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儒精密(未)公司新聞
我國精密濺鍍設備業者-北儒精密(5257),近年積極跨入觸控設備製程供應,去年發酵收益,今年啟動全盛期元年,預計2012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產線的營收比重將大幅提升至5成以上。
今年在主流趨勢-OGS發展熱潮中,北儒更積極參與三星及 其在韓國的協力供應廠商計畫建置最新OGS產線。法人研究報告指出,電容式觸控面板生產流程主要分為鍍膜、顯影、蝕刻及後段模生產及貼合,以三代線(550mm×650mm)月產能65K電容式觸控面板產線為例,其產線成本約5千至6千萬美金,北儒主要提供之鍍膜段佔總成本比重高達35%~40%,重要性可說舉足輕重。
法人表示,北儒在此領域的主要競爭力來自三方面:
一、技術最大尺寸已達7.5代線,已具雙面/Combo鍍膜製程技術,技術層次領先。二、從系統設計、腔體製造、系統組裝、製程測試到即時提供客服,一貫化服務,完全客製化,軟硬體修改彈性高。三、關鍵零組件如濺鍍靶基等自主開發製造,更有能力凌駕此領域過往之美國及日本主要競爭者,如日商優貝克等。出貨實績方面,正達、群創為其主要客戶,2012年可望再新增許多一線觸控面板生產廠商。
值得注意,北儒也是台灣有能力做出關鍵精密真空鍍膜設備給日本及韓國集團的第一家設備商,被外資譽為「台灣之光」,並且台灣設備廠有能力做整廠設備、關鍵系統/製程的輸出,目前也僅北儒一家而已。
另外,北儒在設備系統整線代工方面已逐步擴大版圖,除與漢能/鉑陽集團在大陸各省份進行大陸最大的薄膜太陽能建置計畫,也在為日本的集團進行大尺吋連續鍍膜生產線代工,儼然已形成全世界「設備代工龍頭」。
今年在主流趨勢-OGS發展熱潮中,北儒更積極參與三星及 其在韓國的協力供應廠商計畫建置最新OGS產線。法人研究報告指出,電容式觸控面板生產流程主要分為鍍膜、顯影、蝕刻及後段模生產及貼合,以三代線(550mm×650mm)月產能65K電容式觸控面板產線為例,其產線成本約5千至6千萬美金,北儒主要提供之鍍膜段佔總成本比重高達35%~40%,重要性可說舉足輕重。
法人表示,北儒在此領域的主要競爭力來自三方面:
一、技術最大尺寸已達7.5代線,已具雙面/Combo鍍膜製程技術,技術層次領先。二、從系統設計、腔體製造、系統組裝、製程測試到即時提供客服,一貫化服務,完全客製化,軟硬體修改彈性高。三、關鍵零組件如濺鍍靶基等自主開發製造,更有能力凌駕此領域過往之美國及日本主要競爭者,如日商優貝克等。出貨實績方面,正達、群創為其主要客戶,2012年可望再新增許多一線觸控面板生產廠商。
值得注意,北儒也是台灣有能力做出關鍵精密真空鍍膜設備給日本及韓國集團的第一家設備商,被外資譽為「台灣之光」,並且台灣設備廠有能力做整廠設備、關鍵系統/製程的輸出,目前也僅北儒一家而已。
另外,北儒在設備系統整線代工方面已逐步擴大版圖,除與漢能/鉑陽集團在大陸各省份進行大陸最大的薄膜太陽能建置計畫,也在為日本的集團進行大尺吋連續鍍膜生產線代工,儼然已形成全世界「設備代工龍頭」。
智慧型手機熱賣,蘋果、三星發動市場爭奪戰,但韓國觸控面板供應鏈卻遠遠不足;面對韓國設備業供應不及或品質不及格窘境,台灣觸控面板設備廠商的商機大增,尤其是精密濺鍍設備,必須即時供應以解除產能跟不上的危機。
美韓手機龍頭救火隊
北儒精密(5257)可望成為韓系及美系手機龍頭的救火隊。由於下游系統廠客戶接到來自品牌廠的開發需求吃緊,外界認為,北儒兵工場的定位,以重炮級製程設備提供給各世界大廠增加其產能效率與競爭力,將對北儒的技術認定及未來營運有顯著加分。
除外,北儒在設備系統整線代工方面正逐步擴大版圖,既與漢能/鉑陽集團在中國各省份進行大陸最大的薄膜太陽能建置計畫,同時也在為日本的集團進行大尺寸連續鍍膜生產線的代工,儼然已形成全世界「設備代工龍頭」態勢。
北儒近期分別接到來自國內外觸控面板廠的急單,後續追單加上多起新單亦掌握明朗。法人推估,北儒業績將逆勢年增至少30%以上,訂單能見度可望逐季走高到年底。
積極跨入觸控設備製程
近兩年積極跨入觸控設備製程供應,北儒在去年開始發酵收益,今年啟動全盛期元年,預計2012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產線的營收比重將大幅提升至5成以上。
客戶國際一線大廠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北儒客戶的屬性相當特殊,國際一線大廠佔壓倒性多數,據了解,這主要來自「提供最精良武器(尖端技術、系統設計與設備製程)」的兵工場定位。
北儒高層主要來自工研院,公司技術導向,研發團隊強大(實際參與研投約105人左右)。
法人研究報告指出,電容式觸控面板生產流程主要分為鍍膜、顯影、蝕刻及後段模生產及貼合,北儒主要提供之鍍膜段佔總成本比重高達35%~40%,重要性可說舉足輕重。
北儒在此領域的主要競爭力來自三方面:一、技術最大尺寸已達7.5代線,已具雙面/Combo鍍膜製程技術,技術層次領先。二、從系統設計、腔體製造、系統組裝、製程測試到即時提供客服,一貫化服務,完全客製化,軟硬體修改彈性高。三、關鍵零組件如濺鍍靶基等自主開發製造,更有能力凌駕此領域過往之美國及日本主要競爭者,如日商優貝克等。出貨實績方面,正達、群創為其主要客戶,2012年可望再新增許多一線觸控面板生產廠商。
法人跌破眼鏡的是,北儒竟是台灣有能力出關鍵精密真空鍍膜設備給日本及韓國集團的第一家設備商,並稱譽此舉是又一道「台灣之光」。並指出,目前台灣設備廠有能力做整廠設備、關鍵系統/製程的輸出,僅北儒一家。
OGS發展熱潮將扮要角
此外,在宸鴻併達鴻,主流趨勢呼之欲出的OGS發展熱潮之中,三星及其在韓國的協力供應廠商計畫建置最新的OGS產線方面,動作相當積極,其中關鍵的OGS濺鍍設備技術,也可望由台灣的北儒精密來提供。
