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東預拌混凝土(未)公司新聞
近期,台灣房地產市場開工率下滑,建商拉貨動能減弱,對預拌混凝土業帶來不小的影響。亞東預拌混凝土等預拌混凝土業者,預計下半年訂單成長速度將放緩,營運將呈現「量縮價穩」的趨勢。
台灣預拌混凝土公會預估,2025年全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將年減5%~8%。台泥去年包括公司及關係企業,預拌混凝土出貨量約500萬立方米,對今年房地產開工率預期下滑,加上缺工導致工程進度放緩,對全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持保守態度。
亞東預拌混凝土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受到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預計下半年市場狀況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出貨量將與去年持平或小幅減少。
國產建材去年預拌混凝土總銷貨量約582萬立方米,預計今年國內房市受經濟、政策與市場供需影響,將呈現量縮價跌,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不如去年強勁,力圖今年銷售數量與去年持平。
預拌混凝土業者指出,公共工程和建商因缺工而動工進度放緩,也是預拌混凝土廠對下半年訂單能見度保守、出貨減少的原因之一。
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去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在4,000萬~4,200萬立方米之間。公會預期,2025年全年預拌混凝土總出貨量將跌破4,000萬立方米。
市場分析,國內第三季預拌混凝土牌價維持在每立方尺3,000元上下,雖然出貨量小幅下滑,但由於高端及低碳產品出貨比例增加,整體獲利能力仍可維持去年水準。
台灣建材市場近年來在高科技廠房與AI十大建設的加持下,運能顯著提升。其中,國產(2504)與其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在這波趨勢中表現亮眼,接單動能不斷強化,預期今年營運獲利將創下新高紀錄。
國產近年來積極爭取高科技建廠商機,目前高科技建廠、房建及公共工程的接單量已佔公司營收的三成以上。以台積電全台建廠所使用的混凝土為例,國產的占比已超過五成,未來將全力搶攻台積電等科技建廠開發商機,預計營收及獲利將創新高。
另一方面,亞東預拌混凝土今年上半年受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有所減少。然而,公司對下半年市場持樂觀態度,預期全年出貨量將與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亞東預拌認為,公司未積極追求科技建廠、公共工程及房產市場的業績成長,而是專注於高級商辦及摩天大樓建案,單價較其他建案更高,對獲利仍維持樂觀期待。
亞泥總經理李坤炎在去年5月的股東會上表示,亞東預拌近幾年發展進步許多,去年獲利大賺一個股本,預期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甚至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紀錄。不過,在一般房市方面,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顯示,2024年國內混凝土出貨量預計在4,000至4,200萬立方米之間,房地產低迷導致需求放緩,出貨量保守。公會預期,2025年整體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將跌破4,000萬立方米,較去年衰退5-8%。
近期,台灣房地產市場開工率下滑,對建商的拉貨動能造成影響,同時,對等關稅政策的實施也使得科技建廠計畫放緩。這一連串因素對國內預拌混凝土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市場預期下半年訂單成長速度將放緩,營運將呈現「量縮價穩」的趨勢。
台灣預拌混凝土公會預估,2025年全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將年減5%~8%。其中,台泥(1101)和亞泥(1102)旗下的預拌混凝土事業部,以及國產建材(2504)等企業,均預計下半年訂單成長速度將緩慢。
