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東預拌混凝土(未)公司新聞
亞泥執行副總經理吳玲綾表示,亞泥是我國水泥業界,唯一每年實現SBTi(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承諾的企業,並在2024年超前達到2025年第一階段目標,亞泥已進行第二階段SBTi減碳計劃,持續強化碳管理和技術創新,以實際行動和成果支援全球氣候行動。
亞泥於2021年通過科學減碳目標,是全球第四家完成設定、具體回應氣候控制升溫遠低於2℃以下(well-below)的水泥公司。
根據亞泥的減碳承諾,以2019年為基準年,到2025年包括台北總公司、新竹廠以及花蓮廠,範疇一及範疇二的水泥膠結材料排放強度必須降低8%,2030年則依循1.5℃路徑,減碳26.4%,2035年降低45.7%,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
從基準年至目前為止,亞泥的減碳量已經超過40萬噸,卓越的減排成效,絕對是水泥業界翹楚。
環境部將於2025年開徵碳費。面對碳有價時代來臨,亞泥早已透過廢棄物資源化與再利用、提升能源效率、擴展循環經濟等方式部署自主減量計畫。亞泥協助地方政府和民間企業處理多種廢棄物,包括轉爐石、礦物細料、燃煤底灰、淨水汙泥、廢風機葉片、冷媒等,也結合機械、電儀以及製造等不同專業背景同仁,組成跨領域團隊,開發精良的投料、破碎、輸送以及煅燒設備,確保不同種類廢棄物,都能順利在水泥製程再利用,大幅強化生產效率。
統計顯示,2021年至2023年間,亞泥一共處理約108萬噸廢棄物和資源化產品,成功轉化為水泥製程中的替代原料和替代燃料,減少原料採購成本1.5億元、燃料採購成本2.9億元,創造顯著環保效益和經濟收益。
在低碳水泥製造技術部分,亞泥一方面推進智慧製造和產品轉型,開發熟料比例更低的墁砌水泥、卜特蘭石灰石水泥及三元混合水泥。
另一方面與工研院合作,開發CCU碳捕捉再利用技術,藉由工業廢棄物再碳酸化,將轉爐石、廢棄混凝土與二氧化碳結合,生成具有負碳排特性的再生粒料,未來將和亞東預拌等相關產業鏈合作,推動低碳混凝土生產,為建材產業減碳注入綠色動能。
亞東預拌混凝土在房地產市場波動中堅守,面對打房政策帶來的開工率下滑,市場對2025年預拌混凝土產業環境轉趨保守,不過,這並沒有阻止亞東預拌混凝土在產品與營運策略上的進步。
環泥、亞泥旗下的亞東預拌、國產建材等預拌混凝土相關業者,都預期明年市場需求可能降緩。然而,單價較高的低碳、高強度預拌混凝土出貨比例提升,讓業者們對明年的營運抱持著一定的信心。
環泥指出,政府打房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造成衝擊,預拌混凝土的需求確實有降緩的趨勢。亞東預拌也承認,今年第四季出貨量受颱風等天候因素及建商、開發商保守態度影響,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
亞東預拌原本預估今年出貨量將比去年成長約1成,但由於房地產開發商推案轉趨保守,已做好下修全年出貨量的準備。不過,亞東預拌強調,近年推出的低碳混凝土、新型透水混凝土、高抗滲混凝土等高值化產品銷售率不斷上升,預期今年的獲利將會成長,甚至可能創下歷年新高。
國產建材在選擇訂單策略上以「擇優出貨、獲利優先」為原則,近期也感受到政府打房政策的衝擊。市場預期,國產建材全年出貨量年增目標可能從原先的5%下修至2%~3%。
然而,在科技廠辦工程案量的支撐下,國產建材高單價的低碳水泥、高強度水泥出貨量仍保持一定幅度的成長,使得今年前三季的稅後純益創同期歷史新高。市場預期,國產建材明年在手訂單庫存增加速度可能放慢,但整體獲利還是會穩定成長。
環泥指出,政府打房政策確實對房地產市場造成衝擊。根據公司旗 下多數預拌混凝土廠對明年預拌混凝土下單的回報,對比今年的需求 確已有降緩。
已連續二年出貨量破紀錄的亞東預拌指出,今年第四季除受颱風等 天候因素影響,建商、開發商對房地產市場看法趨於保守,也讓預拌 混凝土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略有減少。