美韓手機龍頭救火隊
北儒精密(5257)可望成為韓系及美系手機龍頭的救火隊。由於下游系統廠客戶接到來自品牌廠的開發需求吃緊,外界認為,北儒兵工場的定位,以重炮級製程設備提供給各世界大廠增加其產能效率與競爭力,將對北儒的技術認定及未來營運有顯著加分。
除外,北儒在設備系統整線代工方面正逐步擴大版圖,既與漢能/鉑陽集團在中國各省份進行大陸最大的薄膜太陽能建置計畫,同時也在為日本的集團進行大尺寸連續鍍膜生產線的代工,儼然已形成全世界「設備代工龍頭」態勢。
北儒近期分別接到來自國內外觸控面板廠的急單,後續追單加上多起新單亦掌握明朗。法人推估,北儒業績將逆勢年增至少30%以上,訂單能見度可望逐季走高到年底。
積極跨入觸控設備製程
近兩年積極跨入觸控設備製程供應,北儒在去年開始發酵收益,今年啟動全盛期元年,預計2012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產線的營收比重將大幅提升至5成以上。
客戶國際一線大廠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北儒客戶的屬性相當特殊,國際一線大廠佔壓倒性多數,據了解,這主要來自「提供最精良武器(尖端技術、系統設計與設備製程)」的兵工場定位。
北儒高層主要來自工研院,公司技術導向,研發團隊強大(實際參與研投約105人左右)。
法人研究報告指出,電容式觸控面板生產流程主要分為鍍膜、顯影、蝕刻及後段模生產及貼合,北儒主要提供之鍍膜段佔總成本比重高達35%~40%,重要性可說舉足輕重。
北儒在此領域的主要競爭力來自三方面:一、技術最大尺寸已達7.5代線,已具雙面/Combo鍍膜製程技術,技術層次領先。二、從系統設計、腔體製造、系統組裝、製程測試到即時提供客服,一貫化服務,完全客製化,軟硬體修改彈性高。三、關鍵零組件如濺鍍靶基等自主開發製造,更有能力凌駕此領域過往之美國及日本主要競爭者,如日商優貝克等。出貨實績方面,正達、群創為其主要客戶,2012年可望再新增許多一線觸控面板生產廠商。
法人跌破眼鏡的是,北儒竟是台灣有能力出關鍵精密真空鍍膜設備給日本及韓國集團的第一家設備商,並稱譽此舉是又一道「台灣之光」。並指出,目前台灣設備廠有能力做整廠設備、關鍵系統/製程的輸出,僅北儒一家。
OGS發展熱潮將扮要角
此外,在宸鴻併達鴻,主流趨勢呼之欲出的OGS發展熱潮之中,三星及其在韓國的協力供應廠商計畫建置最新的OGS產線方面,動作相當積極,其中關鍵的OGS濺鍍設備技術,也可望由台灣的北儒精密來提供。
北儒精密(5257)成功跨足CIGS薄膜太陽能及電容式觸控面板領域,帶動近二年營運快速成長。北儒自結前11月營收20.23億元,年增率約163%,上半年稅後淨利2.36億元,EPS3.3元。法人推估,北儒全年營收上看25億元,稅前獲利挑戰五億元,本月29日已登錄興櫃。
日前法說會,北儒資深副總黃導陽博士表示,「這不是一家設備供應商」。
北儒以製作精密真空腔體起家,近年已逐步擴展至靶基、電極製作、系統軟體程控,今天已成為國內第一家有能力生產製程技術一貫化的整合型精密系統整體整線的供應廠商,北儒帶能給客戶的是,價值鏈整合及提供更完整性的配套措施,與一般設備廠已拉開極大差距。
研發長吳清沂博士指出,北儒的產品主要應用在薄膜太陽能及觸控面板等領域,具備生產CIGS關鍵設備之技術且可全線整合,以主流的真空濺鍍技術,提供濺鍍背面電極(Mo)、透明導電膜(TCO)設備外,最重要的濺鍍CIG及熱蒸鍍Se設備也可生產,目前已出貨給台積電,也接獲韓系大廠訂單,2012年將開始出貨。在電容式觸控濺鍍部分,北儒具有完整的ITO、Sio2、Metal鍍膜能力,最大鍍膜尺寸達7.5代線,具雙面、Combo鍍膜製程技術,並提供完整的軟硬體一貫化設備及服務及自製關鍵零組件等優勢。
目前已出貨給正達、群創等客戶,2012年可望再新增一家一線觸控廠商。
日前法說會,北儒資深副總黃導陽博士表示,「這不是一家設備供應商」。
北儒以製作精密真空腔體起家,近年已逐步擴展至靶基、電極製作、系統軟體程控,今天已成為國內第一家有能力生產製程技術一貫化的整合型精密系統整體整線的供應廠商,北儒帶能給客戶的是,價值鏈整合及提供更完整性的配套措施,與一般設備廠已拉開極大差距。
研發長吳清沂博士指出,北儒的產品主要應用在薄膜太陽能及觸控面板等領域,具備生產CIGS關鍵設備之技術且可全線整合,以主流的真空濺鍍技術,提供濺鍍背面電極(Mo)、透明導電膜(TCO)設備外,最重要的濺鍍CIG及熱蒸鍍Se設備也可生產,目前已出貨給台積電,也接獲韓系大廠訂單,2012年將開始出貨。在電容式觸控濺鍍部分,北儒具有完整的ITO、Sio2、Metal鍍膜能力,最大鍍膜尺寸達7.5代線,具雙面、Combo鍍膜製程技術,並提供完整的軟硬體一貫化設備及服務及自製關鍵零組件等優勢。
目前已出貨給正達、群創等客戶,2012年可望再新增一家一線觸控廠商。
興櫃市場又增新兵。北儒精密日前舉行登錄興櫃前法人說明會,於今(29日)正式於興櫃市場掛牌買賣,北儒精密為光電產業整合型系統供應商,產品主要應用於薄膜太陽能、Touch Panel,並朝LED MO CVD設備進軍,將於2012年第3季提出上市申請。
據主辦承銷商元富證券指出,北儒精密成立於2005年5月,目前股本11.5億元,公司高層主管主要來自工研院,著重於技術的研發。董事長曾政富表示,該公司主要以經營光電相關產業,如應用於薄膜太陽能、今年有歐債風暴問題影響,但對公司明年訂單影響有限,訂單穩定且持續。
北儒精密創辦人兼總經理曾盛烘指出,該公司目前員工人數約250位,位於台南科學園區內,是全國最大真空薄膜製程設備廠,2010年投入2、3廠擴廠計畫,目前已完工,整體產能已達8成,公司產能比過去成長2至3倍,短期2、3年內不會再擴廠,長期則視營運狀況而定。
北儒精密今年獲利亮麗,前10月營收18.29億元,稅後淨利2.97億元,EPS2.58元;預估全年營收25億元,稅後淨利4.15億元,EPS3.61元,公司有信心在2012年EPS可望達5元的水準。