台泥分析,去年房地產開工率預期將比去年下滑,加上缺工導致工程進度放緩,對全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持保守態度。而亞泥旗下的亞東預拌混凝土則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受到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預計下半年市場狀況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出貨量將與去年持平或小幅減少。
國產建材去年預拌混凝土總銷貨量約為582萬立方米,公司指出,國內房市受經濟、政策與市場供需影響,預計將呈現量縮價跌,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不如去年強勁,目標是今年銷售數量與去年持平。
預拌混凝土業者還指出,公共工程和建商因缺工而動工進度放緩,也是預拌混凝土廠對下半年訂單能見度保守、出貨減少的原因之一。
根據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去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在4,000萬~4,200萬立方米之間。公會預期,2025年全年預拌混凝土總出貨量將跌破4,000萬立方米。
市場分析,國內第三季預拌混凝土牌價維持在每立方尺3,000元上下,雖然出貨量小幅下滑,但由於高端及低碳產品出貨比例增加,整體獲利能力應可維持去年水準。
台灣建材大廠國產(2504)及其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近期表現亮眼,在高科技廠房與AI十大建設的加持下,混泥土業的營運動能顯著提升。國產積極拚搏高科技建廠訂單,而亞東預拌則聚焦於高級商辦建案市場,法人預期兩公司今年營運獲利均有望創下新高紀錄。
國產強調,近年來公司積極爭取高科技建廠商機,原本高科技建廠、房建及公共工程的接單量各佔公司營收的三成,但目前科技建廠的接單量已超過四成,房建約佔三成,公共工程約佔二成五。以台積電全台建廠所使用的混凝土為例,國產目前占比超過五成,未來也將全力搶攻台積電等科技建廠開發商機。
法人估計,隨著科技建廠營收的穩健挹注,國產今年營收及獲利有望創下新高。亞東預拌則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受到政府打房政策的影響,需求減少,預期下半年市場也將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將會是與去年持平或有小幅減少。
亞東預拌表示,公司並未積極追求科技建廠、公共工程及房產市場的業績成長,而是更專注在高級商辦及摩天大樓建案,因為這些建案的單價較其他建案更高。雖然今年業績不見得比去年更好,但對獲利仍維持樂觀期待。
亞泥今年5月股東會時,總經理李坤炎表示,亞東預拌近幾年發展進步很多,去年獲利大賺一個股本,預期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很有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紀錄。然而,在一般房市方面,根據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2024年國內混凝土出貨量預計在4,000至4,200萬立方米,上半年會員廠商反映房地產低迷已讓需求放緩,出貨量保守。公會預期,2025年整個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將會跌破4,000萬立方米,較去年衰退5-8%。
國產強調,公司近年來積極爭取高科技建廠商機,原本高科技建廠、房建及公共工程的接單量各占公司營收三成,但目前科技建廠的接單量已超過四成,房建約占三成,公共工程約占二成五。
以台積電全台建廠所使用的混凝土為例,國產目前占比超過五成,接下來也將全力搶攻台積電等科技建廠開發商機。法人估計,國產隨著科技建廠營收穩健挹注,今年營收及獲利有望創新高。
亞東預拌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確實被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需求減少,預期下半年市場也將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將會是與去年持平或有小幅減少。
亞東預拌認為,該公司並未積極追求科技建廠、公共工程及房產市場的業績成長,而是更專注在高級商辦及摩天大樓建案,因為單價較其他建案更高,雖然今年業績不見得比去年更好,但對獲利仍維持樂觀期待。