亞東預拌原預估今年的出貨量將比去年的500多萬立方米成長約1成 ,不過隨著房地產開發商推案轉趨保守,已做好下修全年出貨量的準 備,可能與去年相當甚或小幅減少。
不過,亞東預拌指出,隨著近年推出的低碳混凝土、新型透水混凝 土、高抗滲混凝土等高值化產品,在市場的銷售率節節上升,預期今 年的銷量可能減少,但獲利上仍會成長,更有機會再創歷年新高。
以向以「擇優出貨、獲利優先」作為選擇訂單策略的國產建材,近 二、三個月也有感受到政府打房政策的衝擊。市場指出,國產年初定 下的全年出貨量年增5%目標,在房地產市場對預拌混凝土需求的降 緩下,有可能下修至年增2%∼3%。
不過,在科技廠辦工程案量支撐下,國產高單價的低碳水泥、高強 度水泥出貨量仍保持一定幅度的成長,這也讓國產建材今年累計前三 季的稅後純益創同期歷史新高。
受到市場需求的降緩,市場預期,國產明年在手訂單庫存增加速度 可能會放慢,但整體獲利還是會「穩增長」。
亞泥的淨零行動遍及全公司,從台北辦公室到花蓮、高雄、以及台 中的營業所,皆全力投入碳減量工作,響應2030年辦公室及營業據點 淨零承諾。根據統計,2023年亞泥總公司辦公室和三大服務據點的碳 排放量,與基準年2022年相比,不但大幅減少40.7%,還提前兩年達 到預期目標。亞泥採取一系列具體措施,包括提升照明和空調系統效 率,選用節能車輛,採用節能電梯,及使用再生能源等。
亞泥於2023年取得213張再生能源憑證,期許在2030年前全面落實 辦公室及營業據點電力脫碳。此外,亞泥也正尋找合適場域繼續建置 太陽能設施,加速淨零進程。
亞泥致力於成為全球綠色建材領導者,不斷革新低碳技術,花蓮廠 首創「5C+1C淨零路徑」策略,透過熟料(Clinker)、水泥(Cemen t)、混凝土(Concrete)減碳,加上再碳酸化反應技術(re-Carbo nation),和產業鏈營建設計(Construction & design)減碳, 成功實現減少碳排放,降低碳足跡目標;亞泥也正研發碳捕捉再利用 (CCUS)技術,以廢棄物為吸碳材料,回收製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推進碳循環,協助建材業邁向永續發展。
在循環經濟方面,亞泥花蓮廠自實施以來,已累計使用175萬噸替 代原料及13.5萬噸替代燃料,這些資源來自光電廠、廢水處理廠、鋼 鐵廠等多個政府和民間單位,有效減少自然資源消耗,提升整體產業 資源循環效率;亞泥同時透過廢熱回收發電,並生產低碳水泥,鞏固 在環保領域的領先地位。
亞泥旗下子公司亞東預拌同樣表現不俗,榮獲「銅級標章」認證, 透過節能措施、調整運輸車輛調度、以及採購國際碳權等作為,在辦 公室和八處自有廠區減少10%的碳排放,為其他企業樹立榜樣。
王照宇強調,亞泥和亞東預拌的淨零標章雙雙升級,無疑是積極實 踐低碳創新的具體見證,未來,亞泥將持續以永續為核心,推動全球 建材產業的綠色革命,為下一代打造更乾淨、更美好的環境。
亞洲水泥公司(亞泥)近日再創紀錄,榮獲台灣淨零行動聯盟頒發的「淨零標章」認證,且從「綠級」升級至「銀級」,展現了該公司在低碳發展領域的領先地位。這項殊榮不僅肯定了亞泥在低碳轉型與再生能源推動上的努力,更象徵著該公司在追求淨零碳排的旅程上,又向前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亞泥秘書處協理暨發言人王照宇於29日受證時表示,這次的榮獲是對亞泥不斷努力的肯定。亞泥的淨零行動不僅限於總公司辦公室,而是遍及全公司各個營業據點,包括台北、花蓮、高雄以及台中等地,全力投入碳減量工作,並響應2030年辦公室及營業據點淨零承諾。
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亞泥總公司辦公室和三大服務據點的碳排放量,與基準年2022年相比,大幅減少40.7%,並提前兩年達到預期目標。亞泥透過提升照明和空調系統效率、選用節能車輛、採用節能電梯以及使用再生能源等多種措施,實現了碳減量的目標。