據主辦承銷商元富證券指出,北儒精密成立於2005年5月,目前股本11.5億元,公司高層主管主要來自工研院,著重於技術的研發。董事長曾政富表示,該公司主要以經營光電相關產業,如應用於薄膜太陽能、今年有歐債風暴問題影響,但對公司明年訂單影響有限,訂單穩定且持續。
北儒精密創辦人兼總經理曾盛烘指出,該公司目前員工人數約250位,位於台南科學園區內,是全國最大真空薄膜製程設備廠,2010年投入2、3廠擴廠計畫,目前已完工,整體產能已達8成,公司產能比過去成長2至3倍,短期2、3年內不會再擴廠,長期則視營運狀況而定。
北儒精密今年獲利亮麗,前10月營收18.29億元,稅後淨利2.97億元,EPS2.58元;預估全年營收25億元,稅後淨利4.15億元,EPS3.61元,公司有信心在2012年EPS可望達5元的水準。
光電產業整合型精密系統供應廠商北儒精密(5257)即將在12月29日登錄興櫃,市場推估掛牌價約42元。北儒今年營運表現大爆發,全年營收預估25億元,每股盈餘約3.61元,法人估算明年營收仍有兩位數成長,每股盈餘將在4元以上,公司也計畫在明年上半年送件申請上市。
北儒以製作精密真空腔體起家,逐步擴展至靶基、電極製作、系統軟體程控到生產製程技術一貫化的整合型精密系統供應廠商。公司目前擁有68項國際專利,另有27項申請中,並且與國內外大廠皆有合作,如日本CoreTech、IBM、美商應材等,產品主要應用於薄膜太陽能(矽薄膜、CIGS、HIT等)、觸控面板等領域的生產關鍵設備系統,從營收比重來看,薄膜太陽能今年約佔77%、觸控面板約佔有14%,並朝LED MOCVD設備進軍。
北儒今年前10月營收為18.29億元,稅後淨利為2.97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約2.58元。預定12月29日登錄興櫃,市場推估掛牌價約42元,目前北儒未上市股價約31到36元,而北儒預計在明年下半年送件申請上市。
北儒副總黃導陽指出,今年南韓政府大力扶持太陽能產業,鍍膜系統和硒化爐設備訂單熱絡,取得台積電、韓系大廠之訂單;此外觸控面板產業持續擴產,北儒技術最大尺寸達7.5代線,又具備雙面/Combo鍍膜製程技術,提供一貫化服務,出貨給正達、奇美電等客戶。法人預估北儒今年營收可達25億元,年成長48.6%,稅後淨利約4.15億元、年增34.8%,以目前資本額11.5億元計算,稅後每股盈餘約3.61元。
北儒創辦人暨總經理曾盛烘指出,去年投入二廠、三廠擴產,總產能較過去成長2到3倍,目前新產能已填滿7到8成。市場推估,北儒目前在手訂單約17億元,營收明年還有兩位數的成長,而獲利也會更上層樓,每股盈餘預估4元以上。
北儒以製作精密真空腔體起家,逐步擴展至靶基、電極製作、系統軟體程控到生產製程技術一貫化的整合型精密系統供應廠商。公司目前擁有68項國際專利,另有27項申請中,並且與國內外大廠皆有合作,如日本CoreTech、IBM、美商應材等,產品主要應用於薄膜太陽能(矽薄膜、CIGS、HIT等)、觸控面板等領域的生產關鍵設備系統,從營收比重來看,薄膜太陽能今年約佔77%、觸控面板約佔有14%,並朝LED MOCVD設備進軍。
北儒今年前10月營收為18.29億元,稅後淨利為2.97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約2.58元。預定12月29日登錄興櫃,市場推估掛牌價約42元,目前北儒未上市股價約31到36元,而北儒預計在明年下半年送件申請上市。
北儒副總黃導陽指出,今年南韓政府大力扶持太陽能產業,鍍膜系統和硒化爐設備訂單熱絡,取得台積電、韓系大廠之訂單;此外觸控面板產業持續擴產,北儒技術最大尺寸達7.5代線,又具備雙面/Combo鍍膜製程技術,提供一貫化服務,出貨給正達、奇美電等客戶。法人預估北儒今年營收可達25億元,年成長48.6%,稅後淨利約4.15億元、年增34.8%,以目前資本額11.5億元計算,稅後每股盈餘約3.61元。
北儒創辦人暨總經理曾盛烘指出,去年投入二廠、三廠擴產,總產能較過去成長2到3倍,目前新產能已填滿7到8成。市場推估,北儒目前在手訂單約17億元,營收明年還有兩位數的成長,而獲利也會更上層樓,每股盈餘預估4元以上。
真空鍍膜設備廠北儒精密宣布,與工研院機械所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針對薄膜太陽電池的關鍵材料與鍍膜設備技術進行合作開發。未來將結合雙方真空電漿與大氣壓電漿的技術優勢,帶動國內薄膜太陽電池製程設備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
北儒精密已通過經濟部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計畫「太陽能電池用高捕光效率透明導電玻璃關鍵薄膜製程與自主設備研發計畫」,該計畫主要目的除了要提升目前太陽電池的發電效率之外,同時也要突破台灣太陽能產業的設備的技術瓶頸。透過這個合作計畫,將可結合雙方真空電漿與大氣壓電漿的技術優勢,帶動國內薄膜太陽電池製程設備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進而提供全球高階應用市場的需求。
工研院機械所在大氣壓電漿技術應用領域上過去已有許多豐碩的成績,特別是在光電薄膜技術方面更擁有多項國際專利。機械所研發團隊致力於研發綠色節能製造技術與設備。
北儒精密是專業真空設備製造大廠,多年來與眾多國際設備大廠的合作,一直深耕在光電半導體整機或turn-key設備上。近年來成立卓越研究中心,積極建構研究團隊以及國際合作平台,近來也持續投入在未來的能源科技發展。由於北儒精密在先進能源設備技術上的能力已受到國際肯定,最近也獲得IBM同意技轉與授權高效率矽薄膜太陽能電池。