亞東預拌母公司亞泥今年5月股東會時,總經理李坤炎表示,亞東預拌近幾年發展進步很多,該公司去年獲利大賺一個股本,預期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很有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紀錄。
不過在一般房市方面,根據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2024年國內混凝土出貨量在4,000至4,200萬立方米,依上半年會員廠商反映,房地產低迷已讓需求放緩,出貨量保守。公會預期,2025年整個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應會跌破4,000萬立方米,較去年衰退5-8%。
台灣預拌混凝土公會則預估,2025全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將年 減5%∼8%。
台泥去年包括公司及關係企業,預拌混凝土出貨量約500萬立方米 。台泥分析,今年房地產開工率預期會比去年下滑,加上缺工造成工 程進度放緩,對全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謹慎保守看待。
亞泥旗下亞東預拌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確實被政 府打房政策影響,預期下半年市場也將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將會是與 去年持平或有小幅減少。
國產去年預拌混凝土總銷貨約582萬立方米。國產指出,國內房市 受經濟、政策與市場供需影響,預計呈現量縮價跌,對預拌混凝土的 需求不如去年強勁,力拚今年國內預拌混凝土銷售數量與去年持平。 另外,預拌混凝土業者指出,無論是公共工程、建商因缺工而動工進 度放緩,也是預拌混凝土廠對下半年訂單能見度保守、出貨減少的原 因。
根據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去年國內的出貨量在4,000萬∼ 4,200萬立方米。依上半年會員廠商反映,房地產低迷已讓需求放緩 ,出貨量保守。公會預期,2025全年預拌混凝土總出貨量應跌破4,0 00萬立方米。
市場指出,國內第三季預拌混凝土牌價仍維持在每立方尺3,000元 上下,加上各廠單價較高的高端及低碳產品出貨比例增加,雖出貨量 小幅下滑,整體獲利能力應可維持去年水準。
台灣營建業在面對全球碳排挑戰時,扮演著關鍵角色。根據統計,營建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佔全球碳排的37%。在這其中,建築興建完成後的碳排中,使用碳占28%,而建造過程中的碳排則是蘊含碳,佔9%。為了達到2050年的淨零碳排目標,台灣政府要求2030年前所有新建建築皆需取得使用碳與蘊含碳的1級及1+級雙證制度。
亞東預拌混凝土,作為台灣領先的建材供應商,深知建材對建築蘊含碳的影響。其中,混凝土的碳排占比高達50%。為此,亞東預拌投入高端技術與AI智慧,成功打造出減碳40%至50%的低碳混凝土,助力顧客取得低蘊含碳認證,並提升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積極作為,成為永續企業的典範。
亞東預拌透過使用卜作嵐再生材料、PLC石灰石低碳水泥、水泥性能強化摻劑、優化骨材、AI數位化精準配料及碳礦化等技術,將混凝土產品的減碳效率提升至50%,並符合GCCA全球水泥混凝土協會的低碳混凝土中度(D)級標準。
為了讓設計端、採購端及顧客端能更清楚了解低碳混凝土的碳排量,亞東預拌在官網上設置了ESG互動專區,並開發了碳足跡計算器,讓潛在顧客在購買前就能自行計算不同混凝土配比的碳排量,作為採購參考。
在施工過程中,亞東預拌導入了業界第一個預拌混凝土品質管理APP系統,讓顧客通過掃描QR Code即可取得可溯源及碳排量的產品履歷,即時追蹤材料的碳足跡。此外,亞東預拌的低碳混凝土產品已通過台灣環境部碳標籤認證與國際BSI碳足跡查證,取得環保標準的認證。
亞東預拌混凝土憑藉其究極品質的低碳技術,榮獲好事交易所及商業週刊共同舉辦的THE GREEN BOOK台灣永續指南Green 10十大低碳解方獎項,成為國內減碳與永續發展的典範。2024年11月,亞東預拌更在聯合國COP29國際行動倡議中,宣導台灣的環保技術與貢獻。
根據《The Green Book》報導,亞東預拌不僅參與推動台灣綠色轉型,提供低碳混凝土與碳礦化技術,還研發了封存二氧化碳的固碳技術並獲得專利。亞東預拌將持續致力於協助建築業開發減碳技術,以高端、智能與低碳技術為產業永續發展提供一己之力。