亞泥在2023年取得213張再生能源憑證,並計劃在2030年前全面落實辦公室及營業據點電力脫碳。同時,亞泥也在尋找合適的場域來建置更多的太陽能設施,以加速淨零進程。
亞泥花蓮廠更是推出了「5C+1C淨零路徑」策略,透過熟料、水泥、混凝土的減碳,加上再碳酸化反應技術和產業鏈營建設計的減碳,成功實現了減少碳排放、降低碳足跡的目標。亞泥還正在研發碳捕捉再利用技術,以廢棄物為吸碳材料,回收製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推進碳循環,助力建材業的永續發展。
在循環經濟方面,亞泥花蓮廠自實施以來,已累計使用175萬噸替代原料及13.5萬噸替代燃料,來自光電廠、廢水處理廠、鋼鐵廠等多個政府和民間單位,有效減少了自然資源消耗,提升了整體產業資源循環效率。亞泥透過廢熱回收發電,並生產低碳水泥,固守在環保領域的領先地位。
亞泥旗下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也表現亮眼,榮獲「銅級標章」認證。透過節能措施、調整運輸車輛調度、以及採購國際碳權等作為,亞東預拌在辦公室和八處自有廠區減少了10%的碳排放,為其他企業樹立了榜樣。
王照宇強調,亞泥和亞東預拌的淨零標章雙雙升級,是積極實踐低碳創新的具體見證。未來,亞泥將持續以永續為核心,推動全球建材產業的綠色革命,為下一代打造一個更乾淨、更美好的環境。
隨著碳費的即將開徵,市場對低碳水泥的需求不斷攀升,這股趨勢對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產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變契機。亞東預拌混凝土等企業,正積極應對這一變革,加緊生產低碳水泥及低碳預拌混凝土,以滿足市場需求。
台灣的領先水泥企業如台泥(1101)、亞泥(1102)、環泥(1104)、國產(2504)等,都已制定明確目標,預計明年營業毛利率將因低碳水泥及低碳混凝土出貨量的增加而提升。台泥甚至訂下目標,到2026年將全部生產及銷售低碳水泥及混凝土。
亞泥預計明年低碳水泥出貨量將比今年成長兩位數,而國產則規劃明年起低碳產品出貨比將逐年提升,三年後將佔整體產量的25%。政府的減稅政策也對業界是一大利好,降低碳水泥貨物稅將進一步降低水泥廠及預拌混凝土業的營業成本。
台泥集團在土耳其、葡萄牙的投資已為公司帶來豐厚的收穫,轉投資OYAK、Cimpor在今年前九月已為台泥貢獻約357億元營收,來自土葡的低碳水泥營收占台泥整體合併營收比率已達33.76%。低碳水泥的增產不僅帶來營收的提升,對獲利成長也貢獻良多,台泥2023年稅後淨利中約45%來自歐洲低碳水泥的貢獻。
歐洲市場的低碳水泥出貨量增加,加上國內和平廠低碳水泥訂單量成長,市場預期台泥明年本業的營業毛利率和營益率將雙雙提升。亞泥去年本業獲利中,近5成來自100%轉投資的亞東預拌,亞東預拌去年營收、獲利均創歷史新高。
亞東預拌近年來推出的低碳混凝土、新型透水混凝土、高抗滲混凝土等新型產品,在市場上受到廣泛好評,銷售率不斷攀升。今年以來,亞東預拌的營運處於高峰期,預計今年獲利仍將創下新高,對亞泥的貢獻度也將隨之提升。
國產在第三季底發表了20款全系列國際認證低碳混凝土產品,預計未來三年出貨量累計可達60萬立方米。上半年財報顯示,國產營業毛利率已達26.19%,創歷史新高。在低碳預拌混凝土的帶動下,市場預期國產明年毛利率還將有更高的成長。
台泥已訂下目標,到2026年全部只生產及銷售低碳水泥及混凝土。 亞泥明年低碳水泥出貨量將比今年有高2位數成長。國產規劃明年起 低碳產品出貨比將逐年提升,三年後占整體的25%。
政府調降低碳水泥貨物稅,水泥廠及預拌混凝土業的營業費用將降 低。而低碳水泥、低碳混凝土也將因反映生產成本增加,使得售價提 高。
台泥集團在土耳其、葡萄牙投資低碳水泥市場持續貢獻營收,其中 轉投資OYAK、Cimpor今年前九月已為台泥貢獻約357億元營收,來自 土葡的低碳水泥營收占台泥整體合併營收比率已達33.76%。
低碳水泥除增加營收,也對獲利成長貢獻多多;台泥2023年稅後淨 利中約45%來自歐洲低碳水泥的貢獻。