北儒精密已通過經濟部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計畫「太陽能電池用高捕光效率透明導電玻璃關鍵薄膜製程與自主設備研發計畫」,該計畫主要目的除了要提升目前太陽電池的發電效率之外,同時也要突破台灣太陽能產業的設備的技術瓶頸。透過這個合作計畫,將可結合雙方真空電漿與大氣壓電漿的技術優勢,帶動國內薄膜太陽電池製程設備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進而提供全球高階應用市場的需求。
工研院機械所在大氣壓電漿技術應用領域上過去已有許多豐碩的成績,特別是在光電薄膜技術方面更擁有多項國際專利。機械所研發團隊致力於研發綠色節能製造技術與設備。
北儒精密是專業真空設備製造大廠,多年來與眾多國際設備大廠的合作,一直深耕在光電半導體整機或turn-key設備上。近年來成立卓越研究中心,積極建構研究團隊以及國際合作平台,近來也持續投入在未來的能源科技發展。由於北儒精密在先進能源設備技術上的能力已受到國際肯定,最近也獲得IBM同意技轉與授權高效率矽薄膜太陽能電池。
真空鍍膜設備製造廠北儒精密宣布,與美國IBM簽訂高效率矽鍺薄膜太陽能技術移轉協議,將有效結合此一高效率薄膜太陽能技術及北儒真空薄膜設備量產製造技術的優勢,可望突破薄膜太陽能電池在轉換效率與生產成本的瓶頸。
北儒搶進太陽能設備領域,宣布與IBM簽訂高效率矽鍺薄膜太陽能技術移轉協議,將結合IBM的高效率薄膜太陽能技術,以及北儒在真空薄膜設備量產製造技術的優勢,可望改善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並且降低光衰的影響,突破生產成本的瓶頸,協助國內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業者提升成本競爭優勢。
北儒去年本業轉虧為盈,每股獲利達6.2元,預計今年營收與獲利也將會有高度成長。
由於北儒從去年第2季起,產品線、客戶、及營收均大幅增長,今年6月初剛完成的二廠也已不敷使用,因此積極擴建三期新廠房,預計今年9月前完工使用。目前北儒精密的產品線主要涵蓋了電容式觸控面板真空濺鍍系統、CIGS及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薄膜生產線、高效率HIT太陽能電池PECVD與PVD成膜設備、LED磊晶生產用MOCVD、智慧型整線自動化系統等等。
由於觸控面板的市場趨勢持續延燒,北儒近年來持續擴充在南科生產基地的規模,該公司是國內少數真空腔體設備的代工大廠,主要為美商應材旗下AKT與日商ULVAC等大廠代工,後並陸續切入太陽能設備、高效率高頻太陽能化學氣相沉積、常壓導電玻璃、觸控面板乾式生產線等系統生產。目前北儒的客戶遍及太陽能產業與觸控顯示器等領域,包括面板廠奇美電、保護玻璃廠商正達等,都是北儒客戶。
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相關3C產品大量採用觸控面板的狀況下,北儒指出,客戶對於觸控相關的鍍膜設備需求大增,包括用於強化玻璃表面AR抗反射的玻璃鍍膜設備、甚至是手機產品的表面光學鍍膜設備等等,北儒都有相對應的設備產品可以應用,因此目前呈現訂單應接不暇的狀況。
而為因應業務的高度成長,北儒也於今年6月30日現金增資完成到位,資本額也由目前的7.13億將變更為11.5億。
北儒搶進太陽能設備領域,宣布與IBM簽訂高效率矽鍺薄膜太陽能技術移轉協議,將結合IBM的高效率薄膜太陽能技術,以及北儒在真空薄膜設備量產製造技術的優勢,可望改善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並且降低光衰的影響,突破生產成本的瓶頸,協助國內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業者提升成本競爭優勢。
北儒去年本業轉虧為盈,每股獲利達6.2元,預計今年營收與獲利也將會有高度成長。
由於北儒從去年第2季起,產品線、客戶、及營收均大幅增長,今年6月初剛完成的二廠也已不敷使用,因此積極擴建三期新廠房,預計今年9月前完工使用。目前北儒精密的產品線主要涵蓋了電容式觸控面板真空濺鍍系統、CIGS及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薄膜生產線、高效率HIT太陽能電池PECVD與PVD成膜設備、LED磊晶生產用MOCVD、智慧型整線自動化系統等等。
由於觸控面板的市場趨勢持續延燒,北儒近年來持續擴充在南科生產基地的規模,該公司是國內少數真空腔體設備的代工大廠,主要為美商應材旗下AKT與日商ULVAC等大廠代工,後並陸續切入太陽能設備、高效率高頻太陽能化學氣相沉積、常壓導電玻璃、觸控面板乾式生產線等系統生產。目前北儒的客戶遍及太陽能產業與觸控顯示器等領域,包括面板廠奇美電、保護玻璃廠商正達等,都是北儒客戶。
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相關3C產品大量採用觸控面板的狀況下,北儒指出,客戶對於觸控相關的鍍膜設備需求大增,包括用於強化玻璃表面AR抗反射的玻璃鍍膜設備、甚至是手機產品的表面光學鍍膜設備等等,北儒都有相對應的設備產品可以應用,因此目前呈現訂單應接不暇的狀況。
而為因應業務的高度成長,北儒也於今年6月30日現金增資完成到位,資本額也由目前的7.13億將變更為11.5億。
中國前三大規模的卷菸及酒的包材供應商香港僑威集團,旗下僑
威光伏日前與CIGS設備供應商-北儒精密簽定合作代理,在目前太
陽能市場大幅成長下,預計明年太陽能真空鍍膜系統以及消費性
光電產品鍍膜設備,可望倍增。
僑威集團有限公司主席許經振表示,目前已獲得中國太陽能大廠
訂單已超過1,500萬美金,今年預估整體訂單不少於3,000萬美金,
代理的毛利率約在5 %~7%,總毛利金額將超過150萬美金。消費