亞東預拌透過使用卜作嵐再生材料、PLC石灰石低碳水泥、水泥性能強化摻劑、優化骨材、AI數位化精準配料及碳礦化等技術,使混凝土產品的減碳效率高達50%,符合GCCA全球水泥混凝土協會的低碳混凝土中度(D)級。另為加速設計端、採購端及顧客端認知低碳混凝土的碳排量,在官網ESG互動專區亦開發碳足跡計算器,讓潛在顧客於購買前即可自行計算出不同混凝土配比的碳排以做為採購參考。待施工澆置後,亞東預拌藉由業界第一個開發導入的預拌混凝土品質管理APP系統,讓顧客只要掃描QR Code立即取得可溯源及碳排量的產品履歷,即時追蹤材料的碳足跡;低碳混凝土產品通過台灣環境部碳標籤認證與國際BSI碳足跡查證,取得環保標準的認證。
亞東預拌混凝土憑藉究極品質的低碳技術榮獲好事交易所及商業週刊共同舉辦的THE GREEN BOOK台灣永續指南Green 10十大低碳解方獎項,成為國內減碳與永續發展典範,且於2024年11月聯合國COP29國際行動倡議宣導台灣環保技術與貢獻。根據《The Green Book》報導,亞東預拌參與推動台灣綠色轉型,提供低碳混凝土與碳礦化技術,不僅降低碳排放,還研發封存二氧化碳的固碳技術並獲得專利,亞東預拌將持續致力於協助建築業開發減碳技術,以高端、智能與低碳技術為產業永續提供一己之力。
亞泥在28日的股東會上,正式通過了2024年的營業報告書及盈餘分配案。總經理李坤炎在會上強調,亞泥未來將聚焦核心本業,同時拓展新動能,並透過多角化策略來分散風險,以強化獲利結構,並進一步提升發展動能。
李坤炎指出,亞泥近年來在垂直整合上中下游營建市場方面不斷努力,從水泥生產、預拌混凝土、預鑄到營建工程,不斷擴大整體市場產業鏈。此外,公司也將AI技術應用於營運管理、職場安全以及永續治理等環節,透過數位轉型來提升決策效率與產業效能,為公司建構新一階段的優勢。
對於台灣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李坤炎表示,雖然今年房地產景氣看起來相對保守,但公共工程的需求量卻呈現增長。他預測,今年水泥需求量將與2024年相近,混凝土需求量也將維持不變。台灣水泥用量約為1,200萬噸,混凝土約4,000萬至5,000萬立方米,預計今年將維持在這個水平。
在亞泥的大陸市場布局上,執行副總暨財務長吳玲綾表示,公司對於長江中下游的區位優勢持續看好,這一地區船運便利且市場接近,加上近年來的降本提效,亞泥在大陸市場保持著成本競爭力。目前,亞泥中國控股公司擁有9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有能力在大陸市場進行長期競爭。
轉投資的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去年每股盈餘達到10元,李坤炎預期今年績效將更佳,有望創下營運新高。
亞泥在多角化經營方面也不遺餘力,積極跨足電力、鋼鐵與運輸等事業,並轉投資遠東新、裕民等企業。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來自非水泥事業與轉投資的營業淨利占比已達49.48%,多元獲利模式已經成熟,成為公司成長的重要動力。
亞泥參與的嘉惠電廠是全台最大的民營天然氣發電廠,一、二期總裝置容量達1,210MW,去年發電總量再創新高。此外,亞泥還參與遠東新世紀、裕民航運等具有策略價值的企業,為公司營運帶來穩定的收益來源,有效分散風險並增強韌性。
李坤炎強調,未來亞泥將進一步深化多角經營,結合智慧化與永續治理策略,創造長期價值,實踐企業永續、股東回報與社會共榮的三贏目標,邁向下一個高峰。
台灣亞泥公司於昨日(28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總經理李坤炎就兩岸水泥市場的現況發表看法。他強調,台灣市場面臨進口水泥的傾銷問題,已構成傾銷事實,呼籲政府加速處理,以提升台灣水泥業的韌性。對於大陸市場,亞泥則將維持高度競爭力,並看好長江中下游的區位優勢。
李坤炎指出,過去一年多,業界已向經濟部和財政部申請調查進口水泥傾銷,財政部預計7月將判定適當的反傾銷稅,對水泥業來說是一個正面消息。他呼籲政府應「適當的鼓勵和適當的保護」,並加速處理傾銷案。大陸水泥市場已從高速成長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預計未來三至八年需求將進一步下降,企業將面臨生存力與成本控管力的挑戰。
亞泥執行副總暨財務長吳玲綾提到,亞泥中國控股公司目前擁有90億元現金,在大陸市場有足夠的實力應對長期戰。對於台灣市場,李坤炎預測今年水泥需求量將與2024年相近,首季甚至小幅成長2%至3%,混凝土需求量則估計將持平。台灣水泥用量約1,200萬噸,混凝土約4,000至5,000萬立方米,今年將維持這一水平。