在歐洲低碳水泥出貨量增,加上國內和平廠低碳水泥訂單量成長下 ,市場預期,台泥明年本業的營業毛利率、營益率可望雙雙提升。
亞泥去年本業上,有近5成的獲利來自100%轉投資的亞東預拌。亞 東預拌去年營收、獲利已創歷史新高。
亞東預拌近年推出的低碳混凝土、新型透水混凝土、高抗滲混凝土 等混凝土,在市場的銷售率節節上升,市場指出,今年以來,亞東預 拌的營運仍處於高峰,加上低碳混拌混凝土的出貨量增加,預期今年 亞東預拌的獲利仍可創歷年高點,對亞泥的貢獻度也將增加。
國產在第三季底發表20款全系列國際認證低碳混凝土產品,這些系 列產品預計未來三年出貨量累計可達60萬立方米。根據國產上半年財 報顯示,營業毛利率達26.19%,已創歷史新高。在售價較高的低碳 預拌混凝土加持下,市場預期國產明年毛利率還有高點可期。
**亞東預拌銷量助亞泥第 4 季營收創佳績** 針對中國大陸近期實施的救市措施,業界看好原物料相關產業將受惠,其中,台廠亞泥已調整報價,預期第 4 季營收獲利將呈現季增、年增。 亞泥在中國大陸地區積極布局,包括子公司亞東預拌和遠龍不銹鋼皆有銷量成長,為亞泥營運貢獻。亞泥表示,將持續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並強化各地布局,展現強勁成長潛力。 此外,慧洋-KY 也受惠於中國大陸振興經濟措施,預期將推升原物料進口需求,加上目前進入北美穀物運輸旺季,看好第 4 季運價走揚。截至 9 月,慧洋-KY 合併營收達 17.72 億元,年增 35.8%。 權證發行商建議看好亞泥、慧洋-KY 後市表現的投資人,可考慮布局相關認購權證,以爭取獲利機會。權證選擇可考慮價內外 15%內、剩餘天數 80 天以上的標的。
中國大陸8月是傳統淡季,但是亞泥報價已經嘗試上調,包含江西╱湖南等地,在煤炭報價穩定在每噸900-950元,預估亞泥第4季營收獲利將回到季增、年增。
大陸水泥報價隨著第4季傳統旺季來臨,下游多個開工項目進行,帶動需求成長,法人機構預估,全季水泥均價來到每噸人民幣370元、較第3季季增5%,接續下半年以來的報價上漲趨勢。
亞泥在台灣方面,如子公司亞東預拌、遠龍不銹鋼銷量上升,都為亞泥作出貢獻。亞泥持續以靈活的策略面對市場變化,並強化在各地的布局,展現強勁成長潛力。
慧洋-KY 9月合併營收17.72億元,年增35.8%,因處分一艘船舶,認列處分利益約900萬美元,使9月稅前盈餘7.11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95元。累計前三季營收157.1億元,年增29.84%;稅前盈餘47.8億元,年增157.86%;自結每股稅前盈餘達6.4元。
慧洋-KY指出,大陸官方振興國內經濟,可望推升原物料進口需求,目前已進入北美穀物運輸旺季,樂觀看待第4季運價走揚。
權證發行商建議,看好亞泥、慧洋-KY等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可透過布局相關認購權證搶賺機會財。權證挑選條件,則以價內外15%內、剩餘天數超過80天以上等條件為主。
環泥累計1∼9月營收年增約5%;國產9月合併營收17.55億元,年 成長3.83%。
國產指出,9月雖受颱風等氣候因素影響,但營運在災後急單、科 技廠辦需求下,仍維持正成長。
至於亞東預拌,9月出貨量也比去年同期有小幅增加。
主要營業區在南部的環泥,在手的預拌混凝土訂單量有250萬立方 米上下,未來兩年營運成長無虞。
環泥指出,目前手中訂單仍以中南部科技廠辦建案為多,政府打房 造成房地產需求降緩,營運所受衝擊較小。
亞東預拌去年營收、獲利同創歷史新高;累計今年1∼9月出貨量是 同期新高。
亞泥指出,亞東預拌近年積極發展低碳混凝土、新型透水混凝土、 高抗滲混凝土、溫控型混凝土、高流動性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等高性 能混凝土,除了迎合高科技廠辦的標準,市場的銷售率上升。而且, 因平均單價高於一般混凝土,因此今年出貨量、獲利再創新高的機率 極高。