性光電產品鍍膜設備在window 7與觸控介面的新產品熱潮帶動下
,今年訂單約500萬美金,明後年訂單可望將大幅成長。
北儒精密是台灣最大的真空鍍膜設備與製程腔體專業製造廠,尤
其是CIGS整廠鍍膜設備亦是北儒重要產品之一,其正適逢國際節
能減排及開拓新能源的大勢所需,中國大陸更是超德趕美的強烈
市場需求,成長空間將會是眾新能源產業中最大的。
北儒精密董事長曾盛烘表示,積極投入太陽能及光電產品的尖端
設備及技術開發,同時在不景氣的環境下,逆向操作,投資三台
超大型的精密加工機台,現已24小時全能運轉,量產趕單。
北儒與僑威集團結盟,共同拓展中國大陸的CIGS市場,目前已獲
得200MW整廠輸出意向性訂單,將於今年內完成30MW整廠輸出
,金額達5,000萬美金以上,明年CIGS的訂單將超過倍數以上之
成長。
威光伏日前與CIGS設備供應商-北儒精密簽定合作代理,在目前太
陽能市場大幅成長下,預計明年太陽能真空鍍膜系統以及消費性
光電產品鍍膜設備,可望倍增。
僑威集團有限公司主席許經振表示,目前已獲得中國太陽能大廠
訂單已超過1,500萬美金,今年預估整體訂單不少於3,000萬美金,
代理的毛利率約在5 %~7%,總毛利金額將超過150萬美金。消費
性光電產品鍍膜設備在window 7與觸控介面的新產品熱潮帶動下
,今年訂單約500萬美金,明後年訂單可望將大幅成長。
北儒精密是台灣最大的真空鍍膜設備與製程腔體專業製造廠,尤
其是CIGS整廠鍍膜設備亦是北儒重要產品之一,其正適逢國際節
能減排及開拓新能源的大勢所需,中國大陸更是超德趕美的強烈
市場需求,成長空間將會是眾新能源產業中最大的。
北儒精密董事長曾盛烘表示,積極投入太陽能及光電產品的尖端
設備及技術開發,同時在不景氣的環境下,逆向操作,投資三台
超大型的精密加工機台,現已24小時全能運轉,量產趕單。
北儒與僑威集團結盟,共同拓展中國大陸的CIGS市場,目前已獲
得200MW整廠輸出意向性訂單,將於今年內完成30MW整廠輸出
,金額達5,000萬美金以上,明年CIGS的訂單將超過倍數以上之
成長。
北儒為真空鍍膜製程與真空精密零組件製造廠,其多年在真空鍍
膜的技術,也獲美商應材(Applied Materials)旗下AKT與日商ULVAC
青睞,成為零組件供應商。
僑威集團則為大陸規模前3大的捲煙及酒的包材供應商,挾其在大
陸的多年部局,旗下僑威光伏跨足綠能光電產業,其團隊延攬
TDK及德儀(TI)光電人才,開拓CIGS薄膜太陽能技術。
北儒與僑威光伏2010年4月簽訂合作案,由北儒提設備設計、製造
、組裝與售後服務,並提供系統機械結構、電控暨系統整合,以
及客戶端的製程驗證與教育訓練,透過僑威的銷售管道,共同開
拓大陸CIGS設備市場。
膜的技術,也獲美商應材(Applied Materials)旗下AKT與日商ULVAC
青睞,成為零組件供應商。
僑威集團則為大陸規模前3大的捲煙及酒的包材供應商,挾其在大
陸的多年部局,旗下僑威光伏跨足綠能光電產業,其團隊延攬
TDK及德儀(TI)光電人才,開拓CIGS薄膜太陽能技術。
北儒與僑威光伏2010年4月簽訂合作案,由北儒提設備設計、製造
、組裝與售後服務,並提供系統機械結構、電控暨系統整合,以
及客戶端的製程驗證與教育訓練,透過僑威的銷售管道,共同開
拓大陸CIGS設備市場。
國內最大的真空鍍膜製程設備商北儒精密昨(8)日宣布,與
香港主板上市的僑威集團旗下的僑威光伏結盟,雙方將攜手搶進
大陸太陽能市場。
北儒精密是國內少數專精於真空鍍膜製程設備與張空精密零
組件製造設備商,主要工廠位於南科。此次合作的僑威集團,於
1998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目前是中國大陸規模前三大的卷菸及酒
的包材供應商,平均年度營收在新台幣60億元以上。此外僑威約
有54.3%營收來自消費電子產品(電視、轉換器等)通路業務,
主要客戶為北美大型零售商毛利貢獻佔比約20%。
對於集團旗下的僑威光伏,僑威集團主席許經振指出,未來
與雙方合作模式,將由北儒精密提供設備設計、製造、組裝與售
後服務等,包含完整的系統機械結構硬體、電控及系統整合,一
直到客戶端的製程驗證與教育訓練。
由於僑威多年在大陸耕耘銷售通路,因此跟大陸各地方政府
的關係相當密切,也累積多年人脈與商譽,未來僑威光伏將負責
相關的議價、銷售與客戶聯繫維護。
據了解,目前兩家公司的合作將鎖定大陸的CIGS(銅銦鎵硒
)太陽能市場,目前已經獲得200MW整廠輸出的意向訂單,並準
備在今年內完成30MW整廠輸出,金額可望達到5,000萬美元以上
,至於明年的CIGS訂單預計將可達數倍以上成長。
北儒董事長曾盛烘指出,目前公司已經加入臺灣CIGS產業聯
盟,正與國內的光電半導體廠商合作開發代工所需的CIGS生產設
備。北儒位於南科的工廠,陸續已經引進德國製的大型5軸加工
機、義大利製的3次元量測機,是臺灣少數具備專業鍍膜製程與關
鍵零組件製造的廠商。
至於後續的太陽能設備目標,北儒CIGS設備第一期預計生產
60MW,中期估計可達200MW。此外,北儒在真空腔體代工業務
方面,近期來自主要客戶美商應用材料的訂單上,今年也可望出
現倍增的成長。
香港主板上市的僑威集團旗下的僑威光伏結盟,雙方將攜手搶進
大陸太陽能市場。
北儒精密是國內少數專精於真空鍍膜製程設備與張空精密零
組件製造設備商,主要工廠位於南科。此次合作的僑威集團,於
1998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目前是中國大陸規模前三大的卷菸及酒
的包材供應商,平均年度營收在新台幣60億元以上。此外僑威約
有54.3%營收來自消費電子產品(電視、轉換器等)通路業務,
主要客戶為北美大型零售商毛利貢獻佔比約20%。
對於集團旗下的僑威光伏,僑威集團主席許經振指出,未來
與雙方合作模式,將由北儒精密提供設備設計、製造、組裝與售