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今年表現預期亮眼,李坤炎表示,預計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還有可能創下營運新高。意騰科技(Intelligo Technology Inc.,股票代號:7749)則專精於AI聲學處理及語音識別與互動技術,與聯發科攜手合作,為車用、智慧家庭、智慧零售市場打造創新AI語音解決方案,以提升用戶互動體驗。
意騰科技預計將繼續以自研ASIC與智財授權雙引擎模式驅動營運成長,未來營收與獲利表現可望進一步提升。
亞泥昨(28)日舉行股東常會,外界關注兩岸水泥市場面臨的挑戰,針對國內市場,總經理李坤炎表示,進口水泥在台灣已構成傾銷事實,希望政府加速處理,讓台灣水泥業更具韌性;針對大陸市場,亞泥將不畏市場挑戰維持高度競爭力。
李坤炎指出,面對低價進口水泥傾銷,過去一年多業者向經濟部以及財政部申請調查,目前已經確定構成傾銷事實,財政部7月會判定適當的反傾銷稅,對水泥業來說是正面消息,他呼籲政府應「適當的鼓勵和適當的保護」,希望加速處理傾銷案,讓台灣的水泥業更具韌性。
另外,大陸水泥市場已由過去的高速成長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預期人均年消耗量將從過往高峰的1.3噸下滑至0.9噸。
未來三至八年若缺乏公共工程支撐,再加上房地產去化,大陸水泥需求勢必進一步下降,企業將面臨「比的是生存力與成本控管力」的新挑戰。
亞泥執行副總暨財務長吳玲綾表示,亞泥仍看好長江中下游的區位優勢,具備船運便利與市場接近性,加上近年透過降本提效,「亞泥中國控股公司目前仍有人民幣90億元現金, 在大陸市場有足夠的實力打長久戰。」
針對台灣今年展望,李坤炎表示,台灣房地產景氣今年看似保守,公共工程的需求量卻有增加,預估今年水泥需求量將與2024年相近,首季甚至小幅成長2%~3%,混凝土需求量估將持平。
此外,台灣水泥用量一年約1,200萬噸,混凝土約4,000~5,000萬立方米,今年仍將維持一致的水平。
對於子公司亞東預拌今年的表現,李坤炎指出,預期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很有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
牌。
意騰提供之解決方案應用於三大領域,主要為消費性電子、工控及車用。其中消費性電子為主要營收來源,可細分為耳機相關(TWS IC廠商,及歐美耳機品牌大廠IP授權)、遊戲機 ASIC、NB╱PC品牌商IP授權、手機╱平板IP授權、其他(相機、電競PC周邊ASIC)等。工控與車用方面,則是對講機、監視器、強固電腦、日系車廠及車用電子大廠之語音相關系統。公司產品終端應用多元化,而耳機、NB╱PC及遊戲機為近期公司主要成長動能。
與此同時,今年度CES展聯發科攜手意騰宣布,將協同合作為車用、智慧家庭、以及智慧零售市場打造創新AI語音解決方案,雙方合作將致力於提升用戶與汽車及智慧設備的互動體驗,為全球用戶帶來更智慧、安全且直觀的生活方式。
展望未來,隨著終端裝置運算力提升,與使用者對互動自然度暨音質要求提高,意騰AI語音技術正加速擴展至手機、車載系統、穿戴裝置與智慧家電等應用。憑藉自研ASIC與智財授權雙引擎模式驅動下,意騰未來營運將持續成長,整體而言,營收與獲利表現可望進一步提升。
亞泥董事長徐旭東28日未出席股東會,委由董事、現任理律法律事 務所首席資深顧問的李光燾擔任主席。李光燾會後表示:「因為董事 長感冒了,所以前兩天就知道今日由我來主持。」
在核心本業上,李坤炎指出,亞泥近年來垂直整合上中下游營建市 場,從水泥、預拌混凝土、預鑄到營建工程,擴大整體市場產業鏈; 並進一步將AI導入營運管理、職場安全以及永續治理等環節,透過數 位轉型提升決策效率與產業效能,建構新一階段優勢。
李坤炎指出,台灣房地景氣今年看似保守,公共工程的需求量卻有 增加,今年水泥需求量將與2024年相近,今年首季甚至小幅成長2% ∼3%,混凝土需求量也將與2024年持平。此外,台灣水泥用量一年 約1,200萬噸,混凝土約4,000萬∼5,000萬立方米,今年仍將維持一 致的水平。
至於大陸市場,亞泥執行副總暨財務長吳玲綾表示,亞泥仍看好在 長江中下游的區位優勢,具備船運便利與市場接近性,加上近年透過 降本提效,維持成本競爭力。她表示,亞泥中國控股公司目前仍有人 民幣90億元的現金,在大陸市場有足夠的實力打長久戰,且要打勝戰 。
轉投資的亞東預拌,去年每股盈餘達10元,李坤炎指出,預期今年 績效不僅不會差,很有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
在多角化經營,亞泥積極跨足電力、鋼鐵與運輸等事業,同時轉投 資遠東新、裕民等企業。
亞泥統計,去年來自非水泥事業與轉投資的營業淨利占比已達49. 48%,顯示多元獲利模式成熟,成為驅動亞泥成長的重要動力。
位在嘉義民雄的嘉惠電廠是全台最大民營天然氣發電廠,一、二期 總裝置容量達1,210MW,去年發電總量再創新高。此外,亞泥參與遠 東新世紀、裕民航運等具策略價值的企業,為整體營運注入穩定收益 來源,有效分散風險並增強韌性。