手中庫存訂單量高達830萬立方米,營運期長達一年半的國產建材 預期,第四季是預拌混凝土產業傳統出貨旺季,以目前全省28個預拌 廠出貨排程,出貨量衝今年單季高峰應沒有問題,營收獲利成長性也 樂觀看待。
**亞東預拌拉抬預拌廠業績 科技廠持續擴建助營運** 儘管政府打房政策恐抑制房地產市場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但台灣科技大廠持續擴建先進產能,帶動預拌廠環泥、國產、亞泥旗下的亞東預拌前三季營收穩健成長。 業者表示,目前庫存訂單量已達1年以上,加上各項工程趕工,預計今年第四季出貨量將達到高峰。 **亞東預拌年增率最高** 環泥今年1至9月營收年增約5%;國產9月合併營收新台幣17.55億元,年增3.83%。亞東預拌9月出貨量也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 國產指出,9月受颱風影響,但營運受災後急單和科技廠辦需求支撐,仍保持正成長。 **亞東預拌發展高性能混凝土** 亞東預拌去年營收、獲利雙創新高。今年1至9月出貨量創同期新高,亞泥表示,亞東預拌近年積極發展低碳混凝土、透水混凝土、高抗滲混凝土、溫控型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滿足高科技廠辦需求,並帶動銷售率提升。 **第四季出貨望衝高峰** 手中庫存訂單量高達830萬立方米的國產建材預期,第四季為預拌混凝土產業傳統出貨旺季,配合全省28座預拌廠出貨排程,預估出貨量將創今年單季高峰,營收獲利成長性看好。
亞東預拌混凝土成亞泥獲利金雞母 高性能混凝土獲指標建案青睞
隨著國內基礎建設趨向飽和,水泥消費量逐漸下降,水泥廠商不得不尋求其他收益來源。亞泥(1409)上半年獲利中,來自非水泥事業的貢獻度超過六成,而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則是其獲利的最大功臣。
亞東預拌混凝土近年積極研發高性能混凝土,成功獲得多座指標性超高大樓建案的指定採用,業績屢創新高,今年上半年已貢獻亞泥營業利益近五成。
此外,亞泥的非水泥事業也表現亮眼。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力二期於今年六月擴大規模,年發電量提升至56.8億度,對亞泥營收挹注增加。
亞泥長年持有的轉投資集團關係企業,也是其獲利來源之一,包括遠東新(1402)及裕民航運(2606)。今年上半年,亞泥透過處分持股及股利進帳,彌補大陸水泥市場低迷的影響,獲利仍較去年同期成長4.96%。
另外,嘉泥(1474)經營的「Hotel Collective」沖繩飯店,也成為上半年旅宿事業的主要獲利來源。去年該飯店營收年增84%,今年上半年營收達3.84億元,占比26.7%,成長14%。
台泥統計,今年財報從3月併入葡萄牙Cimpor和土耳其OYAK營收貢 獻,截至8月為止已為台泥貢獻約300億元營收。非水泥事業對台泥的 營運貢獻增加,台泥旗下台泥綠能、台泥儲能營收都較去年同期成長 ,所屬達和航運也受惠於船運量提升,對上半年營收有所貢獻。
子公司獲利是亞泥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最大的收入來源。亞泥100 %持股的子公司亞東預拌,近年積極研發高性能混凝土,獲得許多指 標型超高大樓建案的指定採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持續創新高紀錄, 貢獻亞泥營業利益近5成。
至於亞泥的非水泥事業,由於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力二期已在今年6 月擴大20%的規模,年總發電量提升為56.8億度,可供120萬家戶電 力使用,對亞泥的營收挹注增加。另,亞泥子公司遠龍不銹鋼在銷量 上升之下,上半年對亞泥合併營收貢獻度,也比去年同期成長。