後服務等,包含完整的系統機械結構硬體、電控及系統整合,一
直到客戶端的製程驗證與教育訓練。
由於僑威多年在大陸耕耘銷售通路,因此跟大陸各地方政府
的關係相當密切,也累積多年人脈與商譽,未來僑威光伏將負責
相關的議價、銷售與客戶聯繫維護。
據了解,目前兩家公司的合作將鎖定大陸的CIGS(銅銦鎵硒
)太陽能市場,目前已經獲得200MW整廠輸出的意向訂單,並準
備在今年內完成30MW整廠輸出,金額可望達到5,000萬美元以上
,至於明年的CIGS訂單預計將可達數倍以上成長。
北儒董事長曾盛烘指出,目前公司已經加入臺灣CIGS產業聯
盟,正與國內的光電半導體廠商合作開發代工所需的CIGS生產設
備。北儒位於南科的工廠,陸續已經引進德國製的大型5軸加工
機、義大利製的3次元量測機,是臺灣少數具備專業鍍膜製程與關
鍵零組件製造的廠商。
至於後續的太陽能設備目標,北儒CIGS設備第一期預計生產
60MW,中期估計可達200MW。此外,北儒在真空腔體代工業務
方面,近期來自主要客戶美商應用材料的訂單上,今年也可望出
現倍增的成長。
近來觸控面板市場議題發燒,觸控材料與相關設備跟著水漲船高
,國內設備代工廠北儒精密表示,隨著此波觸控面板議題發燒,
南科廠接單已滿載,來自美商的設備代工訂單也已排至年底,今
年營收可望再成長兩成以上。
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估計,隨著手機、MP3/MP4播放器、數
位相機、可攜式導航裝置等消費性電子產品採用觸控面板的比重
增加,今年觸控面板產業產值可成長約9%,達到35億美元規模,
成為金融風暴影響下,少數能夠逆勢成長的產業之一。
北儒精密董事長曾盛烘表示,由於微軟Windows 7作業系統的問世
,未來觸控功能的面板,將對於既有的面板產業造成附加功能與
換機潮的明顯刺激,觸控面板大型化的趨勢,對於去化次世代面
板廠產能也可能發揮頗大效果。
未來觸控面板技術可望做到四、五十吋以上的等級,未來在教學
、視訊遠距會議等應用都相當有機會,近來又新增兩部加工高度
最高可達4米的精密腔體加工機台,為因應美商應材旗下的AKT等
國際級設備商,包括 PECVD、ITO濺鍍機以及觸控製程設備的真
空腔體代工訂單,也已決定擴充廠房規模達1. 2萬平方米,已獲得
南科管理局核准,營收目標可達新台幣 35 億元以上。
去年北儒營收約新台幣10.2億元,估計今年在觸控相關新增設備
的代工訂單加持下,成長可望超越兩成,至於其他製程設備的研
發上,也與日商成功開發薄膜太陽能CIGS(銅銦鎵硒)生產製程
中,關鍵的高溫硒化爐設備,目前亦與中國大陸能源大廠洽談技
行合作共同開發,可望在既有的產品以外,持續擴大綠色能源等
領域的設備代工能量。
,國內設備代工廠北儒精密表示,隨著此波觸控面板議題發燒,
南科廠接單已滿載,來自美商的設備代工訂單也已排至年底,今
年營收可望再成長兩成以上。
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估計,隨著手機、MP3/MP4播放器、數
位相機、可攜式導航裝置等消費性電子產品採用觸控面板的比重
增加,今年觸控面板產業產值可成長約9%,達到35億美元規模,
成為金融風暴影響下,少數能夠逆勢成長的產業之一。
北儒精密董事長曾盛烘表示,由於微軟Windows 7作業系統的問世
,未來觸控功能的面板,將對於既有的面板產業造成附加功能與
換機潮的明顯刺激,觸控面板大型化的趨勢,對於去化次世代面
板廠產能也可能發揮頗大效果。
未來觸控面板技術可望做到四、五十吋以上的等級,未來在教學
、視訊遠距會議等應用都相當有機會,近來又新增兩部加工高度
最高可達4米的精密腔體加工機台,為因應美商應材旗下的AKT等
國際級設備商,包括 PECVD、ITO濺鍍機以及觸控製程設備的真
空腔體代工訂單,也已決定擴充廠房規模達1. 2萬平方米,已獲得
南科管理局核准,營收目標可達新台幣 35 億元以上。
去年北儒營收約新台幣10.2億元,估計今年在觸控相關新增設備
的代工訂單加持下,成長可望超越兩成,至於其他製程設備的研
發上,也與日商成功開發薄膜太陽能CIGS(銅銦鎵硒)生產製程
中,關鍵的高溫硒化爐設備,目前亦與中國大陸能源大廠洽談技
行合作共同開發,可望在既有的產品以外,持續擴大綠色能源等
領域的設備代工能量。
台系設備廠切入薄膜太陽能領域,目前主要以非晶矽及銅銦鎵硒
(CIGS)領域為主,台系設備業者指出,由於開發薄膜太能設備成
功關鍵在於製程設備,其與半導體製程類似,為台系業者欠缺之
技術,開發難度遠較先期來的高,恐怕未來能在薄膜設備領域成
功者僅少數。
台系設備業者指出,目前切入薄膜太能設備者主流為非晶矽與
GIGS兩大領域,多數大廠皆朝向開發Turnkey Solution,不過其中
關鍵製程設備,就台廠能力來說,還難以追上國際腳步。目前台
灣投入薄膜設備開發的包括均豪、明立、志聖、廣運、富臨、帆
宣、北儒等。
設備業者指出,在薄膜設備中,核心的化學氣象沉積(PECVD)佔整
廠設備成本約6成,因此也被視為薄膜設備的成功關鍵,然而台廠
欠缺相關技術,現階段需購買國外設備來組裝,或與國外技轉,
至於能開發PECVD之業者,大多有簽訂代工協議,不能自行銷售。
至於在CIGS部分,牽涉多種化學原料,加上有毒性,不論採用蒸
鍍或濺鍍製程,都有其困難之處,尤其國際上的量產實績並不多
,技術還算不上成熟,因此開發難度更甚於非晶矽。
台系設備業者豐出,非晶矽目前尚有轉換效率需克服,至於CIGS
轉換效率較高,然而爭議多,未來何者會成為主流,其實都尚難
看出來,不過預期非晶矽薄膜設備需求將會先復甦,至於CIGS則
還需一段時間。
業內高層認為,薄膜太陽能領域的投入方式,不是靠以往在面板
產業的經驗就能成功,能廠若仍以週邊設備為利基點,恐怕很容
易為大陸同業取代。尤其美加設備廠各有其長才,若能互相結合
,共同開發,將有助於加速發展腳步。
(CIGS)領域為主,台系設備業者指出,由於開發薄膜太能設備成