李坤炎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深化多角經營,結合智慧化與永續治理 策略,創造長期價值,實踐企業永續、股東回報與社會共榮三贏目標 ,邁向下一個高峰。
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近日以「究極品質,低碳永續」為核心價值,盛大舉辦了2025年度供應商大會。此次盛會,亞東預拌邀請了來自原料供應、原料運輸以及預拌車協力商等領域的業界精英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公司在安全、誠信、品質與數位轉型等關鍵領域的進步與成果。
大會中,亞東預拌的四位主管分別就「交通安全」、「誠信經營」、「品質管理」及「數位轉型」等主題進行了專題報告,展現了公司在這些領域的堅定決心和實際作為。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在會上強調,公司不僅在產品質量上追求極致,更在企業社會責任和永續發展上不遺餘力。
在數位化轉型方面,亞東預拌積極導入多項數位管理系統,有效提升了作業效率與品質控管,這些努力也為公司帶來了顯著成效。金崇仁總經理表示,這是亞東預拌迎向未來挑戰的重要一步。
為表彰供應商夥伴們的優異貢獻,亞東預拌特別準備了限量版的「小蜜蜂」吉祥物,象徵著勤奮工作與團隊合作的精神。這份禮物不僅是對供應夥伴們長期支持的感謝,也是對未來合作關係的期許。
會場氣氛溫馨熱絡,夥伴們之間的濃厚情誼與信任在這個場合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金崇仁總經理表示,亞東預拌將持續以「安全至上、品質第一、誠信經營、數位轉型」為核心理念,深化供應鏈合作,並以數位創新為動力,推動企業的永續發展。
此次供應商大會不僅加深了亞東預拌與供應夥伴之間的關係,也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亞東預拌期待與所有供應商夥伴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此次大會由亞東預拌4位主管分別專題報告「交通安全」、「誠信經營」、「品質管理」及「數位轉型」。亞東預拌向與會夥伴們介紹公司在數位化轉型上的積極作為與顯著成效,展現企業持續創新、迎向未來挑戰的決心。透過導入多項數位管理系統,亞東預拌成功提升作業效率與品質控管,期望與供應商夥伴一同邁向智慧營運的新里程碑。
為表彰供應商夥伴的優異貢獻,亞東預拌特別致贈限量版的亞東預拌「小蜜蜂」吉祥物,象徵勤奮工作與團隊合作,以感謝供應夥伴的長期支持與協助。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充滿夥伴間濃厚的情誼與信任。
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表示,未來將持續以「安全至上、品質第一、誠信經營、數位轉型」為核心理念,深化供應鏈合作,並以數位創新驅動企業永續發展。此次供應商大會,不僅加深與供應夥伴的鏈結與合作,更為未來創造佳績打下堅實基礎,亞東預拌期待與所有供應商夥伴們共創美好未來。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緊缺的嚴峻挑戰,台灣的營建產業正積極尋求創新與轉型。其中,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作為業界領先者,不僅關注產品質量,更將目光投向環境可持續性,積極推動低碳、節水、智慧的混凝土解決方案。
亞東預拌自2021年起,便開始投入低碳混凝土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針對不同工程需求,公司提供多階段減碳配比方案,例如,使用低碳膠結材配比可減少20%的碳排放,而搭配低碳PLC石灰石水泥則可達到30%的減碳效果。若客戶有更高的減碳需求,亞東預拌還能提供達到40%至50%減碳的低碳混凝土,幫助營建業取得低蘊含碳建築1級或1+級認證。