轉投資集團關係企業的獲利,一向是亞泥每年獲利的主要來源,特 別是持股23.77%的遠東新、持股39.25%的裕民航運。例如亞泥今年 在處分持股及股利進帳下,即使遭遇大陸因經濟成長復甦緩慢致使水 泥市場低迷,上半年獲利仍比去年同期成長4.96%。
此外,嘉泥100%直接投資經營的沖繩「Hotel Collective」,是 今年上半年旅宿事業主要獲利來源。依嘉泥財報,去年沖繩飯店的營 收年增84%,已能開始盈利回饋公司;上半年旅宿事業營收達3.84億 元、年增14%,占比達26.7%,比去年同期的3.38億成長14%。
**混凝土事業表現亮眼 亞東預拌推動亞泥營收創新高**
水泥產業受惠於海外市場、子公司及轉投資的挹注,加上國內需求增加,營運穩步成長。水泥龍頭之一的亞泥(1102)在子公司亞東預拌、嘉惠電力等營收貢獻增加下,8月合併營收達67.34億元,年增4.08%。
亞東預拌近年積極研發高性能混凝土,獲得許多指標型超高大樓建案的指定採用,今年前八月的業績持續創新高紀錄。亞泥表示,國內市場表現強勁,亞東預拌在高性能混凝土領域的優異表現,為公司整體營運增添動能。
此外,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力二期已在今年6月擴大20%的規模,年總發電量提升為56.8億度,對亞泥的營收挹注增加。亞泥另一家子公司遠龍不銹鋼在銷量上升下,今年前八月對亞泥合併營收貢獻度也比去年同期成長。
亞泥指出,大陸市場表現不受大環境艱困局勢影響,水泥銷量與營收皆有成長。亞泥於大陸投資的水泥廠持續穩定營運,為公司海外營收的重要來源。
除亞泥外,台灣水泥(1101)和環泥(1104)等水泥廠也受惠於海外市場、子公司及轉投資的貢獻,8月營運表現皆有所增長。台灣水泥表示,海外轉投資水泥廠的營收挹注,以及國內水泥市場的成長,推動公司營收大幅增加。
環泥則因科技廠辦建案增加,國內水泥及預拌混凝土銷售業績成長,提升8月合併營收。環泥表示,石膏板事業持續驅動公司業績成長,預拌混凝土出貨量亦有提升,為公司第三季營運提供動能。
整體而言,水泥產業在海外市場、子公司及轉投資的挹注下,加上國內需求增加,營運表現穩健。亞泥在亞東預拌、嘉惠電力等子公司的帶動下,營收創新高紀錄,展現強勁的競爭力。
**亞東預拌推助亞泥營收逆勢上揚**
台灣水泥產業龍頭台泥與亞泥公布 8 月合併營收,分別繳出年增 38.65% 與 4.1% 的亮眼成績。 亞泥 8 月合併營收達 67.3 億元,月增 0.2%,年增 4.1%,逆勢上揚。累計今年前 8 月合併營收達 489.4 億元,年減 8.6%。 亞泥表示,儘管市場面臨諸多挑戰,亞泥憑藉穩健的經營策略和靈活的市場應對措施,營收呈現多項亮點。其中,旗下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表現亮眼,推動亞泥營收逆勢成長。 台灣市場方面,亞泥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的營收增長,以及嘉惠電力發電度數增加,都為亞泥作出貢獻。遠龍不鏽鋼銷量的上升,也對亞泥營收有所助益。 值得一提的是,亞泥在大陸市場表現不俗。儘管中國大陸水泥市場供過於求,但亞泥的水泥銷量與營收仍有成長。 亞泥表示,未來將持續以靈活的策略面對市場變化,並強化在各地的布局,展現強勁的成長潛力。環泥(1104)則因科技廠辦建案增加,國內水泥及預拌混凝土銷售 業績成長,推升8月合併營收6.53億元,年增5.73%。
台泥統計,今年財報從3月併入葡萄牙Cimpor和土耳其OYAK營收貢 獻,截至8月為止已為台泥貢獻約300億元營收。台泥表示,大陸水泥 市場供過於求,雖使營收減少,但台灣水泥市場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成 長。
另外,台泥所屬和平電力受接連地震及颱風影響,修復及停止運轉 天數增加進而影響第二季營收,但7月起供電已經恢復正常。
其他事業體方面,台泥指出,旗下台泥綠能、台泥儲能營收都較去 年同期成長;所屬達和航運也受惠於船運量提升,對8月營收有所貢 獻。
亞泥指出,大陸市場表現不受大環境艱困局勢影響,水泥銷量與營 收皆有成長。