功關鍵在於製程設備,其與半導體製程類似,為台系業者欠缺之
技術,開發難度遠較先期來的高,恐怕未來能在薄膜設備領域成
功者僅少數。
台系設備業者指出,目前切入薄膜太能設備者主流為非晶矽與
GIGS兩大領域,多數大廠皆朝向開發Turnkey Solution,不過其中
關鍵製程設備,就台廠能力來說,還難以追上國際腳步。目前台
灣投入薄膜設備開發的包括均豪、明立、志聖、廣運、富臨、帆
宣、北儒等。
設備業者指出,在薄膜設備中,核心的化學氣象沉積(PECVD)佔整
廠設備成本約6成,因此也被視為薄膜設備的成功關鍵,然而台廠
欠缺相關技術,現階段需購買國外設備來組裝,或與國外技轉,
至於能開發PECVD之業者,大多有簽訂代工協議,不能自行銷售。
至於在CIGS部分,牽涉多種化學原料,加上有毒性,不論採用蒸
鍍或濺鍍製程,都有其困難之處,尤其國際上的量產實績並不多
,技術還算不上成熟,因此開發難度更甚於非晶矽。
台系設備業者豐出,非晶矽目前尚有轉換效率需克服,至於CIGS
轉換效率較高,然而爭議多,未來何者會成為主流,其實都尚難
看出來,不過預期非晶矽薄膜設備需求將會先復甦,至於CIGS則
還需一段時間。
業內高層認為,薄膜太陽能領域的投入方式,不是靠以往在面板
產業的經驗就能成功,能廠若仍以週邊設備為利基點,恐怕很容
易為大陸同業取代。尤其美加設備廠各有其長才,若能互相結合
,共同開發,將有助於加速發展腳步。
隨著觸控面板應用增加,市場逐漸擴大,台系設備業者也開始投
入相關領域發展,如廣運、陽程及北儒等皆相繼入,將成為未來
業績的成長動能。
根據集邦科技預測,2009年台灣觸刺面板產業產值,在觸控技術
成長、台灣供應鏈廠商大增,可成長到320億元,年成長率達36%
,在微軟windows7作業系統即將推出下,以及各種觸控應用,如
手機、MID、PMP等等,將帶起觸控面板需求,將成為設備廠的
下一波商機。
面板設備廠分程在大陸投資成立陽程光電,投入光學鍍膜生產高
穿透玻璃,可與面板製造業結合,使用於觸控面板上,應用於筆
記型電腦(NB)、液晶電視上,具有抗反較耐刮、使色彩鮮豔度較
高的好處,目前已架設兩條生產線,預計第3季量產,預計7月將
向客戶送樣。
從自動化設備起家的廣運,旗下電子事業群獲國際大廠杜邦技術
移轉,已取得水膠貼合技術,將切入中小尺寸的觸控螢幕市場,
未來鎖定手持式消費性電子產品、通訊等產品,將於6月中正式與
杜邦舉行簽約記者會,6月底完成設備進駐,7月量產,初期先設
置3條生產線,預計年底增加到20條線以上,廣運也指出,未來不
排除與杜邦共同開發觸控面板設備。
至於北儒也由於為客戶業凱(AKT)帶工觸控面板相關設備,訂單排
到年底,並將擴廠以支應未來觸控面板市場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原本被設備業界視為最大商機來源的本應
是太陽能設備,然而在金融風暴影響之下,太陽能市況混沌不見
好轉,價格崩跌,太陽能業者資金緊縮,就連有政府奧援的大陸
太陽能業者,資金也開始困窘,因此擴廠計畫紛紛喊卡,使得不
少設備業者開始轉進觸控面板領域,只不過觸控面板設備及製程
門檻較高,並非人人有能力進入,因此直接切入設備開發者,目
前仍還在少數。
入相關領域發展,如廣運、陽程及北儒等皆相繼入,將成為未來
業績的成長動能。
根據集邦科技預測,2009年台灣觸刺面板產業產值,在觸控技術
成長、台灣供應鏈廠商大增,可成長到320億元,年成長率達36%
,在微軟windows7作業系統即將推出下,以及各種觸控應用,如
手機、MID、PMP等等,將帶起觸控面板需求,將成為設備廠的
下一波商機。
面板設備廠分程在大陸投資成立陽程光電,投入光學鍍膜生產高
穿透玻璃,可與面板製造業結合,使用於觸控面板上,應用於筆
記型電腦(NB)、液晶電視上,具有抗反較耐刮、使色彩鮮豔度較
高的好處,目前已架設兩條生產線,預計第3季量產,預計7月將
向客戶送樣。
從自動化設備起家的廣運,旗下電子事業群獲國際大廠杜邦技術
移轉,已取得水膠貼合技術,將切入中小尺寸的觸控螢幕市場,
未來鎖定手持式消費性電子產品、通訊等產品,將於6月中正式與
杜邦舉行簽約記者會,6月底完成設備進駐,7月量產,初期先設
置3條生產線,預計年底增加到20條線以上,廣運也指出,未來不
排除與杜邦共同開發觸控面板設備。
至於北儒也由於為客戶業凱(AKT)帶工觸控面板相關設備,訂單排
到年底,並將擴廠以支應未來觸控面板市場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原本被設備業界視為最大商機來源的本應
是太陽能設備,然而在金融風暴影響之下,太陽能市況混沌不見
好轉,價格崩跌,太陽能業者資金緊縮,就連有政府奧援的大陸
太陽能業者,資金也開始困窘,因此擴廠計畫紛紛喊卡,使得不
少設備業者開始轉進觸控面板領域,只不過觸控面板設備及製程
門檻較高,並非人人有能力進入,因此直接切入設備開發者,目
前仍還在少數。
隨著觸控面板市場越來越受重視,包括觸控材料與設備相關的市
場也益發興盛,國內設備代工廠北儒精密指出,由於觸控設備訂
單暢旺,目前南科工廠產能已經滿載,評估接獲來自美商的設備
代工訂單已經排到今年底,今年整體營收可望較去年成長兩成以
上。
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估計,隨著手機、MP3/MP4播放器
、數位相機、可攜式導航裝置等消費性電子產品採用觸控面板的
比重增加,今年觸控面板產業產值可成長約9%,達到35億美元規
模,成為金融風暴影響下,少數能夠逆勢成長的產業之一。
此外,大和國泰也預估,今年全球觸控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5
億台,年增率近三成,滲透率則由去年的9%上升至13%,預計
2010年將再提升至16%。
去年北儒營收約新台幣10.2億元,估計今年在觸控相關新增