為確保碳資訊的透明度,亞東預拌已取得BSI驗證的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與產品碳足跡查證(ISO 14067),並獲得了行政院環境部碳足跡標籤認證、內政部建研所低碳循環建材認證及綠建材標章。此外,公司還開發了自主的APP品質管理系統,從生產到出貨,產品均具備完整的履歷與碳足跡紀錄,為營造端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亞東預拌今年初獲頒英國標準協會BSI的ISO 46001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證書,成為業界先行者。公司深知預拌混凝土對水資源的依存度,因此在廠區裝設超過20個用水監測設備,精準掌握水資源使用狀況,並透過沉澱、過濾與處理技術回收清洗設備與製程中的回收水,降低新鮮水用量。同時,廠區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用於清潔或製程拌合水,使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使用水費不到新台幣1元。
亞東預拌未來將持續導入AI數據分析與智慧化調度系統,推進碳與水資源的整合管理,提升營運效率,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透過制度導入、科技賦能與產品創新,亞東預拌為台灣營建產業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新典範,並幫助客戶在淨零轉型時代獲得綠色競爭力。
近期,台灣建材市場的動向引起了廠商們的關注。隨著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征高對等關稅,台商回流的可能性增加,這對台灣的建材產業,尤其是預拌混凝土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亞東預拌混凝土,作為台灣預拌混凝土市場的重要一員,近期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該公司積極迎合高科技廠辦的標準,近年來不斷推廣低碳混凝土、新型透水混凝土、高抗滲混凝土、溫控型混凝土、高流動性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產品,這些產品在廠辦工程建案中具有很高的需求。
亞東預拌混凝土表示,雖然今年市場在剛性需求下呈現「量小縮、價穩增」的格局,但公司預計今年的銷售表現將保持穩定。這主要是因為公司對高性能混凝土的投入,使得其在廠辦工程建案中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另一家預拌混凝土大廠國產建材,也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該公司手中的庫存訂單量已超過830萬立方米,創歷年新高,其中多為科技廠辦所需的高端水泥。國產建材認為,這將使得公司對今年的出貨量及營運影響不大,甚至可能帶來正面影響。
環泥公司今年首季的預拌混凝土發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並未減少,營收成長1.05%。環泥指出,根據目前的庫存訂單量來看,今年營運成長機會仍然很高。
總的來說,台灣預拌混凝土行業在面對市場挑戰的同時,也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各大廠商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不斷推陳出新,為台灣建材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此外,預拌混凝土業者更進一步預期,美國對中國大陸課徵高對等 關稅,可能激起台商另一波回流潮,廠辦及商辦工程建案可能增加對 預拌混凝土的需求,對產業環境及景氣為正面影響。
台泥旗下預拌混凝土事業及轉投資鳳勝預拌混凝土,去年出貨量約 在650萬立方米。
台泥認為,目前房地產建照及樓地板面積申請都與去年相當,少的 是房屋交易量。但這並不影響開工率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
依今年首季的發貨及訂單量,台泥預期,今年預拌混凝土事業部門 的營運及出貨量應與去年相當。
全國有20多個廠的亞東預拌指出,迎合高科技廠辦標準,亞東預拌 近年積極發展低碳混凝土、新型透水混凝土、高抗滲混凝土、溫控型 混凝土、高流動性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在廠辦工程 建案成長性仍高下,預期今年的銷售表現會是「量微縮、獲利穩」。
國產建材手中庫存訂單量已超過830萬立方米,是歷年來最多,且 其中多為科技廠辦所需的高端水泥,因此預期對今年的出貨量及營運 較不受打房政策的影響。
另外,國產建材指出,因應淨零碳排潮流及碳費即將開徵,市場對 低碳預拌混凝土的需求增加,國產集團加速布局ESG與先進研發進程 ,目前已擁有業界最多、最強陣容的低碳高端 混凝土產品,在低碳 產品出貨比例提升下,國產樂觀看今年營業毛利率、營益率都有再提 升空間。