國內部分,亞泥100%持股的亞東預拌,近年積極研發高性能混凝 土,獲得許多指標型超高大樓建案的指定採用,今年前八月的業績持 續創新高紀錄。
由於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力二期已在今年6月擴大20%的規模,年總 發電量提升為56.8億度,可供120萬家戶電力使用,8月對亞泥的營收 挹注增加。
亞泥另外一家子公司遠龍不銹鋼在銷量上升下,今年前八月對亞泥 合併營收貢獻度也比去年同期成長。
主要營業區域在台南、高雄的環泥,受惠南部地區科技廠辦及園區 建案續加,帶動當地房市發展,今年以來預拌混凝土出貨量提升,年 成長幅度約達1成。
建材事業的石膏板,一直是驅動環泥的業績成長的動能。環泥高雄 年產能達1,500萬平方米的路竹廠已投產,已為環泥第三季的營運添 成長動能。
亞泥8月合併營收67.3億元,月增0.2%、年增4.1%,年月雙增,營收逆勢續揚,累計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489.4億元,年減8.6%。
除了台泥、亞泥之外,嘉泥8月合併營收2.67億元,年增11.9%;環泥8月合併營收6.52億元,年增5.73%,與去年同期比都交出好成績;幸福水泥8月合併營收3.82億元,年減11.2%。
台泥表示,8月營收成長動能仍持續受惠今年3月併入葡萄牙Cimpor和土耳其OYAK,截至今年8月為止已為台泥貢獻約300億營收。
台泥指出,中國大陸水泥市場供過於求,使營收減少,但台灣水泥市場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成長;另外,台泥所屬和平電力受接連地震及颱風影響,修復及停止運轉天數增加進而影響第2季營收,但7月起供電已經恢復正常。其他事業體方面,台泥旗下台泥綠能、台泥儲能營收都較去年同期成長;台泥所屬達和航運也受惠於船運量提升,對8月營收有所貢獻。
亞泥表示,數據顯示,儘管面臨市場諸多挑戰,亞泥憑藉穩健的經營策略和靈活的市場應對措施,營收呈現多項亮點。
亞泥2024年8月營收67.34億元,較上個月成長0.2%,展現出在市場波動中仍能保持穩定成長的韌性。值得關注的是,亞泥在大陸市場表現,不畏大環境的艱困局勢,水泥銷量與營收皆有成長。
比起去年同期,亞泥2024年8月營收,也同樣呈現4.1%的成長態勢,台灣方面,子公司亞東預拌、嘉惠電力發電度數增長,遠龍不鏽鋼銷量上升,都為亞泥作出貢獻。
亞泥表示,面對未來,亞泥將持續以靈活的策略面對市場變化,並強化在各地的布局,展現強勁成長潛力,為股東和客戶創造更豐厚的投資價值。
在政府鼓勵的基礎上,國產、台泥、亞泥三大公司看準商機已展開布局,未來將搶攻再生混凝土逾1,000億元市場。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截至2021年國內的營建工程廢棄物規模約有9,429萬公噸,過去五年每年平均成長約85萬公噸,成長動能來自都更及危老建築的拆除,混凝土業者推估,這些營建廢棄物中約有半數由磚頭及混凝土組成,也就是說每年可供混凝土廠商回收再利用的數量可達4,500萬公噸以上。
看好營建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商機,國產集團子公司重置資源科技昨(11)日表示,正與下游回收及處理業者進行製程優化探討,目標明年首季可開始利用營建廢棄物重製為「再生混凝土」,逐步投入市場。
重置資源科技是由國產與崇越集團子公司建越科技合資成立,初期目標是將台積電及半導體廠廢污泥、廢玻璃打造為再生混凝土原料,但未來更大的業績動能將來自營建廢棄物重製的「再生混凝土」。
無獨有偶,水泥龍頭廠台泥日前參展「亞太永續博覽會」時,也首度展示利用營建廢棄物發展的「透水混凝土」,未來將應用在人行道或車道舖面,以達到排水順暢的功能。
台泥指出,建築及營建業產出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37%,台泥開發的低碳建材,可有效達到減碳但不減強度的目標。