設備的代工訂單加持下,成長可望超越兩成。北儒董事長曾盛烘
表示,由於微軟Windows 7作業系統的問世,未來觸控功能的面板
,將對於既有的面板產業造成附加功能與換機潮的明顯刺激,觸
控面板大型化的趨勢,對於去化次世代面板廠產能也可能發揮頗
大效果。
北儒指出,未來觸控面板技術可望做到四、五十吋以上的等
級,未來在教學、視訊遠距會議等應用都相當有機會,如能透過
政府預算加以支持,加上台灣本身具備龐大的面板產業供應鏈,
對於整個面板業去化產能都有幫助。
目前北儒主要客戶包括美商應材旗下的AKT等國際級設備商
,包括PECVD、ITO濺鍍機以及觸控製程設備的真空腔體代工,為
擴大接單能量,最近才又新增加兩部加工高度最高可達4米的精密
腔體加工機台。為容納越來越多的設備訂單與新增機台,北儒目
前也已經決定擴充廠房規模達1.2萬平方米,並已獲得南科管理局
核准,預計年底動工。
至於其他製程設備的研發上,北儒最近也與日商合作成功開
發薄膜太陽能CIGS(銅銦鎵硒)生產製程中關鍵的高溫硒化爐設
備,可望在既有的產品以外,持續擴大綠色能源等領域的設備代
工能量。
場也益發興盛,國內設備代工廠北儒精密指出,由於觸控設備訂
單暢旺,目前南科工廠產能已經滿載,評估接獲來自美商的設備
代工訂單已經排到今年底,今年整體營收可望較去年成長兩成以
上。
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估計,隨著手機、MP3/MP4播放器
、數位相機、可攜式導航裝置等消費性電子產品採用觸控面板的
比重增加,今年觸控面板產業產值可成長約9%,達到35億美元規
模,成為金融風暴影響下,少數能夠逆勢成長的產業之一。
此外,大和國泰也預估,今年全球觸控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5
億台,年增率近三成,滲透率則由去年的9%上升至13%,預計
2010年將再提升至16%。
去年北儒營收約新台幣10.2億元,估計今年在觸控相關新增
設備的代工訂單加持下,成長可望超越兩成。北儒董事長曾盛烘
表示,由於微軟Windows 7作業系統的問世,未來觸控功能的面板
,將對於既有的面板產業造成附加功能與換機潮的明顯刺激,觸
控面板大型化的趨勢,對於去化次世代面板廠產能也可能發揮頗
大效果。
北儒指出,未來觸控面板技術可望做到四、五十吋以上的等
級,未來在教學、視訊遠距會議等應用都相當有機會,如能透過
政府預算加以支持,加上台灣本身具備龐大的面板產業供應鏈,
對於整個面板業去化產能都有幫助。
目前北儒主要客戶包括美商應材旗下的AKT等國際級設備商
,包括PECVD、ITO濺鍍機以及觸控製程設備的真空腔體代工,為
擴大接單能量,最近才又新增加兩部加工高度最高可達4米的精密
腔體加工機台。為容納越來越多的設備訂單與新增機台,北儒目
前也已經決定擴充廠房規模達1.2萬平方米,並已獲得南科管理局
核准,預計年底動工。
至於其他製程設備的研發上,北儒最近也與日商合作成功開
發薄膜太陽能CIGS(銅銦鎵硒)生產製程中關鍵的高溫硒化爐設
備,可望在既有的產品以外,持續擴大綠色能源等領域的設備代
工能量。
北儒精密今年在南科新廠完工、機械設備完整到位、員工培訓
完善,TFT-LCD、彩色濾光片、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等綠色科
技產業蓬勃發展的加持下,營收將上看二十五億元,獲利也將隨
著營收大幅成長。
北儒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盛烘指出,今年在多項利多加持
下,將是豐收的一年,營收則從去年三億六千萬元大幅成長至
二十五億元,其中九億元來自美商應材AKT真空鍍膜製程腔體之
代工,八億元來自中國與日本光電鍍膜設備模組與周邊組件之代
工,另八億元則來自南科園區周邊廠商設備本土化的代工配合。
北儒精密為就近服務科學園區周遭的TFT-LCD、半導體廠商,於
去年二月完成七千多坪南科新廠,引進亞洲最大的精密五軸德國
UNION 加工機,及七部國產大型的五面加工機、義大利最大型龍
門式三次元量測系統,以迎合未來產品大型化、高品質及高精確
度要求,且支援國內其它精密工業量測之需求。
深耕專業技術、強調卓越品質及提供全面且最佳的客戶服務等理
念為該公司永續經營之方針,加上來自工研院光電所鍍膜元件部
資深主管、金屬中心資深研究員及國內TFT-LCD大廠設備主管等
堅強的經營團隊,使北儒成為全台最大真空設備製程模組與腔體
製造廠,走在產業前端。
完善,TFT-LCD、彩色濾光片、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等綠色科
技產業蓬勃發展的加持下,營收將上看二十五億元,獲利也將隨
著營收大幅成長。
北儒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盛烘指出,今年在多項利多加持
下,將是豐收的一年,營收則從去年三億六千萬元大幅成長至
二十五億元,其中九億元來自美商應材AKT真空鍍膜製程腔體之
代工,八億元來自中國與日本光電鍍膜設備模組與周邊組件之代
工,另八億元則來自南科園區周邊廠商設備本土化的代工配合。
北儒精密為就近服務科學園區周遭的TFT-LCD、半導體廠商,於
去年二月完成七千多坪南科新廠,引進亞洲最大的精密五軸德國
UNION 加工機,及七部國產大型的五面加工機、義大利最大型龍
門式三次元量測系統,以迎合未來產品大型化、高品質及高精確
度要求,且支援國內其它精密工業量測之需求。
深耕專業技術、強調卓越品質及提供全面且最佳的客戶服務等理
念為該公司永續經營之方針,加上來自工研院光電所鍍膜元件部
資深主管、金屬中心資深研究員及國內TFT-LCD大廠設備主管等
堅強的經營團隊,使北儒成為全台最大真空設備製程模組與腔體
製造廠,走在產業前端。
與我聯繫