建築營運期間排放。低碳建築已成為台灣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呼應全球減碳趨勢。 亞東預拌混凝土積極響應減碳目標,預計2030年混凝土碳排放量減少50%,以實現2050年近零排放。 亞東預拌執行長金崇仁表示,營運碳可透過建築資訊模型(BIM)設計、電氣化、數位化和提升能效減碳。蘊含碳則可透過低碳石灰石水泥、優化混凝土配比、特殊摻劑和碳礦化技術降低。 亞東預拌已取得環保署碳標籤認證,可提供碳排放降低40%至50%的低碳混凝土,有效協助建築業取得低蘊含碳1級或1+近零建築認證。 金崇仁強調,台灣建築業應積極應對減碳趨勢,將建築與環境責任並行,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空間。
隨著國際社會對於減碳壓力的增加,各國紛紛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力圖在2050年達到「近零碳」排放。
美國與歐洲近年積極推動低碳水泥和混凝土的使用,以實現永續發 展和環保目標。台灣為響應全球減碳趨勢,也訂定了2030、2040以及 2050年的淨零減碳目標。亞東預拌積極發展減碳策略,自我設定203 0年混凝土減少50%,以達到2050年的近零排放目標。
「營運碳」可透過BIM設計、電氣化、數位化、能效等方式減碳。 例如,建築師在設計時應考量外殼、照明、空調等能耗因素,並善用 科技技術來提升能效。
「蘊含碳」的50%來自混凝土,20%來自鋼筋,混凝土方面可透過 低碳石灰石水泥、優化配比、特殊摻劑與摻料、碳礦化技術等方式減 碳。
亞東預拌積極發展低碳混凝土產品,並取得環保署碳標籤認證,可 提供降低40%至50%碳排放的預拌混凝土,因此選用低碳混凝土可協 助營建業取得低蘊含碳1級或1+近零建築認證。
最後,金崇仁強調:「以提前準備好的態度來因應又急又快的低碳 趨勢,當建築與環境責任並行,創造的不僅是空間,而是未來可持續 性發展。」
台灣水泥業者積極推動低碳水泥與預拌混凝土業務,迎接2024年的減碳挑戰。根據最新消息,台泥、亞泥、幸福、信大等水泥廠以及國產建材均表示,將在明年強力推廣低碳水泥及低碳預拌混凝土,預計銷量將有顯著成長。政府為配合減碳政策,已調低碳水泥的貨物稅,這一舉措將有效降低未來碳費徵收的衝擊。
台泥在2023年10月推出的「卜特蘭石灰石水泥」及「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混凝土」,可替代營建市場中的「卜特蘭一型水泥」及混凝土,已於12月開始出貨。該公司目標搶攻散裝水泥市場,並著眼於每年銷量達4,993.9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市場。
亞泥自2011年起即推出低碳的袋裝「墁砌水泥」,並在2023年推出減碳效果更佳的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旗下子公司亞東預拌在2023年陸續完成PLC低碳混凝土試拌,預計2024年銷量將達5萬噸,成長速度驚人。
幸福、信大及潤泰精密材料等水泥廠也將在2024年推出「卜特蘭石灰石水泥」低碳水泥。國內預拌混凝土龍頭國產建材則與加拿大商Carbon Cure策略合作,推出碳礦化混凝土,預計2024年出貨量將有雙位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