環泥今年首季預拌混凝土的發貨量並沒有比去年同期少,1∼3月合 併營收19.29億元,年成長1.05%。環泥指出,以手中的庫存訂單量 來看,今年營運成長機率還是高的。
在碳管理方面,亞東預拌自2021年起即投入低碳混凝土技術開發,依據不同工程需求,提供多階段減碳配比方案,如使用低碳膠結材配比可減碳20%,再搭配低碳PLC石灰石水泥則可達減碳30%,若顧客有更高的減碳需求,亞東預拌亦可採用膠結材量精準化、特殊摻劑及摻料、骨材優化及碳礦化等技術,提供顧客減碳40%至50%的低碳混凝土,助力營建業取得低蘊含碳建築1級或1+級認證。
為強化碳資訊透明,亞東預拌取得BSI驗證的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與產品碳足跡查證(ISO 14067),並獲得行政院環境部碳足跡標籤認證、內政部建研所低碳循環建材認證及綠建材標章。配合自主開發的APP品質管理系統,讓產品從生產到出貨均具備完整履歷與碳足跡紀錄,提供營造端進行蘊含碳計算、ESG揭露與永續採購需求的全方位完整支援。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亞東預拌今年初獲頒英國標準協會BSI的ISO 46001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證書,成為業界先行者。預拌混凝土對水資源依存度高,且對品質影響極大,在各廠裝設超過20個用水監測設備,精準掌握水資源使用狀況,優化調度與回收策略。
在導入管理系統首年,即透過沉澱、過濾與處理技術回收清洗設備與製程中的回收水再利用,降低新鮮水用量,且廠區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用於清潔或製程拌合水,使得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使用水費不到新台幣1元。
展望未來,亞東預拌將持續導入AI數據分析與智慧化調度系統,推進碳與水資源的整合管理,提升營運效率、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透過制度導入、科技賦能與產品創新,亞東預拌以具體行動為臺灣營建產業開創永續新典範,也為顧客贏得淨零轉型時代的綠色競爭力。
亞泥(1102)香港子公司亞泥中國在最新公布的財報中,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今年首季,亞泥中國成功扭虧為盈,預估獲利約人民幣308萬元(約新台幣1,362萬元),與去年同期虧損1.29億元形成顯著對比。這一轉變,預示著亞泥母公司的營運表現將迎來升溫。 法人分析師們對此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預估亞泥母公司在第二季將繼續保持這種審慎樂觀的態勢。亞泥中國董事會指出,首季獲利成長的關鍵因素是水泥產品售價上漲以及銷售成本的下降。 大陸市場的改善對亞泥中國的表現起到了重要作用。當地房地產市場的回溫和基建工程的增加,使得水泥需求緩步上升,價格跟隨上漲。此外,煤炭等成本的下滑也為亞泥中國帶來了利潤空間。 亞泥今年第一季度的合併營收達到165.95億元,年增長0.6%,其中3月份的合併營收更是達到65.33億元,年增長1.9%,月增長達56.1%。這些數據反映了亞泥在台控和中控兩大雙引擎的帶動下,整體營運動能的強勁。 亞泥總公司對台灣市場的展望也相當樂觀。除了穩健拓展本業之外,多角化發展的實質效益也十分顯著。其中,亞東預拌混凝土銷售穩步提升,德勤亞投的投資效益也為營收表現挹注了力量。 3月份,台控營收較上月明顯成長,這一成長趨勢顯示了亞泥本業基礎的穩固性。與此同時,多元事業的發揮也為亞泥帶來了綜效,有效推動了整體營運動能和獲利結構的穩定。
法人預估,這將有助於亞泥母公司今年營運表現,推估第2季將同樣出現審慎樂觀表現。
亞泥中國董事會認為,今年首季獲利成長主要是這段期間集團水泥產品售價較2024年同期上漲,再加上銷售成本較2024年下降所致。
法人認為,亞泥大陸市場受惠當地房地產市場改善、基建工程有增加,水泥需求已呈緩步增加,價格同步上漲,加上煤炭等成本下滑,預期第2季仍會是審慎樂觀。
亞泥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165.95億元,年增0.6%,其中3月單月合併營收65.33億元,年增1.9%,月增更達56.1%。在台控和中控兩大雙引擎帶動下,公司整體營運動能強勁。
亞泥認為,今年在台灣市場方面,除了穩健拓展本業之餘,多角化發展的實質效益也十分顯著。亞東預拌混凝土銷售穩步提升,德勤亞投的投資效益挹注營收表現。3月台控營收較上月明顯成長,顯見本業基礎穩固,搭配多元事業發揮綜效,有效推動整體營運動能和獲利結構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