據了解,台泥針對營建廢棄物的再利用已規劃許久,目前在花蓮已設立第一座產線,先針對台泥自己的建物進行拆卸後回收重製,今年花蓮地震後的危老建築拆除,也有機會提供「再生混凝土」的料源。
不過台泥強調,在營建廢棄物的循環經濟流程中,公司絕不會跨入回收及分類處理業務,未來是否要在台灣西部設立第二座生產線,也必須視地方民眾的接受程度才做確定。
亞泥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表示,目前國內利用營建廢棄物再重製而成的「再生混凝土」,品質與強度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亞東預拌正在與工研院共同研發更高強度的製程,後續技術成熟後才進一步推廣給處理業者共創循環經濟未來。
亞泥持股約七成的亞泥中國控股日前公布財報,受到大陸水泥市況不佳、出貨量價齊跌影響,亞泥中國上半年稅後淨損人民幣4.05億元,較去年同期轉虧。法人原本預期,亞泥母公司也會受到大陸市場拖累第2季獲利表現,但結果卻意外地好。
根據亞泥昨日公布財報推算,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71.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5%,第2季單季稅後純益42.44億元,季增44%、微幅年增,單季EPS 1.27元,遠比首季的0.89元優異。
亞泥說明獲利成長主因有三,一是受惠於美元升值及股市行情,財務投資績效良好;二是台灣地區水泥、預拌、電力、鋼鐵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子公司亞東預拌獲利續創歷史新高,嘉惠電力營收占比已連續兩年達20%;第三,亞泥關係企業遠東新世紀及裕民航運,獲利皆有成長。
亞泥表示,子公司亞東預拌,近幾年致力研發高性能混凝土(HPC,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最高磅數可達1.2萬磅,可提高建築耐震性和耐久性,獲得包括台北雙星大樓等許多指標型超高大樓建案的指定採用,也讓亞東預拌的業績不斷創下新高紀錄。
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力,是台灣最大的民營天然氣電力業者,採用較燃煤發電環保的天然氣發電,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為股東創造合理利潤,同時支持台灣電力供應與經濟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嘉惠電力二期已經在今年6月份擴大20%的規模,年總發電量提升為56.8億度,可供120萬家戶電力使用,下半年將可望再增加挹注母公司的營收。
亞泥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16元,嘉泥EPS為0.05元,環 泥上半年稅後純益6.31億元、年減8.65%,EPS為0.92元。
亞泥100%持股的亞東預拌,近幾年積極研發高性能混凝土,獲得 許多指標型超高大樓建案的指定採用,讓業績不斷創新高紀錄。
由於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力二期已經在今年6月擴大20%的規模,年 總發電量提升為56.8億度,可供120萬家戶電力使用,下半年將可望 再增挹注母公司的營收。
嘉泥主要營運產項水泥、旅宿、裝卸倉儲、房產等四大事業,去年 旅宿服務事業體營收增加60%,已占嘉泥整體營收的25%。嘉泥轉型 發展旅宿 有成,去年沖繩飯店的營收年增84%,開始盈利回饋公司 。
轉投資事業股利入帳時間遞延,是環泥今年上半年獲利衰退的主因 。環泥指出,因財報入帳原則,轉投資要參與除權、除息後,現金股 利才能入帳。以今年環泥手中持有的股利,會比去年增加。但因6月 入帳金額遞延,上半年股利比去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